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真菌 (2)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4
真菌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
一、真菌的生活方式
真菌是介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特殊微生物,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真菌最重要的生活方式是以有机物质为食物,通过发酵过程分解有机物质,释放糖类、氨基酸等物质;而其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多种形态,它们能够以普通细胞的形式存在,也能分泌产物,存在于高湿环境中;最后还有真菌的生长,真菌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迅速生长。
二、真菌的繁殖方式
1、分裂繁殖:分裂繁殖是真菌繁殖的最常见方式,真菌首先延长核膜,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壁,然后把核膜细胞腔分裂成两半,形成两个细胞,最后每个细胞再进行分裂,便形成更多的真菌。
2、孢子繁殖:孢子繁殖是由堆孢子分裂形成的一种繁殖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孢子能够生长成真菌细胞,由真菌细胞开始新的生命发生。
3、酵母体繁殖:酵母体繁殖是在一定条件时,酵母体在细胞壁、核膜和细胞质的变化中分裂出许多小的子体,这些子体经历不同的形态和发育过程,最终变成真菌。
总之,真菌具有多种繁殖方式,分裂繁殖、孢子繁殖和酵母体繁殖是其中的几种。
- 1 -。
真菌的分类和生活方式1. 引言真菌是一类与植物和动物有所不同的生物,它们在生物分类学中独立成为一个界(真菌界)。
真菌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具有多样的分类和生活方式。
本文旨在介绍真菌的分类和生活方式。
2. 真菌的分类真菌按照其生活方式和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2.1 孢子真菌(子囊菌门)孢子真菌是一类以产生子囊为特征的真菌。
它们的子囊内含有大量的孢子,通过子囊的形成和破裂来繁殖。
典型的孢子真菌包括酵母菌、黑曲霉等。
2.2 担子菌门担子菌门是最大的真菌门,包括了我们熟悉的蘑菇、霉菌等。
它们的繁殖结构是担子,通过担子上的孢子来进行繁殖。
2.3 无性真菌无性真菌是指无法繁殖有性孢子的真菌。
它们主要通过分裂或产生无性孢子来进行繁殖。
典型的无性真菌有黄曲霉、绿藻霉等。
2.4 真菌的其他分类除了上述三类真菌,还有一些特殊的真菌分类,如接合菌门、原菌门等。
3. 真菌的生活方式真菌的生活方式多样,它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腐生真菌腐生真菌是指以分解有机物为生的真菌。
它们通过分泌酶类分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腐生真菌在自然界中起到重要的分解作用,帮助维持生态平衡。
3.2 共生真菌共生真菌是指与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的真菌。
典型的例子是菌根真菌,它与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互相提供养分和保护。
共生真菌也能与昆虫、动物等形成共生关系。
3.3 寄生真菌寄生真菌是指以其他生物为寄主来获取养分的真菌。
它们通过寄生在植物、动物或昆虫体内,从寄主体内获取所需营养。
3.4 共生与寄生的转变一些真菌能够在共生和寄生之间进行转变。
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它们可以与某种寄主形成共生关系,但在特定情况下又转变为寄生关系。
4. 结论真菌的分类和生活方式十分丰富多样。
通过对真菌的分类和生活方式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些神秘的生物。
真菌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作用,对于人类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真菌(知识点)一、真菌:1、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
2、熟记酵母菌结构:(1)酵母菌是()。
(2)酵母菌细胞结构包括(),并且()。
3、显微镜下酵母菌中被()染成()的是()。
4、真菌细胞结构包括()。
5、常见的真菌有()。
6、酵母菌的细胞跟()细胞的结构相似,只是()。
7、真菌细胞与细菌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
8、真菌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
9、病毒结构特点()。
10、细菌细胞结构特点()。
11、真菌细胞结构特点()。
12、植物细胞结构特点()。
13、动物细胞结构特点()。
14、酵母菌营()生活,酵母菌在()条件下,均能()。
15、()等霉菌依靠()吸收有机物等营()生活。
16、霉菌只能在()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17、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进行繁殖。
18、蘑菇细胞里不含(),依靠菌丝吸收土壤中的(),营()生活。
19、蘑菇用()繁殖后代。
20、想一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什么?()。
21、将成熟的蘑菇放在白纸上,轻轻弹一下,观察到的褐色物质是()。
22、多数真菌对人类是()。
23、酿酒、造醋等酿造业离不开()。
24、有的真菌可以产生(),如()。
二、典例:1、在蒸馒头时,为了使其喧软多空,应加入什么?原理是什么?()。
2、、老师将两个刚刚制作好的永久装片和两张写有“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电子显微镜正确地将标签贴好,你的依据是()A 叶绿体的有无B 细胞核是否成形C 细胞核的大小D 细胞壁的有无3、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 大肠杆菌B 蘑菇C 噬菌体D 放线菌4、酵母菌与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 酵母菌有细胞壁B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C 酵母菌有液泡D 酵母菌不含叶绿体5.灵芝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A.营养方式不同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C.呼吸方式不同D.是否摄取外界的物质6.久放的桔子上会长出灰绿色的斑块,这些斑块通常是( )A 曲霉B 青霉C 酵母菌D 枯草杆菌7.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 酵母菌B 乳酸菌C 青霉D 蘑菇8.根瘤菌,酵母菌,和青霉的共同特征是( )A 都有细胞壁B 都有细胞核C 都营腐生生活D 都进行孢子生殖9、乳酸菌、炭疽杆菌、青霉、肝炎病毒的营养方式分别是()A、寄生、腐生、寄生、腐生B、腐生、自养、腐生、寄生C、异养、自养、腐生、寄生D、腐生、寄生、腐生、寄生10.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A 大肠杆菌B 香菇C 青霉D 木耳11.青霉是因为颜色而得名,其颜色来自()A 绿色菌丝B 青绿色孢子C 菌丝中含叶绿素D 灰尘12.蘑菇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A 营养方式不同B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C 呼吸方式不同D 是否摄取外界的物质13.下列有关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A 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B 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C 营养方式为自养D 既有对人类有益的个体,也有有害的个体真菌(知识点)一、真菌:1、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酵母菌、霉菌、蘑菇。
真菌的生活史一、真菌的介绍真菌( fungi)是一种单细胞或多细胞动物,它们拥有自己的生产系统,可以利用环境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活动,而且还可以繁殖,且具有孢子,发芽和繁殖的特征。
真菌是一类多样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生活习性,且能够与其他物种进行互动,而且可以在植物,农作物和动物体内进行繁殖,同时也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质来进行养分吸收。
二、真菌的类别根据真菌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方式,它可以分为两大类:真菌纲和真菌目。
真菌纲,有三类:真核真菌、原核真菌和霉菌。
真核真菌的细胞具有真芽胞壁,在红藻、藻类、细菌和真菌之间担任着重要的桥梁角色,是超级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之一。
原核真菌是一类原核细胞,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可以在没有真菌芽胞壁的情况下繁殖,可以通过矮小的支架、突出的梗状细胞质等来识别。
同时,它们可以在土壤中复制生活,而且可以用于食品制造、糖分吸收以及污染的修复等多种用途。
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它具有特殊的生长和繁殖习性,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和制药工业等。
真菌目,常见的真菌分类包括木菌、蘑菇、毛菌、酵母和霉菌。
(1)木菌,具有特殊的外部形态,如灰色、黑色或红色,生长在地膜或木材表面,是土壤有机物的重要分解者,而且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来光合作用。
(2)蘑菇,通常体形为球形,色泽以白色为主,主要从事营养吸收以及土壤材料的碾磨分解,能够从环境中汲取有机物质。
(3)毛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真菌,形状呈线状或条状,可以在植物物体的表皮上生长,能够吸收光线、养料和水,而且还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以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4)酵母,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应用非常多的真菌,它可以用来转化碳水化合物,具有强大的生物降解和酶水解能力,而且对食物产品的质量也有较大的改善。
(5)霉菌,是真菌中最常见的一类,它们以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的细菌为食物,具有高适应性,可以在多种条件下生存和繁殖,是工业自然界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真菌之一。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够被植物稀释利用,进而生产有机物,推动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2)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中存有一些种类营真菌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稀释营养物质,可以引致人或动植物患病。
例如链球菌可以并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一些真菌真菌在人体表面,并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就是由真菌引发的。
(3)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不利,一旦分离,两者都必须受非常大影响,甚至无法生活而丧生的现象。
比如:
①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②豆科植物的根瘤中存有与植物共生的固氮根瘤菌。
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植物能吸收的禽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更多有机物。
③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
④生活在人体肠道中的一些细菌,从人体赢得营养生活,它能生产对人体存有益处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一、食品制作方面细菌和真菌在我们的美食世界里可是超级明星呢。
比如说酵母菌,这小玩意儿可神奇啦。
做面包的时候,把酵母加到面团里,它就像一个勤劳的小工匠,不停地分解面团里的糖分,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二氧化碳呢,就会让面团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最后烤出来的面包松松软软的,咬一口满是幸福的味道。
还有制作酸奶的时候,乳酸菌就开始大展身手啦。
它把牛奶里的乳糖变成乳酸,让牛奶变得酸酸甜甜,口感醇厚,这可是好多人早餐的最爱呢。
像酿造葡萄酒,那也是真菌的功劳。
酵母菌把葡萄汁里的糖分转化为酒精,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就有了美味的葡萄酒,无论是浪漫的烛光晚餐还是朋友聚会,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二、健康与医药领域细菌和真菌在医药上也有不少贡献哦。
大家都知道的青霉素,那可是青霉菌的杰作。
当我们不小心受伤感染的时候,青霉素就像一个小卫士,把那些捣乱的病菌打得落花流水,拯救我们的身体于病痛之中。
还有一些真菌可以产生抗生素,帮助我们抵抗各种疾病。
另外,在肠道里也有很多有益的细菌,像双歧杆菌,它们就像一群可爱的小助手,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增强免疫力。
要是肠道菌群失调了,人就会生病不舒服呢。
三、环境保护方面细菌和真菌在环保这个大舞台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污水处理厂,有一些细菌专门分解污水里的有机物,把脏脏的污水变得相对干净一些。
还有在土壤里,真菌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耕耘者,它和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它也在分解着土壤里的动植物残体,让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土地可能就会变得贫瘠,植物也长不好啦。
四、农业生产方面在农业上,细菌和真菌也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根瘤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它能和豆科植物的根系共生,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化合物,就像一个小小的氮肥工厂,这样豆科植物就能茁壮成长啦,而且还不用施太多氮肥,既环保又省钱。
还有一些真菌可以用来防治害虫,比如说白僵菌,它可以让害虫生病死亡,这样就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安全都有好处呢。
引言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并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继续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的例子。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存在于空气、水、土壤以及人体内外。
了解这些微生物的例子,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健康和环境。
正文内容一、细菌1.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它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有益作用,帮助消化食物和保护免疫系统。
某些菌株也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因此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乳酸菌(Lactobacillus):乳酸菌是一类产乳酸的细菌,在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酸奶、酸菜等。
它们不仅能够改善食品口感,还有益于肠道健康。
二、真菌1.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酵母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菌,通过发酵作用,将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它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于制作面包、酒类等产品。
2.曲霉(Aspergillus):曲霉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有些品种可以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如味精等。
某些曲霉也可能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病毒1.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可以引发流感。
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预防流感的传播。
2.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乙肝病毒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和性传播的病毒,会导致乙型肝炎。
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避免共用针头等方式来预防乙肝的传播。
四、其他微生物1.蓝绿藻(Cyanobacteria):蓝绿藻是一类原核微生物,存在于水体中,有些种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过量的蓝藻生长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
2.真核单细胞生物(Eukaryotes):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类真核微生物,如原生动物、小型藻类等。
它们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并且对水生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教材版本河北人民出版社
年级
课时安排
1课时
年级六年级
主备教师
王朝伟
题目生活中的真菌
审核领导
陈涛
教材分析
本课力图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和了解真菌。
通过活动1培养学生观察与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活动2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表达交流等过程,让学生们再次体验探究中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描述各种蘑菇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发现可食用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好处。
(3)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
(4)能够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下发霉的假设。
2.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2)能够有根据的说明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3.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提出防止食物或以物发霉的措施。
(2)能描述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食品保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学情分析
1.以生活中的某一种食物的保鲜的方法,观察它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方法有那些优点和缺点?
2.学生汇报并介绍对细菌和生活的一种危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能通过观察描述各种蘑菇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
难点:
能够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下发霉的假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教师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真菌的作用
怎样防止食物发霉师:课前播放音乐《采
蘑菇的小姑娘》,谈
话:同学们听过这首
歌么?是什么名字
呀?
生:听过,是《采蘑
菇的小姑娘》
师:谁知道小姑娘会
是在什么地方采蘑
菇?
生:森林里,草丛中,
树根下
师:她会在什么时候
出去采蘑菇?
生:春天或夏天下过
雨之后。
师:小姑娘采的这蘑
菇有什么用处吗?
生:可以吃,可以炒
菜。
师:我们都知道哪些
可以食用的真菌(板
书)?
生:木耳、银耳、金
针菇……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
组真菌的图片,认识
一些可以食用的真菌
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
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看谁能辨认出这是哪
些真菌,你在哪里见
过?
师:播放课件,学生
观察。
出示长毛的馒头
怎样防止馒头长毛
1一、可以食用的真
菌
(1)举出能吃的真
菌有哪些?
(2)明确真菌是一
类既不属于植物,
也不属于动物的生
物。
(3)描述真菌的形
状、颜色等特征。
(4)交流食用真菌
的营养及作用。
(5)讨论:为什么
说食用真菌是宝贵
的生物资源?
二、食物发霉
(1)纪录食物发霉
的形态特点。
(2)提出食物容易
在什么环境条件下
发霉的假设。
(3)设计实验证实
自己的假设。
(4)交流结论。
三、食品保鲜
(1)调查一种食品
保鲜方法的优点、
缺点。
(2)设计一种新颖
的食品保鲜方法。
四、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
◆活动1:可以食用的真菌
1.出示一些关于真菌的图
片。
提问:你们认识它们吗?
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和颜
色的呢?
2.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自
己的认识理解。
3.教师介绍所出示的真菌
的相关知识。
4.调查:
我们在生活中食用过那些
真菌?它们又分别具有那
些营养呢?
5.学生讨论,并记录在书
本P28中间的《记录卡》
上。
6.汇报:你们认为真菌有
那些不同的特点呢?
7.讨论:为什么说食用的
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呢?
◆活动2:食物发霉
1.谈话:除了蘑菇、木耳
等大型真菌以外,一些食
物、衣物上长出的霉菌也
属于真菌,让我们来观察
它们有哪些特点?
2.观察发霉的馒头,将观
察现象记录下来。
思考:在什么样的条件下
食物容易发霉?
3.设计实验。
(1)假设:食物在
____________条件下容易
发霉。
(2)设计实验,证明自己
的假设。
(3)实验并记录。
(4)结论:
获?
当堂检测内容
:食物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容易发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活动一“可食用的真菌”是本课的重点活动,我引导学生分四步来学习。
首先,让学生自学导入部分和活动一的前半部分,完成填空练习,明确真菌属于生物和食用真菌种类。
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食用真菌的形态特点。
然后,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收集的食用真菌的资料,进行资料的分析、记录,填写28页记录卡,教师指名小组汇报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食用真菌的营养价值和作用。
最后,分组讨论“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本活动我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和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活动二“食物发霉”是一个探究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霉菌的特点,提出探究问题“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其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作出假设,并设计对比试验验证假设。
最后,小组讨论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方法。
这个活动我重点让学生主动进行合作探究,并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采用小组讨论、直观教学、活动探究的教学法。
反思自己这节课的不足,在活动一,学生如课前自学完成填空,课上直接汇报,就会节省时间。
在交流自己的资料,分析、填记录卡、汇报时学生用了不少时间,导致后面的活动二时间紧,有的小组学生探究活动没很好地开展起来,最后课堂检测只好课下完成。
今后在设计教学时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教材处理要直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