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疾病——小儿肺炎
- 格式:ppt
- 大小:840.00 KB
- 文档页数:38
儿科小儿肺炎总结汇报稿儿科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给儿童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小儿肺炎主要有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两种类型,具体病因可能是各种微生物引起的。
在临床表现上,小儿肺炎通常表现为咳嗽、发热、胸闷、乏力等症状。
本次儿科小儿肺炎总结汇报稿将对小儿肺炎的流行情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小儿肺炎的流行情况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尤其在冬春季节流行较为严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小儿肺炎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小儿肺炎的患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在农村和一些落后地区传染性更强,且存在一定的季节性。
二、小儿肺炎的病因小儿肺炎的病因较多,常见的有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两种。
细菌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引起;病毒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引起。
此外,一些其他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与肺炎支原体等也可能引起儿童的肺炎。
三、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发热、胸闷、乏力等症状。
尤其是婴幼儿,由于自身免疫力较弱,临床症状往往较为严重。
儿童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气促等情况。
在体格检查上,医生还会注意到肺部啰音、呼吸音减弱等情况。
四、小儿肺炎的治疗方法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首先应该确定病原体类型,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对于细菌性肺炎,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抗生素、支持性治疗、充分休息等;对于病毒性肺炎,通常采用对症治疗、退烧药物等。
重症肺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以维持呼吸功能。
五、小儿肺炎的预防措施小儿肺炎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证儿童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其次,要合理膳食,提高儿童的免疫力;此外,对于高危儿童,如早产儿、体弱儿等,可以考虑进行肺炎疫苗接种,以提高儿童的抵抗力。
六、总结小儿肺炎是常见的传染病,给儿童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小儿肺炎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有哪些小儿肺炎是儿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在一年四季中任何时间段都有可能发作,但综合比对发现春冬季发病率整体比较高;孩子在患肺炎后会有咳嗽、高热、入眠困难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有呼吸受限的情况出现。
对待小儿肺炎,家长必须尽快积极、主动的带孩子去进行专业治疗,同时这个过程中还要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方才能使患儿迅速恢复至健康状态。
与此同时小儿肺炎护理所需注意护理问题也相对较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护理措施,也是保障小儿肺炎护理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关键所在。
1、小儿肺炎常见护理问题小儿肺炎遵从早发现、早治疗原则,一旦治疗时机延误,后续再好的护理工作也无法保障患儿最终治疗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尽早治疗的基础上,全程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对于降低肺炎治疗难度、避免病情反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患儿水分补充不及时小儿肺炎确诊后,患儿呼吸道往往会出现分泌物增多的现象,在正式治疗期间高热症状尚未散去时,绝大多数患儿机体可能都是处于缺水状态;但很多家长由于缺乏相关医疗知识或者过度担忧,导致未能第一时间为患儿补充水分,这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儿的治疗康复进度。
1.2饮食护理不到位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其实患儿是可以适当吃些流质、易消化食物以补充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这也是提升患儿机体抵抗力的关键所在。
但很多家长可能并不清楚这方面饮食护理知识,导致喂养患儿食物在硬度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比较欠缺,无法发挥饮食护理的价值作用,最终很可能造成治疗康复时间延长的状况发生。
1.3未能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对待小儿肺炎,治疗康复期,家长在日常护理期间必须为患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确保其得到有效治愈。
比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时刻保持室内空气干净卫生、避免患儿与近期患有呼吸道感染人群的接触等,切断一切交叉感染源,以此让患儿能够尽快恢复至健康状态。
但现实中,很多患儿家长对患儿的防寒保暖工作不到位(晚上患儿所盖被褥过薄或者过厚),没有及时为患儿居住环境做通风换气,或者不了解家属亲朋或探视患儿人群有无呼吸道感染等情况,都会使得患儿患病期的治疗护理效果大打折扣。
小儿肺炎有5个常见症状如何预防和治疗小儿肺炎小儿肺炎的5个常见症状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特殊是在寒冷的季节里。
它主要发生在0-5岁的儿童中,假如不准时治疗,肺炎还会导致儿童死亡。
因此,家长们需要了解小儿肺炎的常见症状,准时发觉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小儿肺炎的5个常见症状。
1.发热小儿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发热。
发热是机体的防备机制,用于反抗病原体的侵入。
当小孩患上肺炎时,身体会发烧,体温可达到39-40℃。
这时,家长要准时给孩子退烧药,并留意观看孩子的状况,看是否有其它不适症状。
2.呼吸急促呼吸急促是小儿肺炎另一个常见症状。
肺炎会导致肺部炎症和充血,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当孩子表现出呼吸急促时,家长应当马上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3.咳嗽小儿肺炎还会导致咳嗽,咳嗽有时会伴随着黏液和痰的产生。
咳嗽是机体侵害的反应,可以关心清除痰液和病原体。
但咳嗽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睡眠,因此需要适时应对。
4.食欲不振小儿肺炎还会导致食欲不振。
孩子可能会感到口干舌燥,食欲下降,甚至不爱吃饭。
这时,家长应当多给孩子供应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让孩子足够地补充养分。
5.意识模糊小儿肺炎严峻时,孩子还会消失意识模糊的症状。
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孩子会消失头晕、乏力、甚至昏迷等状况。
这时,孩子需要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预防和治疗小儿肺炎为了预防小儿肺炎,家长应当做到以下3个方面:1.保持室内通风在冬季,家长为了保暖喜爱把门窗紧闭,这样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浊。
室内空气污浊易使病菌繁殖,因此保持室内通风是预防小儿肺炎的关键。
2.补充养分适当增加养分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父母应给孩子食用一些具有养分的食物,和富含维生素C、E的水果蔬菜,让孩子多吃一些好吃又健康的食物。
3.留意个人卫生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往往是由病菌传染引起的。
为了避开孩子感染病菌,家长应留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尤其是他们的手卫生。
当孩子消失上述症状后,家长应当准时给孩子就医,并严格按医生建议治疗。
小儿肺炎有5个常见症状作者:毕洪武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R1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小儿肺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我国北方地区多发于冬春两季,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
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油和过敏反应引起的肺部炎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
小儿肺炎有5个常见症状。
1 小儿肺炎的5 个常见症状1.1 一般症状症状包括发热、拒食、易怒、喘息等,早期体温38~39℃,最高可达40℃。
除呼吸道症状外,儿童还可伴有不适、躁动、食欲不振、腹泻等全身症状。
婴儿经常拒绝进食、呛奶、呕吐和呼吸困难。
1.2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开始是频繁的刺激性干咳,接着是喉咙中出现痰音,咳嗽剧烈时伴有呕吐和呛奶。
呼吸道症状及体征:呼吸表浅增多,鼻翼煽动,有的患儿口周、指甲可有轻度紫绀。
早期肺体征不明显,后可听到中、小水泡音。
在胸腔积液的情况下,撞击声和/或呼吸声可能消失。
1.3 循环系统的症状与体征循环系统症状:婴儿肺炎常伴有心功能不全。
如果心率增加到每分钟160-200次,肝脏在短时间内增大或显著增大,面部苍白,口周发绀,肢体水肿和尿不足,应考虑充血性心力衰竭。
1.4 神经系统的症状与体征神经系统症状:(1)焦虑、嗜睡、凝视、斜視、眼球上翻;(2)昏睡,甚至昏迷、惊厥;(3)球结膜水肿;(4)瞳孔变化,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5)呼吸节律不整;(6)前囟肿胀,伴有脑膜刺激。
脑脊液是正常的,除了压力升高,这被称为中毒性脑病。
1.5 消化系统的症状与体征消化系统症状:肺炎患儿食欲下降、呕吐、腹泻和腹胀。
严重者呕吐物呈褐色或便血,肠鸣音消失。
可能发生中毒性肠麻痹和中毒性肝炎。
2 小儿肺炎的常见类型2.1 支气管肺炎它是儿童最常见的肺炎类型之一,常发生在3岁以下的婴儿。
儿童轻度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呼吸道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和呼吸短促。
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对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着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预防、早期识别和治疗等方面探讨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
第一部分:预防小儿肺炎预防是小儿肺炎护理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注重儿童的日常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2. 接种疫苗:通过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等,可以有效预防小儿肺炎的发生。
3. 室内空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家具和床上用品,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4. 避免感染源:尽量避免接触已经感染肺炎的人群,尤其是有传染性的病例。
第二部分:早期识别小儿肺炎及早识别小儿肺炎的症状对于护理的进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儿肺炎症状:1. 发热:小儿肺炎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
2. 咳嗽:干咳或咳出黄痰,有时伴有痰中带血。
3. 呼吸急促: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呼吸时伴有鼻翼扇动等现象。
4. 喉咙疼痛:小儿肺炎常伴有喉咙疼痛和喉咙干燥。
早期识别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体温、咳嗽情况和呼吸状况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第三部分:治疗小儿肺炎治疗是小儿肺炎护理的核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合理用药: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 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增加患儿的水分摄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促进患儿的康复。
3. 心理护理:给予患儿关心和鼓励,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患儿的心理和情绪的调节。
4. 定期复诊:及时复诊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通过复诊及时了解患儿的恢复情况,并针对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加强预防、早期识别和治疗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可以降低小儿肺炎的发生率、减轻病情,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