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电复律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36.33 KB
- 文档页数:1
复律成功后,患者均入住CCU病房。
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材和药品于床旁。
保证除颤仪、吸痰器处于功能状态。
持续多参数心电监护24~72h,严密观测心电示波情况,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Q-T间期、血压、呼吸、氧饱和度。
心电监护的电极粘贴部位要避开除颤的位置。
发现异常立即记录并报告医生,紧急时作出正确的处理。
2.休息,吸氧复律早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人员探视,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护士协助完成卧床期间的各项生活护理。
予以氧气吸入以减轻心肌缺血缺氧,传导复极不均的状态。
3.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不清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和舌咬伤。
紧急除颤的患者多有意识丧失伴抽搐,复律成功后应检查有无舌咬伤。
4.用药的护理予以留置静脉套管针,保证两路静脉通畅,以方便及时用药,应用输液泵或微量泵输注药物,准确计算药物的浓度和滴速,同时注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5.饮食和排便的护理意识清醒2h后的患者,给予半流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辛辣、产气等刺激性食物和饱餐。
指导并协助患者床上排便,经常为患者按摩下腹部,遵医嘱予缓泻剂,3d未排便者予灌肠,防止用力排便及屏气等动作,避免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
6.监测生化指标,防止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和加重心律失常,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多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同时限制进食量,入量不足;多数患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使用利尿剂,因此应监测血清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注意观察尿量,钾、镁低时及时遵医嘱予以补充。
心理护理复律成功后,意识清醒的患者有濒死的恐惧感,出现焦虑、观的情绪,害怕再次复发,高度的精神紧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耗氧量,并能使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发生改变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再次发作。
因此护士应陪伴在患者床边,安慰鼓励患者,耐心做好病情解释,必时给予镇静剂。
心脏电除颤复律护理
直流电除颤是利用生物允许的电流刺激,使心肌在瞬间内全部除极,以消除心脏任何部位的异位兴奋灶,重建窦性心律。
【术前准备】
1、病人:去枕平卧位
2、环境:整洁安全、有电源、电插座及吸氧、吸痰装置。
3、用物:除颤仪、导电胶、心电监测导联线及电极、急救车、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物、抢救药品。
【术中配合】
1、迅速携除颤仪及导电胶或者生理盐水纱布至患者旁。
2、连接除颤仪上的心电监护在II导上,确认患者心率为室颤。
3、确认电复律方式为非同步方式,能量选择正确。
4、在电极板上涂适量导电胶。
5、选择电功率,充电。
6、安放电极板一个于心尖区(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另一个于心底部(右锁骨中线第2-3肋间)。
电极贴紧皮肤,并加以10-12kg的压力,避开床缘。
7、嘱其他人员远离床边,放电。
8、立即行CPR五个循环一个周期。
9、再次观察心电示波,需要除颤再次操作。
10、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11、洗手,记录。
12、终末处理:XX将电极板上导电胶擦净后,75%酒精擦拭电极板后晾干备用。
【术后护理】
1、除颤后继续予以心电监护。
2、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但除颤后24小时内宜进清淡少量半流质。
3、绝对卧床休息2-3天。
4、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呼吸、血压、面色、神志等变化,并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相应的处理。
5、给予患者做好保健指导,介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出院后应按医嘱坚持服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定期门诊随访。
房颤病人的护理范文房颤是心房的电活动紊乱,导致心率不规则和不协调。
对于房颤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是一些房颤病人护理的重点。
1.监测和评估:对房颤病人进行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心悸、疲劳、呼吸困难和胸痛。
此外,护士还应评估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和电解质水平,以及肝功能和肾功能等。
2.药物治疗:房颤病人常常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控制心率和心律。
护士需要了解和熟悉各种药物和剂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护士还应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并提供必要的药物教育。
3.抗凝治疗:房颤病人有较高的血栓形成风险,因此抗凝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确保患者按时服用抗凝药物。
此外,护士还需要教育患者关于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例如避免受伤和出血等。
4.防止血栓形成:护士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减少患者的风险。
这包括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运动,如走动和伸展,以避免静脉曲张和血栓形成。
护士还应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压缩袜,并定期检查血栓形成的迹象,如肿胀、疼痛和发红等。
5.心电监护:房颤病人经常需要进行心电监护,以评估心律和检测任何潜在的心律失常。
护士需要定期记录和解读心电图结果,以检测是否有房颤发作,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此外,护士还应教育患者关于心电监护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正确使用便携式心电监护设备。
6.教育和支持:护士在房颤患者的康复和个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有关房颤的教育,包括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药物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护士还应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援助,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的挑战。
房颤病人的护理需要全方位的关注和协同工作,以确保他们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护士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提供专业的护理和支持。
房颤治疗之电复律在我们房颤中心,往往有一些患者需要接受电复律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对于电复律知之甚少,甚至有较大的恐惧心理,实际上电复律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小”操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叫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是指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电复律可以用于转复很多心律失常,例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等。
电复律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以我们最常进行的房颤电复律为例讲述:一、术前准备:1、确认患者已行经食道心脏超声排除心房心耳血栓或经过足够时间(INR达标后至少3周)的抗凝治疗,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2、准备物品:安定,除颤器, 心肺复苏的药品、设备,吸引器。
3、患者准备:应禁食4-6小时, 并在复律前排空小便, 卸去义齿,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二、操作要点如下:1、体位:患者宜仰卧于硬木板床上, 不与周围金属物接触, 将所有与患者连接的仪器接地, 开启除颤器电源。
2、心电监护:置电除颤器工作选择为R波同步类型。
行心电图以留作对照。
3、麻醉:用地西泮(安定) 10~ 40mg,待病人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即可进行电复律。
4、安置电极:将两电极板涂以导电糊, 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左腋前线第5肋间, 或心尖区及左背肩胛区。
5、充电:按充电按钮, 充电到预定的复律能量(房扑50~ 100J, 房颤100~ 150J, 阵发性室上速100~150J, 室速100~ 200J)。
6、复律:再次确认同步,按放电按钮, 进行电复律。
如未转复,可增加复律能量, 于间隔2~ 3分钟再次进行电击。
用地西泮麻醉的患者, 如需再次放电, 常需给原剂量的1 /2~ 2 /3再次麻醉。
如反复电击3次或能量达到300J以上仍未转复为窦性, 应停止电复律治疗。
一、概述心脏电复律术是一种利用高能电流瞬间使心脏所有心肌细胞同时除极,从而使快速性心律失常恢复正常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
术后护理是确保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对电复治疗术后护理措施的具体阐述。
二、术前准备1. 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电复治疗术的原理、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2. 生理护理:术前进行心电、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了解患者的基础状况。
3. 药物护理:根据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术后心律失常。
4. 皮肤护理:术前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洁,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污垢等。
三、术后护理1. 生命体征监测(1)心电监护:术后持续心电监护24小时,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压等变化。
(2)呼吸、血压、体温监测:每30分钟监测一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 神志、面色、肢体活动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肢体活动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患者清醒后,询问有无不适主诉,了解患者感受。
3. 局部皮肤护理(1)术后协助患者迅速擦干净局部皮肤,穿好衣物,盖好被子,加强保暖。
(2)观察电极板接触局部皮肤导致的红斑及肌肉酸痛症状有无消退。
4. 饮食护理(1)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术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防止恶心呕吐。
5. 休息与活动(1)患者清醒后,卧床休息12天,避免剧烈运动。
(2)活动量以不引起心慌、胸闷为度。
6. 抗凝治疗(1)术前抗凝治疗者,术后需继续用药2周,并复查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2)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
7. 预防并发症(1)观察患者有无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如发现有关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2)告知患者避免过劳、情绪激动、吸烟及饮刺激性饮料。
8. 抗心律失常药物护理(1)按医嘱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反应。
(2)指导患者按时服用药物,不得擅自停用或加用药物,减量或更换药物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房颤转复后注意事项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在得到治疗后,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来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房颤转复后的注意事项包括日常生活、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下面我将逐一介绍。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房颤患者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和长时间的精神紧张,特别是在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的情况下要及时放松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此外,房颤患者需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其次,在饮食方面,房颤患者需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避免暴饮暴食和过量饮酒。
此外,房颤患者需限制咖啡因的摄入,尽量少饮浓茶、咖啡和碳酸饮料,适量饮用清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在运动方面,房颤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避免参加高风险的运动项目,如激烈的足球、篮球等。
此外,房颤患者在进行运动时需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同时注意监测运动后的心率变化。
关于用药方面,房颤患者需要坚持按医生的处方规定用药,定期复诊,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复发。
房颤患者在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率,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情况。
此外,房颤患者还需定期进行心电生理监测和心脏彩超检查,以便了解心脏情况和疗效。
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复发和心脏功能的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房颤患者需遵医嘱定时服药,药物不可随意停用或更换,必须按时完成就医,进行定期心电监测。
另外,要定时量血压和脉搏,同时也要关注血压的变化。
此外,也应该戒烟和酗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和缓的有氧运动是否进行,例如散步,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肌状况。
低碳水高蛋白质的饮食,是房颤患者的日常饮食准则之一。
浅谈心房颤动的急诊治疗及护理体会摘要: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
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心房颤动(房颤)所致的快速且不规则的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
房颤还增加脑卒中的危险性,加重心功能不全及心肌缺血,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1-3]目的:在急诊心律失常中,心房颤动最为常见,作为急诊工作者了解急诊的治疗及护理是有必要的。
方法:本次选取我院急诊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就诊的心房颤动患者50例,冠心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16例,心脏瓣膜病18例,不明原因心房颤动4例,在急诊治疗的同时,给与完善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
结果:本次选取的心房颤动患者,经急救治疗及整体、全面的护理,转复成功及病情好转48例,出现并发症2例,护理给与高度评价。
结论:针对心房颤动患者,在积极转复及稳定病情的同时,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保障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加强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房颤动;急诊治疗;护理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心房颤动患者50例,男26 例,女24 例,年龄59 ~ 82岁,平均(63.2±2.2)岁,其中冠心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16例,心脏瓣膜病18例,不明原因心房颤动4例。
排除明确永久房颤患者。
采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确诊。
向患者交代此次纳入研究取得患者同意。
1.2 方法给与持续血压、心率监测,治疗上对症给与吸氧、扩张血管、纠正心力衰竭及防止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胺碘酮0.2~0.4/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对部分心室率极快(>150次/rain)患者首先给予胺碘酮75~15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缓慢静脉注射。
心脏电复律的护理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是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最早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故也称心脏电除颤(defibrillation).1 电复律种类与操作方法1.1 非同步电复律仅适用于心室颤动和扑动,此时患者神志多已丧失,立即将两电极板上均匀涂满导电糊或包裹生理盐水湿纱布,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3-4肋间和心尖部,并与皮肤紧密接触,按充电钮充电到300J左右,两电极板同时放电,通过心电示波器观察患者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
1.2 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心房颤动,扑动,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等,利用患者心电图上的R波触发放电,其电脉冲发放在R波降支。
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松开衣扣,有义齿者取下,开放静脉通道。
先连接好心电监护仪,术前做全导心电图,选择R波较大的导联测试电复律器的同步性。
用安定缓慢静脉注射,直至患者睫毛反射开始消失的深度,在此过程中严密观察呼吸,有呼吸抑制时,面罩给氧,电极板放置方法和部位及操作方法同前,充电到100-200J,按同步复律器放电,如心电图显示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功率,再次电复律。
2 适应症2.1 心室颤动和扑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征2.2 心房颤动和扑动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者2.3 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阵发性室上速或室速,预激伴快速心律失常者3 禁忌症3.1 病史已经多年,心脏明显增大及心房内有新鲜血栓形成者或近3个月内有栓塞史 3.2 伴高度或安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或扑动3.3 伴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异位性快速性心律失常3.4 有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时,暂不宜电复律4 护理4.1 电复律前准备4.1.1 向择期电复律的患者介绍电复律的意义,必要性,解除思想顾虑4.1.2 遵医嘱停用洋地黄类药物1-3天,给予改善心功能,纠正低钾血症和酸中毒的药物。
4.1.3 房颤和房扑的复律需要抗凝治疗。
胺碘酮转复心房纤颤的护理措施及体会王伟【摘要】@@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通过抑制复极过程,降低房室传导速度,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而阻滞折返激动的形成,其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呈频率依赖性,因此具有很强的抗颤作用[1].【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0(007)014【总页数】2页(P45-46)【作者】王伟【作者单位】116001,大连市友谊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正文语种】中文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通过抑制复极过程,降低房室传导速度,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而阻滞折返激动的形成,其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呈频率依赖性,因此具有很强的抗颤作用[1]。
心房纤颤(A 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急性发作时常伴有快速的心室率,对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易引起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对 A F的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
现将我院应用胺碘酮治疗 57例A F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 2008年 6月~2009年 2月应用胺碘酮治疗的57例患者,男 41例,女16例。
年龄 45~75岁。
其中阵发性或新近出现的心房纤颤35例,慢性心房纤颤伴快速心室率 22例。
基础疾病有冠状动脉心脏病 4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8例,风心病 4例,原发性心肌病 5例,其中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 10例。
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心房纤颤,在应用胺碘酮治疗前均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碘过敏病史等。
1.2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在监护病房进行,严密观察其血压、心电的变化,建立静脉通道后,先以胺碘酮 150 m g/20 m l以 60 m l/h速度泵入,15~20mi n内注入,仍无效再以滴速为 1.0~1.2mg/mi n的速度维持泵入,24 h总量不超过 1 200 m g,应用 24 h后停止静脉用药,同时口服胺碘酮 200m g,每日 3次,7d后改为200mg每日 2次,15 d后改为 200mg每日 1次,维持 2~4个月。
体外同步心脏直流电复律成功抢救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1例患者术后护理体会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又称为心脏电除颤(electric defibrillation),是用较强的脉冲电流,在极短时间内通过心肌,使心肌各部分在瞬间同时除极,以终止异位心律,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方法。
经过多年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电复律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转复各类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该方法最早用于消除心室颤动(VF),后来进一步用于纠正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速和室性心动过速等心脏疾病。
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临床上较少见,且使用多联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转复,易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及时逆转心律,并加强转律的护理与观察,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本文就利用体外同步心脏直流电复律抢救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过程中相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1岁,主因发作性心悸、胸闷、气短2h于2012年2月24日下午19时急诊我院。
入院行心电图检查示:心室率180次/min,多导联QRS波宽大畸形(时限约0.16s),ST-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心律失常、频发室性心动过速。
给予心电血压监护、持续吸氧、先后给予利多卡因、异搏定、心律平、胺碘酮、酒石酸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约5h,仍未转律,在临床医护人员与家属沟通后,在镇静药物作用下立即给予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100J一次,即刻转律,心电监护显示心率降至80次/min,患者心悸、胸闷等症状缓解,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1-V5呈QS波,T波倒置。
转律成功后继续胺碘酮静点维持治疗,患者经住院治疗1w好转出院。
2 护理2.1电复律前准备2.1.1心理疏导因患者基础疾病较重,并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对施行体外同步心脏电复律要求性较高,有效的心理疏导对患者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