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9)
- 格式:ppt
- 大小:811.00 KB
- 文档页数:46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1. 前言继电器和接触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常见的两种电器元件,它们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继电器和接触器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机械的控制、保护、监测等方面。
本文将从工作原理、类型分类和应用领域三方面进行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的介绍。
2.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器元件,它通过控制一个电路的开、关来控制另一个电路的开、关。
它主要由铁芯、线圈、移动触点、不动触点等组成。
2.1 工作原理继电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通过控制磁信号的闭合与断开来控制电气信号的开、关。
根据工作原理不同,继电器可分为机械式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不同类型。
机械式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吸合原理,当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吸引动铁芯与移动触点连同动作杆移动,使移动触点触碰固定触点闭合;当线圈断电时,动铁芯会被复位,移动触点脱离固定触点,回到原来位置,断开电路。
相比机械式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没有机械运动,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固态器件进行开关控制,其核心是触发元件和输出元件。
当控制信号作用于触发元件时,触发元件输出高电平,使输出元件闭合;当控制信号消失时,触发元件输出低电平,使输出元件断开。
2.2 类型分类继电器可以根据使用场合、功能及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在使用场合上,继电器一般分为小功率继电器和大功率继电器。
小功率继电器主要用于信号传输和控制,大功率继电器则用于电路开关控制。
在结构类型上,继电器可以分为电磁式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保护继电器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继电器在结构和电气性能上有所不同,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和应用要求。
2.3 应用领域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通讯、电力电子、仪器仪表等领域。
在自动化控制中,继电器可用于启动、停止电机、控制电器、控制灯光等;在通讯领域,继电器可用于开关线路的控制和保护;在电力电子领域,继电器可用于电路的保护、响应和开关控制;在仪器仪表领域,继电器可用于信号转换和控制等方面。
点击看大图,那是个连续运行控制,左边是主电路,右边是控制电路
其实热继电器不是说一定要与交流接触器配合使用,只是交流接触器是用来控制电动机的通断的,而热继电器是用来保护电动机使之不过载的,都和电动机有关,所以他们就一起配合使用了。
原理如下当按下按钮SB2时,交流接触器线圈KM得电了,它的主触点闭合了,所以电动机就开始运行了,同时辅助触点闭合起自锁作用,这时即使松开按钮SB2,电动机还是稳定的运行的。
如果此时出现故障,电动机过载了,那么过大的电流加在热继电器FR的热敏元件上,触发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从而切断了交流接触器线圈回路,而交流接触器线圈失电后,主触点也就复位断开了,那么电动机就停下来了。
我不知道你对电控的知识掌握了多少,看你的问题,估计你掌握的不多,那我就讲的罗嗦点了
左图的FR是热继电器的热敏元件,串在电路中,右边的FR是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当热敏元件过热时,它就断开
左图的KM是交流接触器的主触点,右图下KM是接触器线圈,右图上KM是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点起自锁作用。
只要线圈得电,所有触点状态均变化且保持到断电为止。
向左转|向右转
为什么热继电器要接在接触器下边?
单交流接触器直接启动电机过热保护可以接在交流接触器上边,没问题。
断路器主要是短路保护及过载长延时保护。
热继电器主要是过载保护(短延时),整定电流一般选1.0~1.1倍负载的额定电流。
常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解析1.利用速度继电器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原理:SB2按下→KM1有电且自锁→电机全压启动,转速很快达到120r/min,此时速度继电器触点动作,为反接制动做好准备→当SB1按下→KM1失电,同时KM2得电并自锁保持,串接制动电阻R反接制动(将电流消耗到电阻R上)→转速迅速下降,当转速小于100r/min时,速度继电器的触点复位→切断KM2,使其失电,制动过程结束。
2.三相异步电动机Y-∆起动原理:SB1(起动按钮)按下→KM1得电并且自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计时),KM3得电→KM1,KM3得电,三相异步电动机接成Y型起动→当设定的时间到达后,延时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触点使KM3失电,延时继电器KT的延时接通触点使KM2得电→此时KM1得电,KM2得电,KM3失电→三相异步电动机接成∆起动。
3.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原理:SB1按下→KM2得电,并且自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计时→KM2得电,定子串接电阻R降压启动→当设定的时间到后,KT的延时接通触点使KM1得电,并且自锁→KM1得电,在主电路中相当于短接了电阻R,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运行。
4.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带指示灯)原理:SB2按下→KM1得电并且自锁,同时KT得电(开始计时)→KM1有电,在主电路中,自耦变压器抽头降压启动→当设定时间到后,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K得电并自锁→使得KM1断电,KM2得电→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工作。
控制电路中的变压器使指示灯工作在安全电压下(一般,交流36V)→HL3为上电指示灯(K和KM1均不得电);HL2为降压启动指示灯(K失电,但KM1得电);HL3为全压工作指示灯(KM2得电)。
5.转子绕组串电阻启动(针对于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原理:合上QS,SB2按下→KM4得电,并自锁保持(此时,电动机转子串接全部电阻降压启动)→中间继电器KA4得电,为KM1,KM2,KM3的得电做好准备,由于刚启动时电流很大,KA1-KA3吸和电流相同,因此同时得电吸和,其常闭触点都断开,使KM1-KM3处于失电状态,转子电阻全部串入,达到限流和提高转矩的目的。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的基本电路引言继电器和接触器是常用的电气元件,用于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流动。
它们在各种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电路控制中的应用。
继电器的基本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装置,能够使用小电流来控制大电流的流动。
继电器通常由电磁系统、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
电磁系统继电器的电磁系统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会吸引铁芯,将机械系统连接或断开。
机械系统由机械触点组成,触点通过机械装置与铁芯相连。
当线圈通电时,铁芯受到吸引力,机械触点会发生动作,打开或关闭电路。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由常开触点(NO)和常闭触点(NC)组成。
当继电器处于非通电状态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当继电器通电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接触器的基本原理接触器与继电器类似,也是一种电控制装置。
接触器通常由电磁系统、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但接触器的结构更为复杂。
电磁系统接触器的电磁系统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会吸引铁芯,将机械系统连接或断开。
接触器的机械系统由机械触点组成,触点通过机械装置与铁芯相连。
当线圈通电时,铁芯受到吸引力,机械触点会发生动作,打开或关闭电路。
和继电器不同的是,接触器的机械系统可以有多个机械触点,可以实现多个电路的控制。
电气系统接触器的电气系统由多个触点组成,触点通过电气连接与外部电路相连。
接触器的电气系统常用接线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继电器和接触器在电路控制中的应用继电器和接触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控制中,下面将介绍它们在电路控制中常见的应用。
继电器的应用•自动控制:继电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功能,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来控制其他设备的启停。
•电机控制:继电器可以用于电机的启停、正反转等控制。
•照明控制:继电器可以通过光敏传感器或定时器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启和关闭。
•报警控制:继电器可以用于报警系统的控制,如火灾报警、温度报警等。
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控制电动机混合线路工作原理分析
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电动机连续与点动混合线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接触器是一种通过电磁铁驱动触点闭合和断开来实现电路控制的电器。
当线圈通电后,线圈产生磁场,使铁芯产生吸力,带动触点闭合。
当线圈断电后,铁芯失去吸力,触点就会断开。
因此,接触器可以用于接通和断开电路。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中间继电器是一种控制继电器,它通过线圈的电流强弱来动作。
当线圈通电时,中间继电器会产生磁力,将触点吸合,从而使电路导通。
当线圈断电时,磁力消失,触点断开,电路也随之断开。
在混合线路中,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共同作用来控制电动机的连续和点动。
当按下点动按钮时,接触器的线圈通电,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运转。
同时,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也通电,但它的触点并没有闭合,因此电动机不会持续运转。
当松开点动按钮时,接触器的线圈断电,触点断开,电动机停止运转。
而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仍然通电,它的触点仍然处于断开状态。
当按下连续按钮时,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的线圈都通电。
接触器的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运转。
同时,中间继电器的触点也闭合,形成一个自锁电路。
这样,即使松开连续按钮,电动机也会继续运转。
总的来说,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电动机连续与点动混合线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的相互作用来控制电动机的
运转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