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325.50 KB
- 文档页数:8
新生儿湿肺诊断标准(一)
新生儿湿肺诊断标准
概述
•新生儿湿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出生后的48小时内。
•湿肺是由于胎儿在出生时未能完全适应外界环境而导致呼吸困难和肺部出现水肿。
诊断标准
新生儿湿肺的诊断基于以下标准:
1. 临床表现
•新生儿湿肺患儿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呛咳、发绀、鼻翼扇动等症状。
•湿肺患者出现呼吸音粗糙、呼吸声增强,可伴有啰音。
2. X光检查
•需要通过胸部X光检查来确认肺部水肿的存在。
•典型的X光表现为肺门模糊,肺纹理增加,双侧肺间质透明度增加。
3. 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测定是诊断湿肺的重要依据。
•湿肺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异常。
4. 肺功能检查
•湿肺患者的肺功能常异常,包括呼气流速下降和呼气末残气容积增加等。
5. 心脏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可以用来排除心源性肺水肿。
6. 干预治疗效果观察
•如果通过吸氧、机械通气或其他干预治疗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可以进一步验证湿肺的诊断。
结论
正确的诊断新生儿湿肺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临床表现、X光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检查以及干预治疗效果观察是确诊湿肺的主要依据。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湿肺患儿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胸部DR在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比较【摘要】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部DR作为儿童支气管肺炎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各有优势。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提供血流信息,有利于观察血管情况,对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有一定帮助;胸部DR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X光影像,有助于评估肺部病变和感染情况。
在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估炎症活动性和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胸部DR在显示肺部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上更为准确。
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结合两种检查方法,以提高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准确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部DR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而结合两者可能是更加全面的临床影像学诊断策略。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彩色多普勒超声、胸部DR、诊断、疗效评估、比较、优势、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胸部DR作为另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胸部DR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结构和病变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
虽然需要接受X射线辐射,但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
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部DR在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优劣势,有助于为临床医生选择更合适的检查手段提供参考,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部DR在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两种影像学技术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监测和治疗中的优势及劣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和指导。
通过比较两种技术在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准确性、便捷性、安全性以及费用效益等方面的表现,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依据。
同时也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部DR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发展潜力,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全面和精准的指导,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肺部疾病超声诊断要点罗建平一、什么是肺部超声诊断肺部的超声检查,通常是用于检查患者肺部的一种医疗技术手段。
胸肺部在超声检查和CT肺部扫描中,由于呼吸不畅通并且受到肺黏膜组织中的气体流量干扰,多数肺部呼吸系统的情况均得以准确显示,可是在检测大量的与胸腔肺部积液和其他肺部病变聚集结合时,可能还是会存在一些其他肺部病变的问题。
由于深层超声的广泛普及,其速度快和具有无创性,使得了肺部深层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和有效治疗各种肺部良性病变必不可少的医疗工具。
特别是对二维经胸血管超声、经胸胃食管动脉超声、外周瓣膜血管动脉超声和外周血管内动脉超声等的科学组合技术应用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而且还可以将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进行分析,评估药物疗效,判断预后并及时监测,及时关注患者的情况。
二、肺部超声检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成像超声,肺部成像技术应用在外科临床上即肺部成像超声,从传统用于胸腔肺积液的来源有无及临床定量结果评估,已经经过革命性创新,走向了用于肺实质性的成像超声检查。
尽管有时受到空气限制,但是目前肺部血管超声已经被广泛证实对多种急慢性心肺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有重要意义,从各种心源性的肺水肿扩展到急性的心肺损伤,从急性气胸到慢性肺炎,从各种间质性的疾病扩展到肺梗死和肺部挫伤等。
肺部病情超声诊断检查广泛应用在大部分的医院临床中,有效地帮医生准确进行内科临床的肺部病情检查诊断,使医生对疾病的深入了解也具有一定实质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科学研究应用价值。
三、肺部超声诊断要点肺气肿在组织中的干扰效应影响了肺病显示,肥胖或慢性肺气肿可使得肺病显示率显著下降。
贴近肺胸膜外周占位的病变由于声音不受正常贴近肺胸膜组织病变干扰,大多数能及时得以超声显示,伴大量胸膜积水或正常肺组织实变时,它还可用作较大声窗显示,使贴近肺外周胸膜占位的病变声音显示率显著增高。
伴有贴近胸腔胸膜积液或患者肺不张则可作为胸部超声窗,除非患者是伴有贴近腹腔胸膜外周的病变,否则超声显示则较困难。
最新:新生儿气胸超声诊断和超声监测下胸腔穿刺治疗术国际专家共识与建议解读(全文)气胸(PrleUmOthOraX)是新生儿常见紧急、甚至危害其生命安全的全球性危重疾病,需要给予快速、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胸腔穿刺治疗[123,4]。
长期以来,气胸的诊断主要依赖胸部X线,程度较重者须在特定穿刺点行胸腔穿刺治疗术或闭式引流术。
近年来,超声已成功用于新生儿肺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甚至在个别开展较好的单位,肺脏超声(IUng ultrasound , LU S)已完全替代X线在新生儿病房内常规开展[5,6]。
来自循证医学的证据显示LUS诊断气胸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优于传统胸部X线[7],而在超声监测下指导气胸的胸腔穿刺治疗则更具有突出优势[8,9]。
为此,世界重症超声联盟中国联盟、中国重症超声学院和全国新生儿肺脏超声培训基地共同组织了来自十余个国家的30余位在肺脏超声领域有较多研究和丰富经验的新生儿、超声和重症医学专家,经过近2年的反复讨论和修订,于2020年3月正式发布了《新生儿气胸超声诊断和超声监测下胸腔穿刺治疗术国际专家共识与建议》(简称《共识与建议》)[10], 以有助于对新生儿气胸的更好管理及改善预后。
为便于该技术更好地在国内开展和应用,本文对该《共识与建议》的要点予以简要介绍和解读。
1 LUS诊断气胸相关术语[U,12,13]1.1 胸膜线(PIeUraIIine)与肺滑动征(IUng sliding)胸膜线是由于胸膜与肺表面界面声阻抗差异所形成的强回声反射,在超声下呈光滑、清晰、规则的线性高回声。
当探头与肋骨垂直扫描时,在实时超声下于胸膜线处可见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随肺脏呼吸运动而产生一种水平方向的相对滑动,称为肺滑动征(肺滑)。
1.2 A 线(AMne)当声束与胸膜垂直时,因混响效应形成多重反射而产生的一种与胸膜线平行的线性高回声伪像,超声下位于胸膜线下方,呈一系列与之平行的光滑、清晰、规则的线性高回声,彼此间距相等,回声在肺野内由浅入深逐渐减弱至消失。
肺部超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作者:王玉晴游芳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3年第29期【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一种常见的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起病急,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提高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进步,肺部超声(lung ultrasound,LUS)在RDS 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监测等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就肺部超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超声Research Progress of Lung Ultrasound in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WANG Yuqing, YOU Fa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29): -178[Abstract]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is a respiratory condition that commonly affects premature infants, it has a rapid onset, rapid development, and a high mortality rate. Early diagnosis and prompt, efficient treatment are key to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the chil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ultrasonic diagnostic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lung ultrasound (LUS) in the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monitoring of RDS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lung ultrasound in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Key words] Neona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Lung ultrasoundFirst-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272002,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29.041新生兒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一种因肺泡表面活性成分不足而导致的肺顺应性降低或肺萎缩的疾病,随着胎龄的增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也会增加。
1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7月 第3卷第14期湿肺、气胸及呼吸窘迫综合征均为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由于新生儿出生时间较短,肺部功能和结构尚未完全发育,发生肺部疾病后极有可能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因此及时对新生儿进行疾病检查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中针对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主要通过血气分析、X线等方式进行检查,但是胸部X线的辐射可影响新生儿的健康,且易受病情限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有研究认为超声技术对新生儿肺部疾病诊断效果更理想[2]。
本次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8例发生肺部疾新生儿开展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新生儿湿肺患儿、41例新生儿气胸患儿及5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参与研究,包括男性患儿77例,女性患儿51例,日龄8h~16d,平均(8.3±0.2)d。
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并在尊重其自愿原则下签署了同意书。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行超声技术和胸部X线扫描检查,选择飞利浦彩色超声设备及西门子X线设备,超声探头频率设置5~11MHz,X线管电压设置50kV及管电流设置1.4mAs。
患儿呈仰卧位,超声探头对其双侧前胸、后背及侧边胸部进行横向、纵向扫描,获取扫描图像信息。
X线进行常规扫描检查。
由至少2名专科医师进行阅片和数据分析,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的诊断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为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超声和X线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诊断阳性率比较超声检测新生儿湿肺、气胸及呼吸窘迫综合征阳性率分别为93.75%、92.68%、90.91%,与胸部X线检测75.00%、75.61%、76.36%相比显著更高,差异经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肺部超声在小儿肺炎诊断及治疗效果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效果1. 肺部超声在小儿肺炎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肺部超声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诊断小儿肺炎,尤其是对于早期肺部病变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X线检查相比,肺部超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准确地显示肺部的病变、炎症以及积液情况。
通过超声探头在患儿胸部多个部位进行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肺尖、肺底和肺门等区域的情况,从而提高早期肺炎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度。
肺部超声通过观察肺部的超声征象,可以对小儿肺炎的类型进行初步判断。
肺部感染性病变的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肺不张、结节状病变等,而病毒性肺炎的表现常为肺泡间质病变。
这些超声表现可以帮助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更准确地判断小儿肺炎的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除了在诊断中的应用,肺部超声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效果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肺部超声图像的动态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通过肺部超声的动态监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儿肺部病变的变化情况。
治疗后肺部炎症逐渐消退,肺泡内液体逐渐吸收,可以通过超声图像直观地显示出来。
医生可以通过对比前后的超声图像,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更好地指导治疗进程,避免治疗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
小儿肺炎在临床上常常伴随着一些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脓胸、肺脓肿等。
肺部超声可以通过显示这些并发症的超声表现,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加以处理,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通过对患儿肺部情况的超声动态监测,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儿的预后情况,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肺部超声在小儿肺炎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无创伤、方便快捷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和患儿家长的认可。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实践的不断探索,肺部超声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为小儿肺炎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加全面和有力的支持。
床旁肺部超声在新生儿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生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然较高。
这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X线胸片和实验室检查,然而这些方法在新生儿肺炎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辐射损伤、误诊率高等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床旁肺部超声在新生儿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快速的诊断手段,促进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床旁肺部超声在新生儿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对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指导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床旁肺部超声技术原理、优势及具体应用,比较其与其他诊断方法的优劣,以及探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挑战,有助于全面评价床旁肺部超声在新生儿肺炎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准确、及时地诊断新生儿肺炎的方法,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降低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提高新生儿肺炎的防治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床旁肺部超声技术原理床旁肺部超声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探头贴近患者的胸部,可以清晰地观察肺部结构和病变。
该技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之间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通过反射和回声来形成图像,从而实现对肺部病变的观察和诊断。
1. 超声波穿透:超声波可以穿透软组织和液体,而在空气中传播能力较差。
当超声波遇到不同密度的组织时会产生反射和回声。
2. 超声波成像:超声波在不同密度组织之间反射和传播的速度不同,形成回声图像。
通过调整超声频率和角度,可以获取不同深度和方向的图像。
3. 实时监测:床旁肺部超声可以实时监测肺部病变的动态变化,如实时观察病灶的大小、位置和形态,有助于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治传染病方面的优势会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可。
[参考文献][1]杨进.关于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几点思考[J/OL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http : ///kcms/32.1247.r.20200213. 1012.004.html.[2 ]鹿振辉,邱磊,张少言,等•试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寒湿水饮闭肺,命门之火不振”之变[J/OL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http :/^/kcms/detail/11.3519.R-20200219.2120.002.html.[3] 孟毅,戴秀娟•中医辩治新冠肺炎[J ].家庭医生报,2020,2 ,17-007 版.[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EB/OL ].(2020-02-04 ) [ 2020-02-12]. h ttp : ///yzygi/s7653p/202002/3b09b894ac9b4204a79db5b8912d4440.shtml.[5] 石岩,郜贺,赵亮,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感染的肺炎与风寒湿疫[J/OL ]. [ 2020-02-15 ].http : ///detail/21. 1546.R.20200211.0907.002.html.[6] 范逸品,王燕平,张华敏,等•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感染的肺炎[J/OL ].中医杂志:1-6.[2020-02-15 ]. http :/^/kcms/detail/11.2166-R.20200206.1519.007.html.[7] 苗青,丛晓东,王冰,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中医认识与思考[J/OL ]•中医杂志:1-3. [2020-02-15 ].http ://ki . net/kcms/detail/11.2166 .R.20200205.1606.002.html.[8] 孙增涛,安兴,肖玮,等•基于分期辨证论治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J/OL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1-9, [2020-2-15].http : ///kcms/detail/61.1501 .R.20200211.1318.002.html.[9] 邓宏勇,赵咏芳,许吉,等•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临床循证研究注册动态分析报告[]•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3): 14-15.[10 ]刘清泉,夏文广,安长青,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的思考[J/OL ].中医杂志:1-2.[2020-02-26].http ://kns./kcms/detail/11.2166.R.20200215.1057.002.html.[11] 杨家耀,苏文,乔杰,等.90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与体质分析[J/OL ].中医杂志:1-4.[2020-02-26].http :///kcms/detail/11.2166.R.20200221.1513.004.html.[12] 郑文科,张俊华,杨丰文,等.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各地诊疗方案综合分析[J/OL ].中医杂志:1-4[2020-02-26]. http : ///kcms/detail/11.2166.r.20200206.1113.002.html.[13 ]金鑫瑶,庞博,刘春香,等•中医药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方案分析[J/OL ].中国中志:1-11[2020-02-26].https : ///10.19540/ki.cjcmm.20200220.501.[收稿日期]2020-03-30 [责任编辑]马兴忠Doi : 10. 13621 /j. 1001 - 5949. 2020. 10. 0956-经验交流-肺部超声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步探讨刘女霞打刘桂兰*2,李 敏3,马小萍1[基金项目]宁夏医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XM2020027)[作者单位]1.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科,宁夏银川7500012. 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功能科庁夏石嘴山大武口 7530003. 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丿儿科宁夏银川750001[通讯作者]马小萍,Email :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的准确性、可靠性。
新生儿能做肺脏超声吗影像学检查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说起影像学检查,我们想起的多为X光片、核磁共振、彩超等,在肺脏检查中我们通常会认为是CT和X线,所以很多人忽视了肺脏超声。
肺脏彩超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大,尤其是在新生儿肺脏疾病的诊断中准确度是比较高的,发挥的作用也比较明显。
那么有的人会问,肺脏彩超对新生儿不会产生影响吗,事实是肺脏彩超对新生儿没有伤害。
肺脏彩超在实质器官和含水器官诊断中应用比较广,比如腹水、肝脏等,对于肺脏来说,所含气体比较多,而超声检查是借助声波通过特定的算法实现检查,声波对气体没有敏感性,导致诊断效果受到影响,但是当肺脏发生炎症或者出现病灶时,超声检查就会发现在气体中出现水和病灶声像。
声波对水、气体、病灶不同介质,在表现上存在差异,所以在检查中根据获取到的信息对肺脏疾病能进行初步判断。
肺脏彩超在新生儿的检查中应用比较多,具备无伤害等优势。
新生儿的肺脏发育并不成熟,含气量比较少,在彩超检查中降低气体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进而提升彩超检查的准确度,更有效地判定新生儿的疾病。
鉴于彩超检查的优势,部分医院在诊断新生儿肺脏疾病时首选肺脏彩超。
传统的X线在检查肺部时,检查者需要与医生做好配合,先深呼吸然后呼气,但是对新生儿来说配合难度比较高,而且新生儿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成年人,所以在检查后患儿的胸片往往显示不清晰,这样就会增加诊断的难度,而且在应用X线检查时,存在的辐射比较大,患儿需要“吃线”,医护人员也会受到辐射的伤害。
肺脏超声在检查中,能敏感、准确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暂时性呼吸增快症、气胸、肺不张等常见肺部疾病做出诊断。
对肺部水肿以及肺部的实质病变灶等疾病来说,诊断的依据是:发生肺部疾病后,肺泡和间质含水量会发生改变,产生超声影像或者伪像,依据获取到的信息,对部分肺脏疾病能实现判定,尤其是常见的肺炎,准确度比较高。
正常的肺脏声像表现为:肋骨线深面0.5厘米位置,能观察到呼吸运动滑动的高回声线,该线为胸膜线,超声与胸膜为垂直关系时,发现混响伪像,图像表现为等距离排列的多条回声,而且强度为递减的特征,所以正常的肺部声像图为滑动征。
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作者:刘敬曹海英来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超声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肺泡内充满气体,超声波遇到气体时会发生全反射,因此,长期以来对肺部疾病的诊断被认为是超声检查的“禁区”.但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提高,这一“禁区”已逐渐被打破,而且技术日益成熟,超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检查和监测手段而被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很多过去主要依赖胸部X线检查诊断的肺部疾病,现在不但可以借助超声很容易作出诊断,而且具有诸多独特的优点,如简便、可在床边开展、可以随时检测、便于动态观察等,尤其重要的是不但可以及时做出诊断,更避免了被检查者、同病室其他患儿及医务人员受到射线影响。
由于肺部超声具有极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某些先进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单位已经替代胸部X线而成为新生儿肺部疾病的一线诊断手段.现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新生儿湿肺(wet lung of newborn)和气胸(pneumothorax)等的超声影像学特点予以简介,以促进肺部超声在国内新生儿领域内的应用。
一、探头的选择
新生儿肺部超声可以使用线阵或凸阵探头,但以线阵探头为好。
通常需要较高的探头频率,线阵探头为7.5~10.0 MHz,凸阵探头为5.0~7.5MHz.
二、探查位置及分区
通常以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为界将肺脏分成前、侧、后3个区域,即左右肺脏被分为6个区域。
对肺部进行超声检查时需对肺脏各区域进行纵向(探头与肋骨垂直)或横向(探头沿肋间隙走行)扫查,以纵向扫查最为重要和常用。
三、肺部疾病超声常用术语
1.胸膜线(pleural line):由脏层和壁层胸膜的表面所形成的回声反射,在超声下胸膜呈光滑、规则的线性高回声,称为胸膜线,位于上下两根肋骨之间,正常情况下宽度不超过0.5 mm.在超声下可见胸膜线随呼吸运动而运动。
胸膜线粗糙、增厚(>0.5 mm)或不规则为异常.
2.肺滑(lungsliding):在超声下、于胸膜线处可以见到的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随肺脏呼吸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水平方向的相对滑动.
3.A-线(A-line):因胸膜-肺界面声阻抗差异产生多重反射而形成的水平伪像,超声下呈一系列与胸膜线平行的线状高回声,位于胸膜线下方,彼此间距相等[12].正常肺组织至少可以见到3 条以上A-线。
4.B-线(B-line):超声波遇到肺泡气-液界面产生的反射所形成的伪像,超声下表现为一系列起源于胸膜线并与之垂直、呈放射状发散至肺野深部、并直达扫描屏幕边缘的线样高回声[13].正常儿童或成人肺脏在超声下见不到B-线,但由于胎儿肺脏富含液体,因此新生儿的肺脏在超声下常可以看到少量B-线,常于生后24~36h后完全消失.
5.肺实变(lung consolidation):超声影像呈“肝样变(hepatisation)”,伴支气管充气征(air bronchograms)或支气管充液征(fluid bronchograms).
6. 肺泡-间质综合征(alveolar-interstitial syndrome,AIS):肺野内存在3条以上B-线或每一检查区域均呈“白肺”样改变时称为AIS.
7.肺岛(sparedareas):在纵向切面至少有一个肋间区域大小的、周围被AIS区域包绕着的正常肺组织,称肺岛[15].
8.弥漫性白肺(bilateral white lung):肺野的6个区域均表现为密集的B-线,A-线消失,没有“肺岛”存在[10,13,15].“白肺”是严重AIS的表现,系肺间质和肺泡存在大量液体所致。
9.彗星尾征(comet-tail artifacts):由于肺内存在较多液体,超声波在遇到肺泡气-液界面产生多重反射而形成的一种伪像[13,16].超声下表现为起源于肺-胸壁界面、呈扇形向深部展开、犹如一个彗星尾巴而直达扫描屏幕边缘的高回声反射。
密集的彗星尾征即形成B-线。
10.间质综合征(interstitial syndrome):纵向扫查时在两根肋骨之间有多条(3条以上)“彗星尾征”存在时称为间质综合征,自肺-胸壁界面展开[17].
11.肺搏动(lungpulse):肺滑消失,但在胸膜线处可见肺脏随心脏的搏动而搏动[18].
12.振铃伪像(ring-down artifacts):超声伪像的一种,形成机制尚不明确。
超声下为起源于胸膜线、呈底部狭窄的带状或密度较高的条纹状向远处放射直达扫描屏幕边缘的一系列密度较高的条带[16].
13.肺点(lung point):正常肺组织与病变肺组织的交界点[19].
四、正常新生儿肺部超声影像学特点
正常新生儿肺组织在超声下呈低回声(黑色),胸膜线光滑、清晰、规则,宽度不超过0.5 mm,A-线清晰显示且至少可见3条以上,无(出生3 d以后)或仅有少数几条B-线(出
生3 d以内),无AIS和胸腔积液[6,9,11,15],见图
1.
五、新生儿几种常见肺部疾病的超声影像学特点
1.RDS:超声诊断RDS的敏感性是100%、特异性为92%,其超声影像学特点主要包括肺实变及支气管充气征(敏感性83.3%、特异性100%)、AIS(敏感性100%、特异性0%)、胸膜线异常(敏感性100%、特异性45%)、肺滑减少或消失(敏感性100%、特异性100%)、肺岛消失(敏感性100%、特异性100%)、胸腔积液(敏感性66.6%、特异性5%)、肺搏动(敏感性50%、特异性100%)及弥漫性白肺等(图2)[3,10,20].
2.湿肺:双肺点是湿肺的特异性声像图,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14].在健康新生儿及其他肺疾病,如RDS、肺不张、气胸、肺炎、肺出血时均无此发现。
其他常见表现有AIS (敏感性100%、特异性0%)、胸腔积液(敏感性95%、特异性3
3.3%)、肺脉冲(敏感性0%、特异性50%)、胸膜线异常(敏感性25%、特异性0%)、彗星尾征及弥漫性白肺等(图3)[3].
3.肺炎:超声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或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其典型和常见超声影像学表现为不同范围、不同程度、边缘不规则或呈锯齿状的低回声区,肺组织回声不均一,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或动态性支气管充气征,以上提示为不同程度的实变。
此外,也可见胸膜渗液,彩色或能量多普勒在实变区可见肺血流[2,21-23].
4.气胸:近年来,肺部超声已成功用于气胸的诊断。
综合文献报道,气胸的主要超声影像学特点包括:明确存在的肺点(肺点对诊断气胸的敏感性是66%、特异性是100%)、肺滑消失(肺滑存在对气胸的阴性预测值为99.2%~100.0%)、胸膜线消失、无彗星尾征或B-线(存在彗星尾征或B-线对气胸的阴性预测值也是99.2%~100.0%)、由气体引起多
重反射而形成的增强影像等[11,18-19,24-25].见图4[19].气胸患者存在A-线,如果肺滑消失但A-线存在,则诊断隐性气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5%和94%[26].
5.肺不张:肺不张是新生儿多种疾病的合并症或并发症,如RDS、肺炎、痰液阻塞、异物等均可引起肺不张。
肺不张的超声表现主要有病变区肺实变伴肺搏动、肺滑消失及平行排列的支气管充气征等[14,18](图5[14]),而不稳定的支气管充气征则可除外肺不张[27].
总之,超声诊断肺部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在一些先进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单位肺超声不仅已经替代X 线检查成为肺部疾病的首选诊断手段[9],甚至认为可以替代胸部CT 而常规用于急诊重症肺部疾病的诊断,且已达成国际共识[28-29].由于超声具有简便、无创、无射线损伤、便于床边开展、准确性与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故认为适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广泛开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