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液张力

补液张力

心脏病为什么不能注射生理盐水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11-3-14 12:13 | 提问者:zhengyuanpang
最佳答案 因为生理盐水是属于有张力的溶液,与葡萄糖溶液不同,5%的生理糖水虽然有渗透压,但是葡萄糖因为可以通过生物膜而降低其渗透压,故属于无张力溶液。细胞膜对于Na+和Cl-有选择性,故生理盐水中的离子仍然在细胞外液中,产生张力。在心功能不全的病人静脉输注的时候可以引起水钠潴留,出现血容量的增加,从而心脏前负荷增加。所以心脏病患者一般不选用生理盐水配制的溶液,但不是说绝对不能用。水钠潴留和血容量的急剧增加,很容易造成急性肺水肿,引发心力衰竭。
所谓张力是指电解质溶液占总溶液的比值。只有糖是非电解质溶液,也就是说把糖除去,其他液体的份数除以总溶液的份数就是该液体的张力。
例:4:3:2液 4份0.9%NaCl 3份5%GS 2份1.4%NaHCO3
电解质溶液是4+2=6份,总溶液是4+3+2=9份,张力=6/9=2/3张
3:2:1液 3份5%GS 2份0.9%NaCl 1份1.4%NaHCO3
电解质溶液是2+1=3份,总溶液是3+2+1=6份,张力=3/6=1/2张
1:1液 1份5%GS 1份0.9%NaCl
电解质溶液是1份,总溶液是1+1=2份,张力=1/2张
2:1液 2份5%GS 1份0.9%NaCl
电解质溶液是1份,总溶液是2+1=3份,张力=1/3张
4:1液 4份5%GS 1份0.9%NaCl
电解质溶液是1份,总溶液是4+1=5份,张力=1/5张
另外有一种特殊的液体2:1等张含钠液 2份0.9%NaCl 1份1.4%NaHCO3
不含糖,所以总溶液就是电解质溶液=1张,所以是等张
张力越高,液体含的电解质就越多,如果你要补充更多的电解质就选张力高的!
注意!!!只有混合液体才有张力。
婴幼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


婴幼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
综述 小儿体液特点①需要量大。②体内交换量大。③小儿时期特别是小婴儿,肾脏对水、电解质调节功能差,极易导致中毒或脱水。多年来本人通过临床实践,对小儿补液,特别是婴幼儿腹泻伴脱水的治疗,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方法简捷,使用方便,非常适合无输液泵的基层医院,先介绍如下:
1 液体治疗法时的常用溶液
1.1 非电解质液 5%葡萄糖(等渗),10%葡萄糖(高渗),在体内不久被代谢为无张液,不能起到持久维持血浆渗透压,可视为无张液。
1.2 电解质溶液 0.9%盐水(等渗),3%盐水(高渗),1.4%碳酸氢钠(等张),5%碳酸氢钠(高张),10%氯化钾(高张),用于配制溶液。
1.3 混合液 混合液的配制见表1。
表1 500ml各种混合液的配制
张力 5%GS或10%GS 生理盐水 5%碳酸氢钠
2:1液 等张 120 333 47
(盐:碱)
3:2:1液 1/2张 310 170 24
(糖:

盐:碱)
4:3:2液 2/3张 247 222 31
(盐
:糖:碱)
4:1液 1/5张 400 100
(糖:盐)
在配制时糖水和盐水量无需精确到几毫升,取整数(数十毫升)即可,并根据需要量按比例配液,使用方便。最常用的是3:2:1液,若有10%氯化钠,可用5%或10%G·S 500ml+10%氯化钠15 ml+5%碳酸氢钠24 ml,近似3:2:1液。
1.4 口服补盐液(ORS)适合治疗腹泻伴脱水,配方:1000ml水+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0g。
2 口服补液
2.1 理论基础 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Na+、葡萄糖共同载体,这种载体上有Na+、葡萄糖两种受体,只有当Na+、葡萄糖两种受体上同时结合葡萄糖,载体方能将Na+、葡萄糖及水主动运输到细胞内,然后进入组织液及血液。葡萄糖适合浓度2~3%,大于5%不吸收,导致渗透性腹泻。
2.2 家庭配方 ①米汤盐溶液500ml米汤+食盐1.75g(1/2啤酒盖)或25g米粉(2汤匙)+500ml开水+食盐1.75g(1/2啤酒盖)②糖盐水 500ml温开水+食盐1.75g(1/2啤酒盖)+蔗糖10.0g(1小勺)。
2.3 适应症 ①轻中度脱水仅用ORS可纠正。②重度脱水 静脉补液,循环衰竭纠正方可用。
2.4 ORS注意事项 ①取得家长合作。②注意方法,少量多次。③避免污染,24小时内,最好12小时服完。④含碳酸氢钠配方不要用沸水,更不能煮沸。⑤防高Na+血症,第一补液阶段后用其稀释液。⑥葡萄糖浓度不超过2.5%。
2.5 禁忌症 ①严重脱水,循环衰竭,静脉补液循环状态好转可口服或二者同时进行。②昏迷、不能饮食或有吸入危险者。③严重呕吐,呕吐不是ORS补液禁忌症,呕吐不重可少量多次,常可很好耐受,严重呕吐经静脉补液呕吐好转或停止后可用ORS。④严重腹胀或肠鸣音消失者。⑤严重高Na+>160mmol/L,低Na+<120mmol/ L,经静脉补液,病情好转后可用ORS。⑥新生儿。
3 静脉补液 适应症:重度脱水及呕吐重者,输液按“三定三先”原则,见尿补钾。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先: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
3.1 补液性质 等渗性脱水用1/2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液,无条件化验电解质者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3.2 定量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婴幼儿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轻度脱水120ml/kgd,中度脱水150 ml/kgd,重度脱水200 ml/kgd,学龄前儿童减总量的1/4,学龄儿减1/3。
4 定速及补液步骤
4.1 补充累计损失量,①快速扩容、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用等张液快速补充,改善循环状态,尽快恢复肾功能,大多数用2:1液,以呕吐为主者或其他原因造成低CL-

血症,可用生理盐水,严重酸中毒用1.4%碳酸氢钠,有明显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
渗透压下降,给予胶体液10~20ml/kg.h〔1〕,1/2~1小时快速滴入(目前所用输液器1ml约20滴,如取1小时补完,输液速度为3.3~6.6d/kg.min,为记忆方便取6 d/kg.min)②无循环衰竭者,则不必进行上述扩容,开始即补充累计损失量,若已扩容,应将已补入扩容量扣除。累计损失量8~12小时内完成,滴速8~10 ml/kg.h〔2〕,按上述计算方法2.7~3.3 d/kg.min,为记忆方便取3 d/kg.min。
此阶段等渗性脱水用1/2张液,低渗性用2/3张液,高渗性用1/3张液。此阶段应注意:高渗性脱水,第一批液体渗透压不应过低,一般不低于1/3张,否则可致细胞水肿,加剧神经症状,低渗性脱水应稍快,而高渗性应稍慢。
4.2 补充继续损失量,难估计,一般按20~40ml/kg,张力1/3~1/2张,与生理需要量一起在余下12~16小时内补,能口服尽量口服。
4.3 生理需要量,60~80ml/kg,张力1/5~1/4张,与继续损失量一起补,速度约5ml/kg.h〔3〕,仍按上述算法,1.5 d/kg.min,开始张力高点、快点,后淡点、慢点。
4.4 第2天补液量 补继续损失量(难定,一般按30ml/kg)+生理需要量,若吐、泄重,可重新估计脱水程度。
补充过程中,若尿多,脱水纠正不明显,表明补液张力低,应提高张力,若脱水纠正,但尿少,说明张力太高,应降低张力。
5 关于纠正酸中毒及补液
5.1 纠正酸中毒,轻度,一般不需要单独补,酸中毒严重,PH 7.2以下,CO2·CP 5mmol/L,给予5%碳酸氢钠5ml/kg(即1.4%20ml),可提高CO2CP5mmol/ L,先给一半,在酌情应用。呕吐重,呼吸快,补碱可缓解。
5.2 K+的补充 ①见尿补钾或输液前6小时内排过尿可补,尽早补,酸中毒纠正后,细胞外K+进入细胞内,K+更低,补碱后可出现明显腹胀,甚至麻痹。②补钾量,常150~300mg/ kg.d,重者300~400 mg/kg.d。③补速,全天不少于6~8小时。④浓度0.15~0.3%。⑤口服安全,尽量口服。⑥严重腹泻补4~6天。
5.3 钙、镁问题 一般不需要常规补,对营养不良、佝偻病早期,补碱后引起血Ca ++降低而抽搐,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iv,个别钙剂无效,用25%硫酸镁1ml/kg深部肌肉注射q6 h,症状缓解停用。
总之,若你了解了上述内容,特别是各种张力液配制,以及快速扩容,补充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时的大致速度,即分别为6 d/kg·min、3 d/kg·min、1.5 d/kg·min,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输液速度,给临床工作带来极大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可以多看看外科补液或者儿科补液的相关章节
所谓张力是指电解质溶液占总溶

液的比值。
糖不产生张力,含钠的液体如NaCl,5%NaHCO3是会产生张力的,简单的说,一份糖一份盐,如50毫升NaCl,50毫升G.S
,总液量是100毫升,用50/100,配出来的就是1/2张的。同理,2份盐,3份糖,1份NaHCO3,配出来231液,也是1/2张。其他请结合儿科书,再详细看看
--------------------------------------------------------------------------------
10%氯化钠,1毫升,11张,;10%氯化钾,1毫升,8.9张;5%NaHCO3,1毫升,3.5张;11.2%乳酸钠,1毫升,6张!糖不产生张力!
--------------------------------------------------------------------------------
混合液组成及用途

5%GS 0.9%NaCl 1.4%SB 渗 透 压 用 途
2:1含钠液 2 1 等 张 重度脱水扩容酸
2:3:1溶液 3 2 1 1/2张 等渗性脱水 4:3:2溶液 3 4 2 2/3张 低渗性脱水 2:6:1溶液 6 2 1 1/3张 高渗性脱水
(混合液配制举例手写)
1:1液 指NS及GS各1份,为 1/2张液,用于没有明显碱中毒及酸中毒的 呕吐脱水。
1 :4液 指NS 1份,GS 4份,为1/5张液,用于补充生理需要量 。
[举例] 患儿,男,1岁,发育正常,诊断秋季腹泻。PE:眼凹深陷,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尿少脉速。根据病史,眼凹,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尿量(前训)等指标判断:重度低渗性脱水。1岁发育正常估计体重10kg
输液总量:180*10=1800ml,其中扩容20*10=200ml,累积损失量1800/2-200=700(补1/2总量)
输液步骤:第一步扩容210/3=70ml,70*2=140ml盐,70ml碱(1.4%NaHCO3)相当于70/4=17.5ml 5%NaHCO3和70-17.5=52.5ml GS
第二步补累积损失量700ml的4:3:2液,700/9=77.7-80,80*4=320ml盐,80*3=240糖,80*2=160碱(1.4%NaHCO3)相当于160/4=40ml 5%NaHCO3和160-40=120mlGS
第三步补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1800-210-700=890-900ml的3:2:1液,900/6=150,150*3=450糖,150*2=300ml盐,150ml碱(1.4%NaHCO3)相当于150/4=37.5ml 5%NaHCO3和150-37.5=112.5ml GS 112.5+450=562.5ml GS
第四步见尿补钾:10%KCl 15ml.
如何估计小儿应该补几张的液体?因人而宜,因病而宜。总体来说,年龄越小张力越小。新生儿一般用无张或四一到五一张,小婴儿四一到五一张,幼儿儿童三一张左右。一般感染疾病带药进去三四一张都可,腹泻补液讲究量速度张力根据脱水情况而定。
介绍一下儿科几种液体的简易配置方法:
5%GS(ml) 10%NS(ml)5%SB(ml)
2:1 100 6 10
2:3:1 100 3 5
4:3:2 100 4 7
大家只要记住1/2张1、3、5;2/3张1、4、7;1张1、6、10。
例如:
欲配制300ml2:1液体则是300 ml5%GS+18ml10%NS+30ml5%SB。(系数是300/100=3)
欲配制200ml2:1液体则是200 ml5%GS+12ml10%NS+20ml5%SB。(系数是200/100=2)
欲配制400ml4:3:2液体则是400ml5%GS+16ml10%NS+28ml5%SB。(系数是400/100=4)
欲配制250ml2:3:1液

体则是250ml5%GS+7.5ml10%NS+12.5ml5%SB。(系数是250/100=2.5)余此按比例类推,信手拈来。如果大家把这理解了,基本上已经达到主治医师水平!!!!!!!!!!!!
!!!
--------------------------------------------------------------------------------
所谓张力是指电解质溶液占总溶液的比值。只有糖是非电解质溶液,也就是说把糖除去,其他液体的份数除以总溶液的份数就是该液体的张力。
例:4:3:2液 4份0.9%NaCl 3份5%GS 2份1.4%NaHCO3
电解质溶液是4+2=6份,总溶液是4+3+2=9份,张力=6/9=2/3张
3:2:1液 3份5%GS 2份0.9%NaCl 1份1.4%NaHCO3
电解质溶液是2+1=3份,总溶液是3+2+1=6份,张力=3/6=1/2张
1:1液 1份5%GS 1份0.9%NaCl
电解质溶液是1份,总溶液是1+1=2份,张力=1/2张
2:1液 2份5%GS 1份0.9%NaCl
电解质溶液是1份,总溶液是2+1=3份,张力=1/3张
4:1液 4份5%GS 1份0.9%NaCl
电解质溶液是1份,总溶液是4+1=5份,张力=1/5张
另外有一种特殊的液体2:1等张含钠液 2份0.9%NaCl 1份1.4%NaHCO3
不含糖,所以总溶液就是电解质溶液=1张,所以是等张
张力越高,液体含的电解质就越多,如果你要补充更多的电解质就选张力高的!
注意!!!只有混合液体才有张力。
--------------------------------------------------------------------------------
第二步补累积损失量700ml的4:3:2液,700/9=77.7-80,80*4=320ml盐,80*3=240糖,80*2=160碱(1.4%NaHCO3)相当于160/4=40ml 5%NaHCO3和160-40=120mlGS

?????有疑问了?????
上面是以4份盐:3份糖:2份碱的比例来算的~~~结果是补累积损失量700ml的4:3:2液,700/9=77.7-80,80*4=320ml盐,80*3=240ml糖,80*2=160ml碱(1.4%NaHCO3)相当于160/4=40ml 5%NaHCO3和160-40=120mlGS

但是以下面这种方法算的话~~~补累积损失量700ml的4:3:2液,就得出700ml4:3:2液体则是700ml5%GS+28ml10%NS+49ml5%SB。(系数是700/100=7,2/3张1、4、7)~~~~~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的呢??????我是一名学生~~有什么理解错了,恳请老师们指导指导~~

儿科几种液体的简易配置方法:
5%GS(ml) 10%NS(ml)5%SB(ml)
2:1 100 6 10
2:3:1 100 3 5
4:3:2 100 4 7
大家只要记住1/2张1、3、5;2/3张1、4、7;1张1、6、10。
例如:
欲配制300ml2:1液体则是300 ml5%GS+18ml10%NS+30ml5%SB。(系数是300/100=3)
欲配制200ml2:1液体则是200 ml5%GS+12ml10%NS+20ml5%SB。(系数是200/100=2)
欲配制400ml4:3:2液体则是400ml5%GS+16ml10%NS+28ml5%SB。(系数是400/100=4)
欲配制250ml2:3:1液体则是250ml5%GS+7.5ml10%NS+12.5ml5%SB。(系数是250/100=2.5)参考资料:可以多看看外科补液或者儿科补液的相关章节

1.外科病人生理需要量
按成人50㎏体重计算每日的需要

量为:
(1)液体需要量为2000~2500ml;
(2)晶体需要量为氯化钠4.5g,氯化钾3~4g,即每日可补给5%~10%葡萄糖溶液1500ml;5%葡萄糖盐溶液500ml;10%氯化钾溶液30~40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