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1实验介绍

电力系统1实验介绍

电力系统1实验介绍
电力系统1实验介绍

电力系统实验

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实验

学院 : 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 123030108

学号 : 2012141441378

姓名 : 黄金

老师:

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对称稳定情况下,输电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的数值变化范围;

2.了解和掌握输电系统稳态不对称运行的条件;不对称度运行参数的影响;不对称运行对发电机的影响等。

二、原理与说明

电力系统稳态对称和不对称运行分析,除了包含许多理论概念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数值概念”。为一条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在典型运行方式下,用相对值表示的电压损耗,电压降落等的数值范围,是用于判断运行报表或监视控制系统测量值是否正确的参数依据。因此,除了通过结合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掌握此类“数值概念”外,实验也是一条很好的、更为直观、易于形成深刻记忆的手段之一。实验用一次系统接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一次系统接线图

本实验系统是一种物理模型。原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来模拟,当然,它们的特性与大型原动机是不相似的。原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可通过给定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来调节。实验系统用标准小型三相同步发电机来模拟电力系统的同步发电机,虽然其参数不能与大型发电机相似,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特殊参数的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可以用外加直流电源通过手动来调节,也可以切换到台上的微机励磁调节器来实现自动调节。实验台的输电线路是用多个接成链型的电抗线圈来模拟,其电抗值满足相似条件。“无穷大”母线就直接用实验室的交流电源,因为它是由实际电力系统供电的,因此,它基本上符合“无穷大”母线的条件。

为了进行测量,实验台设置了测量系统,以测量各种电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为了测量发电机转子与系统的相对位置角(功率角),在发电机轴上装设了闪光测角装置。此外,台上还设置了模拟短路故障等控制设备。

三、实验项目和方法

1.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实验

在本章实验中,原动机采用手动模拟方式开机,励磁采用手动励磁方式,然后启机、建压、并网后调整发电机电压和原动机功率,使输电系统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输送功率的大小,线路首、末端电压的差别等),观察记录线路首、末端的测量表计值及线路开关站的电压值,计算、分析、比较运行状态不同时,运行参数变化的特点及数值范围,为电压损耗、电压降落、沿线电压变化、两端无功功率的方向(根据沿线电压大小比较判断)等。

2.双回路对称运行与单回路对称运行比较实验

按实验1的方法进行实验2的操作,只是将原来的单回线路改成双回路运行。将实验1的结果与实验2进行比较和分析。

注:U Z —中间开关站电压;

?U —输电线路的电压损耗; ?U=U F —U α

△U — 输电线路的电压降落

V QR

PX V V QX PR V V j V U -=+=

?+?=?δδ,,.

3.单回路稳态非全相运行实验

确定实现非全相运行的接线方式,断开一相时,与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时相同的输送功率下比较其运行状态的变化。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按双回路对称运行的接线方式(不含QF5);

(2)输送功率按实验1中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的输送功率值一样; (3)微机保护定值整定:动作时间0秒,重合闸时间100秒; (4)在故障单元,选择单相故障相,整定故障时间为0"

(5)进行单相短路故障,此时微机保护切除故障相,准备重合闸,这时迅速跳开“QF1”、“QF3”开关,即只有一回线路的两相在运行。观察此状态下的三相电流、电压值与实验1进行比较;

(6)故障100"以后,重合闸成功,系统恢复到实验1状态。 表3-2

(I B电流表坏了,无实验数据)

四、实验数据分析

1、整理实验数据,说明单回路送电和双回路送电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答:由表3-1的数据可知,单回路送电的电压损耗和电压降落比双回路的送电时的电压损耗和电压降落要大,因此,电力系统双回路送电比单回路送电更稳定。但这仅仅是从电网结构上降低系统阻抗来分析,实际应用中选择双回线路或多回线路更是因为多回线路能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力系统故障有线路单相接地、相间短路等。如果是单回线路,一旦发生上述故障,受电端必然会失电,但如果建成双回路、甚至三回线路,根据运行经验,两条或三条线上同时发生同类事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反过来说,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因此也就提高了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2.根据不同运行状态的线路首、末端和中间开关站的实验数据、分析、比较运行状态不同时,运行参数变化的特点和变化范围。

答:在单回路运行时,随着有功输出的增加,输出的无功增加,且电流增加,电机输出电压减小,电压降落减小,电压降落的范围为-10V~60V;在双回路运行时,随着有功输出的增加,输出的无功无变化,电流增加得比单回路大,开关站电压降低,电机输出电压降低且电压降落减少,电压降落的范围为-30V~50V。且电机的无功输出增大到一定程度,线路末端的电压会大于线路首端的电压。

七、思考题

1、影响简单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是哪些?

答: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的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的能力。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稳定性,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基本性质说明,静态储备越大则静态稳定性越高。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时刻受到小的扰动包括负荷的随机变化,汽轮机蒸汽压力的波动、发电机端电压发射点小的偏移等等。

影响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因素主要指来自各个方面的小扰动,还有就是发电机的电势、系统电压、系统元件电抗。

2、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有哪些措施?

答:电力系统具有静态稳定性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要提高系统的静态稳定性,主要是提高输送功率的极限。从简单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表达式P M =EV/X来看,可以从提高发电机的电势E、提高系统电压V和减小系统元件电抗这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1)、减少系统各元件的电抗包括:

减小发电机和变压器的电抗,减少线路电抗等,具体方法可有以下几种:

1、提高发电机电势

提高发电机电势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最有效的措施,它主要依靠采用自动励磁调节器并改善其性能来实现。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几乎所有的发电机都装有自动励磁调节装置。自动励磁调节器明显地提高了功率极限。自动励磁调节器在整个发电机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所以,在各种提高稳定性的措施中,总是优先考虑使用或改善自动励磁调节装置。

2、减少系统的总电抗

从简单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表达式可以看出,输电系统的功率极限与系统总电抗成反比,系统电抗越小,功率极限就越大,系统稳定性也就越高。

(1)、输电系统的总电抗由发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电抗组成。发电机和变压器的电抗与它们的结构尺寸有关,力求使它们的电抗减小一些。当发电机和变压器装有自动励磁调节器时,发电机的实际电抗已由大减小。因此,从发电机结构方面去减小电抗的作用有限。自耦变压器具有损耗小、体积小、价格便宜的优点外,它的电抗也较小,对提高稳定性有利,故在超高压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相对而言,设法减少输电线的电抗,则是一个可循的途径。主要方法之一是采用分裂导线,这可以使线路电抗约减少20%,而且还能减少或避免电晕所引起的有功功率损耗。

(3)、减少输电线电抗的另一方法是采用串联电容补偿。一般来说,补偿度越大,对系统稳定越有利,但过大的补偿度可能引起发电机的自励磁等异常情况,影响线路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增大短路电流等,一般取补偿度为0.2-0.5。

(4)、此外,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如输电功率受稳定性限制,也可采用增加输电回路数,减少等值电抗,以达到提高输电功率的目的。

3、提高和稳定系统电压

(1)、要提高系统运行电压水平,最主要的是系统中应装设充足的无功电源。在远距离输电线的中途或在负荷中心装设同步调相机,将有助于提高和稳定系统的运行电压水平,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合理地选用高一级的电压,除了降低损耗、增加输电容量等作用外,还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这在设计新线路或改造旧线路时常作为一个措施来考虑。这是因为对于同一结构的输电线路,采用的额定电压越高,线路电抗的标幺值就越小,功率极限就越高。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维持和控制母线电压是调度部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和日常工作。维持、控制变电站、发电厂高压母线电压恒定,特别是枢纽厂(站)高压母线电压恒定,可以保证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何为电压损耗、电压降落?

答:电压损耗是指始末端电压的数值差U 1–U 2,它是由于线路长度或大负载引起的电压下降,电源侧电压与负载侧电压明显不同。

电压降落是指始末端电压的向量差2.

1.

.

U U ,它同电压损耗意思差不多,都是低于220V 的,电压降落还有不同于损耗的其他不确定因素引起。

当两点电压的相角差相差不大时,可近似的认为电压损耗就等于电压降落。 4、“两表法”测量三相功率的原理是什么?它有什么前提条件?

答:两表法是表1的电流接A 相,电压接

ab U ;表2的电流接C 相,电压接cb U 。

两表法测量:

φcos 3)30cos()30cos(21UI c I U a I U P P P c cb a ab =-??++??=+=?

?,U 为相电压。在负荷平衡的三相供电系统中,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在A 、C 两相设电流互感器,并将这两个相的电流的差值作为B 相电流,这样,三相电流就全了。

三相三线系统可以用两表法测量,但是三相四线系统只有在三相平衡时才可以采用两表法,所以一般电能计量过程中,三相三线系统采用两表法,三相四线系统采用三表法 。 八、实验心得体会

1、电力系统分析的实验是模拟真实电力系统的实验,可以让我们大概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运作。在试验中,由于实验设备少,各位同学团结分工合作,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操作,第一次结合电力系统的知识进行实际练习,加深了对书本上知识的理解,比如正确同期并列的方法、怎样判断转子转到额定转速。

2、通过此次实验,我们也解了电力系统中的静态稳定问题,及单机无穷大系统的一些情况,并知道了提高静态稳定性的一些措施,体会到了电压降落与电压损耗的区别与类同。

3、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本次实验基本达到了要求,数据误差基本不大,都在误差允许范围里,可以说本次实验较为成功。

总之,我们从简单的模拟实验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实际知识,对我们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经验。

电力系统基本概述

电力系统基本概述 一、电力系统与电网 发电厂将一次能源转变成电能,这些电能需要通过一定方式输送给电力用户,在由发电厂向用户供电过程中,为了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广泛通过升、降压变电站,输电线路将多个发电厂用电力网连接起来并联工作,向用户供电。这种由发电厂、升压和降压变电站、送电线路以及用电设备有机连接起来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发电机的原动机、原动机的力能部分、供热和用热设备,则称为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由升压和降压变电站和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连接在一起的部分称为电网。 二、电力生产的特点 电能的生产与其它工业生产有着显然不同的特点。 1.电能不能大量储藏 电力系统中发电厂负荷的多少,决定于用户的需要,电能的生产和消费时时刻刻都是保 持平衡的。电能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的同时性,使电力

系统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紧密 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任一台发、供、用电设备发生故障,都将影响电能的生产和供应。 2.电力系统的电磁变化过程非常迅速 电力系统中,电磁波的变化过程只有千分之几秒,甚至百万分之几秒;而短路过程、发 电机运行稳定性的丧失则在十分之几秒或几秒内即可形成。为了防止某些短暂的过渡过程对 系统运行和电气设备造成危害,要求能进行非常迅速和灵敏的调整及切换操作,这些调整和 切换,靠手动操作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采用各种自动装置。 3.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电能供应不足或中断,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也将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因此要求电力工业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和成为国民经济中的

先行工业,必须有足够的负荷后备 容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要。 三、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 为了保证为用户提供电能,电力系统的运行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保证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尽可能的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系统运行可靠性的破坏,将 引起系统设备损坏或供电中断,以致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停顿和人民生活秩序的破坏,甚至发生设备和人身事故。 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并不一样,即使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或车间,对供电持 续性的要求也有所差别。根据对供电持续性的要求,可把用户分为三级。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八— 1. 刖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 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 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 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 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 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 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 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 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 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 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 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 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 2.3%。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介绍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简介 一、PSAPAC 简介: 由美国EPRI开发,是一个全面分析电力系统静态和动态性能的软件工具。 功能:DYNRED(Dynamic Reduction Program):网络化简与系统的动态等值,保留需要的节点。 LOADSYN(Load Synthesis Program):模拟静态负荷模型和动态负荷模型。 IPFLOW(Interactive Power Flow Program):采用快速分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相结合的潮流分析方法,由电压稳态分析工具和不同负荷、事故及发电调度的潮流条件构成。 TLIM(Transfer Limit Program):快速计算电力潮流和各种负荷、事故及发电调度的输电线的传输极限。 DIRECT:直接法稳定分析软件弥补了传统时域仿真工作量大、费时的缺陷,并且提供了计算稳定裕度的方法,增强了时域仿真的能力。 LTSP(Long Term Stability Program):LTSP是时域仿真程序,用来模拟大型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的长期动态过程。为了保证仿真的精确性,提供了详细的模型和方法。 VSTAB(Voltage Stability Program):该程序用来评价大型复杂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给出接近于电压不稳定的信息和不稳定机理。为了估计电压不稳定状态,使用了一种增强的潮流程序,提供了一种接近不稳定的模式分析方法。 ETMSP(Extended Transient midterm Stability Program):EPRI为分析大型电力系统暂态和中期稳定性而开发的一种时域仿真程序。为了满足大型电力系统的仿真,程序采用了稀疏技术,解网络方程时为得到最合适的排序采用了网络拓扑关系并采用了显式积分和隐式积分等数值积分法。 SSSP(Small-signal Stability Program):该程序有助于局部电厂模式振荡和站间模式振荡的分析,由多区域小信号稳定程序(MASS)及大型系统特征值分析程序(PEALS)两个子程序组成。MASS程序采用了QR变换法计算矩阵的所有特征值,由于系统的所有模式都计算,它对控制的设计和协调是理想的工具;PEALS使用了两种技术:AESOPS算法和改进Arnoldi 方法,这两种算法高效、可靠,而且在满足大型复杂电力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的要求上互为补充。 二、EMTP/ATP 简介: EMTP是加拿大H.W.Dommel教授首创的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它具有分析功能多、元件模型全和运算结果精确等优点,对于电网的稳态和暂态都可做仿真分析,它的典型应用是预测电力系统在某个扰动(如开关投切或故障)之后感兴趣的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EMTP 的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相结合,可以作为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有力工具。 ATP(The 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是EMTP的免费独立版本,是目前世界上电磁暂态分析程序最广泛使用的一个版本, 它可以模拟复杂网络和任意结构的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广泛,除用于暂态计算,还有许多其它重要的特性。ATP程序正式诞生于1984年,由Drs.

电力系统概述

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述 第一节本厂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华中电网现状 2002年底华中地区装机容量为52142MW。其中水电装机17985MW,火电装机34157MW。分别占全部装机的34.5%、65.5%。统调装机容量39140MW,其中水电12294MW,火电26845MW。 2002年华中地区发电量221.9TW·h。其中水电发电量64.2TW·h,火电发电量157.7TW·h,分别占全部发电量的28.9%、71.1%。统调发电量168.1TW h,其中水电发电量45.3TW h,火电发电量122.8TW·h。 2002年华中地区全社会用电量为220.3TW·h。统调用电最高负荷30790MW,比上年增长14.72%。 二、湖南省电力系统现状 1.电源现状 2002年底湖南省装机容量为11110.86MW。其中水电装机6135.28MW,火电装机4975.58MW。分别占全省装机的55.2%、44.8%。2002年统调装机容量为7424.65MW,其中水电装机3419.65MW、火电装机4005MW。 2002年湖南省发电量45.387TW·h。其中水电发电量25.329TW·h、火电发电量20.05785TW·h,分别占全省发电量的55.8%、44.2%。 湖南省电网电源主要分布在湖南西部,全省最大火力发电厂为华能岳阳电厂(725MW)。最大水电站为五强溪水电站(1200MW)。 2.网络现状 湖南省电力系统是华中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华中系统的南部,目前全网分为14个供电区。 湖南电网经两条联络线即葛洲坝~岗市500kV线路及汪庄余~峡山220kV线路与华中电网联系,贵州凯里电厂通过凯里~玉屏~阳塘220kV线路向湖南送电。目前省内已建成五强溪~岗市~复兴~沙坪~云田~民丰~五强溪500kV环网,并且岗市与云田间另有一回500kV线路直接相联。 2002年底湖南省共有500kV变电所5座,变电容量4,250MV A(云田(株洲)2,750MV A,民丰(娄底)1,750MV A,岗市(常德)1,500MV A,复兴(益阳)1,750MV A,沙坪(长沙)1,750MV A)220kV公用变电所54座,变电容量10,590MV A,拥有500kV线路8条894.3km ,220kV线路136条6666km。 2002年底湖南电网共装有无功补偿设备7630.7Mvar,其中电容器6180.2Mvar,并联电抗器1280.1Mvar,调相机50.4Mvar,其他165Mvar。 3.供用电现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简介

电力系统与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工业就是具有公用事业性质得基础性产业,电力行业就是具有明显得社会公益性得行业,就是国民经济得大动脉,电力供应得可靠性对现代社会具有极其重大得影响。我国经济在稳步快速得发展,需要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得支持,也给电力系统自动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得机遇与挑战。 1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与现状 1.1体制变迁 ●97年前:电力工业部 ●97年8月:国家电力公司 ●0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 竞争”为宗旨得《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国务院5号文件)。 ●02年10月:成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监会) ●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得基础上,中国电力新组建(改组) 得11家公司宣告成立,包括两家电网公司、五家发电集团公司与四家 辅业集团公司分别经营电网、电源及辅业资产。 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南方电网公司 发电公司 ?华能集团公司 ?大唐集团公司 ?华电集团公司 ?国电集团公司 ?电力投资集团 辅业集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电力产业总资产(2000年底): 2、5万亿元,其中原国电总资产1、8万亿元 1.2近期发展状况 ●发电装机容量: 1980:6587万KW(65869MW)

1987:10289、7万KW 1993:20000万KW 1996:23654万KW 2003:38900万KW 2004:44000万KW,用电21735亿千瓦时 2005年底:50841万KW,用电24220亿千瓦时 未来十年,预计还要增加50000万KW 变电站数量: 1996年统计数据(注): 500KV:47 330KV:25 220KV:1003 154KV:2 110KV:5496 66KV: 2729 35KV: 20921 目前每年新增变电站约4000个,改造老变电站约2000个。 2003年末数据(网络数据,供参考): 500kV:近100个 220kV:1800多个 110kV:5900个 66kV/35kV变电站有5700多个 另有数据显示,全国110KV以下、35KV以上得终端变电站有18000余座,35KV等级以下得各类配电变电站数量更多 近几年,每年新增变电站约4000个,改造老变电站约2000个。 2电力系统概述 2.1电力系统得特点 (1)平衡性: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得生产、输送、分配与使用同时完成。 (2)瞬时性:暂态过程非常迅速,电能以电磁波得形式传播,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300km/ms。 (3)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得关系密切。 2.2电力系统得组成 电力系统就是由发电厂得发电机、升压及降压变电设备、电力网及电能用户(用电设备)组成得系统。 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

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1台,是世界上拥有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提高到69.43%,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提高到2009年的10.31万千瓦。在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容量中,供热机组容量比重为 22.4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电网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电源容量的日益增长,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输变电容量逐年增加。2009年,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457千米,变电设备容量27756万千伏安。2009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9.94万千米,比上年增长11.29%;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62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19.40%。其中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电压等级的跨区、跨省、省内骨干电网规模增长较快,其回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64%和25.97%。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四、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发展迅速。我国能源资源和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

电力系统简单介绍

电力系统简单介绍 u电力系统由各类发电厂、输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单位组成; 功能是完成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 u火力发电厂的热能动力装置(锅炉、气轮机)和水力发电厂的水能动力装置(水坝、水轮机)及核电厂的反应堆等就组成动力系统; u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压的变电所和输电线路组成电力网;电力网的主要任务是输送和分配电能;并根据需要改变电压; u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关系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u电力生产的特点: 由于电能不能大量储存;发电、供电和用电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决定了发电、和用电必须时刻保持平衡;即发供电量大小随用电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在同一电网里的发电厂、输变电公司和供电公司都要接受电网的统一调度;电能适用性比较广泛;使用很方便;同时电能是一种对人类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u电力参数及电能质量: u 频率:电网中发电机发出的正弦交流电压每分钟交变的次数称为频率;我国技术标准规定电网频率为50HZ;即发电机每分钟转3000转; u 电压: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我国三相交流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分为高压和超高压电网(110KV、220KV、330KV及500KV、750KV)、中压电网(35KV、10KV、6KV 和3KV)和低压电网(380/220V) u波形:电网的电压为三相正弦交流电;三相电压波形用图形表示如下: 三相电压瞬时值用数学公式表示为:Uu = 2Usinωt

UV = 2Usin(ωt-2/3π) UW = 2Usin(ωt+2/3π) 其中U为相电压参考值 u 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是指供给用电单位受电端电能品质的优劣程度;电能质量包括电压、频率和波形质量;由于用电设备都是在一定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的条件下工作;如果供电的电压和频率变化范围超出允许范围;会直接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甚至会造成设备故障和人员伤亡事故;还会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所以国家对电网电压、频率和波形等参数的变化范围作出了规定: a)电压:电网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为额定电压的±5% b)频率:频率允许偏差为±(0.2~ 0.5)HZ c)波形:要求为正弦波且畸变率很小 三相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简单关系 u星型接法 u三角型接法 u功率 视在功率S=3UXIX = √3 U1I1 u电力系统的接地 u工作接地:配电变压器或低压发电机的中性点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称为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分为直接接地和非直接接地两类; 1)直接接地:指电力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直接或经小阻抗与接地装置相连接;110KV、220KV和380/220V系统采用直接接地;如图a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WORD格式可编辑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概述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研究综述 摘要: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是当代电力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概念、数学模型,阐述了状态估计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系统介绍了状态估计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状态估计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电力系统;状态估计;能量管理系统 0 引言 状态估计是当代电力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电力市场环境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它是将可用的冗余信息(直接量测值及其他信息)转变为电力系统当前状态估计值的实时计算机程序和算法。准确的状态估计结果是进行后续工作(如安全分析、调度员潮流和最优潮流等)必不可少的基础。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状态估计的作用更显重要[1]。 状态估计的理论研究促进了工程应用,而状态估计软件的工程应用也推动了状态估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迄今为止,这两方面都取得了大量成果。然而,状态估计领域仍有不少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向市场化迈进,对状态估计有了新要求,各种新技术和新理论不断涌现,为解决状态估计的某些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文就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研究现状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综合阐述。 1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概念 1.1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基本定义 状态估计也被称为滤波,它是利用实时量测系统的冗余度来提高数据精度,自动排除随机干扰所引起的错误信息,估计或预报系统的运行状态(或轨迹)。状态估计作为近代计算机实时数据处理的手段,首先应用于宇宙飞船、卫星、导弹、潜艇和飞机的追踪、导航和控制中。它主要使用了六十年代初期由卡尔曼、布西等人提出的一种递推式数字滤波方法,该方法既节约内存,又大大降低了每次估计的计算量[2,4]。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研究也是由卡尔曼滤波开始。但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即状态估计主要处理对象是某一时间断面上的高维空间(网络)问题,而且对量测误差的统计知识又不够清楚,因此便于采用基于统计学的估计方法如最小方差估计、极大验后估计、极大似然估计等方法,目前很多电力系统实际采用的状态估计算法是最小二乘法。 1.2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数学模型 状态估计的数学模型是基于反映网络结构、线路参数、状态变量和实时量测之间相互关系的量测方程: z+ =) ( h v x 其中z是量测量;x是状态变量,一般是节点电压幅值和相位角;v是量测误差;z和v都是随机变量。 状态估计器的估计准则是指求解状态变量x的原则,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器采用的估计准则大多是极大似然估计, 即求解的状态变量x*使量测值z被观测到的可能性最大, 用数学语言描述, 即: z f x f= z (x , )] , ( *) max[ 其中f(z)是z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3]。

电力系统概论复习1

1.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电能不能大量储存、过渡过程非常迅速、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密切相关;基本要求:保证可靠地持续 供电、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努力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2.按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将负荷分为三级: 一级负荷:属于重要负荷,如果对该负荷中断供电,将会造成 人身事故、设备损坏、产生大量废品,或长期不能恢复生产秩序,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二级负荷:如果对该负荷中断供电,将会造成大量减产、工人 窝工、机械停止运转、城市公用事业和人民生活受到影响。 三级负荷:指不属于第一、二级负荷的其他负荷,短暂停电不 会带来严重后果,如工厂的不连续生产车间或辅助车间、小城镇、农村用电等。 3.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特点:无备用接线的特点是简单、经济、运行方便,但供电可靠性差、电能质量差;有备用接线的 优点是供电可靠、电能质量高,缺点是运行操作和继电保护复杂,经济性较差。 4.中性点接地方式:一般电压在35及其以下的中性点不接地或 经消弧线圈接地,称小电流接地方式;电压在110及其以上的 中性点直接接地,称大电流接地方式。 5.为了减小电晕损耗或线路电抗,电压在220以上的输电线还 常常采用分裂导线。 6.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采用变压器的实际额定变比进行归算,即准确归算法。在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采用变压器的 平均额定变比进行归算,即近似归算法。 7.线电压与相电压存√3倍的关系,三相功率与单相功率存在3 倍关系,但他们在标幺值中是相等的。 8.电压降落是指线路始、末两端电压的向量差(12)。 电压损耗是指线路始、末两端电压的数值差(U12)。 电压偏移是指网络中某一点的电压与该网络额定电压的数值差。

现代电力系统简介资料精

现代电力系统简介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配电系统及电力用户所组成,是由电源、中间环节、负载组成的对能量进行转换、输送及分配的典型电路。按转换能量的方式不同发电厂主要有三种类型。 1.火力发电厂:它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燃料的燃烧使锅炉中的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汽,推动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发电。 2.水力发电厂:它是利用河流的水位能推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3.核能发电厂:它是利用核燃料在反应堆中核裂变能转化为热能,将水变为蒸汽,然后同一般的火力发电厂一样,用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除了这常见的三种发电厂外,还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如利用风力能源的风力发电;利用地热能进行发电的地热发电厂以及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等。而输配电系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经历了直流传输——交流传输——交直流传输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交直流混合的现代电力系统。 1 现代交流输配电系统的发展历程 最早将发电、送电、用电完成实际应用的是在19世纪上半叶,1882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会向世人展示了从57km 外密示巴赫小水电站直流发电机发出的1kV 左右的直流电是如何输送到现场并驱动一台水泵的运转,因而最初的电力输送是直流系统。 随着用电的需求增加以及输电距离的增大,为了提高输电效率、减少损耗,就要求提高输电电压。从制造的角度,发电机的电压不可能提得很高,这样就使当时的直流输电制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19世纪下半叶,相继研究出三相电机、三相变压器和三相制。1891年德国建立了从鲁劳镇输电至法兰克福的最早的三相交流输电系统,如图1所示,图中三相输电线用 单线表示。发电厂的升压变压器将水轮发电机送出的95V 的三相交流电提高到15kV ,然后经三相架空输电线路送至170km 外的法兰克福,再经降压变压器降到110V ,供给灯泡照明,并由三相异步电动机去驱动水泵。采用三相输电而不用单相输电的原因在于:用三个单相电路组合起来向外输电,需要6根导线,而三相交流电可用三根或四根线进行输电,能够节省线材;由于使用的输电线少,所以可以减少在输电线上的电能损耗;三相交流电动机比单相交流电动机的效率高而且起动、运行性能都要好。 三相交流输电线输送的的功率正比于线电压及线电流,当输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输送电压越高,输送的电流就越小,所用导线截面积也就越小,线路上的电能损耗也越少,线路投资当然就越少,这是提高输电电压的原因。但线路的电压与绝缘密切相关,电压越高对绝缘的要求也越高,线路电压的提高就受制于当时高压电器的制作水平与能力;并且电压越高,对杆塔、变压器、断路器等的投资也就越大。因此对应一定的输送功率与输送距离可以得到一相对最佳的输电电压。再综合考虑到高压电器设备制作的经济性以及便于代换,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我国高压交流送电电压为6kV 、10kV 、35 kV 、110 kV 、220 kV 、330 kV 、 500 kV 照明 电动机 图1 最早的三相交流输电系统示意图

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是指发电厂,输送电线路,变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组成的进行电能生产、输送和应用的整体。 电力由于其生产、输送和应用较其他能源方便,因而在诸多能源中电力发展最快,应用最为广泛。电力系统的结构和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地方经济的发展为电力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用户,必然促进电力系统的扩容发展,而电力系统丰富的电力资源和无处不到的网络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必然促进企业的飞速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电力系统也必然发达。 一个电力系统的组成可用图1-1表示。它是由一个水电厂,两个火电厂和一个热电厂构成了动力系统,由330kV 线路、220kV 线路、110kV 线路、35kV 线路及诸变电所构成输变电力网,由10kV 线路及配电所构成配电网。 电力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 一、发电厂 发电厂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为电能。根据转换能量的不同,发电厂分为火电厂、热电厂、风电厂、水电厂、核电厂等。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仍以燃煤为燃料的火电厂为主。这些电厂,早期多建在用电集中地区,由于电力输送成本较煤炭运输成本低廉,为提高经济性,近年来火电厂多建在煤炭基地附近,故称为“坑口”电厂。电厂若向用户兼供热能,则称为热电厂。 水电厂是将江河水位落差造成的势能转换为电能的。我国水力资源丰富,而 火力发电厂 变压器台 二次电压变电站 一次降压变电站 工厂 10kV 220V

水力资源不利用又不能保存,会白白浪费。在我国能源紧张的今天,发展水力发电是国家的优先选择。水里电厂一次性投资大,运行费用低廉。由于改革开放的成果,国家财力较为雄厚,为建设大水电厂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国家投资兴建的葛洲坝、三峡等一批大型水电站必将为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发挥重大作用,也将造福于子孙万代。 核电厂是将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核能转化为电能。核电厂的重要部分是核子反应堆和蒸汽发生器。相当于火电厂的蒸汽锅炉,其发电设备与火电厂相同为汽轮发电机。核电厂在安全运行状态下,是最卫生环保的发电厂,但一旦发生泄露,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建设核电厂时要用大量资金建设公用辅助和防护设施,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风力电厂是将风力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由于能用于发电的风力资源很有限,因而风力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发电机考虑到并网的要求,一般采用三相同步发电机,输出电压多为6.3kV 和10.5kV。通常是经过升压后才并网输送的。 二、输电线 输电线是由导线及相应杆塔组成完成电网连接和电能输送的。输电线路的电压是按输送距离而确定的,输送距离较远电压就高,反之电压就低。如连接几个地区或几个省的一般电压为330~500kV;输送距离在一个省或一个地区的一般电压在110~220kV。用于分配电能的配电线电压在35kV以下。输电线电压与输送距离、容量的关系如表1-1所示。 表1-1 各级电压的输送容量与距离 三、变电所

电力系统现状

一、电力系统 2002年国务院批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资产重组。 在电网方面,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网资产出资人代表,按国有独资形式设置,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组建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西北、华东(含福建)和华中(含重庆、四川)五个区域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电力企业由国家电网公司代管。 在发电资产方面,除华能集团公司直接改组为独立发电企业外,其余发电资产重组为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和中电投集团五家全国性的独立发电企业,由国务院分别授权经营。 1.1 电网公司 2009年,中国发电量总计3.6506万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7.0%。

1.1.1 国家电网公司(SGCC)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公司注册资本金2000 亿元。2009年售电量为22748亿千瓦时,营业收入为12659.8亿元,资产总额18 600亿元。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国家电网公司位列第八。现任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山东工学院本科,山东大学研究生)。

国家电网公司组织机构图:

国家电网公司地理分布图: 1.1.1.1 华北电网(山东,北京,河北,山西,天津) 2003年11月8日在北京成立。截至2005年10月底,公司总资产2393亿元,净资产860亿元。公司有两个分公司(北京、天津);三个子公司(河北、山西、山东,还有供电单位7个(唐山供电公司、秦皇岛电力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承德供电公司、廊坊供电公司、北京超高压公司、大同超高压供电公司);到2007年底华北电网将实现装机容量达1.45亿千瓦最大负荷突破1.15亿千瓦山东2006年新增装机1263.3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05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272亿千瓦时。其中电网统调公用电厂3477万千瓦,地调公用电厂576.7万千瓦,企业自备电厂945.8万千瓦。8月14日,电网最高统调用电负荷达到2852万千瓦。 1.1.1.2 华东电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 华东电网2006年底统调装机容量(万千瓦): 全网 13890.44 江苏 5273.00 浙江 3730.86 福建 1919.40 安徽 1491.74 上海 1475.43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简介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简介 转载自雨泽转载于2010年08月15日 16:35 阅读(4)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举报 一、PSAPAC 简介: 由美国EPRI开发,是一个全面分析电力系统静态和动态性能的软件工具。功能:DYNRED(Dynamic Reduction Program):网络化简与系统的动态等值,保留需要的节点。 LOADSYN(Load Synthesis Program):模拟静态负荷模型和动态负荷模型。IPFLOW(Interactive Power Flow Program):采用快速分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相结合的潮流分析方法,由电压稳态分析工具和不同负荷、事故及发电调度的潮流条件构成。 TLIM(Transfer Limit Program):快速计算电力潮流和各种负荷、事故及发电调度的输电线的传输极限。 DIRECT:直接法稳定分析软件弥补了传统时域仿真工作量大、费时的缺陷,并且提供了计算稳定裕度的方法,增强了时域仿真的能力。 LTSP(Long Term Stability Program):LTSP是时域仿真程序,用来模拟大型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的长期动态过程。为了保证仿真的精确性,提供了详细的模型和方法。 VSTAB(Voltage Stability Program):该程序用来评价大型复杂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给出接近于电压不稳定的信息和不稳定机理。为了估计电压不稳定状态,使用了一种增强的潮流程序,提供了一种接近不稳定的模式分析方法。ETMSP(Extended Transient Midterm Stability Program): EPRI为分析大型电力系统暂态和中期稳定性而开发的一种时域仿真程序。为了满足大型电力系统的仿真,程序采用了稀疏技术,解网络方程时为得到最合适的排序采用了网络拓扑关系并采用了显式积分和隐式积分等数值积分法。 SSSP(Small-signal Stability Program):该程序有助于局部电厂模式振荡和站间模式振荡的分析,由多区域小信号稳定程序(MASS)及大型系统特征值分析程序(PEALS)两个子程序组成。MASS程序采用了QR变换法计算矩阵的所有特征值,由于系统的所有模式都计算,它对控制的设计和协调是理想的工具;PEALS 使用了两种技术:AESOPS算法和改进Arnoldi方法,这两种算法高效、可靠,而且在满足大型复杂电力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的要求上互为补充。 二、EMTP/ATP 简介: EMTP是加拿大H.W.Dommel教授首创的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它具有分析功能多、元件模型全和运算结果精确等优点,对于电网的稳态和暂态都可做仿真分析,它的典型应用是预测电力系统在某个扰动(如开关投切或故障)之后感兴趣的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EMTP的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相结合,可以作为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有力工具。 ATP(The 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是EMTP的免费独立版本,是目前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简介

电力系统和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工业是具有公用事业性质的基础性产业,电力行业是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对现代社会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我国经济在稳步快速的发展,需要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支持,也给电力系统自动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和现状 1.1体制变迁 ●97年前:电力工业部 ●97年8月:国家电力公司 ●0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 引入竞争”为宗旨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国务院5号文件)。 ●02年10月:成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监会) ●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的基础上,中国电力新组建(改 组)的11家公司宣告成立,包括两家电网公司、五家发电集团公司和 四家辅业集团公司分别经营电网、电源及辅业资产。 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南方电网公司 发电公司 ?华能集团公司 ?大唐集团公司 ?华电集团公司 ?国电集团公司 ?电力投资集团 辅业集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电力产业总资产(2000年底): 2.5万亿元,其中原国电总资产1.8万亿元 1.2近期发展状况 ●发电装机容量: 1980:6587万KW(65869MW)

1987:10289.7万KW 1993:20000万KW 1996:23654万KW 2003:38900万KW 2004:44000万KW,用电21735亿千瓦时 2005年底:50841万KW,用电24220亿千瓦时 未来十年,预计还要增加50000万KW 变电站数量: 1996年统计数据(注): 500KV:47 330KV:25 220KV:1003 154KV:2 110KV:5496 66KV:2729 35KV:20921 目前每年新增变电站约4000个,改造老变电站约2000个。 2003年末数据(网络数据,供参考): 500kV:近100个 220kV:1800多个 110kV:5900个 66kV/35kV变电站有5700多个 另有数据显示,全国110KV以下、35KV以上的终端变电站有18000余座,35KV等级以下的各类配电变电站数量更多 近几年,每年新增变电站约4000个,改造老变电站约2000个。 2电力系统概述 2.1电力系统的特点 (1)平衡性:电能不能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同时完成。 (2)瞬时性:暂态过程非常迅速,电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00km/ms。 (3)和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关系密切。 2.2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的发电机、升压及降压变电设备、电力网及电能用户(用电设备)组成的系统。 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

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概述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特征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电力网、用电设备和相应的辅助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测量、调度自动化和通信等装置),按规定的技术和经济要求组成的整体。 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和核电厂发出的电力,按其容量的不同和所需输送距离的不同,分别接入110、220kV和500kV交流电力网以及高压电流输电线路。在电力网的构成中,不同电压的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通过相应电压等级的变电所相互连接,在配电网的低压侧接有动力负荷和照明负荷等各种用电设备,这就形成了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在内的统一的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电力系统频率、电力网结构和电力系统流量等。 1、电力系统频率 电力系统频率是电力系统中发电厂的同步发电机所产生的交流正弦基波电压的频率。频率质量是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稳态运行的条件下,各发电机同步运行,整个电力系统的频率是相等的。它是电力系统一致的运行参数。世界上,电力系统采用的额定频率有50Hz和60Hz 两种。我国和世界多数国家均采用50Hz电力系统;只有美国、加拿大、古巴、朝鲜等少数国家采用60Hz电力系统;日本的东部地区为50Hz电力系统,中部和西部地区为60Hz电力系统,两种不同频率的电力系统与

直流变频站互联。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和用电设备,都是按照额定频率设计和制造的,只有在额定频率附近运行时,才能发挥最好的功能。只有当电力系统中所有发电设备发出的有功功率之总和与电力网中电力负荷吸收和消耗的有功功率相等时,系统频率才能保持不变。 2、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电压等级是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级别系列,额定电压是指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规定的正常工作电压。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实际运行电压容许在一定程度上偏离额定电压。在上述容许偏离的电压范围内,各种电力设备和整个电力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等级为分3、6、10、35、 63、110、220、330、500、750 kV。一般认为,在一个电力系统中,相邻两级电压之比取1.7~3.0是比较合理的,因此在上述电压等级中,35kV与63kV,63kV与110kV不宜在同一地区性电力系统中并存。 3、电力网结构 电力网结构与电压等级、电源和负荷点的容量和数目,以及它们之间的地理位置及供电可靠性要求等因素有关。 4、电力系统容量 电力系统容量是指系统中各类发发电厂机组额定容量的总和,也称为系统装机容量。电力系统装机容量和覆盖的地域大小反映了电力系统的规模。到2002年底我国已形成了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的统一调度或联合调度的6个跨省区域电力系统,即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