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定位(超详细)
- 格式:ppt
- 大小:16.40 MB
- 文档页数:100
高中地理区域定位的方法总结高中地理区域定位一、绝对定位(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线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定位方法。
根据经纬度及其变化规律来确定区域位置,常用的规律是:经度值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度。
纬度值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掌握一些带有控制意义的重要经纬线,利用这些经纬线对题目中的设定区域进行准确定位。
我们可以选取下表中的10条经纬线判读,应熟悉的内容有:这些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地形区、气候区、主要海域及主要国家。
了解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有助于学生快速进行区域定位。
学生还可以选取下表中的8条经纬线进行中国的区域位置判读:二、相对位置定位法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可采取与周围地理事物相比较(方向、距离)的方法,确定其地理位置。
中国的区域位置判读辅助点:1.四至点:最西端(73°E)最东端(135°E)最南端(4°N)最北端(53°N)2.一些重要城市如北京的经纬度。
如知道北京(40°N,116°E)的位置,如果题中提到某地(45°N,125°E),可根据其在北京的东北方向判断其在东北平原。
三、利用轮廓定位每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轮廓特征,结合地图册将大陆轮廓、洲界、国界、省界等描一遍并熟记形状。
如意大利半岛像长筒高跟靴踢足球;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云南省像开屏的孔雀、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等。
熟记下列陆地海岸线(海峡、运河、海湾)和岛屿海岸线(岛屿、群岛)的轮廓特点,也非常重要。
1.重要海峡(13个):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朝鲜海峡、土耳其海峡、麦哲伦海峡、莫桑比克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英吉利海峡、德雷克海峡、台湾海峡、曼德海峡、巽他海峡2.重要半岛(16个):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雷州半岛、阿拉伯半岛、索马里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加利福尼亚半岛、南极半岛、拉布拉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3.重要海湾(6个):几内亚湾、波斯湾、孟加拉湾、亚丁湾、比斯开湾、墨西哥湾4.重要岛屿(12个):台湾岛、海南岛、马达加斯加岛、斯里兰卡岛、大不列颠岛、冰岛、爱尔兰岛、格陵兰岛、纽芬兰岛、新西兰岛、火地岛、塔斯马尼亚岛5.重要群岛(10个):阿留申群岛、日本群岛、马来群岛、加纳利群岛、亚速尔群岛、极地群岛、西印度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四、利用山脉、河流、湖泊、交通线等地理现象或事物定位掌握下表中的河流、湖泊、交通线的形状和山脉的位置,有助于学生快速进行区域定位。
区域定位:从规划到发展区域定位是指对特定的地理区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规划,以确定其发展潜力、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出合适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区域定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个地区的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区域定位的详细说明:一、区域定位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
区域定位必须基于客观的数据和事实,避免主观臆断和盲目猜测。
2.综合性原则。
区域定位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文化、政策法规等,需要综合分析和评估。
3.可持续性原则。
区域定位需要考虑长期发展,避免短视和急功近利,要注重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差异性原则。
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区域定位需要尊重差异性,发掘每个区域的独特潜力。
二、区域定位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区域定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等。
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2.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区域定位的核心因素之一,包括产业、就业、投资、贸易等。
不同经济基础条件下,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3.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区域定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人口结构、文化传统、教育水平、社会治理等。
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区域发展的策略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4.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是区域定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国家政策、地方政策、法规制度等。
不同政策法规环境下,区域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也会有所不同。
三、区域定位的主要内容1.确定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具体的战略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目标。
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通过对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文化、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全面分析,找出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明确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方面。
3.制定区域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根据区域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措施,包括产业规划、投资促进、人才引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