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球团矿实用工艺流程简介

球团矿实用工艺流程简介

球团矿实用工艺流程简介
球团矿实用工艺流程简介

概述

20世纪70年代,各种球团技术已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其中以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线的发展最为显著。它具有对原料条件适应性强、产品质量好、能耗低、无污染,并适合大规模生产。

竖炉生产球团,产品质量不均匀、原料适应性差,大型化困难等因素,制约了球团的发展。

原料

磁铁矿或赤铁矿铁精粉,膨润土。

工艺流程简述

1.配料:磁铁矿粉/赤铁矿粉、膨润土在配料室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料;

2.烘干混匀:配好的料送至烘干机进行烘干和混匀(水份由12%降至8.0%左右) ;

3.润磨:烘干后的料在润磨机上进行润磨;

4.造球:把润磨好的料或者烘干后的料送至造球机造球;

5.筛分布料:生球通过布料筛分均匀地布在链篦机链板上;

6、链篦机:生球在链篦机上进行脱水、干燥、预热,使球团能承受一定的高温并产生一定的强度后,再进回转窑中;

7、回转窑:球团在回转窑中得到焙烧,生成质量合格的球团矿,送往环冷机进行冷却;

8、环冷机:高温烟气通过热风管送至链篦机循环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最终冷却后的烟气温度≤100℃;

9、成品:通过皮带机或链板机运至成品料场储存。

燃料

发生炉煤气、天然气、钢铁企业煤气、煤粉等均可。

球团矿的特点:

一种优质的高炉原料,俗称高炉的“顺气丸”

含铁品位高,有害元素少

粒度均匀,冷态强度高,无热爆现象

可较长时间贮存和远距离运输

与烧结矿搭配使用,可有效降低高炉焦比,提高高炉产量,使高炉炉料结构合理化,最终使高炉达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之目的

工业安全卫生及消防

建筑物设置防雷、防火安全设施

高温管道、风机采取必需的隔热措施

对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噪音进行治理,确保工人的身心健康。

节能

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系统中热气体循环使用,对生球进行干燥、预热和焙烧,有效利用热能,降低能耗。

工业用水循环使用,实现零排放,节约水资源。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烟气通过两级除尘,达到国标排放标准

烟气通过热循环再利用,实现节能降耗

轴承加工工艺

转盘轴承加工工艺流程简介 1)锻件毛坯的检查 在加工前首先了解毛坯的材质、锻后状态(一般为正回火状态,查阅锻件合格证即材质书)。其次要检查毛坯是否有叠层、裂纹等缺陷。 测量毛坯外型尺寸。测量毛坯内外径、高度尺寸、计算加工余量,较准确地估算出车削加工的分刀次数。 2)车削加工 2.1 粗车: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进行粗车加工,切削速度、切削量严格按工艺规定执行(一般切削速度为5转/分钟。切削量为10mm~12mm)。 2.2 粗车时效:轴承零件粗车完成后,采用三点支承、平放(不允许叠放),时效时间不小于48小时后才能进行精车加工。 2.3 精车轴承零件精车时,切削速度每分钟6至8转,切削量0.3~0.5毫米。 2.4 成型精车:轴承零件最后成型精车时,为防止零件变形,须将零件固定夹紧装置松开,使零件处于无受力状态,车削速度为每分钟8转、切削量为0.2毫米。 2.5 交叉、三排滚子转盘轴承内圈特别工艺:为防止交叉、三排滚子转盘轴承内圈热处理后变形。车削加工时必须进行成对加工,即滚道背靠背加工,热处理前不进行切断,热后切断成型。 2.6 热后精车:轴承内外圈热处理后,进行精车成工序、工艺规程同2.3、2.4 3)热处理— 3.1 滚道表面淬火:轴承滚道表面中频淬火,硬度不低于55HRC,硬化层深度不小于4毫米,软带宽度小于50毫米,并在相应处作“S”标记。(有时客户要求可以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 3.2 热后回火处理:轴承内外圈中频淬火后需在200C度温度下48小时方可出炉。以确保内应力的消失。 4)滚、铣加工— 4.1 对有内外齿的转盘轴承,磨削加工前要进行滚铣齿工序,严格按工艺要求加工,精度等级要达到8级以上。 5)钻孔— 5.1 划线:在测量零件的外型尺寸后,按图纸规定尺寸进行划线、定位工序,各孔相互差不得大于3%0。 5.2 钻孔:对照图纸检测划线尺寸,确保尺寸正确无误后再进行钻孔工序,分体内套转盘轴承安装孔应组合加工,并使软带相间180C度各孔距误差不得大于5%0

球团生产工艺介绍

球团生产工艺介绍 球团生产工艺是一种提炼球团矿的生产工艺,球团与烧结是钢铁冶炼行业中作为提炼铁矿石的两种常用工艺。球团矿就是把细磨铁精矿粉或其他含铁粉料添加少量添加剂混合后,在加水润湿的条件下,通过造球机滚动成球,再经过干燥焙烧,固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和冶金性能的球型含铁原料。 一、球团生产工艺的发展 由于天然富矿日趋减少,大量贫矿被采用;而铁矿石经细磨、选矿后的精矿粉,品位易于提高;过细精矿粉用于烧结生产会影响透气性,降低产量和质量;细磨精矿粉易于造球,粒度越细,成球率越高,球团矿强度也越高。综上所述原因,球团生产工艺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全面发展与推广。 如今球团工艺的发展从单一处理铁精矿粉扩展到多种含铁原料,生产规模和操作也向大型化、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提高。球团产品也已用于炼钢和直接还原炼铁等。球团矿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粒度均匀、微气孔多、还原性好、强度高,有利于强化高炉冶炼。 二、球团法分类 1、高温固结: (1)氧化焙烧:竖炉、带式机、链篦机-回转窑、环式焙烧机。 (2)还原焙烧:回转窑法、竖炉连续装料法、竖炉间歇装料法、竖罐法、带式机法。(3)磁化焙烧:竖炉法 (4)氧化-钠化焙烧:竖炉法、链篦机-回转窑。 (5)氯化焙烧:竖炉法、回转窑法。 2、低温固结: (1)水泥冷粘结法 (2)热液法 (3)碳酸化法 (4)锈化固结法 (5)焦化固结法 (6)其他方法 三、球团原理 球团生产一般流程:原料准备→配料→混匀(干燥)→造球→布料→焙烧→冷却→成品输出

球团焙烧过程:干燥→预热→焙烧→均热→冷却 四、球团工艺流程图 球团车间平面分布图 新配料料场新配-1 新配-2 新配-3 新配-4 新配-5 老配-2 老配-1 老配料仓 老配-3老配-4 烘干出料 润磨出料 润磨 室 1#烘干室 1#水泵 房办公室休息室 球-4 球-1 造球室 成-1 1#落地仓 1#链板 1#环冷机 1#回转窑 1#链篦机 1#布料 球-3 球-2 返-3 返-2 返-6 返-5 返-4 球-6 2# 布料 2#链篦机2#回转窑 2#环冷机 2# 链板 成-3成-4 2#落地仓 维修区域 维修值班室 球-5 球 -5 转 运站老配料料场 2#水泵房 喷煤系统2# 烘干室 主控楼 北

球团工艺及生产

球团工艺及生产

————————————————————————————————作者:————————————————————————————————日期:

球团工艺及生产 把细磨铁精矿粉或其他含铁粉料添加少量添加剂混合后,在加水润湿的条件下,通过造球机滚动成球,再经过干燥焙烧,固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和冶金性能的球型含铁原料。??球团矿生产的流程:? 一般包括原料准备、配料、混合、造球、干燥和焙烧、冷却、成品和返矿处理等工序,如下图所示。 球团矿的生产流程中,配料、混合与烧结矿的方法一致;将混合好的原料经造球机制成10-25mm的球状。 1.球团矿的概念?把细磨铁精矿粉或其他含铁粉料添加少量添加剂混合后,在加水润湿的条件下,通过造球机滚动成球,再经过干燥焙烧,固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和冶金性能的球型含铁原料。 球团生产与烧结生产一样,是为高炉提供“糖料”的一种加工方法,是将细磨精矿或粉状物料制成能满足高炉冶炼要求的原料的一个加工过程。将准备好的原料(细磨精矿或其他细磨粉状物料、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经过配料、混匀,制成一定尺寸的小球,然后采用干燥焙烧或其他方法使其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而硬化固结,这一过程即为球团生产过程,其产品即为球团矿。球团矿分酸性球团矿和碱性球团矿。由于酸性球团矿生产操作较易控制,且品位高,强度好,同时,高炉冶炼也需要酸性球团与高碱度烧结矿配合使用。 ?2.球团矿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天然富矿日趋减少,大量贫矿被采用。 铁矿石经细磨、选矿后的精矿粉,品位易于提高。

过细精矿粉用于烧结生产会影响透气性,降低产量和质量。?细磨精矿粉易于造球,粒度越细,成球率越高,球团矿强度也越高。?◆球团法生产工艺的成熟。?从单一处理铁精矿粉扩展到多种含铁原料。?生产规模和操作也向大型化、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提高。 球团产品也已用于炼钢和直接还原炼铁等。 ◆球团矿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粒度均匀、微气孔多、还原性好、强度高,有利于强化高炉冶 ?球团矿生产中的主要设备: 炼。? 圆盘造球机:将焦炭粉、石灰石粉或生石灰、铁精矿粉混合后,输入圆盘造球机上部的混合料仓内,均匀地向造球机布料,同时由水管供给雾状喷淋水,倾斜(倾角一般为40一50°)布置的圆盘造球机,由机械传动旋转,混合料加喷淋水在圆盘内滚动成球。 【烧结设备】圆盘造球机工作原理 ?圆盘造球机用于铁矿粉造球,它是各类球团厂的主要配套设备之一。将焦炭粉、石灰石粉或生石灰、铁精矿粉混合后,输入圆盘造球机上部的混合料仓内,均匀地向造球机布料,同时由水管供给雾状喷淋水,倾斜(倾角一般为40一50°)布置的圆盘造球机,由机械传动旋转,混合料加喷淋水在圆盘内滚动成球,通过粒度刮刀将球的粒度控制在5一15毫米。造好的生球落入输送皮带上,经辊轴筛进行筛分,小于5毫米和大于15毫米的返回到混合机。?主要用到的自动化产品:断路器、接触器、电动机?带式焙烧机:带式焙烧机工艺使球团焙烧的整个工艺过程——干燥、预热、焙烧、冷却都在一个设备上完成,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布置紧凑、所需设备吨位轻等特点,为工厂缩小占地面积、减少工程量、实现焙烧气体的循环利用以及降低热耗和电耗创造了条件。? 主要用到的自动化产品:断路器、接触器、电动机 带式焙烧工艺介绍 带式焙烧工艺可以说是受带式烧结机的启示而发展起来的。?1、带式焙烧机不同于带式烧结机 细磨铁精矿球团的焙烧和铁矿粉的烧结,在固结原理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致使其在工业 生产技术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因而要想把一般的烧结机改造成带式焙烧机将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带式焙烧机从外形上看,和烧结机十分相似,但在设备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区别。如,台车的结构和支架的承力,风箱的分布和密封的要求.上部炉罩的设置和密封,风流的走向(不像烧结机那样是单一的抽风,而是既有抽风又有鼓风),布料方式,成品的排出和台车运行速度等,都不相同,特别是本体的材质更是完全不同。为了能长期安全地承受最高焙烧气体的温度(≥1300 ℃),而不得不采用耐高温性能极好的特殊合金钢。在国外带式焙烧机发展的过程中,曾因材质不过关而一度受挫,而使得同时正在开发的链篦机—回转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为链篦机—回转窑工艺是将焙烧过程的最高温度段放在设有耐火炉衬的回转窑中进行,这样就顺利解决了在高温焙烧中的材质问题。而带式焙烧机在使用铺底铺边料和台车采用耐高温合金特殊钢的材质后才得以过关并获得大发展。 2、带式焙烧机工艺的优点 1)球团焙烧的整个工艺过程——干燥、预热、焙烧、冷却都在一个设备上完成,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布置紧凑、所需设备吨位轻等特点,为工厂缩小占地面积、减少工程量、实现焙烧气体的循环利用以及降低热耗和电耗创造了条件。?2)能适应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和实现大型化的要求。其最大已达到750 m2,单机产量达500万t以上。 3)对原料的适应性比竖炉强。这是因为在整个焙烧过程中,球团都处于静料层状态,不会因升温过程中球团本身强度的变化(时高时低)和球与球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粉末。因而带

火电厂工艺流程简介教学提纲

火电厂工艺流程 火力发电厂。 以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 1、火电厂的分类 (1)按燃料分类: ①燃煤发电厂,即以煤作为燃料的发电厂;邹县、石横青岛等电厂 ②燃油发电厂,即以石油(实际是提取汽油、煤油、柴油后的渣油)为燃料的发电厂; 辛电电厂 ③燃气发电厂,即以天然气、煤气等可燃气体为燃料的发电厂; ④余热发电厂,即用工业企业的各种余热进行发电的发电厂。此外还有利用垃圾及工 业废料作燃料的发电厂。 (2)按原动机分类:凝汽式汽轮机发电厂、燃汽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和蒸汽-燃汽轮机发电厂等。 (3)按供出能源分类: ①凝汽式发电厂,即只向外供应电能的电厂; ②热电厂,即同时向外供应电能和热能的电厂。 ( 4)按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的多少分类: 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100MW以下的发电厂; ②中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100~250MW范围内的发电厂; ③大中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250~600MW范围内的发电厂; ④大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600~1000MW范围内的发电厂; ⑤特大容量发电厂,其装机容量在1000MW及以上的发电厂。 (5)按蒸汽压力和温度分类:①中低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在3.92MPa(40kgf/cm2)、温度为45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25MW;地方热电厂。 ②高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9.9MPa(101kgf/cm2)、温度为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100MW; ③超高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13.83MPa(141kgf/cm2)、温度为540/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200MW; ④亚临界压力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16.77MPa(171 kgf/cm2)、温度为540/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为30OMW直至1O00MW不等; ⑤超临界压力发电厂,其蒸汽压力大于22.llMPa(225.6kgf/cm2)、温度为550/550℃的发电厂,机组功率为600MW及以上,德国的施瓦茨电厂; ⑥超超临界压力发电厂, 其蒸汽压力不低于31 MPa、温度为593℃. 水的临界压力:22.12兆帕;临界温度:374.15℃ (6)按供电范围分类: ①区域性发电厂,在电网内运行,承担一定区域性供电的大中型发电厂; ②孤立发电厂,是不并入电网内,单独运行的发电厂; ③自备发电厂,由大型企业自己建造,主要供本单位用电的发电厂(一般也与电网相连)。

涤纶长丝生产工艺简介

涤纶长丝生产工艺简介 1. 预结晶 切片干燥过程中需要加热到140℃以上,而普通切片的软化点很低,在80℃以下即软化 发粘,容易粘结成块堵塞干燥装置或输料管(俗称结块),为了提高切片的软化点,必须提高切片的结晶度,使其软化点达到200℃左右,这样干燥工序才能顺利进行。 预结晶采用120~170℃左右的热空气对切片加热,为了防止切片粘结成块(俗称结块),一般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利用沸腾床等装置,将热空气从下往上吹向切片,使得切片呈现沸腾状,切片粒子之间的位置一直处 于快速波动之中,有效防止了切片之间的粘结。一般将这种方式称为BM 式。 2.利用搅拌装置,对处于预结晶过程中的切片不断搅拌,使得切片粒子之间无法粘结或者粘结后随即被打散。一般将这种方式称为KF 式。 利用震动装置,使得处于预结晶过程中的切片高频震动,粒子之间的位置快速变化,从而无法相互粘结。一般与BM 式结合使用。 熔体直纺没有预结晶流程。 2.干燥 涤纶生产过程中,PET 切片需要在290℃左右的高温下熔融,在此高温下,如果切片的含水率达到一定程度(比如100ppm 以上),熔体会发生水解现象使得熔体质量下降,从而使纺丝工序难以顺利进行甚至导致成品丝品质下降。 将经过脱湿处理的干燥空气(露点降到-20 ℃以下)加热到160℃左右,从干燥塔底部输送到干燥塔中与切片逆向接触使切片迅速脱水,干空气将水分从干燥塔顶部带出。切片一般在干燥塔中停留4~8 小时,当工艺条件(干燥温度、干空气露点、干空气流量、切片在干燥塔中的停留时间)合适时,切片的含水率可以降低到50ppm 以下,满足纺丝要求。不同的生产工艺和品种对切片的含水率要求有明显差异: UDY-DT : 目标含水率≤100ppm POY-DTY: 目标含水率≤50ppm FDY : 目标含水率≤30ppm 常规品种含水率可以偏高一点,但是异型丝和细旦、超细旦丝对含水率要求很高,一般要求含水率≤20ppm 。 切片含水率偏高时,熔融后熔体降解程度大,纺丝工段容易出现毛丝、断头、飘丝等异常现象,丝的强度会降低,断裂伸长率升高。 干燥工序分连续干燥和间歇干燥两种方式。 连续干燥采用干燥塔(一般需要加上预结晶装置),干燥介质为除湿干空气,采用电加热方式,这种方式干燥效率高,干燥效果好,操作简便可以自动控制,工艺调整方便,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干燥方式; 间歇干燥采用转鼓装置(无需额外的预结晶装置),加热方式为蒸汽,用抽真空的方式使切片脱水。这种方式干燥效率很低,干燥效果不理想,操作麻烦且多为手动控制方式,工艺调整不方便,除了在一些老式UDY 生产线上还有少量存在以外,已经基本被淘汰。 目前,随着熔体直接纺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了熔体直纺技术,采用这项技术,省去了切片造粒、切片包装、切片运输、切片筛选、切片输送、切片干燥、切片熔融等很多过程,因而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3.纺丝纺丝是整个化纤生产中的关键工序,纺丝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产、质、耗”等生产指标能否顺利完成。 纺丝就是将熔融状态下或呈溶液状态下的高聚物纺成丝束的过程。对于切片法纺丝而言还包括了将切片由颗粒状固体熔融成熔体的过程。 纺丝设备包括熔体过滤器、纺丝箱体、计量泵、组件(包括海砂或金属砂、过滤网、分配板、喷丝

我国球团矿的发展及应用剖析

我国球团矿的发展及应用 来源:中国钢铁产业网信息中心编辑:韩静发展球团矿是高炉炼铁节能、减排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本文介绍了我国球团矿的生产发展、前景和使用的现状。论述了使用球团矿对炼铁生产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细铁精矿的造块方法宜选用球团矿工艺,不宜选用烧结工艺的原因。分析阻碍我国球团矿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同时对我国发展球团矿过程中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等认识误区,如能耗、加工费、投资和大型化等问题,做出了客观的解释。 1 球团矿的生产 1.1 球团矿生产的发展 现代工业化的炼铁生产,无论是广泛采用的高炉炼铁工艺、还是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或熔融还原炼铁工艺,其含铁原料必须使用一定规格的块状炉料,主要包括块矿、烧结矿和球团矿。早期的炼铁炉料采用块矿,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和铁矿资源的制约,细颗粒铁矿资源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炼铁生产,铁矿粉造块成为钢铁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铁矿粉造块发展历史、理论和实践都明确地告诉我们:铁矿粉烧结和球团都是成熟的铁矿粉造块工艺,细铁精矿应采用球团工艺,而粉矿(8mm-0mm)应采用烧结工艺。 比较球团矿和烧结矿两种人造富矿可以知道,球团矿具有品位高、强度好、粒度均匀、还原性好、生产过程能耗低、环保等优势。其工艺特点要求是:原料为细铁精矿,其比表面积要大于1600mm2/g。但是如果将粉矿细磨后生产球团矿,就需要大幅度增加加工费,带来球团矿生产和炼铁成本的增加,经过长期的探讨、论证和实践,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宜选择的,在世界生产中也极少见。 细铁精矿烧结主要来源于50年代苏联,它已是落后技术。细铁精矿用于烧结生产,给烧结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细铁精矿使得烧结料层透气性差、烧结生产效率低、烧结矿强度变差、粉末含量高、能耗高、粉尘污染严重。另外,烧结工艺比球团工艺能耗高,高浓度SO2、NOx烟气排放严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钢铁工业大发展时期,块矿和粉矿来源越来越紧张。而铁燧岩细磨选矿技术的开发成功,出现了大量的细精矿粉,美国曾在烧结生产中采用添加细精矿的生产工艺,例如在260m2烧结机生产中,尝试在粉矿中添加细精矿的大型烧结生产实践。当细精矿配加到20%时,烧结生产严重恶化,产量下降,质量变差。从此就不再将细精矿应用于烧结,而致力于开发球团矿的生产技术,并大规模的生产球团矿。因而在美国形成了高炉炼铁炉料结构以球团矿为主的特点。 二十世纪前苏联钢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由于铁矿资源的丰富,虽然有相当量的粉矿,但还需大量的经选矿生产的细精矿。由于球团矿生产的技术复杂性和难度,当时还未能掌握球团矿的生产技术,因而大

火力发电厂基本生产过程

(共享) 火力发电厂基本生产过程 一第一部分概述 以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山东省的电厂95%以上是火力发电厂。 1、火电厂的分类 (1)按燃料分类:①燃煤发电厂,即以煤作为燃料的发电厂;邹县、石横青岛等电厂 ②燃油发电厂,即以石油(实际是提取汽油、煤油、柴油后的渣油) 为燃料的发电厂;辛电电厂 ③燃气发电厂,即以天然气、煤气等可燃气体为燃料的发电厂; ④余热发电厂,即用工业企业的各种余热进行发电的发电厂。此外 还有利用垃圾及工业废料作燃料的发电厂。 (2)按原动机分类:凝汽式汽轮机发电厂、燃汽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和蒸汽-燃汽轮机发电厂等。 (3)按供出能源分类:①凝汽式发电厂,即只向外供应电能的电厂; ②热电厂,即同时向外供应电能和热能的电厂。 (4)按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的多少分类:①小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100MW以下的发电厂; ②中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100~250MW 范围内的发电厂; ③大中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250~600MW范围内的发电厂; ④大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600~1000MW范围内的发电厂; ⑤特大容量发电厂,其装机容量在1000MW及以上的发电厂。 (5)按蒸汽压力和温度分类:①中低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在3.92MPa(40kgf/cm2)、 温度为45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25MW;地方热 电厂。 ②高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9.9MPa(101kgf/ cm2)、温度为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100MW; ③超高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13.83MPa(141kgf /cm2)、温度为540/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 200MW; ④亚临界压力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16.77MPa(171 kgf/cm2)、温度为540/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为 30OMW直至1O00MW不等; ⑤超临界压力发电厂,其蒸汽压力大于22.llMPa (225.6kgf/cm2)、温度为550/550℃的发电厂,机 组功率为600MW及以上,德国的施瓦茨电厂。

球团矿生产工艺

球团矿生产工艺 1 球团矿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 (1)天然富矿日趋减少,大量贫矿被采用 ①铁矿石经细磨、选矿后的精矿粉,品位易于提高。 ②过细精矿粉用于烧结生产会影响透气性,降低产量和质量。 ③细磨精矿粉易于造球,粒度越细,成球率越高,球团矿强度也越高。 (2)球团法生产工艺的成熟 ①从单一处理铁精矿粉扩展到多种含铁原料。 ②生产规模和操作也向大型化、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③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提高。 ④球团产品也已用于炼钢和直接还原炼铁等。 (3)球团矿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粒度均匀、微气孔多、还原性好、强度高,有利于强化高炉冶炼。 2 球团矿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 目前世界上球团生产应用较为普通的方法有竖炉球团法、带式焙烧机球团法和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法。竖炉球团法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曾一度发展很快。但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要求球团工艺不仅能处理磁铁矿,而且能处理赤铁矿、褐铁矿及土状赤铁矿等,另外高炉对球团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要求设备向大型化发展。因此相继发展了带式焙烧机、链篦机-回转窑、环形焙烧炉等方法。这些方法一直处于彼此相互竞争状态。 球团法按生产设备形式分,有竖炉焙烧、带式机焙烧、链篦机一回转窑焙烧及隧道窑、平地吹土球等多种。 根据球团的理化性能和焙烧工艺不同,球团成品有氧化球团、还原性球团(金属化球团)以及综合处理的氯化焙烧球团之分。目前国内生产以氧化球团矿为主。竖炉及带式机焙烧是生产氧化球团矿的主要方法。 图3-14是典型的我国球团矿生产工艺流程,与国外不同的是在混料后造球前(或配料后混料前)加有烘干设施,这是弥补精矿粉水分高而且不稳定的不足,一般烘干设施是将精矿粉水分控制到比最适宜造球水分低1%~2%。由于我国精矿粉粒度过粗,比表面积小,所以在新建的球团厂的流程中又加了润磨机,在造球前混合料经润磨机加工,可使精矿粉的比表面积增加10 9/6~15%,有利于造球。 球团生产一般包括原料准备、配料、混合、造球、干燥和焙烧、冷却、成品和返矿处理

火力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火力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1、前言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发电的动力设施,包括燃料燃烧释热和热能电能转换以及电能输出的所有设备、装置、仪表器件,以及为此目的设置在特定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所有有关生产和生活的附属设施。主要有蒸汽动力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几种类型. 2、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3、汽轮机本体 汽轮机本体(steam turbine proper)是完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汽轮机组的基本部分,即汽轮机本身。它与回热加热系统、调节保安系统、油系统、凝汽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共同组成汽轮机组。汽轮机本体由固定部分(静子)和转动部分(转子)组成。固定部分包括汽缸、隔板、喷嘴、汽封、紧固件和轴承等。转动部分包括主轴、叶轮或轮鼓、叶片和联轴器等。固定部分的喷嘴、隔板与转动部分的叶轮、叶片组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通流部分。汽缸是约束高压蒸汽不得外泄的外壳。汽轮机本体还设有汽封系统。如下图所示。

4、锅炉本体 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厂中的主要热力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使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且以此热能加热水,使其成为一定数量和质量(压力和温度)的蒸汽。 由炉膛、烟道、汽水系统(其中包括受热面、汽包、联箱和连接管道)以及炉墙和构架等部分组成的整体,称为“锅炉本体”。如下图所示。

5、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 汽轮机部分的辅助设备有凝汽器、水泵、回热加热器、除氧器等。把锅炉、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按汽水循环过程用管道和附件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系统,叫做发电厂的热力系统。 发电厂的热力系统按照不同的使用目的分为“原则性热力系统”、“全面性热力系统”、“汽轮机组热力系统”等。如下图所示。

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图

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 1、前言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发电的动力设施,包括燃料燃烧释热和热能电能转换以及电能输出的所有设备、装置、仪表器件,以及为此目的设置在特定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所有有关生产和生活的附属设施。主要有蒸汽动力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几种类型.\ 2、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 3、汽轮机本体

汽轮机本体(steam turbine proper)是完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汽轮机组的基本部分,即汽轮机本身。它与回热加热系统、调节保安系统、油系统、凝汽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共同组成汽轮机组。汽轮机本体由固定部分(静子)和转动部分(转子)组成。固定部分包括汽缸、隔板、喷嘴、汽封、紧固件和轴承等。转动部分包括主轴、叶轮或轮鼓、叶片和联轴器等。固定部分的喷嘴、隔板与转动部分的叶轮、叶片组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通流部分。汽缸是约束高压蒸汽不得外泄的外壳。汽轮机本体还设有汽封系统。如下图所示。4、锅炉本体 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厂中的主要热力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使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且以此热能加热水,使其成为一定数量和质量(压力和温度)的蒸汽。 由炉膛、烟道、汽水系统(其中包括受热面、汽包、联箱和连接管道)以及炉墙和构架等部分组成的整体,称为“锅炉本体”。如下图所示。 5、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 汽轮机部分的辅助设备有凝汽器、水泵、回热加热器、除氧器等。把锅炉、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按汽水循环过程用管道和附件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系统,叫做发电厂的热力系统。

发电厂的热力系统按照不同的使用目的分为“原则性热力系统”、“全面性热力系统”、“汽轮机组热力系统”等。如下图所示。 6、发电机本体 在发电厂中,同步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的唯一电气设备。因而将一次能源(水力、煤、油、风力、原子能等)转换为二次能源的发电机,现在几乎都是采用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 在发电厂中的交流同步发电机,电枢是静止的,磁极由原动机拖动旋转。其励磁方式为发电机的励磁线圈FLQ(即转子绕组)由同轴的并激直流励磁机经电刷及滑环来供电。 同步发电机由定子(固定部分)和转子(转动部分)两部分组成。 定子由定子铁心、定子线圈、机座、端盖、风道等组成。定子铁心和线圈是磁和电通过的部分,其他部分起着固定、支持和冷却的作用。 转子由转子本体、护环、心环、转子线圈、滑环、同轴激磁机电枢组成。如下图所示。

火电厂工艺流程

火电厂工艺流程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通常将燃料运至电厂,经输送加工后,送入锅炉进行燃烧,使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传递给锅炉中的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管道将压力和温度都较高的过热蒸汽送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作功,蒸汽参数(压力、温度)则迅速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在这一过程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发电机与汽轮机通过联轴器连成一个整体,以3000r/min的转速旋转,发电机转子中的磁场在转动的过程中将汽轮机的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经变压器升压后送人输电线路送入电网提供给用户。 基本原理: 电磁感应理论:任何变化的电场都要在其周转空间产生磁场,任何变化的磁场都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可以变为功,功也可以变为热,消耗一定的热量时,必产和相当数量的功,消耗一定量的功时,必出现相当数量的功。 热力学第二定律:高温物体的热能可以自动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低温物体却不能自动地传递给高温物体。机械能可以自动转化为热能,而热能却不能自动转化为机械能。 能量转换过程: 化学能转变为动能:通过锅炉完成。

动能转变为机械能:通过汽机完成。 机械能转变为电能:通过发电机完成。 三大主机及辅助系统: 1、锅炉 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厂中的主要热力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使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且以此热能加热水,使其成为一定数量和质量(压力和温度)的蒸汽。炉膛、烟道、汽水系统(其中包括受热面、汽包、联箱和连接管道)以及炉墙和构架等部分组成的整体,称为“锅炉本体”。 2、汽轮机 汽轮机本体是完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汽轮机组的基本部分,即汽轮机本身。它与回热加热系统、调节保安系统、油系统、凝汽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共同组成汽轮机组。汽轮机本体由固定部分(静子)和转动部分(转子)组成。固定部分包括汽缸、隔板、喷嘴、汽封、紧固件和轴承等。转动部分包括主轴、叶轮或轮鼓、叶片和联轴器等。固定部分的喷嘴、隔板与转动部分的叶轮、叶片组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通流部分。汽缸是约束高压蒸汽不得外泄的外壳。汽轮机本体还设有汽封系统。如图所示。

球团矿实用工艺流程简介

概述 20世纪70年代,各种球团技术已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其中以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线的发展最为显著。它具有对原料条件适应性强、产品质量好、能耗低、无污染,并适合大规模生产。 竖炉生产球团,产品质量不均匀、原料适应性差,大型化困难等因素,制约了球团的发展。 原料 磁铁矿或赤铁矿铁精粉,膨润土。 工艺流程简述 1.配料:磁铁矿粉/赤铁矿粉、膨润土在配料室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料; 2.烘干混匀:配好的料送至烘干机进行烘干和混匀(水份由12%降至8.0%左右) ; 3.润磨:烘干后的料在润磨机上进行润磨; 4.造球:把润磨好的料或者烘干后的料送至造球机造球; 5.筛分布料:生球通过布料筛分均匀地布在链篦机链板上; 6、链篦机:生球在链篦机上进行脱水、干燥、预热,使球团能承受一定的高温并产生一定的强度后,再进回转窑中; 7、回转窑:球团在回转窑中得到焙烧,生成质量合格的球团矿,送往环冷机进行冷却; 8、环冷机:高温烟气通过热风管送至链篦机循环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最终冷却后的烟气温度≤100℃; 9、成品:通过皮带机或链板机运至成品料场储存。 燃料

发生炉煤气、天然气、钢铁企业煤气、煤粉等均可。 球团矿的特点: 一种优质的高炉原料,俗称高炉的“顺气丸” 含铁品位高,有害元素少 粒度均匀,冷态强度高,无热爆现象 可较长时间贮存和远距离运输 与烧结矿搭配使用,可有效降低高炉焦比,提高高炉产量,使高炉炉料结构合理化,最终使高炉达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之目的 工业安全卫生及消防 建筑物设置防雷、防火安全设施 高温管道、风机采取必需的隔热措施 对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噪音进行治理,确保工人的身心健康。 节能 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系统中热气体循环使用,对生球进行干燥、预热和焙烧,有效利用热能,降低能耗。 工业用水循环使用,实现零排放,节约水资源。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烟气通过两级除尘,达到国标排放标准 烟气通过热循环再利用,实现节能降耗

最新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资料

热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 煤在锅炉内燃烧,将锅炉里的水加热生成蒸汽,然后将来自锅炉的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蒸汽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通过联轴器驱动发电机发电。膨胀做功后的蒸汽由汽轮机排汽部分排出,排汽至凝汽器凝结成水,再送至加热器、经给水送往锅炉加热成蒸汽,如此循环。也就是蒸汽的热能在喷嘴栅中首先转变为动能,然后在动叶栅中再使这部分动能转变为机械能。工作原理就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即热能--动能--机械能--电能。最终将电发送出去。 煤炭的热能通过锅炉转化为高温高压的水蒸气,高温高压的水蒸气通过汽轮机转化为转子的旋转机械能,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在现代火电厂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是在复杂热力循环的基础上完成的,这种循环使发电厂的热经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常将燃料运至电厂,经输送加工后,送入锅炉进行燃烧,使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传递给锅炉中的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管道将压力和温度都较高的过热蒸汽送人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作功,蒸汽参数则迅速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在这一过程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发电机与汽轮机是用联轴器相连一同旋转的,汽轮机转子的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变成电能。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经升压变压器后送人输电线路提供给用户。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系统燃料与燃烧系统:用煤将炉水烧成蒸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1)燃煤制备流程:煤从储煤场经输煤皮带送到锅炉房的煤斗中,再进入磨煤机制成煤粉。煤粉与来自空气预热器的热风混合后喷入锅炉炉膛燃烧。 (2)烟气流程:煤在炉内燃烧后产生的热烟气经过锅炉的各部受热面传递热量后,流进除尘器及烟囱排入大气。 (3)通风流程:用送风机供给煤粉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用吸粉机吸出煤粉燃烧后的烟气并排入大气。 (4)排灰流程:炉底排出的灰渣以及除尘器下部排出的细灰用机械或水利派往储灰场。 汽水系统: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火电厂工艺流程

生产过程 工艺介绍 1.在锅炉中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2.锅炉内的水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通过汽轮机将热能转化为旋转动力。高压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形成冷凝蒸汽。[热能→机械能] 3.冷却水与冷凝水蒸气之间的热交换,冷凝水继续循环,吸收燃烧热并产生高压蒸汽;冷却水为城市集中供热和取暖提供热量。(火力发电厂附近的暖气比较繁荣,这就是为什么)[热能→集中供热,供暖] 4.高压蒸汽带动转子旋转发电 具体过程 煤炭通过输煤带从煤场运到煤斗。为了提高燃煤效率,大型火力发电厂总是燃烧粉煤。因此,应首先将煤斗中的原煤送入粉碎机进行粉碎。煤粉由热空气携带并送至锅炉的炉中燃烧。煤粉燃烧后形成的热烟气沿锅炉的水平烟道和尾烟道流散发热量,最后进入粉尘收集器燃烧后分离出煤灰。干净的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用于助燃的空气通过强制通风风扇送至安装在尾气道上的空气预热器,空气被热烟道气加热。以这种方式,一方面,增加了进入锅炉的空气的温度,这容易使煤粉着火和燃烧,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该温度。 排气温度高,提高热能利用率。从空气预热器中排出的热空气分

为两股:一股进入粉磨机以干燥并输送粉煤,另一股直接送入炉子进行燃烧支持。煤燃烧掉的灰渣,落入炉下的渣斗中,与水和从集尘器中分离出来的细灰一起用水冲进渣浆泵房,再由渣浆泵运到灰场。 火电厂除氧器水箱中的水经给水泵增压后,通过高压加热器送至省煤器。在省煤器中,水被热烟气加热,然后进入锅炉顶部的滚筒。在锅炉炉膛内被水管包围,称为水冷壁。水冷壁水管的上下两端通过集管与蒸汽桶连接。滚筒中的水在水壁中不断循环,吸收了煤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一部分水被加热并在水冷壁中煮沸并蒸发成蒸汽。饱和蒸汽从滚筒的上部流出,进入过热器。饱和蒸汽继续在过热器中吸收热量,并变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具有较高的压力和温度,因此具有很大的热势能。将具有热势能的过热蒸汽通过管道引入汽轮机后,热势能转换为动能。高速蒸汽驱动涡轮转子旋转,形成机械能。 汽轮机的转子与发电机的转子通过联轴器连接。当涡轮转子旋转时,它驱动发电机转子旋转。在发电机转子的另一端装有小型直流发电机,称为励磁机。来自励磁机的直流电被发送到发电机的转子线圈,这使转子成为电磁体并在其周围产生磁场。当发电机转子旋转时,磁场也在旋转,发电机定子中的导线将切断磁力线以感应电流。这样,发电机将涡轮机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变压器将电压升压后,电能将通过传输线发送给用户。 释放热势能的蒸汽从蒸汽轮机下部的排气口排出,称为排气。冷凝器中的废气被循环水泵输送到冷凝器的冷却水冷却,然后再次冷凝成水,成为冷凝水。冷凝水通过冷凝水泵送至低压加热器,最后返回

毕业论文《滚动轴承的加工工艺设计》

滚动轴承加工工艺设计 摘要:滚动轴承是现代机器中广泛应用的部件之一,具有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少,起动容易等优点。本文对滚动轴承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滚动轴承的类型、性能与特点,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滚动轴承尺寸的选择,轴承零件的加工工艺特点,轴承加工的工艺过程及轴承装置的设计。通过了解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性能与特点,结合实际需要中的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轴承及所对应的加工工艺流程。 关键词:滚动轴承;性能;工艺设计 Rolling bear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sign Abstract:Rolling bearing is one of the components are widely used in modern machinery,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frictional resistance, less power consumption, easy starting, etc.This paper studied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rolling bearing and design.Main contents including the types,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lling bearing and rolling bearing working condition, the choice of rolling bearing size, machining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bearing parts, bearing machining process and the design of the bearing assembly.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main types of rolling bearing, the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product requirement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bear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cess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Key words:Rolling bearing; Performance; Process design 目录 1摘要 (1) 2 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其代号 (2) 2.1 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性能与特点 (4) 2.2 滚动轴承零件结构的常用术语 (5) 2.3 滚动轴承的代号 (6)

深沟球轴承磨加工工艺的改进

深沟球轴承磨加工工艺的改进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轴承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原磨工艺生产的深沟球轴承振动合格率仅为65%左右。通过改进工艺,提高了轴 承的产品质量,使振动合格率提高到90%。从球轴承磨削加工过程出发,总结出 降低深沟球轴承振动值的方法。 关键词:深沟球轴承;磨加工工艺; 一、主要技术改进 1.磨加工过程的改进。根据轴承材料(GCr15)产品结构及高精度要求的特点,在工艺流程中增加了内、外圈高温回火、内、外圈精研平面、精研外径,内外圈 沟道均采用了粗磨、细磨、终磨三次磨削工艺,充分消除了磨削应力及变形,提 高了磨加工沟道的定位精度,降低了沟道表面变质层的厚度。 2.磨加工工艺装备的改进。根据现有机床状况,内外沟磨削加工只能在磨床 上加工,该机床磨削沟道的进给方式是:定程控制进给,无心电磁夹盘切入磨削。定程控制磨削的最大缺点是受前工序尺寸、几何精度等因素影响,使砂轮轴在磨 削过程中弹性变量不等,无法选择最佳光磨时间,无火花磨削难以全部实现,致 使磨加工后的内、外圈沟几何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达不到工艺要求,并且 电气系统采用继电器控制,造成电器元件多,故障率高,中停时间长。根据上述 机床的缺陷,机床由原来的继电器控制改为程控器控制,并对磨加工沟道过程中 的每个动作进行显示,使磨削沟不受车加工留量影响,光磨时间有微回跳,保证 了砂轮轴恢复弹性变形趋于一致,无火花磨削得以全部实现,从而保证了磨削后 的沟道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提高了沟道的表面质量,为超精研加工奠定了基础。 3.选择合适的沟道超精研机床及超精研油石轴承内、外圈沟道超精研加工是 油石沿弧形摆动和内、外圈在滚杠上无心支承随滚杠回转来完成的,精研沟道的 表面质量取决于油石摆动频率、弹簧压力大小、油石材质、油石消耗补偿及滚杠 转速,最初试制阶段,沟道超精研加工工艺规定在四头精研机上加工,两头用来 粗研,粗研油石为WA14(白刚玉),细研油石为WA5(白刚玉)。由于该机床 原设计油石摆动频率四个头都是一种频率,滚杠两根,一种转速,使精研后的沟 道表面质量达不到工艺要求,直接影响装配后的轴承成品振动值。为了改善精研 加工条件,克服以上缺点,提高沟道精研表面质量,选择了六头超精研机床,该 机床的特点是油石夹头有六个,滚杠有4根,油石夹头三个为一组,共两组:滚 杠两根为一组,共两组。通过对比四头、六头精研机参数及工作原理,把精研沟 工序加工机床定为六头精研机。根据该机床特点,把精研沟工序分为二步加工法,每一组根据精研机特点和产品质量要求选择不同的油石、油石压力、滚杠转速和 油石摆动次数,采用六头精研机精研沟道,不但满足了工艺要求,而且还提高了 沟道表面质量。 二、试验分析 1.影响振动值的因素。轴承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振动的来源,一是受外来激励引起内外套圈、滚动体、保持架的固有振动;二是 由于轴承各配件的形状误差、尺寸精度误差、工作表面的质量状况,以及配件间 在运动中的碰撞和轴承内部存在有异物等引起的强迫振动。国家标准规定 6206/Z3深沟球轴承振动值为40dB,测量振动值时表针摆动不得超过1dB。在生 产过程中,随机抽取1000件产品,通过检测,振动值合格率为65%,经过对不 合格品的拆套分析,对振动值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拆套100件):

球团工艺简介及生产流程图

烧结厂球团工艺简介及生产流程图 德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烧结厂建设1座12m2竖炉,利用系数6.3t/m2?h,年产酸性球团矿60万t。 车间组成及工艺流程 1.1车间组成 车间组成:配料室、烘干机室、润磨室、造球室、生筛室、转运站、焙烧室、带冷机通廊、成品缓冲仓、风机房、煤气加压站、软水站、高低压配电室等。 1.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见付图 1.2.1精矿接受与贮存 竖炉生产主要原料为磁铁矿精粉,对铁精粉化学成分要求是 进厂铁精粉化学成分 精矿进料采用汽车输送,汽车将精矿粉卸到下沉式精矿堆场,经抓斗吊运至配料仓。 1.2.2膨润土接受与贮存 竖炉对膨润土化学成分要求是:

进厂膨润土化学指标 袋装膨润土用汽车运入,储存在膨润土库,由库内设的电葫芦将袋装膨润土运至膨润土配料仓平台,由人工抖袋将膨润土卸到膨润土配料仓。 1.2.3配料系统 配料矿槽采用单列配置,4个精矿配料仓,容积100m3,储量8.8h,三用一备;2个膨润土仓,膨润土仓为一用一备。配料室为地下结构。采用自动重量配料,根据设定的给料量和铁精粉与膨润土的配比,自动调节给料量。铁精粉通过仓下2m圆盘给料机和配料皮带秤配料。膨润土通过螺旋给料机和螺旋秤配入皮带。圆盘给料机和螺旋给料机采用变频控制。并且尽量做到铁精矿与膨润土两料流首尾重合。在配料室膨润土落料点处和膨润土设抽风除尘,采用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采用反吹清灰方式。 设置铁精粉仓库和膨润土库。铁精粉仓库能容纳约9天的用量,下沉式结构,铁精粉采用抓斗吊上料,设置2台10t抓斗吊。膨润土库用来堆放袋装膨润土,膨润土设电葫芦环形轨道由电葫芦将袋装膨润土吊运至膨润土配料仓顶平台,人工抖袋卸料至膨润土配料仓。1.2.4原料干燥系统 精矿进厂水分为10.5%左右,不能满足造球对精矿水分要求,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