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抗肿瘤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概况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4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等类群。
本文简述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的大概现状,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八大区域主要的一些药用植物,以及总结我国热带药用植物开发的现状。
关键词:药用植物;植物资源;现状;热带药用植物中国现有药用植物资源383科2309属11146种,占中药资源种类的87%。
在药用低等植物资源中,菌类种数最多,以真菌为主,常用药材有冬虫夏草、灵芝,等。
药用藻类以海洋藻类种数最多,有120种以上,用作药材的主要有海带、昆布等。
药用地衣较多的有梅衣科、松萝科、石蕊科等,约占药用地衣种数的77%,常用种有破茎松萝、长松萝,等。
苔藓类主要药用种类有地钱、石地钱、蛇苔(蛇地钱)等。
蕨类属为孢子植物之首,较重要的是石松亚门和真蕨亚门,占药用种数的98%,常用种有贯众狗脊、骨碎补等[1]。
在药用高等植物资源中[2],种子植物占90%以上是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主体,其中裸子植物药用种类有10科27属126种,最重要的是松科,有10属113种29变种,柏科有8属29种7变种,常用药材为侧柏和松花粉,等。
三尖杉科中许多都含有抗癌活性物质,近年来颇受关注,我国有1属10种,均可药用。
红豆杉科中常用药材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紫杉醇。
麻黄科有11种3变种1变型,其中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为药典收载种。
苏铁科药用资源主要有苏铁、华南苏铁,等。
买麻藤科主要有买麻藤和垂子买麻藤。
银杏科仅银杏1种。
被子植物的药用种数十分庞大,有213科1957属10027种。
菊科是第一大科,含药用植物778种,常用药材有白术、苍术、云木香,等。
豆科是我国4个含1000种以上的植物大科之一,供药用的有490种,重要的药用资源有甘草、黄芪、鸡血藤,等。
毛茛科药用植物有420种,占全科种数的58%,其中乌头属可药用的有103种,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药用属,常用药有川乌、草乌等。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 特产研究164DOI :10.16720/ki.tcyj.2023.132威灵仙有效成分及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黄荣,李松阳,陈研,刘小康,周一,齐伟辰※(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要:癌症是全球排名第二的人类死亡原因,其发病数仍在逐年上升。
如何有效预防、延缓和阻滞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并减少化疗药带来的毒副作用,成为当下国内外医疗关注的热点。
中药在预防抗肿瘤方面历史悠久,中药材威灵仙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其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皂苷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酚类及萜类等成分;临床常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和筋脉拘挛等病症。
目前,阐明抗肿瘤机制主要有抑制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导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及抑制信号通路的激活等多种途径。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关于威灵仙的有效成分和抗肿瘤机制相关研究的进展,旨在为其后续研究提供线索和依据。
关键词:威灵仙;有效成分;抗肿瘤机制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21(2023)04-0164-09Research Progress on Effectiv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tumorMechanism of Clematidis Radix et RhizomaHUANG Rong,LI Songyang,CHEN Yan,LIU Xiaokang,ZHOU Yi,QI Weichen ※(College of Pharmacy,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 )Abstract :Cancer i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human death in the world,and its incidence is still increasing year by year.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delay and arres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ancer,and to reduce the toxic side effects caused by chemotherapy drugs,have become hot spots of medical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in the prevention and anti-tumor aspect,and Clematidis Radix et Rhizoma is one of them.Its active constituents are mainly saponins,flavonoids,lignans,phenols,ter-penoids and so on.It is commonly used clinically for rheumatic arthralgia,numbness of limbs,muscle clonus and other diseases.Currently,the anti-tumor mechanism has been elucidated mainly by inhibiting the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of tumor cells,inducing apoptosis and pro-tection of tumor cells,inhibiting the produc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nd inhibiting the activation of signaling pathways,etc.In this pa-per,studies focusing on effective components and anti-tumor mechanism of Clematidis Radix et Rhizoma in the past ten years were review-ed,which will provide clues and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Clematidis Radix et Rhizoma.Key words :Clematidis Radix et Rhizoma;chemical composition;antitumor mechanism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的30%[1,2]。
川牛膝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撰写:川牛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川牛膝植物的根茎干燥后制成的,常被用于中医中药的制剂中。
川牛膝具有多种药用成分,其中包括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黄酮类物质、生物碱、多糖和萜类物质等。
黄酮类物质是川牛膝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黄酮类物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并起到保护和修复组织的作用。
此外,黄酮类物质还具有抗肿瘤和抗血栓等药理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力。
川牛膝中的生物碱类物质也是其重要的药用成分之一。
生物碱具有广谱的生理活性,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研究发现,川牛膝中的生物碱类物质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此外,川牛膝中的多糖和萜类物质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
而萜类物质则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对于一些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有着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川牛膝具有多种药用成分,这些成分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着川牛膝的药理作用。
川牛膝能够应用于多个疾病的治疗,如关节炎、风湿病、恶性肿瘤等。
对于川牛膝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还有望为新药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川牛膝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引言部分为本文的开端,对川牛膝成分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首先,我们会简要介绍川牛膝成分的背景和相关研究现状,引出文章的研究重点。
接着,我们会明确文章的目的,即探索川牛膝成分的组成和功效。
最后,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包括正文的各个要点和结论部分的内容。
2. 正文: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主要分为三个要点进行阐述。
[21]Evans J,Cl ark MF,M i nch er L,et a.l Chyl ous effusions co mp lica2ti ng l y m ph o m a:a seri ous even tw i th octreotide as a treat m en t opti on[J].H e m atolOnco,l2003,21(2):77-81.[22]M i n cher L,Evans J,Jenn er MW,et a.l Th e successful treat m en tof chyl ous eff us i on s i n m ali gn ant d i sease w it h octreoti de[J].Cli nOn co,l2005,17(2):118-121.[23]Collard J M,Laterre PF,Boe m er F,et a.l Conservati ve treat m en tof postsurg i cal l y m ph atic l eaks with so m at ostati n-14[J].Chest,2000,117(3):902-905.[24]Le P i m pec-Bart hes F,DA'ttelli s N,Du jon A,et a.l Chyl othoraxco m pli cati ng pu l m onary resection[J].Ann Thorac Su rg,2002,73(6):1714-1719.[25]G o m ez-Caro Andres A,M arron Fernandez C,M orad i ell os D ezFJ,et a.l O ctreotide for con servati ve m anage m ent of postoperativechyl othorax[J].Arch Bronconeum o,l2004,40(10):473-475.[26]M af e JJ,Carava j al J M,Baschw itz B,et a.l Bil ateral chyl othoraxafter t hy m ecto m y vi a m ed i an sternot o m y and res o l uti on through con2servati ve treat m ent[J].Eu r J Card i ot h orac Su rg,2003,24(3):466-468.[27]A l-Seb ei h K,Sadegh i N,A l-Dh ahri S.Bil ateral chylothoraxfoll owing neck d i ssection:a ne w m et hod of treat m en t[J].Ann O t olRh i nolLaryngo,l2001,110(4):381-384.[28]M ak ril ak is K,Pavlatos S,G i ann i kopou l os G,et a.l Su ccessf u l oct2reoti d e treat m en t of chylous p leural effusion and l y m phede m a i n t h eyell o w nail s ynd ro m e[J].Ann In tern M ed,2004,141(3):246-247.[29]Bu etti ker V,H ug M I,Bu rger R,et a.l So m atostati n:a ne w thera2peuti c opti on f or t h e treat m ent of chyl othorax[J].Inten si ve Care M ed,2001,27(6):1083-1086.[30]M i krou li s D,Didili s V,Bitzikas G,et a.l O ctreotide i n the treat2m en t of chyl othorax[J].Chest,2002,121(6):2079-2080.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的药效基团研究概况仇凤梅,曹巧巧,张如松Overvi e w ofst ud i e s on t he anti-t u mour pha r macophore of traditi o na lChi nese m edici nesQ I U Feng-me,i C AO Q iao-qiao,Z HANG Ru-songD e par t m ent of P ha r m a c y,Zhejiang Chinese M e d ica l Uni ver sity,Ha ngzho u310053,China.=Ab stra ct>To su mm a rize the stud i es o n anti-tu mour phar m aco phore of all k i nds of co m po nen ts fro m traditi onalChi nese m ed i c i nes(TC M s)and i ts derivates i n structure-acti vity re lati onships i n past decade ago,to seek for thesi gn ificance of the research,with a i m i ng at provi d i ng ne w i deas and t ho ughts f or its struct u re opti m izi ng and deve l op2m ent of ne w antit u m or drug.=K ey w or ds>TC M s;effec ti ve co m ponent;anti-t umour;phar m acophore;structure-acti vity re l a ti onsh i pM odern Oncol ogy2008,16(4):0666-0671=指示性摘要> 归纳总结近10年来在构效关系研究中,中药各类抗肿瘤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药效基团,并探讨其研究意义,为中药抗肿瘤成分的结构优化和抗肿瘤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思路。
皂角刺抗肿瘤作用有效成分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中药皂角刺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且作用广泛,药理研究已表明具有抗肿瘤活性。
本文综述了皂角刺中主要抗肿瘤成分的研究。
【关键词】皂角刺;抗肿瘤;有效成分近年来,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国内热点,天然物有效成分在新药及新药先导化合物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皂角刺(Spina Gleditsiae),又称皂刺、天丁、皂针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始载于《本草纲目》,具有消肿脱毒、排脓及杀虫之功,常用于消炎、镇痛及癌症等治疗,已被列为抗癌中草药之一。
皂角刺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药用部位主要是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棘刺。
中药化学成分含黄酮、皂苷、三萜、氨基酸、酚类等,具有抗癌作用的部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为黄颜木素、非瑟素及少许无色花青素等。
目前国内外尚无对皂角刺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系统研究,化学成分研究局限在醇提取部分的分离。
本文参考近年来的文献,就皂角刺的抗肿瘤有效成分做了初步总结,综述如下。
1 鉴别研究《中国药典》规定,皂角刺为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分枝基部常有小阜状隆起,刺端锐尖,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有的带浅色斑块。
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极薄,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红棕色。
无臭,味淡。
但是,由于皂角刺与其同属植物如山皂角刺等在性状及形态上均相似,且因其原生药较坚硬,包装不便,常切成饮片收购,造成长期以来有不少伪品与其鱼目混珠,难以鉴别。
1991年,刘静[1]等就从性状、组织及粉末显微特征方面对皂角刺及其五种混伪品(酸枣刺、野蔷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为皂角刺的真伪鉴别提供依据。
周日宝[2]主要从两方面对皂角刺及其同属植物山皂荚、华南皂荚、绒毛皂荚和滇皂荚的棘刺进行了鉴别研究,其中薄层层析显示皂角刺与其同属植物在斑点数量、分布上均有区别,而紫外吸收光谱上最大吸收峰也有明显差异。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2013,21(3):158~161灵芝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叶鹏飞张美萍王康宇王昱王义*(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摘 要灵芝是中国传统的珍贵药材,人们对其药用价值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综述了灵芝在中枢神经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及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的临床应用研究,以及灵芝在饮料制备、盆景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展望灵芝在分子生物学及遗传转化方面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灵芝;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tis:Fr.)P.Karst]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Ganoderma),是真菌赤芝(G.lucidum Karst)和紫芝(G.japonicrn L. loyd)的总称。
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并根据颜色分为“赤芝、紫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六类。
而目前我们已知的灵芝约有100余种,最为常见的为赤芝,其次为紫芝。
灵芝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类、三萜类、多肽类、核苷类等。
近年来,对灵芝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大量研究证实,灵芝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均具有显著功效;灵芝在制作保健饮料、盆景等方面也大有价值。
1 主要有效成分1.1 灵芝多糖灵芝多糖目前已分离200多种,是灵芝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其中大部分为β-型的葡聚糖,少数为α-型的葡聚糖。
灵芝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1)水提醇沉法。
利用多糖溶于热水而不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的特性,传统提取灵芝多糖的方法多为水提醇沉法。
工艺流程:破碎为颗粒状的灵芝过40目筛→浸提→离心→滤渣→离心→离心液→真空浓缩→有机溶剂沉淀→烘烤→干品[1]。
(2)膜分离法。
药物化学(广东药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东药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称为()答案:化学药物2.下列哪一项不是药物化学的任务()答案:确定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3.下列可以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名称()答案:商品名4.根据下列哪个名称可以写出化学结构式()答案:化学名5.下列哪个不是天然药物()答案:合成药物6.全世界科学家用于肿瘤药物治疗研究可以说是开发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项目,下列药物为抗肿瘤药的是()答案:紫杉醇7.下列属于“药物化学”研究范畴的是()答案:合成化学药物;发现与发明新药;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8.按照中国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药物的命名包括()答案:化学名(中文和英文);通用名;商品名9.药物之所以可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是由于()答案:药物可以补充体内的必需物质的不足;药物可以产生新的生理作用;药物对受体、酶、离子通道等有作用10.已发现的药物的作用靶点包括()答案:离子通道;酶;受体;核酸第二章测试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途径不包括()答案:药物潜伏化2.先导化合物是指()答案: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可作为结构修饰和结构改造的化合物3.属于前药的是()答案:环磷酰胺4.下列属于无活性前药的是()答案:奥美拉唑5.下列哪个不是先导化合物优化的方法()答案:硬药设计6.阿曲库铵是利用什么原理设计的药物()答案:软药设计7.药物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的转化释放出活性药物而发挥药效的化合物,修饰后的药物称为()答案:前药8.从药物化学角度,新药设计主要包括()答案: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设计9.先导化合物优化的方法包括()答案:前药设计;定量构效关系;生物电子等排体;软药设计10.前药设计的目的包括()答案:提高药物的选择性,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消除药物不适宜的性质;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改善药物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改善药物溶解性第三章测试1.下列属于I相代谢反应的是()答案:还原反应2.下列属于II相代谢反应的是()答案:甲基化反应3.代谢反应可分为I相代谢反应和II相代谢反应,脱卤素反应属于哪一类()答案:I相代谢反应4.下列不属于对氨基水杨酸的代谢反应的是()答案:水解反应5.硝基还原是一个多步过程,下列哪个不是硝基还原的中间步骤()答案:偶氮6.和sp2碳原子相邻碳原子可以发生下列哪个代谢反应()答案:氧化反应7.酮羰基是药物结构中常见的集团,通常在体内还原酶的作用下生成()答案:仲醇8.下列哪个属于含硫化合物的氧化代谢()答案:氧化脱硫;S-氧化反应;S-脱烷基9.下列属于I相代谢反应的是()答案:氧化反应;脱卤素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10.下列不属于I相代谢反应的是()答案:甲基化反应;乙酰化反应;葡萄糖醛酸酯化反应第四章测试1.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分类,下列属于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的是()答案:地西泮2.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分类,异戊巴比妥属于哪一类类镇静催眠药的是()答案:巴比妥3.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分类,下列具有吩噻嗪结构的药物是()答案:氯丙嗪4.下列哪一个药物为地西泮的活性代谢产物()答案:奥沙西泮5.下列属于咪唑并吡啶类镇静催眠药的是()答案:唑吡坦6.卡马西平属于哪一类结构的抗癫痫药物()答案:二苯并氮杂卓7.下列哪个药物属于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物()答案:氟哌啶醇8.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分类,属于哌啶类合成镇痛药的是()答案:盐酸哌替啶9.吗啡显酸性是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哪个基团()答案:酚羟基10.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分类,下列属于氨基酮类合成镇痛药的是()答案:美沙酮第五章测试1.阿托品易水解,是因为其结构中含有()答案:酯键2.氯贝胆碱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答案:手术后腹气胀、尿潴留3.硝酸毛果芸香碱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答案:原发性青光眼4.苯磺酸阿曲库铵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答案:肌肉松弛药5.下列属于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是()答案:溴新斯的明6.肾上腺素水溶液放置容易变色是因为发生了哪种反应()答案:氧化反应7.肾上腺素易被氧化是因为其结构中含有()答案:邻苯二酚8.按化学结构类型分类,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属于()答案:丙胺类9.盐酸普鲁卡因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因为结构中含有()答案:芳伯氨基10.属于苯甲酸酯类局麻药的是()答案:普鲁卡因第六章测试1.下列属于钾通道阻滞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是()答案:盐酸胺碘酮2.下列药物分子中含有巯基,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答案:卡托普利3.下列药物为ACE抑制剂降压药的是()答案:卡托普利4.下列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的降压药的是()答案:硝苯地平5.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分类,下列药物属于二氢吡啶结构的钙通道拮抗剂的是()答案:硝苯地平6.下列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药的是()答案:盐酸普萘洛尔7.下列药物属于AngII受体拮抗剂的降压药的是()答案:Losartan8.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分类,下列药物为苯并硫氮卓类钙拮抗剂类抗心绞痛药的是()答案:地尔硫卓9.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分类,下列药物为苯烷胺类钙拮抗剂类抗心绞痛药的是()答案:盐酸维拉帕米10.NO供体药物吗多明在临床上不用于()答案:哮喘第七章测试1.下列药物中,第一个上市的H2-受体拮抗剂为()答案:西咪替丁2.下列可抑制H+/K+-ATP酶的活性用于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是()答案:奥美拉唑3.西咪替丁主要用于治疗()答案:十二指肠溃疡4.含有苯并咪唑母核的药物是()答案:奥美拉唑5.奥美拉唑临床主要用作()答案:抗溃疡药6.奥美拉唑具有光学活性是因为结构中()答案:亚砜基的硫原子具有手性7.下列药物中哪一个为H2-受体拮抗剂为()答案:雷尼替丁8.雷尼替丁临床主要用作()答案:抗肠溃疡9.结构中含有噻唑五元环的药物是()答案:法莫替丁10.关于西咪替丁叙述错误的是()答案:属于H+/K+-ATP酶抑制剂第八章测试1.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 ( )答案:外消旋体2.设计吲哚美辛的化学结构是依于 ( )答案:5-羟色胺3.芳基丙酸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 ( )答案:消炎镇痛4.芳基丙酸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 ( )答案: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中5.下列哪一个为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 ( )答案:水杨酸6.从化学结构上分类,阿司匹林属于哪一类解热镇痛药()答案:水杨酸7.对乙酰氨基酚属于哪一类解热镇痛药()答案:苯胺类8.安乃近属于哪一类解热镇痛药()答案:吡唑酮类9.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为()答案:抑制乙酰胆碱的合成10.下列属于芳基乙酸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的是()答案:吲哚美辛第九章测试1.属于嘧啶拮抗剂的抗肿瘤药物为()答案:氟尿嘧啶2.环磷酰胺属于何种结构类型的生物烷化剂()答案:氮芥类3.环磷酰胺产生膀胱毒性,可能跟下列哪个代谢产物有关系()答案:磷丙烯醛4.下列属于抗代谢的抗肿瘤药是()答案:巯嘌呤5.氟尿嘧啶属于何种类型的抗代谢肿瘤药是()答案:嘧啶类抗代谢药6.按照化学结构分类,下列属于乙撑亚胺类生物烷化剂的是()答案:塞替哌7.按照化学结构分类,下列属于亚硝基脲类生物烷化剂的是()答案:卡莫司汀8.下列属于从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的抗肿瘤植物有效成分的是()答案:紫杉醇9.按照化学结构分类,白消安属于下列哪类生物烷化剂()答案:甲磺酸酯类10.下列属于抗肿瘤类金属配合物的是()答案:顺铂第十章测试1.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抗菌活性的药物是()答案:阿莫西林2.在光照条件下,顺式异构体向反式异构体转化()答案:头孢噻肟钠3.下列属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是()答案:头孢噻肟钠4.下列性质那些不符合阿莫西林()答案:对β-内酰胺酶稳定5.下列哪个药物属于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答案:氨曲南6.按照结构分类,下列属于β-内酰胺抗生素()答案:青霉素钠7.下列抗生素具有神经毒性的是()答案:链霉素8.第一个用于临床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答案:克拉维酸9.青霉素钾为什么要制成粉针剂()答案:易水解失效10.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是()答案:土霉素第十一章测试1.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啶的抗菌作用机理为()答案: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2.下列哪一药物属于抗菌增效剂( )答案:甲氧苄啶(TMP)3.异烟肼的临床用途为()答案:抗结核药4.下列哪个药物可用于抗结核病()答案:异烟肼5.氧氟沙星属于哪一类喹类酮抗菌药()答案:喹啉羧酸类6.氟哌酸是下列哪一药物()答案:诺氟沙星7.下列易被氧化释放出氮气的药物是( )答案:异烟肼8.下列药物中含有嘧啶二胺结构的是()答案:甲氧苄啶9.对氨基水杨酸的临床用途是()答案:抗结核10.从抗结核药的分类看,对氨基水杨酸属于哪类抗结核病药物()答案:合成类第十二章测试1.下列属于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是()答案:地塞米松2.雌甾-1,3,5(10)-三烯-3,17β–二醇是哪个药物的化学名()答案:雌二醇3.含有雌甾烷母核的天然雌激素是()答案:雌二醇4.雌甾烷与雄甾烷在化学结构上的区别是()答案:雄甾烷有19甲基,雌甾烷没有5.甾体的基本骨架()答案:环戊烷并多氢菲6.未经结构改造直接药用的孕甾类药物是()答案:黄体酮7.雄性激素结构改造可得到蛋白同化激素的目的是因为()答案:雄性激素结构专属性性高,结构稍加改变,雄性活性降低,蛋白同化活性增加8.下列属于抗雌激素类化合物的是()答案:他莫昔芬9.睾丸素在17α位增加一个甲基的目的是是()答案:可以口服10.按照结构分类,黄体酮属哪一类甾体药物()答案:孕激素第十三章测试1.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在体内经肝肾代谢活化后才有活性的药物是()答案:维生素D32.临床上用于防治佝一偻病和骨质软化病的药物是()答案:维生素D33.临床用于治疗维生素C缺乏症、预防冠心病()答案:维生素C4.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临床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不育症、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答案:维生素E5.下列叙述与维生素C性质不符的是()答案:制剂变色是由于贮存不当,产生去氢维生素C的缘故6.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临床用于治疗唇炎、舌炎、脂溢性皮炎()答案:维生素B27.下列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的药物是()答案:维生素C8.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抗不育作用,可用于习惯性流产的维生素是()答案:维生素E9.下面哪一条叙述与维生素A不相符( )答案:为混合型异构体10.维生素C显酸性和还原性,是因为其结构中含有( )答案:烯醇型羟基。
我国药用植物的调查报告李义明 08级生物技术 200806044024前言:本文对我国药用植物的概况和分布进行了概括,论述了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区药用植物的概况与今后发展的建议,以及我国药用植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药用植物;概况;分布;长白山;展望1 我国药用植物概况目前已知有20000-30000种高等植物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中被作为药物。
药用植物是用来治疗疾病的主要物质基础。
中国现有药用植物资源383科2309属11146种,占中药资源种类的87%。
在药用低等植物资源中,菌类种数最多,以真菌为主,常用药材有冬虫夏草、灵芝,等。
药用藻类以海洋藻类种数最多,有120种以上,用作药材的主要有海带、昆布,等。
药用地衣较多的有梅衣科、松萝科、石蕊科等,约占药用地衣种数的77%,常用种有破茎松萝、长松萝等。
苔藓类主要药用种类有地钱、石地钱、蛇苔(蛇地钱),等。
蕨类属为孢子植物之首,较重要的是石松亚门和真蕨亚门,占药用种数的98%,常用种有贯众狗脊、骨碎补等。
在药用高等植物资源中,种子植物占90%以上。
是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主体,其中裸子植物药用种类有10科27属126种,最重要的是松科,有10属113种29变种,柏科有8属29种7变种,常用药材为侧柏和松花粉等。
三尖杉科中许多都含有抗癌活性物质,近年来颇受关注,我国有1属10种,均可药用。
红豆杉科中常用药材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紫杉醇。
麻黄科有11种3变种1变型,其中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为药典收载种。
苏铁科药用资源主要有苏铁、华南苏铁,等。
买麻藤科主要有买麻藤和垂子买麻藤。
银杏科仅银杏1种。
被子植物的药用种数十分庞大,有213科1957属10027种。
菊科是第一大科,含药用植物778种,常用药材有白术、苍术、云木香等。
豆科是我国4个含1000种以上的植物大科之一,供药用的有490种,重要的药用资源有甘草、黄芪、鸡血藤,等。
中药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综述中药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综述论文导读:国内外专家对半枝莲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
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医学界在寻求和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同时,发现许多化学抗肿瘤药物在作用于靶细胞时往往累及正常细胞,且化学药品的开发费用昂贵。
关键词:半枝莲,抗肿瘤,多糖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全草入药。
别名有小韩信草、半枝莲、半向花、并头草等。
其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抗癌等功效。
用于治疗痈疽疔毒、咽喉肿痛、跌扑肿痛、毒蛇咬伤、水肿、黄疸等[1]。
1 半枝莲的主要化学成分国内外专家对半枝莲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
到目前为止得到的结构较明确的化学成分包括以下几类。
1.1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已从半枝莲中分离出26个黄酮类化合物,是从半枝莲中得到最多的一类成分,且结构丰富,含量最大,其中Scutellarin野黄芩苷的含量达到1%。
在这26个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包括黄酮、黄酮苷、二氢黄酮3大类[2]。
1.2二萜及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二萜类化合物是半枝莲中的另一种主要成分,以分离得到的有半枝莲二萜(scutellone)A、B、C、D、E、F、G、H、I和半枝莲内酯(scuterivulactone)A、B、C1、C2和D [3]。
1.3甾族化合物菜油甾醇、胆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γ-谷甾醇、豆甾-4-烯-3-酮、豆甾-5,22-二烯-3-醇、4, 4-二甲基胆甾-6, 22, 24-三烯、麦角甾烷-4, 6, 22-三烯-32-醇、豆甾-3,5, 22-三烯、豆甾-5, 22-二烯-3-醇乙酸酯、麦角甾烷-4, 6, 22-三烯-3β-醇、乙酸谷甾醇酯、植物甾醇-β-D-葡萄糖苷混合物(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2][4]。
1.4脂肪族化合物十六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十六酸乙酯、十八酸乙酯、二十酸乙酯、二十二酸乙酯、6, 10, 14-三甲基-2-十五烷酮、2, 6, 10, 15, 19, 23-六甲基-2, 6, 10, 14, 18, 22-二十四烷六烯、3, 7, 11, 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E-1-( 4’-羟基苯基)-丁-1-烯-3-酮、新植二烯、1-辛烯-3-醇、薄荷醇、六氢法呢基丙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