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吸水性树脂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4
高吸水性树脂一、产品简介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简称SAP)是本公司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而研发生产的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高分子吸水材料,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和独特的体型网状结构,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收并保持超过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或者数十倍的生理盐水(体液),保水性能良好,它以优异的吸水保持性能,在医疗卫生用品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地拓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交联型丙烯酸/丙烯酸钠共聚物,外观呈白色颗粒状粉末,采用先进的专利生产技术,产品凝胶强度高、抗压吸收量大,单体残留量低,无毒无臭,对皮肤无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完全降解成水、二氧化碳等小分子物质,是一种真正的“绿色”环保的高科技化工产品。
二、产品规格及主要性能指标型号项目SP306 SP601外观白色固体粒状白色固体粒状目数(占80%以上) 30~60 60~100吸盐水倍数(生理盐水 ,60 分钟)g/g ≥53 ≥50 吸水倍数(蒸馏水,60 分钟)g/g ≥520 ≥400吸水倍数(自来水,60 分钟 )g/g ≥300 ≥260吸水速度(80g自来水/g) 秒≤60 ≤28受压吸收量(生理盐水 ,0.3psi)g/g ≥30 ≥28 渗出量 g/2g ≤5.0 ≤5.0pH 值 6.5~8.0 6.5~8.0 含水量,% ≤7.0 ≤7.0推荐应用范围尿裤复合纸、卫生巾包装规格纸塑复合袋,20kg/袋;太空袋,750kg/袋;另也可按客户要求定做三、应用范围1. 婴儿、成人纸尿裤;2. 卫生巾或卫生护垫;3. 复合纸;4. 手术床垫;5.宠物床垫;6. 浴足高分子等。
四、使用方法1、推荐用量:尿片(6~15g/条)卫生巾(3~6g/片)复合纸(30~80g/m2)2、以上用量仅供参考,客户应根据实际的产品设计及设备情况决定用量。
五、注意事项1、本商品具有吸湿性,为防止受潮,宜在干燥阴暗处密封储存。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原理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具有高吸水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其吸水原理主要基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首先,高吸水树脂的分子链通常具有高度的交联结构,使得分子间的空隙较小,不易产生结晶。
这种结构使得树脂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可塑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树脂的吸水性能。
其次,高吸水树脂分子中通常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如羧基、羟基、氨基等。
这些基团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产生强烈的吸水作用。
当树脂与水接触时,水分子的极性基团与树脂的亲水基团相互作用,使得水分子被吸附在树脂的分子链上,形成一种类似凝胶的结构。
此外,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还与其内部的交联程度有关。
适当的交联程度可以使树脂在吸水膨胀时保持一定的弹性,从而更好地承受外部压力。
同时,适当的交联程度也可以控制树脂的吸水速率和吸水量,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总的来说,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原理是基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通过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等相互作用力,将水分子吸附在树脂的分子链上,形成类似凝胶的结构。
这种吸水作用使得高吸水树脂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农业、医疗、环保等。
在农业领域,高吸水树脂可以用于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方面,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和抗旱能力。
在医疗领域,高吸水树脂可以用于制造吸收性卫生用品、药物控释载体等方面,以提高产品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
在环保领域,高吸水树脂可以用于污水处理、水质净化等方面,以提高水质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对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和应用这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高分子材料。
简介发展历史编辑本段简介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聚丙烯酸钠盐SUPER-ABSORBENT POLYMER,1976年,日本三洋化成是全球最早研究和生产吸水性树脂的厂家.编辑本段发展历史1950年微架桥聚合丙烯酸(增粘剂)的工业化(Goodrich 公司;USA)1960年亲水性高分子上市,架桥聚氧化乙烯(土壤保水剂),架桥聚乙烯醇(人工水晶体)增粘剂1974美国农业部发表了吸水性树脂的研究成果. 1978年世界上最早的吸水性树脂的商业化生产开始 (三洋化成) 吸水性树脂1982年用于纸尿裤的需求增大。
高分子凝胶的相转移理论的发表(田中豊一)90年代高分子学会开始成立「高分子凝胶研究会」(对于机能性凝胶的研究发表日趋活跃)机能性凝胶它能够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千倍的水分,无毒、无害、无污染;吸水能力特强,保水能力特高,通过丙烯酸聚合得到的高分子量聚合物→高保水量,高负荷下吸收量的平衡,所吸水分不能被简单的物理方法挤出,并且可反复释水、吸水。
应用于农林业方面,可在植物根部形成“微型水库”。
高吸水性树脂除了吸水,还能吸收肥料、农药,并缓慢的释放出来以增加肥效和药效。
高吸水性树脂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用于农林业生产、城市园林绿化、抗旱保水、防沙治沙,并发挥巨大的作用。
此外,高吸水性树脂还可应用于医疗卫生、石油开采、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等许多领域。
现有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厂家有:三大雅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日本触媒、得米化工、住友精化、巴斯夫、台塑这几大公司占了全球产量的99%,其中三大雅占55%。
高吸水性树脂目录简介发展历史编辑本段简介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聚丙烯酸钠盐SUPER-ABSORBENT POLYMER,1976年,日本三洋化成是全球最早研究和生产吸水性树脂的厂家.编辑本段发展历史1950年微架桥聚合丙烯酸(增粘剂)的工业化(Goodrich 公司;USA)1960年亲水性高分子上市,架桥聚氧化乙烯(土壤保水剂),架桥聚乙烯醇(人工水晶体)增粘剂1974美国农业部发表了吸水性树脂的研究成果. 1978年世界上最早的吸水性树脂的商业化生产开始 (三洋化成) 吸水性树脂1982年用于纸尿裤的需求增大。
高吸水性树脂
高吸水性树脂(SAP)是一种高分子材料,有着奇特的吸水性能和保水能力,吸水可达自身重量的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并可在数秒内生成凝胶,且保水性强,在受热、加压条件下也不易失水,对光、热、酸碱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同时又具备高分子材料的优点。
高吸水性树脂是我公司与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经过几年的研究共同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的产品,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的吸水材料。
配方工艺独特,产品目前已能过省级鉴定,鉴定结果为“国内领先水平”。
用途:
可广泛用于干燥剂、脱氧保鲜剂、制热制冷设备、吸水膨胀橡胶、膨胀玩具、电缆阻水带、卫生巾、纸尿裤、凉垫、药品保湿、冰垫、冰帽、冰带、混凝土外加剂、农林园世抗旱保水、防沙治水等很多方面。
包装:
大包装:三层防潮塑编牛皮纸袋,25kg/袋。
高吸水性树脂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典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能够吸收并保持自身重量数百倍乃至数千倍的水分或数十倍的盐水,通常又称为“高吸水性聚合物”、“吸水性高分子材料”、“吸水性高分子树脂”或者“超强吸水剂”等。
高吸水性树脂与普通吸水或吸湿材料,如脱脂棉、海绵、琼脂、硅胶、氯化钙和活性炭等相比,具有吸水速度快、保水能力强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和日常生活等领域中。
而普通水或吸湿材料一般只能吸收自身质量的几十倍或仅仅十几倍的水分,并且容易在加压时失水,保水能力很差,其开发应用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高吸水性树脂发展很快,种类也日益增多,并且原料来源相当丰富,由于高吸水性树脂在分子结构上带有的亲水基团,或在化学结构上具有的低度联度或部分结晶结构又不尽相同,由此在赋予其高吸水性能的同时也各自形成了一些各自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按原料来源进行分类。
按照原料来源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分类,在高吸水性树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分类方式也是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和完善的。
日本的温品谦二曾将高吸水性树脂分为淀粉系列、纤维素系列和合成树脂系列三个系列。
后来,邹新禧结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发展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从原料来源的角度提出了六大系列,即淀粉系、纤维素系、合成聚合物系、蛋白质系、其他天然物及其衍生物系和共混物及复合物系。
按亲水化方法进行分类。
高吸水性树脂在分子结构上具有大量的亲水化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的亲水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保水性性能,如何有效获得这些化学基团在高吸水性树脂化学结构上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各化学基团所在亲水点的效能,也是影响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重要方面。
因此,为了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高吸水性树脂,需要从亲水性化学基团的选择和化学结构的组织构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即从亲水化方法考虑。
从这个角度,可以将高吸水性树脂分为两大类。
亲水性单体直接聚合法:选择丙烯盐酸、丙烯酰胺等亲水性良好的单体,直接进行均聚合或者进行共聚合反应,获得如聚丙烯盐酸、聚丙烯酰胺或者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等高吸水性树脂。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摘要: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类具有出色吸水性能的材料,正在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卫生用品、农业、环境保护等。
本文旨在探讨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性能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高吸水性树脂这类具有独特性能的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高吸水性树脂能够吸收和保持大量的水分,具有较高的保水能力和稳定的化学性质。
因此,研究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和性能不仅对于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一、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物理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两种方式。
1. 物理交联法物理交联法是通过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力实现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其中,主要方法有自组装法、热交联法和辐射交联法等。
自组装法是将聚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分子间作用力形成交联结构的方法。
热交联法是通过热处理使聚合物颗粒之间产生交联结构的方法。
而辐射交联法则是通过辐射照射聚合物体系来形成交联结构。
2. 化学交联法化学交联法是通过在聚合物分子中引入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常用的交联剂有环氧化合物、异氰酸酯、有机过氧化物等。
化学交联法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较高的交联度和保水性能,但交联反应的控制较为复杂,合成条件较为苛刻。
二、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1. 吸水性能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性能之一是其出色的吸水性能。
当高吸水性树脂接触水分时,吸水性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
研究表明,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能与其交联度、孔隙率以及聚合物链的结构等有关。
2. 保水性能高吸水性树脂的保水性能是指其在吸收水分后能够保持水分,并不容易释放出来。
保水性能的好坏对于许多应用领域来说非常重要,如农业中的土壤保水、卫生用品中的液体吸收等。
许多研究表明,高吸水性树脂的保水性能与其交联度、孔隙率及分子链的结构有关。
3. 生物相容性高吸水性树脂在医学领域应用中的生物相容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魔芋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凹凸棒石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作者】胡盛;王雨佩;周红艳;田大听;张升晖;
【摘要】以凹凸棒石(AT)为无机填料,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两种单体同时对魔芋(KGM)进行接枝改性,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标题化合物。
考察了各合成因素对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并采用FT-IR,SEM对树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当魔芋用量为15%(占单体丙烯酸质量百分比,下同)、凹凸棒石用量为30%、交联剂用量为0.08%、引发剂用量为0.4%和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5∶1时,制备的树脂的吸蒸馏水倍率最高,达到978.47 g/g。
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表明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和凹凸棒石共同参与了接枝聚合反应。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分析表明凹凸棒石的引入,树脂的表面变得粗糙并存在大小不一的孔隙。
更多还原
【关键词】魔芋;凹凸棒石;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
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作者】傅明连;郑炳云;陈彰旭;陈赛贞;
【摘要】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CMC/CTS)高吸水性树脂。
考察了CMC/CTS比值(质量比)、甘油质量、聚乙二醇质量及反应温度等各因素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
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CMC/CTS为3:1、甘油为1.60 g、聚乙二醇为3.20 g、反应温度为25℃时,其吸水率为405 g.g-1,且吸水速率适中,保水性能良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高吸水性树脂。
更多还原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
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作者】韩灵翠;潘韩铭;游向轩;
【摘要】利用硅酸钠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对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为80%,交联剂用量为淀粉用量的0.3%(质量分数),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4h;制备出的树脂吸水率可达300%(质量分数)以上。
本实验为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研究提供了参考。
更多还原
【关键词】淀粉;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
腐植酸-粘土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研究
【作者】侯小溪;孙晓然;尚宏周;张秀凤;刘春燕;
【摘要】以丙烯酸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与腐殖酸钠、粘土进行反应合成新型腐植酸高吸水树脂GHA。
采用正交试验系统地考察了引发剂、交联剂、粘土及AA/HA对吸水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引发剂0.3%、交联剂0.1%、粘土20%和AA/HA为4∶1时,产物的吸蒸馏水倍率最大;当引发剂0.3%、交联剂0.1%、粘土20%和AA/HA为4∶1时,产物的吸蒸馏水速率达到361g/g,吸盐水倍率为86g/g,吸水后凝胶强度高。
更多还原
【关键词】腐植酸;高吸水树脂;粘土;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作者】乌兰;柳明珠;;
【摘要】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
研究了交联剂及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吸水率的影响。
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交联剂和引发剂与丙烯酸的摩尔比分别为0.95×10-5和4.8×1-0 3,中和度
7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 h。
制得的高吸水树脂在室温下30 m in每克吸蒸馏水和自来水分别约为其自身质量的1000和200倍。
更多还原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玉米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
高吸水性树脂及增效剂对土壤水分和氮素的保持效能研究
【作者】李嘉竹;
【摘要】针对五种常见高吸水性树脂类型的水分和氮素的吸持性能进行分析,优化筛选综合性能最优的高吸水性树脂类型。
开展最优高吸水性树脂类型与两种增效剂的全组合吸附试验研究,确定高吸水性树脂与增效剂的最优组合。
以玉米生长的需水、需肥规律为依据,采用层次分析一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正交试验各配比的保水、保肥、经济特性,在此基础上,阐明影响各特性的主导材料和材料最佳配比。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和尿酶等分析,提出其保水、保氮机理。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大田验证性试验,从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等角度阐述其可行性,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肥高效利用及水土氮素污染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更多还原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增效剂;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作者】陈卫星;石玉;;
【摘要】综述了丙烯酸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如溶液法、反相悬浮法及反相乳液法等.简述了利用Flory Huggins理论和溶液的热力学理论研究大分子结构及吸水机理的关系,并对丙烯酸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及今后的发展做了简要评说更多还原
【关键词】高级水树脂;合成;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在鱼类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廖列文;崔英德;朱文渊;
【摘要】试验采用高吸水性树脂、丙二醇、乙酸制备的保鲜剂对鱼类进行冰衣处理,在0~4℃冷藏14d,鱼类仍能保持新鲜,与对照组相比在冷藏期间细菌的增长明显减少,pH值变化较小,对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有明显的减缓作用。
为鱼类食品的冷藏保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更多还原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鱼类;冷藏;保鲜;
分子筛改性羧甲基纤维素类高吸水性树脂研究
【作者】冯晓琦;邓卫波;申峻;吴娟;寇子明;
【摘要】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经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为提高高吸水性树脂的耐热性能,使用分子筛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改性,探讨了分子筛种类和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后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吸水速率、再生性能和耐热性能,通过对其性能进行比较得出:添加0.5g的13X分子筛改性高吸水性树脂效果最佳,所得产物吸水倍率为675g.g-1,吸水速率、再生性能和耐热性能也比改性前有显著提高。
更多还原
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黄帮裕;杜建军;尹国强;王新爱;卢其明;
【摘要】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耐盐性丙烯酰胺型高吸水性树脂,在系统地考察单体配比、中和度、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加压(约2kPa)吸液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出加压下在去离子水和质量分数为0.9%的盐水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75和23.1的高吸水性树脂。
更多还原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耐盐性;丙烯酰胺;丙烯酸铵;
参考文献:[1] 胡盛,田大听,张志用,周红艳,胡卫兵,史伯安,王雨佩,曹贞虎. 魔芋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化学工程. 2012(03)
∙[2] 陈红,王文波,张俊平,王爱勤. 冷冻-碾磨处理凹凸棒石黏土对复合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J].
硅酸盐学报. 2010(11)
∙[3] 王吉会,李燕,张子洋. 凹凸棒粘土/聚丙烯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调湿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 10(02)
∙[4] 柯百胜,郭国宁,姚蕾,兰晶,倪学文,汪超,蔡冰,姜发堂. 耐盐性魔芋葡甘聚糖吸水树脂的制备[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04)
∙[1] 王开明,黄惠莉,王忠敏. 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抑菌性能[J]. 工程塑料应用.
2011(11)
∙[2] 李勤奋,黄棣,王江,王妍媖,江虹,李玉宝,张利. 可生物降解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吸水保水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12)
∙[3] 钟亚兰. 绿色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0(06)
∙
∙[1] 涂晓燕. 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及其应用[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7(07)
∙[2] 杨小晨. 高吸水性树脂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 甘肃科技. 2005(10)
∙[3] 李兆丰,顾正彪,洪雁.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超强吸水剂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J]. 化学与粘合. 20 04(02)
∙
∙[1] 马敬昆,蒋淑丽,蒋庆哲,宋昭峥,柯明. 改性腐植酸盐-丙烯酰胺-丙烯酸复合吸水树脂制备及性能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0(07)
∙[2] 陈振斌,马应霞,张安杰,董方. 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09(1
1)
∙[3] 谢建军,陶国华,罗迎社. 我国高吸水树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J].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08
(04
∙[1] 孙福强,崔英德.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超强吸水树脂[J]. 河南化工. 2004(12)
∙[2] 李安,王爱勤,陈建敏. 聚丙烯酸(钾)/凹凸棒吸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 04(02)
∙[3] 张卫英,李晓,刘健昌,黄荣荣. 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精细化工. 2000
(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