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建设改革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67.03 KB
- 文档页数:3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一、前言田径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被人们誉为“运动之母”,它具有极强的竞技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很多运动项目都离不开走、跑、跳、投等动作,因此田径运动成为很多项目的基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通过田径运动,学校还能对学生和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并且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竞争意识、吃苦耐劳和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
因此,田径课程的教学和发展同样影响着其他各个体育项目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加应该注意体育专业的田径课程的教学,培养更优秀的后备人才,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二、田径课程的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分析出,大多数学生对于热门球类项目的选择较多,比如篮球和羽毛球的百分比就分别占了19.7%、13.8%。
而在此统计表中,选择田径项目的同学也就占总数的6.9%,由此可见,田径课程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根据阅读各类文献,结果显示,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项目的课时大幅度减少,使田径处于滞后的状态。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多数学生对田径表示不感兴趣,认为田径项目枯燥无聊,又苦又累,上课在室外风吹日晒,认为跨栏、跳高等项目危险度高,难以完成。
这说明需要技术又需要消耗大体力的田径课程现在已经不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可见,学生对于田径课程的选择率低,并且伴有“田径课程很累”等心理暗示,田径课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三、田径课程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1.忽略了课程本身的实用价值。
田径运动本身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比如健身、竞技、教育、娱乐,还有运动基础价值和回归自然的价值。
在实际的教学中,田径教学中只注重运动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健身教学内容,田径课过于追求竞技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只重视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让学生理解田径运动健身的重要意义。
2.田径项目特征的制约。
田径运动中各单项和全能项目,对人体形态,主要身体素质水平和心理机能等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田径运动参与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顽强的意志和奋力拼搏的精神。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体育教研组于[具体日期]开展了主题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共同探讨教学方法。
3. 培养教师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加强体育教研组团队建设,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主题:小学《足球》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2)主讲人:[教师姓名](3)内容:首先,主讲人对《足球》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
接着,针对教学策略,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与全体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2. 教学观摩(1)主题:中学《篮球》技能教学观摩(2)观摩教师:[教师姓名](3)内容:观摩教师以“篮球基本技能教学”为主题,展示了精彩的课堂教学。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互相学习,对观摩课进行了点评。
3. 经验交流(1)主题:小学《田径》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2)主讲人:[教师姓名](3)内容:主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小学《田径》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重点介绍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教研讨论(1)主题:如何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2)参与人员:全体体育教研组成员(3)内容:针对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共同探讨了如何将趣味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活动总结1. 活动效果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和教研讨论,教师们对体育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前言田径运动是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演变而来,是人类为适应生存与自然进行斗争及人类内部斗争需要的结果.是以人的走、跑、跳、投等基本生活技能为基础,在其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结合了人类自身的身体形态结构特点,表现出了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基本素质的完美结合.在不同的人类历史发展时期,田径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人类社会发展初期,良好的奔跑能力、力量是生存的基本基础,也是能够获得更多的物质资源基础.在一定时期内,田径在战中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巨变的今天,田径这一古老运动在承载历史的同时,也备受时代发展的挑战.现代社会的发展集合了多元素的模式,体育的发展也是如此.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没有地域、语言、民族的限制,一项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智慧结晶.世界联系的广泛化和多元化,使得人民共同享有这一结晶,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需要进行创造.时代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当今社会机械化大工业、电子信息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单纯的手工操作和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发达的通信技术及交通设施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大众群体广泛接受外来文化,在体育领域,现代体育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人们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参与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田径这一运动项目在大众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巨下,而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活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重要性并未减少,但其在大学生中的喜爱程度却在降低.是田径课程内容的本身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还是田径发展的本身不在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值得深入的进行研究.2田径课教学存在问题2.1教学内容单一化田径课程设立之初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在内容上,以跑、跳、投为基础的模式却变化不大.其总体还是注重速度、力量和耐力的获得性结果.内容单调,过分强调身体素质的提高无太多实用性技能.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要目的,大学生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是进行知识传授的基础.纵观全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田径这门课程开设具有巨大局限性.在义务教育阶段,选项分组教学模式被广泛采用,而在众多的选项科目中很难发现有田径这一项目,即使存在这一项目,也会因为选项人数太少或者是无人选而告终,体育教师对于田径知识的传授用于比赛的需要或者是希望考取体育专业学生的需要.相反,球类运动、武术、健美操却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高等教育阶段,除拥有体育专业或田径队高校注重田径课程和训练外,普通高校田径运动的开展是学校运动会的重要内容.田径教学内容单一化是导致田径教学在不同阶段学校难以进行的主要原因.在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中,田径课为必修基础课程,而多数大学生因就业形势、兴趣和爱好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普修课程开设完之后不愿意在继续以田径课程为专项课程进行学习.2.2田径教学方法单一化有效而实用的教学方法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现代田径运动在技术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Vol.28No.4Ap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4期(下)2012年4月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探索黄鑫(赤峰学院体育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田径是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之一.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及社会对不同体育人才需求的改变,这一传统专业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其在体育专业核心位置逐渐在动摇.本文的研究以文献资料法为基础,并结合本人多年的田径教学实践,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田径课的改革和开展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持.关键词:体育教育;田径;改革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4-0077-0277--进步,而用于改进田径课的教学方法却很少,单一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禁锢着田径教学的发展.用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田径知识的传授,在中学阶段训练方式如此,大学阶段的技能学习和掌握还是如此,普修课是此类方式,而专选课还以普修的的重复,导致了很多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对田径课感到厌烦,田径专项课在很多高校成为“冷门”.3田径教学改革路径3.1田径教学内容多元化传统单一的田径教学内容已不再适合体育多元化的体育课堂.对田径教学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在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的掌握基础之上,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田径教学内容对学生禁锢.定向运动的开展在国外起步较早,1999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之后,定向运动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特殊体育教学手段和内容,被逐渐引入高校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之中.高校体育课程从学校延伸、拓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是现代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定向运动是结合了身体素质、智力及协作精神的运动方式,能够全面改变传统课程的枯燥和乏味,在使得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又能使得学生心理上的满足和激起学生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的需求心理.3.2田径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的创新“田径教学改革从形式来看,主要表现为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变,而实质上这种改变是教师获得新知识、新信息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影响田径教学改革的关键性因素,它制约和决定着田径教学改革的进程”.[1]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及对教学方法的采用会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在注重身体素质和技能提高的同时,引入快乐体育的元素,同等器械的替代,降低评价难度.大学阶段的田径教学,注重技能的掌握,侧重素质的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是体育师资的基础保证,掌握正确的田径技能是田径知识传授的保证.评价中注重技能的掌握程度,从注重成绩转变为注重动作质量.应该清醒的的认识到,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技能的培养就是对其育人技能的培养,而不能采用培养运动员的标准,陷入一切向成绩看齐,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动作质的飞跃,不是成绩量的积累.3.3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尽管一开始有些练习要求在学生看来比较严格,难以达到,但只要这些要求是根据田径教学规律和学生具体情况而提出的,而且最终能够给学生带来好处,就会逐渐被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2]教师是田径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技能的掌握并非是完全的快乐过程,对于学生的意志和品质的培养是教育者不容忽视的责任.教育者本身的示范作用和严格的要求是学生在田径教学中知识获得保障.4结论田径运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对健康促进方式的选择多样化,这一古老运动的发展受到深刻的影响.单一化的内容已经不能够满足健身群体的需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也不能满足于学生就业的需要.立足于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的现状,田径教学改革的任务势在必行.在非竞技因素的趋势下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改革是田径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步骤.此外,教育者本身在田径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亦不能被忽视.对体育教育专业及学校体育中的田径教学研究和探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还须进一步被挖掘和探索.———————————————————参考文献:〔1〕史兵.田径教学的困惑与对策一兼论体育教学内容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4(8).〔2〕吴有凯,曾秀端,潘前.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体育科学研究,2006,10(4).〔3〕郑雅蕊,孙璞,陈森林,等.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3).〔4〕徐阳.山东省普通高校开设田径选项课情况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5〕葛幸幸.田径教学应突出田径运动健身属性[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1).78 --。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主题研究方案•相关推荐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主题研究方案(通用6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主题研究方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主题研究方案1一、指导思想: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体育教学课时,发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开展业余训练工作,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实施,大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工作要点:(一)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体育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南,为使我校体育教师尽快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观念,教研组将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使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动员全员参与,制定课改教学计划,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加快我校课改实验的进程。
(二)严格执行体育法规,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
因此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坚决维护体育课程的严肃性。
按课时计划认真上好体育课及活动课,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防范意识。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自己的本职工作,充分意识学生身心发展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和积极的言论去换取全校上下的信任和支持。
(三)加强教研组管理和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常规管理水平。
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教学组织,也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一流的组风是保证一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体育教研组将一如既往,在校行政的领导下,加强教研组内部管理,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精神。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田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体育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田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田径技能。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周五)下午2:00-5:00三、活动地点学校田径场及会议室四、参与人员体育教研组全体成员,部分体育教师及学生代表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备课主题:田径基本技术教学与训练(2)备课内容:短跑、长跑、跳远、跳高、铅球等基本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训练方法(3)备课过程:首先,由备课组长对本次备课活动进行简要介绍,明确备课目标和要求。
然后,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教材内容,对田径基本技术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并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最后,备课组长对本次备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2. 教学观摩(1)观摩主题:田径基本技术教学示范课(2)观摩内容:短跑、长跑、跳远、跳高、铅球等基本技术动作的教学示范(3)观摩过程:由备课组长安排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示范,其他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观摩学习。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并就教学示范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讨论。
3. 研讨交流(1)研讨主题:田径基本技术教学与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2)研讨内容:针对教学观摩中发现的问题,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共同探讨解决对策。
(3)研讨过程:首先,观摩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然后,备课组长对研讨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最后,教师们就田径教学中的其他问题进行交流。
六、活动总结1. 活动成效本次田径课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田径技能。
学生们也通过观摩学习,掌握了田径基本技术动作,为今后的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活动不足(1)部分教师对田径基本技术动作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学习。
《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本文概述本部分将阐述开展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实践研究的社会背景,包括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政策导向、公众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普遍关切,以及田径运动作为基础体育项目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塑造意志品质方面的重要地位。
同时,将明确此项研究对于丰富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将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初中生田径业余训练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其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深度挖掘与对比分析,提炼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趋势以及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为后续研究设计提供理论框架与研究起点。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设定为:(1)全面调查并分析当前初中生参与田径业余训练的实际情况,包括参与率、训练内容、组织形式、设施条件等(2)评估田径业余训练对初中生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竞技能力等方面的影响(3)揭示当前训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研究内容将围绕以上目标展开,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初中生田径业余训练的现状调研、影响效果评价、问题剖析以及优化策略构建。
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文将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手段。
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以获取大量一手数据与深度见解。
技术路线将按照“现状调研影响评估问题识别对策建议”的逻辑顺序进行,确保研究过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预期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一份详实的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现状报告,一套科学的训练效果评价体系,一组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一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
创新点在于:(1)填补初中生田径业余训练领域系统性研究的空白(2)构建符合我国初中生特点的田径业余训练模式与评价标准(3)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与实践策略,以推动初中生田径业余训练的健康发展。
本开题报告《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实践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为提升初中生田径业余训练的质量与效益提供理论支撑与二、文献综述众多学者强调了充分考虑初中生在生理发育及心理特征上的特殊性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计划的重要性。
第27卷第5期2009年10月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 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 on Vol .27No .5Oct .2009收稿日期;修回日期第作者简介王 程(),男,讲师,学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状调查研究王 程1,史 琳2,尹佳琪3(11哈尔滨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21台州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浙江临海 317000;31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摘 要: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开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提出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的发展策略,为我省田径教学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田径普修课程;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评价中图分类号:G80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09)05-0088-04Resea rch and I n qu iry on Tra ck and F ield C o mm on C our s eof P.E.C olleges i n He ilongj i a n g Prov i n ceWA N G Cheng 1,SH I Lin 2,YIN Jia -qi3(11P .E.Dept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Ha rin 150080,He il ongjiang China;2.Physical Science Colege in Taizhou I nstitute,L inhai 317000,Zhejiang China;3.Jourral of Harbin I nstitute of P .E.,Harbin 150008,Heil ongjiang China )Abstra ct:This article analysis track and fie ld Puxiu course of P .E .colleges in Heil ongjiang p r ovince,then bring for wa r d devel opm ent tactics,and p r ovides develop ing refe r ence s to our track and field .Key wor ds:Track and field Puxiu course;Course ta r get;Content of courses;Course evaluati on CL Cn u m ber :G80714 Docu m en t code:A Ar ti c le I D :1008-2808(2009)05-0088-04 田径课程是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开展的相当普遍,不仅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必修内容。
最新体育专业田径类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最大的一个项目,它包括五大类的很多单项,是任何大型运动会中比赛项目最多,参赛运动员最多的项目。
田径专业也是体育学院热门专业,那么关于田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列举一二1、高职院校公共田径选修课强化核心力量训练重要性2、网络环境下田径专选课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3、关于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生理学特征分析4、探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田径教学与学生身体素质的关联5、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探究6、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研究7、新媒体时代下田径教学改革的研究8、体育游戏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探析9、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现状及训练对策研究10、普通高校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分析11、高职院校田径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12、关于田径教学在大学体育课中被边缘化的思考13、浅谈田径教学训练中放松训练的重要性14、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15、田径运动体育文化内涵与价值的探析16、新时期如何推动大学田径教学改革创新17、高校田径教学中休闲化的趋势发展研究18、绿色教育视角下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的研究19、多媒体技术对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影响分析20、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休闲化研究21、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改革22、浅探高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要点23、技工院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4、从多媒体技术视角探究高校田径教学实践25、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教学改革研究26、田径运动在高校公共体育中存在的必要性27、浅谈高校校园田径文化的缺失与唤醒28、酒精对郑州大学高水平田径队径赛成绩的影响29、浅谈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基础训练30、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31、田径训练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32、浅析田径情景教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33、新常态下田径体育后备人才培育的教育体制与市场机制34、教育生态观下的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35、探析激励理论在普通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的运用36、关于高职院校中田径训练方法的探讨37、浅析田径课情景教学的作用38、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39、奥运会与世锦赛田径项目设置演变的研究40、河北省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制约因素分析41、关于青少年田径基础训练中的几个问题浅析42、浅析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过度疲劳及预防措施43、论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现状与改革方向44、田径教育的现状45、高校快乐田径教学探论46、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探析47、新课标背景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思路初探48、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功能49、网络教学引入高校田径教学改革中的研究50、浅谈提高田径训练效果的途径51、田径运动的生理特征与饮食保健52、酒精对田径队男子中长跑成绩的影响--以郑州大学为例53、仁川亚运会中国田径项目的分析与展望54、田径技术课教学中主体性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55、骨龄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成绩关系的研究56、探究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57、山西省田径项目后备人才发展现状及对策58、高校体育课田径教育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刍议59、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探究60、多元智能理论下高校田径课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61、我国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缩减原因与对策分析62、田径训练干预对男性农民工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63、田径运动裁判的效度分析64、刍议田径短跑运动员如何进行力量素质训练65、青少年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6、论大学生健身活动中的田径运动67、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田径教学边缘化成因及对策分析68、田径短跑专门性训练方法的研究69、影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成长的若干因素探究70、大学田径运动员比赛成绩影响因素分析71、高职院校田径运动开展探讨72、我国高校田径课程困境之对策研究73、简析业余田径训练的困惑及解决策略74、高职院校业余田径运动员的选才与训练研究75、激励理论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的运用76、现代田径短跑项目特点及体能特征77、高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要点分析78、普通大学生田径项目训练方法手段的实践研究79、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特点与防御对策初探80、田径错误技术的分类及纠错策略81、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选择中的优势82、中国与世界田径竞技格局分析83、对高职院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探析84、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思考85、田径核心力量的训练方式86、高校田径敎学中有效运用体育游戏的实践探索87、田径短跑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手段及方法88、浅谈关于高校体育田径项目困境的分析89、浅谈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有效训练90、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研究91、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中国田径成绩分析92、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93、高校田径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探讨94、关于幼师组建女子田径队的探索95、浅谈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调节96、试论田径运动中核心力量的训练97、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有效控制98、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99、从竞技体育的本质看田径训练的规律性100、浅谈信心在田径运动中的作用赠送论文选题思路:毕业论文选题思路一、毕业论文选题思路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工作。
初中体育课田径教案__初中体育课田径教案1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传统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普遍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
在积极投身课改的具体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并感受到这些变化,对我的教学工作认识、教学习惯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情境,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课改的目的?课程的要求?怎样全面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目标统领内容的要求?怎样组织教学?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体育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
教学反思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将自己置身于新课程改革整体的大教育情景中,以自己的事业和专业发展为基础,以全面培养合格学生为出发点,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及时深刻地总结、研究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等。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课程设置,使师生关系实际上成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对的权威,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
传统的教育观使广大教师习惯了按自己的思维定式,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习惯和行为“规范化”、“格式化”。
新课程实施后,用“目标引领内容”要求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展。
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首席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首席引导者”,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终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和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实现现代文明的展示与交流。
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