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整理与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30
《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一、敎學内容义务敎育课程标准实验敎科书人敎版数學五年级上册第42-43页。
二、敎學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除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學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3、经历整理和反思小数除法的过程,培养學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养成总结反思和自主學习的习惯。
三、學情分析小数除法是學生在计算學习中的难题,學生在计算中会出现许多算理方面的错误,借助本节整理复习课的机会帮助學生查缺补漏,避免今后重复出现这样的错误。
此外,學生对梳理知识的方法认识还比较单一。
四、敎學重点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五、敎學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六、课前准备1. 敎具:课件;2. 學具:课堂练习题,學习卡;3. 分好小组,选好组长、记录员;4. 學生完成预习导學案。
七、敎學过程一、复习引入,全面展开师:同學们,咱们这个单元學习了小数除法。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与复习“小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
师:在这个单元中,大家都學了有关小数除法的哪些知识点?學生汇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敎师提出要求:以上这些知识点是小数除法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需要注意什么?昨天老师让大家在家用表格、网络图或者知识树等形式表现出来了,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交流。
合作要求:1.四人为一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完善自己的成果。
2.汇报时,请说清楚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和要注意的问题。
展示的學生的作品。
预设表格形式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商的小数点一定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
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用0补足。
求商的近似值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
二、复习1.师: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抽生回答。
2.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一定要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
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2)求做长方体排气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3.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求长方体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2)挖出的这些土能垫多长、多宽、多高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4.如果求火车的一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必须知道什么条件?5.动手实践(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实用。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转换法转化法是指在解答一些复杂的、陌生的问题时,可以根据题目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把相应的问题通过换角度、换方式、换叙述等办法进行变化,把新的问题和复杂的问题转化成已学的问题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
典型例题用简便方法计算:4.68×152+46.8×848。
方法指导利用积不变的规律,先把46.8×8.48转化成4.68×84.8,然后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正确解答 4.68×15.2+46.8×8.48=4.68×15.2+4.68×84.8=(15.2+84.8)×4.68=100×4.68=468同步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54.6×38.2+546×6.08+54.6。
正确解答54.6×38.2+546×6.08+54.6=54.6×38.2+54.6×60.8+54.6=54.6×(38.2+60.8+1)=54.6×100=5460比较法比较法是指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异同,从而发现解题途径的一种方法。
典型例题在○里填上“>”“<”或“=”。
34.2×0.3○34.2 56.83×2.3○56.8365.43×1○65.43 0.65×4.2○4.2方法指导小数乘法中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关键是比较另一个因数和1的大小。
如果用a和b分别表示两个因数,那么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如下:b>1 a×b>aa×b(a≠0) b=1 a×b=a0<b<1 a×b<a正确解答<>=<同步练习在○里填上“>”“<”或“=”。
87.98×0.54○87.98 12.34×1.01○12.3478.78×1○78.78 0×0.98○0.98正确解答<>=<消元法在解决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未知量的问题时,通常可以列出几组类似的数量关系式,观察数量关系式中的数据特点,先设法消去一个或几个未知量,只保留其中一个未知量,使数量关系式化繁为简,求出这个未知量后,再求出其他未知量,这种解题方法就是消元法。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及重难点整理,精品资料小学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观察物体(一) 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3.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时,可以假设自己是观察者,站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什么形状,从而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观察物体(二) 1.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要注意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第四单元 《四简易方程》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数和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后,一律将数写在字母前面。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是 a+b=b+a ;加法结合律是 (a+b)+c=a+(b+c); 乘法交换律是 ab=ba ; 乘法结合律是 (ab)c=a(bc);乘法分配律是 (a+b)c=ac+bc 。
3.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数量,再把字母的取值代入式子中求值,只要在答旬中写出得数即可。
方程的意义 1.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解方程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是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2.解形如 ±a=b 和 a =b 的方程。
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
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等号对齐。
3.验算。
把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看等号左边的值是否等于等号右边的值。
稍复杂的方程1.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回顾并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除数是小数的情况。
2.理解和应用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如商不变规律等。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形成小数除法的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复习、巩固知识的态度和习惯。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除数是小数的情况。
•理解并应用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小数除法的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思维脉络。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小数除法的知识点和示例。
•练习题和复习题,供学生巩固和复习使用。
•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设计和展示。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小数除法的知识点和计算方法。
•归纳法: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和归纳小数除法的知识体系。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和复习小数除法的知识。
•讨论法:小组讨论,分享复习心得和解题技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之前学习的小数除法知识点,提问学生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复习)•复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除数是小数的情况。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示例,让学生重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回顾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如商不变规律等。
通过具体示例,让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些规律。
3. 巩固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解答疑问。
•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和强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分享各自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促进交流和合作。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重要公式大全,孩子预习、复习都用的上,收藏背熟!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 表示 5 个 1.2 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如:1.2×0.5 表示求 1.2 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 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公式: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a×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2.4 与其中一个因数是 1.6,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 0 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 0 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 除外)除以 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 除外)除以大于 1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