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频器辨识

变频器辨识

变频器辨识
变频器辨识

低压变频器辨识运行

电动机辨识运行是一种检测算法,是为了在变频器内建立精确的电动机模型。在识别过程中,变频器会自动识别电动机的特征以用于优化电动机控制,寻找最优的电动机控制策略,使变频器和电动机获得最佳的匹配。运行标准电动机辨识运行可以保证最大可能的控制精度。

运行开始前应检查以下各项

1.核对接线是否正确

2.确认端子间或各暴露的带电部位没有短路或对地短路情况。

3.确认端子连接、接插式连接器和螺钉等均紧固无松动。

4.确认电机没有连接机械负载

5.投入电源前,使所有开关都处于断开状态,保证投入电源时,变频器不会启动和发生异常

动作。

6. 摇测新电机的绝缘为正常值

☆ABB低压变频器励磁辨识运行模式的操作步骤☆

1.送电

2.选择参数锁的状态。按PAR键,将:“16.03”条由<0>改成<358>,即开锁。

3.手动输入电机启动数据。根据电机名牌参数将“99”条中的数据改成与本电机

相应的参数值(如:额定功率、额定电流等),此时面板上会交替出现警告和信

息,并且自动进入下一步。这说明电机参数已被设置(参数设置见说明书P17页),

并且传动设备已经准备启动电机辨识(ID MAGNETISATION或ID RUN)。

4.选择电机辨识的模式(一般选择ID MAGN)。ID MAGN(辨识励磁)适合

于大多场合,它也用于基本启动过程。(此时ID RUN选项为NO)。

5. 如何执行运行辨识。将“1

6.06”条由〈ON〉改成〈OFF〉,按面板上LOC/REM

键改为本地控制(L显示在第一排),此时按绿色运行键进入辨识励磁模式,在

零速下电机励磁20-60秒,这时会显示两个警告信号。

6. 检查电机的运转方向。按ACT使状态行可见,先按REF键(给定值)后按箭

头键增大或减小给定值,电机转速跟着变。<注意:在改变给定值之前最好先检

查“11.04及11.05”条中的最小极限及最大极限给定值,给定值在此范围内有效。

另外“11.01”条中的REF1或REF2信号源的使用取决于应用宏程序(详见说

明书P106-110页)>。按绿色运行键,检查电机是否按要求的方向转,若试车正

常,按面板红色停止按扭。

7.将“16.06”条改回成.

8.最后将“16.02”条由〈OPEN〉改为〈LOCKED〉。

☆富士变频器辨识运行步骤☆

1.在变频器上设置电机参数:按PRG键进入程序菜单页面,选择“1.数据设定”。按“FUNC/DA TA”键,进入功能选择页面,选择所需功能,再按按“FUNC/DA TA”键,进入数据设定页面,用∧或∨键对参数做相应的更改,一旦数据确定,可按“FUNC/DA TA”键将数据写入存储器。数据设定完毕后按“RESET”键,回到初始页面。需设定的参数:“F03最高输出频率”“F04基本频率”“F05额定电压”“F06最高输出电压”“P02电机功率”“P03额定电流”“F07加速时间”“F08减速时间”。

2.电机自整定步骤:设定功能“P04自整定”数据为1(电动机停止)或2(电动机旋转)。按“FUNC/DATA”键写入设定值后,按“FWD”键或“REV”键即开始自整定。自整定过程需要数十秒时间。(设定值为2时,电动机按照设定的加速时间加速到1/2基本频率进行空载电流的整定,再按照设定的减速时间减速,所以总的整定时间和设定的加减速时间有关。)当显示“执行中”消失时,表示自整定结束。最后,按“STOP”键。

☆富士变频器与ABB变频器控制方式的切换☆

1.富士变频器:同时按RESET和STOP键可以改变控制方式(就地或远方),或者将F02条

改为“0”(面板控制)。

2.ABB变频器:将“16.06”条由〈ON〉改成〈OFF〉,按面板上LOC/REM键,就可以将

控制方式改变,“L”为就地,“R”为远方。

怎样解决西门子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怎样解决西门子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变频器的英文译名是VFD(Variable-frequency Drive),这可能是现代科技由中文反向译为英文的为数不多实例之一。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的频率和幅度的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传动元件。 1、电动机的效率和温升的问题 变频器在中、韩等亚洲地区受日本厂商影响而曾被称作VVVF(Variable V 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 Inverter)。在运行中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谐波电压和电流,使电动机在非正弦电压、电流下运行。拒资料介绍,以目前普遍使用的正弦波PWM型变频器为例,其低次谐波基本为零,剩下的比载波频率大一倍左右的高次谐波分量为:2u1(u为调制比)。 PWM即脉冲宽度调制,是一种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控制模拟电路的控制技术。PWM以其控制简单、灵活、效率高和动态响应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PWM是开关型稳压电源中的术语。这是按稳压的控制方式分类的,除了PWM型,还有PFM型和PWM、PFM混合型。如今的很多微型控制器中都有PWM控制器。 高次谐波会引起电动机定子铜耗、转子铜(铝)耗、铁耗及附加损耗的增加,最为显着的是转子铜(铝)耗。因为异步电动机是各类电动机中应用最广、需要量最大的一种。异步电动机由气隙旋转磁场与转子绕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从而实现机电能量转换为机械能量的一种交流电机。作电动机运行的异步电机。因其转子绕组电流是感应产生的,又称感应电动机。 是以接近于基波频率所对应的同步转速旋转的,因此,高次谐波电压以较大的转差切割转子导条后,便会产生很大的转子损耗。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因集肤效应所产生的附加铜耗。这些损耗都会使电动机额外发热,效率降低,输出功率减小,如将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于变频器输出的非正弦条件下,其温升一般要增加10%--20%。 电源是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也称电源供应器,它提供计算机中所有部件所需要的电能。 2、谐波电磁噪声与震动

变频器控制电机转速的方法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的。 1. 电机的旋转速度为什么能够自由地改变?? 电机旋转速度单位:r/min ? 每分钟旋转次数,也可表示为rpm. ? 例如:2极电机50Hz 3000 [r/min] ? 4极电机50Hz 1500 [r/min] ? 结论:电机的旋转速度同频率成比例? 感应式交流电机(以后简称为电机)的旋转速度近似地确决于电机的极数和频率。由电机的工作原理决定电机的极数是固定不变的。由于该极数值不是一个连续的数值(为2的倍数,例如极数为2,4,6),所以一般不适合通过改变该值来调整电机的速度。? 另外,频率能够在电机的外面调节后再供给电机,这样电机的旋转速度就可以被自由的控制。? 因此,以控制频率为目的的变频器,是做为电机调速设备的优选设备。? n = 60f/p ? n: 同步速度? f: 电源频率? p: 电机极对数? 如果仅改变频率而不改变电压,频率降低时会使电机处于过电压(过励磁),导致电机可能被烧坏。因此变频器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改变电压。输出频率在额定频率以上时,电压却不可以继续增加,最高只能是等于电机的额定电压。?

例如:为了使电机的旋转速度减半,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50Hz改变到25Hz,这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就需要从400V改变到约200V。 2. 当电机的旋转速度(频率)改变时,其输出转矩会怎样?? 变频器驱动时的起动转矩和最大转矩要小于直接用工频电源驱动。? 电机在工频电源供电时起动和加速冲击很大,而当使用变频器供电时,这些冲击就要弱一些。工频直接起动会产生一个大的起动起动电流。而当使用变频器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是逐渐加到电机上的,所以电机起动电流和冲击要小些。? 通常,电机产生的转矩要随频率的减小(速度降低)而减小。减小的实际数据在有的变频器手册中会给出说明。? 通过使用磁通矢量控制的变频器,将改善电机低速时转矩的不足,甚至在低速区电机也可输出足够的转矩。? 3. 当变频器调速到大于50Hz频率时,电机的输出转矩将降低? 通常的电机是按50Hz电压设计制造的,其额定转矩也是在这个电压范围内给出的。因此在额定频率之下的调速称为恒转矩调速。(T=Te, P<=Pe) ? 变频器输出频率大于50Hz频率时,电机产生的转矩要以和频率成反比的线性关系下降。? 当电机以大于50Hz频率速度运行时,电机负载的大小必须要给予考虑,以防止电机输出转矩的不足。? 举例:电机在100Hz时产生的转矩大约要降低到50Hz时产生转矩的1/2。? 因此在额定频率之上的调速称为恒功率调速。(P=Ue*Ie) ? 4. 变频器50Hz以上的应用情况?

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

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 一、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 (1) OC报警 键盘面板LCD显示:加、减、恒速时过电流。 对于短时间大电流的OC报警,一般情况下是驱动板的电流检测回路出了问题,模块也可能已受到冲击(损坏),有可能复位后继续出现故障,产生的原因基本是以下几种情况:电机电缆过长、电缆选型临界造成的输出漏电流过大或输出电缆接头松动和电缆受损造成的负载电流升高时产生的电弧效应。 小容量( 7.5G 11以下)变频器的24V风扇电源短路时也会造成OC3报警,此时主板上的24V风扇电源会损坏,主板其它功能正常。若出现“1、OC 2”报警且不能复位或一上电就显示“ OC 3”报警,则可能是主板出了问题 ;若一按RUN键就显示“OC 3”报警,则是驱动板坏了。 (2) OLU报警 键盘面板LCD显示:变频器过负载。 当G/P9系列变频器出现此报警时可通过三种方法解决:首先修改一下“转矩提升”、“加减速时间”和“节能运行”的参数设置;其次用卡表测量变频器的输出是否真正过大;最后用示波器观察主板左上角检测点的输出来判断主板是否已经损坏。 (3) OU1报警 键盘面板LCD显示:加速时过电压。 当通用变频器出现“OU”报警时,首先应考虑电缆是否太长、绝缘是否老化,直流中间环节的电解电容是否损坏,同时针对大惯量负载可以考虑做一下电机的在线自整定。另外在启动时用万用表测量一下中间直流环节电压,若测量仪表显示电压与操作面板LCD显示电压不同,则主板的检测电路有故障,需更换主板。当直流母线电压高于780VDC时,变频器做OU报警;当低于350VDC时,变频器做欠压LU报警。 (4) LU报警 键盘面板LCD显示:欠电压。 如果设备经常“LU欠电压”报警,则可考虑将变频器的参数初始化(H03设成1后确认),然后提高变频器的载波频率(参数F26)。若E9设备LU欠电压报警且不能复位,则是(电源)驱动板出了问题。 (5) EF报警 键盘面板LCD显示:对地短路故障。 G/P9系列变频器出现此报警时可能是主板或霍尔元件出现了故障。 (6) Er1报警 键盘面板LCD显示:存贮器异常。 关于G/P9系列变频器“ER1不复位”故障的处理:去掉FWD—CD短路片,上电、一直按住RESET键下

变频器的VF控制与矢量控制

变频器的V/F控制与矢量控制 U/f=C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使输出最大转矩减小。另外,其机械特性终究没有直流电动机硬,动态转矩能力和静态调速性能都还不尽如人意,且系统性能不高、控制曲线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转矩响应慢、电机转矩利用率不高,低速时因定子电阻和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存在而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等。因此人们又研究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矢量控制(VC)方式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其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链,然后分解定子电流而获得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经坐标变换,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转子磁链难以准确观测,系统特性受电动机参数的影响较大,且在等效直流电动机控制过程中所用矢量旋转变换较复杂,使得实际的控制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分析的结果。 V/F控制与矢量都是恒转矩控制。U/F相对转矩可能变化大一些。而矢量是根据需要的转矩来调节的,相对不好控制一些。对普通用途。两者一样。 1、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最简单的说,就是将交流电机调速通过一系列等效变换,等效成直流电机的调速特性,就这么简单,至于深入了解,那就得深入了解变频器的数学模型,电机学等学科。 矢量控制原理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一系列坐标变换把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电机的转矩电流分量和励磁分量分别进行控制。 在转子磁场定向后实现磁场和转矩的解耦,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使异步电机得到接近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具体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2、V/F控制方式 V/F控制,就是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的比值为恒定值或成比例。例如,50HZ时输出电压为380V的话,则25HZ时输出电压为190V。 变频器采用V/F控制方式时,对电机参数依赖不大,V/f控制是为了得到理想的转矩-速度特性,基于在改变电源频率进行调速的同时,又要保证电动机的磁通不变的思想而提出的,通用型变频器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V/f控制变频器结构非常简单,但是这种变

变频器载波频率对电动机运行的影响

电动机知识 变频器载波频率对电动机运行的影响 变频器大多是采用PWM调制的形式进行变频器的。也就是说变频器输出的电压其实是一系列的脉冲,脉冲的宽度和间隔均不相等。其大小就取决于调制波和载波的交点,也就是开关频率。开关频率越高,一个周期内脉冲的个数就越多,电流波形的平滑性就越好,但是对其它设备的干扰也越大。载波频率越低或者设臵的不好,电机就会发出难听的噪音。通过调节开关频率可以实现系统的噪音最小,波形的平滑型最好,同时干扰也是最小的。1低压变频器概述对电压≤500V的变频器,当今几乎都采用交—直—交的主电路,其控制方式亦选用正弦脉宽调制即SPWM,它的载波频率是可调的,一般从1-15kHz,可方便地进行人为选用。但在实际使用中不少用户只是按照变频器制造单位原有的设定值,并没有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而造成因载波频率值选择不当,而影响正确,感觉的有效工作状态,因此在变频器使用过程中如何来正确选择变频器的载波频率值亦是重要的事。本文就此提供应该从以下诸方面来考虑,并正确选择载波频率值的依据。2 载波频率与功率损耗功率模块IGBT的功率损耗与载波频率有关,且随载波频率的提高、功率损耗增大,这样一则使效率下降,二则是功率模块发热增加,对运行是不利的,当然变频器的工作电压越高,影响功率损耗亦加大。对3 载波频率与环境温度当变频器在使用时载波频率要求较高,而且环境温度亦较高的情况下,对功率模块是非常不利的,这时对不同功率的变频器随着使用的载波频率的高低及环境温度的大小,对变频器的允许恒输出电流要适当的降低,以确保功率模块IGBT安全、可靠、长期地运行。4 载波频率与电动机功率电动机功率大的,相对选用载波频率要

识别变频器电机的方法

做快速调试时,一定要遵循手册给出的引导流程进行,特别是电机铭牌数据必须要正确输进。假如电机的铭牌数据输进有误,电机建模就不会精确,控制起来也不会有好的运行效果。电机的铭牌数据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额定功率因数。假如是矢量控制,还有一个额定励磁电流需要确定。 其中额定转速,我国的电机标准中规定铭牌数据不包含此项,所以这个参数必须向电机制造商索取,要正确的滑差或者额定转速值,功率因数这个参数,一旦电机确定,根据铭牌数据可以计算,或者向电机制造商索取正确数值。额定励磁电流,可以通过快速调试自动计算,在r0331中显示,但是一般这个内部计算的参数并不正确,实测的要更接近电机的真实数据。具体怎么确定,比较罗索,还是自己仔细的解读说明说的相关论述。 总之,正确地确定电机名牌数据,比较麻烦的就是矢量控制以及磁化电流的测取。假如是V/F控制、抛物线控制,就很简单了。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正确设置电机铭牌数据至关重要。这是装置辨识电机的基础。在手册里,有一个电机的等效电路,实在,装置对电机的辨识,就是为了确定那个等效电路里的参数,这就是所谓的建模。 对于V/F、抛物线控制而言,快速调试中的P3900=1/2/3必须要真正的PASS,然后紧接着 P1910=1,ON合闸命令以后,自动地完成识别,其间没有故障P0041发生。就可以以为顺利地通过了识别。而对于矢量控制P1300=20/21 /22/23,不仅要P1910=1必须自动得PASS,P1910=3也必须自动得PASS,还必须P1960=1自动得PASS。才算顺利地通过了自识别工作。 检验自识别的效果,就是将电机在整个的转速范围内空载运行,用手、用耳朵判别电机运行过程中是不是没有明显的电磁噪声、振动。一般在正确地完成上述所说的两项辨识工作以后,电机运行是很平滑稳定的,除非机械上有题目,或者电机的动平衡不好,造成机械振动和机械噪声。区分机械噪声与电磁噪声的办法,自己往解析吧,这里不累述。 若矢量控制时,对于大惯性滚筒同轴连接,MM4还可以做惯性补偿,具体的设置与调试参见说明的有关功能图和参数表说明,这里省略。一句话,电机实际运行效果,是对调试工作优劣的最好检验。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 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

变频器常见的十大故障现象和故障分析诊断

变频器讲义 第一章:变频调速基础知识 1)关于调速 n=60f/p(1-s) p---变极调速特点:有级调速,系统简单,最多4段速 s---调压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特点:无级调速,调速围窄 电机最大出力能力下降,效率低,系统简单,性能较差。 f---变频调速特点:真正无级调速,调速围宽,电机最大出力能力不变,效率高,系统复杂,性能好,可以和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2)变频技术 交流变频是强弱电混合综合性技术,既要处理大电能的转换(整流、逆变),又要处理信息的收集、变换和传输,因此它的技术分成功率转换和弱电控制两大部分。前者要解决与高压大电流变流技术有关的问题和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技术问题,后者要解决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策略和智能控制策略的硬、软件开发问题,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全数字控制技术。 变频器的控制对象: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和三相交流同步电机,标准适配电机极数是2/4极。 3)变频调速的发展历程 P7 大功率半导体技术: 70年代:可控硅(SCR: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是可控硅整流器的简称,也称晶闸管。可控硅有单向、双向、可关断和光控几种类型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控制方便等优

点,被广泛用于可控整流、逆变以及无触点开关等各种自动控制和大功率的电能转换的场合。单向可控硅用于直流电路,也是可控整流电子元件(相当于可控制输出的二极管);双向可控硅可用于交、直流电路。 GTR 是三极管的一种,Giant Transistor,巨型晶体管由于可工作在高电压、高电流下,也称电力晶体管。 BJT 也是三极管的一种,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双极型面接触晶体管。 80年代以后: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变频器常用的几种控制方式

变频器常用的几种控制方式 变频调速技术就是现代电力传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而作为变频调速系统的核心—变频器的性能也越来越成为调速性能优劣的决定因素,除了变频器本身制造工艺的“先天”条件外,对变频器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方式也就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工业实际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各种变频器控制方式的特点,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1、变频器简介 1、1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 变频器就是把工频电源(50Hz或60Hz)变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直流中间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平滑滤波,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再逆变成交流电。对于如矢量控制变频器这种需要大量运算的变频器来说,有时还需要一个进行转矩计算的CPU以及一些相应的电路。 1、2 变频器的分类 变频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主电路工作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电压型变频器与电流型变频器;按照开关方式分类,可以分为PAM控制变频器、PWM控制变频器与高载频PWM控制变频器;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V/f控制变频器、转差频率控制变频器与矢量控制变频器等;按照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变频器、高性能专用变频器、高频变频器、单相变频器与三相变频器等。 2、变频器中常用的控制方式 2、1 非智能控制方式 在交流变频器中使用的非智能控制方式有V/f协调控制、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 (1) V/f控制 V/f控制就是为了得到理想的转矩-速度特性,基于在改变电源频率进 行调速的同时,又要保证电动机的磁通不变的思想而提出的,通用型变频器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V/f控制变频器结构非常简单,但就是这种变频器采用开环控制方式,不能达到较高的控制性能,而且,在低频时,必须进行转矩补偿,以改变低频转矩特性。 (2) 转差频率控制 转差频率控制就是一种直接控制转矩的控制方式,它就是在V/f控制的基础上,按照知道异 步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对应的电源频率,并根据希望得到的转矩来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就可以使电动机具有对应的输出转矩。这种控制方式,在控制系统中需要安装速度传感器,有时还加有电流反馈,对频率与电流进行控制,因此,这就是一种闭环控制方式,可以使变频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对急速的加减速与负载变动有良好的响应特性。 (3) 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就是通过矢量坐标电路控制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大小与相位,以达到对电动机在d、q、0坐标轴系中的励磁电流与转矩电流分别进行控制,进而达到控制电动机转矩的目的。通过控制各矢量的作用顺序与时间以及零矢量的作用时间,又可以形成各种PWM波,达到各种不同的控制目的。例如形成开关次数最少的

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一、一般异步电动机都是按恒频恒压设计的,不可能完全适应变频调速的要求。 以下为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1、电动机的效率和温升的问题 不论那种形式的变频器,在运行中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谐波电压和电流,使电动机在非正弦电压、电流下运行。拒资料介绍,以日前普遍使用的正弦波PWM型变频器为例,其低次谐波基本为零,剩下的比载波频率大一倍右左的高次谐波重量为:2u+1(u为调制比)。 高次谐波会引起电动机定子铜耗、转子铜(铝)耗、铁耗及附加损耗的增加,最为显著的是转子铜(铝)耗。因为异步电动机是以接近于基波频率所对应的同步转速旋转的,因此,高次谐波电压以较大的转差切割转子导条后,便会产生很大的转子损耗。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因集肤效应所产生的附加铜耗。这些损耗都会使电动机额外发热,效率降低,输出功率减小,如将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于变频器输出的非正弦电源条件下,其温升一般要增加10%--20%。 2、电动机绝缘强度问题 日前中小型变频器,不少是采纳PWM的操纵方式。他的载波频率约为几千到十几千赫,这就使得电动机定子绕组要承受很高的电压上升率,相当于对电动机施加陡度很大的冲击电压,使电动机的匝间绝缘承受较为严酷的考验。别的,由PWM变频器产生的矩形斩波冲击电压叠加在电动机运行电压上,会对电动机对地绝缘构成威胁,对地绝缘在高压的反复冲击下会加速老化。 3、谐波电磁噪声与震动

一般异步电动机采纳变频器供电时,会使由电磁、机械、通风等因素所引起的震动和噪声变的更加复杂。变频电源中含有的各次时间谐波与电动机电磁部分的固有空间谐波彼此干涉,形成各种电磁激振力。当电磁力波的频率和电动机机体的固有振动频率同意或接近时,将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加大噪声。由于电动机工作频率范围宽,转速变化范围大,各种电磁力波的频率很难避开电动机的各构件的固有震动频率。 4、电动机对频繁启动、制动的适应能力 由于采纳变频器供电后,电动机可以在很低的频率和电压下以无冲击电流的方式启动,并可利用变频器所供的各种制动方式进行快速制动,为实现频繁启动和制动制造了条件,因而电动机的机械系统和电磁系统处于循环交变力的作用下,给机械结构和绝缘结构带来疲惫和加速老化问题。 5、低转速时的冷却问题 首先,异步电动机的阻抗不尽理想,当电源频率较底时,电源中高次谐波所引起的损耗较大。其次,一般异步电动机再转速降低时,冷却风量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比例减小,致使电动机的低速冷却状况变坏,温升急剧增加,难以实现恒转矩输出。 二、变频电动机的特点 1、电磁设计对一般异步电动机来说,再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性能参数是过载能力、启动性能、效率和功率因数。而变频电动机,由于临界转差率反比于电源频率,可以在临界转差率接近1时直接启动,因此,过载能力和启动性能不在需要过多考虑,而要解决的要害问题是如何改善电动机对非正弦波电源的适应能力。方式一般如下: 1)尽可能的减小定子和转子电阻。减小定子电阻即可降低基波铜耗,以弥补高次谐波引起的铜耗增 2)为按捺电流中的高次谐波,需适当增加电动机的电感。但转子槽漏抗较大其集肤效应也大,高次谐波铜耗也增大。因此,电动机漏抗的大小要兼顾到整个调速范围内阻抗匹配的合理性。 3)变频电动机的主磁路一般设计成不饱和状态,一是考虑高次谐波会加深磁路饱和,

变频器和电机的距离确定电缆和布线方法

变频器和电机的距离确定电缆和布线方法; I.变频器和电机的距离应该尽量的短。这样减小了电缆的对地电容,减少干扰的发射源。 II. 控制电缆选用屏蔽电缆,动力电缆选用屏蔽电缆或者从变频器到电机全部用穿线管屏蔽。 III.电机电缆应独立于其它电缆走线,其最小距离为500mm。同时应避免电机电缆与其它电缆长距离平行走线,这样才能减少变频器输出电压快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干扰。如果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交叉,应尽可能使它们按90度角交叉。与变频器有关的模拟量信号线与主回路线分开走线,即使在控制柜中也要如此。 IV. 与变频器有关的模拟信号线最好选用屏蔽双绞线,动力电缆选用屏蔽的三芯电缆(其规格要比普通电机的电缆大档)或遵从变频器的用户手册。 3) 变频器控制原理图; I.主回路:电抗器的作用是防止变频器产生的高次谐波通过电源的输入回路返回到电网从而影响其他的受电设备,需要根据变频器的容量大小来决定是否需要加电抗器;滤波器是安装在变频器的输出端,减少变频器输出的高次谐波,当变频器到电机的距离较远时,应该安装滤波器。虽然变频器本身有各种保护功能,但缺相保护却并不完美,断路器在主回路中起到过载,缺相等保护,选型时可按照变频器的容量进行选择。可以用变频器本身的过载保护代替热继电器。 II. 控制回路:具有工频变频的手动切换,以便在变频出现故障时可以手动切工频运行,因输出端不能加电压,固工频和变频要有互锁。 4) 变频器的接地; 变频器正确接地是提高系统稳定性,抑制噪声能力的重要手段。变频器的接地端子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接地导线的截面不小于4mm,长度不超过5m。变频器的接地应和动力设备的接地点分开,不能共地。信号线的屏蔽层一端接到变频器的接地端,另一端浮空。变频器与控制柜之间电气相通。 变频器控制柜设计: 变频器应该安装在控制柜内部,控制柜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散热问题:变频器的发热是由内部的损耗产生的。在变频器中各部分损耗中主要以主电路为主,约占98%,控制电 2) 电磁干扰问题: I.变频器在工作中由于整流和变频,周围产生了很多的干扰电磁波,这些高频电磁波对附近的仪表、仪器有一定的干扰,而且会产生高次谐波,这种高次谐波会通过供电回路进入整个供电网络,从而影响其

西门子6se70变频器参数

6SE70调试基本参数设置 恢复缺省设置 P053=6 允许参数存取 6:允许通过PMU和串行接口OP1S变更参数 P060=2 固定设置菜单 P366=0 0:具有PMU的标准设置 1:具有OP1S的标准设置 P970=0 参数复位 参数设置 P060=5 系统设置菜单 P071= 装置输入电压 P095=10 异步/同步电机,国际标准 P100= 1:V/f控制 3:无测速机的速度控制 4:有测速机的速度控制 5:转矩控制 P101= 电机额定电压 P102= 电机额定电流 P103= 电机励磁电流,如果此值未知,设P103=0 当离开系统设置,此值自动计算。 P104= 电机额定功率因数 P108= 电机额定转速 P109= 电机级对数 P113= 电机额定转矩 P114=3 3:高强度冲击系统(在:P100=3,4,5时设置) P115=1 计算电机模型 参数值P350-P354设定到额定值 P130= 10:无脉冲编码器 11:脉冲编码器 P151= 脉冲编码器每转的脉冲数 P330= 0:线性(恒转矩) 1:抛物线特性(风机/泵) P384.02= 电机负载限制 P452= % 正向旋转时的最大频率或速度 P453= % 反向旋转时的最大频率或速度 数值参考P352和P353 P060=1 回到参数菜单 P128= 最大输出电流 P462= 上升时间 P464= 下降时间 P115=2 静止状态电机辩识(按下P键后,20S之内合闸) P115=4 电机模型空载测量(按下P键后,20S之内合闸) 6SE70 变频装置调试步骤

一.内控参数设定 1.1 出厂参数设定 P053=7 允许CBP+PMU+PC 机修改参数 P60=2 固定设置,参数恢复到缺省 P366=0 PMU 控制 P970=0 启动参数复位 执行参数出厂设置,只是对变频器的设定与命令源进行设定,P366 参数选择不同,变频器的 设定和命令源可以来自端子,OP1S,PMU。电机和控制参数未进行设定,不能实施电机调试。 1.2 简单参数设定 P60=3 简单应用参数设置,在上述出厂参数设置的基础上,本应用设定电机控制参数 P071 进线电压(变频器400V AC / 逆变器540V DC) P95=10 IEC 电机 P100=1 V/F 开环控制 3 不带编码器的矢量控制 4 带编码器的矢量控制 P101 电机额定电压 P102 电机额定电流 P107 电机额定频率HZ P108 电机额定速度RPM P114=0 P368=0 设定和命令源为PMU+MOP P370=1 启动简单应用参数设置 P60=0 结束简单应用参数设置 执行上述参数设定后,变频器自动组合功能图连接和参数设定。P368 选择的功能图见手 册S0-S7,P100 选择的功能图见手册R0-R5。电机控制效果非最优。 1.3 系统参数设置 P60=5 P115=1 电机模型自动参数设置,根据电机参数设定自动计算 P130=10 无编码器 11 有编码器(P151 编码器每转脉冲数) P350=电流量参考值A P351=电压量参考值V P352=频率量参考值HZ 3 3 P353=转速量参考值1/MIN P354=转矩量参考值NM P452=正向旋转最大频率或速度%(100%=P352,P353) P453=反向旋转最大频率或速度%(100%=P352,P353) P60=1 回到参数菜单,不合理的参数设置导致故障

变频器的常见报警分析

一、变频器的常见报警分析 1.1变频器充电起动电路报警 ACS510系列变频器一般为电压型变频器,采用交—直—交工作方式。当变频器刚上电时,由于直流侧的平波电容容量非常大,充电电流很大,通常采用一个起动电阻来限制充电电流。充电完成后,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的触点或晶闸管将电阻短路。起动电路故障一般表现为起动电阻烧坏,ACS510系列变频器报警显示为OVERVOLTAGE过电压报警。为了减小变频器的体积而选择较小起动电阻,其值多为10—50Ω,功率为10—50W;当变频器的交流输入电源频繁接通,或者旁路的触点接触不良时,都会导致起动电阻烧坏。因此在替换电阻的同时,必须找出原因,如果故障是由输入侧电源频率开始引起的,必须消除这种现象才能将变频器投入使用,如果故障只由旁路接触器元件引起,则必须更换这些器件。 1.2变频器无故障报警,却不能高速运行 经检查ACS510系列变频器参数设置正确,调速输入信号正常,经上电运行测试,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压只有450V左右(正常应在580V-600V),再测输入侧,发现缺了一相。故障原因是输入侧的一个空气开关一相接触不良造成的。造成变频器输入缺相不报警,仍能在低频段工作,是因为多数变频器的母线电压下限为400V,只有当母线电压降至400V以下时,变频器才报告故障。而`当两相输入时,直流母线电压为380V×1.2=452V>400V。当变频器不运行时,由于平波电容的作用,直流电压也可达到正常值,新型的变频器都采用PWM控制技术,调压调频的工作在逆变桥完成,所以在低频段输入缺相时仍可以正常工作,但因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低,造成异步电动机转速低频率上不去。 1.3变频器显示过流报警 ACS510系列变频器出现OVERCURRENT过流报警显示时,首先检查加速时间参数是否太短,力矩提升参数是否太大,然后检查负载是否太重。如果没有这些现象,可以断开输出侧的电流互感器和直流侧的霍尔电流检测点,复位后运行,看是否出现过流现象。如果是,很可能是IPM模块出现故障,因为IPM模块内含有过压过流,欠压,过载、过热,缺相、短路等保护功能,而这些故障信号都是经模块控制引脚的输出Fn引脚传送到控制器的。在控制器接收到故障信息后,一方面封锁脉冲输出,另一方面将故障信息显示在面板上。应更换IPM模块。 1.4变频器显示过压报警 ACS510系列变频器出现过压故障,显示为OVERVOLTAGE过压报警,一般是雷雨天气,由于雷电串入变频器的电源中,使变频器直流侧的电压检测器动作而跳闸,这种情形,通常只需断开变频器电源1分钟左右再上电即可,另一种情况是变频器驱动大惯性负载,而出现过电压现象。这种情况下,一是将减速时间参数加长或增大制动电阻(制动单元);二是将变频器的停止方式设置为自由停车方式。 1.5电机发热,变频器显示过载报警 如果ACS510系列变频器出现MOT OVERTEMP电机过热报警,对于已经投入运行的变频器,必须检查负载状况,对于新安装的变频器出现这种故障,很可能是V/F曲线设置不当或电机参数设置有问题,此时必须正确设置好各种参数,另外,电机在低频的工作时散热性能变差,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时就需加装散热装置。电机发热,主要是基于变频器估算值或温度反馈值。这种报警信息表明电机过载故障,跳闸即将发生,应该对电机的过载情况以及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查。 二、变频器控制盘上显示的故障诊断分析 2.1控制盘上显示DC UNDERVOLT(直流欠压) 故障的诊断 ACS510系列变频器出现DC UNDERVOLT故障代码时,表示变频器处于欠压故障状态。主要原因有输入电源过低或缺相、变频器内部电压检测电路异常、变频器主电路异常。通用变

变频器控制方式选型(精)

变频器控制方式选型 概述:本文介绍了通用变频器的控制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理的型号。 关键词:控制方式选型 1引言 变频技术是应交流电机无级调速的需要而诞生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力电子器件经历了SCR(晶闸管)、GTO(门极可关断晶闸管)、BJT(双极型功率晶体管)、MOSFET(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SI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H(静电感应晶闸管)、MGT(MOS控制晶体管)、MCT(MOS控制晶闸管)、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HVIGBT(耐高压绝缘栅双极型晶闸管)的发展过程,器件的更新促进了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开始,脉宽调制变压变频(PWM-VVVF)调速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作为变频技术核心的PWM模式优化问题吸引着人们的浓厚兴趣,并得出诸多优化模式,其中以鞍形波PWM模式效果最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的VVVF变频器已投入市场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2变频器控制方式 低压通用变频输出电压为380~690V,输出功率为0.75~560kW,工作频率为0~500Hz,它的主电路都采用交直交电路。其控制方式经历了以下四代。 2.1U/f=C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 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使输出最大转矩减小。另外,其机械特性终究没有直流电动机硬,动态转矩能力和静态调速性能都还不尽如人意,且系统性能不高、控制曲线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转矩响应慢、电机转矩利用率不高,低速时因定子电阻和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存在而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等。因此人们又研究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2.2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方式 它是以三相波形整体生成效果为前提,以逼近电机气隙的理想圆形旋转磁场轨迹为目的,一次生成三相调制波形,以内切多边形逼近圆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经实践使用后又有所改进,即引入频率补偿,能消除速度控制的误差;通过反馈估算磁链幅值,消除低速时定子电阻的影响;将输出电压、电流闭环,以提高动态的精度和稳定度。但控制电路环节较多,且没有引入转矩的调节,所以系统性能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3矢量控制(VC)方式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 Ia1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其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

变频器对电机与电网的影响

1 引言 变频器的调速性能能够满足各种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的要求,对风机水泵调速调节流量的节能效果很明显,故变频调速已获得广泛应用,但也带来一些特殊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2 采用普通鼠笼电动机 变频调速专用电动机为变频调速而设计,在电机设计中,已考虑了一定的必要的对策措施,问题是原为电网电源供电设计的电机(以下简称普通电机),现在欲用于变频器供电,这就有一些特殊的问题要探讨。 为变频调速而采用普通电动机,可能见之于下列场合:技术改造工程,例如为了节能而对水泵风机调速,电机早已有了。即使是新建工程,如果采取某些措施,也不是非用变频电机不可,何况普通电机价格相对较低,也易于获得需要的一般机械电气性能参数和机械结构型式,最常见的是风机水泵应用。 采用的变频器最常见的是电压源型变频器,其逆变器输出通常都是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方式,输出电压除了正弦形基波外,还有khz数量级(可达几十khz)的高频成分,这类变频器是讨论的重点。偶而可以遇到电流源型变频器,其输出电流是阶梯形波,谐波次数为5,7,11,13……等,本文不多讨论,讨论的内容也不涉及电机的启动和瞬变现象,但内容覆盖了调速范围内各种速度下的性能。

3 电机转矩的降低 普通电机由电压源型变频器供电时,转矩要有所降低。这里的电机转矩降低不是指电机在调速运行时不能够产生原有的额定转矩,因为现代的变频器技术可以克服各种障碍以得到足够的转矩,而是由于谐波引起电机的铁损和铜损增加,若维持额定转矩运行可能就会因温升过高而缩短绝缘寿命。考虑上述各种因素,转矩降低系数的典型值为0.8~1.0。对于恒转矩特性负载(负载要求的转矩不随速度而变)且电机是共轴自冷却风扇时,由于低速时冷却能力明显降低而恒转矩运行表明电流不变,若较长时间运行是肯定不行的(温升过高)。由于离心式风机水泵消耗的功率随转速降低而急骤(约为三次方关系)降低,且所配套的电机功率一般都有一定的裕度,因而电机转矩的降低对风机水泵负载来说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对于恒转矩负载,电机不是共轴的自冷却风扇,而是独立的通风冷却例如强迫通风冷却,这种场合,普通电机是否可行,要看电机功率的原选配是否有约20%的富裕能力,以克服铁损铜损的增加而导致的过高温升问题。 4 电机的绝缘寿命 电压源型变频器的逆变部分通常用快速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如igbt,因而电压上升速度很高,使电机的匝间绝缘承受很大的电压应力,特别是首端线卷的匝间。其所承受的电压应力的强度大小决定于电压脉冲的峰值、电压的上升速度和调制频率、变频器和电动机之间的电缆特性和长度、电机绕组的设计以及其它的系统参数。

西门子6se70系列变频器参数设置

西门子6se70系列变频器参数设置 一加减速时间 加速时间就是输出频率从0 上升到最大频率所需时间,减速时间是指从最大频率下降到0 所需时间。通常用频率设定信号上升、下降来确定加减速时间。在电动机加速时须限制频率设定的上升率以防止过电流,减速时则限制下降率以防止过电压。加速时间设定要求:将加速电流限制在变频器过电流容量以下,不使过流失速而引起变频器跳闸;减速时间设定要点是:防止平滑电路电压过大,不使再生过压失速而使变频器跳闸。加减速时间可根据负载计算出来,但在调试中常采取按负载和经验先设定较长加减速时间,通过起、停电动机观察有无过电流、过电压报警;然后将加减速设定时间逐渐缩短,以运转中不发生报警为原则,重复操作几次,便可确定出最佳加减速时间。 二转矩提升 转矩提升又叫转矩补偿,是为补偿因电动机定子绕组电阻所引起的低速时转矩降低,而把低频率范围f/V 增大的方法。设定为自动时,可使加速时的电压自动提升以补偿起动转矩,使电动机加速顺利进行。如采用手动补偿时,根据负载特性,尤其是负载的起动特性,通过试验可选出较佳曲线。对于变转矩负载,如选择不当会出现低速时的输出电压过高,而浪费电能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电动机带负载起动时电流大,而转速上不去的现象。 三电子热过载保护 本功能为保护电动机过热而设置,它是变频器内CPU 根据运转电流值和频率计算出电动机的温升,从而进行过热保护。本功能只适用于“一拖一”场合,而在“一拖多”时,则应在各台电动机上加装热继电器。电子热保护设定值(%)=[电动机额定电流(A)/变频器额定输出电流(A)]×100%。 四频率限制 即变频器输出频率的上、下限幅值。频率限制是为防止误操作或外接频率设定信号源出故障,而引起输出频率的过高或过低,以防损坏设备的一种保护功能。在应用中按实际情况设定即可。此功能还可作限速使用,如有的皮带输送机,由于输送物料不太多,为减少机械和皮带的磨损,可采用变频器驱动,并将变频器上限频率设定为某一频率值,这样就可使皮带输送机运行在一个固定、较低的工作速度上。 五偏置频率 有的又叫偏差频率或频率偏差设定。其用途是当频率由外部模拟信号(电压或电流)进行设定时,可用此功能调整频率设定信号最低时输出频率的高低,如图1。有的变频器当频率

变频器故障诊断与维修_变频器常见故障维修_变频器故障处理方法

变频器故障诊断与维修_变频器常见故障维修_变频器故障处理方法变频器常见故障维修_变频器故障处理方法一、参数设置类故障常用变频器在使用中,是否能满足传动系统的要求,变频器的参数设置非常重要,如果参数设置不正确,会导致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 1、参数设置 常用变频器,一般出厂时,厂家对每一个参数都有一个默认值,这些参数叫工厂值。在这些参数值的情况下,用户能以面板操作方式正常运行的,但以面板操作并不满足大多数传动系统的要求。所以,用户在正确使用变频器之前,要对变频器参数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确认电机参数,变频器在参数中设定电机的功率、电流、电压、转速、最大频率,这些参数可以从电机铭牌中直接得到。 (2)变频器采取的控制方式,即速度控制、转距控制、PID控制或其他方式。采取控制方式后,一般要根据控制精度,需要进行静态或动态辨识。 (3)设定变频器的启动方式,一般变频器在出厂时设定从面板启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启动方式,可以用面板、外部端子、通讯方式等几种。 (4)给定信号的选择,一般变频器的频率给定也可以有多种方式,面板给定、外部给定、外部电压或电流给定、通讯方式给定,当然对于变频器的频率给定也可以是这几种方式的一种或几种方式之和。正确设置以上参数之后,变频器基本上能正常工作,如要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则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相关参数。 2、参数设置类故障的处理 一旦发生了参数设置类故障后,变频器都不能正常运行,一般可根据说明书进行修改参数。如果以上不行,最好是能够把所有参数恢复出厂值,然后按上述步骤重新设置,对于每一个公司的变频器其参数恢复方式也不相同。 二、过压类故障变频器的过电压集中表现在直流母线的支流电压上。正常情况下,变频器

变频器对电机的要求及影响

变频器对电机的要求及影响 1 应用于标准电机 变频器驱动标准电机时,和工频电源比较,损耗将有所增加,低速冷却效果变差,电机温升将增加,因此低速时应降低电机的负载。普通电机的容许负载特性是在额定转速时可100%负载连续运行,在低速100%负载连续运行的场合应考虑使用变频电机。 冲击电压的影响:配线的LC共振等引起的冲击电压将会加在电机的定子绕组上,冲击电压较大时可能会发生损坏电机绝缘的情况。单相变频器驱动时,直流电压约311V,冲击电压在电机端子上的最高值为直流电压的2倍,在绝缘强度上没有问题。但是三相变频器驱动的场合,直流电压约为537V,随着配线长度增加,冲击电压会增大,有可能因为电机绝缘耐压不够而发生损坏绝缘的情况,此时应考虑在变频器输出侧加装输出电抗器。 高速运行:普通电机50Hz以上高死运行时电动势平衡及轴承特性等会改变,请谨慎使用。同时超过电机额定频率运行,电机力矩会下降,此时电机处在恒功率调节状态。 力矩特性:变频器驱动时,力矩特性和工频电源驱动时的特性有所不同,机械负载的力矩特性必须加以确认。 机械震动:西林全系列采用了高载波方式PWM控制,电机震动小,基本上和工频电源相同。但在以下场合会有一定的增大: A、和机械固有震动频率的共振:特别是原来恒速运行的机械改为调速运行时,可 能会发生共振,在电机端设防震橡胶或跳跃频率控制可有效解决此问题。 B、旋转体自身残留的不平衡:50.00Hz以上高速时,要特别注意。 噪音:基本上同工频电源驱动时相同,在低载波运行时可听到电磁声,属于正常现象;但转速高于电机额定转速时,机械噪音、电机风扇噪音较明显。 2 应用于特殊电机 变极电机:因电机的额定电流和标准电机不同,要确认电机的最大电流后再选用变频器。极数的切换务必在变频器停止输出之后进行。运转中进行极数切换,会产生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动作,变频器会故障停机。 水下电机:一般水下电机额定电流比标准电机大,在变频器容量选择时应注意电机额定电流。另外电机和变频器之间配线距离较长时,可能因漏电流过大而引起变频器故障报警,此时应考虑加装变频器输出电抗器;配线距离较长时还会造成电机力矩下降,要配足够粗的电缆。 防爆电机:驱动防爆电机时,电机和变频器配套后的防爆检查是必要的。西林通用型变频器本身是非防爆结构,如果使用同通用型变频器,需要将变频器放在非防爆的地方。带减速机的电机:因润滑方式和厂家的不同,连续使用的速度范围也不同。特别是油润滑时,低速范围连续运转时因油润滑不足有烧毁危险。另外超过50Hz高速时,请咨询电机和减速机厂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