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影响金钗石斛随机扩增多态DNA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6
金钗石斛多糖对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的影响张宗敏;潘先花;周姝;周满红【摘要】目的研究金钗石斛多糖(DNP)对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设立金钗石斛多糖组(0.06、0.12、0.24 mg/mL)、PBS缓冲液组及空白对照组(0 mg/L),观察金钗石斛多糖对N2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及生理指标(生殖能力、咽泵频率和身体摆动频率)的影响.通过进行线虫的氧化应激实验和热应激实验,初步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延缓衰老的机制.结果在寿命实验中,金钗石斛多糖组线虫的平均寿命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PBS缓冲液组较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殖能力、咽泵频率和身体摆动频率实验中,金钗石斛多糖组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氧化应激实验和热应激实验中,金钗石斛多糖组线虫的平均生存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金钗石斛多糖能延缓秀丽隐杆线虫衰老,其机制可能与金钗石斛多糖提高线虫的抗应激能力有关.【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8(042)008【总页数】4页(P913-916)【关键词】金钗石斛多糖;秀丽隐杆线虫;衰老【作者】张宗敏;潘先花;周姝;周满红【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R34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新鲜或干燥茎入药,药用范围广且安全;其中,多糖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疲劳、抗氧化、抗肿瘤、抗菌、保肝、降低血糖等功效[1-2]。
然而,具体到金钗石斛多糖对生物体寿命有无延长作用,由于可能受到观察不便(人类及一般动物寿命都较长)、外界环境(生存环境复杂)等原因的限制,没有恰当的动物模型,因而目前尚缺少相关研究数据。
金钗石斛5个管家基因序列和表达分析——基因表达定量中内参基因的选择郭无瑕;李洪清;梁山【摘要】基因表达分析如定量PCR、RNA印记等需要应用内参基因对目标基因表达量进行校正,以期获得真实可靠的结果,管家基因是常用的内参基因。
热带兰金钗石斛中管家基因的研究至今尚无报道。
该文对金钗石斛腋芽cDNA文库中的5个管家基因的序列和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和检测。
其中,4个基因编码泛素蛋白,1个编码a-微管蛋白,分别命名为DnUBQ1、DnUBQ2、DnUBQ3、DnUBQ4及DnTUA1.DnUBQ1基因的密码使用频率表现出与金钗石斛普遍密码子不同的偏好性。
在低温春化前后和春化过程中,5个基因的表达均无明显改变,表现为组成型表达。
因此,5个基因均可在研究金钗石斛春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时作为参照基因使用。
%House-keeping genes often serve as internal references in quantit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level.To validate the reliability of five house-keeping genes in Dendrobium nobile,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n cDNA sequences and their expression under vernalization were conducted in this study.Among the five genes,BlastX searching indicated that 4 coded for homologous proteins of Ubiquitins while the left one encoded α-tubulin protein.Expression analysis showed no obvious changes occurred after and during the vernalization,suggesting that these genes would be reliable as the internal control in quantitation of genes expression in the process of vernalization.【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1)002【总页数】8页(P59-66)【关键词】金钗石斛;春化作用;基因表达;内参基因【作者】郭无瑕;李洪清;梁山【作者单位】广东省植物发育工程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广东省植物发育工程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广东省植物发育工程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6基因表达分析是揭示基因表达调控复杂网络的前提,在许多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里的重要性日益增加[1]。
兰科(Orchidaceae )植物是天门冬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兰花,亦叫胡姬花,是开花植物中最大、最具多样性的科,约800个属、25000余种,广布全球,主产南美和亚洲的热带地区。
我国有166属、1000余种,南北均产,而以云南、海南、台湾种类最丰富。
我国兰花资源中某些种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已知药用有76属、287个种[1],如石斛、白及、黄花白及、天麻、金线莲、手参、石仙桃等。
目前,大多数药用兰科植物是野生兰花,过度采挖使野生兰科植物的生境被破坏而导致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
因此,对兰科植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兰科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目前兰科植物利用分子标记的研究现状1.1RAPD 技术的应用朱胜男等[2]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技术对31种石斛属(Dendrobium )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从100条RAPD 引物中共筛选出18条引物,18条引物共扩增出1082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有261个,多态性比为99.2%。
UPGMA 聚类结果显示,基因型之间的相似系数分布于0.642~0.838之间,31种石斛属植物样品分为7类。
聚类分析显示供试样品完全被区分开,试验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相似,但又有一定区别。
苑鹤等[3]利用RAPD 分子标记对浙江义乌、天台、建德、武义,云南麻栗坡、勐海的14个居群的铁皮石斛和1个居群的紫皮石斛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从225个RAPD 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对105个铁皮石斛和3个紫皮石斛样本进行PCR 扩增,共扩增出138条带,其中133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PPB )为96.38%;14个铁皮石斛居群的多态位点(PPL )在10.79%~76.26%之间,平均为45.32%。
结果表明,全国主产区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遗传多样性丰富,铁皮石斛种质的亲缘关系远近与其地理种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与栽培地点无关。
石斛的离体培养及遗传稳定性的分子检测石斛属(Dendrobium S W.)是兰科(Orchid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本草纲目》中石斛被列为上品,具有明目强身、镇痛消炎、抗肿瘤、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本研究以金钗石斛为材料,在离体培养、遗传稳定性两领域开展了工作,以期为资源的离体保存、快繁等提供理论指导和构建技术平台,现取得以下结果:1 茎段离体培养技术的建立与优化选用金钗石斛的嫩茎为外植体,用70%酒精浸泡30s后,分别用以下两种方式灭菌,1)0.1%升汞灭菌12min,2)0.1%升汞+数滴Tween80灭菌10min;两种灭菌方式的灭菌效果差别很大,污染率分别为73.3%、16.7%。
随后接种在MS+BA(1.0mg/L)+NAA(0.4mg/L)+蔗糖(3.0%)+琼脂粉(0.7%)培养基上,萌发后转接到MS+BA(1.2mg/L)+NAA (0.4mg/L)+蔗糖(3.0%)+琼脂粉(0.7%)培养基上,通过器官型方式,诱导侧芽的萌发增殖;壮苗培养以1/2MS+NAA(0.5mg/L)+IBA(0.5mg/L)+蔗糖(2.0%)+琼脂粉(0.7%)培养基上效果最佳;生根培养以1/2MS+NAA(1.0mg /L)+蔗糖(2.0%)+琼脂粉(0.7%)培养基上效果最佳;移栽时将一次性塑料杯底部及四周打上孔,先放入两个松果后再铺上苔藓或者树皮均能获得90%以上的移栽成活率。
2 金钗石斛愈伤组织培养体系愈伤组织诱导:采用无菌试管苗的茎段诱导愈伤组织,不同的基本培养基、生长激素、细胞分裂素及激素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上有一定差异,诱导率为改良MS<sub>2</sub>>MS>1/2MS>>改良MS<sub>1</sub>;NAA>IBA;BA>KT;在MS+NAA(0.8mg/L)+BA(0.5mg /L)+蔗糖(3.0%)+琼脂粉(0.7%)培养基上诱导率稍高。
115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2 No.11·实验研究·经炎症模型[5]。
本研究侧脑室注射LPS 10 d后取材测得大鼠海马APP和GSK-3βmRNA 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5),提示模型制备成功。
SP的主要成分是β样淀粉蛋白(Aβ)的沉积[6]。
在病理情况下,APP经γ、β分泌酶分解生成的Aβ42与脑内Aβ的沉积、神经元的变性密切相关[7]。
本研究结果显示,NDP 中、高剂量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APP mRNA的表达均降低,提示NDP可减少LPS诱导的APP mRNA的表达。
研究表明,GSK-3β是tau蛋白高度磷酸的主要激酶,导致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NFTs,此外还参与APP的裂解,在AD的发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8]。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NDP中、高剂量则可明显降低其表达,提示NDP可降低LPS诱导的大鼠大鼠海马GSK-3β mRNA的表达。
综上所述,NDP可以降低LPS诱导的AD大鼠海马组织中APP和GSK-3β基因的表达,为NDP用于AD治疗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 Lee YJ, Han SB, Nam SY, et al. Inflammation and Alzheimer’s disease. Arch Pharm Res, 2010, 33(10):1539-1556.[2] 欧焕娇,詹若挺,成金乐,等.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24(6):84-86.[3] Li Y,Li F,Gong Q,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Dendrobium alkaloids on memory impairment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in rats. Planta Med, 2011, 77(2):117-121.[4] 安凤娟,何新宇. 金钗石斛多糖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3857-3862.[5] Hauss-Wegrzyniak B, Dobrzanski P, Stoehr JD, et al. Chronic neuroinflammation in rats reproduces components of the neurobi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 Res, 1998, 780(2):294-303.[6] 陈建伟,石京山,韩立海. β-淀粉样蛋白作为抗痴呆药物作用靶点研究进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3):1348-1350.[7] 李守业,朱妍,焦悦,等. 阿尔采末病APP分泌酶及其靶向干预研究进展.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27(10):1349-1353.[8] 陈林,姜招峰. 糖原合酶激酶-3β在淀粉样蛋白质前体代谢中的作用. 生命的化学,2009,29(2):227-230.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承担了其大部分化学特性以及药物特性,是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利用ISSR和AFLP标记分析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宋爽;周洋帆;刘正杰;赵明富;杨娟;徐绍忠;文国松【摘要】本研究利用ISSR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对51个药用石斛材料(包括35个铁皮石斛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ISSR标记筛选出6条引物,共扩增出79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约为13.17条,多态条带比率都达到100%.利用AFLP标记筛选出5对引物,共扩增207条带,其中206条具多态性,多态性比率高达99.52%.两标记分析获得的群体种系间关系与变异基本一致,且群体内的分化较小,群体间的分化较大,群体间的基因流动较小.所得到的聚类图表明:ISSR和AFLP 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将研究材料分开,且基本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说明两种标记均适合用于石斛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1)004【总页数】8页(P688-695)【关键词】石斛;ISSR;AFLP;遗传多样性【作者】宋爽;周洋帆;刘正杰;赵明富;杨娟;徐绍忠;文国松【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特色资源植物改良与利用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特色资源植物改良与利用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特色资源植物改良与利用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特色资源植物改良与利用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特色资源植物改良与利用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特色资源植物改良与利用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特色资源植物改良与利用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石斛是兰科(Orchidoideae)石斛属(Dendrobium Sw.)植物的总称。
DNA条形码在主要滇产石斛鉴别中的应用目的:选择云南境内应用面较广、市场流通量较大的14个石斛品种,建立其DNA条形码鉴定方法。
方法:结合Genbank数据库序列,选择ITS、psbA-trnH、matK、rbcL等4条常用序列对石斛DNA样品进行扩增和测序,利用MEGA50计算种间种内K2P遗传距离并构建NJ树,同时采用Taxon DNA软件计算Barcoding gap(条形码种内種间遗传差异)。
结果:ITS序列的K2P种内遗传距离小于种间遗传距离,NJ树可以很好地将不同品种的石斛分开,且有较明显的Barcoding gap。
结论:ITS序列可以作为鉴别这14种滇产主要石斛的优选序列。
标签:滇产石斛;DNA条形码;分子鉴别Application of DNA Barcoding in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Dendrobium widely used in YunnanZHANG AiliGAO YafangLI TaimiTAN Wenhong*QING Zigang*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Kunming 6505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dentify 14 species of Dendrobium which widely used in Yunnan province by DNA barcoding. Methods Three chloroplast sequences including psbA-trnH,matK,rbcL and an ribosomal DNA ITS sequence of the 14 specie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K2P distances were calculated and NJ Tree was performed applying MEGA 50Meanwhile,Barcoding gap were calculated by Taxon DNA. Results The interspecific K2P distance of ITS were higher than the intraspecific one. And NJ tree could also divide species into different clades. The barcoding-gap were obvious between intra- and inter-species. Conclusions ITS sequence can be the optimal barcode to identify the 14 species of Dendrobium.Keywords:Genus of Dendrobium in Yunnan;DNA Barcoding;Molecular Identification石斛為我国著名中药材,具有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等功效[1]。
3种内生真菌诱导子对金钗石斛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罗在柒;乙引【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07(035)005【摘要】以石斛内生真菌菌丝体为诱导子,在不同浓度下对金钗石斛进行诱导,测定不同浓度诱导子对金钗石斛植物体内SOD、POD、PAL酶活性等生化指标.结果:不同内生真菌菌丝体对植物生理效应不同,菌株A菌丝体随着浓度的增大SOD活性逐渐增大,出现一个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POD、PAL随着菌丝体浓度的增大则逐渐减小;菌株B菌丝体随着浓度的增大SOD活性则逐渐减小,POD、PAL逐渐增大,出现一个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菌株C菌丝体随着浓度的增大SOD、POD活性逐渐增大,出现一个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PAL随着菌丝体浓度的增大则逐渐增大.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不同浓度诱导子对植物体内酶生理生化代谢产生不同影响.【总页数】4页(P20-23)【作者】罗在柒;乙引【作者单位】贵州省林业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心,贵州,贵阳,550005;贵州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相关文献】1.针叶树生散斑壳属部分种内及近似种间的RAPD分析 [J], 李占东;童存铭;蒋美俊;张韬;林英任2.种内竞争对一年生植物高生长与生物量关系的影响 [J], 李仲芳;王刚3.针叶树生散斑壳属部分种内及近似种间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J], 韩加军;林英任;郑倩;陈江琳;于红梅;刘艳兵4.螺旋藻部分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J], 曲扬华;李煦;王慧丽;荣峻峰;雷阳;李丹丹;张恩东;武国庆5.4种内生真菌对金钗石斛无菌苗生长及其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J], 陈晓梅;郭顺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的对影响金钗石斛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进行优化,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对金钗石斛RAPD分析中一些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系统的构建和优化,建立金钗石斛RAPD稳定可靠的反应体系。结果金钗石斛较适宜的RAPD-PCR反应条件为:10μl PCR反应体系中,5~20 ng 模板DNA,3.0 mmol·L-1Mg2+,0.34 mmol·L-1dNTPs,0.6 U Taq DNA聚合酶,1.5 μmol·L-1引
物,较适宜的退火温度为36 ℃。结论所建立的金钗石斛RAPD反应体系具有标记位点清晰、反应系统稳定、检测多态性能力较强等特点,可用于金钗石斛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以该优化的RAPD条件进行重复性实验,其实验结果重复性良好。 【关键词】 金钗石斛; 随机扩增多态DNA反应体系; 优化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nd optimize RAPDPCR system of D. nobile Lindl.MethodsThe reliable RAPD-PCR system for the genetic diversity study of D. nobile Lindl. established by systematically testing and optimizing the importa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factors. ResultsThe conditions that were suitable for RAPD-PCR of D. nobile Lindl. were as follows: 10 μl PCR reaction system contained 5~20 ng template DNA, 3.0 mmol·L-1Mg2+, 0.34 mmol·L-1 dNTPs, 0.6 U Taq DNA polymerase and 1.5μmol·L-1prime. The suitable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 the RAPD-PCR reaction system was 36 ℃. ConclusionThe RAPD-PCR system,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for studying D. nobile Lindl., can provide clear, reliable, abundant polymorphic molecular markers,stable reaction system, and is suitable for study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D. nobile Lindl..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reproducible based on this conditions. Key words:D. nobile Lindl.; RAPD reac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又称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黄草,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 Sw.植物,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的功效,是中药石斛的主要来源之一。《本草纲目》中记载:金钗石斛可“强阴益精,厚肠胃,壮筋骨,暖水脏,补肾益力,轻身延年”等,是药用范围较广的名贵中药;又由于其花型奇特、花色艳丽,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1]。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金钗石斛的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人工栽培、化学成分、药理、毒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1~3],而有关遗传多样性方面研究甚少。
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是由Williams等于1990年创立的一种DNA分子标记方法,它可直接反映染色体组DNA多态
性,能从遗传本质上揭示品种间多态性及亲缘关系,不受环境限制,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通用性好、灵敏度高且不需预先了解基因组的相关分子生物学信息等优点[4,5],被广泛应用于种质资源分析、生物种群划分、遗传相关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等方面[6]。
本实验就模板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Taq酶浓度、引物浓度、退火温度等影响RAPD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构建和优化,建立多态性强、稳定性好的金钗石斛RAPD反应体系,为进一步研究金钗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开发利用这一珍稀药用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金钗石斛,新鲜材料于2005年采自云南文山县,现保存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材料经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徐红博士鉴定原植物学名。 1.2 仪器 PTC-200型PCR仪(MJ Research公司);凝胶成像系统(美国Pharmacia Biotech);电泳仪(Bio-Rad);核酸蛋白分析仪(美国Beckman);离心仪(美国Beckman)。 1.3 试剂 CTAB、β-巯基乙醇、Tris Balanced Phonel、Tris、EDTA、琼脂糖均为分析纯;10×PCR buffer,Taq DNA polymerase (Taq酶),MgCl2,dNTPs 试剂购于上海生工公司;RAPD引物采用的为适于进行金钗石斛RAPD扩增的随机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提供。 2 方法 2.1 总DNA的提取 采用改良的CTAB法。取新鲜叶片约1.2 g,用双蒸水洗净,加液氮手工研磨成细粉,迅速转移至4个10 ml离心管中,加入已65 ℃预热的2 % CTAB提取液5 ml,混匀,65 ℃保温2~4 h,期间多次轻轻颠倒混匀,使DNA提取充分;待提取液冷却至室温,加入等体积的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抽提10 min,12 000 r·min-1,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再用1/3体积的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抽
提10 min,12 000 r·min-1,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24∶1)萃取液,上下多次颠倒,萃取充分直至两相间无白色中间层,12 000 r·min-1,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加1/2体积的异丙醇,1/10体积的3 mol·L-1 NaAc,混匀,-20 ℃放置0.5~1 h,12 000 r·min-1,4 ℃,离心10 min,弃液,70 %乙醇洗涤沉淀物2次(4 ℃,12 000 r·min-1,离心5 min),挥干至无醇味。其中一管加入适量TE液溶解,4℃保存备用,其余沉淀-20 ℃保存备用。
2.2 RAPD-PCR初始扩增体系 参考 有关石斛RAPD分析的研究 论文 ,确立本研究初始的反应体系条件,反应在10 μl的体系中进行,其中包括10×PCR buffer 1 μl,MgCl2 (25 mmol·L-1)0.8 μl,dNTP mix (10 mmol·L-1)0.3 μl,引物1.5 μl(10 μmol·L-1),Taq DNA polymerase (5 U·μl-1) 0.12 μl,模板溶液0.5~1 μl(5~10 ng),ddH2O补足10 μl。PCR扩增程序: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45 s,36 ℃复性45 s,72 ℃延伸2 min,循环37次,然后72℃保温5 min,使DNA片段完全延伸。反应结束
后,产物置4 ℃冰箱保存。 2.3 RAPD扩增中各影响因素 2.3.1 模板DNA浓度 共同的PCR反应条件为10 μl PCR反应体积,10×PCR buffer 1 μl, MgCl2 (25 mmol·L-1)0.8 μl,dNTP mix (10 mmol·L-1)0.3 μl,引物1.5 μl
(10 μmol·L-1),Taq DNA polymerase (5 U·μl-1) 0.12 μl,不同浓度的模板DNA浓度:① 5 ng;② 10 ng;③20 ng;④ 25 ng;⑤ 35 ng;⑥45 ng;⑦50 ng 。 2.3.2 Taq酶单位 共同的 PCR 反应条件:10μl PCR 反应体积,10×PCR buffer 1 μl,MgCl2 (25 mmol ·L-1)0.8 μl,dNTP mix (10 mmol·L-1)0.3 μl,引物1.5 μl(10 μmol·L-1),模板DNA浓度5~20 ng。 不同单位的Taq酶:①0.25 U;②0.5 U;③0.6 U;④0.75 U;⑤1.0 U。 2.3.3 Mg2+含量 共同的 PCR 反应条件:10 μl PCR 反应体积,10×PCR buffer 1 μl, dNTP mix (10 mmol·L-1)0.3 μl,引物1.5 μl(10 μmol·L-1),模板DNA浓度5~20 ng,0.6 U的Taq酶,不同浓度的Mg2+:①1.5 mmol·L-1;②2.0 mmol·L-1;③2.5 mmol·L-1;④3.0 mmol·L-1;⑤3.5 mmol·L-1。 2.3.4 dNTP浓度 共同的 PCR 反应条件:10 μl PCR 反应体积,10×PCR buffer 1 μl, MgCl2 (25 mmol·L-1)1.2 μl,引物1.5 μl(10 μmol·L-1),模板DNA浓度5~20 ng,0.6 U的Taq酶。不同浓度的dNTP:①0.14 mmol·L-1;②0.18 mmol·L-1;③0.22 mmol·L-1;④0.26 mmol·L-1;⑤0.30 mmol·L-1;⑥0.34 mmol·L-1;⑦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