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431.07 KB
- 文档页数:2
视神经管减压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对视神经管内段创伤的治疗,在伤后早期,为预防血管收缩,应球后注射血管扩张剂。
当视网膜中央动脉有痉挛或血栓形成时,要及时使用抗血管痉挛药物。
为了减少视神经本身及其营养血管因水肿而遭受压迫,可以适当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纤维溶解酶。
手术治疗一般采用视神经减压术,目的是使视神经管减压或切除蛛网膜粘连。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用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等量混合液加适量肾上腺素行眼眶内侧皮下及筛窦前后神经局部麻醉。
2.术前准备(1)眼科检查:视功能情况,眼球有无损伤(2)鼻科和神经外科检查(3)影像学检查。
三适应证1.有学者认为只适应于视力减退较迟者。
2.有碎骨片时,不论是否与骨膜脱离或仍有联系,均应及时手术复位,绝对保存碎骨片;3.碎骨穿通颅脑或X线摄片显示颅内有空气时,则应作开颅手术。
四禁忌证1.伤后视力完全丧失,瞳孔对光反应阴性者。
2.伤后视力立即丧失,但有恢复趋势者。
3.视神经已严重破坏者。
五手术步骤1.从眶内经筛窦进路手术(1)沿眉弓内下缘作弧形皮肤切口。
(2)暴露筛骨纸板,直至接近眶尖视神经管眶口内下缘。
(3)暴露眶内侧壁,小心探查有无骨折。
(4)打开蝶窦腔,显示视神经管内侧壁。
(5)视神经管开放减压后,局部应仔细处理止血。
2.从鼻外侧经筛窦进路手术(1)皮肤切口自眉弓内侧直达泪囊窝。
(2)切开剥离骨膜,作骨窗开放筛骨洞。
(3)暴露视神经减压。
3.经前额开颅进路手术(1)在前额部位作冠状切口,暴露眶顶的蝶嵴。
(2)找出前床突内侧,即视神经骨管部位。
(3)用小咬骨钳咬除视神经管上壁。
(4)切开视神经管的骨膜,以解除视神经的压迫。
六术后并发症1.偶有碎骨进入脑组织,没有早期取出可引起脑脓肿。
2.视神经因其他因素而不是骨折本身导致的坏死。
3.局部感染,可并发鼻窦炎。
七术后护理1.术后酌情应用抗生素、激素、止血剂、维生素、能量合剂。
2.术后第二日减除压迫绷带,第5~7日拆除皮肤缝线。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现状临床上视神经损伤称之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是颅脑损伤中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占颅脑外伤的2%~5%。
由于解剖结构和生理学特点,90%以上的视神经损伤是视神经管段的间接性损伤。
锐器刺伤视神经引起的直接损伤以及视神经其他部位的直接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是指眼眶外侧,一般指眉弓颞上部受到撞击,外力通过颅骨传递至视神经管,引起视神经管变形或骨折,造成视神经损伤而引起的视力、视野障碍。
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是目前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一般分为经颅和颅外两类不同的术式。
手术时机的把握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大影响,一般伤后3天内手术治疗的患者恢复较好。
标签:视神经损伤;外科手术;减压术;外科;颅脑损伤1 视神经损伤的机理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按受伤的原因分为车祸伤、坠落伤和打击伤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车祸伤。
可发生在管内段和颅内段视神经,前者由于视神经管的走行和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易使视神经管发生扭曲、变形和骨折,其内的视神经纤维发生血管源性水肿或纤维离断。
若发生碎骨片刺入或神经鞘内出血的压迫,则损伤更严重。
损伤发生在管内段的居多。
按损伤的性质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
原发性损伤是指视神经直接遭受剪切、撕裂、撞击以及营养神经的血管断裂,通常此类损伤是不可逆的;继发性损伤是在原发性损伤的基础上发生的,主要由于视神经受骨折片或血肿压迫,造成视神经水肿,供血动脉痉挛或闭塞,另一方面由于视神经鞘和视神经管骨性限制,水肿肿胀的视神经又可反过来使软膜血管受压,导致缺血性病变,造成恶性循环,如不及时减压,可继发缺血性梗塞,最后导致视神经炎性反应、变性及坏死等,主要是视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
此类损伤如能及时行手术解除压迫,改善循环,十分有益。
2 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征与诊断颅面部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往往在伤后很短时间内即出现极其严重的视力障碍。
意识清醒的患者可以描述出视力障碍程度、发生时间及病情进展。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常敬民;梁冬毅【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01(021)003【摘要】@@ 视神经管骨折后可致视神经间接损伤,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挽救病人的视力。
1997年8月~2000年10月我们对10例视神经管骨折伴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了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现报告如下。
rn1 资料与方法rn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2~50岁,平均36岁。
受伤原因:车祸伤4例,坠落伤3例,砸伤2例,锐器伤1例。
受伤部位:右额颞部5例,左颞部2例,右额部2例,左额颞部1例。
受伤后来院时间:2h~2d。
手术时间:伤后24h内4例,3d内4例,5d内2例。
临床表现:伤后轻度昏迷3例,均在伤后24h内清醒。
脑脊液鼻漏2例。
伤后失明3例,仅有光感4例,眼前手动1例,眼前数指2例。
影像学检查:10例均行头颅CT平扫加骨窗像,行水平位及冠状位扫描。
视神经管外壁粉碎骨折3例,线状骨折4例,眶上裂及视神经管骨折3例。
【总页数】1页(P206)【作者】常敬民;梁冬毅【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471002;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47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6【相关文献】1.经额颞开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13例临床分析 [J], 冯才政;袁艳辉2.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 [J], 李旭;付继东;王永照;王义善;赵晓建3.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附10例报告) [J], 江伟;司宪平;陈覃;王富元4.经颅早期视神经管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 [J], 刘宗霖;程新富;张志强5.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J], 于明琨;卢亦成;王玉海;楼美清;薛亚军;张在金;陶英群;陈怀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鼻内窥镜眶内减压术手术配合术前准备:术前引导患者完成眼科检查,如视力、视野、突眼程度、眼球运动障碍情况、眼底镜检、角膜状态及瞳孔反射等,以便与术后对比。
鼻窦内窥镜手术属一种近年开展的新的手术方法,手术室护士应在术前探访病人,介绍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优点、如何手术及配合要点,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主动接受并配合手术。
2、手术器械准备鼻窦内窥镜包括各种角度的窥镜,冷光源及光源导线,我科的鼻窦内窥镜为德国STORZ公司生产,镜头直径为4mm,偏角视野0°、30°和70°,其配套手术器械有钝性神经钩、角度咬骨钳、各种型号开筛钳、粘膜切开刀、上颌窦钻孔器、微型剪刀、吸引器头、多种型号剥离子、刮匙、鼻镜、枪状镊、血管钳、布巾钳等。
术前常规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鼻内窥镜及部分配套手术器械40min。
3、药品及物品准备手术室内备1%丁卡因、苯肾上腺素、立止血、度冷丁、无菌温盐水、凡士林纱条、敷料、棉片、吸引器管。
另备有常规的抢救药品及吸引器、心电监护、氧气等。
4、手术设备及人员安排手术设备包括手术台、器械台、冷光源、显示器等,以利于手术进行。
5、术中配合患者平卧手术台,头部抬高12~30°。
接好冷光源及其他导线,打开器械包,备75%酒精纱球准备面部消毒用。
麻醉方式由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在术前决定,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备1%丁卡因20ml加2ml苯肾上腺素4支用于鼻腔表现麻醉,1%利多卡因10ml加苯肾上腺素4滴做局部阻滞麻醉用。
另外,局部阻滞麻醉与表面麻醉药物应严格区别,因丁卡因毒性大仅做表面麻醉用。
熏蒸灭菌好的鼻内窥镜置于单独的窥镜台,以免损坏。
另备一大无菌镊子筒,倒入热生理盐水,术中用来防止鼻内窥镜从鼻腔取出后遇冷空气镜头表面结雾而影响视野。
手术完毕前,备好凡士林纱条若干,用于填塞鼻腔,压迫止血。
⑴手术全程需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我们的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由手术者进行麻醉,巡回护士需密切注意脉搏、血压、呼吸的变化。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摘要】外伤性视神经损伤(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通常导致颅脑外伤患者视力严重障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手术治疗。
该文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现况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激素;手术时机;术式外伤性视神经损伤(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 是指外力经眶骨或眼球的传导对视神经造成间接性损伤,导致急剧而显著的视力下降,是闭合性颅脑外伤常见合并症之一,约占颅脑损伤患者的0.7%~2.5%[1],由于其隐匿性常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视力损失。
由于解剖结构和生理学特点,临床上外伤性视神经损伤90%是其在视神经管段受骨管骨折变形、移位导致的间接性损伤[2]。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促进部分患者的视神经功能恢复。
与此同时,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也是目前的主要外科治疗手段,开放减压能有效清除嵌压视神经的骨片及视神经管内血肿,各术式通过开放减压不同视神经管解剖部位解除神经与滋养血管受压,改善微循环,防止继发性缺血与坏死,减轻视神经炎性反应与视神经细胞凋亡。
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术式包括经筛窦、经颅、经鼻内镜、眶上锁孔等手术入路,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对不同损伤情况选择,可有效达到解除视神经压迫、改善患者视力的手术目的。
1 药物治疗傅继弟等[3]回顾分析了685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仅为47.15%,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他们认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治疗疗效较差,对于伤后有残余视力患者,其预后较好、应积极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以及营养神经剂、脱水剂、血管扩张药物等,其中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最为广泛。
Anderson[3]是最早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引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治疗的学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借鉴于大剂量甲波尼龙冲击治疗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逐渐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中得到了推广,但并未形成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具体用药方案的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