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输出与输入的国内法律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596.50 KB
- 文档页数:25
中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问题明月【摘要】外资待遇问题是指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在东道国的法律问题,是外国投资者密切关注的问题.国际投资领域的外国人待遇问题体现了投资者母国和投资东道国的利益平衡.中国自贸区建设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研究制订试验区外商投资与国民待遇等不符的负面清单,保障投资者获得公平的外资准入国民待遇,是中国深化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的一种重要方法.【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公平待遇【作者】明月【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9.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投资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资本输入国为吸收和利用外国投资而建立的有关保护、鼓励和管制外国投资的法律制度,二是资本输出国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和社会利益而制定的有关保护、鼓励和管制本国人对外投资的法律制度。
以上海自贸区模式为例,从中国作为资本输入国的视角出发,研究外国投资者的准入前国民待遇问题。
其中,国民待遇原则作为一项连接国际法和国内法的重要法律原则,具有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该原则通过待遇标准确定海外投资者法律地位,公平平等对待外商投资者。
由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东道国的准入前国民待遇标准问题和相关法律规制是研究的重点。
一、准入前国民待遇的界定关于国民待遇的概念,中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定义。
《奥本海国际法》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人身和财产进入其它国家后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角度出发,认为“每一个国家至少必须允许外国人在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和本国国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1]马尔科姆·N·肖更倾向于外国财产征收的保护及在国际投资方面注重双边投资条约的签订。
11. ⾦融资本和⾦融寡头是怎样形成的? 答:(1 )银⾏垄断的产⽣。
银⾏业的⾃由竞争导致银⾏资本集中,银⾏资本集中到⼀定程度,形成银⾏垄断。
(2 )银⾏的新作⽤。
银⾏垄断产⽣后,银⾏具有了新作⽤,即由普通的中介⼈变成万能的垄断者。
(3 )⾦融资本的形成。
银⾏垄断的形成和银⾏的新作⽤,促使垄断的银⾏资本和垄断的⼯业资本逐渐融合,形成⾦融资本。
⾦融资本是由垄断的⼯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资本融合或混合⽣长构成的⼀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活各个⽅⾯的实际统治者。
⾦融资本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形成的:第⼀,⽇益紧密、相对固定的银⾏与企业关系的形成。
第⼆,⼯业企业与银⾏之间相互持股以便实现对对⽅的控制与操纵。
第三,银⾏与⼯业企业⼈事上的相互融合。
(4 )⾦融寡头。
⾦融寡头就是掌握了⾦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12. ⾦融寡头如何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统治? 答:(1 )⾦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参与制”主要是指通过控制⼀定数量的股票从⽽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式。
⾦融寡头先利⽤⼿中的资本控制⼀些⼤型的母公司,通过母公司控制⼦公司,⼦公司控制更多的孙公司。
由此类推,⾦融寡头就可运⽤⼿中的巨额资本通过层层控制⽽在事实上掌握、操纵和控制更多的资本,从⽽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
(2 )⾦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联合”的⽅式实现的。
即派代理⼈或⾃⼰亲⾃出马担任政府要职,或把政府的⾼官拉过来,让他们在其政治活动中为⾦融寡头的利益服务,还通过建⽴政策研究咨询机构等⽅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舆论⼯具和新闻媒介来对社会⽣活施加影响,从⽽实现其对社会经济⽣活的统治。
13.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对象是什么? 答:(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管理和调控的对象,既包括各个微观经济主体,也包括作为整体的国民经济宏观全局。
浅谈国际投资法的法律制度目录一、国际投资法律制度的概论和特征 (1)二、国际投资法的作用 (2)三、我国的外资企业法律制度 (3)四、海外投资及中国对海外投资的管理 (6)内容摘要:国际投资始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国际直接投资更是发展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方式。
1979年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特别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我国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外商投资企业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由于经验严重不足,我国有关外资的立法和实践也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国际投资法以国际直接投资为调整对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谨而又颇具特设的体系,对于保护、鼓励和管制国际直接投资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国际投资对于中国的作用在经济问题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际投资法作为调整投资关系的法律手段,国际投资法对于保护、鼓励和管制国际投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外资企业对中国带来的经济推进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是受人瞩目的。
中国在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国际投资法为中国的外企业的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在借助国际投资法的制约下对外资的引进,有着长足的进步,当然外资企业也带动了中国的经济。
依据国际投资法,中国对外资的管理也在不断的改进着。
关键词:国际投资经济外资企业国际投资是国际间资金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投资者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而将其资本投向国外的一种经济活动。
对特定国家来说,国际投资包括本国的对外投资和本国接受的外国投资。
外国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在资本输入国进行的投资,而境外投资或海外投资则是指资本输出国的投资者在国外进行的投资。
因此,国际投资主要是相对于国内投资而言的。
国际投资是指资本的跨国流动,它是国际资金流动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这种形势的出现,必然会有法律的制约,国际投资法的出现在若干年来,已经体现重要的效果,不同的观点同样也涉及到国际投资法的主体、对象、调整范围及其渊源。
司考国际经济法知识:国际投资法概述【摘要】为了帮助各位考生系统的复习司法考试,全面的了解司法考试的相关重点,作者整理了司考《国际经济法》知识:国际投资法概述,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国际投资法的概念及形式国际投资法是调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国内法律规范和国际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际投资是指资本的跨国流动。
它可以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和非股权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证券投资)前者是指一国私人在外国投资经营企业,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该企业的经营活动。
例如,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BOT(即“建设-运营-转让”)合作方式等。
后者是指将借贷资本输出到国外,投资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
例如,购买外国股票、其他有价证券和贷款等。
国际投资法主要调整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投资法的渊源和内容国际投资法的渊源包括国内立法、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国际投资法主要涉及下列内容:国际投资的市场准入问题;国际投资的待遇标准问题;对外国投资的管制问题;对国际投资的保护问题;国际投资争端的解决问题。
1.国内立法。
国际投资法的国内法律规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关于私人直接投资方面的法律规范。
调整国际投资的国内立法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对资本输入的法律调整和对资本输出的法律调整。
2.国际立法与国际惯例。
国际条约包括国际投资双边条约、区域性条约和多边投资公约,双边投资条约是资本输出国与输入国间签订的,旨在鼓励、保护及促进两国间私人直接投资活动的双边协定与条约的总称。
双边投资条约包括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投资保证协定、促进与保护投资协定等几种形式。
双边投资条约主要包括受保护的投资者和投资、外国投资的待遇、政治风险的保证、代位权、投资争议的解决等内容。
在多边条约方面,目前尚无全面规范国际投资各方面的多边条约,已生效的多边条约主要为《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以及世贸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简称TRIMs)等。
简述国际技术许可合同的种类资本的本性就是寻求利润,以最少的资本牟取最多、最大的利润,这是一切投资人最强烈的欲望,也是一切投资活动的最高准则。
所谓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得到不确定的未来利益,将其资产投入一定经济活动过程的行为。
国际投资应当包括资产跨过一国边境并进入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投资,以及资产原来跨过一国边境但却是来源于外国所有者的投资。
一般说来,保护国际投资的法律制度包括保护投资的国内法和国际法。
国内法是指资本输入国保护外国投资的法律制度和资本输出国保护海外投资的法律制度。
国际法是指保护投资的双边条约和保护投资的国际公约。
从国际投资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分系统分析,国际投资的法律保护制度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针对涉外投资的两大类国内立法;二是双边性、区域性以及世界性的国际投资法制;三是世界性国际投资法制中影响重大的《华盛顿公约》与ICSID体制、《汉城公约》与MICA体制。
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针对涉外投资的两大类国内立法一国的涉外投资法,通常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吸收外国投资的立法和向外国投资的立法。
一般而论,发达国家的涉外投资立法侧重于后一个基本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涉外投资侧重于前一个基本方面。
1、发展中国家对涉外投资的法律保护为了创设良好的投资法律环境以吸引外资,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立法实行了保护和鼓励的措施,甚至一些国家对外资的保护和鼓励提高到国家根本大法的高度。
如我国《宪法》第18条第2款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它们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
”具体到外资立法,主要从待遇、资本和利润汇出、慎重征收(或国有化)、给于各种财税优惠妥善解决涉外投资争端等方面予以保护。
发展中国家也鼓励本国企业对外投资,但是建立了严格的审批程序,保证投资安全,减少投资风险。
如,韩国制定了“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税额控制制度”和“海外资源开发项目的免征所得税制度”等三项保护制度。
第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国际投资概述
一、国际投资的概念与类型
国际投资是国际间资金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投资者
为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将其资本投入国外的一种经济活
动。
包括本国的海外投资和本国接受的外国投资。
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中占有主导地位,并对
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直接投资,是指
伴有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投资者在海外直接经
营企业,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较大的控制权。
这种控制权
通常是与股权联系在一起的。
二、国际投资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
国际投资发生与发展的原因:资本的本性是觅利,哪里有
能取得高额利润的机会就投入到哪里。
而各个国家在自然资
源、科学技术、金融和市场等方面的差异,促使那些具有竞
争优势的企业向海外发展,以求取得新的市场和高额利润。
四、国际投资的性质和作用
对资本输入国来说,国际投资兼有消极性和积极性这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