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CR检查在新生儿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吊带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吊带的价值。
方法挑选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经CTA与手术证实的19例肺动脉吊带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超声心动图特点。
结果经超声心动图检查,16例确诊,3例漏诊中,1例伴法洛四联症1例伴动脉导管没有关闭的情况。
合并畸形:1例伴法洛四联症,2例动脉导管没有关闭,3例有继发孔房间隔缺损,2例属于永存左上腔静脉入扩在的冠状静脉窦。
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好诊断初期肺动脉吊带,为后续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肺动脉吊带;诊断肺动脉吊带(PAS)还称作左肺动脉迷走,是指胎儿阶段左肺动脉出现异常,主要来自右肺动脉,朝左向扩张到气管、食管间,常常压迫气管。
PAS都会致使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咳嗽、喘息,无法顺利喂养,肺部多次发生感染,PAS属于罕见要素诱发儿童呼吸窘迫。
本文分析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吊带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的19例肺动脉吊带患儿,男12例,女7例,年龄1个月-7岁,平均(3.5±2.4)岁,患儿主要表征是呼吸急促,气喘,呼吸道多次感染。
给全部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与CTA检查,1.2 方法选择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在5~8MHz、2~4MHz。
让患儿呈平卧体位,开始实施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挑选胸骨旁主动脉根部行短轴切面,对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主肺动脉发育状况进行探查,并观察血流是否存在异常现象,检查正常肺动脉分叉部位是否发现左肺动脉,血流是否正常,若没有左肺动脉存在,就由右肺动脉开口处扫查到其远端,借助彩色多普勒,探寻左肺动脉起源位置,检查血管发育状况,选择胸骨上窝右肺动脉行长轴切面对左、右肺动脉相对位置关系与发育状况进行检查,检查左肺动脉有无从右肺动脉发出,并深入进行确诊。
检查心内结构,包括:体肺循环静脉相连情况,房室相连、大动脉相连与房室间隔情况,同时确定有无心内畸形,即:伴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没有关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没有关闭、法洛四联症、永存左上腔静脉,甄别诊断左肺动脉异常出自主动脉的情况。
婴幼儿肺动脉吊带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段蔚;范江花;罗海燕;杨龙贵;袁远宏;蔡姿丽;张新萍【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肺动脉吊带(PAS)的临床和影像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月PICU收治确诊为肺动脉吊带的患儿7例。
总结其临床病史、影像特征及诊治经过。
结果7例患儿,其中男4例,女3例,确诊年龄1~20个月,中位年龄5个月。
所有患者呼吸道症状包括反复咳嗽、喘息和气促。
X线胸片均显示肺炎。
床旁纤维支气管检查均显示变气道狭窄,心脏CT显示PAS,气管受压。
超声心动图无异常发现2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PAS 5例。
结论婴儿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喘息、呼吸困难,治疗效果欠佳,应考虑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的可能,尽早完善超声心动图、心脏CT明确诊断。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30)008【总页数】3页(P141-143)【关键词】肺动脉吊带;气管狭窄;喘息;婴幼儿【作者】段蔚;范江花;罗海燕;杨龙贵;袁远宏;蔡姿丽;张新萍【作者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湖南长沙 410007;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湖南长沙 410007;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湖南长沙 410007;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湖南长沙 410007;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湖南长沙410007;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湖南长沙410007;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湖南长沙 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可伴有气管环、气管软化以及先天性心脏病[1]。
最早于1897年报道,1958年正式命名为“吊带”,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症状,因缺乏特异性症状,容易误诊。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2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科加强监护病房(PICU)诊断为PAS的7例患儿的临床、影像特征和诊断经过,总结报道如下。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在重症弥漫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是将冷冻探头经支气管镜伸入到远端小支气管,利用冷冻探头在冷冻过程中的黏附性,通过黏附力将探头和探头周围的组织整体拔出,从而获取靶组织的一项技术。
该项技术可用于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和肺外周局部病变的诊断,以及肺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监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随着该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于病因不明的重症弥漫性肺疾病患者能否进行TBCB,尤其是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临床价值和操作风险如何,也是近年来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就TBCB在重症弥漫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诊断应用相关问题进行介绍。
一、TBCB在DPLD诊断中的优势对于大多数DPLD患者,经过多学科讨论结合临床表现、检验和影像学资料可以做出诊断。
然而,一部分患者无法根据上述资料做出充分的诊断,可能需要获取肺组织病理学评估来协助诊断。
目前临床获取肺组织病理学的常用方式有经支气管肺组织钳夹活检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外科肺组织切除活检术以及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术。
既往针对DPLD患者肺活检取材,TBLB较为常用,但其获取的组织量较少,加之活检钳夹易导致组织结构的变形,故其诊断阳性率低。
有文献报道,对于一些非肿瘤性的弥漫性肺病,其诊断阳性率仅为20%~30%。
同样,经皮肺穿刺活检所获取的组织标本对DPLD诊断价值不大。
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SLB就成为了诊断大部分DPLD病因的不可替代的方法。
但由于SLB手术费用和手术风险均较高,加之术后肺功能损失以及术后并发症较高等原因,ICU患者往往难以耐受。
TBCB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一项肺活检技术。
与SLB相比,TBCB具有创伤程度更小、肺功能损失更低、医疗费用和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且其对弥漫性肺部疾病的诊断效率与SLB相当。
但与传统TBLB相比,TBCB取材体积显著增大,通常是TBLB的3~6倍,使DPLD 诊断的阳性率从30%~40%提高到70%~80%[5]。
移动CT在肺小结节术前及术中定位中的价值于修义;耿国军;刘鸿鸣;李宁;朱晓雷;汪亮亮;尹攀;马杰;姜杰【摘要】目的探讨移动CT(mobile CT,MCT)在肺小结节术前及术中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1月我们对50例62个肺小结节术前在MCT引导下用Hook-wire定位针进行肺小结节定位,根据定位行肺小结节切除术,所有肺小结节均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若Hook-wire脱落或移位术中再次利用MCT扫描定位.结果 62个肺小结节术前定位成功59个,2个脱钩,1个移位,成功率95.2%(59/62),脱落、移位率4.8%(3/62),术中再次利用MCT扫描定位,最终62个肺结节病灶均成功切除.术中冰冻病理结果显示肿物距离切缘2 cm.定位时间(15.2±5.1)min.定位后少量气胸11例,肺出血1例,肋间血管出血1例,均未特殊处理.结论 MCT在肺小结节术前及术中定位准确、快速,值得推荐.【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19)005【总页数】3页(P418-420)【关键词】移动CT;肺小结节;术前定位;术中定位【作者】于修义;耿国军;刘鸿鸣;李宁;朱晓雷;汪亮亮;尹攀;马杰;姜杰【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厦门 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厦门 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厦门 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厦门 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厦门 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厦门 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厦门 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厦门 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厦门361003【正文语种】中文随着胸部CT体检的普及,尤其是薄层CT扫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早期发现,特别是磨玻璃样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更为常见,又分为纯磨玻璃样结节(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GGO)和混合磨玻璃样结节(mixed ground-glass opacity,mGGO)。
256层螺旋CT在胸部闭合性创伤诊断中的应用赵鹤亮;陈昕;赵新斌;张惠英【摘要】目的总结胸部闭合性创伤中肺撕裂伤和气胸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肺撕裂伤患者48例病灶72例、60例气胸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规则形组肺撕裂伤病灶多分布在肺组织边缘;肺撕裂伤病灶存在着自限性;单侧实变为主的广泛型肺挫伤多合并中-大量气胸症状;少量气胸无需处理可自行恢复.结论 256层螺旋CT联合MPR后处理技术可以较好的观察肺撕裂伤和气胸的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及时正确诊断极具参考价值.【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6(045)009【总页数】4页(P145-148)【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肺撕裂伤;气胸【作者】赵鹤亮;陈昕;赵新斌;张惠英【作者单位】063000唐山,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CT室;063000唐山,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063000唐山,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CT室;063000唐山,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CT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胸部创伤的发生率占多发创伤的40%以上,其危害程度在创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引起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颅脑创伤[1]。
由于心脏、肺以及大血管等重要人体脏器都存在于胸腔中。
所以当胸腔受到重创时,可能会引起患者重要脏器受损,出现呼吸衰竭或血液循环障碍,更为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
CT是诊断肺部撕裂伤的有效影像学手段,而且可对肺部撕裂伤进行动态观察,但是如果工作人员对肺部撕裂伤的影像学掌握情况较差,则可能造成误诊的可能[2]。
本研究利用笔者医院最新引进的飞利浦256层螺旋CT,对一段时期胸部创伤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胸腔内脏器创伤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并从诊断学角度归纳出快速简单的诊断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判断胸部创伤,并且可以对创伤程度以及患者预后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同时能够为制定合理方案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在颅高压诊治中的价值分析颅高压是一种以颅内压力升高为特征的疾病,常见于脑膜炎、脑出血、颅脑损伤等疾病。
颅高压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要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是一种无创、简便、可重复的检查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视神经鞘是眼球后部神经纤维的外膜囊,其直径的变化与颅内压的升高之间存在相关性。
利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可以间接反映颅内压的高低,从而对颅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对患者没有任何刺激性和伤害性,非常安全可靠。
与其他检查手段相比,如CT扫描和腰穿,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无需注射造影剂或进行穿刺操作,更易于被患者接受,特别适用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在颅高压的早期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研究表明,当颅内压升高时,视神经鞘直径会显著增大,呈现出明显的肿胀和压迫迹象。
通过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可以及早发现颅内压的升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诊治,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还可以用于监测颅高压病情的变化和疗效的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期测量视神经鞘直径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判断治疗效果的好坏。
如果视神经鞘直径逐渐减小或恢复正常,说明颅内压已得到有效控制;如果视神经鞘直径继续增大或无明显变化,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不仅在颅高压的诊断和治疗中有价值,还可用于预测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危险程度和预后情况。
研究表明,当视神经鞘直径大于5mm时,提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存在,可能需要采取手术等措施进行治疗。
视神经鞘直径的变化与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预后有一定关系,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16No.25September 2019床旁肺超声彗星尾征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曾军1王洪群2刘茜1万中庚1刘健1刘彦11.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急诊科,重庆400014;2.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呼吸科,重庆400014[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肺超声彗星尾征(ULCs)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急诊内科收治的AHF 患者40例。
所有患者在符合诊断后24h 内,由有经验的检查医师对患者分别进行床旁肺超声、胸部CT 检查。
统计肺超声评分与胸部CT 评分的相关性、ULCs 数目和超声心动图参数间[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射血分数(EF)]的相关性、ULCs 鉴别AHF 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结果患者肺超声评分为(16.43±4.31)分,胸部CT 评分为(12.11±5.32)分,两者评分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 =0.561,P <0.01)。
ULCs 数目与LA、LVEDD 呈正相关(r =0.331,P <0.01;r =0.325,P <0.01),与EF 呈负相关(r =-0.378,P <0.01)。
ULCs 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933(95%CI :0.895,0.980)。
当ULCs 数目>5条时,诊断AHF 的敏感度为90.2%(37/41),特异度为66.7%(6/9);当ULCs 数目≥8条时,诊断AHF 的敏感度下降为68.3%(28/41),特异度为88.9%(8/9);当ULCs 数目≥20条时,诊断AHF 的敏感性降到51.2%(21/41),特异性达到100.0%(9/9)。
结论肺部超声检测ULCs 是一种很好的评估判定AHF 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在AHF 评估方面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主治医师 (呼吸内科学)-综合练习(A3/A4型题 1)1、该患者肺部表现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肺结核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C.肺癌D.克雷伯杆菌肺炎E.肺囊肿继发感染2、该患者的治疗原则和单纯型肺结核的抗结核治疗原则是否不同A.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B.完全不同C.完全相同D.早期相同,晚期不同E.晚期相同,早期不同3、该患者的抗结核治疗疗程应该是A.应该是短程化疗,但可以适当延长治疗时间B.时间延长一倍C.时间延长两倍D.时间延长一半E.和短程化疗的时间完全一样4、抽取胸水对患者可能益处不包括A.解除肺部和心脏受压B.预防胸腔感染C.减轻毒性症状D.改善体温E.有助于肺复张5、为了明确诊断,下一步应先采取的步骤是A.抽血查结核抗体B.抽血查肿瘤标志物C.胸部CT检查D.抽胸水明确胸水性质、胸水细胞学检查E.胸部MRI检查6、除了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有鉴别意义外,以下检查对结核的诊断有价值的是A.胸水的量B.胸水的黏稠度C.胸水蛋白含量D.胸水的密度E.胸水的淋巴细胞比例7、患者入院后第2天抽取胸水。
抽液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冷汗、心慌面色苍白、脉搏120次/分,患者的表现原因是A.患者紧张B.麻药过敏C.胸膜反应D.复张后肺水肿E.低血糖反应8、针对上述现象,下一步处置是A.告诉患者不要紧张,继续抽取胸水B.放慢抽液速度C.静脉注射葡萄糖D.立即停止抽液,使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血压变化,防止休克E.立刻给予强心治疗9、进一步确定和评价的项目中,哪项是最重要的A.血细胞计数B.免疫状态C.肝肾功能D.组织学类型和分期E.生命质量10、经检查确诊为小细胞肺癌,首先选择的治疗应是A.手术B.放射治疗C.化学治疗D.手术加术后化学治疗E.生物学治疗11、经上述治疗后,以下随访项目中最重要的是A.有无残留病灶和转移B.免疫功能C.有无骨髓抑制D.肝肾功能E.临床症状体征12、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结核病复发B.肺部真菌感染C.继发细菌性感染D.肺栓塞E.肺癌13、为确诊,进一步检查应首选A.支气管造影B.MRIC.核素扫描D.肺癌标志物E.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4、上述检查确立诊断后,以下哪项检查对治疗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A.肝功能B.心电图C.肾功能D.肺功能E.痰结核杆菌培养15、该患者行X线检查,典型X线征象是A.右肺上叶分叶状块影B.右肺上叶不张C.右肺门块影D.肺上叶阻塞性肺脓肿E.右肺上叶不张,下缘呈倒S形16、该患者声音嘶哑是由于A.肿瘤压迫副神经B.肿瘤压迫舌咽神经C.肿瘤压迫舌下神经D.肿瘤压迫喉返神经E.肿瘤压迫迷走神经17、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癌恶化和压迫大气道B.急性左心衰竭C.肺栓塞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D.窒息E.急性心肌梗死18、根据本病例的临床表现首选筛查措施是A.心电图、床旁胸部摄片、D-Dimer检查B.核素肺灌注和通气扫描C.选择性肺动脉造影D.CTE.MRI19、以下非创伤性检查最有诊断价值的是A.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C.心向量图D.MRIE.肺动脉增强CT血管三维重建(CTPA)20、最可能的诊断是A.胸腔积液B.气胸C.急性心肌梗死D.肺梗死E.急性左心功能不全21、急诊首先应进行以下检查A.X线胸部检查B.肺功能测定C.痰培养+药敏D.纤维支气管镜检查E.心电图22、考虑并发症为A.自发性气胸B.支气管扩张C.肺源性心脏病D.急性肺感染E.急性左心衰竭23、可确诊的检查是A.心电图检查B.血白细胞计数C.痰培养D.胸部X线摄片E.动脉血气分析24、最可能的诊断为A.肺门淋巴结结核B.硅沉着病C.肺癌D.淋巴瘤E.结节病25、最可能出现A.类风湿因子滴度增高B.PPD试验呈阳性反应C.贫血D.SACE活性增加E.低血钾26、最可能的诊断是A.IPFB.COPDC.支气管扩张D.肺结核E.肺癌27、以下哪项检查对确诊没有价值A.肺功能检查B.HRCTC.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BALFD.胸部X线片E.痰培养检查28、该患者若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的结果为A.肺总量增加B.阻塞性通气障碍C.残/总比增加D.限制性通气障碍E.弥散功能无变化29、确诊的最佳检查为A.经支气管肺活检B.支气管肺泡灌洗C.开胸肺活检D.检查血中免疫指标有无异常E.薄层CT检查30、该患者最应完善以下哪项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A.心脏彩超B.肺CTC.动态心电图D.PSGE.冠脉CT70%及FEV<70%预计值B.FEV/FVC<70%及FEV<80%预计值C.FEV/FVC<80%及FEV<70%预计值D.FEV/FVC80%预计值E.FEV/FVC<80%及FEV<80%预计值41、不符合该患心电图表现的是A.肺型P波B.重度逆钟向转位C.RV+SV≥1.05mVD.肢体导联低电压E.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42、若心电图示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则最可能为哪种类型A.心房纤颤B.心房扑动C.室性期前收缩D.室性心动过速E.房性期前收缩43、急检血气分析示:pH7.14,PaO48mmHg,PaCO85mmHg,HCO0mmol /L。
急诊快速床旁心梗五项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应用【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心梗五项心肌肌钙蛋白T(TnI)、肌红蛋白(Myo)及血清钠尿肽前体(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检测价值,为临床上早期诊断AMI 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急诊科与门诊2019年1至2020年8月收治的200例急性剧烈胸痛患者,对患者确诊时间、首次服药时间、预后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的疾病均可以达到100% 诊断率,但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疾病确诊时间短;此外实验组患者首次用药时间也提前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急诊快速床旁心梗五项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快速床旁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是一种高发的心血管疾病,为急诊科最为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持久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如未及时控制病情,将会增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病症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安全[1]。
因此如何更早确诊及治疗AMI,直接关系着患者的预后及生命安全。
床旁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 POCT)各项心肌损伤标志物能够缩短AMI 确诊时间,可以及早诊断、及早治疗[2]。
本研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D- 二聚体(D-Dimer),及B型钠尿肽(BNP)探讨其在快速诊断AMI 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了本院急诊科与门诊2019年1至2020年8月收治的200例急性剧烈胸痛患者,急诊收治的胸痛患者为实验组,门诊收治的胸痛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100 例。
实验组男56 例,女44 例;年龄范围35~83 岁,平均(62.1±6.4)岁;对照组男58 例,女42 例;年龄范围41~79 岁,平均(64.6±7.5)岁。
床旁CR检查在新生儿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床旁cr检查在新生儿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
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新生监
护室(nicu)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病情危重患儿140例,全部用
床旁cr检查。结果 140例患儿床旁cr检查结果中新生儿感染性肺
炎19例,吸入综合征33例,新生儿湿肺56例,肺透明膜病35例,
未成熟肺(早产儿肺)10例。结论 床旁cr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病情
危重患儿进行肺部检查,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但诊断需要紧密结合临床围产期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 新生儿;肺部疾病;床旁cr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95 文章编号:
1004-7484(2012)-08-2571-01
新生儿部分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特别是危重患儿,诊断和
治疗不当极易导致患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cr技术在影像检查中日
益普遍,尤其对危重患者床旁检查的应用价值更加明显[1]。本文
收集了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利用床旁cr检查的140例
危重患儿的临床和影响资料,分析探讨床旁cr在新生儿肺部疾病
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资料完
整、诊断明确的住院患儿140例。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龄
0.5h-28d;剖宫产93例,顺产47例;胎龄42w6例,不详4例;
出生体重4.0kg15例
1.2 设备 柯达cr-itx-550m移动式cr床边机;柯达
carestream gx worksation图像后处理工作站;柯达dry view6800
激光打印机。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摄床旁仰卧前后位胸片,少数患儿摄片
后增加水平侧位或立位前后位投照。103例有1次或1次以上复查
摄片。摄片参数为50-55kv、2-3mas、焦片距60-75cm。曝光后1-2
分钟即可现场查看图像,再经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处理打印胶片。
2 结果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9例,吸入综合征(mas)33例,新生儿湿
肺(wld)56例,肺透明膜病(hmd)35例,未成熟肺(早产儿肺)
10例,有13例同时为湿肺并有羊水吸入,有28例同时合并气胸或
纵膈气肿。具体表现见下表。
3 讨论
新生儿肺部疾患发展迅速,很多病例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胸
部x线检查作为新生儿肺部疾患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在临床已得
到广泛应用和认可。新生儿湿肺是由于出生后肺液清除延迟引起,
多见足月儿、剖宫产,常于出生后数小时出现气急、呼吸增快、口
吐白沫、青紫、三凹征、呼吸音粗或有湿罗音。x线常表现为双肺
纹理增粗、紊乱,呈从肺门向外周发散状;肺内可见斑片状、颗粒
状致密影;部分病例肺野透光度减低重者呈磨玻璃样改变。肺透明
膜病与未成熟肺都好发于早产儿及极低体重儿,肺透明膜病也可发
生于足月、糖尿病孕妇等,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中重度缺氧、青
紫、呼吸音低等临床表现,x线常表现为肺野透光度不同程度减低;
双肺纹理粗乱,可有颗粒状、斑片状致密影;hmd重者呈“白肺”
征象,可有支气管充气征象。吸入综合征指围生期缺氧导致胎儿呈
深和喘息状呼吸,发生在宫内或临产时,吸入则形成于喘息呼吸活
动期内,症状程度取决于吸入物成分和吸入量。x线表现为轻度仅
肺纹理粗乱、模糊,中重度可见肺内有颗粒状、斑片状、大片状致
密影,可合并气胸或纵膈气肿[2]。
综上所述,新生儿肺部疾病复杂多样,不同病变表现有各自的
特点。x线检查能够及时反应病变的程度,特别是床旁cr对危急重
患儿,可以快速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并且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
能,可为临床提供优质的影像图片。很大程度提高了新生儿肺部疾
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率,对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
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靖涛,张遣,贾俐聪.cr在危急重症患者胸部床旁摄影的
临床应用[j].影像技术,2011,02:52-54.
[2] 徐赛英.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24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