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课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020数学
- 格式:pptx
- 大小:9.25 MB
- 文档页数:85
教案:《连减的简便计算(例4)》年级:四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点:1. 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灵活运用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连减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连减的定义。
2. 提问:连减的计算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连减的计算?二、新课讲解1. 讲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
2.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连减的简便计算规律。
3. 强调连减简便计算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例题解析1. 出示例题4,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明确解题思路。
2. 讲解解题步骤,展示连减简便计算方法的应用。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例题4的计算。
四、巩固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题心得。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2. 强调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连减现象,尝试运用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技巧,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例题解析和巩固练习,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连减简便计算方法的规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的教学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有效地掌握连减的计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4《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3.4《连减的简便计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是第三单元的第四节,主要内容是连减的简便计算。
我们会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连减的运算规律,并学会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减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连减的运算规律,难点是让学生们学会如何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例题,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纸笔,以便于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说:“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然后又吃掉了2个,请问他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让学生们用传统的计算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们发现,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是连减的运算规律。
接着,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类似的例题,并详细讲解如何运用连减的运算规律来解答这些问题。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答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连减的运算规律和一些实际的例题。
我会用清晰的文字和简洁的图示来展示连减的运算规律,并用具体的例题来说明如何运用这个规律。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一些运用连减的运算规律的实际问题。
比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然后又吃掉了2个,请问他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还有:“妈妈买了5个苹果,然后又买了3个,再又买了2个,请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等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连减的运算规律掌握得比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运用连减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