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糖尿病
- 格式:ppt
- 大小:231.50 KB
- 文档页数:15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血糖代谢及肝纤维化的影响目的觀察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血糖代谢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给予单纯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实验组给予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变化。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肽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c肽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较对照组高,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均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治疗中,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脏纤维化水平,进而改善肝脏微环境,降低肝脏应激反应,促进肝脏纤维化的缓解。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intensive treatment with liraglutide combined with insulin pump on blood glucose metabolism and liver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irrhosis.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8,8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irrhosis admitted to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 simple insulin pump to control blood glucos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intensive treatment with liraglutide combined with insulin pump.The changes of serum c-peptide,glycosylated hemoglobin,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liver fibrosis index laminin,hyaluronic acid,type III procollagen and type IV collagen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serum c-peptide level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erum c-peptide level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the fibrin,hyaluronic acid,type III procollagen and type IV collagen in the liver fibrosis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fibrin,hyaluronic acid,type III procollagen and type IV collagen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irrhosis,intensive treatment with liraglutide combinedwith insulin pump can more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sugar,improve insulin resistance,reduce liver fibrosis,improve liver microenvironment,reduce liver stress response,and promote remission of liver fibrosis.Key words:Liraglutide;Insulin pump;Cirrhosis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的发病机制为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缺陷[1],患者高血糖状态会进一步导致水、电解质、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紊乱,造成心血管、消化系统损伤[2]。
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将在本院治疗的80例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不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100 mg/d,口服。
两组其他治疗方式均相同。
治疗40周后观察各临床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FPG)。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均趋于正常,AST、TBiL、FPG、OGTT 和ALT均显著下降至正常值,且Alb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患者仅AST、ALT显著下降(P<0.05)。
观察组患者的AST、TBIL、FPG、OGTT和A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效果明显。
标签:拉米夫定;肝硬化;糖尿病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1],较常见的诱因有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其中最常见的为肝炎导致的肝硬化。
肝硬化后期会导致各种并发症,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是常见的并发症。
糖尿病自身就是一种严重的内分泌疾病[2],作为肝硬化的并发症更应引起重视。
本研究旨在探讨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26~77岁,平均(45.3±3.6)岁;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3~79岁,平均(43.3±4.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不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
55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33-01【摘要】目的总结与讨论 55 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分析及相关护理。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 2009年4月~2011年4月期间诊断治疗的肝硬化糖尿病55例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5例患者经保肝、正确使用胰岛素治疗及精心护理后,肝硬化症状减轻,腹水消退,血糖降至6.5-10.0mmol/l,糖尿病症状得以控制出院。
结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病情复杂,治疗和护理难度大,因此,临床护士应加强对相关及病毒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多地了解肝硬化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安心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关键词】肝硬化糖尿病护理肝硬化与糖尿病均为常见病、多发病。
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糖异生是肝脏调节血糖的重要途径。
各种肝脏疾病都可影响糖代谢,引起糖耐量异常1]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临床上多以肝硬化症状为主,大部分都没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也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这种继发于肝损害基础上的糖尿病,临床上称为肝性糖尿病,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其预后及其不良2]病患者要非常重视,现就我科于2009年4月~2011年4月共收治55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的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
平均年龄53.5岁,空腹血糖均在8.0mmol/l以上,尿糖阳性。
其中,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者6例,体重下降者5例,发生低血糖反应6例。
基础病变均为肝硬化,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修订标准。
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34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6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不明原因肝硬化3例。
2 护理2.1 加强病情观察,及早诊断和治疗由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是禁食、限食期间及夜间,有些症状易与肝硬化症状混淆,故在护理中应加强病情观察,若发现肝硬化患者食欲增加,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检测血糖和尿糖,做好早诊断,早治疗。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于HBV肝源性糖尿病(HD)的治疗效果。
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4年5月于我院治疗HD的患者中选取100例病例,分成采用糖尿病饮食护理及护肝等对症治疗的对照组(50例)及在以上疗法中加入恩替卡韦口服治疗的观察组(50例),两组均给予48周治疗,观察两组100例患者治疗前后包括HBV DNA水平、血糖、肝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多项指标情况。
结果:经48周治疗后,观察组中有45例病例存在病毒学应答,占90.0%,39例患者的肝功能与糖尿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占78.0%;对照组11例患者存在病毒学应答,占22.0%,24肝功能及糖尿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占48.0%。
两组患者在病毒学应答与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的比较中均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经48周治疗后,肝功能与血糖等相关指标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好转,并均优于对照组有关指标,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差异(p<0.05)。
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HBV肝源性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并在治疗HD的同时起到促进肝功能康复的作用,值得推广。
标签:乙型肝炎肝硬化;恩替卡韦;肝源性糖尿病为观察恩替卡韦对于HBV肝源性糖尿病(HD)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100例HBV伴HD病例,分成采用糖尿病饮食护理及护肝等对症治疗的对照组(50例)及在以上疗法中加入恩替卡韦口服治疗的观察组(50例),两组均给予48周治疗,观察两组共100例患者治疗前后包括HBV DNA水平、血糖、肝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多项指标情况,以分析恩替卡韦对于HBV伴HD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2年2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治疗HD的患者中选取100例病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卫组织最新修订的肝源性糖尿病诊断标准,分成采用糖尿病饮食护理及护肝等对症治疗的对照组(50例)及在以上疗法中加入恩替卡韦口服治疗的观察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在34-75岁间,平均(53.4±9.6)岁,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在34-77岁间,平均(54.8±8.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差异,可比较(p>0.05)。
循证护理对1例肝硬化合并肺结核、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用目的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患多种合并症的肝硬化患者,探讨其可行性。
方法针对1例肝硬化合并肺结核、Ⅱ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最主要的5个护理问题(便秘、腹胀、血糖过高、心理问题、预防治疗及用药不良反应)实施循证护理,动态进行观察效果。
结果在该患者住院期间,贯策实施循证护理,疾病趋于康复,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结论循证护理值得推广,但它的意义,并非是单纯的取代传统护理,而是以更加慎重、准确、合理的护理服务于人。
标签:循证护理;肝硬化合并肺结核;2型糖尿病;应用循证护理又称”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学的依据与临床经验、患者的要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过程[1]。
能够有效的促进护理的科学研究及护理专业的发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节约卫生资源等[2]。
本文将循证护理运用于1例肝硬化合并肺结核、2型糖尿病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全身乏力、畏寒、发热、腹痛、腹胀1个月到我院就诊。
入院时腹隆起,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腹围70cm,叩诊腹水征阳性。
上腹部核磁共振提示”肝硬化腹水”;胸部CT平扫:两肺上叶异常密度影;空腹血糖11.21mmol/L。
診断为:①肝炎肝硬化(活动期);②继发性肺结核;③Ⅱ型糖尿病。
患者入院后,贯穿实施循证护理,对患者5个主要护理问题,查找循证依据,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并评价效果。
同时配合医生护肝、降血糖、抗痨等治疗,使患者腹痛腹胀、畏寒等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趋于正常,于住院41d后好转出院。
2 循证护理的实施2.1便秘的循证护理2.1.1循证依据患者入院时每1~2d解大便1次,量少干结,觉下腹部饱胀。
一般情况:患者因患2型糖尿病需控制饮食,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量不足,同时卧床时间长,活动量少,导致肠蠕动减少,肌张力下降。
2.1.2循证护理措施根据以往成功的护理经验结合本例患者情况,采取以下护理对策:帮助患者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间安排在餐后,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督促患者排便,即使无便意也要坚持习惯。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 65 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277-01【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方法对2005 年1 月至 2010 年 1 月本院诊治的 65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对 65例诊断明确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给予治疗原发病及应用胰岛素治疗, 49例转氨酶明显下降, 其中46例血糖降至正常; 7例转氨酶下降、血糖好转; 3例血糖无变化; 6例肝功能恶化, 血糖升高, 其中消化道大出血死亡 1例, 肝性脑病 1例。
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复杂, 以肝硬化表现为主,同时伴有糖代谢紊乱, 很少出现典型“三多一少”症状, 有别于单纯的 2型糖尿病。
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性肝病及严格控制血糖是主要治疗措施。
【关键词】肝源性糖尿病; 肝硬化肝硬化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常因其肝功能受损而导致肝脏微循环障碍、肝脏实质性损害, 引起糖代谢异常, 甚至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
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功能损害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 其属于 2型糖尿病但又有别于单纯的 2型糖尿病。
现就我院消化科2005 年 1 月至 2010 年 1 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 65 例分析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5例中,男58例,女7例,年龄28~72岁。
基础病变均为肝硬化,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修订标准。
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42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8例,酒精性肝硬化13例,不明原因肝硬化2例。
肝病发生在糖尿病之前或同时发生;(2)肝功能和血糖、尿糖的好转或恶化相一致;(3)无糖尿病家族史,无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的疾病;(4)有肝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或组织学变化,血糖、尿糖升高;(5)排除利尿剂、糖皮质激素、降压药、避孕药等药物引起的糖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