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线(2011)2351-I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结构设计图
- 格式:pdf
- 大小:670.59 KB
- 文档页数:19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1 精调作业流程1.1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流程图如图1.1。
图1.1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流程图2 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及外形检测2.1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应符合规定。
2.2混凝土支承层外形尺寸检测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混凝土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3 标准轨排组装检测及粗调定位3.1 轨排组装流程如图3.1。
图3. 1 轨排组装流程图3.2轨排组装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用墨线在底座板上弹出轨排组纵、横向位置;2 双块式轨枕布枕允许偏差为±5mm;3 用钢尺丈量每两组轨排之间的纵向间距,在底座两边确定轨排的横向位置,如图3.2;图3.2 出轨排组位置示意图4 安装扣件及工具轨并检查外观质量。
5 轨排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规定。
表3.2 轨排组装允许偏差3.3轨排粗调定位流程如图3.3。
图3.3 轨排粗调定位流程图3.4轨排粗调定位设备见表3.4。
表3.4轨排粗调定位设备表3.5轨排粗调定位测量与调整应遵循以下步骤:1 粗调设备支撑轨排;2 通过CPⅢ测量轨排;3 计算获得轨排调整量;4 按调整量调整轨排;5 轨排粗调到位后,安装螺杆固定轨排;6 螺杆支撑器安装的间距以2个轨枕距离为宜,每组轨排的端头应单独用螺杆支撑器加密;7安装轨排侧向固定装置。
3.6轨排粗调定位允许偏差差应符合表3.6的规定。
表3.6粗调定位允许偏差4 轨排精调作业4.1 轨排精调作业流程如图4.1。
图4.1 轨排精调作业流程图4.2轨排精调设备见表4.2。
表4.2轨排精调设备表4.3 轨排精调作业应遵循以下步骤:1将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置于待调轨道上,启动测量程序;2用程序控制的全站仪测量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上的棱镜,计算和显示轨道调整量;在每个螺杆支撑点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调整;4 重复步骤2和3,直至满足轨道几何状态静态检测精度及允许偏差的要求;5 锁定侧向支撑装置,固定轨排。
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论文目录第1章引言 (1)1.1高速铁路概述 (1)1.1.1高速铁路定义及发展简介11.1.2我国对高速铁路的需要 (4)1.1.3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现状 (5)第2章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 (5)2.1路基地段无砟轨道 (7)2.2隧道地段无砟轨道 (9)2.3桥梁地段无砟轨道 (11)第3章作业准备 (12)3.1内业技术准备 (12)3.2外业准备 (13)第4章技术要求 (14)第5章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5)5.1施工程序 (15)5.2施工流程图 (16)第6章施工要求 (18)6.1施工准备 (18)6.1.1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存放 (18)6.1.2轨枕进场与存放 (18)6.1.3设备机具的进场及验收 (19)6.1.4无砟轨道施工试验段 (19)6.1.5基础面处理 (19)6.2桥梁段底座板施工 (21)-1-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论文6.2.1测量放样 (21)6.2.2筋绑扎 (21)6.2.3底座板钢筋加工安装 (22)6.2.4伸缩缝耐候钢安装 (23)6.2.5模板施工 (24)6.2.6底座板混凝土浇筑 (25)6.2.7混凝土养护 (26)6.2.8模板拆除 (28)6.3路基段支撑层施工 (28)6.4道床板施工 (30)6.4.1桥梁区段中间隔离层施工 (30)6.4.2隧道区段销钉锚固施工 (31)6.4.3测量放线 (32)6.4.4道床板钢筋加工及底层钢筋安装 (32)6.4.5轨排组装、运输 (32)6.4.6轨排就位 (34)6.4.7轨排粗调 (34)6.4.8顶层钢筋安装及接地焊接 (36)6.4.9模板安装 (38)6.4.10轨排精调 (39)6.4.11混凝土浇筑 (42)6.4.12轨道排架的拆除和配件清理 (44)6.4.13封堵螺栓孔 (44)第7章质量控制及检验 (45)7.1质量控制 (45)7.2质量检验 (46)7.2.1混凝土底座 (46)7.2.2隔离层、弹性垫层 (48)-2-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论文7.2.3轨枕外观质量检查 (49)7.2.4轨排组装、调整 (50)7.2.5混凝土道床板 (52)致谢 (54)参考文献 (54)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了多条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技术交流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技术交流1、Rheda系列的发展过程(1994)(1972—1998)Rheda-Classic 系统-典型Rheda (1972)(1996)Rheda-SengebergRHEDA系统-Sengeberg(1997)(1981)(1998)2、Rheda2000系统组成¾由钢轨、高弹性扣件、带有桁架钢筋的双块式轨枕、现浇混凝土板和下部支撑体系(水硬性混凝土支承层或底座)组成。
2、Rheda2000系统组成VOSSLOH300--1扣件¾快速弹条(FASTCLIP)扣件¾VOSSLOH3002、Rheda2000系统组成Vossloh-1扣件性能参数项目单位设计参数Skl15弹条Skl15B 弹条单个弹条扣压力kN ≥9≥6.5扣件阻力kN ≥9≥6.5轨距调整量mm +10~-10426高低调整量mm -4~+26预埋套管抗拔力kN ≥1002252520扣件系统节点静刚度kN/mm22.5±2.5(动静刚度比≤2.0)绝缘性能绝缘电阻>5k Ω,2、Rheda2000系统组成Vossloh-1扣件性能参数荷载-位移曲线7000.0荷载-位移曲线12000.0系列1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力(N )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4000.06000.08000.010000.0力(N )系列2系列3系列4系列5系列60.01000.02000.001234567位移(mm)0.02000.0123456位移(mm)系列7系列8Vossloh300-1型小阻力扣件荷载-位移曲线Vossloh300-1型常阻力扣件荷载-位移曲线3、路基上Rheda2000系统为无预应力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道床板。
道床配筋率为0.8~0.9%,轨道结构设计为允许开裂结构,容许裂缝宽度为0.5mm。
无砟道床无砟道床无砟轨道是用整体混凝土结构代替传统有砟轨道中的轨枕和散粒体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
无砟道床宜采用轨道板式、双块式轨枕等结构形式。
正线轨道有条件时,特大桥、大桥及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内,宜采用无砟道床。
根据运营需要和环境要求,经技术比选可采用减振无砟道床。
客运专线宜采取无砟轨道结构形式。
目前,客运专线正线无砟轨道道床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客运专线正线与站线、道岔区联结处无砟道床一般采用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一)正线无砟轨道1.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预制轨道板通过水泥沥青砂浆调整层,铺设在现场浇筑的具有凸形挡台的钢筋混凝土底座上,并适应ZPW一2000轨道电路的单元轨道板无砟轨道结构形式。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区别):铺设在现场摊铺的混凝土支承层或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底座(桥梁)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区别):预制轨道板通过自流平混凝土调整层,铺设在现场摊铺的混凝土支承层或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底座(桥梁)上2.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将预制的双块式轨枕组装成轨排,以现场浇筑混凝土方式将轨枕浇人均匀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道床内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以现场浇筑混凝土方式,将预制的双块式轨枕通过机械振动法嵌入均匀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道床内(二)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将预制的混凝土岔(轨)枕组装成标准道岔轨排,现浇人混凝土形成均匀连续钢筋混凝土道床,并适应ZPW一2000轨道电路的无砟轨道结构。
高速铁路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施工技术详解1. 引言高速铁路在如今交通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为了保证高速铁路的安全和舒适性,无砟轨道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的施工技术,包括施工流程、材料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等。
2.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概述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是目前国内常用的高速铁路轨道形式之一。
它采用双块预应力混凝土轨道底板与钢轨直接固结的形式,无需使用砟石填充,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好,能够满足高速列车的要求。
2.1 施工流程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和平台标高,在轨道所在位置进行定位。
2.基床处理:首先清除原有路基上的杂物和表层土,并进行平整处理。
3.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床上施工轨排框架基础,确保基础的平坦度和稳定性。
4.轨排框架安装:安装和调整轨排框架,确保其与基础之间的连接牢固、水平度和齐平度满足要求。
5.填充夹持杆:根据设计要求,在轨排框架两侧与基床之间填充夹持杆,用于固定轨排框架和调整轨道水平度。
6.钢轨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和调整钢轨,确保钢轨之间的连接牢固且水平度满足要求。
7.预应力张拉:对预应力混凝土轨道底板进行张拉处理,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状态。
8.环境保护: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环境安全。
2.2 材料要求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以下材料:1.预应力混凝土:用于制作轨道底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2.钢轨:选用冷弯型钢轨,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3.夹持杆:夹持杆用于固定轨排框架和调整轨道水平度。
4.施工设备:包括框架安装设备、张拉设备、平整设备等。
3.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关键问题:3.1 基床平整度基床的平整度对于轨道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非常重要。
2.3 钢筋铺设及双块式轨枕散布1)钢筋铺设。
下部结构顶面清理结束以后,由技术人员使用全站仪,通过CPIII 网进行道床板中线和边线以及轨枕边线的放线。
在施工放线完毕后,人工在下部基础顶面固定钢条之间按底层纵向钢筋数量及位置均匀散布;吊卸过程中防止钢筋变形;路基和隧道地段的纵向钢筋应满足搭接长度大于70cm且接头错开最少1cm的要求。
2)双块式轨枕散布。
底层钢筋摆放完毕后,跨线门吊吊装散枕装置进行散枕,门吊司机将液压散枕器落下,听从指挥人员的命令,将散枕器落在轨枕上面,从轨枕垛上一次夹取5根轨枕。
相邻两组轨枕的间距应控制在5mm的误差范围内,轨枕的边线控制在10mm的范围内,且要保证两组轨枕的左右偏差。
2.4 铺设工具轨、组装轨排及安装螺杆调节器托盘1)铺设工具轨。
利用起重运输车或龙门吊,通过专用吊架将工具轨吊放到轨枕上。
在钢轨放到轨枕上之前,轨枕支撑表面要干净;两根钢轨的端部接缝必须在同一位置;两工具轨之间轨缝应控制在15mm~300mm。
2)组装轨排。
铺设完工具轨后,使用方尺检查轨枕与工具轨的垂直度,需要时进行调整;检查工具轨的轨距,不合格时进行调整。
使用扭矩扳手将扣件定位,轨枕的扣件空需要进行注油润滑,螺栓拧紧扭矩不要大于220N.m。
检查彼岸准为弹条与轨距挡板的间距不大于0.5mm,使用塞尺进行检查。
3)安装螺杆调节器托盘。
螺杆调节器钢轨托盘应装到轨底,在每个轨排端的第一、二、四根轨枕前(或后)需要配一对螺杆调节器,之后直线和超高小于50mm地段每隔3根(使用奥通粗调机时每隔2根)、超高大于50mm但小于120mm地段每隔2根、超高大于120mm每隔1根轨枕安装一对螺杆调节器螺杆调节器中的平移板应安装在中间位置,以保证可以向两侧移动。
最大平移范围约50mm,每一边的中心偏移量为25mm。
2.5 轨道粗调调整按照先调中间两台、后调整端部的顺序进行。
一般情况下,调整后的高度应低于设计标高2mm-5mm。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1精调作业流程1.1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流程图如图1.1。
图1.1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流程图2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及外形检测2.1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应符合规定。
2.2混凝土支承层外形尺寸检测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混凝土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3标准轨排组装检测及粗调定位3.1轨排组装流程如图3.1。
图3.1轨排组装流程图3.2轨排组装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墨线在底座板上弹出轨排组纵、横向位置;2双块式轨枕布枕允许偏差为±5mm;3用钢尺丈量每两组轨排之间的纵向间距,在底座两边确定轨排的横向位置,如图3.2;图3.2出轨排组位置示意图4安装扣件及工具轨并检查外观质量。
5轨排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规定。
表3.2轨排组装允许偏差3.3轨排粗调定位流程如图3.3。
图3.3轨排粗调定位流程图3.4轨排粗调定位设备见表3.4。
表3.4轨排粗调定位设备表3.5轨排粗调定位测量与调整应遵循以下步骤:1粗调设备支撑轨排;2通过CPⅢ测量轨排;3计算获得轨排调整量;4按调整量调整轨排;5轨排粗调到位后,安装螺杆固定轨排;6螺杆支撑器安装的间距以2个轨枕距离为宜,每组轨排的端头应单独用螺杆支撑器加密;7安装轨排侧向固定装置。
3.6轨排粗调定位允许偏差差应符合表3.6的规定。
表3.6粗调定位允许偏差4轨排精调作业4.1轨排精调作业流程如图4.1。
图4.1轨排精调作业流程图4.2轨排精调设备见表4.2。
表4.2轨排精调设备表4.3轨排精调作业应遵循以下步骤:1将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置于待调轨道上,启动测量程序;2用程序控制的全站仪测量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上的棱镜,计算和显示轨道调整量;在每个螺杆支撑点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调整;4重复步骤2和3,直至满足轨道几何状态静态检测精度及允许偏差的要求;5锁定侧向支撑装置,固定轨排。
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0.引言无砟轨道在国外高速铁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在许多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1]。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相继展开了各种类型无砟轨道结构的研究。
比如日本的无砟轨道,德国的Rheda、Bogl、Zublin等无砟轨道,英国的PACT型无砟轨道,瑞士、丹麦、葡萄牙、法国、比利时、美国等国家的铁路和地铁中有应用弹性支撑块式无砟轨道等等。
国外的无砟轨道技术总的趋向于成熟,各具特点并形成了自己的规模,而且各个国家仍在积极研究和实践。
我国铁路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现在已建成或在建的遂渝无砟段、京津城际、武广客专、郑西客专、哈大客专、京沪高速铁路都大规模地铺设了无砟轨道结构[2]。
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将建成"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及3个区域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客运专线多以无砟轨道结构为主,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是无砟轨道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
其中,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是将预制的双块式轨枕组成轨排,并将轨枕现场浇注入均匀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道床内的无砟轨道结构形式。
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工艺经济、实用,保证了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要求。
目前,CI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已在我国武广等多条客运专线上成功应用。
1.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无砟轨道是现代化轨道结构的主要发展方向,新建时速250km以上客运专线应在基础稳定的路基、桥梁及隧道地段推广采用无砟轨道。
通过对无砟轨道技术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我国已经掌握了成熟的无砟轨道建设技术[3]。
下面只介绍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以期对在建的客运专线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1.1级配碎石地段1)排水设计:直线地段路基无砟轨道轨道床表面向轨道外侧设0.7%的排水坡,两线之间设C25混凝土封面,其上设2%的人字坡,将水排到线路两侧的排水设施内。
科技/施工技术/T e chnology CRTS-I型双块式无祚轨道关键技术吴晶晶(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162)摘要:无祚轨道具有平顺性、耐久性好等特点。
通过分析无孫轨道施工关键技术,并综合引入工程实例对其在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项目施工重难点,由此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工程;CRTS;无酢轨道;轨排框架法1无祚轨道结构形式现阶段,国内外高速铁路轨道主要分为有祚、无祚轨道,目前国际上已出现了多种无祚轨道形式,如Rheda-2000型、LVT型、Bogl型、BTD型等。
我国主要采用自主研发的CRTS 型无酢轨道。
本文主要围绕CRTS-I型双块式无祚轨道展开分析,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轨道结构施工准备CPIII测量成果复测----►底座板施工现场安装调试施工设备轨枕、钢筋运输施工工作面清理▼轨道位置放线底层铺设钢筋轨枕散布i铺设工具线、组装轨排安装调节器和钢轨托盘2无碓轨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铁路工程施工中,无祚轨道工程是一大难点,其技术要求高、质量要求严、精度要求高。
目前无祚轨道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工具轨道排法、轨排框架法2种,以轨排框架法应用最为广泛。
2.1工具轨排法工具轨排法要求先组装、调整轨排几何形位,由此明确轨枕位置,并开展道床混凝土灌注工作,施工流程如图2所示。
工具轨排法在国内铁道工程中应用广泛,为确保轨枕精确定位,需定期检查工具轨,同时由于其主要依托工具轨调整精度,需反复调整,保证轨道精度满足要求。
2.2轨排框架法轨排框架法主要采取工厂预制、龙门式起重机运铺轨排框架的施工方法,使用粗调测量系统、轨道检测小车实施轨排的粗调、精调与固定工作。
轨排框架法在精度控制方面效果优势显著,完成初铺后,可确保固定位置不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锚固架的使用可有效控制浇筑上浮力,保证轨道几何形状不变。
3实例探析铁路建设中的CRTS-I型双块式无祚轨道施工技术3.1工程概况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CLZQ-4标D2K73+365—D3K85+ 560范围无祚轨道工程,包括隧道2座,桥梁1座,共计铺轨[作者简介]吴晶晶,工程师,E-mail:550121*********V轨道粗调定位钢筋网绑扎横、纵向模板麥装♦轨道精调道床混凝土浇筑*混癡土抹面及养护拆卸模板、调节器和T具轨▼”封堵螺旋杆无缝线路铺设精细调整及轨道验收图2工具轨排法施工流程24.14km,其中隧道23.45km,桥梁0.69km。
目录1 工程概况 (1)2工艺原理 (1)3 施工准备 (2)3.1 内业准备 (2)3.2 外业准备 (2)4 施工工艺及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2)4.1 路基地段无砟轨道施工 (2)4.2 桥梁地段 (17)4.3 隧道地段 (23)5 劳动力组织 (23)6 设备机具配置 (26)成渝客运专线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无砟轨道施工shg1 工程概况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CYSG-4标第二项目分部全长14.36公里(起讫里程为DK203+960.55~DK215+937.412),采用SK-2型有挡肩结构双块式轨枕,配套WJ-8B型扣件。
桥梁段轨道结构高度0.725m,路基地段轨道结构高度为0.815m,隧道地段轨道结构高度为0.515m;底座板和道床板宽度2.8m,采用C40钢筋混凝土,底座板设置凹槽;支承层底面宽度3.4m,支承层采用水硬性混合料,每隔不大于5.2m设置一道伸缩缝;在路基地段连续道床板的板端设置端梁,端梁与道床板浇筑为整体。
路基和隧道地段无砟轨道道床施工时如果浇筑时间中断,则设置临时施工缝,当中断时间超过24小时(或时间不超过24小时,但温度变化较大时),在施工缝两侧各增设2排4列M27抗剪固定销钉锚固系统和4根N8钢筋,并在施工缝处采用钢板网,以使施工缝表面粗糙,保证新老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
2工艺原理无砟轨道施工根据无砟轨道道床施工精度要求高和控制困难的特点,采用就近铺设和便于精度控制的原则,在施工道床板的附近将双块式轨枕及轨道排架利用分枕平台进行分枕组装后吊放至待铺位置,再经过钢筋绑扎、轨排组装、综合接地和轨道粗调等关键工序后,用轨检小车测量系统对轨道的几何尺寸进行精调,使其满足设计精度要求,最后浇筑道床混凝土一次成型。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实用和轨道几何尺寸精确、快速定位等特点。
3 施工准备3.1 内业准备(1) 对沉降变形观测、CPⅢ测设进行成果整理和评估,确认工后沉降变形、CPⅢ测设成果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
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手册(三)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排架法施工目录1 前言 (1)2 适用范围 (1)3 主要标准和技术参数 (1)3.1主要技术标准 (1)3.2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形式 (1)4 施工工艺流程 (2)4.1总体施工顺序 (2)4.2施工工艺流程 (3)5 施工方法和过程控制标准 (4)5.1施工准备 (4)5.2路基地段支承层施工 (6)5.3桥梁地段保护层、凸台施工 (10)5.4施工材料运输和卸车 (12)5.5梁面土工布铺设及凸台弹性垫板安装 (12)5.6道床工作面清理、施工放线 (14)5.7钢筋铺设 (14)5.8轨枕铺设 (15)5.9组装轨排、锚固销钉 (16)5.10粗调轨排、安装调节器螺杆 (18)5.11绑扎上层钢筋、模板安装 (19)5.12轨排精调 (23)5.13浇筑道床板混凝土 (25)5.14松螺杆调节器和扣件、混凝土养生 (27)5.15拆模板、螺杆调节器及工具轨 (29)5.16路桥、路隧过渡段施工 (30)6 主要机具设备试验测量仪器 (31)7 施工组织要点 (33)7.1劳动力组织 (33)7.2技术管理 (33)7.3质量管理 (34)7.4设备维护管理 (35)7.5物流组织 (35)8 质量控制要点 (36)8.1常见问题及主要对策 (36)8.2质量控制措施 (37)9 安全控制要点 (38)10 环境保护要点 (39)1 前言本手册总结整理了中铁一局武广客运专线排架法施工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经验, 在实践基础上对排架法施工技术进行了完善。
本手册共10章, 主要包括适用范围、主要技术标准和参数、施工工艺流程、主要施工方法和过程控制标准、主要材料及机具设备、施工组织管理以及各种保证措施等。
2 适用范围适用于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排架法施工。
3 主要标准和技术参数3.1 主要技术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6]189号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58号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TZ216-2007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TZ210-20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科技基[2008]74号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 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暂行技术条件3.2 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形式3.2.1 轨道结构形式根据路、桥、隧等线下结构物的不同, 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可分三种轨道形式, 分别如图3.2.1-1.图3.2.1-2.图3.2.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