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法在护生护理核心制度培训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99.46 KB
- 文档页数:3
案例教学法在头颈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案例的解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头颈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案例教学法在头颈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利用临床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是一种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头颈内科病例,如喉癌、甲状腺疾病等,通过详细的病例描述和诊疗经过,引导学生分析患者的病情、护理问题和护理计划。
通过具体病例的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情、护理措施和预后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实践操作技能和护理决策能力。
其次,案例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析和讨论一个病例。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点和解决方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在小组展示中,教师可以提供反馈和指导,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再次,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反思能力。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案例中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护理问题。
他们需要思考并提出合理的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和护理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合理解释和依据。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护理思维和护理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最后,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病例的实操,锻炼动手能力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反复实操,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护理操作技巧。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实操时的注意事项和技巧指导,帮助学生减少操作风险。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头颈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既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案例分析法在护理安全教育中的应用2023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教育法,通过将真实的病例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学习具体的护理技能和思维方法。
本文将探讨案例分析法在护理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案例分析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护理安全问题的认识。
通过对发生意外事件的病例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识别并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例如,通过对药品欠剂或误用的病例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正确的药品配药和给药技能,并了解长期药物治疗的危险性。
通过分析乳房按摩误操作导致乳腺炎加重的案例,学生可以了解乳房护理的重要性,同时学会正确的按摩技巧,避免误操作导致病情恶化。
案例分析法可以帮助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护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护理安全意识。
其次,案例分析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的护理技能。
在护理工作中,各种疾病和治疗方式的变化不断,护理工作者需要快速掌握新的护理技能。
通过病例分析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疾病的处理方法,掌握先进的护理技术。
例如,对于心脏患者的护理,学生需要了解心脏病的成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知识,同时了解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学生可以学会正确的心电图测量技巧,掌握急救技能,建立完善的护理计划。
最后,案例分析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们需要经常面对各种复杂的护理问题。
通过病例分析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的能力。
例如,通过分析病人意外坠床的案例,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评估病人坠床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了解如何进行好的沟通,避免同事之间的误会和纷争。
总之,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护理安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各种犯错和意外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风险因素的认识,掌握实用的护理技能,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目的:对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方法:对我院近期接收的60名新生儿实习护士进行分组,每30人为一组,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该组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该组为实验组。
并对两组实习护士的考试成绩和临床表现等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无论是理论考试成绩,还是临床表现都远远高于对照组,其中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案例教学法在新护士的培训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是值得被广泛推广和应用的。
【关键词】案例教学;儿科;新护士;培训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对我院近期接收的60名儿科实习护士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人,其中60名实习护士均为女性,年龄在19-23岁,来自全国4所高等专科院校,在校期间考试成绩均合格,其中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每组实习护士均采用实习轮转表进行临床实习,实习周期均为6周。
(二)方法对于对照组主要采用传统常规的教学和实习,教师参照实习大纲,并充分结合科室的实际临床对实习护士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要对实习护士进行定期的考核,确保能够及时掌握所培训的内容。
实验组在对照组教学的基础之上加设了案例教学材料,教师在每次培训之前都把需要的案例材料给到实习护士,让实习护士能够提前了解接下来要讲授的内容,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对材料中不了解的知识进行查阅,保证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学过程概括为案例导入-教师精讲-案例讨论-案例评价-案例小结。
下面以小儿肺炎为例,教师在课前对案例进行设置:患者为8个月,春季出生,一直都是母乳喂养,近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热等症状。
对患儿查体后发现其体温在38°以上,在吸气时可以听到“咕噜”的声音,而且其精神状态较差,哭闹不安等。
在教学生教师可以把该案例材料应用到教学中,并对小兒肺炎的症状进行讲述,以及引发该病情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并加对小儿肺炎和感冒加以区分,结合给出的案例让学生去回答该患儿患有什么病?引发该病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进行护理?并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
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作者:周虹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9期摘要:将案例分析法应用到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增加护士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了沟通能力,有利于落实核心制度,加强了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处置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有效的服务。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低年资护士;培训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是在课堂中将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灵活运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以此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教程中[1]。
临床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技能操作不够熟练、思考问题比较单一、不善于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能有效的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迅速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临床突发事件等。
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我院自2012年9月~20l3年2月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2012年进院的259例低年资护士,女性251例,男性8例,年龄18~24岁,平均20.1岁。
学历:中专26例,专科218例,本科15例。
工作年限1~4年,平均工作年限1.7年。
1.2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2月对我院259例低年资护士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学习事物能力、观察能力、适应新情况能力、执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训,为期6个月48课时。
实施步骤:①组织者选择临床工作中的特殊案例,如罕见病例、疑难病例、护理不良事件等。
②确定案例分析讨论的主讲教师。
③主讲教师熟悉案例、列出案例难点和疑点。
④布置教学小组成员查阅资料,集合相关知识点。
⑤组织案例分析讨论会,包括:?訩主讲教师汇报案例,提出问题。
?訪教学组成员回答问题,讲述相关知识点。
?訫参训护理人员提问或发表观点,提出护理对策。
1952017.08医学教育案例教学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张雅君武汉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4【摘 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采取案例教学法教学)和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
对比(1)两组护生文化水平及入科考试成绩。
(2)两组护生对规范化培训教学满意度及出科考试成绩。
结果:(1)两组护生文化水平及入科考试成绩比较无差异(P>0.05)。
(2)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生对规范化培训教学满意度及出科考试成绩分别为(91.55±2.51分、93.65±3.20分)、(82.35±1.52分、84.25±2.69分)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士;规范化培训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教学前老师通过准备,指导护生提前复习案例,随后在教学中组织护生开展讨论,通过护生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的目的[1]。
案例教学法用于护士规范化培训在国内较少报道。
因此本文拟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分析案例教学法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采取案例教学法教学)和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每组40例,均为女性。
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23.5±2.7岁)、(24.6±2.7岁、均为女性),两组年龄无差异。
所有人员能够按时参加规范化培训 1.2 教师选择由我院每个科室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带教。
1.3 对照组带教方法老师依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护士规范化培训》相关教材进行教学,病种有:呼吸科、心内科、骨科、肾病科、急诊科、外科等。
1.4 研究组带教方法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如下:1.4.1 教学大纲根据科室专业特点,制作护理案例分析资料。
护理核心制度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的成功案例分享2023年,护理核心制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中,并在许多医院取得了成功。
本文将分享一个成功案例,展示护理核心制度的应用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提升患者体验的重要性。
这家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拥有较为完善的设施和医疗团队。
然而,它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患者的医疗体验不够理想,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不高。
管理层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引入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强调护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该制度的核心是从患者的观察、沟通、协作和评估出发,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在本医院,护理核心制度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患者预约和挂号。
在以往,患者要挂号需要排长队,等待时间往往很长。
现在,医院引入了护理核心制度,患者可以通过预约系统提前预约时间,然后到达医院时直接就医,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
同时,护理人员会通过系统查询患者的历史记录和病史,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第二,治疗过程中的医护沟通。
护理人员会与医生协同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治疗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会与医生及时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三,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会详细介绍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并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掌握治疗方法,并在出院后更好地维护健康。
在应用护理核心制度后,这家医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医疗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工作流程更加顺畅,工作量也得到了明显减轻。
护理核心制度的实际应用表明,在今天的医疗环境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具有极大的优势。
它可以帮助医院提高医疗质量和提升患者体验,同时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护理核心制度将在更多医院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带来更多的成功案例。
案例分析法在科室低年资护士护理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科室低年资护士护理能力培养中的效果。
方法:科室于2014年建立案例分析法培训机制,按照备课讲课评价的流程进行。
结果:2014年以来一直坚持至今,共培训17个案例。
结论:案例分析法提升了低年资护士的护理能力,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护理能力;在职培养;患者安全运用临床病例,训练护士在真实的情境中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引导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假设、质疑、推理,反思讨论,探究客观事实,挖掘护士潜在的智慧和能力,进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科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对提高她们的护理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培训对象对我科21名低年资护士进行案例分析法培训,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2~28岁;学历:大专15名,本科6名,共完成17个护理案例分析的培训。
1.2培训方法1.2.1案例准备由护士长和N3、N4级带教老师根据本科室专业特点,收集近几年来有护理特色或警示作用的真实案例。
共收集到病案20个,由科室一级质控小组成员对这些案例进行筛选,根据案例的代表性、复杂性、是否疑难危重案例、大手术案例或新技术等进行归类,侧重选择有护理创新、体现护理价值、有可借鉴的经验教训等特点分析整理[1]。
最终确定17个案例作为本轮培训的护理案例分析资料,分别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1.2.2主讲老师与授课方式主讲老师由护士长或提供案例的N3、N4级护士担任,其授课方式是:讲授者先不表明自己的观点,通过不断向学习者发问,引导学习者寻找正确的答案。
明确主讲老师是指导者、学习促进者和主持人的角色,主要起到鼓励、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引导护士围绕案例思考,鼓励和启发她们大胆质疑并提出相关问题,不断修正假设和干预措施,并进行归纳总结。
1.2.3培训的实施(1)培训时间:总共17个月,每个月完成1个案例分析,共17个案例。
案例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1、案例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优势:案例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构建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更容易掌握应用护理技能,并更有效地吸收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2、案例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以案例为基础,包括案例的介绍、分析和讨论等环节,以案例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
3、案例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教学策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策略包括: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丰富讨论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学习,以及补充相关的实践练习等。
4、案例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教学评价: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评价应该从案例的质量、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度等多方面来进行,旨在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不足之处,指导学生改正错误,提高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的整体水平。
5、案例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注意事项: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充分准备,包括能够充分把握案例的要点、精心设计案例教学计划、掌握教学步骤,以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度等。
6、案例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教学技巧:教师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应该采用多种技巧,包括使用案例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讨论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等。
7、案例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实施步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包括:设置目标,设计案例,案例介绍,学生分析,小组讨论,总结反思等。
8、案例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资源配置:案例教学法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设计案例、搜集资料、准备教学工具、搭建教学环境等,以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9、案例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实践应用:在实践应用中,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病人的病情及其对应用护理技能的要求,并为学习者提供实践指导。
10、案例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人文关怀: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发展,通过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护理人文关怀能力。
·论 著·案例分析法在护生护理核心制度培训中的应用
刘红,刘书香,戴莉,夏云芳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在护生护理核心制度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14项护理核心制度,由带教老师收集临床工作中相关案例,整编为实践情景案例和警示案例,并每月集中进行护理核心制度案例讨论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护生自我思考,促进护生对护理核心制度的理解、掌握和落实。结果护生对案例分析法培训的满意率达83.3%~95.5%;护生的护理核心制度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0.9%;培训后护理差错发生数相对下降。结论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对护生进行护理核心制度培训,能够紧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护生对核心制度的理解认识,使核心制度在工作中得到较好的落实。关键词:护生; 护理核心制度; 案例分析法; 培训中图分类号:R47;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12)02-0067-03 DOI:10.3870/hlxzz.2012.02.067
Assisting nursing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nursing core system through case analysis in training∥Liu Hong,Liu
Shuxiang,Dai
Li,Xia Yunfang∥(Nursing Department,Qianjiang Central Hospital,Qianjiang 433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ase analysis applied in a training program on nursing core system for nursing students.Methods To unfold 14items of nursing core system,nursing teachers collected relevant cases in clinical work,adapted the cases in-
to scenarios for warning.To promote nursing students′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nursing core system,teachers and studentswere gathered together once a month to discuss the core system,and students were guided to reflect on the cases.Results Nursing
students′satisfaction with case analysis ranged from 83.3%to 95.5%;their qualified rate of theory test on nursing core systemreached 90.9%;the numbers of nursing errors obviously decreased after the training.Conclusion Through case analysis in thetraining program on nursing core system,nursing students can well combine theory and practice,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nursing core system is raised,which allows better implement of core system in clinical work.Key words:nursing students; nursing core system; case analysis; training
作者单位:潜江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湖北潜江,433100)刘红: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收稿:2011-09-15;修回:2011-10-11
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基本制度[1]。目前护生在校期间及实习期间对护理核心制度的学习和掌握应用是其薄弱点,有调查显示,护生对护理制度及相关医疗法规的知晓、潜在护理差错的防范等尚存在很大的盲区[2]。因此,在护生实习期间进行核心制度的培训十分重要。然而,护理核心制度内容枯燥乏味且难于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生对核心制度的掌握。为了提高护生对核心制度的学习兴趣与掌握程度,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我院护理部对护生在护理核心制度培训中应用案例分析法,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009年7月进入我院的实习护生66人,均为女性,年龄19~22岁。本科12人,大专54人,均为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已完成医学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课程学习,进入临床实习。以6人一组,每组设1名小组长,分10组在临床各科进行轮转实习,实习时间为8个月。1.2 方法1.2.1 培训内容 ①核心制度内容。核心制度教学涵盖临床护理工作中的14项核心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给药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护理会诊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含压疮、跌倒、管道滑脱等患者安全管理)等。将以
上制度编制成口袋书,人手一册发放给护生随时阅读,要求每月学习掌握2~3项制度。②案例资料。由带教小组成员根据每项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从临床工作中收集典型案例进行整理,供带教和集中讨论分析之用。每项核心制度均要求收集实践情景案例和警示案例至少各1例。实践情景案例即针对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让护生思考后回答。如在涉及护理安全方面的跌倒管理制度,实践情景为:一位65岁的老大爷在老伴的搀扶下来到医院眼科做青光眼手术,对该患者如何进行预防跌倒的管理?警示案例即护士在工作中违反某项核心制度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对护士起到深刻教育的案例。如针对查对制度,出题为:某大爷带其孙子谢一(高热,上呼吸道感染)来到急诊科输液,护士配好液体后喊谢一输液,此时另一位爷爷带着自己的孙子谢力来到输液室,护士即为谢力穿刺输液。针对这个案例,护士违反了哪项制度,如何做好改进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1.2.2 培训方法 ①
带教老师的培训。我院临床实
习护生的带教管理组织由护理部总带教-科室带教组长-科室带教老师组成。由护理部重点培训各层级带教人员,让带教老师掌握应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核
·76·护理学杂志2012年1月第27卷第2期(外科版)心制度带教的方法。②岗前制度培训。实习护生上岗前进行岗前培训1周,除常规培训医院规章制度、护士礼仪、职业防护、护理安全防范等内容外,重点增加4个学时的14项护理核心制度理论内容。由总带教老师介绍我院应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核心制度带教的培训方法,并在理论上逐条讲解核心制度的内容,结合一些简单案例让护生对核心制度概念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传授如何将理论联系实践,记忆和应用核心制度的方法。③临床体验。进入临床实习后,护生分别由各科室带教老师完成日常带教的同时,注重护理核心制度的带教。如体验交接班制度时,先让护生阅读口袋书,然后老师按规范模式进行交接班,护生跟随参与交班全程,最后,带教老师对该护生提问:交接班有哪几种形式?具体交哪些内容?交班前应做好哪些准备?交接过程中发现问题责任如何划分?怎么处理?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也可以列举一些不按规范交接班导致严重差错发生的案例警示护生。同时,组织护生参与该实习科室低年资护士护理缺陷自报分析会[3]。④集中案例讨论分析。护理部总带教老师每月下旬集中组织护生进行核心制度案例讨论分析3学时。集中讨论学习内容为当月需重点掌握的2~3项核心制度,提前1周将讨论的案例内容下发各小组,各小组组长组织护生结合具体实践体验,进行讨论分析形成小组观点。集中讨论时,先由实习小组各选派1名代表发言,发言内容主要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然后由总带教老师针对护生比较集中的问题引导护生进行重点讨论和讲解;讨论时护生也可以通过交流分享与该项核心制度内容相关的实践案例体会来阐述,最后由总带教老师进行归纳总结提炼,生成最佳结果反馈给护生,让护生真切领悟后自觉地将制度落实到实践中。1.2.3 评价方法 ①在实习结束前1周,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护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共4题,每题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级评价。共发放问卷66份,均回收,并有效。②在实习结束前1周,对护生核心制度掌握情况进行书面考核,考核内容分为理论和应用能力两部分,应用能力以案例分析为考点出题,每部分考核以百分制计算,85分为合格。③比较在我院实习的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实习护生62人(实施前)和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护生66人(实施后)实习时期的护理差错发生情况。两届均为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学制、年龄、入院实习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
1.2.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实习护生对案例分析培训模式的满意度 见表1。2.2 护生核心制度考核情况
护生核心制度理论考
核成绩合格者60人(90.9%),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者58人(87.9%)。
表1 实习护生对案例分析培训模式的满意度(n=66)人(%)
项 目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案例分析培训模式
的实效性63(95.5)3(4.5)0(0) 0(0
)
对核心制度的学习
收获58(87.9)6(9.1)2(3.0)0(0
)
对编写的案例59(89.4)3(4.5)3(4.5)1(1.5
)
对带教老师的教学
技巧55(83.3)6(9.1)4(6.1)1(1.5
)
2.3 护生核心制度培训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
见
表2
。
表2 实施护生核心制度培训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起
时段人数护理一般差错严重差错合计实施前62 7 2 9
实施后66 4 0 4
3
讨论
3.1
案例分析法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对核心制度的
认识 在护生实习中,对护生思维和行为主动性的培养是使护生进入角色的关键[4]。而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培养学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5]。实践情景案例来自临床,真实生动、直观具体,在护生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下,问题的解决过程呈现出核心制度的每一条具体内容,激发了护生阅读、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使护生对护理核心制度的掌握从无谓的死记硬背改进为实质性认知,便于护生对核心制度的记忆和掌握。实习结束,护生核心制度理论考试合格率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