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8)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68
电力入门知识—接触器、熔断器、继电器功能及应用一、接触器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
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1.1接触器工作原理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心,并带动交流接触器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
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跟温度开关的原理有点相似。
1.2接触器分类按主触点连接回路的形式分为:直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
按操作机构分为:电磁式接触器、永磁式接触器。
永磁交流接触器是利用磁极的同性相斥、用永磁驱动机构取代传统的电磁铁驱动机构而形成的一种微功耗接触器国内成熟的产品型号:CJ20J、NSFC1、NSFC2、NSFC3、NSFC4、NSFC5、NSFC12、NSFC19、CJ40J、NSFMR。
1.3接触器的选择依据根据电路中负载电流的种类选择接触器的类型;接触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负载回路的额定电压;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应与所接控制电路的额定电压等级一致;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被控主回路的额定电流。
二、熔断器熔断器(fuse)是指当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以本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断,断开电路的一种电器。
熔断器是根据电流超过规定值一段时间后,以其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化,从而使电路断开;运用这种原理制成的一种电流保护器。
熔断器广泛应用于高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以及用电设备中,作为短路和过电流的保护器,是应用最普遍的保护器件之一。
2.1熔断器工作原理利用金属导体作为熔体串联于电路中,当过载或短路电流通过熔体时,因其自身发热而熔断,从而分断电路的一种电器。
熔断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广泛用于电力系统、各种电工设备和家用电器中作为保护器件。
接触器与时间继电器的接法
接触器与时间继电器的接法有多种形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定义。
接触器是一种控制电路的开关元件,它可以通过电磁力控制开关的状态。
时间继电器则是一种能够在一定时间后自动触发的继电器。
它通常用于控制定时开关和延时关闭等场合。
在实际应用中,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经常需要进行组合使用。
接触器可以用来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而时间继电器则可以用来控制接触器的触发时间。
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一些比较复杂的控制功能,例如定时开关、延时关闭等。
具体来说,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的接法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接触器串联时间继电器:这种接法可以实现定时开关的功能。
将时间继电器接在接触器的控制电路中,当时间继电器触发时,即可控制接触器的开关状态。
2. 接触器并联时间继电器:这种接法可以实现延时关闭的功能。
将时间继电器接在接触器的电源线路中,当时间继电器触发时,即可切断接触器的电源,从而实现延时关闭的效果。
3. 时间继电器控制接触器:这种接法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功能。
将时间继电器的输出信号接到接触器的控制电路中,就可以实现定时开关、延时关闭等功能。
总之,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的接法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灵活组合,以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功能。
交流接触器与热继电器的配合方法交流接触器与热继电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常见的组合方式,能够实现对电路的自动控制和保护。
接触器作为一种电气控制设备,主要通过控制电磁线圈的通断来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而热继电器则是一种根据电路中电流大小来进行动作的继电器,通过热敏元件感应电路中的电流变化,从而实现对电路的保护。
下面将介绍交流接触器与热继电器的配合方法。
交流接触器与热继电器可以通过并联的方式进行配合。
在电气控制系统中,通常会将交流接触器与热继电器并联使用,以实现对电路的自动控制和保护。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时,热继电器会动作,通过控制交流接触器的通断来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这种配合方式可以提高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够保护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交流接触器与热继电器可以通过串联的方式进行配合。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实现对电路的更精确的控制和保护,可以将交流接触器与热继电器串联使用。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时,热继电器会先动作,通过控制交流接触器的通断来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这种配合方式可以提高电路的精确度和灵活性,适用于对电流要求较高的场合。
交流接触器与热继电器的配合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需要根据电路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
不同的电路对电流和功率的要求不同,因此在选择设备时需要严格按照电路的要求进行选型。
其次,需要合理设计和布置电气控制系统中的接线,确保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之间的连接准确可靠。
同时,还需要注意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安装和维护,及时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污垢,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结起来,交流接触器与热继电器的配合方法主要包括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
通过合理选择设备、设计接线和进行安装维护,可以实现对电路的自动控制和保护。
这种配合方式在电气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电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理解交流接触器与热继电器的配合方法有所帮助。
第五节接触器接触器——用于频繁接通或断开交直流主电路或大容量控制电路按主触头通过的电流种类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
一、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控制笼形和绕线式电动机的起动、运行中断开以及笼形电动机的反接制动、反向运行、点动等(见教材P21 Fig1-27)接触器图形符号:教材P24 Fig1-28电磁机构——线圈、动铁心(衔铁)、静铁心交流接触器触头系统——主触头(通断主电路)、辅助触头(控制电路,电气连锁)灭弧装置其他部件——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头压力弹簧、传动机构等其中辅助触头无灭弧装置,容量较小,不能用于分合主电路;数量与接触器型号有关工作原理:线圈通电→线圈电流建立磁场→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合衔铁→带动触头动作→常闭断开,常开闭合线圈断电→电磁力消失→反作用弹簧使衔铁释放→各触头复位二、直流接触器——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主要用于远距离控制电压至400V、电流至600A的直流电路以及频繁操作的直流电动机。
三、接触器的类型、技术参数、选择、常见故障请同学们自学(教材P21-P24)(参见教材P22~P23表1-2和表1-3,其中交流接触器CJ10系列主触头均为三极,辅助触头为2常开、2常闭)接触器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电磁式电器,它可以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直流主电路,并可实现远距离控制,主要用来控制电动机,也可控制电容器、电阻炉和照明器具等到电力负载。
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通常有3对,直流为2对。
接触器的动、静触头一般置于灭弧罩内,有一种真空接触器则是将动触头密闭于真空泡中,它具有分断能力高,寿命长,操作频率高,体积小及重量轻等优点。
其工作原理:当线圈中有工作电流通过时,电磁机构将电磁机构中吸引线圈的电流转换成电磁力,电磁力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得衔铁与铁心闭合,由连接机构带动相应的触头动作。
选择接触器时应从其工作条件出发,主要考虑下列因素:1、控制交流负载应选用交流接触器;控制直流负载则选用直流接触器。
8.《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一、填空题1、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原则有时间原则、行程原则、速度原则、电压原则、电流原则。
实现这些原则分别要依靠相应的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速度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
2、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零压保护的功能是通过交流接触器来实现的。
3. 某一控制电路,只有在按下按钮时,电动机才能起动运转,松开按钮时,电动机立即停止运转,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点动控制4. 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辅助电路中,为了防止电源短路事故,采用了联锁保护环节,其接线方式是:两个接触器的线圈分别与对方的动断辅助触点相串联。
5.时间继电器的主要部件包括、。
触点中包括和。
就其功能而言可以分为和两类。
通电延时式是;断电延时式是;瞬时动作触点只要有电或失电,触点。
答案:吸引线圈、触点。
瞬时动作触点、延时动作触点。
通电延时式、断电延时式。
吸引线圈通电时,触点延时动作;吸引线圈断电时,触点延时动作;只要吸引线圈通电或断电时,触点立即动作。
6.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7.控制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只能有也必须有一个吸引线圈,以保证线圈获得额定电压。
8.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有哪些:(1) (2)(3)(4)(5)(6)。
答案:(1)先看主电路,分析控制对象可能有有那些动作;(2)再看控制电路,通常由上向下逐行扫描,看有哪些控制电路,了解它们的功能;(3)分析准备状态各电器的工作状态:即没有人工操作之前各电器是否有电或是否有机械力作用。
(4)按下启动按钮,查看有关电器的动作,分析启动过程:当每个电器线圈有电或失电时,应逐一分析其全部触电的动作极其产生的结果,列表记录以备忘。
(5)按下停车按钮分析停车及制动过程。
(6)查看保护环节。
9.接触器的额定值有线圈电压、主触点电流。
10.当控制电路启动时,交流接触器产生强烈颤动是因为铁芯上短路铜环脱落。
继电器个接触器的区别电磁式的继电器和接触器,它们的工作原理应该说是一样的。
有时就是同一个器件,用在这个电路作为接触器,用到另外一个电路又作为继电器使用。
如何区别呢?区别的方法就是看它们具体的用途了。
继电器的主要作用则是起信号检测、传递、变换或处理用的,它通断的电路电流通常较小,即一般用在控制电路(与“主电路”对比)。
接触器主要作用是用来接通或断开主电路的。
所谓主电路是指一个电路工作与否是由该电路是否接通为标志。
主电路概念与控制电路相对应。
一般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比控制电路大。
因此,就如一楼的朋友说的,容量大的接触器一般都带有灭弧罩(因为大电流断开会产生电弧,不采用灭弧罩灭弧,将烧坏触头)。
如果某个主电路工作电流较小,这时完全可以采用通常作为继电器用的电器来作为通断主电路的器件。
即将继电器作为接触器使用。
但若某个主电路工作电流非常大,以至于使用通断主电路的接触器容量非常大,要使这样的接触器工作的电流也非常大,也就是说它的控制电路中流过的电流非常大,用普通的继电器难以通断其控制电路。
这时,可以选择某个原来作为接触器使用的电器来作为该控制电路的通断用,这个接触器在这个场合的作用就是继电器接触器主要是用于一次回路的,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可达几百到一千多A),继电器是用于二次回路的只能通过小电流(几A到十几A),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继电器的触点较多,种类也很多,有时间继电器,交流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等分类很细,主要用于二次保护用接触器电流较大,一次为铁磁线圈和主触头。
在继电器的触点容量满足不了要求时,也可以用接触器代替。
当接触器的辅助触点不够用时可加一继电器作辅助触点来实现各种控制。
设计不一样,样子一看就看出来了,一个就是是为直接控制电器设备强调大电流通短可靠性触电不烧结,一个是为了控制继电器或其他辅助设备(灯光阀体之类的),强调功能性,原理是一样的,设计理念不一样,就如同电力电缆和信号电缆,你就是用同轴接个灯炮也能亮(只要耐压够)其本身也可以供电,如共电式的电视系统;你用小线径电力电缆做控制电缆也可以,没甚么分别,但是但从使用领域和设计方向上完全是不同的,根本就是两种东西。
一、接触器、断路器和继电器的区别:1、作用不一样:继电器的首要作用是信号检测、传递、转换或处置用的,它通断的电路电流一般较小,一般用在控制电路里,控制弱信号。
接触器首要作用是用来接通或断开主电路的。
主电路是指一个电路工作与否是由该电路是不是接通为标志。
主电路概念与控制电路相对应。
一般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比控制电路大。
而继电器的触头一般不分主辅;继电器的触头有时是成对设置的,即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组合在一起,而接触器不成对设置;继电器关于特定的需要,会与其它设备组合规划成时间继电器、计数器,压力继电器等等,有附加功用,而接触器一般没有。
2、触头开闭不一样:另外接触器用来接通或断开功率较大的负载,用在(功率)主电路中,主触头可以带有连锁接点以表明主触头的开闭情况。
而继电器一般用在电器控制电路中,用来扩展微型或小型继电器的触点容量,以驱动较大的负载。
如可以用继电器的触点去接通或断开接触器的线圈。
一般继电器都有较多的开闭触点,当然继电器通过恰当的接法还可以完结某些格外功用,如逻辑运算等。
二、接触器、断路器和继电器三者从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无任何联系。
扩展资料:接触器电性能测试技术现状对接触器等有触点开关电器动态检测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计算机作为上位机,A/D采样板或DSP作为下位机的触头参数自动检测系统采用自行研制的继电器电寿命计算机检测与控制装置在继电器电寿命试验的开始、中间、结尾三个不同的时段对过电压信号进行采集。
采用自行研制的A/D采样板或以DSP为核心的高速数据采集卡,对触头接触压降、断开触头间电压、主回路电流等触头电气参数进行采样。
控制部分采用数字I/O板通过控制固态继电器来驱动接触器或继电器通断。
软件方面采用VB编程,中断处理程序实现数据采样、逻辑控制等功能。
文献中的数据处理方面主要针对电网频率、功率因数的计算。
通过对采集到的电压信号的分析,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将变换的结果分别放在实部与虚部的数组中,出现峰值的位置为电网频率,利用公式计算出电网频率。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培训首先,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是需要理解的重点。
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器件,它以电信号控制开关的闭合和断开。
接触器则是用来控制电动机、发电机和其他电气设备的重要接口装置。
在控制系统中,理解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调整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安装和调试是培训课程中的另一个重点。
在实际工程中,正确的安装和调试能够确保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正常工作。
因此,工程师需要学习如何正确选择和安装继电器和接触器,以及如何进行调试和故障排除。
除此之外,课程还应该包括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应用案例和实践操作。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操作的演练,工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两种电气元件的控制和运用。
总之,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控制培训课程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控制原理和操作技巧,提高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能力和水平。
继电器和接触器是工业控制系统中常见的电气元件,它们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继电器和接触器能够实现设备的开关控制、电路的保护和信号的转换,因此对这两种电气元件的控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控制培训课程中,除了学习其功能、工作原理、安装和调试等基础知识外,还应该涵盖以下内容:首先,控制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控制方式和技术。
在实际工程中,控制电气元件需要掌握不同的控制技术,例如直接控制、间接控制、自锁控制、循环控制等。
这些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培训课程应该重点介绍这些控制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其次,控制继电器和接触器的逻辑控制。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逻辑控制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方式,继电器和接触器在逻辑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培训课程应该包括逻辑控制的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的实现方式和逻辑控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