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探讨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59 MB
- 文档页数:26
我院1997年2月至1999年2月对10例颅脑外伤致视神经挫伤患者经电视鼻内窥镜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效果明显。
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0例患者中男9例,女1例,年龄13~45岁。
伤后30~60 min就诊。
左额颞部撞击伤8例;右额部撞击伤、左额颞部撞击伤并上颌骨骨折各1例。
1例昏迷。
均有眼及周围软组织肿胀,眼睑及球结膜瘀血,鼻出血。
伤后视力无光感5例、眼前手动2例、光感2例、眼球活动障碍1例。
CT示:左蝶骨大翼线样骨折和左岩锥开放性骨折1例,蝶筛窦积血3例,眼眶外侧壁及眶尖骨折1例,眼眶纸样板骨折伴眶内容物部分脱入筛窦1例,视神经管变窄、筛窦内积血1例,视神经管骨折3例。
1例因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术后发现右眼失明,伤后28 d行视神经管减压术。
1.2 手术方法全麻后,电视监视下持鼻内窥镜(4 mm,30°)以Wingard进路,经蝶窦自然开口至中鼻甲后端上方和蝶筛隐窝处,暴露蝶窦腔各壁,开放后组筛窦,全部暴露纸样板后部及蝶窦外侧壁,吸净筛窦内瘀血,取出纸样板碎骨片,清理视神经管内侧及视神经周围的骨折碎片和瘀血。
减压应超过视神经管周长的1/2.长度应从总键环至视交叉。
必要时切开视神经鞘膜或切开总键环,充分开放管段视神经。
术腔填塞含红霉素眼膏的明胶海绵、凡士林纱条,3 d后抽出。
术后静滴抗生素、能量合剂、胞二磷胆碱、地塞米松等。
1.3 结果8例视力从术前无光感、眼前手动、光感到术后的0.06~0.6;1例眼球活动障碍恢复正常;1例术前无光感患者术后无改变。
随访2~7个月,9例患者视力明显提高,无并发症,1例术后视力无改变。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优点及简单过程、预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主动接受手术。
预防颅内感染:对鼻腔出血患者保持鼻腔清洁。
忌用棉球或纱布紧塞,需用无菌敷料覆盖,浸湿后及时更换,注意头位保持引流姿势,防止逆行颅内感染。
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28例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TEMS)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鼻腔进入蝶鞍区,减压视神经,适用于视神经瘤、视交叉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总结分析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一、患者的一般情况本研究选取了28例接受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为20-60岁,手术前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和视力双眼差异等症状。
二、围手术期护理1. 术前准备术前护理工作主要包括患者的情绪疏导和生活指导。
由于视神经瘤等疾病的影响,患者往往伴随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和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
还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生活指导,如鼻腔护理、饮食清淡等。
2.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监护和协助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处理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还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 术后护理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监护:术后的患者需要严密监测,包括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生命体征等。
特别是术后24小时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疼痛处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鼻塞、恶心等症状,护理人员要及时安慰患者,辅助医生进行疼痛处理,如口服镇痛药物等。
(3)伤口护理:对于经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需要对术后的鼻腔伤口进行护理,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防止感染的发生。
(4)生活护理: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嘱,如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同时要进行饮食调理,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三、总结通过对28例接受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发现患者的康复情况良好。
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28例
近年来,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在神经外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手术能够有效地
治疗颅内压增高、视力下降等与视神经有关的疾病,并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然而,术
后的围手术期管理对手术效果和患者恢复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28例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情况及其效果。
研究对象:28例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患者,包括15男13女,年龄在28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42.5岁。
实验方法:对28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
手术前,要求患者按医生的要求进行清洗口腔、鼻腔及密切观察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
手
术中,护士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并在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动态指标。
手术后,要求患者
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是否恢复正常,如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及时进行护理并由医师进行适当的处理。
实验结果:28例患者经过比较长达2年的追踪观察,复发率极低,均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同时没有发现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其中,有8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头痛、眩
晕等不适症状,但经过医师的治疗后症状缓解,2周内能够出院。
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
的并发症,有1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后出现了轻度复视,但经过医师的处理后症状得到了
改善。
结论: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而且患者术后的围手术
期管理也非常重要。
通过完善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缓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
的康复。
视神经管减压术视神经管减压术,目前常用的有三种径路,可根据医师熟知的业务范围进行选择。
鼻外眶缘一筛窦径路为眼科医师所首选,经颅径路则需有神经外科医师的协作,经鼻腔内窥镜径路则多由耳鼻喉科医师协作完成。
无论什么途径,Sofferman认为应达到如下三条标准:(1)除去至少50%圆周的骨性视神经管。
(2)除去整个视神经管全长的骨质。
(3)纵向切开包括Zinn环在内的硬脑膜鞘。
1.鼻外眶缘一筛窦径路视神经管减压术:(1)在内眦和鼻中线的中点稍外侧l~2mm,自眉弓起,沿内眦部眶缘弧形向下直达眶内下缘相当于鼻泪管如口部画线。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2)分离创口达骨壁,切开骨膜,沿眶内侧骨壁分离骨膜。
将滑车、内眦韧带、泪囊和骨膜一起推向眼球侧,用钝性拉钩予以保护。
剥离中,可能先后与筛前、筛后血管相遇,可以予以结扎、剪断。
(3)视神经与筛窦、蝶窦共有中壁,大多数病人的视神经管位于筛窦气室之后。
可以行筛窦、蝶窦开放术:凿开泪囊窝处纸板,进入筛窦。
为了便于暴露,可用咬骨钳将额骨鼻突部分咬除。
清除筛窦气层间骨隔以后,蝶窦前壁即被暴露,咬除前壁。
为引流方便,可咬除中鼻甲。
(4)沿筛后血管向后,距内眦4.5~5cm处找到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
咬除视神经管内下壁3~4mm长。
(5)如果做了筛窦、蝶窦开放术,应安放橡皮引流管,其前端自鼻前孔引出,24~48h以内拔除。
(6)缝合骨膜,将滑车、内眦韧带和泪囊复位。
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用绷带加压包扎创口,术后第7天拆除皮肤缝线。
2.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1)冠状切口,单侧额部开颅。
(2)眶顶硬膜十字形剪开,沿视神经走向,向前切开颅底硬脑膜2~2.5cm长。
(3)寻找硬脑膜在视神经管颅口向管内段的反折处,此处有2mm 宽游离缘,内无骨组织。
确认视神经管顶壁后,用3mm直径左右高速电钻或咬骨钳,自视神经管颅口处开始,向前除去lmm左右厚,全长3~4mm宽,10mm左右长的顶壁。
(4)顶壁除去后,一般情况下可见到肿胀的视神经向视神经管外膨出。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参见鼻内镜手术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1)病史评估:重点评估患者的头部外伤,注意观察有无额部、眉弓部的挫裂伤及皮肤情况,评估患者外伤时是否昏迷、鼻出血、脑脊液鼻漏。
2)眼部症状评估:评估患者有无眼部肿胀、淤血或结膜下出血。
观察患者的瞳孔状况,是否存在MarCUS-Gunn氏瞳孔:即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而间接光反应良好;了解患者视力状况、有无视野缺损。
3)安全评估:评估患者视力下降程度、有无视野缺损等安全隐患。
4)心理评估:视力下降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在术前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
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专科检查:影像学检查:CT检查可显示骨折部位和视神经管周围状况。
眼部检查:行视力、视野检查、眼底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
注意事项:术前检查应尽快完善,尽早安排手术治疗,以挽回患者的视力。
(2)术前准备:D特殊药物:为减轻视神经水肿,改善患者视力,术前需遵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和营养神经的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面部及胸背部座疮,有无头晕、头痛等一过性高血压的表现;有无心慌、心悸等心律失常的表现;有无腹痛、呕血及黑便等应激性溃疡的表现等。
2)监测视力:每日测量患者视力,并做好记录,对无法用视力测量表测量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光感、是否能看清眼前手动,眼前数指情况根据患者看到的视标距离计算视力,注意观察用药后视力变化。
3)眼部护理:对眶周有外伤的患者注意保持伤口清洁,结膜充血的患者遵医嘱应用滴眼液或眼膏以控制感染,如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膏等。
4)安全护理:有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的患者有发生跌倒、碰撞等危险,外出检查要有医护人员陪伴,防止意外发生。
床头桌、椅子定位放置,病房及洗手间地面保持干燥,防止滑倒。
5)基础护理:有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的患者有活动受限,护士要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时发现患者的生活需求,协助患者进食、排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