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角度看山东德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 格式:doc
- 大小:7.29 KB
- 文档页数:4
○张倩(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摘要] 本文以山东德州词汇为焦点,探讨其与普通话词汇在词形、词义方面的差异,并对比研究常用词汇的不同,既突出德州方言的地方特色,也为更好地推广普通话找到切入点。
[关键词] 德州方言词汇;普通话词汇;词形差异;词义差异中图分类号: H 17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3-0027-02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侧,北与河北省沧州市为邻,西与河北省衡水市毗连,南隔黄河与济南市相望,东临滨州市。
它处在京沪、石德铁路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九达天衢”之称。
德州方言是德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李荣先生主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德州方言属于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齐区,是一个官话大区,在某些方面和周围的济南、聊城、滨州、河北等地的方言有许多相似点,但是,它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本文将着手从德州方言词汇的独特视角,探析其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既看到其个性之处、保留地方特色,也为发现方言与普通话的距离、推广普通话寻找突破口。
一、词形差异词形上的差异是指同一事物或现象在德州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即义同形不同。
我们主要从音节数量、构词语素以及造词顺序三方面简要分析。
(一)音节数量上的差异一方面,普通话中的双音节词,在德州方言词中也可以用多音节的形式表示。
例如:普通话中的“上午”“下午”,在德州方言中就说成“头晌午”“过晌午”;“棉厂”“八角”说成“轧花厂”“大料瓣”,双音节词变成了三音节。
另一方面,普通话中的单音节词,在德州方言中是双音节词。
例如:普通话中的“冰”“瘪”“钹”,在德州方言中变成了双音节的“冻冻”“瘪鼓”“咣咣”。
(二)构词语素上的差异1.德州方言的构词语素与普通话完全不同的词语,比如:德州方言普通话德州方言普通话海子水塘言谓祈祷坷垃土块馃子油条夜来昨天头牯牲口多咱何时把干便秘2.德州方言的构词语素与普通话部分相同、部分不同的词语,比如:德州方言普通话德州方言普通话拐尺角尺前日前天过年明年煤茧儿煤核儿当街街上河涯河岸黑下黑夜头年去年另外,德州方言词中的附加成分与普通话词语也不尽相同,比如方言中有很多加了后缀“子”的,而普通话中没有:德州方言普通话德州方言普通话急性子急性柳绒子柳绒裤腿脚子裤腿脚嘴角子嘴角茶杯子茶杯肩膀子肩膀值得注意的是,方言中后缀“子”与普通话中作为词尾的“子、儿、头”等的语法作用相同,即只改变了词的形式,并未形成新的词汇意义。
浅析榆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我们通常都认为方言间的差异主要是在于语音,而对于词汇和语法在方言间的差异不够重视。
近年来,有很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方言词汇和语法的研究,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方言的词汇大部分与普通话是相同的,有差异的只有一小部分,而正是这一小部分起到了区别方言与方言、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作用。
本文主要参考《陕北方言词典》并结合对母语的感知,以榆林方言用词为标准来比较榆林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异同,以此来揭示榆林方言的词汇特点。
本文比较时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一、词形上的差异词形差异是汉语方言词语差异最主要的表现。
我们对于词形差异的比较主要是对于榆林方言与普通话义同形异的词语。
以下我们主要从音节数量、构词语素、造词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1. 音节数量的差异(1)普通话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榆林方言中为单音节词。
例如:普通话:缺少猴子看管漂亮得意妈妈手表桃子榆林方言:短猴照俊能妈表桃榆林方言中与普通话双音节词对应的单音节词有很多,有的完全是义同形异,如上例中的短、照、俊、能;有的是选择普通话中比较有区分特点的一个音节,如:猴、表、桃;而有的区别在于叠音与非叠音,普通话中的有些叠音的双音节词,在榆林方言中是不叠音的单音节词,这类词一般是表示亲属称谓的词,比如,妈妈—妈等。
(2)普通话中有的单音节词,在榆林方言中是双音节词。
例如:普通话:蹲章地痣云眉榆林方言:圪蹴戳子脚地隐记云彩眼眉(3)普通话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榆林方言词中相对的是多音节词或短语。
例如:普通话:早晨元旦板凳手指口袋台阶榆林方言:大清早阳历年板凳子手指头倒衩子圪台子(4)榆林方言是双音节词,而普通话是多音词或短语,此类数量不多。
例如:普通话:自行车暖水瓶切菜板榆林方言:车子暖壶案板由上可以看出,从音节数量上来说,榆林方言的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多于普通话,双音节词较少。
2. 构词语素的差异由于人们认识事物角度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语言自身的发展,所以对于表达同一事物会选择不同的语素、音节数量,这样就有了差异,而方言词汇特点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语素选择的差异。
山东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面貌分析山东方言区隶属于官话大区即北方方言区,山东100多个县市方言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中原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
中原官话分布在河南、陕西、安徽、江苏北部和我省鲁南、鲁西南的菏泽、济宁、枣庄、临沂(部分)等近30个县市。
冀鲁官话分布在河北省、天津市及我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等40余个县市。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其中包括我省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40个县市。
山东方言除了具有北方方言共同的特点之外,在其内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异,其中又以语音的差异最为突出。
我省学者钱曾怡等把山东方言分为两大区和四小区。
两大区:西区、东区;四小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
各个方言小区的语音、词汇、语法也都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差异。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中,如何根据受测人保留或残留的方言语音面貌进行评分定级,是一个庞大而又细致的研究课题。
我省自1994年开设普通话水平测试试点,1995年开始测试10年来,按照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试行),在实践中对各个方言区应试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如何界定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符合实际的成果。
因为山东方言在词汇、语法两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异比较小,受测人又都是知识分子,在词汇、语法两方面出现失误的机率很小,所以我们将专门就语音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我们以为,孙修章先生在《研制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基本思路》一文里提示的“等的特征和分界”,对于测试中的等级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中就经常以此精神来提醒测试人员。
一、一级孙修章先生指出:“一级是高级……高级也允许有失误,但失误应属于普通话的范畴。
如异读词、连读音变等,原则上不能有方言性质的失误。
误差极少的是甲等,稍多的是乙等。
”按照这个原则,一级甲等所能够允许的失误就非常有限了。
就总体而言,应试人应该显示的语音规范程度,从声母、韵母两个方面来说,各个组成音素不能偏离普通话音位系统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应该出现与普通话音位不同的区别特征。
山东方言研究报告范文山东方言研究报告山东方言是汉语方言中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中国山东省及周边地区。
本报告旨在对山东方言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以及文化意义进行研究,以加深对山东方言的了解。
一、山东方言的语音特点1. 声母:山东方言的声母清音、浊音与其他方言有所区别。
例如,普通话中的“g”在山东方言中发音为“j”,普通话中的“z”发音为“t”。
2. 韵母:山东方言中的韵母读音独特。
例如,普通话中的“i”在山东方言中发音为“e”,普通话中的“ie”发音为“ei”。
3. 声调:山东方言的声调变化丰富。
一般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例如,普通话的“一”在山东方言中有四种不同的读音。
二、山东方言的词汇特点1. 意趣性:山东方言中存在许多有趣、形象的词汇。
例如,“斗胆”表示胆子大,“眼疾手快”表示动作迅速。
2. 重复性:山东方言中的词语常常使用重复的方式进行表达,以加强语气、修饰修饰。
例如,“走走”表示到处走动,“喝喝”表示尝尝。
3. 方言词汇:山东方言中还保留了许多古代词汇,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例如,“咱们”表示我们,“跳蚤”表示舞蹈。
三、山东方言的语法特点1. 语序:山东方言中的语序与普通话不完全一致。
例如,山东方言中的“看见了我”在普通话中表达为“我看见了”,语序正好相反。
2. 语气助词:山东方言中的语气助词使用广泛,能够增强语气、表达情感。
例如,“啊”表示肯定,“嘞”表示疑问。
四、山东方言的文化意义山东方言作为山东地区的一种语言形式,与山东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
它承载了山东人民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念,反映了山东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同时,山东方言也是山东地区的一种独特文化符号,是山东人民独特的身份认同。
总结:山东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的声音、词汇和语法都独具一格。
通过对山东方言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山东文化和山东人民的精神面貌。
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山东方言正在逐渐减少,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2016级非师1班赵祎学号:2016213564山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而由于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形成的统一语音,因此山东方言跟普通话还是比较接近的。
而山东方言在山东省内又细分三个官话小区: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
在语音方面,山东部分地区(如:枣庄、济宁)没有普通话中的卷舌音,导致卷舌音和舌尖前音不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翘舌不分”,因此在这类地区“zh、ch、sh”和“z、c、s”是混杂的,会出现“炒”和“草”、“找”和“早”等字发音相同的情况。
而跟这些地区将两类声母混为一类不同的是,在山东的其他一些地区(如:胶东)出现了将一种声母分为两类的情况,同样以“j、q、x”为声母的字读音上却有差别。
我的家乡青岛属于胶辽官话区,其方言特征融汇了多个市区的不同色彩,比如,在青岛方言中,在发某些字如“人、闰、热”等以“r”为声母的字时,习惯性省略声母,直接读韵母,发音为“银、运、掖”;而在“算、钻、脱”等字的发音中则习惯性省略介音“u”,发为”散、赞、特“。
而在韵母上,青岛方言中几乎没有”e“这个韵母,在一些字眼中我们会将”e“发为”uo“,比如”哥、饿、贺“等发音为”锅、卧、货“,而在另一些字眼如”喝、蛤“中我们则将”e“发为”a“,读成”哈、嘎“。
总的来说,在青岛方言中,声母”r“和韵母”e“都是非常不标准,几乎不使用的,这可能跟这两个音都有不同程度的卷舌有关。
同时,在广播台练声的过程中,我被指出尖音现象很重,也就是在发”j、q、x“音的时候由于舌尖过紧抵住牙关,导致有气流从齿缝中流出,带出”s“的杂音,经过查证和了解,我发现山东其实是一个尖音团,也就是说山东方言的发声方式中即带有尖音重的特点。
除却声母和韵母,山东方言在声调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以青岛、淄博为代表的胶辽官话区中只有三个声调,而在另一些市区比如利津、章丘、邹平等却有五个声调。
对于青岛地区究竟是少了哪一个声调我没有查阅到相关资料,但根据我自己平日生活的理解,我认为青岛方言中缺失的声调很可能是三声,比如”晚、管、毯“等字的时候,我们会读成”弯、关、摊“,像北方人直爽的性情一样,直来直去。
山东17地市方言大全,还是咱东营话最亲切 !山东方言你都能听懂吗?下面小编带大家通过山东17地市方言,感受下咱们多姿多彩的大山东!青岛话青岛话属于胶辽官话,其特征是舌音比拟重,常常把「th」音加在「sh」、「x」、「s」上。
普通话的声调也被削减不少。
根本上在某个程度上,要把普通话转成了青岛话,只需把普通话的声调改一改,把第四声保持不变。
说青岛话的窍门,就8个字:“一三互换,二四归四〞。
喝啤酒hāpǐjiū狭窄——窄〔zhei〕吧(轻声)傻——彪、嘲、半仙、愚小嫚儿,嫩可真稀罕银!济南话济南话,是指流行于济南以及相邻地区的方言,属于冀鲁官话。
其特点:豪爽快直,日常语言交流当然也坦诚相见、毫无戒备之心,所以无需转弯抹角;而且唯恐词不达意,所以每个音节都发成重音。
如宋代的“夜来〞,明代的“崴拉〞、“倒达〞、“仰摆〞等等。
一些古代少数民族的语词和外来语在济南话中更是俯拾皆是。
如“赛〔蒙语,好〕〞“关饷〔满语,发工资〕〞等。
么——指什么。
“你干么?〞崩没根——吹牛的意思。
〔bengmugener〕将将的——刚刚的老师儿,你这个衣服杠赛来!淄博话淄博话指山东省淄博市以及相邻周边地区〔例如:邹平县、章丘市、博兴县等〕的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淄博方言与济南方言发音大致相同,但带有淄博地区的地方性用词。
并且淄博市下辖各区县之间所用方言所发声调,也存在明显差异,淄博方言以淄川、博山方言和临淄方言最具有代表性和特色。
唉吆佛——疼〔语气词〕迂阔——舒服棒〔槌〕子——玉米杌札子——板凳不杂——用于话尾,无实际意义(例:你吃不杂?=你怎么不吃?)俺爱你刚石节烈!枣庄话枣庄方言属于北方语系,更详细的分类属于中原官话区西鲁小区。
枣庄方言在诺大的北方方言区里并不另类,大同小异。
但它特有的成语、歇后语、形容词、倒装句和声调改变那么意思和用途都改变的特点独树一帜。
枣庄方言幽默幽默,看似易学,但有些虚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奏吗起——干什么去黢黑——很黑个气——吵架你快呼地——你赶紧内鼓捣地还不孬来!东营话东营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区的冀鲁官话;在山东方言区划中东营方言属于中北方言区的中济方言片。
山东语文知识点高三山东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也是华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地区。
它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语言特点,因此成为了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山东语文高三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山东的语言文化。
一、山东方言特点山东方言是汉语方言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各个地区。
它与普通话有一些显著的差异,下面将介绍一些山东方言的特点:1. 发音特点山东方言在发音方面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山东方言中的韵母发音较为明显,而声母发音则较为浊响。
此外,山东方言还有舌尖音和舌面音的特点,这在普通话中并不明显。
2. 词汇特点山东方言的词汇也有一些独特之处。
例如,“咋”表示“怎么”,“馍馍”表示“馒头”,“娃儿”表示“孩子”等。
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但在山东方言中却很常用。
3. 语法特点山东方言的语法结构与普通话也有所不同。
例如,山东方言中的疑问句常用“又不是…”的结构,表达一种反问的意味。
另外,山东方言中的语序也有所特殊,常常将动词放在句首。
二、山东古代文化除了方言特点,山东还拥有丰富的古代文化。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山东的文化底蕴,也对整个中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山东古代文化的知识点:1. 孔子与孔庙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的故乡就在山东,因此山东成为了孔子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成为了山东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2. 曲阜文化曲阜作为孔子故乡的县城,拥有丰厚的孔子文化底蕴。
曲阜有“天下第一学府”之称,历史上孕育了许多杰出人才。
在曲阜,还有孔庙、孔府、孔林等重要的文化遗址。
三、山东现代文学与艺术除了古代文化,山东也有着丰富多样的现代文学和艺术作品。
下面将介绍一些山东现代文学与艺术的知识点:1. 鲁迅与《狂人日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作品影响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发展。
他的代表作之一《狂人日记》就是在山东创作的。
山东方言大全
山东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各个地区。
由于山东地域
广阔,历史悠久,山东方言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山东方言的基本特点和常用词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山东方言。
山东方言的基本特点:
1.浊化现象,山东方言中的浊化现象非常普遍,即在某些情况下,清辅音变成
浊辅音。
比如,“对”读作“咂”,“大”读作“搭”,“瓜”读作“瓯”等。
2.入声保留,与普通话不同的是,山东方言中的入声保留得比较完整。
很多词
汇在读音上保留了入声的特点,如“心”读作“冚儿”,“鸡”读作“鸡儿”等。
3.特殊的语音现象,山东方言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如舌尖音的转化、鼻音的出现等,这些都是山东方言独特的语音特点。
山东方言的常用词汇:
1.老乡,在山东方言中,“老乡”通常指同乡、同村的人,也可以用来称呼朋友。
2.嘎巴,指的是东西、东西块儿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东西的大小。
3.搭脑袋,指的是撞头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发生争执或者打架。
4.瞅瞅,在山东方言中,“瞅瞅”是指看的意思,常用来表示询问对方是否看
到了某个东西。
5.糟践,指的是浪费、虚度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轻视。
6.瞎扯,在山东方言中,“瞎扯”是指胡说八道的意思,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方
的言论不负责任。
以上介绍的是山东方言的一些基本特点和常用词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
了解和学习山东方言。
山东方言作为中国方言中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希望大家能够多加学习,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山东方言的文化。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