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篆书名家赏析

  • 格式:pptx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赵之谦为艺术天才,是人所共知的。篆刻融古 开今,合浙皖为一,成为一代宗师。绘画则开 海派之先河,被奉为海派绘画巨匠,代表画家 之一。书法,则更是真、行、篆、隶无所不能, 无一不精。
赵之谦·书法特色
• 864年(36岁),赵之谦的篆书代 表作《汉饶歌三章》问世。与之 前相比,字形由长方变为正方, 用笔起收含蓄,速度较慢,风格 由流美婉转变为雄厚古拙。其也 是以邓石如为基础的。 随着眼界 的开阔,到42岁时,赵之谦以 “别有狂言谢时望,但开风气不 为师”一联在流美婉转与雄厚古 拙间找到了出路,在篆书中参以 北碑笔法,熔雄厚与流畅于一炉, 写出了自具风格的篆书作品。同 年,其又作“高人自与山有素, 老可能为竹写真”一联,此作篆 书字修长,婉约多姿,多圆笔, 转折之处多取圆转之势,无生硬 方折之态,与“别有狂言谢时望, 但开风气不为师”篆联略不相同。 由此可见其书法尚处于一种不完 全定型的变化时期,同时,其作 品本身也正趋于成熟期。
• 晚年,赵之谦篆书在用笔结体上都有较大 变化。《为梅仙篆书说文解字序横幅》、 《为立甫篆书四条屏》、《为伯寅篆书七言 联》等皆为篆书精品。52 岁时作的“荒山 野水破茅屋,商盘夏鼎周尊彝”一联可以说 是篆书中的行草,颇有草意的篆书线条在苍 劲老辣之中大有“婉而通”的韵味。此时其 用笔已“人书俱老”,且在邓石如、吴让之、 胡澍之外,别出新意。
名家·邓石如
• 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由 穆孝天《邓石如书法评传》中得知:其祖父 邓士沅,精书法,历史,耕读传家。父亲邓 一枝,随其父读书识字,擅长诗文、书画、 精刻印。母亲是怀宁文学(秀才)陈玉若的 幼女,生二子三女。邓石如是长子,受祖父、 父亲的影响,喜欢书法篆刻。9岁从父亲读 了一年书,因家贫而缀学。砍柴贩饼,补贴 家用。17岁那年,走出家门,开始了他的交 游人生。18岁结婚,4年后夫人潘容度去世, 之后他一直独身,以书法篆刻为业,足迹遍 及全国各地,所到之处有安徽各地、江苏、 浙江、河南、河北、北京、湖南、湖北、江 西等地。结交了大量的朋友知己。在游学过 程中学习,更在游学过程中传播自己的艺术, 名震京城内外。42岁再婚,育三女一子。邓 石如在63岁那年去世。子邓传密能继家学, 亦擅书法。
背景介绍
• 清代中期,考据学风以及 文字学、金石学的兴起和 发展,带动了一批书法家 也把注意力集中到古代的 金石文字上面。嘉庆时期, 阮元在金石学鼎兴时期把 碑学直接引向书法,他的 两篇碑学名著《南北书派 论》、《北碑南帖论》重 新讨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时期的书法源流问题。清 代不少篆书名家同时也是 古文字学家、学者、文艺 理论家、画家和金石篆刻 家,他们以丰富的学养、 扎实的功力和艺术才华, 在篆书创作中左右逢源、 得心应手、推陈出新、别 开生面,使篆书园地百花 竞艳、万紫千红。
• 从邓石如的篆书作品中,可以体会 到他对篆书“中锋”的理解是不拘 泥于形质的。通过笔锋不断的变化, 入笔或回护或杀锋,行笔或铺毫或 转笔等求得线条的丰富性,以具有 个性的线条得到审美意义的深刻性。 这是以书法的“书写性”取代了 “二李”笔法的工艺性。用毛笔工 具的自然去“写”,而不是用烧笔 锋的办法去“描”。
• 综上所述,赵之谦的篆书初受邓石如影响,Hale Waihona Puke Baidu但其不墨守成规,虽师法邓石如而不死守邓 法,邓石如以隶入篆,赵之谦则以碑入篆。 他用写北碑的直入平出和折锋等用笔方法来 写篆书,同时增加了结体上的曲折弯弧处理, 遂别开生面,自成一格。
• 晚年如正书,如篆书,沉稳老辣,古朴茂实。 笔法则在篆书与正书之间,中锋为主,兼用 侧锋。行笔则寓圆于方,方圆结合。结体扁 方,外紧内松,宽博自然。平整之中略取右 倾之势,奇正相生。
• 邓石如的篆书从传世作品看, 中年作品以李阳冰风格为主, 渐渐上溯秦汉,师《袁安碑》、 《袁敞碑》,进而李斯刻石等。 偶尔也有金文。邓石如早年作 篆,笔笔中锋,逆入平出,回 锋起止,竖划则顺锋终。线条 初略细,近玉筋篆,晚年线条 变粗,且浑厚、质朴。造型也 是从圆转到圆中见方,方圆结 合。气息看,初为华丽,渐渐 去华求实,终至平实而无华。 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 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 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 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 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 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 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 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 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 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 献。
清代篆书名家赏析
背景介绍
• 在说清人篆书名家之前,我们先简要了解篆书的发展。如果 我们把三代至秦汉的那些金文刻石等看作是篆书的第一个高 峰,那么,由清至今则可看作是篆书的第二个高峰。前一个 高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除器物外,主要是拓片。书作者与制 作镌刻者常非同一人。墨迹极少,纵或有先书后刻者,书迹 笔痕也已不存。所以古人大篆无墨迹存世均为金石文字,因 此我们只能通过刀刻观其笔法以借鉴之。
邓石如·篆书书法特色
邓石如·篆书书法贡献
• 邓石如信奉的是“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是顺应和发挥毛笔工具的特性,重视书写的技术 性。邓石如使用的是长锋羊毫,这是宋、元以前所不用的书写工具,重临池实际以书刻为 职业的邓石如,没有株守古代人的成法,对如何发挥新的书写工具的特点去创造线条美进 行了成功的探索,形成了一套不同于前人的笔法。技法的变革是产生新线条美的先决条件, 邓石如恰到好处地运用转指绞锋,创造出了丰厚苍茫、具有力度的线条之美,为后来碑派 书家的用笔方法探索了一条道路。
邓石如·篆书书法作品
• 书法作品 《游五园诗》、《篆书文轴》、《篆书中堂》、《隶书四条屏》、《隶书七 言联》、《隶书节录文心雕龙》、《陈寄鹤书》 。
名家·赵之谦
• 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 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 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 闷等。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 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 惠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