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透析中并发症11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2
论述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发表时间:2015-12-25T13:49:45.3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作者:许国锦逄淑欣刘晓梅[导读] 青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在透析中发病较多,文献报道,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病率达20%~30%。
许国锦逄淑欣刘晓梅(青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 266000)摘要:在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升的今天,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加大,糖尿病肾病是该类患者并发症较为严重的一种,在治疗及护理中的风险较大,因此人们对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大量实践证明,较好的护理及预防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以下本文将通过某院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进行数据分析,就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展开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原因;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141-01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09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期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发生并发症的80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4 例,女性患者36 例,最大年龄为80 岁,最小年龄为35 岁,平均年龄为52.7 岁;患者病程在1 至19 年之间,平均病程8.3 年。
2、方法对80 例患者采用透析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在整个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系统的归类总结,并对相关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80 例患者并发症情况,如表一:二、透析患者的并发症1、低血压:在透析中发病较多,文献报道,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病率达20%~30%,主要是DN 患者由于血管调节功能差及超滤脱水量大于4kg 等因素,在开始透析后1-2h 及透析结束前易发生低血压,表现为打哈欠、面色苍白、出冷汗、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甚至昏迷等症状时,说明患者已出现低血压情况,应立即将患者床头摇低,停止超滤,降低血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高渗盐水和50%葡萄糖静脉注射。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糖的护理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35例进行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一般性治疗,并且有效地控制血糖和血压。
血液透析每周2~3次,每次4~4.5h。
详细记录透析过程中血糖水平,严密观察临床表现,及时发现低血糖变现,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结果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患者血糖水平开始逐步下降,血糖变化在透析1小时左右下降的幅度最大,随着进食及用药血糖又可逐步上升。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糖,透析前应用降糖药物以及进食量少的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
对于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透析前应当减少或者停用降糖药物,并加强透析过程中血糖监测,密切观察病情,给予预防性用药,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during hemodialy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Methods 35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receiving hemodialysis were given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general treatment. Their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Hemodialysis was 4-4.5 hours at every time for 2-3 times one week. In the process of hemodialysis,blood glucose level was a detailed record. In addition,clinical symptoms were carefully observed,hypoglycemia liquidation was timely discovered and nursing measures were timely taken. Results With the prolonged time of hemodialysis,blood glucose levels of patients started to gradually reduce. Decrease amplitude of blood glucose after one hour of hemodialysis was biggest and it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eating and medication.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hemodialysis,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were easily founded to have hypoglycemia. Patients who take medicines of reducing blood sugar and intake less food are easily to have hypoglycemia.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they need to reduce or stop usage of medicines of reducing blood sugar,strengthen blood sugar detection during hemodialysis,carefully observe disease condition,take preventive medicin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during hemodialysis.[Key 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Hemodialysis;Hypoglycemia;Nursing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糖尿病肾病患者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常常面临低血糖的风险。
低血糖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如何有效地管理低血糖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容易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透析过程中葡萄糖的去除,导致血糖水平下降;二是由于透析过程中液体和电解质的改变,导致胰岛素的代谢发生变化。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预防和管理低血糖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护理团队的培训和教育护士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重要执行者,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相关的知识技能。
护理团队需要加强对于低血糖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低血糖风险的认识,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2. 制定详细的低血糖预防和管理方案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特点和低血糖风险,需要制定详细的低血糖预防和管理方案。
这包括日常透析操作过程中的预防措施,如饮食管理、血糖监测、药物管理等;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时的处理措施,如迅速补充葡萄糖、调整药物剂量等。
还需要与病患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的低血糖管理计划。
3. 开展规范化的低血糖事件报告和分析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有效地对低血糖事件进行报告和分析,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需要建立规范化的低血糖事件报告系统,对每一起低血糖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找出可能的原因和改进点,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4. 引入先进的透析设备和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透析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引入先进的透析设备和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透析过程中葡萄糖的去除,降低低血糖的风险。
采用具有血糖监测功能的透析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病患的血糖水平,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护理对策。
方法将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潜在并发症及原因,以所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
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6例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1.67%),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潜在并发症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类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研究表明可能和糖尿病对肾脏微血管的损伤存在较大的相关性[1]。
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治疗期间潜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并发症。
本次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入选的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于我院,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
在分析潜在并发症及原因的基础上,以所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
观察组36例中,男21例、女15例;最小、最大年龄者分别为51岁、79岁,年龄均值(69.3±4.5)岁;病程9~26年,平均病程(15.9±4.3)年;透析次数5~30次,平均(11±2)次。
对照组36例中,男20例、女16例;最小、最大年龄者分别为50岁、78岁,年龄均值(69.6±4.3)岁;病程9~25年,平均病程(15.8±4.1)年;透析次数6~30次,平均(11±2)次。
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行细节管理干预后对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2-12-07T06:14:37.829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3期作者:郑娜娜[导读] 目的:分析处于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并且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管理干预对于各类并发症产生的影响。
方法:将60例处于终末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研究,按照接受的常规护理和细节管理干预,将患者分成各自包含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
郑娜娜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山东青岛 266109摘要:目的:分析处于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并且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管理干预对于各类并发症产生的影响。
方法:将60例处于终末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研究,按照接受的常规护理和细节管理干预,将患者分成各自包含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所有患者在护理结束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不良情绪评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对比后发现,观察组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3.33%,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并发症发病率(P<0.05)。
同时,在护理之前,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在治疗后,虽然患者均出现了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中两项评分情况均要比对照组更好(P<0.05)。
结论:将细节管理干预应用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由于处于终末期、接受血液透析产生的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关键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细节管理干预;低血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身心均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接受血液透析不仅会造成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影响患者一段时间内的生活和工作,还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因此,如果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目前临床上重点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重点分析了血液透析细节管理干预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患者血液透析后并发症产生的实际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观察老年糖尿病肾病是指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并发肾脏病变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观察血液透析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替代患者的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液会被引流到透析机中,通过透析器与透析液发生交换,从而恢复血液中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透析治疗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减轻肾脏的负担,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电解质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减轻肾脏的负担,改善肾功能。
透析治疗可以排除体内的尿毒症物质,包括尿素、肌酐等,从而减少体内的毒素积蓄,降低进一步损伤肾脏的风险。
血液透析可以更好地控制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包括高钠血症、低钾血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透析治疗可以通过调节透析液的成分和流速,有效地纠正血液中的电解质紊乱,维持正常的水电解质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血液透析还可以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控制。
研究发现,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减轻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透析过程中,患者的体内液体通过透析器排出,从而减少心脏的负荷,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水平。
血液透析还可以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
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常伴有营养不良和贫血等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透析治疗可以通过调整透析液的成分和流速,提高患者的蛋白质和热量摄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和免疫功能的恢复。
血液透析治疗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通过有效地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营养状况,血液透析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1.透析失衡综合征
为常见的并发症。
多见于初次透析、快速透析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发生。
表现为焦虑、烦躁、头痛、恶心、呕吐, 有时血压升高;中度者尚有肌阵挛、震颤、失定向、嗜睡;重度者可有癫痫样大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首次透析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 透析液中钠浓度不宜过低, 超滤脱水不宜过快。
出现症状时, 轻者给静注50%葡萄糖液50~100ml, 肌注异丙嗪25mg;重者应给甘露醇或白蛋白等, 减低透析器中负压及流量。
2.发热
透析早期发热, 多由于透析系统冲洗不净, 致热原存在或预充血液快速进入体内产生输血反应所致;如透析后体温持续上升多提示感染, 应寻找发热原因, 并作相应处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心血管并发症
如低血压、高血压、心脏进行性张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律不齐等。
4.贫血
尿毒症原已有不易纠正的贫血, 加上透析中需反复抽血检查以
及透析器中残留血液的丢失, 可加重贫血, 因此, 应减少种种原
因的失血, 补充铁剂、叶酸或适量输血。
5.透析性骨病
6.感染
要防范动静脉瘘、肺部及尿路感染。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相关知识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方法,其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弥散,对流将体内各种有害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并能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患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治疗后,会产生相应的并发症。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一、常见血液透析并发症1、器官感染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并发泌尿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的感染。
血液透析并发泌尿系统感染以后,患者会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
血液透析并发呼吸系统感染以后,患者会出现呼吸得困难,胸口闷痛、咳嗽等症状。
2、血压不稳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并发高血压或者低血压症状。
在透析过程中,若没有控制好血液容量,容易出现水钠潴留,导致高血压症状的出现。
血液透析之后,血容量降低,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的症状。
3、心率失常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率失常的情况,是由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包炎,严重贫血,低血压等原因引起的。
而另一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率失常的情况,是由反复使用低钾或无钾透析液,导致患者血清中的钾钙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4、肌肉痉挛肌肉痉挛与超滤过多过快、循环血量减少和肌肉过多脱水有关。
血液透析中或透析后数小时内发生局部肌肉强制性收缩(俗称抽筋),表现为下肢肌肉或腹部肌肉痉挛,疼痛剧烈,需要紧急处理。
常规透析的患者肌肉痉挛多在透析的后半部分时间出现,可同时或随后有血压下降,一般可持续数分钟。
5、肾性贫血肾脏的功能之一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
被诊断患有终末期肾病的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产生的激素,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不容置疑是肾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还有铁的摄入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失血或频繁的抽血化验,叶酸缺乏,体内缺乏蛋白质,尿素症毒素对骨髓的抑制等。
6、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骨营养不良通常与患有肾病的人有关。
事实上,这种骨病,影响了近90%的透析患者。
当肾脏不能维持血液中钙和磷的适当比例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处理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但在实施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及时识别并处理这些并发症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风险。
以下是常见的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一、低血压:●处理方法:1.将患者头部放低,提高透析椅背角度。
2.增加透析液流速或减少超滤量。
3.给予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静脉输液,以补充血容量。
4.调整药物使用,如降低抗高血压药物的剂量。
二、心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处理方法:1.立即停止透析过程,安抚患者情绪。
2.给予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
3.如果有心肌缺血症状,可给予硝酸甘油或氨基酸。
三、血液透析不畅或血液凝固:●处理方法:1.检查血管通路是否存在堵塞,如有必要,进行通路造影检查。
2.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抗凝剂或溶栓药物。
3.合理调整抗凝剂的剂量,避免出现过度抗凝或凝血不良。
四、感染:●处理方法:1.保持透析器和透析液的无菌。
2.定期更换透析器,注意消毒和洁净操作。
3.严密监测患者的感染指标,如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4.如发现感染迹象,及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五、肺水肿:●处理方法:1.给予氧气辅助呼吸。
2.立即停止超滤,调整透析液流速。
3.给予利尿剂,以减少体内液体积聚。
4.如情况严重,可考虑紧急透析。
以上是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的详细完整版。
血液透析过程中如果出现上述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调整治疗参数、给予药物治疗和合理的协助呼吸等措施。
此外,透析前和透析过程中的严密监测和预防措施也是重要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请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医疗机构的相关规范。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效果分析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糖尿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而导致的肾功能损伤,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在透析治疗中,患者出现低血糖的风险较高。
低血糖不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低血糖的预防尤为重要。
一、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危害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由于透析操作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低血糖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出汗等生理反应,严重时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低血糖还会加重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加重肾脏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二、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发生原因1. 透析操作不当:如果透析操作不当,透析量不准确、透析速度过快等,都会导致患者血糖水平下降。
2. 饮食控制不当: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饮食控制不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过少,也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3. 胰岛素使用不当: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如果胰岛素用量过大或注射时间不当,也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1. 规范透析操作: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透析操作,保证透析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透析操作不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2. 指导合理饮食:护理人员需要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并进行详细的指导和教育,帮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3. 监测血糖水平:护理人员需要定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及时发现血糖水平的异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4. 调整胰岛素用量: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透析时间,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和注射时间,以确保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
经过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临床实验,分析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效果。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3-02-28T09:12:38.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6期供稿作者:靳玉梅[导读] 糖尿病肾病是主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导致患者血管损坏的肾小球病变的疾病[1]。
靳玉梅(内蒙古临河区人民医院 015000)【摘要】目的分析引起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原因,针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原因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方法分析5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结果5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时通过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高,做好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护理糖尿病肾病是主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导致患者血管损坏的肾小球病变的疾病[1]。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肾功能不全症状,进而出现肾衰竭。
血液透析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效的方法之一,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不好容易出现心功能不全、低血压、感染、低血糖等并发症。
及时的处理、预防及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共58例,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在50—75岁,平均年龄(58±5.6)岁。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的有42例,出现并发症的有16例,其中出现心功能不全的有4例,出现感染的有8例,出现低血压的有3例,出现低血糖的有1例。
2 并发症原因分析2.1 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患者因肾功能不好,患者血压高、水钠潴留、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继发引起心律失常常有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发表时间:2016-05-20T14:20:31.0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作者:杜律律[导读]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肾内科上海 20180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全球现有的糖尿病人数较过去30年翻番,接近3.5亿。
杜律律(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肾内科上海 201800)【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148-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全球现有的糖尿病人数较过去30年翻番,接近3.5亿。
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公布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3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11.6%,估计全国有1.39亿糖尿病患者。
称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类型,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约占40%~50%)。
糖尿病肾脏病(DKD)是慢性肾脏疾病(CKD)的重要病因,系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等。
临床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可进展为ESRD。
[2]典型的肾脏形态学改变包括: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宽、肾小球硬化、足细胞丢失;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管萎缩及细胞凋亡增加、肾间质炎性浸润、肾间质纤维化、管周毛细血管稀疏;出入球小动脉壁玻璃样变,尤以出球小动脉的玻璃样变更具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发生糖尿病肾病,严重者还会引发肾衰竭。
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总患病率为10.8%,我国目前CKD的首位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但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仍是CKD的重要病因。
浅谈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透析中并发症 及其护理 xxx [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常见的
慢性并发症之一,亦是目前美国和欧洲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常见的单一病因。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代替疗法[1]。本文通过对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发展及护理情况的分析,得出严密的病情观察、完整科学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可以保证血液透析的安全有效进行,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病;血液透析;护 理 绪论: 糖尿病肾病(DN),广义上讲包括感染性病变和血管性病变。其中血管性病变分为微动脉和大动脉的病变,通常所说的糖尿病肾病指肾小球硬化[2]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以其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衰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目前每4个透析患者就有 1个为糖尿病肾病所致,其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肾病所致的尿 毒症。因此 ,做好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是血液透析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生的关键。 本论: 本人选择 2011 年 12 月 ~2012 年 8月在我院进行 治疗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发展及护理情况的分析, 其中男53例 ,女 27 例 ,年 龄 38 ~ 85 岁 ,中 位 年 龄 55岁 (60岁以上占 59.8%)。本组患者均采 用 德 国 Fresenins 4008B 型及4008S型 透析机, 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用水为反渗水。每周透析 2 ~3 次, 每次 4 h, 血流量 200 ~250 mL /min,以后每次血透3~4h。血管通路:置双腔管或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透析前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心血管方面的不适症状。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可适当调整透析方案。透析过程有患者发生低血压28例,高血压15例,心律失常12例,心衰8例,其他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低血糖等17例。 1.血液透析常规护理 1.1饮食指导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糖尿病肾病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 鼓励、指导患者相关资料,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深刻的认识,并能充分了解各种食物的水分、营养含量,并能正确认识严格控制干体重的重要性,认识到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疾病的进展、透析质量的关系, 懂得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预防营养不良的基础,良好的营养状态是维持生命的关键。 首先,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估,以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保证足够的热量,指导糖尿病肾病患者合理摄取糖类,控制蛋白质及水、钠的摄取量。主食以淀粉类食物为主,如大米、小麦;摄入优质蛋白质饮食,如牛奶、精瘦肉、鸡蛋;合理食用膳食纤维,如土豆、红薯、蔬菜、水果、坚果。少食高磷食物如大麦、豆制品、动物内脏、海产品等;根据病人尿量多少及失液量,严格控制进水量,一般情况下每周透析3次 者每天可进水量是尿量加 500 mL,每周透析2次者每天可进水量是尿量加300 mL;糖尿病肾病患者每日饮食要少食多餐,规律进食,控制体重。护士要强化患者糖尿病饮食和应用降糖药知识,加强血糖的监测,指导患者及时根据血糖调整胰 岛素用量,有低血糖先兆时,要尽快进食或进食糖果点心, 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2心理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病史较长,需要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沉重的经济负担和血液透析不适带来的痛苦,使患者出现焦虑、忧郁、情绪低落,甚至绝望的心理。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 要以热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方法,注意事项;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向患者提供杂志,健康宣传手册阅读,播放音乐等,使患者透析时身心愉悦;与患者家属及亲友沟通,让患者主观体验到社会和家庭的关心和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血管通路护理 糖尿病肾病人透析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血管通道,由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广泛的血管病变,给建立血管通路带来困难,且穿刺后血管的修复比较缓慢,因此 加强对糖尿病病人的血管通路护理非常重要。对于糖尿病肾病人我们一般给予采用双腔留置导管进行透析。同时每次透析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安尔碘由内向外消毒导管周围皮肤,消毒范围直径>5 cm并消除局部的血垢,覆盖透气性较好的伤口敷料 或无菌纱布后妥善固定,换药过程中仔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迹象预防导管感染。每次透析前打开敷料及封管,注意 观察创口有无出血、红肿、渗血和滑脱。由于碘伏具有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的作用。因此可应用 5%碘伏消毒创口,清除渗液或渗血,更换敷料,妥善固定 ;透析结束后导管动静脉端出入口用碘伏消毒后常规封管,最后用注满 75%酒精肝素帽封盖,再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保持清洁,以 防引起局部或全身血液感染。 1.3动静脉内瘘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重要生命线。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管一般呈粥样硬化,弹性差、壁厚且不平直, 做内瘘时要选择搏动强及弹性好的动脉;选择粗、平直的静脉。内瘘一定要“成熟”后才能使用,采用阶梯法穿刺,切忌定点穿刺,且新穿刺进针点距离上次进针点最好在 1 cm 以上,目的在于使整条动脉化的静脉血管受用均等 , 粗 细 均匀,避免受用多的部位管腔壁受损、弹性减弱、硬结瘢痕形成。教会患者自我检测瘘管是否通畅, 瘘侧手臂避免提重物、受压、抽血、输液等。血管条件较差患者,拔 针 24 h 后 适量喜疗妥软膏轻柔地按摩穿刺处及其周围, 每天 2 ~3 次。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伤口愈合较慢,血管条件较差和自身的其他特点,我们采取延长动静脉内瘘伤口拆线时间及延长动静 脉内瘘启用时间,充分评估瘘管成熟程度,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及进针方法,提高穿刺技术,杜绝反复定点穿刺。在进行内瘘管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血液透析当天要求患者将穿刺部位洗净,穿刺时进行严格消毒,加强血液透析的感染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另外,对患者进行相关内瘘知识的宣教,内容包括指导患者注意保持动静脉内瘘一侧肢 体皮肤清洁,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更衣,皮肤搔痒 时 不用力挠抓,以防抓破皮肤而引起感 染 ;禁止在动静脉内 瘘侧肢体行非透析性穿刺、采血、输液、测血压,同时叮嘱患者不穿紧袖衣,不手枕,不抬重物,防止碰撞;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护动静脉内瘘的重要性, 争取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透析治疗和护理。本组除有2例患者因血管条件不佳造成内瘘纤细,血流量不足,2 例自行使用松紧带包扎造成内瘘受压、阻塞外,其他 65 例患者内瘘血流通畅,保护良好,无发生感染情况。 2.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 2.1低血压护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25%-50%,直接影响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和生存质量,是增加透析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病先兆表现为打哈欠、有便意、后背酸痛;典型症状为出冷汗、恶心。 2.1.1低血压产生的原因 由超滤引起的有效血容量减少是导致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起始原因。超滤过程中,体液从血循环中被清除,作为代偿机制之一血管外的组织间液会再充盈到血管内维持循环血量。当超滤率远大于血管再充盈率,有效血容量大量、快速地减少即会发生血液透析中低血压。 糖尿病肾病常伴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二者同属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使肾小球和神经内外膜中营养血管硬化,主要表现为超滤后期交感神经的张力异常降低,外周血管对交感神经刺激反应减弱,因此当有效血容量不足时可能不能有效地引起静脉和小动脉的收缩,结果易发生低血压,该患者常在透析早期(透析1-2h内)发生低血压则更多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关。 贫血可以引起外周血管舒张,严重者更容易出现低血压。贫血和水钠潴留的存在引起不同程度的左室肥厚和心功能不全。当血容量减少时,左室肥厚和心功能不全又参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透析液温度过高,或钠浓度过低;透析后胰岛素受体活性增强,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反应性增强,加上患者食欲缺乏,进食不规则等,使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发生低血糖的更大倾向。 2.1.低血压的护理对策 首先要控制进水量,限制钠盐及水分的摄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1.0kg/d以内,从而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危险。 其次可以通过选择透析模式的方式降低危险,常用透析方式如下:(1)序贯透析,该患者透析时先行单纯超滤30min,脱水500ml,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组织间隙中的水分向血浆中移动,使血浆再充盈而维持血压,单纯超滤结束后,剩余时间开始常规透析。(2) 采用钠梯度透析, 即透析开始时高钠透析,钠离子浓度150mmol/L左右,然后逐渐下调,透析结束前1h钠离子浓度一般为135mmol/L。高钠浓度的透析液可以提高血浆钠离子浓度使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从而改善血管充盈度,减少该患者低血压的发生。(3)低温透析,将透析液的温度调至35-360C。由于透析模式的改变,该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次数明显减少, 再次要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加强营养,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u/w,并静脉滴注蔗糖铁100mg/w等纠正贫血,定期复查血常规直至Hb≥110g/L、Hct≥0.33;正规胰岛素治疗,定时测血糖,防止低血糖事件。 同时要注意避免在血透过程中进餐可让患者自备一些糖果,有效的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密切观察血透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打哈欠、便意、腹痛等低血压先兆症状,观察脉压差有无缩小,一旦发现血压明显下降或出现明显症状,立即通知医生,同时降低血流量、停止超滤,排除低血糖后,快速输入生理盐水500ml并给予水平位适当抬高下肢。待血压恢复正常后,再继续低血流量(180ml/min)透析。 2.2.高血压的护理对策 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