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对照表
- 格式:doc
- 大小:302.50 KB
- 文档页数:7
四川方言-普通话发音对照表四川方言翻译1:“鼓到”:意思是强迫、让别人做不愿意的事情。
例如:他鼓到要喊我去打牌。
2、“弯酸”:指挑剔的意思!比如:你这人怎么这么弯酸啊,我都给你弄了几道了,你还弯酸人!3:“萨过”:意思就是说事情已经过去了,结束了的意思。
比如:“今天的会就萨过了,就到这里!”4:“几哈些”:是催促别人快点的意思!比如:“快,几哈些吃完哈,人家等到起的”5:“巴郎(喜)不得”:就是别人想的和做的正好是自己想的!比如:“他倒巴郎不得和你去去吃饭哦”6:“掘货”:意思就是此人很没水准,很不入流。
比如:“你个掘货!”7:“斩劲” 意思是用劲,努力做好一建事情。
比如:“要斩劲抬哦,抬完了就吃饭了“8:“苟“ 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很吝啬的意思。
比如:“你不要看大哥那个样子,其实是个苟的很!”9:“歪”:形容一个人很凶的意思!或者是种表面怕心头怕的一种牵强!比如:“你很歪哦!!知道我是干啥子的不哦?(其实自己啥子都不是!)”10:“狗儿麻糖”:是说很杂乱的意思!比如:“今天老子去上网,啥子狗儿麻糖的人都有。
“11:、“绵” 意思是表达一个事物和一个人做事情很拖,性格很慢,很缠绵!比如:“你做事情不要那么绵嘛要的不哦?快点!”12:“求” 取代“什么”的意思!比如:”你求都不懂!”13:吃刹午” 意思就是吃中午饭的意思。
一般出现在农村大人喊小孩吃饭的场境。
比如:二娃子,莫放牛啦。
快回来吃刹午!14:、“一哈” 就是一起或者一块的意思!比如:“今天去吃饭,把他们一哈都喊上!”15:毛焦火辣” 形容一个人烦躁,急躁的意思!比如:“你的牌打得好差哦,输的我毛椒火辣的!”16:、“落教”: 就是说这个人比较懂事,听话。
旺苍人常常来比喻孩子!比如:“那娃儿还比较落较!说了他就不闹了”17:“打捶” 意思是打架的意思。
比如:“你两个一天到黑都在打捶常用语言翻译巴倒——粘住了板眼儿——搞笑、喜剧、花样多帮翘八硬——很硬帮重——很重包谷——玉米背时——倒霉,活该鼻达龙——流着并不时地吸着鼻涕的人不摆喽——太厉害了,太好了不得——不会,不可能不得了——了不得了,很厉害了,受不了了出租车= 猪儿小纸条=飞飞儿胖子= 闷墩儿闪电=火闪风筝=风曲儿地方=踏踏里面=吼头青蛙=切猫儿赖蛤蟆=赖格宝螃蟹=盘海鹦鹉=恩儿蜻蜓=丁丁猫儿蚯蚓=曲蟮儿,曲蟮子蟋蟀=赵机子老婆=老妞儿,婆娘接吻=啃兔儿脑壳,打波儿,亲嘴儿内裤=遥裤,火炮儿手肘=倒拐子膝盖=客西头儿小便=屙尿/改手拖鞋=杀板儿孩中间商=川川儿板车=甲甲车石头剪刀布=石砌儿(石qu'er)看=QIO、捏=RUA提=DIA东西少=滴点儿全部=一哈一巴掌=一耳屎好了=归意了打架=打锤,格捏冷=冰欠非常黑=区马黑场面宏大=好大的阵仗形容满的=扑修闷嫌搓澡=搓夹夹直走=抵拢转弯=倒拐说话=开腔打扮=妖艳儿天气冷=冷飕飕形容急忙慌慌的=惊风火扯撵趟趟儿=跟斗儿扑爬麻烦=恼火衣服穿的紧=鼓丁暴涨形容身上摸的钱了=分儿都不分儿了形容东西煮得很软=稀溜pa形容做事情很投入=眯到脑壳胡牌=guo了听牌=下叫吃多了不消化=丁到了东西少,小气=扣扣儿恶心=挖连不踏实=李扯火打哈欠=打豁孩显怂相=TOU怂躲起=强起装怪=der啊当的买便宜货=买乡因/买欺头关紧(门窗等)=关得清死严缝/关得帮紧经常=环是,崩程反而=颠转很可能=多半故意=利边狼吞虎咽=穷劳饿瞎一只眼的人=边花儿一只脚有问题的人=掰掰儿形容一个人不修边幅=日不笼耸/鬼迷日眼不懂事的人=广儿石试一下=告一哈没关系=莫来头,不存形容一个人厉害=歪得很对自己孩子的爱称——幺儿闲谈=摆龙门阵吹牛=冲壳子开玩笑=涮坛子不务正业=打滥仗吵架/闹矛盾=扯筋/扯皮赤条条的=光懂懂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对比四川话,又称四川方言、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西南官话的主要使用地区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的语言。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笔记(一)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笔记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词汇方面:–河南方言中“赶”代表着“去”,而普通话中表示“还原”或“逐步减少”。
–河南方言中“就”表示“是”,而普通话中表示“正如”。
–“喂”在河南方言中是“干活”的意思,而在普通话中表示“称呼”或“问候”。
•语法方面:–河南方言中常用“把……给”来表示“把某物交给某人”这一动作,而普通话中通常只用“把……交给”。
–河南方言中“打个铁”表示“敲打铁器”,而在普通话中我们使用“打铁”这一表达方式。
河南方言中常见词汇及其意思•“盒愣”的意思是“傻瓜”。
•“嗖派”的意思是“小气鬼”。
•“缪样”的意思是“拖拉吊儿郎当的样子”。
•“刨花”的意思是“人太瘦”。
河南方言小常识•河南方言中,“姓”与普通话中不同,例如“我姓张”在河南方言中常用“我叫张家的”这样的表达方式。
•河南方言中,“的”在形容词后面表示强调,例如“好的干”代表着“真的很好干”。
•河南方言中,“¡”表示疑问,例如“你来啦¡”代表着“你来了吗?”。
以上就是关于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的一些笔记和小常识,希望能够对大家了解河南方言有所帮助!河南方言中常见的口头禅•“咳”或“嘿”用于打招呼,表示“你好”,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喂”。
•“嘞嘞”表示同意或是“好的”意思,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好的”。
•“揍来”表示“打来”,用于强调动作的完成,类似于普通话中的“打电话”。
•“粑粑”是指爸爸,而“娘娘”则是指妈妈。
河南方言与文化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历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
河南方言自然融入了这些文化资源,并且与当地的宗教文化和民间文化紧密相连。
•在河南方言中,“银”是指众神之神,并且在各个宗教和民间故事中都有所体现。
•河南方言中“丧事”,是指去世人的家人进行的各项事项和仪式。
•河南方言中,马和龙都被视为吉祥物,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有神奇力量的象征。
贵州方言和普通话词汇
贵州方言作为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贵州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不同词汇:
1. "吃饭"(普通话) - "食飯"(贵州方言);
2. "你好"(普通话) - "都好"(贵州方言);
3. "谢谢"(普通话) - "多谢"(贵州方言);
4. "喝水"(普通话) - "饮水"(贵州方言);
5. "爸爸"(普通话) - "老子"(贵州方言);
6. "妈妈"(普通话) - "娘"(贵州方言);
7. "中国"(普通话) - "中国"(贵州方言);
8. "电视"(普通话) - "电大"(贵州方言);
9. "大街"(普通话) - "大道"(贵州方言);
10. "路"(普通话) - "街"(贵州方言)。
需要注意的是,贵州方言有多个方言分支,因此在不同贵州方言之间可能还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杭州话方言同普通话词汇对照杭州话同普通话词汇对照杭州话词语丰富,随着普通话影响的扩大,杭州话词语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与变化,而其中仍有很大部分保持其地方语言变体的独立性,较为典型的词语有:早上、早半日——上午日里——白天日中——中午晚快边儿——傍晚夜里头、晚上头——夜晚头毛——刚才葛毛——现在上毛、上毛子——前回旧年子——去年辰光、时光——时候豁闪——闪电落雨——下雨落雪——下雪雪烊得来——雪化了男人家——男人女人家——女人小伢儿——小孩子男伢儿——男孩子女伢儿——女孩子阿爸——父亲姆妈——母亲爹爹——祖父随笔美文.sibi..n随笔整理分享奶奶——祖母阿哥——兄阿弟——弟阿姐——姐阿妹——妹伯伯——伯父大姆妈——伯母小伯伯——叔父婶娘——叔母娘舅——舅父舅姆——舅母老公——丈夫老婆——妻子老头儿——泛指老年男人;妻子对别人称自己的丈夫限于中老年人丈人——岳父丈姆娘——岳母老倌——用于指人,如:葛个老倌,那个老倌,即这个人,那个人郎中——多指中医师烧饭师父、厨房师父——厨师、厨子贼骨头——贼跷拐儿——瘸子喉咙——嗓子、喉面孔——脸额角头——额鼻头——鼻子眼乌珠——眼珠头颈——脖子手膀——胳膊大脚膀——大腿脚踝头——膝盖骨及其周围赤膊——光膀子菜蔬——指下饭的菜菜馒头——菜包子肉馒头——肉包子烧酒——白酒老酒——黄酒温吞水——温水六谷——玉米黄豆——大豆番茄——西红柿洋番薯——马铃薯、土豆沙核桃儿——山核桃雄鸡——公鸡婆鸡——母鸡麻巧儿——麻雀曲蟮——蚯蚓胡蜂——马蜂犭+活狲——猴子弄堂——胡同窗门——窗户茅坑——厕所天井——院子扶梯——楼梯抽斗——抽屉戏文——戏剧造话——假话高头——上头下底——下头好看——美难看——丑土+奉音近“风”——骯髒薄如:粥太薄——稀厚如:粥太厚——稠壮指动物——肥长人长——高狭——窄阔——宽尽该、蛮蛮、木佬佬——很蹩脚、起泡、推板——差不乖——顽皮吃力——累发靥——可笑、好笑难为情——害臊滥滥湿——很湿冰冰瀴——很凉墨墨黑——漆黑慢慢交——慢慢地好好交——好好地糊达达、糊里达喇——粘粘糊糊讨老婆——娶媳妇嫁老公——出嫁生病得来——病了肚皮尸+查音同查——泻肚子发寒热——发虐疾看医生、看毛病——看病捞痒——搔痒做事体——干活儿吃酒——喝酒吃烟——抽烟吃茶——喝茶洗浴、汏浴——洗澡倒霉——丢脸寻事儿——找岔闹架儿——吵架拎起来——提起来睏觉——睡觉歇力——休息耍子——玩儿晓得——知道有数——懂了记牢——记住粘牢——粘住特为——故意打呃得——打嗝吃不落——不能胜任摆、安、搁——放用场——用处跌了得来——遗失了寻着得来——找到了啥时光——什么时候啥地方——什么地方啥花头——什么花样,什么东西做啥——做什么晏歇会——等会儿见一毛、两毛——一次、两次一道——一块儿一床被——一条被一部车——一辆车一桄鱼——一条鱼打一记——打一下一滴滴——一点儿一息息——一会儿杀瘟猪一敲竹杠毒头——指脾气古怪的人瘟孙——指无用的人吃相——谓态度,如“吃相难看”,即态度不好藤头——喻人固执己见,不可说服勒格——形容善于挑剔的人,难与相处汪颡——用以称蛮不讲理、态度凶恶的人寿头——称不合时宜的人枣儿瓜——喻不知好歹的人别苗头——与人竞争,比高低上轧头——喻遇棘手事,两面受挤牵煞煞——谓忸妮作态,取悦于人多指女性大青娘——少女的一种旧称空老老——无事找事干,无话找话说起搁头——作梗,或寻衅木榔豆腐——从前指包头鱼头烧豆腐,现成为骂人很笨的意思牵头皮——因某人或某事受牵连,被人背后议论门分账——原指应得之分,后引申为指应做之事半吊子——对某事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接口令——指回答别人说话的本领,如说:某人接口令好,即称赞该人答人之言敏捷而且得当碰鼻头——指做事碰壁或寻人未遇吃盾白儿——受人驳诘桂花师傅——指初出茅庐、没有本事的师傅头大心慌——指人自以为了不起敲瓦片儿——指大家聚集吃饭,大家分摊出钱碰头磕脑——做事不顺当,挫折多三不知头——忽然之间,出其不意挖脚底板一说别人以前不光彩的事吃空心汤糊——比喻向别人许了愿而不能兑现钉头碰铁头——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让为好跌一跤——意谓出于好的愿望办了某事,不仅不被理解,反遭人怨回汤豆腐干——指人被辞退而复人吃隔夜螺蛳——喻人说话哼嗦,纠缠不清蚂蚁扛鲞头——比喻人多活少,许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歪了头由自己说——意谓听不进意见,自以为是。
聊城普通话与方言对比(词汇)普通话方言n哪里哪向哪合门儿那里那合门儿那会那会里南瓜面金瓜年老老气年轻少面年景年月年初年头儿上一开春儿年底年根儿底下难看丑难怪怨不地难道木地男孩小子男少年半大小子恼火恼了火了脑袋脑袋瓜内心心眼里内衣贴身儿穿的泥土泥巴你恁纽扣扣子扣儿女儿妮小妮儿女婿贵客姑爷懦弱窝囊虐待折腾牛毛细雨蒙棱雨儿农田庄稼地农村乡里乡下宁可马非儿o偶尔蹦拉星地p屁股腚蛋子腚垂子盘腿蜷枉腿蜷横子腿朋友不错的旁敲侧击敲打盼望巴子漂亮俊好看q欺骗勒哄笼起初开头原先恰好严准儿巧了前面前头千万可悄悄悄么时儿青蛙蛤蟆清晨清起来早起来去年年时拳头皮锤劝驾拉架勤快勤利不使闲清明寒食秋天秋里蚯蚓蛐穿乞丐要饭的亲戚亲家痊愈除根儿啦欠帐拉帐该帐r热水瓶暖壶欺负掐巴躯体身子如今这会里任意随便儿敞子壳儿地s撒谎巴瞎勒人腮腮帮子散步溜达逛游嗓子嗓个眼儿松软软化暄头傻子憨头憨子上午头晌儿上学念书上边上头上腋窝胳肢窝儿商人做买卖的商店铺儿伤疤疤拉少女闺女妮少松长没大些没大有蛇长虫摄影捏影身材身条儿条杆儿生病不大好不舒坦手术开刀输液打吊针深夜下半夜二半夜什么么个么儿什么个什么时候多咱晚儿多咱多自儿施肥上肥上粪时髦洋气是否对不收拾拾掇十多个十拉个首领头儿睡觉歇子说不定拿不准说话拉呱说谎巴瞎说大话熏气儿说不定定么水灾淹了双胞胎双巴爽快快当生日生儿生月儿树墩树疙瘩漱口漱嘴舒适得劲儿顺着沿子捋子摔倒撂倒熟悉熟化臊味儿臊气瘦瘦巴瘦溜剩余呆料思索门禁水平高棒棒脚儿稍微略许求起儿t太忒太阳爷儿爷儿淘气皮皮实讨厌硌影恶影影嫌恶特意得(dei)一儿田野漫地里特别别提那个驼背锅腰儿罗锅腰儿庭院当院儿当院子听话听说服实挺绷台阶门台儿螳螂刀螂躺下歪下挑拨戳挑w外边外头晚上黑家哄上晚饭喝汤哄上饭顽皮皮皮实往常每道儿每道儿里为何咋子为难难为乌鸦老鸹无数楞多杠多午饭晌午饭午休歇晌无误没走儿无能废废头无论反正脆往年门年外祖父老爷外祖母老娘味道滋味儿蜗牛别拉牛畏缩憷头打憷x西红柿洋柿子西面西边儿吸烟抽烟焖两口儿膝盖胳拉拜子蟋蟀蛐儿蛐儿喜爱待见稀罕喜鹊山喳喳下面下头下午天夕下巴嘴巴子夏天热天里现在现大晚儿这会儿里显示谝向来历来向日葵转天葵相当怪小子小儿小便尿刨尿尿小气奸抠唆夹缩心里心窝里心胸狭窄小性儿小心壳拉儿小心眼儿幸亏亏了腥味腥气醒目起眼儿扎眼儿许多老多些多海喽去啦老鼻子啦絮叨迂摸迅速快子快时地赶么紧儿地训斥倒堵雄新年年下熊狗熊黑瞎子寻觅普搂想寻思裁思y牙刷牙刷子牙碜垫牙蚜虫蜜虫子腻虫子烟囱烟筒眼力眼光眼屎眵马糊涎口拉拉演员唱戏的厌恶硌影恶影远老(孤)远养育拉巴要好为好儿不错也许当不住也兴备不住夜晚黑家哄上夜盲症鸡宿眼一共统共一向向来一旁旁边儿个一伙一是一群人一起子人一串一嘟噜一开始起根儿安根儿一起头儿一起了儿一直一总衣裳褂子有点丘起儿浴室澡堂子愚笨迂脓畏脓月初月头儿月亮月老娘右边右首儿玉米粥糊突郁闷窝憋犹豫游乎预料落想料盱仰脸腆脸摇头不棱头格郎头应酬支应打支应圆圆由原来淹根儿沿根儿因为用故z早晨清起来早起来怎么咋了这么正么这样正么样儿这里这合门儿这向这合正好严准儿中途半截腰的砖砖头自己自家自家个儿己己自行车洋车子昨天夜儿里做客串门阵雨过路雨左边左首儿中间当么间儿中午晌午头儿中等中不溜二不溜儿丈夫男的长辈老的儿整治摆弄捣鼓撕为争辩较白追段做作拿捏值得犯着自在自沿仔细细发指望指子直直林直捻着急急眼只是一不地知足贪业儿眼红眼儿气皱折皱巴走运有时气怎样整么样乍样儿永远脆多子儿终究到底归局最多足顶足天儿专门单管提另。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1、本材料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
2、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
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
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
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
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
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
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
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
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
常见的莱西方言与普通话规范词汇的对照表:土话举例规范表达管紧你管紧不知道举手发言“从来”或“老长时间”哪木你哪木不举手?怎么多絮你小孩儿多絮日期没交作业了老长时间好胜儿你把字好胜写着好好漫着我们漫这作一条高沿着管哪管哪找遍了到处,所有地方斥木斥木写完写完了没有拉木了省去拉木了的零省去末尾的零扎固你的钢笔斥木扎固好你的钢笔修理好了没有亩脏干儿亩脏干儿做出来了一会儿做出来了不朝防儿不朝防掉在了地上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原不呆原不呆你不会来怪不得你不会来鼓拥拜快点儿,拜鼓拥了快点,别磨蹭了嘎护好好嘎护同学好好团结同学急娄儿拉铃了还不急娄进教室拉铃了还不赶紧进教室搂不够太高了,搂不够太高了,够不着踢登了(华拉了)录音机踢登了录音机坏了老鼻子考试错题老鼻子了这次考试错题很多敢不他敢不上同学家了他可能上同学家了助声你会就大胆助声你会大胆说(发言)涮溜他做题真涮溜他做题又快又好麻视麻视一下大约能等于几估计一下大约能等于几哈扑坐直了别哈扑桌上坐直了别趴在桌子上口嘎口先口嘎口算算先口算一下哄都哄他那样认真就好了都像他那样认真就好了跟由作业不要跟由作业不要拖拉原称这件事不能原称别人这件事不能怪别人好呆呆好呆呆写完了好容易写完了差木差差木差摔倒差点儿摔倒缭主可把这件事缭主完了可把这件事处理完了归期归期你把题看错了原来你把题看错了扒争就扒争星期天了就盼望星期天了料料可料料你了可吹乎你了秃撸绳子头秃撸了绳子头开了秃撸爸爸在家秃撸猪下货爸爸在家收拾猪下货杂目他的书写真杂目他的书写真差胡烂过儿把你的文章胡烂过读一读把你的整个文章读一读散扑拉儿这些作业散扑拉怎么拿这些作业散开了怎么拿隔木好好隔木隔木怎么列式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列式活隆宫活隆宫才有多少人一共才有多少人嘎目别嘎目人了别取笑人了稀罕小家伙长得真待人稀罕小家伙长得真讨人喜欢越着你手里越个什么你手里握个什么捏捏是谁在说话那是谁在说话剔头卡次他说话剔头卡次他说话干脆有力各洋打人骂人谁不各洋打人骂人谁不讨厌滑皮这个小孩太滑皮了这个小孩太顽皮了仰歪登一下摔了个仰歪登一下摔个仰面朝天雪雪让你来的谁让你来的重念别重念了别念叨了哈胡今天爸爸又哈胡你来吗今天爸爸又训斥你来吗?斥得老师愿意斥得你吗老师愿意批评你吗格娄用筷子慢慢格娄格娄用筷子慢慢搅一搅俏(彪)别俏(彪)了别犯傻了场候这场候挺凉快这地方挺凉快乍生乍生干不熟悉初次干不熟悉欢气真欢气死了高兴得不得了杠他画得杠好了他画得太棒了栽排妈妈栽排她路上注意安全妈妈嘱咐她路上注意安全约书你说话约书大点声你说话稍微大点声恣云坐在秋千上真恣云坐在秋千上真舒服饥困早晨没吃饭饥困了早晨没吃饭饿了群细能看群细吗能看清楚吗洋思洋思有事要请假要是有事要请假不管事大胆点,说错了不管事说错了不要紧。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
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
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
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
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
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
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
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