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连续梁桥施工技术方案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642.42 KB
- 文档页数:3
多联多跨连续梁合龙施工技术研究多联多跨连续梁是大跨度桥梁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简洁、承载能力大、经济性好等优点。
合龙施工技术是多联多跨连续梁施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结构安全、质量合格的关键。
一、合龙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桥梁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桥梁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合龙方法、吊装方案等。
2. 吊装设备选择:根据桥梁的跨度、形式等要素,选择合适的吊装设备,如起重机、专用吊装机械等。
3. 吊装工具准备:根据实际需要,准备好吊装工具,如吊索、脚手架、吊篮等。
4. 装配和预应力张拉准备:检查预制好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组织预应力张拉工作,确保预应力张拉设备完好。
二、合龙施工方法多联多跨连续梁的合龙施工方法有多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1. 吊装施工法:通过吊装设备将预制好的梁段从桥墩或其他支点上吊装至合龙位置,然后进行装配和调整。
2. 滑移施工法:在临时支座上安装吊装设备,将整个梁段一次性滑移到合龙位置上,然后进行调整、装配。
3. 临时连续墩施工法:在桥墩两侧分别建设临时支座,先将一段梁体滑移到临时连续墩上,再将下一段梁段进行吊装,依次进行,最后将各个梁段连接。
4. 悬臂伸缩施工法:先进行固定段的悬臂施工,在固定段上方悬挂下一段梁段,将下一段梁段吊装至合龙位置,然后进行装配和调整。
三、合龙施工注意事项1. 吊装设备的稳定性:保证吊装设备的稳定性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吊装力矩和重量,确保设备足够强大,能够承受梁段的重量和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力矩。
2. 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吊装过程中,需要保证工人的安全,设置合适的警示标志、限制作业区域、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等。
3. 梁段的调整和连接:梁段的调整和连接是合龙施工中非常关键的环节,需要仔细检查梁段的几何尺寸、位置偏差等,确保最终连接处的平整度和连接性能。
4. 预应力张拉的控制:预应力张拉是保证连续梁施工质量的关键一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张拉工艺和张拉力度,进行合理的张拉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技术分析【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杉木溪施工控制的预拱度设置,采用有限元软件精确分析施工过程,实测各项技术参数,以便有限元分析进行对比调整参数,最后给出施工控制参数,有效地调整桥梁的内力和线形,经过监测,实测结果与理论值相符合,合龙误差较小,为提高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可靠提供科学保证。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预拱度;立模标高;有限元分析连续刚构桥是大跨径混凝土梁式桥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己建成的大跨连续刚构桥在运营过程中普遍出现了中跨跨中下挠过大问题,即连续刚构桥实际长期变形值超过理论值。
施工中所用材料的变异性,导致施工中实际受力条件与计算所设的不完全一致,加之各种意想不到的因素均使得理想计算与实际不符,从而产生较大的结构线形误差并直接影响结构受力、使用寿命和外形美观。
由于挠度产生的因素多而复杂,一旦发生过大挠度就难以纠正,将留下永久遗憾,所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悬臂法施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挠度计算和施工控制,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本文以杉木溪大桥为例,对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仿真分析与施工控制进行研究。
1 工程案例分析1.1 工程背景万源(陕川界)至达州(徐家坝)高速公路D7合同段杉木溪大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刚构桥,跨径组合为(55+100+55m)=210m。
主桥采用单薄壁空心墩,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
主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直腹板箱形梁,主梁根部梁高6.5m,跨中部梁高2.8m,箱梁高度由距墩中心3.0m处按1.8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宽12.1m,底板宽6.5m,翼缘板悬臂长度2.8m,桥面横坡变化,由腹板高度调整;连续刚构单T箱梁采用挂篮悬臂对称浇筑,边跨现浇段采用导梁法一次浇筑完成,边、中跨合龙段采用吊架模板、劲性骨架、平衡重方法进行浇筑。
主梁采用采用C50混凝土,桥墩采用C40混凝土。
1.2 施工过程仿真分析杉木溪大桥施工过程分析采用桥梁专业软件Midas/Civil进行仿真分析[1]。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研究发布时间:2022-07-26T03:02:21.201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2年5期作者:王立[导读]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桥的建造技术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王立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桥的建造技术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而能够直接影响连续梁桥外观和稳定性的的裂缝问题则更为严重。
为此,本文对连续梁桥进行了预应力张拉工艺的改进,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连续梁桥的建设损失率。
对连续梁桥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连续梁桥能够达到设计预期,有助于连续梁桥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最大化。
关键词: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1施工控制措施连续梁桥的核心工艺是其运行过程中的连续梁柔度和变形控制技术。
1.1加强桥梁线形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桥梁应以控制线形为主,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结构变形等情况,可以对桥梁结构的设置位置产生直接的影响。
当桥体结构出现偏差过大时,对桥体外观和稳定性都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可以使桥体的合龙难度不断增加。
因此,在桥梁建设过程中,由于线形结构的偏差,因此应在刚构桥施工过程中对其线性进行合理的控制。
1.2加大对桥梁应力的控制力度施工使应力在合理的范围内,使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这种方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帮助,从而保证桥梁的整体安全。
在精确判断桥梁受力状态时,应在危险截面布设桥梁观测点,应力值可在观测后得出。
1.3加强对桥梁结构稳定性的控制大桥的安全与结构的稳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结合实际观测结果,实时观测桥梁施工期间的结构变形情况,判断桥梁结构的稳定状态,以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如果观测结果出现异常现象,全面保障桥梁的稳定,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实时观测桥梁是保障桥梁稳定性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观测桥梁时,应着重考虑结构内力、材料的弹性模量、混凝土收缩徐变系数、结构自重、施工荷载、温度影响等因素,以达到综合评价桥梁稳定性的目的。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多孔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预应力混凝土多孔连续刚构桥在大跨径桥梁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可以降低材料成本,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其结构形式的复杂性和施工过程的复杂性,施工质量的控制十分困难,这就需要开展针对该类型桥梁施工过程的监
控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开展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多孔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研究,通过建立桥梁施工监控系统,对桥梁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控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并为该类型桥梁的更广泛应用提供支撑。
三、研究内容
1. 综述预应力混凝土多孔连续刚构桥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应用;
2. 系统总结桥梁施工质量管控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监控技术、
质量管理、安全监测等方面;
3. 分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多孔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的特点和难点,明确需要监控和管控的关键节点和关键问题;
4. 设计桥梁施工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确定监测参数和采集
方式,并建立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分析模型;
5. 通过实际案例对监控系统进行验证和优化,完善系统功能,提高
监控效果和准确性。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多孔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提供指导和
支撑,为工程质量的提高、工程安全的保障和施工效率的提高做出贡献,同时也将为国内大跨径桥梁施工监控技术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技术摘要: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方法特点,结合贡江大桥设计和施工情况,重点分析了多跨连续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技术要点,包括0#块、悬臂施工梁段以及合龙段施工技术,为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连续梁桥桥悬臂施工方法合龙段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很多,有支架现浇法、悬臂施工法、顶推法、移动模架法、大型浮吊施工等,其中悬臂施工法应用最广[1,2]。
水平推进,直到跨中合龙,各梁段用预应力紧密连成整体。
施工中墩与梁固结,施工过程中桥墩需承受不对称弯矩。
悬臂施工主要特点是[3-5]:(1)桥下不需要搭设支架,对在深水、大跨、通航、峡谷、高墩的条件下建桥而言,其为最优的施工方案;(2)工序较简单,施工设备少;(3)多孔桥跨可平行作业,施工速度快;(4)悬臂施工使跨中正弯矩转移到支点负弯矩,大大提高了桥梁的跨越能力:(5)节省施工费用,降低工程造价。
1.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贡江特大桥主桥采用变截面预应力连续梁桥,主墩墩号为23#~28#墩,过渡墩为22#墩,29#为桥台。
起点桩号为:K4+393.145,终点桩号为K4+982.145,跨布置为43+3×76+106+136+76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主桥纵坡为2.1%,立面布置图如1所示。
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箱梁顶板宽18.34m,底板7m-10.056m,梁底变化曲线为1.8次抛物线[6]。
图1 贡江大桥立面布置图(单位:m)贡江大桥最大主跨136m,属于特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桥,施工过程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施工主要特点如下:(1)贡江大桥跨度大,跨数多,连续梁桥的自然合龙问题比较复杂;(2)桥梁施工过程中体系转换次数多,对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影响大;(3)贡江大桥属于高次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基础沉降对结构内力影响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基础沉降;(4)连续梁桥的标高出现问题,不像斜拉桥那样通过调整斜拉索索力优化标高,因此,主梁标高控制的精度和难度大;(5)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计算合龙前温度、支承条件、顶推力等因素对结构线形的影响,选择最佳合龙方案,精确计算是实现合龙的基础和保证。
0前言九绵高速公路平武涪江特大桥地处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境内,全长1771m,主桥上部结构设计为85m+2×160m+85m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的连续刚构结构,下部结构采用空心薄壁墩。
主跨布置情况如图1所示,采用分幅式单箱独室结构,箱梁顶宽为12.6m,底宽为7.5m,翼缘悬臂为2.55m,箱梁顶板厚为30cm,悬臂根部厚为80cm,翼缘端厚为20cm。
边跨现浇段和箱梁跨中梁高4.0m,桥墩与箱梁连接处和桥墩顶部0号梁段,梁的高度为10.0m;箱梁底板厚从箱梁根部至跨中及边跨支点截面厚度的由120cm 到35cm 渐近变化,箱梁底板厚度、梁高呈1.8次抛物线的趋势变化,具体的现浇梁结构尺寸如图2所示。
图1涪江特大桥主跨布置情况图图2现浇梁典型横断面示意图1桥梁总体施工方法0#块施工支架采用预埋牛腿+满堂支架的结构,在施工墩身或盖梁时将牛腿预埋件安装至设计位置,拆模后进行牛腿焊接,牛腿验收合格后进行分配梁铺设和满堂支架搭设,搭设完毕进行预压,检验托架受力情况及消除非弹性变形,预压合格后立模灌注0#块。
待0#块张拉完成后安装挂篮,并进行预压,再对称向两侧顺序灌注其他标准梁段。
主梁1#~17#梁段采用菱形挂篮悬浇施工,挂篮设计自重,小于设计挂篮控制重量22.6t。
经合理优化,主梁1#~17#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波形钢腹板施工技术摘要: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具有预应力控制好、受力明确、自重较轻、造型优美等优点,但此类桥梁施工复杂,波形钢腹板的安装和预应力的张拉控制等关键技术影响着桥梁施工质量。
本文依托平武涪江特大桥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梁施工,对波形钢腹板的制作、吊装以及连接工艺进行分析,结合总体施工方法,解决了波形钢腹板纵横向连接困难的问题,同时,分别对钢筋的绑扎、混凝土的浇筑、预应力张拉控制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
关键词:波形钢腹板;PC 混凝土;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技术苏诚,管小慧(宜春公路勘察设计院,江西宜春336000)作者简介:苏诚(1984-),男,江西宜春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桥梁、岩土设计工作。
多联多跨连续梁合龙施工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完善,大跨度、多跨连续梁桥的建设成为趋势。
该技术具有减少连接点数量、降低连接工艺复杂度、提高桥梁承载能力等优势。
但是多联多跨连续梁的合龙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技术难点,阻碍了其规模化、高效化施工。
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先进的合龙施工技术和实际工程应用,对多联多跨连续梁合龙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多联多跨连续梁桥合龙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合龙工艺的确定,主要包括合龙方案的确定、合龙过渡段的布置和支撑系统的设计;二是合龙场地勘察和准备,包括对场地的勘查、计算承载力和决定预制件的位置、安装方式等;三是施工工序的制定和管理,包括从梁段运输、升降、拼装到架设的每一个环节的流程管理。
首先,在多联多跨连续梁桥的合龙工艺确定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材料特性、施工条件和合龙方案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合理可行的合龙方案,并进行过渡段布置和支撑系统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常规的吊装、千斤顶和缆索等施工方法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其他的合龙技术,如滑移法、旋转法、全幅甩送法等。
其次,在多联多跨连续梁桥合龙场地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对场地进行全面勘查,确定场地承载能力、地基基础状态和土质特征等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确定合适的合龙位置、支撑点位置和支撑方式等。
同时,还需对吊装工程进行细致规划和安排,提前安排好预制件的位置和安装方式,准确计算吊装方案和估算合龙现场需要的设备和材料。
再次,在多联多跨连续梁桥合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工序,通过流程管理和现场监督来确保合龙工程的高效率和安全性。
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梁段的吊装和缝隙处理工艺,严格控制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和进度,保证梁段之间的对接精度和平顺过渡,避免出现抖动、错位、扭曲等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在多联多跨连续梁桥合龙施工技术研究中,需要采取综合性、系统化的研究方法,针对不同工程和不同合龙方案制定出合适的合龙施工工艺和工序方案,并实现现场监督和过程管理的紧密配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保证多联多跨连续梁桥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完美完成。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是各国建设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铁路干线等重要交通工程的重要桥梁形式之一。
最近几年,随着通行量和交通速度的增加,桥梁的线形控制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因其跨度大、刚度大、变形小、耐久性好等优点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中的热门选择。
因此,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线形控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线形控制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掌握其受力特点、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的技术要点,为此类桥梁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线形受力分析通过分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受力的特点,掌握其受力规律,为后续的线形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线形设计依据桥梁的受力特点,制定相应的桥梁线形设计准则与规范,以减小桥梁的应力和变形,延长其使用寿命。
3.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和维护深入研究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和维护技术要点,针对其受力和环境特点,总结出适合其的施工和维护方法和技术。
方法方面,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分析、数值模拟、文献调研、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线形特点和控制方法。
四、预期研究结果和创新点本研究旨在研究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应对策略,预期达到以下几个研究成果:1. 掌握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线形特点和受力规律,提出科学、合理的线形设计方案。
2. 研究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和维护要点,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法和策略。
3. 拓宽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研究的领域和深度,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研究进度安排1. 文献调研和桥梁受力分析(1个月)2. 桥梁线形设计准则与规范制定(2个月)3. 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3个月)4. 施工和维护技术研究(2个月)5. 论文写作和总结(2个月)六、预期经费和研究团队本项目预计经费50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购置、文献调研、研究人员工资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