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热学专题 081.分子动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122.57 KB
- 文档页数:4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若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也一定增大C.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D.若两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则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增大2.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B.一定质量100℃的水转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D.如果气体温度升高,物体中所有分子的速率都一定增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密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B.两个分子从很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C.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但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并不是热运动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4.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的斥力和引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B.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C.当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D.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较稀疏,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故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C.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就显示不同颜色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汽车轮胎充气时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的标志C.当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时,分子势能最小D.高压密闭的钢筒中的油沿筒壁溢出,这是钢分子对油分子的斥力7.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大,则其所做的布朗运动就越剧烈C.物体的温度为0 ℃时,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为零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热运动9.当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B.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等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C.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相等D.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不考虑分子间的势能,则两者内能相等10.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r大于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大于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C.当r小于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在r由变到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11.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上,乙分子位于r轴上距原点r3的位置。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卷:分子动理论一、单选题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温度下水的汽化热都相同B.游禽用嘴把油脂涂到羽毛上,使水能浸润羽毛C.扩散现象中,分子一定只能从密度较大的区域向密度较小的区域扩散D.夏天穿纯棉衣服比较舒服,是因为在棉纤维的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到了毛细管的作用,便于排汗透气2.(2分)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重要原因就是它依靠呼吸道飞沫传播。
从患者口中呼出的含病毒飞沫微粒在空气分子不平衡的碰撞下杂乱无章的运动。
下列关于含病毒飞沫微粒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温度越低,飞沫微粒的运动越明显B.飞沫微粒越大,其运动越明显C.飞沫微粒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是因为空气浮力的作用D.飞沫微粒的运动是布朗运动3.(2分)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水分子的运动B.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大风天气尘土飞扬属于扩散现象二、多选题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能够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分子的体积D.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后,其内能一定不增大5.(3分)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接触在一起的固体间不可能发生扩散现象B.无论今后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达到绝对零度C .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里的花粉中的分子运动D .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E .相同温度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6.(3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仅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有关B .用a mL 的纯油酸配制成b mL 的油酸酒精溶液,则每1mL 此溶液中含有油酸a b mLC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碳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碳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D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E .体积可变的绝热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其内能一定减少7.(3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和各向异性B .自然界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C .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各向异性D .两个邻近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E .扩散现象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隙,但不能证明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 .气球的体积增大时,气球内气体温度可能降低C .喷洒消毒药水时,一段时间后远处也能闻到消毒药水的味道,这属于扩散现象D .水的温度越高,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运动越缓慢E .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都有可能发生毛细现象9.(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B .液体表面张力与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C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D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E .两个分子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分子势能一定减小10.(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B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越大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到尘埃飞舞,这是尘埃在做布朗运动E.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1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C.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D.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E.下雨时发现,雨水流过车窗时留有水迹,说明水对玻璃是浸润的12.(3分)关于热学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用滴管滴液滴,滴出的液滴总是呈球形,这是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C.凡是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物体必定是晶体D.用活塞压缩汽缸里的气体,外界对气体做功2.0×105J,气体的内能增加1.5×105J,则气体对外界放热0.5×105JE.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1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随着分子势能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相对湿度指的是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与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之比,人们感觉天气干燥时,主要原因在于相对湿度小C.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体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一定是吸热过程E.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运动,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1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B.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撞击作用不平衡的结果E.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 A=V Vo 1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B.两个分子靠近时,分子势能减小C.气体压强主要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容器壁而产生的D.一定量的100℃的水变成100℃水的蒸气,其分子势能增大E.处于热平衡状态的两个系统,它们具有相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是内能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饱和汽及物态变化中能量;扩散现象【解析】【解答】A.不同温度下水的汽化热不同,A不符合题意;B.游禽用嘴把油脂涂到羽毛上,使水不能浸润羽毛,B不符合题意;C.在扩散过程中,迁移的分子不是单一方向的,只是密度大的区域向密度小的区城迁移的分子数,多于密度小的区域向密度大的区域迁移的分子数,C不符合题意;D.夏天穿纯棉衣服比较舒服,是因为在棉纤维的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到了毛细管的作用,便于排汗透气。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分类汇编附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2.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摩尔的液体和1摩尔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不相同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C.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D.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一定是克服分子力做功3.(3-3)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①Ⅰ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②Ⅰ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③Ⅱ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④Ⅱ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A.只有①对B.只有③④对C.只有①②④对D.全对4.(3-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bc、cd和da这四段过程在p T图上都是直线段,ab和dc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bc垂直于ab,ad平行于纵轴,由图可以判断(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小B.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C.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向异性的一定是晶体,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D.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随体积增加而减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密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B.两个分子从很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C.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但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并不是热运动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7.关于下列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B.乙图在用油膜法测分子大小时,多撒痱子粉比少撒好C.丙图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D.丁图水黾停在水面上的原因是水黾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8.当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B.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等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C.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相等D.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不考虑分子间的势能,则两者内能相等9.一般情况下,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若在外力作用下两分子的间距达到不能再靠近为止,且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可自由移动,则去掉外力后,当乙分子运动到相距很远时,速度为v,则在乙分子的运动过程中(乙分子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为mv2B.分子力对乙分子做的功为mv2C.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多做了mv2的功D.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少做了mv2的功10.两个相近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距离由r0开始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B.当分子间距离由r0开始增大时,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C.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为零D.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B.1g、100℃的水与1g、100℃的水蒸气相比较,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总动能不相同C.玻璃上附着水发生浸润现象的原因是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内部平均距离大,所以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1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大,物体的平均动能增大B.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C.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13.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不可能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不同C.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点D.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2.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摩尔的液体和1摩尔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不相同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C.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D.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一定是克服分子力做功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B.液体屮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C.如果液体温度降到很低,布朗运动就会停止D.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水的温度越高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的时间越短4.采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先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分子,再把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在实验时假设分子间没有间隙。
实验操作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A.1滴油酸的质量和它的密度B.1滴油酸的体积和它的密度C.油酸散成油膜的面积和油酸的密度D.1滴油酸的体积和它散成油膜的最大面积5.雾霾天气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雾霾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但可视为密度相同、直径不同的球体,并用PM10、PM2.5分别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2.5μm的颗粒物(PM是颗粒物的英文缩写)。
某科研机构对北京地区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静稳的雾霾天气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围内,PM10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减小,大于PM10的大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明显减小,且两种浓度分布基本不随时间变化。
据此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10-6m的悬浮颗粒物B.PM10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大于其受到的重力C.PM10和大悬浮颗粒物都在做布朗运动D.PM2. 5浓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6.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能将油膜的厚度近似认为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把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测出其面积B.取油酸一滴,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形成面积尽可能大的油膜C.取油酸酒精溶液一滴,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形成面积尽可能大的油膜D.把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后,要立即描绘油酸在水面上的轮廓7.关于下列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B.乙图在用油膜法测分子大小时,多撒痱子粉比少撒好C.丙图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D.丁图水黾停在水面上的原因是水黾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B.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研制失败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C.大雾天气学生感觉到教室潮湿,说明教室内的绝对湿度较大D.一定质量的单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一定是增大的9.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上,乙分子位于r轴上距原点r3的位置。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全集汇编含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2.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摩尔的液体和1摩尔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不相同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C.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D.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一定是克服分子力做功3.采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先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分子,再把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在实验时假设分子间没有间隙。
实验操作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A.1滴油酸的质量和它的密度B.1滴油酸的体积和它的密度C.油酸散成油膜的面积和油酸的密度D.1滴油酸的体积和它散成油膜的最大面积4.(3-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bc、cd和da这四段过程在p T图上都是直线段,ab和dc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bc垂直于ab,ad平行于纵轴,由图可以判断(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小B.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C.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密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B.两个分子从很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C.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但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并不是热运动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6.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弱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若使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逐渐靠近甲分子,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分子力对乙分子做功的情况是A.始终做正功B.始终做负功C.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先做负功,后做正功7.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能将油膜的厚度近似认为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把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测出其面积B.取油酸一滴,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形成面积尽可能大的油膜C.取油酸酒精溶液一滴,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形成面积尽可能大的油膜D.把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后,要立即描绘油酸在水面上的轮廓8.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9.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r大于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大于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C.当r小于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在r由变到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10.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若规定无限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则A.乙分子在b处势能最小,且势能为负值B.乙分子在c处势能最小,且势能为负值C.乙分子在d处势能一定为正值D.乙分子在d处势能一定小于在a处势能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温度一定,分子密集程度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香水瓶盖打开后香味扑面而来,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无关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B.1g、100℃的水与1g、100℃的水蒸气相比较,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总动能不相同C.玻璃上附着水发生浸润现象的原因是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内部平均距离大,所以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1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15.关于布朗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它无规则的撞击所引起的C.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微粒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而引起的D.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如液体、气体的流动)引起的16.如图所示,为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图。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单元汇编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只要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B.物体的温度为0℃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C.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4.5×105J,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3.5×105J,则空气从外界吸收热量1×105JD.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热传导的方向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C.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密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B.两个分子从很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C.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但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并不是热运动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4.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的斥力和引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B.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C.当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D.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5.气体能够充满密闭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的短暂时间外A.气体分子可以做布朗运动B.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一样大C.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D.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都一样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较稀疏,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故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C.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就显示不同颜色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7.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因而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大,则其所做的布朗运动就越剧烈C.物体的温度为0 ℃时,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为零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热运动9.当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B.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等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C.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相等D.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不考虑分子间的势能,则两者内能相等10.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r大于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大于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C.当r小于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在r由变到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11.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若规定无限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则A.乙分子在b处势能最小,且势能为负值B.乙分子在c处势能最小,且势能为负值C.乙分子在d处势能一定为正值D.乙分子在d处势能一定小于在a处势能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香水瓶盖打开后香味扑面而来,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无关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温度一定,分子密集程度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14.对热现象的认识和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的导热性能一定是各向异性B.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暴露在空气中的水蒸发的越慢C.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布朗运动来完成D.“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用的是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15.下列关于热学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孤立系统总是从熵小的状态向熵大的状态发展,熵值较大代表着较为有序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C..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m0,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V0,则m0=AMN,V0=0mρD.密封在容积不变的容器内的气体,若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16.两分子间的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0r,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只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r r>阶段,F表现为斥力B.在0r r<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C.在0r r=时,分子势能等于零D.运动过程中,两个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不变17.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M,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为V,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N AB.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V/N AC.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MN A/VD.在标准状态下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为V/N A18.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表明了构成悬浮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为平衡位置时分子间距)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C.物体的内能变化时,它的温度一定改变D.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为平衡位置时分子间距)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19.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引力曲线,为斥力曲线B.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增大,则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增大,则分子势能也一定增大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点的横坐标表示的距离,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20.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墨汁在水中的扩散实际上是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过程B.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而斥力增大C.布朗运动的原因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1.如图,F-r 图象中两条曲线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其中纵坐标 F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 r 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 为两曲线的交点,则:()A.ab 为斥力曲线,cd 为引力曲线B.当 r>r e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C.当 r=r e时,分子势能为零D.当 r<re时,若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势能将增大22.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B.—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就越大C.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D.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2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C.若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也一定增大D.若两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则分子势能增大24.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d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大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热运动B.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内能一定增大C.两分子从无限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D.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与零摄氏度的水处于非平衡态【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知:热量可以自发地从较热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较冷的物体传递到较热的物,即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A正确.B、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分子平均动能不为零;B错误.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U=W+Q知,W=+4.5×105J,△U=+3.5×105J,解得Q=-1.0×105J,即空气向外界放出热量1.0×105J,C错误.D、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不可能实现,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热力学定律、内能、布朗运动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即可解答.2.A解析:A【解析】物体内能等于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之和,内能增大可能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A正确;物体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越大,但由于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故B错误;物体对外界做功的同时有可能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不一定减小,同理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有可能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不一定增加,CD错误.3.B解析:B【解析】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A错误;两个分子从很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选项B正确;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但布朗运动不是热运动,扩散运动是分子热运动,C错误;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D错误;故选B.4.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可以根据分子力做功判断分子势能的变化,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r>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 从无穷大开始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r减小到r0继续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所以在r0处有最小势能.在r>r0时,r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在r<r0时,r越小,分子势能越大.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了分子势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5.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A、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故A错误;B、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表示气体分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与温度的关系是统计规律,故B错误;C、气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造成气体没有固定形状,故C正确;D 、气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但是由于频繁撞击使得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不是一样大,D 错误.考点:气体点评:本题考查了微观角度对气体的理解。
高考物理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热、功、气高考物理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热、功、气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
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别。
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别。
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温度一定,分子密集程度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2.(3-3)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①Ⅰ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②Ⅰ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③Ⅱ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④Ⅱ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A.只有①对B.只有③④对C.只有①②④对D.全对3.(3-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bc、cd和da这四段过程在p T图上都是直线段,ab和dc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bc垂直于ab,ad平行于纵轴,由图可以判断(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小B.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C.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气体的温度升髙,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加C.当分子间距离r>时,随若r的增大,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引力增大D .当分子间距离r <时,分子势能随着r 的减小而增大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机械能为零、内能不为零是可能的B .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内能C .温度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D .0 ℃的冰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 ℃的水的内能大6.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弱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若使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逐渐靠近甲分子,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分子力对乙分子做功的情况是A .始终做正功B .始终做负功C .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 .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给汽车轮胎充气时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的标志C .当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时,分子势能最小D .高压密闭的钢筒中的油沿筒壁溢出,这是钢分子对油分子的斥力8.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 .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因而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C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9.当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B .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等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C .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相等D .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不考虑分子间的势能,则两者内能相等10.测得一杯水的体积为V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则水分子的直径d 和这杯水中水分子的总数N 分别为A .36A AM M d N N VN πρρ==, B .36AAN VN d N M M πρρ==,C .36A A VN M d N N Mρπρ==, D .36AAN M d N M VN πρρ==,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B .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研制失败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C .大雾天气学生感觉到教室潮湿,说明教室内的绝对湿度较大D .一定质量的单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一定是增大的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B .液体屮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C .如果液体温度降到很低,布朗运动就会停止D .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水的温度越高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的时间越短13.两个相近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间距离由r 0开始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B .当分子间距离由r 0开始增大时,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C .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 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为零D .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 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14.关于分子间距与分子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悬浮颗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就越明显B .温度升高,布朗运动显著,说明悬浮颗粒的分子运动剧烈C .一般情况下,当分子间距r <r 0(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0r r =时,分子力表现为零;当0r r >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 .用气筒打气需外力做功,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作用15.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绝热的气缸固定在地面上,绝热的活塞下方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 将活塞向缓慢上拉一些距离.则缸内封闭着的气体A .分子平均动能减小B .温度可能不变C .每个分子对缸壁的冲力都会减小D .若活塞重力不计,拉力F 对活塞做的功等于缸内气体内能的改变量16.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不变, 其内能一定不变B .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 .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1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 .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产生的C .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D.绝对零度就是当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为零时,用实验方法测出的温度18.某气体的摩尔体积和摩尔质量分别为Vm和Mm,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和V0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为M m =B.摩尔体积为V m=C.分子体积为V0=D.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19.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墨汁在水中的扩散实际上是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过程B.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而斥力增大C.布朗运动的原因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一锅水中撒一点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这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B.在高速列车的速度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列车上所有物体的动能都在增大,组成这些物体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在增大C.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是一种通过测量宏观量来测量微观量的方法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2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就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D.悬浮的固体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22.对热现象的认识和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的导热性能一定是各向异性B.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暴露在空气中的水蒸发的越慢C.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布朗运动来完成D.“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用的是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2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 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关系的图线是()A.B.C.D.24.关于温度和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升高,则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不计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C.1g100℃水的内能小于1g100℃水蒸气的内能D.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也就是说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是相同的25.一般情况下,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若在外力作用下两分子的间距达到不能再靠近为止,且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可自由移动,则去掉外力后,当乙分子运动到相距很远时,速度为v,则在乙分子的运动过程中(乙分子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为mv2B.分子力对乙分子做的功为mv2C.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多做了mv2的功D.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少做了mv2的功【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A、外界对气体做功,W>0,由于不知道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根据△U=W+Q 无法确定气体的内能增加还是减小,故A错误。
分子动理论
复习精要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
①分子的直径(视为球模型):数量级为10-10 m;
②分子的质量:数量级为10-26 kg.
(2)阿伏加德罗常数
①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通常可取N A=6.02×1023 mol-1;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物理量的桥梁.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
①定义: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实质: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2)布朗运动
①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②实质: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③特点: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热运动
①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②特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1)物质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
(3)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
由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如图1所示)可知:
①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为零;
②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③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④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约为10-9m)时,分子力很弱,可以忽略不计.
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分子的体积很小——直径数量级是10-10米
分子的质量很小——质量数量级是10-26千克
分子间有空隙
阿伏加德罗常数:N = 6.02×1023 mol -1
阿伏伽德罗常数作用,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d=V/S
2.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扩散现象——
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颗粒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布朗运动既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反映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其合力。
(2)特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更快
分子间距存在着某一个值r 0(数量级为10-10m )r < r 0时 f 引 < f 斥 分子力表现为斥力r = r 0时 f 引 =f 斥 分子力 F =0
r > r 0时f 引 > f 斥 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r > 10 r 0 时, f 引、 f 斥均可忽略,分子力F =0
1、分子间引力f 引,斥力f 斥及分子力f 随分子间距r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1B .已知空气的摩尔质量为M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则每个空气分子的质量为 ,质量为m 的空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
答:A N M
、M
mN A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
B .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的直径后,只要再知道油滴的摩尔质量,就能计算出阿伏 加德罗常数
C .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
D .当分子间距r 大于10-10m 时,分子势能随r 的增大而增大
3.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 )
A .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B .分子之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引力增大得比斥力快
C .紧压两块铅块后它们会连接在一起,这说明铅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压缩气缸内气体时要用力推活塞,这表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
4.(8分)(适合选修3-3(含2-2)模块的考生)
已知金刚石的密度为33kg/m 1053⨯.,在体积为38m 1075-⨯.小块金刚石中,含有多少个碳原子?设金刚石中碳原子是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的,估算碳原子体积的大小.已知阿
伏加德罗常数123m ol
1006-⨯=.N A . 解:金刚石的摩尔质量kg 10123-⨯=M ①(1分)
体积为38m 1075-⨯=.V 小块金刚石质量为
kg 1002kg 10751053483--⨯=⨯⨯⨯==...V m ρ ②(2分)
其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
222334
100.1100.610
12100.2⨯=⨯⨯⨯⨯==--A N M m n ③(2分) 碳原子体积的大小
33032333
0m 1075m 10
0610531012--⨯=⨯⨯⨯⨯===...N M N V V A A N ρ ④(3分) 5、.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 g 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000个,不间断地数,则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取6×1023 mol -
1) ( C )
A.10年
B.1千年
C.10万年
D.1千万年 分步列算式:①需要数的分子总数23106181⨯⨯=⋅=
A mol N M m N 总 ②一年能数的分子数36524105106391⨯⨯⨯⨯⨯=N ③数完分子所需要的时间年总
5110==N N t
6.体积为V 的油滴,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 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滴的分子直径约为___________。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油的摩尔质量为M ,则一个油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_。
答:S V d =,A
N M m =1, 解析:单分子油膜可视为横截面积为S ,高度为分子直径d 的长方体,则体积V =Sd ,故分子直径约为S V d =;取1摩尔油,含有N A 个油分子,则一个油分子的质量为A
N M m =1 。
7A ⑶(选修模块3—3)设想将1 g 水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估算1 cm 2的表面上有多少个水分子?(已知1 mol 水的质量为18 g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4 m 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1 g 水的分子数 A N M
m N =
1 cm 2的分子数 30
107⨯≈=S S N n (6×103~7×103) 8、(10分)
⑴如图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 的拉力向上拉橡皮
筋,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 作用.
⑵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
在物理学中称为 现象,是由于分子的 而产生的,这一过程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 的方向进行的.
答:大 吸引 扩散 热运动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