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加长期家庭氧疗治疗慢性肺心病
- 格式:pdf
- 大小:43.14 KB
- 文档页数: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护理干预体会【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护理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4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指的是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管以及肺泡在内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囊腔出现持久性的膨胀、扩大,并伴随出现气腔壁结构的破坏,但未出现明显纤维化。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患者大多是因为长期吸烟、吸入一定量的有害化学物质或粉尘、慢性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及大气污染等原因导致出现慢性支气管炎,进而逐步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该疾病复发性高,并会随着病期的延长日益加重,造成患者出现肺功能进行性退化,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综合治理的同时,配合氧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期,提高生命质量。
copd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令人瞩目的健康问题。
笔者所在医院内科从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对56例copd出院患者进行跟踪家庭氧疗随访,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浅谈一下护理干预体会。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实施对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期发作期经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复查肺功能及影像学检查并根据临床表现转为copd稳定期。
同时排除患者有气胸、肺栓塞和心功能不全。
以上患者出院后均可在家中使用氧气(均为医用罐装氧)进行氧疗。
2 家庭氧疗的应用基础具备家庭氧疗供氧装置,目前,家庭氧疗有压缩氧气瓶、液态氧气系统、浓缩氧气系统,而且内充医用氧,据国外报道,氧浓缩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压缩氧气瓶。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的具体方案3.1 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前提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 ml左右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
另外,可让患者翻身侧卧,指导家属正确叩击背部以促进痰液松脱,并咳嗽刺激痰液排出。
3.2 家庭氧疗的吸氧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吸氧方法有单侧鼻塞、单侧鼻导管和双孔吸氧管3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0年12月——2013年1月经驻军医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例,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
结果经长期家庭氧疗治疗后,研究组的pao2(80.2±2.6)mmhg,高于对照组(56.6±2.1)mmhg,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
研究组采用(山东柯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家用医用制氧机,氧含量达到国家医用氧标准(90%),进行长期家庭氧疗,通过鼻导管每日吸氧时间15-20h,氧流量2.0-3.0l/min。
对照组的稳定期在家无氧疗。
对患者进行一年半随访,每半年进行家庭或电话随访1次,对患者进行氧疗方法和疗效指导观察。
对不合理的吸氧进行及时纠正。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年半后进行相关指标的记录和测定分析。
①血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
②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肺活量(fvc)。
③生活质量:使用copd相关专用健康的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每月随访1次,指导患者的常规治疗和氧疗。
④记录患者的急诊次数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患者的血气和肺功能情况经长期家庭氧疗治疗,研究组pao2(80.2±2.6)mmhg,高于对照组(56.6±2.1)mmhg,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v1(1.43±0.43)l,高于对照组(0.73±0.40)l,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肺心病怎么治疗呢?肺心病,也称肺源性心脏病,是因呼吸系统疾病引发的心脏病,在我国,肺心病的患病率约为5%,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加,患有心肺病的患者会逐渐出现肺衰竭、心功能衰竭及其他器官损害,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气喘等临床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必须进行积极及时的治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肺心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病因又是什么?具体又该怎么治疗呢?一、肺心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肺心病,是一种肺部血管或支气管-肺组织病变导致肺部血管高压导致的心脏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发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等病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按照病情不同肺心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肺心病,通常指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导致急性右心室扩张,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一般被归入肺栓塞范畴;慢性肺心病就是临床上常指的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病后处出现反复急性发作的情况,不断增加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还有一定概率引发心力衰竭,对患者身体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二、肺心病病因分析肺心病的病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与气管、胸廓、肺、肺血管病变等相关,如支气管-肺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比最高,为80%至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和扩张,或重症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过敏性肺泡炎等限制性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等神经肌肉疾病,反复肺动脉栓塞、广泛结节性肺动脉炎等以肺血管病变为主的疾病。
外因则与外界环境、生活习惯、吸烟、温度变化等相关,如吸烟量越大,肺心病发病几率越高,这是因为烟雾会加速呼吸道黏液分泌,使得呼吸道净化功能减退,也会影响免疫系统为感染创造条件,进而导致肺功能降低引发肺心病;或者经常暴露在粉尘、大气污染及刺激性烟雾环境中,其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因素也是诱发肺心病的主要诱因;温度骤降会导致呼吸道局部血管痉挛缺血,阻碍血液循环,降低呼吸系统防御净化功能,为病原入侵创造条件,进而引发支气管痉挛,诱发肺心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结构、功能异常,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发病关键),右心负荷加重,以致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缺氧引起肺动脉痉挛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
发病机制:★各种肺疾病引起机体缺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增大→右心室扩大→右心衰竭一、病因1.支气管、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凸、类风湿关节炎等。
3.肺血管疾病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炎等。
4.其他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均可产生低氧血症,引起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发展成慢性肺心病。
思考:肺心病的发生过程?肺心病最常见的病因是A.支气管哮喘B.胸廓畸形C.肺结核D.慢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E.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肺心病最常见的病因:支气管、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肺心病发病的关键环节是A.右心功能的改变B.肺小动脉炎C.睡眠呼吸暂停D.肺动脉高压E.胸廓畸形『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肺心病发病的关键环节是肺动脉高压。
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缺氧B.血液粘稠度增加C.继发性红细胞增加D.肺部毛细血管微小栓子形成E.血容量增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缺氧。
二、临床表现1.肺、心功能代偿期:未发生右心衰(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1.肺、心功能代偿期:(1)症状: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即:慢支+COPD的症状)(2)体征:①发绀②肺气肿征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征③P2④剑突下心脏搏动★:提示右心室肥厚扩大(右心重塑顺钟转位)⑤部分病人颈静脉充盈不属于肺心病代偿期特征的临床表现是A.发绀B.呼吸困难C.颈静脉充盈D.肺部叩诊过清音E.主动脉第一心音亢进『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肺、心功能代偿期的临床表现:1)症状:咳嗽、咳痰、气急、喘息,活动后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受力下降等。
综合治疗加长期家庭氧疗治疗慢性肺心病
菏泽地区人民医院(274031) 周桂明 胡 青 董卫平
近年来,我们对13例缓解期慢性肺心病患者
(原发病均为慢性支气管炎,年龄58~67岁),在常
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长期家庭氧疗(LTOT),取得
较好疗效。
LTOT方法:持续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1~
2L/min,每天吸氧>12小时。氧疗期间每半年查体
一次(包括心电图、X线、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
结果:氧疗1年后,胸片右下肺动脉横径≥15
mm者由治疗前的4例变为1例,原4例心律紊乱
者心电图均示消失,其他无显著变化。心功能改善原
Ⅲ级4例减为2例,原Ⅳ级3例减为1例。肺功能及
血气改变见表1、2。患者住院次数由治疗前的2.46
±0.95次降至1.77±0.73次(P<0.01)。
表1 13例患者氧疗前后肺功能变化(X±S)
FVC(ml)FEV1(ml)FEV1.0(%)
治疗前2156±3951143±20953.3±6.3
治疗后2408±4161396±24158.5±6.8
P<0.05<0.05<0.05
表2 13例患者氧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X±S)
PaO2(kPa)PaCO2(kPa)
pH
治疗前7.93±0.977.31±0.657.36±0.02
治疗后8.65±1.327.01±0.37.39±0.03
P<0.05>0.05>0.05
讨论:本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长期
家庭氧疗,收到了改善心、肺功能,减少住院次数的
疗效。其LTOT治疗肺心病的机理为,缺氧时肺血
管收缩致肺动脉压增高,使心功不全、心衰及心律紊
乱不易纠正,且可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粘度增
加,影响肺泡部位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供氧不足,
脏器功能减退。而氧疗则可改善多脏器功能。本组患
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LTOT后,除1例合并
食管癌患者病情逐渐恶化外,其他心脏、呼吸功能均
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每年急性发作期住院次数
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提高。因此认为,
LTOT
应作为慢性肺心病(特别是缓解期)患者的常
规治疗。
(1996-07-26收稿)
输卵管显微吻合术19例临床体会
即墨市人民医院(266200) 邹淑花 丛丹凤 石 青
1992~1995年,我们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输卵管吻合手术19例,其中绝育术后12例(24条),输卵管妊娠7例(7条)。近期输卵管复通率为100%。一般资料:本组12例绝育术后者均系子女夭折,7例输卵管妊娠均为初孕妇无子女者(无休克情况)。受术者年龄20~35岁。术前查体健康,月经规律,子宫及附件均正常;男方身体健康,精液常规检查正常。手术方法:择期手术者于月经干净后3~7天施术,急症手术者随时进行。取下腹正中切口,用纱布垫填塞子宫直肠窝,显露子宫输卵管(如有粘连则分离之),测量输卵管长度,了解结扎或妊娠部位。先于该部位两侧浆膜下注入生理盐水,游离输卵管,再切除病变区输卵管(尽量保留输卵管),使其吻合后总长度>7cm。然后安放支架,在双人双目显微放大镜(放大8倍)下,用6-0无损伤尼龙线行输卵管端端吻合4~6针(不穿透粘膜),以5-0无创伤缝线间断缝合浆膜层4~6针。术中不断用肝素盐水冲洗术野,使其保持湿润,彻底止血。吻合后测输卵管总长度,抽出支架,并用美蓝稀释液试通输卵管,关腹,腹腔内置右旋糖酐液20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10mg、非那根25mg。术后应用抗生素1周,并分
别于术后48小时、7天及1个月后行输卵管通液
术,并于第3个月月经干净后3~7天行输卵管造影
检查。
结果:术后半年内输卵管复通率为100%;1年
内绝育术者7例受孕(占58.33%),输卵管妊娠者
均已妊娠。
讨论:我们体会,正确选择合适的病例(年龄<
35岁,排卵功能正常,无严重急、慢性盆腔炎)是输
卵管吻合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使用显微镜放大8
倍可清楚地显示组织解剖层次,使输卵管吻合对合
好;使用6-0无创伤缝线可减少组织异物反应及损
伤,增加术后复通率,且输卵管功能恢复好;术中应
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术野保持其湿润,可减少组织
损伤,从而降低术后粘连,防止凝血块堵塞吻合之管
腔。术后2天、7天分别行通液术,有利于消除局部
组织水肿、管腔内的微血凝块及脱落的坏死组织,提
高复通率。值得提出的是,术中尽量保留输卵管总长
度>7cm及壶腹部长度>2cm,是妊娠的关键。另
外,术后抽出输卵管支架,可减少感染机会。
(1996-10-14收稿)
・40・
1997年第37卷第3期山东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