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1225”石膏矿垮塌事故救援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21.39 KB
- 文档页数:3
与死神赛跑中煤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质集团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先使用进口空气潜孔锤车载顶驱钻机进行快速钻井救生的专业队伍。
2012年9月,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救援队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成立。
迄今为止,救援队参与矿山、隧道等事故抢险救灾达30余起,营救被困人员30余人,得到了业内和社会的一致肯定。
2015年,救援队完成了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救援任务,这是我国首次采取地面大孔径救援,系亚洲首例、世界第三例成功案例,载入中国大孔径救生钻孔成功救援史册。
世界飞人博尔特跑完200米,用了19秒19;而在山东平邑石膏矿,同样是200米,4名矿工从遇险到成功升井,却用了850个小时。
2015年12月25日,山东平邑石膏矿发生重大坍塌事故。
矿井大面积坍塌,顶板含水层以每小时150立方米的水量涌入矿井,升井舱钢丝绳断裂,逃生通道被阻,多名矿工被困井下……情势万分紧急,救人刻不容缓!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救援队接到救援命令后,第一时间千里驰援,奔赴一线。
救援队到了山东平邑石膏矿,立刻马不停蹄地投入救援。
一次次分析井下灾情,一次次深入现场,一次次否定加肯定,抢险救援指挥部钻井救援专家组组长、大地救援队专家杜兵建凭借他对矿山灾害救援工作的多年探索,作出了一个大胆决策:救援钻孔与救生钻孔组合实施!而这一方案,在我国矿难救援中从未应用过,实施救援的困难前所未有,压力犹如泰山压顶!地面钻孔救援,都是先探寻,再送给养,同时布置大口径救生钻孔,最后将被困人员救援、提升到地面。
这次钻孔救援,共钻了7个钻孔,其中5号大口径救生钻孔钻进220米,并最终完成救人的任务。
2015年的那个冬天,寒风刺骨,寒意袭心,华东大地不显丝毫温情,比往年同期更显寒冷。
钻进并不如预想的那般顺利,时间一点点流逝,抢险救援指挥部下了死命令:以百分之百的努力,争取那百分之一的希望!10米,20米,30米……钻进到110米时,钻孔遇阻。
山东平邑石膏矿矿难大口径救援钻孔施工技术
杨涛;杜兵建
【期刊名称】《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年(卷),期】2017(044)005
【摘要】2015年"12.25"平邑矿难钻孔救援是我国首例通过钻孔救生的成功案例.由于地层不断坍塌变形,导致了复杂地层条件的产生,给救援钻孔的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针对这一特殊情况,采用空气反循环钻井工艺技术,处理钻孔事故时采用气举反循环工艺技术.总结了大口径钻孔施工经验,对今后施工大口径救援钻孔提出有待改进的问题和建议.
【总页数】5页(P19-23)
【作者】杨涛;杜兵建
【作者单位】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100043;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1000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4;TD77
【相关文献】
1.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坍塌事故救灾中的水文地质保障 [J], 常允新;徐希强;王振涛;杨培杰;刘洪亮;张永伟
2.危难之际显身手--河南豫中公司积极参与山东平邑矿难抢险救援 [J], 姬玉平;郝登峰
3.山东平邑矿难救援保电纪实 [J], 戴秀标;高新刚;唐晓楠
4.山东平邑盆地梁家崖矿段三号石膏矿矿层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J], 郭祥利
5.山东笏山矿难3号救援钻孔施工技术 [J], 董泽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平邑矿难救援保电纪实戴秀标;高新刚;唐晓楠【期刊名称】《农电管理》【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2页(P24-25)【作者】戴秀标;高新刚;唐晓楠【作者单位】国网山东平邑县供电公司;国网山东平邑县供电公司;国网山东平邑县供电公司【正文语种】中文2015年12月25日7时56分,山东平邑保太玉荣石膏矿坍塌引发4.0级矿震,有29名该矿员工正在井下作业,经初步探查救援后,确定4人被困井下、13人失联。
2016年1月29日,经过36天艰苦救援,被困井下的4名作业人员升井获救,成为我国首例以“大口径钻孔”井上救援成功案例,也是目前世界第三例成功案例。
救援过程中,国网平邑县供电公司积极应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技术条件和紧迫的保电任务,应急处置反应迅速、方案制定精准周密、措施落实有力有序,为成功救援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为供电企业矿山救援保电工作积累了实战经验。
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矿震引发线路跳闸后,供电所巡视发现,10 kV寨上线与万庄线万枣支交叉跨越点触碰,现场地面下陷。
经落实地面下陷可能为矿区塌方造成。
供电所第一时间向公司汇报,并于矿震发生后25分钟恢复供电。
公司立即安排生产副总带队赶赴现场勘查,同时彩虹应急服务队集结待命。
矿震发生30 min后,政府下达矿难救援紧急指令,公司第一时间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临沂供电公司汇报,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带领彩虹应急服务队40余人、抢修车6辆、带电作业车1辆、应急电源车1辆,于矿震发生1小时内赶到现场,成为第一支到达现场的救援队伍。
迅速开展应急保电到达现场后,公司与指挥部及时对接,根据指挥部救援思路策划部署保电工作。
一是快速摸清矿区供电系统网络结构及运行状况;二是全面排查低压配电设施隐患;三是在确认井上、井下供电设施正常后,落实应急发电车接入等保电方案,为矿区设备提供可靠的后备电源。
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为救援指挥部、新闻中心等敷设供电线路,安装插座、灯具,确保指挥系统供电可靠。
鏖战36天我们接你回家——“12·25”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救援纪实文/图赵原王宝证王开心2015年12月25日7时56分,山东省平邑县万庄石膏矿区玉荣石膏矿发生坍塌,有29名作业人员被困井下。
事故发生后,淮南矿业集团接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救援指令,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前往救援,由此拉开一场长达36天的生命大接力。
当晚9时,淮南矿业集团首批支援玉荣石膏矿矿难救援的队伍集结完毕,急速行驶了近600 km,在26日凌晨5时到达玉荣石膏矿救援现场.同时,淮南矿业集团勘探处一工区副主任张德福接到勘探处调度电话,紧急抽调22名职工,调集大型装备和保障物资。
12月26日下午15时30分,队伍整装出发,27日凌晨2时抵达救援指定位置。
淮矿现代物流公司主要担负着淮南矿区物资配送的任务。
在12月26日上午接到调度指令后,紧急安排所属仓储配货联运分公司按照勘探处设备选型、数量,调配车辆和物资,耗时不过3 h。
“不可能”的打钻勘探处虽有着多次煤矿重大事故的抢险经历,但参与石膏矿救援还是第一次。
事发矿区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从地表至井下巷道顶板的直线距离220 m,包含有表土层、灰岩层、砂岩层和石膏层四个地层。
除了表土层外,其他三个地层中均夹杂石灰岩,还有两个含水层,钻头极易被卡住。
此外,大面积坍塌发生后地层极不稳定,井筒持续塌方,不断有水、泥浆、砂石等涌出,给钻孔成井带来极大的困难。
一般来说,打通井下救援通道是最常用的救出被困人员的方式,但很快该方案被现实击打得粉碎。
井下巷道坍塌严重,冒落的石块有的重达十几吨甚至几十吨,救援人员强行打通、修复支护的巷道遭到反复破坏,掘进极其缓慢。
加之井下坍塌仍在接二连三发生,淤泥和积水位置节节攀升,救援队员自身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1月3日,井下巷道多处出现垮落,附近地面形成直径15 m、深11 m的塌陷坑.为防止井下再次发生大面积冒落造成救援人员伤亡,救援指挥部不得不命令井下救援人员全部撤出,井下救援工作被迫中止。
揭秘山东平邑“1225”坍塌事故幕后故事
佚名
【期刊名称】《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2月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田得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技术装备部副主任高寿峰做客新华访谈,介绍了山东平邑“12·25”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开展情况。
各级高度重视不畏艰难险阻主持人:今年1月29日,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坍塌事故被困4名矿工的成功获救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和关注。
在事故发生后,安全监管总局第一时间采取了什么措施?
【总页数】3页(P9-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坍塌事故救灾中的水文地质保障
2.2015年12月25日山东平邑塌陷事件产生的位移场与应力场
3.聚焦山东平邑“1225”坍塌事故不离不弃创造生命奇迹
4.山东平邑“12·25”事故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对中国安科院参战人员提出表扬
5.山东平邑一商贸公司石膏矿发生坍塌事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口径钻孔首例成功救援的技术保障2015年12月25日7时56分,山东省平邑县万庄石膏矿区发生坍塌。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由坍塌引发的振动相当于4.0级地震。
坍塌事故发生时,井下有29名作业人员,最终有15名生还。
其中,除事故当天11人获救外,有4名被困人员在井下经历了36天、850多个小时,终于在2016 年1月29日升井获救。
这是我国首例大直径钻孔成功救援案例,在世界上也仅是第三例,在我国矿山救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那么在这次成功救援的背后,开创了哪些新的救援技术手段呢?本刊记者采访了参与此次救援的主要救援队之一的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以下简称“隹南队”)钻探分队队长、勘探处副处长丁同福。
记者(以下简称“记”):丁队长您好,2015年12月25 日,平邑县石膏矿坍塌事故发生后,对井下被困矿工的救援行动从始至终牵动着全社会的心,请您大致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以及隹南队参与救援的过程。
丁同福(以下简称“丁”):事故发生后,位于山东省枣矿集团和临矿集团救护队第一时间进入矿井侦察并施救,12 月25日及26日凌晨,在-142 m水平11路西平巷17号工作面及以东区域成功救出11名矿工,发现1名遇难者。
根据现场情况,现场事故救援指挥部决定采取打通救援通道的方法实施搜救,先后组织了3次救援行动。
由于井下巷道持续坍塌,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高广伟在第一时间提出了钻孔救援的方案,协调、调集了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兖州队、开滦队、北京大地特勘基地、矿山救援西安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矿山救援队伍携装备参与救援。
我们是12月26日凌晨接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指令,淮南队派出了50多人的救援队伍,包括淮南队下属的钻探分队和安装分队。
26日紧急装运13辆车,当日15时30分从安徽省淮南市出发,星夜兼程,于12月27 日凌晨1时30分到达事故救援4号井场,参与了5号大口径救生钻井施工和提人升井的全过程。
第29卷第1期2018年2月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Vol.29No.1Feb.2018DOI :10.16031/ki.issn.1003-8035.2018.01.11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坍塌事故救灾中的水文地质保障常允新1,徐希强2,王振涛1,杨培杰1,刘洪亮1,张永伟1(1.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临沂276006)摘要:在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坍塌事故搜救过程中,为保证搜救人员和被困矿工免受水害,开展了水文地质应急调查,发现了新的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通过高频率水位动态监测,准确确定了不同充水通道的渗漏状态。
在此基础上,采取突水事故预警、充水水源疏干降压、采空区积水排放、封堵涌水通道(4号竖井)等针对性措施,保证了井下被困矿工和搜救人员免遭水害,幸存矿工在井下被困36天后经大口径钻孔成功提升获救。
关键词:石膏矿;坍塌;水害防治;救援;突水预警中图分类号:P64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035(2018)01-0067-05收稿日期:2017-01-04;修订日期:2017-02-27第一作者:常允新(1964-),男,山东荣成人,二级研究员,山东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山东省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研究工作。
E-maili :Changyunxinsd@163.com Hydroge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disaster relief of the “12·25”gypsum mine collapse in Shandong ,PingyiCHANG Yunxin 1,XU Xiqiang 2,WANG Zhentao 1,YANG Peijie 1,LIU Hongliang 1,ZHANG Yongwei 1(1.Shandong Provincial General Station of Ge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Ji ’nan ,Shandong 250014,China ;2.The 7th Institute of Geology &Mineral Explor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Linyi ,Shandong 276006,China )Abstract :Hydro-geological emergency investigation are carried out to enhance security for rescue workers and trapped miners in the search and rescue process of gypsum mine “12·25”collapse accident in Shandong Pingyi.We discover 3places filled with water ,such as fracture karst water in roof water-resisting layer ,water in adjacent caves and karst water in collapsing shafts ,and identify exactly the 3different leakage situations by high frequency water level dynamic monitoring.Effective measures are carried out to help rescue work ,such as gushing accident warning ,drying and decompression in space filled with water ,draining water in caves and sealing waterway (No.4shaft ),etc.Surviving miners trapped in the underground for 36days are rescued successfully by large diameter drilling.Keywords :gypsum mine ;collapse accident ;water damage prevention ;rescue ;early warning of water inrush0前言2015年12月25日,山东平邑玉荣石膏矿发生坍塌事故,采空区和巷道大面积坍塌,多人被困井下。
平邑矿难4 名被困矿工有望升井作者:暂无来源:《商用汽车新闻》 2011年第4期平邑矿难4 名被困矿工有望升井山东商报1 月24 日讯记者23日从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坍塌事故救援现场了解到,用于救援井下被困矿工的大口径钻孔即将打通,4名与救援人员联系较为畅通的被困矿工有望获救。
截至24日凌晨一点,现场工作人员仍在备战。
周刊注疏:应对灾难事件的关键要素,是预先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和设施,同时,细节的完善无疑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石。
曲阜孔庙附近建起大教堂政协委员呼吁阻止澎湃新闻1 月26 日讯2016 年1 月21日,两名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曾振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王学典——联合署名发布《再次呼吁在曲阜市境内停建基督教教堂》一文,引发热议。
文章称,距离山东曲阜孔庙东南方向3公里的鲁城街道办事处葛庄,在悄悄兴建基督教教堂。
文中引当地人士反映,“这一群平房式教堂已建成三年左右,且在春节之后,将在此平房基础上,兴建更高更大的基督教教堂。
”周刊注疏:在中国文化地理版图中,曲阜具有特殊意义。
能否修建基督教堂的论争实际上折射了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一种碰撞。
山东17 高校密集换帅半岛网1 月28 日讯2016年1月中旬,随着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兴云、青岛理工大学校长王亚军和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王邵军的正式就位,这轮开始于2013年、近一年尤其密集的山东省高校换帅行动,渐入尾声。
在新一轮高校换帅行动中,更多的专业人员被委以重任,被外界评价为“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
教育界对这一轮换帅同样寄予厚望,寄望可以提高山东高校的“高校力”。
周刊注疏:山东高校建设一直落后于江苏、湖北、陕西等地,更高水平的高校集群能够直接带动山东创新产业的发展。
山东首创体育资源交易平台经济导报1 月27 日讯24日,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省级主管部门推出的体育产业资源整合平台,山东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亮相2016“互联网+体育”商业模式年度大会。
某石膏矿坍塌事故救援引发的相关思考邓光军(1.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济宁272100+2.山东省华鲁工程总公司,山东济宁272100)摘要'015年12月25日,山东某石膏矿发生垮塌事故,多人被埋井下。
救援人员经过共同努力,将被困井下36 天的4名幸存矿工成功救出,创造了中国矿山救援史上第一个通过地面打孔救援的案例。
作者针对该案 例,对矿山事故救援、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以及治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垮塌;矿区;救援;环境治理;思考中图分类号:TD7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 - 282X(2016)06 - 0034- 05"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各类地质矿产资源被开发出来。
地下资源的开采和 利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比如采 空区塌陷,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以及滑坡、泥石流和水 土流失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人身财 产安全,影响了社会安定。
所以,如何实现“在开发 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 现实问题。
前不久发生在山东某石膏矿坍塌事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国家安监总局对此次 事故高度重视,在事故发生后立刻成立救援指导小 组,同时山东省也启动了应急预案,紧急调度多支救 援队赶赴现场抢险救灾,副省长张务锋坐镇现场指 挥救援。
事后,临沂市政府对辖区内所有非煤矿山 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凡是有安全隐患的,一律不 得恢复生产,还将对一百多万平方米的采空区进行 规范化处理,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本次平邑石 膏矿坍塌事故救援,引发了笔者对我国矿山事故救 援、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及治理等各方面问题的思考。
1事件概述2015年12月25日,山东省一石膏矿发生垮塌 事故,29名作业人员被困井下。
该石膏矿发生垮塌 事故后,引发振动致使当地发生4.0级地震和次生 灾害,致使附近农田出现多条裂痕,路面发生大面积 坍塌断裂,部分路段悬空。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万庄石膏矿区”12·25”采空区重大坍塌事故事故概况2015 年 12 月 25 日 7 时 56 分,平邑县保太镇境内万庄石膏矿区发生采空区坍塌,该区域内平邑县玉荣商贸有限公司玉荣石膏矿(以下简称玉荣石膏矿)井下作业的 29 名矿工被困。
经全力救援,截止 2016 年 2 月 6 日,有 15 人获救升井,1 人死亡,13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 4133.9 万元。
事故矿井坍塌区域东西长约 1220 米,南北宽约 660 米,最深处约 7 米,涉及万枣、玉荣、保太三个石膏矿,面积约为 0.61 平方公里。
1.平邑县万枣膏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枣石膏矿)是平邑县保太乡万庄村与枣庄市中区郭里集煤矿合资建设的前身为平邑县保太乡果园石膏矿,生产规模 10 万吨/年,1996 年 7 月建成投产。
2.玉荣石膏矿隶属于玉荣商贸有限公司。
该矿位于平邑县保太镇德埠庄村南,由平邑县万庄膏业有限公司和原平邑玉荣商贸有限公司玉荣石膏矿于 2008 年整合而成,生产规模 40 万吨/年,从业人员近 400 人。
3.保太石膏矿位于玉荣石膏矿南部。
2016 年 1 月 3 日在原保太石膏矿地面出现陷落坑,陷落坑发生在“12·25”坍塌事故之后的第 10 天,经调查分析,因保太石膏矿无上覆石灰岩层,地面陷落主要受坍塌区域水位变化诱发采空区冒落所致。
其中万枣石膏矿和玉荣石膏矿关联度紧密,相互影响度高。
事故经过据中国地震台网和山东省地震台网测定,2015 年 12 月 25 日00 时 17 分,在万庄矿区西部曲阜市小雪镇武家村(北纬 35.50,东经 117.00)发生 M2.4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公里,在万庄矿区东约 10 公里的费县牛岚山地震台网也有测定。
2015 年 12 月 25 日 7 时 56 分,又测得万庄石膏矿区能量相当于 3.5 级地震,之后记录到 7 次能量相当于 0.9~2.9 级地震,持续震动时间 14 分钟。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12·25”石膏矿垮塌事故救援综述调集专业队伍和先进装备千方百计抢险救人2015年12月25日7时56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城东北方向的保太镇玉荣商贸有限公司石膏矿发生垮塌。
据有关专家初步分析认为,这是因临近的废弃石膏矿采空区大面积垮塌引发该矿垮塌。
当时,该矿井下共有作业人员29人,4人脱险,25人被困井下。
截至今年1月4日,抢救生还7人,取得联系4人,发现遇难1人,还有13人正在搜寻中。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事故救援和善后工作作出明确指示批示。
山东省委省政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力,不断完善救援方案、科学施救,调集了国内外一流的专业救援队伍和专家,调入国际、国内先进的救援装备,有力保障了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据记者了解,目前由于井下涌水量比较大,顶板和围岩经常垮落,环境复杂危险,救援难度非常大,但大家不放弃任何希望,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抢救被困矿工兄弟。
目前救援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科学制订方案,先后确定实施5条救援通道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救援指导组组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高广伟介绍,根据矿方提供的事故发生前人员作业地点情况,经指挥部研究分析,在井下-142米水平11路西平巷17号工作面区域有1名遇难矿工,还可能有3名失踪矿工,4号井井底车场周边可能有13名失踪矿工。
为此,指挥部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指导组先后研究确定了5条救援通道。
第1条通道,组织救援队伍对-142米水平11路西平巷坍塌的巷道进行修复,搜寻该区域3名被困和1名遇难矿工。
第2条通道,从-142米水平向上到-59米水平修复坍塌巷道,搜救被困在4号井井底车场周边的13名矿工。
第3条通道,利用4号井现有的提升设备,力争进入4号井井底车场搜救14名被困矿工。
第4条通道,在4号井地面打通1、2、3号三个救生钻孔,搜救13名被困矿工和1名遇难者。
高广伟说,由于救援的过程困难重重,现在当务之急是加紧排水和通风,为井下救援创造条件。
结合井下被困人员反馈的信息与当前救援方式的新变化,事故救援指挥部对救援方案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第5条救援通道。
据记者了解,12月28日14时左右,由于井下涌水量急剧增大,井下救援基地被淹,造成1、2号救援通道被迫暂停施工。
经指挥部研究决定,增加了5号救援通道,正组织救援施工队伍从1号井向-59米水平修复巷道,搜救被困在4号井井底车场周边的13名被困矿工和1名遇难者。
“矿井巷道坍塌非常严重,没有一条完整通畅的巷道可用,且矿压大,随时都有再次垮塌的危险,打通井下救援通道难度极大。
”总局救援指导组成员、山东煤矿安监局局长王端武对记者说。
由于4号井井筒下部垮塌严重,造成堵塞,从4号井进入井下救援的3号生命通道严重受阻,该通道作业暂时搁置。
由于原矿井设备设施大都损坏,电力供应、排水能力严重不足,为及时有效救援造成很大困难。
据估算上部采空区存有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量,且水位高于救援施工作业地点和被困人员区域,随时可能溃入井下,直接威胁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安全。
矿区上部岩层溶洞、断层、裂隙发育,且受采空区坍塌影响,水系通道发育,极不利于大口径救生钻机作业。
2015年12月30日8时许,2号钻孔与4号井井底车场东侧巷道贯通,发现4名矿工生存。
这一鼓舞人心的消息,迅速传递到每一位救援者心中。
困难愈多,干劲愈大,把被困矿工救上来的迫切心情与日俱增。
此外,根据4号井下4名幸存矿工的描述,指挥部又在4号井地面新布置了4、5、6号三个钻孔同时作业。
调集国内一流救援队伍,全力参与事故救援为加大救援力度,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调集了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52人、区域矿山应急救援兖州队45人和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救援基地32人,全力疏通救援通道,营救被困人员。
与此同时,还先后从国土资源部、安科院、中国建材和山东省内有关单位调集了水文、安全工程、地质、采矿、通风、机电等方面的专家30人,2名德国钻探专家专程从德国赶赴现场,保障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大口径钻机作业。
山东省政府调集了山东煤矿安监局、枣矿集团、临矿集团、淄矿集团、兖矿集团、龙矿集团、新矿集团、肥矿集团和山东黄金集团等单位救援和施工人员共计350余人。
同时,还调集了武警、消防、军分区、电力、通信、医疗等救援保障人员420余人。
截止到目前,共有包括专业救援队伍、井下抢险施工队伍、武警部队、公安消防、社会救援力量和电力、通信、医疗等保障人员共900多人参与抢险救援。
据了解,枣矿集团救护大队12月25日14时50分赶到平邑事故矿井,17时即在11路西平巷作业地点发现7名被困人员,于22时28分将7名被困矿工成功营救升井。
为保障4号井井底车场东侧已取得联系的4名被困矿工饮食、医疗、心理干预等,指挥部决定建立24小时值守制度,安排专人分班次在2号钻孔口值守,成立医护组,医护专家负责配备营养液、食品和相关药品。
同时,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根据各方面专家的会诊,及时调整救援方案,比如水文地质专家研究会诊:为确保井下救援人员的安全,暂停矿井北部5个排水钻孔的施工;根据地质专家要求,3号大口径钻孔潜孔锤施工振动很大,恐造成扭曲变形的4号井井筒继续垮塌,影响2号钻孔的稳定,该钻孔施工暂停。
为使救援方案更加科学,救援指挥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加入救援专家队伍。
1月3日晚上,宋振骐院士抵达事故现场,即投入工作,了解情况。
4日上午,又到地面勘察情况,与专家共同研究修订相关救援方案。
调集国际先进的救援装备,加快救援进度在事故现场,高广伟指着一台台的救援装备说,这些都是我们调集的国际最先进的救援装备,能够加快救援进度,节省救援时间,尽快解救被困矿工。
据了解,为了开通更多的生命通道,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调集了4台具有国内乃至国际一流水平的高质量钻机,从12月26日晚6时陆续到位,不间断从地面向井下钻探。
据统计,山东省先后调集了救生钻机、排水设备、救护装备、支护设备等矿山救援设备600余台参加救援。
从国家级队伍的大型特殊装备上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调集了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的大口径钻机及配套装备、大口径旋挖钻机和救援提升机,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的大口径钻机配套潜孔锤钻头,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救援基地的大口径钻机及配套装备,区域矿山应急救援兖州队的卫星通信指挥车、人体搜寻仪,国家矿山救援西安科大研发中心的钻孔探测寻人设备等。
从专业队伍和企业的常规装备上看,山东省调集了破拆、支护、通信、通风、有害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苏生器、负压担架等专业救援装备200台;并调集了钻机、吊车、水泵、排水管路、变压器、电缆、压风机、绞车、液压泵站、单体液压支柱、电煤钻、电镐等。
同时,三一重工等单位送来了大型起重机3台,唐山开诚电控设备集团送来了井下和钻孔探察机器人等。
在调集国际先进救援装备的同时,救援指挥部在救援现场还进行了实战演练。
1月2日下午3时,一个10米长、外径640毫米、内径620毫米的套管被起重车吊起后直立于救援现场,然后矿山救援车把外径580毫米、内径550毫米、桶内高度1.9米的救生舱放置于套管内。
这是为了确保救援现场4号井下被困人员的顺利营救,国家矿山救援淮南队在4号井附近开展了大直径钻孔救生前试机。
演练的设备是三一重工生产的SAC300T矿山救援车,该设备包括快速反应操作系统、救援提升救援舱和起重装置,救援车额载30吨,具有二次逃生的功能。
该设备从研究开发以来第一次在国内救援中使用。
现场专家介绍,实际操作中,向钻孔放置时要保持套管直立,确保救生舱在提升过程中顺畅。
救生舱万一被卡住,被困人员还可以打开救生舱,通过舱内的缓降装置脱离救生舱。
记者把目光转向救援现场正在作业的4台钻机。
在4号井5号钻孔位置的是型号为RB-T90的车载钻机,这是由德国宝峨公司生产的钻机,这台庞然大物,一次成型的最大旋挖直径可以达到1.5米,每台设备市场价格在3500万左右,同时配备BG38旋挖钻头等,特别适宜70-80米的浅孔作业。
2015年12月30日8时许,2号钻孔与4号井井底车场东侧巷道贯通,10时55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救援现场人员在监控视频中发现了一只戴手套的手,经通过语音与井下联系,得到有人存活的消息。
发现有人存活的设备是特殊研制的生命信息钻孔探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可见光和红外补偿摄像、语音通话等功能。
探测器上含有两个摄像头,一个垂直的摄像头可以探测钻孔的情况,还有一个是侧面的,探测器放到巷道以后,能看侧面巷道的状况。
在井下的时候,如果只用红外线就能看10-15米;如果把矿灯打开,能看20-30米。
传输系统与探测器通过线缆链接,再通过无线技术将井下的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画面传输到电脑上,同时可以把井下的声音采集过来。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4号井区的4、5、6号三个钻孔正在同时作业,其中最早确定位置的4号大直径救生钻孔的引导孔已到达预定位置。
据有关专家介绍,这也是我国在救援历史上首次使用大直径救生钻孔进行施救。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救援基地专家杜兵建告诉记者,该设备具有运动灵活、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的特点,最大提升力90.7吨,钻井深度可以达到1500米以上,是国内深孔钻探的顶尖设备。
4号大直径救生钻孔的引导孔(小钻孔)直径为261毫米,大钻孔直径为720毫米,目前大孔径扩孔作业正在进行中。
“此次实战演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我们再次确定了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发现了救生舱门在救援中有可能打不开的问题,目前我们已经请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救援队和三一重工进行改进,建议改用滑道门或软质门,确保被困人员能够顺利进入救生舱。
”国家安监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田得雨对记者说。
截止到1月4日,已经第11天了,救援还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记者获悉,4号井区的6号小口径钻孔,已于4日凌晨5点左右全线打通到井下220米的巷道,救援人员通过6号小口径钻孔已放入生命钻孔探测信息系统的探测器,截至记者发稿时间,尚未得到井下回应。
“我们也期待着已取得联系的4名矿工兄弟早日获救,13名矿工兄弟早日找到,1名遇难者早日升井。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将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高广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