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对联欣赏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16.49 KB
- 文档页数:5
=篆书之美篆书之美——篆体书法对联本文转载自长安若水《篆书之美——篆体书法对联》ortant;">篆书——烟雾缭绕(雪小禅)天地有大美。
中国文字是大美。
篆书是中国文字华美之巅。
本是秦始皇统一之后使用的文字,远看像一张画,一张由曲线和弧度构成的曲线,近看,仍然是画。
看着那样古朴,却又那样烟雾缭绕。
篆书,刻在甲骨文上,也刻在青铜器上。
那石鼓、毛公鼎上,全是这样的文字。
书法的美,历经岁月洗练,达到了无法述说的程度。
而篆书多么华美,像可远观不能近爱的女子,着装太过华丽,密不透风的华丽。
像提香的画,华美到让人以为只能看看而已。
中国有两个朝代因为太浩大,所以想起时颇有敬意。
一是秦朝,二是唐朝。
短促而盛大,留下不可复制的文明。
篆书,以它自己的形式为秦朝留下严谨的书风。
它绝不务实,只负责华美展现。
它是用来装饰的,用线条来表现完美的。
唐代有书生李阳冰,常常以圆转线条写出他的篆书。
那篆书仿佛生来就是担任着示美的义务,没有一笔不华丽,没有一笔不连绵——是穿了华丽绸缎的女子,不敢轻易妄动。
有时在灯下细细看那些篆书,觉得像看一场场戏,像看一个个人在演出。
没有比篆书更像图画的文字了——你不明白吗?那么,好,我画给你看。
与其说是在写字,勿宁说是在画画。
——也许本来就是为了装饰,粗细基本均匀,布局秀丽,如果是山,它是黄山,如果是花朵,它是牡丹,如果是用画风来形容,它是宫廷画。
贵气十足的篆书,不会流落到民间。
——千年之后,泰山石刻仅有十字。
依旧如此壮丽。
多年之后看人习篆书,知道他喜欢的或许就是它的华丽。
篆书有一种故意的玄虚。
它还不够谦逊,不够低调。
高昂着头叫:我美,我华丽。
像玉。
明明是那样美,却又夹缠着一丝绿,更要命了。
但太好的玉,女人舍不得戴——一双手要洗手做羹汤,要择菜,要炖肉、拖地、洗衣……太不实用。
一个字,要低头怎样描画才能写了它的风情万种?而且总以为,它只要用心就能写好,不像行书、草书、楷书,除了工夫、用心,更多的是,是要有灵性。
吴昌硕篆书对联范文吴昌硕题画诗(20)2101.吴昌硕(1844?1927)菊石图立轴款识:鸟已鸣秋听嘲哳,虎能幻石见离奇。
东篱绕屋无人到,漉酒湌(餐)英纪义熙。
辛酉春吴昌硕时年七十八。
2102.吴昌硕(1844~1927)墨梅图立轴款识:倚虬枝寄遐赏,山荒荒月初上。
壬子花朝大雨。
吴昌硕大聋。
2103.吴昌硕(1844~1927)节临石鼓文〃石鼓文七言联四屏〃纸本?对联屏条识文:又鯆又其望孔庶脔之其鱼隹可隹鱮隹鲤可以之隹杨及柳汧殹沔丞丞皮淖渊处之之君子之又其游帛鱼其氐鲜黄帛銮车乘弓孔硕彤矢四马其写六辔徒孔庶宣搏眚车(载)道徒如章原湿阴阳趍趍马射之(同前)如虎兽鹿如多贤禽吾允异又临猎碣。
款识:_知危先生正譌。
戊午孟陬月客海上芦子北隅禅甓轩,时盆梅吐萼香古气清,七十五叟吴昌硕。
对联识文:小囿雉鸣逢雨夕,瀞流鱼出乐花朝。
款识:_知危先生属集旧拓石鼓字,时戊午惊蛰,七十五叟吴昌硕。
2104.吴昌硕(1844?1927)菊石图立轴款识:折来秋色雁初飞,采得黄华蟹正肥。
我料泉明犹未老,手携尊酒对烹薇。
丁巳后花朝数日,安吉吴昌硕大聋。
2105.吴昌硕(1844?1927)竹石图立轴识文:平生憙画竹,弄笔拌起早。
研池水溶溶,窗纸日杲杲。
万个岂云多,一枝不嫌少。
竿矗如矢直,叶横若剑埽。
风夝兼雨露,滋润杂乾燥。
纵横破古法,与可安足道,堂名题墨君,作记笑坡老。
天机活泼泼,此意有谁晓。
恍惚游潇湘,扁舟傍幽莜。
我心师竹虚,岁寒节同抱。
臃肿类散樗,惭愧为小草。
世事纷乱麻,何日见羲暤。
款识:戊午岁十二月安吉吴昌硕年七十五。
2106.吴昌硕(1844?1927)篆书七言联对联识文:作事留馀谋始善,与人无竞敕终良。
款识:伯鹰仁兄大人雅属,癸未长夏作于缶庐,吴俊 2107.吴昌硕(1844?1927)桃花图立轴款识:渔人误认桃源路,更逐晴霞踏乱云。
此题红梅句也,予移以题桃花,谓桃源之说,诚荒唐耳。
吴俊卿。
2108.吴昌硕(1844?1927)临石鼓文立轴(二幅)识文:(1). 猷作原作导徒我除帅及坂暮为世里微迺罟栗柞棫其棕祗祗鸣亚箬。
身体健康的对篆书联横批
以身体健康的对篆书联横批为题,进行创作:
篆书,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一种字体风格,具有古朴、刚劲的特点。
对篆书联横批的创作,要求字体工整、结构稳健,寓意深远。
在这里,我将以身体健康为主题,创作一副对篆书联横批,表达对健康的追求与珍惜。
横批第一联:“强身壮体”
篆书中的“强”字,浑厚有力,象征着力量与坚韧;“身”字,则代表着人体。
将两者相结合,寓意着通过锻炼身体,让自己更加强壮,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横批第二联:“健康长寿”
“健康”二字,书写时线条流畅,寓意着身体的健康与活力;“长寿”两字,字形圆润,象征着长寿与福祉。
两者结合,传达出对健康与长寿的期许与追求。
横批第三联:“养心养身”
“养心”二字,书写时曲线优美,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养身”二字,则代表着身体的健康与调养。
将两者相连,表达了养心养身的重要性,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达到身心的和谐。
横批第四联:“快乐幸福”
“快乐”二字,书写时笔画流畅,传达出愉悦与欢乐的意境;“幸福”二字,则代表着人生的满足与安康。
将两者组合在一起,表达了健康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体现了身体健康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这副对篆书联横批,以健康为主题,旨在呼唤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与重视。
通过对篆书的运用,寓意深远,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体现了对健康的追求与珍惜。
愿我们能时刻关注身体健康,以健康的体魄迎接未来的挑战,享受快乐幸福的人生。
中山王篆集字对联及释文
【最新版】
目录
1.中山王篆集字对联的背景和意义
2.对联的内容及释文
3.中山王篆集字对联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正文
中山王篆集字对联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珍品,它的出现不仅体现了汉字书法的演变过程,而且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中山王篆集字对联的内容为:“日月光天德,山川壮帝居。
”这副对联的释文为:“日月光天德”,意为太阳和月亮照耀着天地,显示了天地的恩德;“山川壮帝居”,意为壮丽的山川衬托着皇帝的宫殿,显示了皇帝的威严。
这副对联寓意着天地恩德和皇帝威严的统一,是古代皇权的象征。
中山王篆集字对联的艺术价值极高,它采用了篆书字体,结构严谨,笔画流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同时,这副对联的释文也对我们理解古代皇帝的政治理念和文化观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1页共1页。
篆体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字体,以其古朴端庄的风格和优美的线条而闻名。
而在济南大明湖畔的沧浪亭上,游人们可以欣赏到一幅幅用篆体书写的五字对联,这些对联将篆体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下是我对济南大明湖沧浪亭的篆体五字对联的一些观感和体会。
1. 沧浪亭头上的对联走进沧浪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楣上横匾上的一副对联。
“湖上一轮明月照,亭前千里咏诗空。
”这副对联以篆体书写,字迹古朴而端庄,如同岁月的印记,让人对古代诗人咏诵湖光山色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
这幅对联所反映的主题也正是沧浪亭所蕴含的意境,湖光山色,诗情画意,散发着一种古朴、幽静的气息。
2. 沧浪亭的内部对联沧浪亭内部的墙壁上也悬挂着许多篆体对联,它们或横挂,或穿插于诗画之间,为沧浪亭增添了一份古韵与雅致。
这些对联所蕴含的意蕴也颇为深远,或是对自然山水的赞美,或是对人生境遇的思索,或是对历史文化的回顾。
这些对联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让人在品味对联的过程中,能够领略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深的思想内涵。
3. 沧浪亭外的对联沧浪亭外的廊柱上,也挂满了篆体对联。
它们或以山水为题材,或以季节交替为题材,或以生活琐事为题材,各具特色,颇有自己独特的韵味。
这些对联不仅在艺术上给人以美感和享受,更在精神上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思想的滋养。
4. 沧浪亭对联的魅力无论是沧浪亭内外的对联,它们都展现了篆体字的独特魅力。
篆体字起源于古老的我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它的线条流畅自然,端庄古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沧浪亭的篆体对联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文化内涵而言,都是一种极具吸引力和震撼力的存在。
5. 沧浪亭对联的意义沧浪亭的篆体对联,不仅是一种装饰和观赏的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传达。
这些对联向人们展示了古代诗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和思考,也蕴含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在赏识这些对联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座城市,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气息,领略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
吴昌硕《篆书七言联》
吴昌硕篆书的遒劲凝炼、醇厚郁勃,于拙朴古貌中显出一种时风的气格品质。
吴昌硕《篆书椶马矢鱼七言联》
释文:椶马关弓乐永夕,矢鱼泛舟涉静流。
款署:叔唐仁兄属篆,为集北宋本石鼓字,时庚戌暮春,安吉吴俊卿。
吴昌硕《篆书七言联》
释文:小圃雉鸣逢雨夕,瀞流鱼出乐华朝。
款署:鹈饲无情先生属书集石鼓文字时庚申十月,七十七叟吴昌硕。
吴昌硕《篆书七言联》
释文:淖来小囿花为帛,日射高原柳不黄。
款署:梦白仁兄大雅属篆,集猎碣字应之,时丙寅秋,安吉吴昌硕年八十三。
吴昌硕《篆书七言联》
释文:黄矢射虎出又车,大罟载鱼硕而鲜。
款署:星源仁兄大雅属集猎碣存字。
时丁巳夏七十四跛叟吴昌硕。
吴昌硕《石鼓文贤如七言联》
释文:贤如宣子识嘉树,古有栗里多黄花。
款署:左君仁兄属篆集猎碣字请正,时丙寅冬。
安吉吴昌硕呵冻,年八十三。
名家篆书对联作品欣赏篆书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重要书法形式,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在中国书法艺术中,篆书是最古老、最神秘和最有象形性的一种书体,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名家篆书对联作品不仅具有优美的表现形式,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通过欣赏几位名家的篆书对联作品,一起探索其中的魅力。
王羲之的篆书对联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篆书作品影响深远,被后世称为“书圣”。
以下是他的一副篆书对联:笃厚明彻,揽辔赋诗,千秋功盖;豪情壮节,鲸吞蛟吐,百战名勋。
这副对联揉合了王羲之对人生的理解和对英雄豪杰的赞美。
上联“笃厚明彻,揽辔赋诗,千秋功盖”传达了王羲之励志向上的精神,他笃信深厚的学问使他能够揽辔,执掌朝政。
下联“豪情壮节,鲸吞蛟吐,百战名勋”则表达了他对英雄豪杰的赞誉,比喻他们勇猛无敌,英勇奋斗,立下了 immortal 功勋。
这副对联的篆书风格遒劲有力,线条丰满,结构平衡。
从笔画的粗细和构图的紧凑度来看,王羲之的篆书富有韵律感,给人一种雄浑大气的艺术享受。
赵孟頫的篆书对联赵孟頫(公元1254年—公元1322年),元代书画家,对篆书的研究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被誉为篆派的鼻祖。
以下是他的一副篆书对联:昧旦晨光影铁衣,额上徒留虏酋迹;张狂月露空剑鞘,髫发已堪牵绝痕。
这副对联表现了赵孟頫反对外族入侵的壮烈情感。
上联“昧旦晨光影铁衣,额上徒留虏酋迹”描绘了抵抗入侵者的英勇形象,反映了中国人民与敌人抗争的事实。
下联“张狂月露空剑鞘,髫发已堪牵绝痕”则表达了他对忍辱负重而不失侠义精神的赞美。
这副对联的篆书风格流畅而洒脱,透露着一股豪情壮志。
赵孟頫的篆书字体飘逸隽永,独具一格,构图严谨,字体饱满,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牟子实的篆书对联牟子实(公元1328年—公元1397年),元代书画家,精通篆书和隶书。
他的篆书作品融合了古人智慧和他个人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他的一副篆书对联:一念清凉五更露,数声黄叶二月风。
吴昌硕80幅篆书对联及释文
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作品以篆书和花鸟画闻
名于世。
据我所知,吴昌硕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篆书对联,其中有一
组80幅篆书对联,每幅对联都有其独特的释文。
由于篆书对联的篇
幅较长,我将为你列举其中的几幅对联及其释文,以供参考。
1. 对联,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风起云涌,山河破碎。
释文,
天地深邃神秘,宇宙广袤无垠。
风云变幻,山河倾覆。
2. 对联,烟波江上使人愁,雁字回时月正圆。
释文,江水上的
烟雾让人感到忧愁,正是雁儿归来时,月亮圆满。
3. 对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文,人生自古
谁能逃脱死亡,留下坚定的信念照亮历史。
4. 对联,云深不知处,山静寂无声。
释文,云雾深处难以得知,山静无声。
5. 对联,风吹草低见牛羊,月照江清闻鸟语。
释文,风吹草低,可以看到牛羊的身影;月亮照耀江水,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这只是其中的几幅对联及其释文,吴昌硕的80幅篆书对联涉及的题材广泛,表达了各种不同的意境和哲理。
希望这些对联和释文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欣赏的乐趣。
邓石如篆书集字春联欣赏(附横批)邓石如邓石如的书法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篆、隶的造诣。
其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
其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突破了千年来玉箸篆的藩篱,别开生面。
以下为邓石如篆书集字春联,请欣赏。
横批:四海同春上联:壮丽山河多异彩下联:文明国度尽高风横批:时来运转上联:一年好景同春到下联:四季财源顺时来横批:欢度春节上联:物华天宝长安乐下联:人寿年丰大吉祥横批:家祥人和上联:万众齐筑富强梦下联:举国同唱和谐歌横批:生意兴隆上联:平安富贵财源进下联:如意吉祥家业兴横批:五福临门上联:推门喜看新春到下联:把酒笑谈福瑞来横批:纳福迎祥上联:民富国强万物盛下联:人和家兴百业昌横批:招财进宝上联:九州瑞气迎春到下联:四海祥云降福来横批:心想事成上联:吉星高照家富有下联:大地回春人安康横批:喜气盈门上联:欢天喜地度佳节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横批:幸福人家上联:花开富贵重重喜下联:运转乾坤步步高横批:四海同春上联:和顺一门添百福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恭喜发财上联:辞旧岁全家欢笑下联:迎新年满院春光横批:福寿安康上联:春至百花香满地下联:时来万事喜盈门横批:春满神州上联:出外求财财到手下联:居家创业业兴隆横批:出入平安上联:遍地祥光临福第下联:满天喜气入华堂横批:新年大吉上联:爆竹四起接五福下联:梅花一枝报三春横批:振兴中华上联:东成西就全家福下联:南通北达广生财横批:国泰民安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吉星高照上联:春回大地喜盈室下联:福降人间笑满堂横批:家富国强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横批:万事如意上联:天开美景春光好下联:人庆丰年节气和。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让人们惊叹不已,它是一副古老的篆书联,有着一种难以捉摸的宏伟与神秘。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不仅是中国篆书之精华,更被誉为古代文化宝库。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由四句联组成,分别是:“松柏高立图,林阴太宁静;蝉噪银烛夜,星河入梦想”。
这四句联似乎构成了一副完整的画面,让人沉浸其中,激发出无限的情感与想象力。
其中,“松柏高立”,可以联想到深山的秀美景色,挺拔的松柏立立其中,令人感受到宁静的气息。
“林阴太宁静”,蝉噪拨动出一个美丽的夜晚,梦幻而宁静,“蝉噪银烛夜”,松柏密林中传来璀璨的月光,洒落如烛,暖暖的星光闪烁其中,“星河入梦想”,令人感到沉醉在这神秘的夜色中,回想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继而抚慰自己的心灵。
透过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宁静与梦想的追求。
在令人心旷神怡的松柏密林中,文人们沉醉地欣赏着宁静的秀美景色,同时把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写进篆字中,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智慧文化独特的魅力。
此外,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可以作为一种审美观念的象征,在东方文化史上历久弥新。
它所代表的装饰、雕刻的艺术,以及它的精神和智慧,构成了对智慧文明的独特探讨。
而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的笔墨,也更进一步演绎了中国古代书法的美感。
其中,每一个带有深刻意义的文字,都在让爱好者沉浸在美妙的中国古代文化中。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饱含着种种深意,它象征着中国古代文人
对于宁静与梦想的追求,以及它所表达的审美观念以及智慧文明。
它也让人们沉醉在美好的中国古代文化中,为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注入新的生机,以此来推销,传播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化。
吴昌硕七言篆书对联1. 吴昌硕的七言篆书对联啊,那可真是书法里的宝藏!就像在一片古老的艺术森林里,突然发现了一颗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大树。
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眼睛都直了。
我朋友说:“这有啥特别的?”我就回他:“你懂啥,这字就像一位威严的老者,每个笔画都透着岁月沉淀下来的力量。
”2. 吴昌硕的七言篆书对联,简直绝了。
它可不是普通的字,这就好比是音乐界的莫扎特作品。
我去一个书法展,有个年轻人在那看,小声嘀咕说看不懂。
我凑过去跟他说:“你看这线条,像不像蜿蜒的山脉,充满了生命力。
这对联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个故事,等着我们去解读呢。
”3. 吴昌硕的七言篆书对联!这可是书法中的超级明星。
我有一次给我爷爷看,爷爷那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他说:“这字写得真带劲,就像武林高手打出的拳法,刚劲有力又不失韵味。
”你要是没见过,就想象一下古代的大将军,带着一股豪迈之气,这对联的字就有那种感觉。
4. 吴昌硕的七言篆书对联可不得了啊。
我跟我同学讲这个,同学不屑一顾地说:“篆书有啥好看的?”我当时就急了,说:“你这就好比是站在金山前却不知道那是宝。
你看这对联的字,像不像精心雕刻的玉石,圆润又不失棱角,每一笔都蕴含着作者的心血和情感,多美妙啊。
”5. 哇塞,吴昌硕的七言篆书对联太迷人了。
我在博物馆看到的时候,旁边有个小孩问他妈妈:“妈妈,这些字好奇怪呀。
”他妈妈也不太懂。
我就跟小孩说:“小朋友,这字就像神秘的魔法符号,里面藏着好多古人的智慧呢。
这对联就像一座桥梁,把我们和古代的文化连接起来。
”6. 嘿,吴昌硕七言篆书对联那是相当厉害啊。
我在一个书画研讨会上,有人质疑说现在的书法都比这个好看。
我立马反驳:“你这想法就像说现代快餐比传统美食更有内涵一样可笑。
这对联的字就像盛开的花朵,每一朵都有着独特的美,篆书的古朴与七言的韵律结合得多巧妙啊。
”7. 吴昌硕的七言篆书对联那是书法海洋里的明珠。
我跟我书法老师探讨时,老师对它赞不绝口。
老师说:“这就如同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指引着书法爱好者们前进的方向。
篆书之美篆体书法对联篆书——烟雾缭绕(雪小禅)天地有大美。
中国文字是大美。
篆书是中国文字华美之巅。
本是秦始皇统一之后使用的文字,远看像一张画,一张由曲线和弧度构成的曲线,近看,仍然是画。
看着那样古朴,却又那样烟雾缭绕。
篆书,刻在甲骨文上,也刻在青铜器上。
那石鼓、毛公鼎上,全是这样的文字。
书法的美,历经岁月洗练,达到了无法述说的程度。
而篆书多么华美,像可远观不能近爱的女子,着装太过华丽,密不透风的华丽。
像提香的画,华美到让人以为只能看看而已。
中国有两个朝代因为太浩大,所以想起时颇有敬意。
一是秦朝,二是唐朝。
短促而盛大,留下不可复制的文明。
篆书,以它自己的形式为秦朝留下严谨的书风。
它绝不务实,只负责华美展现。
它是用来装饰的,用线条来表现完美的。
唐代有书生李阳冰,常常以圆转线条写出他的篆书。
那篆书仿佛生来就是担任着示美的义务,没有一笔不华丽,没有一笔不连绵——是穿了华丽绸缎的女子,不敢轻易妄动。
有时在灯下细细看那些篆书,觉得像看一场场戏,像看一个个人在演出。
没有比篆书更像图画的文字了——你不明白吗?那么,好,我画给你看。
与其说是在写字,勿宁说是在画画。
——也许本来就是为了装饰,粗细基本均匀,布局秀丽,如果是山,它是黄山,如果是花朵,它是牡丹,如果是用画风来形容,它是宫廷画。
贵气十足的篆书,不会流落到民间。
——千年之后,泰山石刻仅有十字。
依旧如此壮丽。
多年之后看人习篆书,知道他喜欢的或许就是它的华丽。
篆书有一种故意的玄虚。
它还不够谦逊,不够低调。
高昂着头叫:我美,我华丽。
像玉。
明明是那样美,却又夹缠着一丝绿,更要命了。
但太好的玉,女人舍不得戴——一双手要洗手做羹汤,要择菜,要炖肉、拖地、洗衣……太不实用。
一个字,要低头怎样描画才能写了它的风情万种?而且总以为,它只要用心就能写好,不像行书、草书、楷书,除了工夫、用心,更多的是,是要有灵性。
书法之美,比画更直接,更生动。
一眼看上去,有了就有了,没有就永远没有。
名家篆书对联欣赏
名家篆书对联欣赏
本文转载自杜文平艺术工作室《【原创】名家篆书对联欣赏》作者:马衡
作品释文:纵饮欲谋良夜醉殊方又喜故人来
作者:汪洵
作品释文:习勤不置能省欲闻过则喜真得师
作者:江标
书堂深柳浓荫静画阁冰香小篆工
作者:莫友芝
作品释文:莫著安心消彼我闲将诗句问乾坤
作者:赵之谦
作品释文:守古老家风惟孝惟友教后来恒业曰读曰耕
作者:容庚
作品释文:朝于大学夕于小学古有经师今有人师
作者:容庚
作品释文:人极所能武侯集益事得其理文子深思。
篆书五言联
1. 篆书五言联,那可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啊!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比如“清风徐来处,明月正当空”这副篆书五言联,多美呀!
2. 篆书五言联,是不是超级有魅力呀?就如同春天里绽放的花朵,让人陶醉其中。
像“鸟语啼林里,花香漫径中”这样的篆书五言联,谁能不爱呢?
3. 篆书五言联,简直太神奇了吧!宛如一把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
“山高云绕处,水深月映时”的篆书五言联,真的太有意境了!
4. 篆书五言联,那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呀?恰似冬日里的暖阳,给人温暖与慰藉。
“梅花开雪后,柳色弄春时”的篆书五言联,是不是很迷人?
5. 篆书五言联,真的好特别哟!好比一首悠扬的乐曲,萦绕在心头。
“松间明月照,石上清泉流”这样的篆书五言联,太绝了吧!
6. 篆书五言联,是不是超级棒呢?如同一位智者,默默传递着智慧。
“诗书传千古,翰墨润心田”的篆书五言联,太有内涵了!
7. 篆书五言联,哇,那可太有意思了!仿佛是隐藏在时光里的秘密宝藏。
“兰香盈雅室,竹影拂寒窗”的篆书五言联,多让人惊喜呀!
8. 篆书五言联,这可真是太了不起了!就像沙漠中的绿洲,给人惊喜与希望。
“心随流水静,意伴落花闲”的篆书五言联,真的好美!
9. 篆书五言联,真的太有魅力啦!恰似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让人眼前一亮。
“云藏山色里,。
元旦对联篆书元旦对联春意盎然,虎纹传世;岁华新赐,龙气腾飞。
迎春报喜,团圆至乐;迎福经年,吉祥如意。
除旧布新,灿烂开花;新春伊始,欢快似火。
焚香祈福,瑞气千重;放鞭炮声,喜气洋洋。
红灯高照,闹市彼岸;连宵狂欢,笑语盈盈。
挥毫泼墨,文人雅奏;点染添彩,画出新秋。
一声钟鸣,一轮艳阳;白雪纷飞,喜添靓彩。
红纱鸳鸯,玉带凤翻;鹏程万里,百年好合。
金鸡报晓,太阳已升;户内欢乐,生活愉快。
鞭炮声声,喜庆丰收;欢歌笑语,品更盛年。
生活富足,福运连绵;笙歌管弦,节奏轻盈。
蹴踏庚子,驱散黑暗;步步为营,回顾前行。
迎新春风,迈向神州;气象万千,意气风发。
湖海冰融,缓缓腾霞;烟雨朦胧,美若画林。
踏着光阴,扬帆启程;争创辉煌,谱写新篇。
欢庆佳节,喜座里程;挑战新高,绽放光辉。
欢天喜地,轮番上场;鼠迎龙脉,福泽万方。
阖家团圆,幸福常在;合家欢乐,美满前程。
迎福春天,心驰神往;福禄寿喜,财源广进。
笑谱春江,欢歌载微;福添兆头,禧瑞如意。
洋溢欢乐,鞭炮齐鸣;迎来吉祥,迎来财源。
万民欢庆,岁月如春;吉庆佳节,财运亨通。
红日初升,福星高照;春风拂面,吉祥满堂。
欢唱春歌,献礼新春;好花聚谢,喜迎新年。
团圆喜庆,春光明媚;祝福华年,家庭幸福。
灯火通明,团圆同庆;舞獭贺春,笑容齐放。
新一年祥朗,开心度春;轰鸣炮声,声声辞旧。
辞旧迎新,祝福相伴;春暖花开,福寿康宁。
欢天喜地,喜气洋洋;美好未来,前景可期。
走过跨年,步入新春;可喜可贺,好日正当。
热闹非凡,笑康口福;吉祥如意,富贵盈门。
微风轻送,希望新生;星星憧憧,吉祥伴行。
愿里个亨通,日正当午;万事如意,心中美满。
红灯绿林,气息盎然;笑迎新年,财源广进。
一声年豪,尽展风采;万象更新,人生如此。
充满人情,幸福无限;落景新秀,春光秀色。
喜迎新春,欢度佳节;暖意融融,新气象盛。
挥袖送春,瑞雪迎春;金玉满堂,富贵平安。
鞭炮声响,舞狮翻飞;财源滚滚,福运相随。
喜迎新年,快乐常在;花开满径,欢声载路。
篆书对联欣赏范文
邓散木篆书作品选草书对联行书 ..隶书立轴
名菊初。
钝铁,字散木,别号芦中人、无恙、粪翁。
1960年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因自署一足、夔,斋馆名有厕简楼,三长两短斋(三长者,篆刻、作诗、书法;两短者,绘画、填词,这是散木先生对自已艺术的评价)。
以字行。
江南大书家萧退庵的弟子。
工行草书,一笔王字,但于篆隶真书,也都下过极深的工夫。
楷书以唐楷为主,也写北碑,但终于还是帖意浓于碑意。
隶书则汉代名碑大多涉及,以笔酣墨饱、结字谨严胜。
篆书初学《峄山碑》,继杂以钟鼎款识,上溯殷商甲骨文,融会贯通,最后写出一种个人风格强烈的草篆。
邓散木在近代,是以篆刻著称的。
当年印坛所谓“北齐南邓”,就是指北京的齐白石与江南的邓散木。
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
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已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
1931年至1949年之间,曾在江南一代连开十二次展览,艺坛瞩目,有书坛的“江南祭酒”之称。
他的篆刻,追求的是汪洋恣肆、不计工拙的效果。
但显得有些破碎,境界不高。
书法也如此,这可能是天分使然吧。
邓散木艺术活动年表
1898年 10月16日生于上海,初名土杰,后名铁,字钝铁,30
岁后改为粪翁,抗战胜利后易名散木。
晚年居北京,因病截去一足,
因号“一足”、“夔”。
1913年 16岁在原英人所设华童公学肄业。
因不愿接受洋奴教育,愤然离校,自习国文和书法。
1924年 27岁办南离公学,任校长。
1926年 29岁 4月,与张建权女士结婚。
1928年 31岁从虞山赵石(古泥)先生学习篆刻、虞山萧蜕先生学习书法,因称“虞山弟子”。
1931年 34岁在上海觉林首次举办金石书法个展,至1948年,先后在上海等地举办个展及师生合展12次。
1935年 38岁在南京环球旅社举办书法篆刻个展,结识画家徐悲鸿先生。
1936年 39岁在杭州为净慈寺书写巨型扁额“佛殿”两大字,每字高丈余。
1938年 41岁在上海大新公司展厅举办“杯水”展览,将作品义卖,以所得支援抗战。
1950年 53岁上海解放,参加居委会工作并当选为二届上海市新成区人民代表及市政府委员。
参加上海市文职土改工作队到绍兴道墟工作,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5年 58岁应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赴北京,用简化字书写小学语文课本及学生字帖,对于我国文字简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后定居北京,在京二年成《京华新咏》八十六首。
1957年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
1960年 63岁患血管堵塞症,截去左下肢。
1961年 64岁右手腕伤筋不能握笔,此后间或以左手作书。
此时刻印有时以锤子凿成。
1962年 65岁因胃病切除胃脏三分之二,发现是胃癌。
1963年 66岁 10月8日下午5时,因癌病逝于北大医院。
1979年宣布“右派”问题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所书《篆刻学》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0年 8月,民盟北京市委员会、中国美术馆、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单位在北京主办“邓散木金石书法展”,之后又在天津、杭州、青岛等地展出。
1981年《篆刻学》及《邓散木印谱》九集在日本翻译出版。
1983年邓散木夫人张建权女士将邓散木先生书法篆刻及手稿等近两千件捐献国家,黑龙江人民政府决定在哈尔滨成立“邓散木艺术陈列馆”。
《篆书五言联》 146x37.5CMx2
憨斋吴南生私人藏
释文:竹户掩溪畔松亭筑石巅廿二年春雪霁粪翁集句
篆书立轴
图片何香凝美术馆邓散木艺术展黑龙江博物馆藏
草书六言联
释文:抱林壑之清旷乐琴书以消忧
草书五言联
释文:醉吟挥玉笔寒风吹残云
行书鲁迅诗立轴
隶书毛泽东娄山关词立轴
隶书立轴毛泽东词
图片何香凝美术馆邓散木艺术展黑龙江博物馆藏
八法龙蛇寻奥
妙万方翰墨出精
微﹍﹍﹍﹍﹍﹍﹍﹍﹍﹍﹍﹍﹍﹍﹍﹍﹍﹍﹍﹍﹍﹍﹍﹍﹍﹍﹍﹍﹍﹍﹍﹍﹍﹍﹍﹍﹍﹍﹍笔走龙蛇资雅
韵诗题福寿贺新
春﹍﹍﹍﹍﹍﹍﹍﹍﹍﹍﹍﹍﹍﹍﹍﹍﹍﹍﹍﹍﹍﹍﹍﹍﹍﹍﹍﹍﹍﹍﹍﹍﹍﹍﹍﹍﹍﹍﹍辰龙回宫欣报
捷巳蛇出洞喜迎
新
壬辰胜岁堂堂
去癸巳芳春鼎鼎
来﹍﹍﹍﹍﹍﹍﹍﹍﹍﹍﹍﹍﹍﹍﹍﹍﹍﹍﹍﹍﹍﹍﹍﹍﹍﹍﹍﹍﹍﹍﹍﹍﹍﹍﹍﹍﹍﹍﹍壬辰传捷龙辞
旧癸巳报春蛇迎
新﹍﹍﹍﹍﹍﹍﹍﹍﹍﹍﹍﹍﹍﹍﹍﹍﹍﹍﹍﹍﹍﹍﹍﹍﹍﹍﹍﹍﹍﹍﹍﹍﹍﹍﹍﹍﹍﹍﹍金蛇狂舞迎新
纪瑞雪纷飞兆好
年
张颐钧篆书作品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