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单元试卷及答案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单元试卷及答案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单元试卷及答案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单元试卷及答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填空题。( 每空1分,8题4分,9题3分,12和13每空5分,共60分。)

1、看图写数。

()() ( )

2、6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和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比89大1的数是(),比它小1的数是()。

4、(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

(2)百位上是1,十位和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5、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6、在○里填">"、"<"或"="。

28○27 81○91 91○89 36○63 70○69 67○76

7、 (1)和37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2)69和71中间的数是( )。

8、写出5个十位上是4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5个个位上是“3”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写出下面各数。

十四( ) 三十八( ) 七十( )

四十( ) 六十五( ) 十七( )

11、 10个一是( ) 4个十和8个一是( )

10个十是( ) 9个一和6个十是( )

3个十是( ) 7个十和1个一是( )

12、个位是0的两位数有()。

十位是6的两位数有()。

13、48后面的5个数(), 84前面的5个数()。

二、在正确的后面打“√”。(每题3分,共9分。)

1、你有8条鱼,我比你多得多. 6() 40() 12()

2、比68多一些 65() 70 () 100()

3、比89少一些 50() 85() 100()

三、排一排。(每题5分,共10分。)

1、 3

2、14、44、36、25、21、59、39

从小到大排列:

2、35、5

3、38、45、5

4、79、42、47

从大到小排列:

四、选一选(每题4分,共16分。)

1、9个一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①13 ②94 ③49

2、69的两个相邻数是( )。①68和70 ②70和71 ③67和68

3、比50多20的数是( )。①30 ②70 ③40

4、“44”个位上的“4”表示( )。①4个十②44个一③4个一

五、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后面画“√”。(5分)

参考答案

一、1、40 54 3 5 35 2、68 70 98 100 3、90 88 4、(1)50(2)100 5、个十百

6、><><><

7、(1)36 38 (2)70

8、41、42、43、44、45 (答案不唯一)

9、23 33 43 53 63(答案不唯一)10、14 38 70 40 65 17 11、10 48 100 69 30 71

12、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13、49 50 51 52 53 83 82 81 80 79

二、1、 40(√)2、 70 (√)3、 85(√)

三、1、 14<21<25<32<36<39<44<59 2、79>54>53>47>45>42>38>35

四、1、② 2、① 3、② 4、③

五、50多条。

第二单元测试卷(A)

一、看图填上“前”、“后”。(10分)

二、填一填。(10分)

(1)小狗跑在最()面,小象跑在最()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

(3)小兔的前面是(),它的后面有(),后面还有()。

三、住几楼。(10分)

四、遵守交通规则。(10分)

(1)下楼的小朋友是靠()走,上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

(2)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应靠()边走。

五、把正确的答案圈出来。(10分)

(1)的(上、下)面是,(上、下)面是。

(2)的(左、右)面是,(左、右)面是。

(3)在的(左、右)面,在的(左、右)面。

六、按要求连一连。(10分)

小兔左边,小猪住在最右边,小狗住在小猴的右边,小鸡住在小猪的左边,小兔住在小狗和小鸡左边。

七、画一画。(10分)

在小狗的左边画△,右边画☆,上面画,下面画○。

八、认一认,请给右手画上”√”,给左手画”×”。(10分)

九、看图填一填。(10分)

(1)狮子的前面是谁?它的号码是_____________。(2)狮子的后面是谁?它的号码是_____________。(3)狮子的左面是谁?它的号码是_____________。(4)狮子的右面是谁?它的号码是_____________。(5)狮子的上面是谁?它的号码是_____________。(6)狮子的下面是谁?它的号码是_____________。

十、我的眼睛亮。(10分)

参考答案

一、后前前后

二、(1)前后(2)后前(3)小狗小牛大象

三、4楼

四、(1)右右 (2)右

五、(1)下上(2)左右(3)左右

六、略。

八、

九、(1)6(2)3(3)1(4)4(5)2(6) 5

十、右右左左

第三单元测试卷(A )

一、涂一涂。(共

24分)

1、给长方形涂上红色,给三角形涂上绿色,给正方形涂上蓝色。

2、给涂上颜色。

3

、给△涂上颜色。

4、给○涂上颜色。

二、我来选一选。(共20分)

是长方形,是正方形,是圆,是三角形。

三、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12分)

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⑩

四、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用笔圈出来。(共16分)

五、数一数(28分)

参考答案一、

二、7、8 5、6 9 2、10 三、

四、

五、5 1 9 5

第四单元测试卷(A)

一、口算。(28分)

44+2= 27+50= 27+12= 6+43= 67-5= 79-50= 27-6=

65+4= 12+40= 81+6= 12+25= 92-12= 75-60= 86-14=

7+50= 78+11= 26+13= 12+23= 67-16= 65-60= 62-12=

43+5= 45+30= 54+4= 20+25= 76-14= 75-12= 27-4=

二、在里填上“﹥、﹤、=”。(18分)

37-7 30 45+30 53 12+67 72

75-50 20 38 30+7 32-11 39-9

三、连一连。(10分)

四、猜猜我是几。(9分)

五、实践应用。(35分)

1、明明做了20个,小云做了39个,小云比明明多做多少个?

2、小红做了45面,送给幼儿园小朋友一些后,还剩14面,送走了多少面?

3、草地上白兔和黑兔一共有

39只,白兔有9只,黑兔有多少只?

4、(10分)“我折了30个纸鹤。”

小华“我折了47个纸鹤。”

小军(1)小军比小华多折多少个?

(2)两人一共折了多少个纸鹤?

5、(10分)小红家养的家畜。

(1)鸭比鸡多多少只?

(2)鸡比鹅少多少只?

只数20 30 46

参考答案

一、 46 77 39 49 62 29 21 69 52 87 37 80 15 72 57 89 39 35 51 5 50 48 75 58 45

62 63 23

二、=><>><

三、

四、55 26 70

五、1、39-20=19(个)

2、45-14=11(面)

3、39-9=30(只)

4、(1)47-30=17(个)

(2)47+30=77(个)

5、(1)30-20=10(只)

(2)46-20=26(只)

第五单元测试卷(A)

一、填空题。(12分)

3角=()分 10分=()角 1角3分=()分

()元()角=13角 8角=()分 90分=()角

5元5角+5角=()元 1元2角+4角=()角

5角+5元=()元()角 1角-6分=()分

1元-3角=()角 2元+1元1角=()角

二、在○里填上“>”、“<”或“=”。(18分)

7角○7分 1元○9角 50角○9分

3角○30分 10分○9角 10角○1元

2角8分○3角2分 1角○9分 5角2分○5角1分

三、填一填。(10分)

(1)能换()张,能换()张,能换()张.

(2)能换()张,能换()张

四、拿一拿。(10分)

有一些人民币,妈妈需要拿56块钱,可以怎样拿?(用“√”标出来)

五、换一换(27分)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2角。

2、1张10元可以换成()张1元和()张2元和()张5元。

3、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和()张1元。

最新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0、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最新版 第一单元 课时:1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过程: a) 创设情境,b) 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c) 认真观察,d) 小组讨论,e) 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 2、在括号里填上“>”“<”或“=” 0.25×0.99(____)0.99 0.78 ×2.6(____)0.78÷2.6 6.4÷0.01(____)6.4×100 a÷1.1(____)a÷0.9(a≠0)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 m2,底是2 m,高是(____)m。 4、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就与乙数相等,乙数是4.5,甲乙两数的和是(________)。 5、225.22525……这个循环小数还可以写成(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约为(_______) 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_____)。 7、将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为6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_____),每段长(_____)米。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3.6cm2,底是8.4cm,高是(____)cm。 9、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16,那么数a和数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 10、一堆煤重19.8吨,一辆汽车每次运3吨,(_______)次运完。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小林和小军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林每隔4天去一次,小军每隔6天去一次.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后,()他们第二次同一天参加训练. A.8月12日B.8月24日C.无法确定 2、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的面积大。 A.图(1)大B.图(2)大C.图(3)大D.同样大 3、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是50米,宽是40米,()个这样的操场面积是1公顷. A.5 B.40 C.20 4、半圆形花圃,在花圃周围围上篱笆。篱笆的长度是()米。 A.21 B.22.3 C.23.6 D.25.7 5、一个数字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这个数是() A.1 B.5 C.15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没有公约数。() 2、1.25×(0.8+1)=1.25×0.8+1 () 3、一个自然数的倒数一定比它本身小。() 4、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是真分数。() 5、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 册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表内乘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加法算式。 二、情境引人,探究引新 1、出示第2页情境图,提问:看图,你想知道什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植了多少棵树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板书: 1+1+1+1+1+1+……+1=28 2+2+2+……+2=28 7+7+7+7=28 4+4+4+4+4+4+4=28 …… 3、提问:刚才的计算中,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生观察算式,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连加法、加数相同、得数相同等) 5、教师:都是几个几相加。 6、学生看算式,说说几个几相加(4个7相加) 7、教师:求4个7或7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 计算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乘法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互动探索 1、介绍乘法读法、写法 (1) 4个7和7个4相加的和用乘法怎样表示呢?板书:7×4 4×7 (2)比较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 2、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3、学习例2

(1)学生操作,按老师的要求摆:每次摆3根摆4次,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算式,还可以怎样列你是怎样想的 (2)小组讨论:观察例1、例2各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学具摆一摆 2、课堂活动第2题。小组活动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练习,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根据加法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根据加法写乘法算式。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读出算式,说名称 3×7 2×5 6×4 3×4 2、摆一摆,说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每次摆4个圆,摆3次。 每次摆2个圆,摆4次。 每次摆3个圆,摆5次。 3、看图写算式。 练习一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全班交流。 二、发展练习 1、看图填数。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在23、2 2、 16、39、2、45中,质数有(______)个,合数有(______)个,(______)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三角形的底是15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_______)厘米。 3、一个袋子里放着5个梨、6个桃子、4个桔子、7个苹果,如果任意拿一个水果,有_____种可能,拿到_____的可能性最大. 4、港湾月色小区每层楼高2.85 m,熊大家住在16层,熊大家的地板距地面( )m;贝贝家在8楼,贝贝家的天花板距地面( )m。 5、化简一个分数,用2、3、5各约了1次,得到的最简分数是,原来的分数是(____)。 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后的近似值是3.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7、3.2525……是(________)小数,循环节是(___________),用简便记法写(__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是(_________)。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3.6cm2,底是8.4cm,高是(____)cm。 9、2.48×0.9的积有(_______)位小数;0.126×1.7的积有(______)位小数。 10、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3.2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箱子里有6个黑球、3个白球、2个红球,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至少应再向箱子中放入()个红球。 A.2 B.3 C.4 D.5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它的2倍,体积( ) A.扩大到它的4倍B.扩大到它的6倍C.扩大到它的8倍 3、每个空瓶可以装2.5千克的色拉油,王老师要把25.5千克的色拉油装在这样的瓶子里,至少需要()个这样的瓶子。 A.10 B.11 C.12 4、一根木头锯下一段要113秒,现在要把这块木头锯成6段,共需要()秒. A.678 B.452 C.565 5、下面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的数是()。 A.222 B.4765 C.3720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2、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真分数。() 3、半圆的面积是这个圆的面积的一半。() 4、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两“0”,这个数就会扩大100倍。() 5、小明在小红的南偏西40°方向500米处,则小红在小明的北偏东40°方向500米处.()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得数。 0.8×5= 0.3×0.6= 1.5×7= 13×0.3=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填一填。(19分) 1、在自然数中(0除外),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 2、算式9×6=54,那么我们可以()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3□”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6□”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3、 4、两个数都是质数,且这两个数的和是12,积是35,这两个数是()和()。 5、在25、38、75、60、18中,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同时是2、3、5的倍数有( )。 6、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8,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 7、8和14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判断。(12分) 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与它的最大因数一样大。() 2、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数。() 5、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6、35的因数有4个。() 三、选择。(8分) 1、a,b是两个非零的整数,8a=b,b是a的(). A、因数 B、合数 C、倍数 2、要使9□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在□里可以填()。 A、2、4、6、8 B、0 C、0、2、5 3、一个比10小的自然数,它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3,这个自然数是()。 A、9 B、8 C、6 4、下面每组数中最大公因数是15的是()。 A、45和55 B、25和45 C、30和45

四、把下面的数写成几个质数连乘积的形式。(12分) 8 40 33 52 五、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0分) 28和7 8和9 63和27 16和40 六、解决问题。(29分) 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72,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均为质数,并且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李丽每隔2天去1次图书馆,王芳每隔5天去1次图书馆,4月30日她们都去图书馆,5月份同时去图书馆的日子有哪几天? 4、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跑步,小明跑一圈需要8分钟,小华跑一圈需要10分钟,现在两个同时从起点出发后,至少需要多少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100以数的认识 课题一数数、数的组成(一) 【教学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与练习。 【教学目标】 1用数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直观印象,为建立数位概念作好准备。会用计数单位“一”和“十”数出100以的数,会正确地数出“翻坎数”。 2直观了解100以数的组成,知道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用数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直观印象,会数100以的数,初步了解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教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过了20以的数,你能说说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20以的数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对,20以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得的确很广泛。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只用到20以的数就够了呢?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片。 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观察这幅图片,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根据图片上提供的信息自由地说。教师:这些信息里面的数是20以的数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看来在这里20以的数不够用了,这一单元我们就来认识100以的数。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小朋友们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数数,现在请同学们每人拿出20根小棒数一数。 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说出:一根一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5根5根地数…… 教师:对,我们有很多种数数的方法。但是,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用得最多的数数方法就是一根一根地数和一捆一捆地数,也就是10根10根地数,(板书:一根一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用这两种方法来研究怎样数比20更大的数。 教师:用这两种数数的方法,10以后怎么数呢?要求学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数,10后面加上1就是11,再添1就是12……10根10根地数,1个十是10,2个十是20。 教师:现在请同桌的两个同学把手中的小棒合起来,从这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不过在数小棒以前,老师有一个问题,20以后怎么数呢? 引导学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数,数到20以后就是21,22……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20后面是21呢? 引导学生回答:2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21了。 教师继续追问:10根10根地数呢?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执教者:左姝 一单元表内乘法知识点 [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 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5×4=20 或4×5=20 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 4 ×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 乘数×乘数= 积其中4和5都是乘数,积是20 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8×4=4×8 加法:加数+ 加数= 和和—加数= 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 减数= 差+ 减数 减数= 被减数—差 乘法:乘数×乘数= 积 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先算相同再加不同。 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 例:加法:5+5+5+5+3=23 乘加:5×4+3=23 乘减:5×5-3=23

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 6.相同得数,不同口诀 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7.“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 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 8、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2个几相乘的积就是几乘几。例如:2个6相乘的积就是6×6=36. 9、“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7的3倍是多少?(7×3=21),5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8×5=40)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

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课时:1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过程: a) 创设情境,b) 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c) 认真观察,d) 小组讨论,e) 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1-5单元

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测试题 (分数的认识) 一、填空。

七、解决问题。 1、某校有24人参加市华罗庚数学竞赛,结果有18人获奖,获奖人数占参加竞 赛人数的几分之几? 3、一种彩纸,甲商店8张要价3元,乙商店6张要价2元,如果布置教室要用这种 彩纸,派你去选取购,你会选择哪能家购物?为什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测试题 (长方体、正方体) 一、填空题。 1、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瓶墨水是60();(2)大卡车油箱的容量是160()。 2、()m3=18dm 3=( )cm3 3、4.5L=( )dm3= ( )m3 4、28m2= ( )dm20.2m=( )cm 5、用一根长56cm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如果长是6cm,宽是4cm,高是 ()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0cm,它的体积是()dm3,表面积是() dm2。 7、一个棱长10cm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表面积是()。 二、判断题。 1、长方体水箱的容积也就是它的体积。() 2、棱长6c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3、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也一定是相等的。() 4、如果一个长方体有两个相邻的面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实际上就是一个正方体。 () 5、把一个正方体截成两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正好是原来正方 体表面积的一半。()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dm,它的表面积是()dm2 A、8 B、12 C、36 D、24 2、一个杯子里装了500mL水,我们就说杯子的()是500mL.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西师大版小学生一年级试卷。全套试卷共20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2份) 2. 第二单元使用(2份) 3. 第三单元使用(2份) 4. 第四单元使用(2份) 5. 第五单元使用(2份) 6. 第六单元使用(2份) 7. 第七单元使用(2份) 8. 第八单元使用(2份) 9.期中检测卷(2份) 10.期末检测卷(2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填空题。( 每空1分,8题4分,9题3分,12和13每空5分,共60分。) 1、看图写数。 ()() ( ) 2、6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和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比89大1的数是(),比它小1的数是()。 4、(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 (2)百位上是1,十位和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5、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6、在○里填">"、"<"或"="。 28○27 81○91 91○89 36○63 70○69 67○76 7、 (1)和37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2)69和71中间的数是( )。 8、写出5个十位上是4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5个个位上是“3”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写出下面各数。 十四( ) 三十八( ) 七十( ) 四十( ) 六十五( ) 十七( ) 11、 10个一是( ) 4个十和8个一是( ) 10个十是( ) 9个一和6个十是( ) 3个十是( ) 7个十和1个一是( ) 12、个位是0的两位数有()。 十位是6的两位数有()。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15瓶饮料中有一瓶变质了(略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____次一定能找出变质的那一瓶。 2、把一个长16厘米,宽6厘米,高8厘米的大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最大________平方厘米。 3、10以内的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______),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______)。2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_________)。 4、一根长方体木料,长5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06平方米。这跟木料的体积是(_____)立方米。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只大象大约重5(______)。(2)1个哈密瓜大约重2(_____)。(3)沙发大约长18(______)。(4)杯子的高大约是9(_____)。(5)妈妈刷牙大约用了3(_____)。(6)张东跑100米用了16(____)。 6、甲乙两数相差19.8,甲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等于乙数,则甲数是(_____). 7、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后的近似值是3.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分米. 9、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

10、12有(______)个因数,17有(______)个因数。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若一个梯形的高是6分米,上底和下底都增加4分米,则面积就增加了()。A.6平方分米B.24平方分米C.12平方分米D.96平方分米 2、如下图,用总长85米的篱笆围成一块梯形菜田,梯形一边是利用房屋墙壁,则菜田的面积是( )平方米。 A.550 B.650 C.750 3、下列算式中,商大于1的是() A.7.5÷8.6 B.3.4÷3.23 C.0.24÷0.42 D.75÷75 4、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大,那么这个数()。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无法确定 5、在计算6.38÷0.02时,应看做()÷2来计算。 A.638 B.6.38 C.63.8 D.6380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除法中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表面积也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 3、一个分数,它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就越小。() 4、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合数。()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填一填:(20分) 1、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8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3、最小的两位数是()。 4、13和15中间的数是()。 5、与10 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6、被减数和减数都是8.差是()。 7、1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8、比11少2的数是().比9多1的数是()。 9、20是有()个十组成的。20里面有()个一。 10、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 16 、19、14、11、18、12 ()<()<()<()<()<() 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2分) 10 - 8= 2 + 7= 6 + 4= 7 - 7= 5 + 5= 7 + 0= 9 - 8= 9 - 7= 6 + 4 -3= 10-7+2= 7-3+3= 8+2-6= 三、在()填上合适的数。(6分) 3 +()=13 7 +()=16 9+()=12 8 -()=6 9 - ()=3 3 +()=10 四、比一比.填一填。(8分) 1. □□□□ 比O少()个( 多()个( )比()少()个 五、在○+”或“-”。(8分) 1= 10 7 3=4 4 9 9= 0 6 3= 9 2 3= 5 8 6分) 9+3-8 10 10-2-3 11 16-8+8 4 13-3+1 8 8+2 16 12-2-2 5 七、用3 、 11、 8 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4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八、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8分) 1、十五写作:15。() 2、10个一是11. () 3、6表示6个一。() 4、12里面有1个一和2个十。() 5、0+0=0 0-0=0 () 6、十六写作106 () 7、从左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8、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九、列式计算。(12分) 1、7加7是多少? 2、比13多3的数是多少? 3、9比15少几? 4、8比3多多少? 5、两个加数都是6.和是多少? 6 、被减数和减数都是5.差是多少? 十、解决问题。( 16 分) 1、妈妈买了12个苹果.小华吃了4个苹果.还剩多少个苹果? 2 、树上的小鸟.第一次飞走8只.第二次飞走7只.两次一共飞走多少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教案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教案 一、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3.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乘法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情境图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 3.解决问题 谁能解决这第一个问题?(1)每层楼有9扇窗户,我想问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共27扇窗户。)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再抽学生说一说怎么解决其他问题的,同步在相应的问题后面板书算式。 4.感知“几个几”

观察上面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为什么用的加法?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其余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3.设置认知矛盾,引出课题 (课件展示主题图中3位同学踢毽的情境) 每组有几人踢毽? 课件出示很多组同学踢毽(展示部分) 如果有这样的100组同学同时踢毽,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呢? (学生列算式) 列完了吗?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简便方法? 4.揭示课题 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在数学上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想学习这种方法吗?(停留片刻)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乘法),乘法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今天只是初步认识。(完善板书: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构建,理解意义 1.教学例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1)出示第2页例1的植树情境图。 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并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步板书: (2)揭示联系引出乘法算式。 像这样求4个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用8×4或者4×8来表示。 板书: 8×4读作:8乘4 4×8读作:4乘8 想一想,8×4等于多少?4×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叫乘号。 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3)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算式更简便。 你喜欢用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为什么? 2.教学例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庆华初中:胡利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识。 3.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一些探索规律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些方法再来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 (板书:发现) 教师:首先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 学生:这个故事总是在重复同一个内容。 教师:不错!大家已经发现这个故事的一个特点了。 (板书:不断重复) 教师:谁能根据这个特点接着老师的故事继续往下讲?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教师:照这样讲下去,你发现这个故事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像这样重复下去,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讲不完) 教师:这种重复的现象不但故事中有,在有的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 (教师板书出示算式:2÷6) 教师: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个算式,看计算过程中你又能发现什么?学生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2÷6这个算式的三个特点。①除不尽,②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③余数重复出现“2”。 教师:怎样表示这种除不尽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认识循环小数 1、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请一位学生到黑板演算2÷6的竖式计算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这个算式的3个特点,下面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7分) 3+9=5+9=4+7=4+2= 6+9=12-10=8+8= 18-3= 5+7=2+8=4+3=0+10= 14-4-3=4+0+6=8+9-3= 16-10+4=3+9+5= 二、填空(32分) 1、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这个数在()和()的中间。 2、2个十是(),10里面有()个一。 3、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十位是2,这个数是(),它在()的后面。 4、按规律填数:()8()()11()()。 5、比11大比15小的数有()()()。 6“<”、“>”或“=”. 911+ 14+ 6-+7 7写出两道得数是10的算式□○□=□ □○□=□ 8. =<9 9 4+()=11 ()-()=5 7+4=()+() 5+6=()+3 三、数一数,涂一涂,圈一圈。(16分 1、☆☆☆☆★☆☆☆☆☆☆☆☆☆☆☆☆☆ (1)一共有()个五角星。 (2)将左起的第8个☆涂上红色。 (3)★在左起第()个。 (4)第8个☆的右边有()个☆

2、苹果比梨多( )个,桃比苹果少( )个,梨比桃多( )个. 去掉( )个苹果,去掉( )个梨,三种水果的个数就同样多. 3、把不同类的用“〇”圈起来。 四、按要求做一做。(6分) 1)一共有( )个物体,其中 有( )个。 2)从左边数 排第( ),从右数排( )。 3)把从左数的第6个圈起来,把从右数的第3个物体涂成红色。 五、试试你的眼力如何!(5分) 1、比一比,把最长的铅笔涂上红色。 2、数一数,填一填。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试题及答案一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试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把两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体积是_____. 2、把3m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每段长(_____)m 3、小贝从一楼上到三楼需要2.4分钟,他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上到八楼需要(___________)分钟。 4、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4厘米,从中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后,剩下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5、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某医院一位值班领导需要紧急通知正在休假的32名医护人员回医院参加救护工作,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那么至少要(_____)分钟才能通知到每一个人。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平方米,如果底和高都扩大到它的2倍,它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7、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8、把一根7米长的绳子对折、对折再对折,每段绳子长(______)米,每段绳子占全长的(________)。 9、任意从装有10枚白棋子和12枚黑棋子的箱子里摸出1枚棋子,那么摸到 (____)的可能性大,摸到(____)的可能性小。 10、7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把棱长是5厘米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平方厘米。 A.50 B.25 C.10 D.5 2、有一个长5cm、宽4cm、高6cm的长方体木块,当它平放在桌面上时,与桌面接触面的面积最大是()平方厘米。 A.20 B.24 C.30 3、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扩大到原来的6倍,高缩小一半,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A.扩大到原来的6倍 B.缩小一半 C.面积不变 D.扩大到原来的3倍 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0 cm,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cm。 A.12 B.30 C.40 D.10 5、10张连号的世博园如愿券,张老师一家人要拿3张连号的,共有()种不同的拿法. A.6 B.7 C.8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2、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3、任何一个梯形都可以分成两个等高的三角形。() 4、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 5、两个不同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四、计算题。(30分)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倍数、因数 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我要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我能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学法指导: 1、自学教材第1-3页,尝试完成例1、“议一议”,并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2、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并总结规律方法。 3、针对预习中存在的疑惑点,课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习例1): 1、观察教材第1页的主题图。 写一写从图上看到的内容:图上有()行士兵,每行()个,一共有()个。 列式:()或者() 4和9是36的()。36是4的(),也是()的倍数。 2、还可以怎样排?并填空。 36=1×() 36=2×() ×() 36=3×()()×9 我知道:36的因素有的(),36的最大因数是(),36最小因数是()。 3、观察下列算式,跟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15×2=30 24×3=72 50×7=350 120×5=600

1、小组合作探:24的因数有哪些? 汇报讨论结果,并说一说求因数的方法。 24的因数有、、、、、。24的最大因数是(),24最小因数是()。也可以这样表示: 24的因数 2、完成教材第3页课堂活动“想一想、说一说”。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①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 ②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的。 三、达标测评:快乐闯关。 第一关:找因数 15的因数有(),15最小的因数是(),15最大的因数是() 15是()的倍数。 第二关:用长方形(正方形)表示16和21的因数分别有哪些? 第三关:判断 (1)2是因数,4是倍数。() (2)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15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4)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5)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6)5是30的因数,30是5的倍数。() 第四关:知识拓展 1、找出18的所有因数:() 2、、根据45÷5=9,我们说()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是()。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6分) 1、看图写数。 ()()()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百位是第()位。 3、一个数十位是4,个位是5,这个数是()。 4、24的2在()位上,表示()个(),4在()位上,表示()个()。 5、10个十是(),100里面有()个一。 6、比99多1的数是(),比70少1的数是()。 7、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0的数是();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6的数是()。 8、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9、2元3角=()角 5元=()角 70角=()元 二、按要求圈起来。(4分) ○1把动物圈起来。 ○2把水果圈起来。 三、在○里填上>、<或=。(6分) 76-50○30 38+20○56 78-30○50+8 75-5○15+10 45+7 ○7+45 24-6○58-40 百十个百十个

四、请你仔细算一算(共8分) 87-16= 23+47= 60-20= 63+14=15+32=97-50= 23+32= 54-13= 13+15= 79-19= 7+51= 46-38=30+60= 88-15= 62+16= 85-34=五、用竖式计算。(12分) 56-28= 46+38= 23+17+26= 67-28-19= 六、蚂蚁回家—连线。(10分) 30 49 82 8 39 七、数一数。(共5分) ()个 ()个 ()个 ()个 八、连一连。(4分) 98 - 90 87 - 5 48 + 1 38 - 8 37 +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