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84.27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论述MEAT RESEARCHCHINA MEAT RESEARCH CENTER牦牛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刘晓畅1,张 寿2,孙宝忠1,谢 鹏1,徐晨晨1,雷元华1,张松山1,*,参木友3,鲍宇红3(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2.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 西宁810016;3.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西藏 拉萨850000)摘 要:牦牛肉是我国青藏高原的重要畜牧产品之一,在当地居民的膳食及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了解牦牛肉的肉质特性对于牦牛肉的精深加工和牦牛资源的合理开发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合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从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3 个方面对牦牛肉的品质特性进行概述和分析,以期为牦牛肉的品质改善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和思路。
牦牛肉营养价值高、绿色无污染、市场潜力大,但嫩度较差,今后需借助适当饲养方式和宰后处理方式对其嫩度进行改善。
关键词:牦牛肉;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加工品质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Yak MeatLIU Xiaochang 1, ZHANG Shou 2, SUN Baozhong 1, XIE Peng 1, XU Chenchen 1, LEI Yuanhua 1,ZHANG Songshan 1,*, CAN Muyou 3, BAO Yuhong 3(1.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China;2.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810016, China;3.Institute of Grassland Science, 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Lhasa 850000, China)Abstract: Yak mea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vestock product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China,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et of local resident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lateau region. Understanding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yak mea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ep processing of yak meat and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yak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nutritional, eating and processing qualities of yak meat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recent stud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search ideas for improving yak meat quality and developing yak meat products. Yak meat has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s a green and pollution-free food with great market potential despite being deficient in tenderness. In the future, appropriate feeding regimens and post-slaughter treatments should be applied to improve yak meat tenderness. Keywords: yak meat; nutritional quality; eating quality; processing quality DOI:10.7506/rlyj1001-8123-20200917-230中图分类号:TS2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20)11-0078-06引文格式:刘晓畅, 张寿, 孙宝忠, 等. 牦牛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0, 34(11): 78-83. DOI:10.7506/rlyj1001-8123-20200917-230. LIU Xiaochang, ZHANG Shou, SUN Baozhong, et al.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yak meat[J]. Meat Research, 2020, 34(11): 78-83. DOI:10.7506/rlyj1001-8123-20200917-230. 收稿日期:2020-09-17基金项目: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XZNKY-2019-C-007K07);柴达木肉牛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8-NK-107);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7)第一作者简介:刘晓畅(1990—)(ORCID: 0000-0001-6192-5312),女,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畜产品质量与安全。
藏区牦牛肉的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不管是生活在哪个地方都用自己的方式而生存着。
当然对于牧区的人们来说牦牛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这也大致上丰富了牧区的生活和解决了经济困难。
牦牛肉细致嫩艳,它的营养成分作用是十分好的,具备补充身体营养成分的功效,尤其是它的蛋白成分十分的高,也有身体需要的多种多样碳水化合物和矿物,在调理人体层面有非常好的功效,可以推动人体的身心健康。
但只靠一直买或者仅仅是吃这么简单的生活和处理也不足。
在本文中首先描述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然后探讨牦牛肉的特点,其次阐述了牦牛肉在销售中存在问题,最后探讨了提高牦牛肉销售额的策略。
【关键词】藏区;牦牛肉;加工;发展绪论:说起牦牛大家一定都特别的熟悉,藏族养殖的牦牛特别多,牦牛是跟藏族人民的生活起居离不开关系的。
随着经济发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物质。
而藏族人们用牦牛肉来维持生活。
牦牛肉运用的过程中有特别的方法和举措,能让藏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一、分析藏区的地理位置(一)藏区地理位置高寒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涉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海拔高,当今中国四大地理区划之一,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中西部和西藏自治区,高原也因此而得名。
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但是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的城市有拉萨、玉树等城市。
(二)牦牛的生存环境需求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40℃的严寒,而爬上6400米处的冰川则是牦牛爬高的极限。
它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野牦牛一年四季生活的地方不一样,冬季聚集到湖滨平原,夏秋到高原的雪线附近交配繁殖。
野牦牛性情凶猛,中国牦牛占世界总数的85%,其中多数生长在青藏高原。
昌台牦牛产肉性能研究摘要:为研究昌台牦牛的产肉性能,了解昌台牦牛种质资源特性,对8头(5公3母)成年昌台牦牛进行了屠宰测定。
结果表明,成年昌台公、母牦牛宰前重分别为364.32、266.83 kg,差异极显著(P0.05);骨肉比分别为1∶3.73、1∶4.03,差异极显著(P<0.01)。
昌台牦牛生长发育性能较好,产肉性能潜力大,应当进一步挖掘选育,加快其选育进程。
关键词:昌台牦牛;产肉;胴体;屠宰率;净肉率S823.4 A 0439-8114(2016)18-4763-04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8.033牦牛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具有“高原之舟”的美誉,是藏区主要的经济基础,也是牧民重要的经济和食物来源。
昌台牦牛中心产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境内海拔3 800 m以上的纳塔乡、阿察乡、安孜乡、辽西乡、麻邛乡及昌台种畜场。
主产区分布在石渠、色达、德格、甘孜、新龙、理塘、雅江等县。
中心产区平均海拔3 650 m,属大陆性高原寒带季风气候,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气温7.7 ℃,最高气温28 ℃,最低气温-30 ℃;无绝对无霜期。
全年长冬无夏,年降水量725 mm,相对湿度52%,年日照时数2 133.6 h,日照率60%。
风力为2.5 m/s,无沙尘暴。
钟光辉等[1]研究了九龙牦牛的产肉性能,结果表明九龙牦牛是肉用性能良好的地方牦牛品种。
柏家林等[2]研究了大通牦牛6月龄、18月龄的产肉性能,结果表明两年龄组中,一世代大通牦牛胴体重、净肉重和优质肉块重显著高于家养牦牛。
王树林等[3]研究了不同体重牦牛犊的产肉性能,并分析其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犊牦牛肉的大理石花纹级在3.0~4.5,熟肉率、系水力指标都较为理想,肉的pH偏酸性,是生产优质牦牛肉的理想原料。
赵洪文等[4]对6月龄及18月龄麦洼犊牦牛进行了屠宰研究,结果表明“全哺乳”方式对6月龄及18月龄犊牦牛育肥效果明显,二者均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及净肉率,产肉性能良好。
宰后牦牛肉成熟机理及肉用品质变化研究宰后牦牛肉成熟机理及肉用品质变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宰后牦牛肉的成熟机理及肉用品质变化,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宰后牦牛肉是一种重要的肉类产品,其品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屠宰方式、肉质组织、饲养等。
通过实验方法和分析技术,我们对宰后牦牛肉的成熟机理和品质变化进行了量化研究,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研究表明,宰后牦牛肉的成熟过程包括肉质变软、颜色变化、蛋白质降解、脂肪氧化等多个方面。
同时,我们发现宰后牦牛肉的品质与其成熟程度和脂肪含量密切相关,成熟的牦牛肉质地较韧,横纹肌纤维排列紧密,脂肪含量较高。
本研究对于改进牛肉质量控制和提高宰后牦牛肉的储存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宰后牦牛肉、成熟机理、肉用品质、变化一、引言宰后牦牛肉作为一种重要的肉类类别,其品质受到屠宰方式、肉质组织和饲养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对宰后牦牛肉的成熟机理及其肉用品质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改进牛肉生产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储存寿命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宰后牦牛肉的成熟机理及肉用品质变化,并对其进行量化研究。
二、宰后牦牛肉的成熟机理宰后牦牛肉的成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其中包括多种生理和化学反应。
宰后牦牛肉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成熟过程:1. 肉质变软宰后牦牛肉遭受宰割后,肌原纤维内的钙离子释放,与肌球蛋白结合,导致肌原纤维的松弛和肉质变软。
此过程主要由肌肉的ATP水解、Ca2+的释放和乳酸生成反应驱动。
2. 颜色变化宰后牦牛肉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初切时,牦牛肉呈鲜红色,主要是由于肌红蛋白的存在。
然而,宰后后,肌红蛋白逐渐被氧苯达明转化为慢肌纤维中多巴胺,导致肉的颜色从鲜红色变为暗褐色。
3. 蛋白质降解宰后牦牛肉的蛋白质也会逐渐发生降解。
肉中的肌原纤维开始分解为组织胺、肌肽和肊肽等多肽,从而影响肉质的质地和味道。
此过程受酶的活性、温度和pH值的影响较大。
4. 脂肪氧化宰后牦牛肉中的脂肪也会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
牦牛品种品质研究进展黄彩霞;高媛;孙宝忠;卢凌【摘要】通过分析不同牦牛品种肉质研究进展,发现对我国大部分牦牛品种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品质研究;牦牛分割分级意识模糊,相应的研究较少。
建议完善牦牛品种肉质研究;补充对不同性别、年龄、部位牦牛肉品质评定;根据不同品种牦牛发育及品质状况,提出合适的出栏年龄;宣传牦牛肉优质优价理念,建立针对牦牛品质特性的分级标准。
【期刊名称】《肉类研究》【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牦牛肉;品种;品质【作者】黄彩霞;高媛;孙宝忠;卢凌【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79.2牦牛(Bos gruniens)起源于我国,是一个古老而原始的牛种,其主要分布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阿尔泰山、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为骨架的我国西北、西南的高原地带(表1)。
我国现有牦牛1400余万头,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1]。
牦牛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其他牛肉所无法比拟的,《吕氏春秋》中记载道:“肉之美者,牦象之肉”。
近年的研究更是表明:牦牛具有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肉色深红、嫩度适中等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2],是一种优质健康的肉类资源。
牦牛肉作为牦牛产业中增值最为显著的产品之一,其产品整体安全性、商品性、品味性、文化性的优劣不仅事关青藏高原社区人民肉类消费安全与质量的高低,而且事关世界各族人民肉类品味化消费完整程度的高低。
通过分析近年来牦牛肉品质研究成果,发现牦牛肉品质差异特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为优质牦牛肉系统评定标准的制订及牦牛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积累经验,帮助改善牧民肉类消费安全与质量、促进牧民生活经济来源由依赖产量与数量增长向质量与制品转变,对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以及政治、社会、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牦牛肉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研究牦牛肉是一种受欢迎的食品,广泛食用于西藏地区以及其他高原地区。
它不仅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来源之一,也被认为是一种营养丰富且美味的肉类。
然而,随着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日益关注,对牦牛肉的安全与质量检测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牦牛肉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现有的质量检测方法。
首先,我们来讨论牦牛肉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对于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而牦牛肉作为一种肉类食品,必须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其中一个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微生物污染,如细菌、寄生虫和真菌。
这些微生物可能导致食品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牦牛肉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和检测,以确保其安全性。
现有的牦牛肉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
它们通过将牦牛肉样品在特定培养基上孵化,来检测是否存在细菌等微生物。
虽然这种方法普遍使用,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验条件,而且对于某些微生物的检测可能不够敏感。
与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相比,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且敏感的检测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PCR),它可以检测特定的基因序列。
PCR可以通过扩增和检测微生物的特定DNA序列来确定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
这种检测方法不仅具有高灵敏度,还可以追踪微生物种属和亚种。
因此,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于牦牛肉的安全检测具有很大的潜力。
除了微生物污染外,牦牛肉还可能存在其他食品安全问题,如重金属、残留农药和兽药。
因此,牦牛肉的质量检测也必须包括对这些有害物质的检测。
目前,常见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
这些方法可以确定牦牛肉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并确保其不超出安全标准。
除了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近年来,光谱学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牦牛肉的质量检测。
近红外光谱(NIRS)和拉曼光谱是两种常见的光谱学技术。
这些光谱学技术基于光的相互作用原理,通过检测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质量。
舍饲牦牛犏牛和放牧牦牛屠宰性状肉质及其营养成分比较【摘要】本文对舍饲牦牛犏牛和放牧牦牛的屠宰性状、肉质和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
通过对两种饲养方式下牦牛的肉质、营养成分和屠宰性状进行分析,发现舍饲牦牛犏牛在屠宰性状上更胜一筹,其肉质更加嫩滑细腻,且含有更丰富的营养成分。
而放牧牦牛虽然屠宰性状稍逊于舍饲牦牛犏牛,但其肉质和营养成分依然值得称赞。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舍饲牦牛犏牛在屠宰性状、肉质和营养成分方面整体表现较优,而放牧牦牛也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这对于相关养殖业者和消费者在选择牦牛肉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舍饲牦牛犏牛、放牧牦牛、屠宰性状、肉质、营养成分、对比、比较、结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牛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肉类食材之一,而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牛种,由于其生活环境特殊,被认为具有独特的肉质和营养成分。
在牦牛的饲养方式中,舍饲和放牧是两种主要的养殖模式。
舍饲牦牛犏牛在养殖场内进行定量喂养,而放牧牦牛则在广阔的草原上自由觅食。
这两种不同的养殖方式可能会对牦牛的屠宰性状、肉质和营养成分产生影响。
本研究旨在比较舍饲牦牛犏牛和放牧牦牛在屠宰性状、肉质和营养成分方面的差异,为消费者提供更科学的饮食选择依据。
舍饲牦牛犏牛和放牧牦牛作为两种养殖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养殖方式对牦牛肉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养殖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推动。
1.2 研究目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舍饲牦牛和放牧牦牛在屠宰性状、肉质及营养成分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和优劣势。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的重视日益增加,因此对牛肉的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畜牧生产以及提高肉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为牧场主正确选择合适饲养方式提供参考,也有助于消费者更加了解各种牛肉的特点,以及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宜的产品。
本研究也将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养殖效益。
牦牛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拜彬强;郝力壮;柴沙驼;牛建章;王万邦;刘书杰【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4(035)017【摘要】牦牛肉品质特性是实现牦牛肉高价值的基础,本文综述近年来对牦牛肉品质的相关研究,从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加工品质及卫生品质等几方面做系统综述,说明牦牛肉具有营养丰富、安全无污染等特点,但食用品质略次于普通牛肉(因人的喜好而异).【总页数】7页(P290-296)【作者】拜彬强;郝力壮;柴沙驼;牛建章;王万邦;刘书杰【作者单位】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营养与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高原牦牛研究中心,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营养与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高原牦牛研究中心,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营养与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16;青海高原牦牛研究中心,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营养与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高原牦牛研究中心,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营养与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高原牦牛研究中心,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营养与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16;青海高原牦牛研究中心,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1.5【相关文献】1.牦牛肉产量及其品质特性研究进展 [J], 孙鹏飞;刘书杰;崔占鸿2.牦牛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 [J], 万红玲;雒林通;吴建平3.牦牛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 [J], 刘晓畅;张寿;孙宝忠;谢鹏;徐晨晨;雷元华;张松山;参木友;鲍宇红4.淘汰母牦牛肉品质特性与感官评定 [J], 贾红亮;张松山;于豪杰;黄彩霞;林少华;雷元华;参木友;鲍宇红;孙宝忠;谢鹏5.暖季补饲对放牧牦牛肉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J], 孙鹏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牦牛肉营养食用品质作者:罗勤贵尉腾张贤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11期摘要:以西藏那曲、日喀则、山南地区的牦牛肉为研究对象,探究西藏不同地区牦牛肉在营养品质及食用品质上的差异。
结果表明,山南牦牛肉含水量最多70.49%,日喀则牦牛肉灰分、蛋白质以及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1.84%、27.08%、2.57%。
所有牛肉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和胱氨酸。
在对食用品质进行分析时发现,那曲牦牛肉肉色最亮,日喀则牦牛肉的剪切力最小即肉质最嫩,山南牦牛肉肉质最老。
而日喀则牦牛肉货架期最长,山南牦牛肉货架期最短,那曲牦牛的加工品质最好。
因此,那曲、日喀则牦牛肉应作为消费者的首选牦牛肉食品。
关键词:西藏牦牛;营养品质;食用品质中图分类号:TS25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11-0225-04牦牛的历史悠久,从原始牦牛到现在的野生牦牛和家养牦牛约有300多万年的历史,90%以上的牦牛生存在3 000 m以上高海拔严寒地区,能够常年奔波于雪域高原,从而有“高原之舟”的美誉[1]。
就当前而言,世界牦牛约有1 500万头,我国境内的牦牛达1 400万头,且分布较集中,超过1 330万头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地区,如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旨在扶持西部、发展西部,让西部经济水平能够有显著提高,让西部地区产品走出西部,迈向全国,具有非常契合现实的意义。
而今天健康越来越受所有人关注,食品产业必将成为未来西部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牦牛,作为西藏地区一种特有肉类资源,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种类齐全的氨基酸,具有高能量、低脂肪的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将牦牛肉产品加以推广,使牦牛肉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符合国家战略意义。
但牦牛肉质的优劣也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标准,不同的地区、环境气候、海拔高度等因素都会对牦牛肉的品质产生影响[3]。
当雄牦牛肉的营养和风味特性【摘要】当雄牦牛肉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独特风味的美食。
它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这种肉质细腻多汁,口感鲜美,风味独特。
当雄牦牛肉的烹饪方式多样,可以煎、炒、炖等,适合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在餐饮业中,当雄牦牛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美食菜肴中,深受消费者喜爱。
其地域特色也使其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食材。
结论上,当雄牦牛肉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食品领域中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当雄牦牛肉、营养、风味、特性、烹饪、餐饮业、地域特色、价值、鲜美、食品领域。
1. 引言1.1 当雄牦牛肉的营养和风味特性当雄牦牛肉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
它富含蛋白质、铁、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当雄牦牛肉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健康的膳食选择。
当雄牦牛肉的风味特点独特,口感细腻,肉质鲜嫩多汁。
其独特的草原牧场味道和优质的肉质使其在烹饪中表现出色,不仅适合煎、炒、烤等多种烹饪方式,还可以搭配各种调料和配菜,味道更加丰富多样。
当雄牦牛肉以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特点,成为食品领域备受追捧的高品质肉类食材。
其在烹饪中的多样性和应用广泛性,为人们带来了美味的享受,也展现了高原食材的独特魅力。
当雄牦牛肉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口感上,更体现在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和对食品领域的贡献。
2. 正文2.1 当雄牦牛肉的营养价值当雄牦牛肉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肉类产品,其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首先是蛋白质,当雄牦牛肉富含优质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可以帮助维持肌肉组织的正常功能,促进身体发育和修复。
其次是脂肪,当雄牦牛肉中含有适量的脂肪,但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心脏健康。
当雄牦牛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如铁、锌、钾等,能够提供能量并维持人体正常代谢。
牦牛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拜彬强1,2,3,郝力壮1,2,3,柴沙驼1,2,3,牛建章1,2,3,王万邦1,2,3,刘书杰1,2,3,*(1.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营养与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海 西宁810016;2.青海高原牦牛研究中心,青海 西宁810016;3.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 西宁810016)摘 要:牦牛肉品质特性是实现牦牛肉高价值的基础,本文综述近年来对牦牛肉品质的相关研究,从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加工品质及卫生品质等几方面做系统综述,说明牦牛肉具有营养丰富、安全无污染等特点,但食用品质略次于普通牛肉(因人的喜好而异)。
关键词:牦牛肉;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加工品质;卫生品质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Meat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YakBAI Bin-qiang 1,2,3, HAO Li-zhuang 1,2,3, CHAI Sha-tuo 1,2,3, NIU Jian-zhang 1,2,3, WANG Wan-bang 1,2,3, LIU Shu-jie 1,2,3,*(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ultivating Base of Plateau Grazing Animal Nutrition and Ecology of Qingha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Plateau Grazing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of Qinghai Province, Xining 810016, China; 2. Qinghai Plateau Yak Research Center, Xining 810016, China; 3. Qinghai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Xining 810016, China)Abstract: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yak meat proivde the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high-value yak meat products. This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regarding yak meat quality in terms of nutritional quality, eating quality, processing quality and hygienic qual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yak meat is rich in nutrients, free from contamination and safe to eat, although its eating quality is inferior to that of beef (depending on consumer preference). Key words: yak meat; nutritional quality; eating quality; processing quality; hygienic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S25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4)17-0290-07doi:10.7506/spkx1002-6630-201417055收稿日期:2013-10-26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722906);“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3B01);青海省重大科技平台建设项目(2011-Z-Y12A ;2012-Z-Y08)作者简介:拜彬强(198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牦牛肉品质调控。
耗牛(Bos gruniens)} -主要分布在高海拔、低气压、冷季长、暖季短、严寒缺氧,饲草短缺,生态环境极其严酷的高寒高山草原。
我国是世界耗牛主产国,世界92%以上的耗牛分布在我国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高山草原上。
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的过渡地带,全州平均海拔在3000m左右,有着丰富的草场资源,现有耗牛为80多万头,占全省耗牛总数的80%,世界耗牛总数的5%。
耗牛肉质鲜美,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高,矿物质丰富,脂肪少,且脂肪中胡萝卜素含量丰富,是消费者青睐的天然绿色食品。
2结果与分析2.1食用品质测定表1耗牛肉食用品质测定结果(x±s)Table 1 Y ak meat quality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x±s)指标实验组对照组肉色评分 4.50±0.50a 3.90±071b大理石纹评分 3.00±0.30a 3.00±0.20apH1 6.38±0.04a 6.42±0.05apH24 5.55±0.05a 5.41±0.05a失水率/% 29.69±4.43a31.10±1.64a系水率/% 57.19±1.70a53.90±1.30b熟肉率/% 69.79±3.85a63.41±0.09b肌纤维直径/um 25.06±2.65a19.05±071b剪切力值/(kg/cm2) 4.85±1.33a 4.56±0.53a注:同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撤著,P < 0.050从表1可以看出,肉色、系水率、熟肉率、肌纤维直径,组间差异显著(P < 0.05)。
肉色是重要的感官品质之一,耗牛肉色评分为4.50±0.50,与对照组相比略深些((P < 0.05),这是由于耗牛肉中肌红蛋白含量高的缘故,因而对缺氧的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氧分压较低,耗牛为满足机体的维持需要,肌肉中正常的酶活动加大,使肌肉组织中的铁呈还原态((Fe2+),还原态Mb呈紫红色,使肌肉的色泽趋向褐红色。
查吾拉牦牛种质特性研究姜辉1,2,巴桑旺堆1,2,次旦央吉1,2,陈晓英1,2,达娃央拉1,2,永忠3,洛桑旦增3,张强1,2*(1.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拉萨850000;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9;3.西藏聂荣县农牧业科学技术服务站,西藏那曲853514)摘要:为了研究查吾拉牦牛的区域概况,生产性能和肉、乳品质,在西藏那曲聂荣县开展了查吾拉牦牛中心产区分布、畜群结构、牛群数量方面的调研;选取8岁健康无病的查吾拉牦牛10头,公母各半,进行了屠宰试验和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查吾拉牦牛公牛屠宰率为48.41%,净肉率为38.70%,胴体产肉率为79.98%,查吾拉牦牛母牛屠宰率为50.21%,净肉率为41.68%,胴体产肉率为83.01%。
查吾拉牦牛肉中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2、钙、硒、氨基酸含量丰富,可为人类提供优质健康的动物蛋白;随机选取了15头4~5岁带犊的查吾拉母牦牛,进行了产乳性能和乳品质测定。
结果显示,查吾拉牦牛的7—9月份日产奶量为2.25~3.47kg,其中峰值月为7月份。
另外,查吾拉牦牛的鲜乳品质指标最高为非脂乳固体9.30%和脂肪6.61%,最低为固形物0.75%,PH值为6.53,符合正常牛鲜乳酸碱范围。
本研究通过述清查吾拉牦牛的区域分布概况,生产性能和肉、乳品质情况进一步完善查吾拉牦牛遗传资源挖掘鉴定工作,为今后品种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数据参考。
关键词:查吾拉牦牛;种质特性;生产性能;肉品质;乳品质中图分类号:S823.8+5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Germplasm Characteristics of Chawula Yak JIANG Hui1,2,Basangwangdui1,2,Cidanyangji1,2,CHEN Xiao-ying1,2,Dawayangla1,2,YONG Zhong3,Luosangdanzeng3,ZHANG Qiang1,2*(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ighland Barley and Yak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Genetic Improvement,Tibet Lhasa,850000,China;2.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Tibet Lhasa,850009,China;3.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tation of Nyainrong County,Tibet Nagqu853514,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regional situation,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meat and dairy products of Chawula Yak,a survey in terms of distribution,herd structure and herd quantity was carried out in Nierong County,the central producing area of Chawula Yak.The slaughter test and meat quality test were conducted on10healthy8-year-old Chawula yaks,with half male and half fema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laughter rate of Chawula yak bulls was48.41%,the net meat rate was38.70%,the carcass meet yield rate was79.98%;the slaughter rate of Chawula yak cows was 50.21%,the net meat rate was41.68%,and the carcass meet yield rate was83.01%.Chawula yak is rich in vitamin A,vitamin E,vitamin B12,cal⁃cium,selenium and amino acid,which can provide high quality and healthy animal protein for human.Fifteen4-5-year-old female Chawula yaks with calv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measure milk performance and qual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ily milk production of Chawula yaks from July to September was2.25kg to3.47kg,with the peak month in July.In addition,for the fresh milk quality indexes of Chawula yak,the non-fat milk solid content was the highest,9.30%,followed by fat6.61%,the lowest is solids matter0.75%,and the PH value is6.53,which were in line with the normal range of fresh milk lactate.In this study,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meat and dairy products of Chawula yak were describ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i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genetic resources,and provide theoretical dat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species resources in the future.Key words:Chawula yak;Germplasm characteristics;Production performance;Meat quality;Dairy products quality收稿日期:2020-08-14基金项目:西藏科技重大专项(XZ201901NA02);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XZNKY-2020-C-007Z05,XZNKY-2020-C-007Z03);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CARS-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