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带缆知识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17.81 MB
- 文档页数:40
船舶放缆注意事项船舶放缆是指船舶在码头停靠或锚地停泊后,释放缆绳,准备离开的过程。
放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操作,需要船舶操纵员和船员们高度的警惕和技巧。
以下是船舶放缆的注意事项:1.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放缆前,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检查缆绳、缆绳滑轮、缆绳绞车等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还应该通知其他相关部门,如码头管理部门及其他船只,以确保安全操作。
2. 确认风向和水流:在放缆前,应该确认风向和水流的方向和强度,以便进行正确的操纵。
如果风向和水流的方向对船舶的离港造成重大影响,可以考虑进行其他操作,如等待风向和水流的变化或使用辅助设备。
3. 船员站岗执勤:在放缆过程中,需要安排船员站岗执勤,以便监控船舶周围的情况和及时采取相应行动。
应该确保船员具备足够的防护措施,如穿着救生衣、戴着安全帽等。
同时,应该加强船员的沟通,并指定专人负责发号施令,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4. 检查缆绳和缆绳绞车:在放缆前,应该检查缆绳和缆绳绞车的状态。
缆绳应该没有明显的损伤,如断裂、磨损或裂纹等,缆绳绞车应该正常运转,无异常声响。
同时,应该确保缆绳的连接牢固可靠,没有松动情况,可以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巧进行检查和修复。
5. 懂得使用缆绳绞车:在放缆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缆绳绞车的使用技巧。
船舶操纵员应该清楚操作绞车的控制杆和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准确掌握绞车的升降速度和转向调整。
在操作绞车时,应该注意力集中,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
6. 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在放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突发情况,如突然增大的风力、船体纵摇、船舶碰撞等。
在遇到这些情况时,船舶操纵员和船员们应该保持冷静,迅速做出判断和反应。
可以通过调整缆绳绞车的升降速度、绞车的转向调整等方法,保持船舶的稳定和安全。
7. 确保周围航行安全:在放缆过程中,应该注意周围航行的安全。
需要保持与其他船只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可以通过及时发布航行意图、调整航向和航速等措施,确保航行的安全和顺利。
青岛海运职业学校备课纸
第七节系泊设备和系、解作业
一、系泊设备
(一)系船缆
1、系船缆名称
(1)首缆或头缆:其作用是防止船舶后移和船首向外偏转。
(2)首横缆或前横缆:其作用是防止船首向外移动。
(3)首倒缆或前倒缆:其作用是防止船舶前移和船首向外偏转。
(4)尾倒缆或后倒缆:其作用是防止船舶后移和船尾向外偏转。
(5)尾横缆或后横缆:其作用是防止船尾向外移动。
(6)尾缆:其作用是防止船舶前移和船尾向外偏转。
2、浮筒系缆名称
(1)单头缆
单头缆从船头或船尾送出,其前端琵琶头(eye splice)与浮筒环(buoy ring)连接的系缆称为单头缆,俗称单头。
单头缆首尾至少各2根,用以承受系泊力。
强风强流时,还应增加其数量。
(2)回头缆
回头缆平时不承受系泊力(处于松弛状态),只在离浮筒时使用,作为最后解出的系缆,由船员自行解脱。
3、系缆的配置
(1)系船缆一般根据舾装数的大小,在《钢质海船人级与建造规范》的列表中查得应配置的系缆的数量、长度、规格和破断负荷。
(2)万吨级船舶一般备有首、尾缆各3根~4根,前后倒缆左、右舷各1根,备用缆前后各1根~2根,保险缆(兼作拖缆)前后各1根。
浮筒系缆的名称与用途
船舶在某些港口停泊时,需要带浮筒。
带浮筒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只在船首带单个浮筒;另一种是首尾均带浮筒。
若按所带缆绳的形式分有单头缆和回头缆两种,如图13所示。
1-单头缆;2-回头缆;3,5-前、后单头缆;4,6-前、后回头缆
图13 浮筒系缆名称
1.单头缆
从船头或船尾送出,其前端琵琶头与浮筒环连接的系缆称为单头缆,俗称单头。
单头缆首尾至少各2根,用以承受系泊力。
强风强流时,还应增加其数量。
2.回头缆
在船头或船尾,由一舷送出,穿过浮筒环后再从另一舷拉回船上系牢。
这种缆称为回头缆。
回头缆首尾各1根,平时不承受系泊力(处于松弛状态),只在离浮筒时使用,作为最后解出的系缆,由船员自行解脱。
系船缆的名称与用途
船用缆绳按其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纤维绳、化学纤维绳、钢丝绳和复合绳四类。
船用缆绳的种类、特点及绳结打法具体见2.1.
系缆的主要作用是在靠泊、系浮筒时绑牢船舶,拖带中传递拖力,靠离码头时协助操纵及船舶在码头前后移泊时使用。
根据各缆绳的位置、出缆方向和作用不同,有如下几种,如图12所示。
1a-外档头缆;1b-包头缆;1c-里档头缆;2a,2b-尾缆;3、4-前、后横缆5-前倒缆;6-后倒缆
图12 系缆名称
1.头缆
又称首缆,其中从外舷出缆者也可称为外档头缆。
如果它绕过船头而与码头岸线交角很大,则俗称包头缆。
从里舷出缆者也可称为里档头缆,俗称拎水缆。
头缆主要承受船首方向风流的外力作用,防止船身后退和船首外移。
2.尾缆
也有里档尾缆和外档尾缆之分,主要承受船尾方向风流的外力作用,防止船身前冲和船尾外移。
3.前倒缆
主要承受来自船尾方向的作用力,防止船位前移。
4.后倒缆
俗称坐缆,主要作用是防止船身后退。
5.前(后)横缆
主要承受吹开风的作用力,防止船头(尾)外张。
船舶系泊时,缆绳的具体使用要根据码头的情况、船舶长度、缆绳强度、停泊时间长短及天气、潮汐情况来决定。
通常万吨级船舶靠码头时带头缆、尾缆各3根,前后倒缆各1根。
5万吨左右以上船舶除首、尾缆及前后倒缆有所增加外,因船长较大,往往在船中附近还要增带几根缆,可以根据本船情况给予命名。
抗台时或在涌浪大的港口,还应使用保险缆,以保证系泊安全。
带解缆操作规程解缆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1. 了解船舶的解缆操作流程和相关安全要求。
2. 检查船舶解缆设备是否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舵机、缆绳、缆绳滑车、缆绳抓钩等。
3. 确定解缆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解缆方案,并与船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协调。
二、解缆操作流程1. 发出解缆信号,并通过无线电或其他通信工具通知船上其他相关人员。
2. 舵手根据实际情况操作舵机,将船舶转向适当的角度。
3. 操作缆绳滑车,将缆绳逐渐放松,同时观察船舶移动情况,保持适当的缆绳张力。
4. 当缆绳解脱时,及时将缆绳收回,防止缆绳打在船舶或其他设备上。
5. 定期检查缆绳的状态,防止因缆绳老化或磨损而影响解缆操作的安全性。
6. 在缆绳解缆的过程中,严禁站在缆绳附近,以免因缆绳突然松弛造成人员伤害。
三、解缆操作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解缆设备和操作流程,并具备相应的操作经验。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相关安全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3. 在解缆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和专注,严禁喝酒、吸烟或其他不当行为。
4. 在解缆过程中,必须与船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5. 当发现缆绳有异常或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止解缆操作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人员。
6. 在解缆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随意变动操作方法或忽视相关的安全要求。
7. 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或其他不利因素,需暂停解缆操作,等待条件改善后再进行。
8. 解缆操作完成后,必须进行相关设备和工作区域的清理和整理,确保安全和整洁。
四、解缆操作的注意事项1. 在解缆操作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操作的成功和安全。
2. 在解缆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缆绳的状态,并及时调整缆绳的张力,以确保解缆的顺利进行。
3.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必须立即停止解缆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 在解缆操作过程中,必须确保操作区域的安全和畅通,防止其他船舶或人员进入。
一线手记 Site Notes如何进行正确的系泊缆绳管理船方开始用绞缆机收紧横缆方法,意图将船头拉进泊位但没有成功,随后在二艘拖轮的帮助下,完成了复位操作。
某满载灵便型油轮装载原油靠泊码头卸货,由于码头缆桩的分布问题没有带横缆,只带了艏艉缆绳和倒缆,倒缆带缆角度和出缆长度也不够理想。
期间突遇强对流天气,在强吹开风的影响下,船舶快速横液货船靠泊码头装卸货,由于输油臂移动幅度的限制,对船舶系泊位置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系泊缆绳布置和管理不当,再加上港口风浪流或它船经过的涌动力量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船舶出现前后移动或不能完全贴拢码头等险情,超出输油臂摆动或伸出的极限,就会发生输油臂损坏甚至货油泄漏等重大事故。
因此,进行正确的系泊缆绳管理,无论是对船方还是码头方,都显得尤为重要。
一、两起系泊事故与险情案例某满载VLCC 油轮装载原油在靠泊码头卸货期间,由于码头缆桩布置和船舶系泊设备之间不是很匹配,加上船岸双方根据缆绳负荷情况在进行缆绳调整过程中的策略和方法上有欠缺,在船首受推开流影响时,船偏离了码头,最大漂移距离达3.6米,导致输油臂面临破断危险。
经船岸双方商议暂停卸油,向移动,直到首尾倒缆变成横缆才停止移动。
由于没有及时采取应急停泵和拆除输油臂等应急措施,输油臂在未停泵关阀的情况下即自行脱开,导致溢油事故发生。
二、船舶系泊缆绳管理1、石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系泊设备指南第四版(OCIMF MEG4)张雪锋张雪锋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高级船长,主要从事集团海务安全管理工作和船舶安全检查审核工作。
关于船舶系泊缆绳管理建议如下:(1)关于缆绳管理原则①良好的缆绳管理目标是确保所有缆绳尽可能地均衡受力,并且限制船舶在泊位的运动。
②在使用不同长度和刚度的缆绳时,提前调节缆绳的张力,如在外力作用之前用绞车调整缆绳的负荷,可减少船舶的移动、改善缆绳负荷的分布。
③艏缆和艉缆的管理可能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应该以类似于倒缆或横缆的操作方式管理,关键取决于船舶纵向或横向约束力,例如,如果船首遇到一股纵向的强流,那么艏缆应该预先绞紧,而绞紧艉缆只是为了抵消艉缆的松弛。
船舶解缆带缆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
2作业前,应清理甲板、检查系泊设备及甲板机械,添加润滑剂及试行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工作。
3解缆、带缆或抛缆时,上身切勿过于伸出舷外,两脚要向两侧前后分开站稳,待对方同意后,方可作业。
4接缆时,一手握住舷墙或安全扶手后,用另一只手接缆,切勿跨出舷墙作业。
5上岸或跨挡时,操作要谨慎,动作要敏捷,没有把握不要盲目冒险作业。
6操作人员要谨防船舶突出部份挤拢扎伤。
7操作人员切勿用手握在缆绳的琵琶头顶端,也勿握在缆绳与导缆器、卷筒、绞盘和带缆装置太近的位置,也勿将脚踩进缆绳紧圈内,以防扎手扎脚。
也勿要背水操作,以防弹打落水。
8挽缆桩时,出手要快,一下就挽死。
如缆绳受力较大,不宜一下挽死,手应远离桩柱,随时顺势松溜缆绳,以免钢缆崩断伤人和溜缆松缆时扎手。
9收缆、上关、上桩时,待对方将绳圈在缆桩挂妥后,开始上关、上桩,用力按上下顺序将缆绳挽在绞盘或桩上,勿使“下扣”压住“上扣”避免在绞缆,松缆时困难。
【经验交流】谈船舶靠离泊系解缆的安全操作船舶靠离泊系解缆作业,是每⼀位甲板成员(包括轮机部部分系解缆⼈员)应知应会的基本作业技能。
该项作业的安全操作也是⽼⽣长谈的话题。
公司体系⽂件有明确规定规范的作业流程,但是由于船舶的实际状况,存在有操作培训不⼒,设备保养不到位,作业⼈员的技能⽔准、安全意识薄弱,执⾏制度不严,责任⼼不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仍导致事故的不断发⽣。
如何进⾏该项⼯作的安全作业,我们应从作业⼈员的安全⾏为,设备的操作管理等⽅⾯去进⾏强化引导和管理。
⼀、机械设备及缆绳的管理机械设备包括锚机、绞缆机、导向滚轮、缆桩、照明设施等。
在作业前应检查、空转测试锚机缆机的转动,刹车、离合器等是否正常活络,所有插销是否配备齐全,缆机的滚筒上是否有铁锈、油污,导向滚轮是否灵活转动,缆桩是否牢固⽆裂痕或异样,带缆作业区域内的照明是否正常,防滑设施是否到位,警⽰标牌是否缺失,通讯联系是否畅通,⽼⿏档是否完好⽆缺,缆车的刹车⽪是否磨损在正常的安全使⽤范围。
这些设备、设施平时应注重维护保养,才能确保操作时安全使⽤。
使⽤缆绳前,应对缆绳进⾏仔细地检查,是否有断裂、磨损或短缺、长度不够的现象。
平时备⽤缆绳不⽤时,应放⼊仓库内,整齐地盘放在格兰丁上,保持缆绳的⼲燥和使⽤时拖出的⽅便。
缆车的缆绳应整齐地盘在车上,不可松垮或摆放⾼低不平,导致作业时易陷进卡牢。
收绞完成后,引揽头加以固定,有条件的⽤帆布罩将其罩好,避免长时间的太阳直晒和风吹⾬淋。
注意缆绳不要被油、油漆或化学剂污染,远离热源,避免造成强度的受损。
对于使⽤中易磨损的部位,应及时加以修复,或帆布包裹,或细绳绑扎保护,发现破损断裂严重的应以更换。
缆绳的引缆、撇揽绳、⽌索绳等应精⼼维护,配备充⾜,以防万⼀或急需使⽤。
⼆、解系缆的安全⾏为1 .所有的作业⼈员,尤其是指挥⼈员,应知道本船缆绳的种类、特性、长度、尺⼨、及其安全负荷和破断强度。
应知道所使⽤的缆绳在吃紧受⼒或破断前所发⽣的异常声响和不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