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外科补液能量计算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10.07 MB
- 文档页数:64
补液量计算公式范文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患者的体重、损失量和失水程度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补液量计算公式:1. Holliday-Segar公式: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计算补液量。
将患者的体重乘以每公斤体重所需的补液量(通常为100 ml/kg),即可得到总的补液量。
公式:补液量(ml) = 体重(kg) × 补液量(ml/kg)2. Parkland公式:用于烧伤患者的补液量计算。
根据患者体重和烧伤面积来计算总补液量,并将这一量的一半在8小时内输液,剩余的一半在接下来的16小时内输液。
公式:补液量(ml) = 体重(kg) × 烧伤面积(%) × 补液系数其中,烧伤面积的计算可用Lund-Browder公式或Wallace公式。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补液量计算:根据血液尿酸、渗透压和体重来计算总补液量。
具体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指标和方法有所不同,可以参考以下公式。
公式一:补液量(ml) = 体重(kg) × 0.45 (如果尿酸 > 0.5 mmol/L)公式二:补液量(ml) = 体重(kg) × 0.3 (如果尿酸≤ 0.5 mmol/L)注意:以上公式仅作为参考,实际使用时还需结合临床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判断。
此外,还有其他不同情况下的补液量计算公式,如腹泻失水的补液量计算、肾功能障碍的补液量计算等。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病种、患者情况和治疗方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临床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计算和调整。
总体而言,补液量计算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特点和病情,以确保补液量的准确和安全。
在执行补液过程中,还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液体平衡情况,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外科补液计算外科补液⑴补多少 ?第一天=日需量+1/2已失量第二天=日需量+1/2已失量+日失量①生理需要量: 一般成人生理需水为2000~2500ml/d;小儿50~150ml/kg,年龄和体重愈小需要量愈大。
②累积损失量(已失量):?等渗性脱水按缺水程度?高渗性脱水可按比例或按血钠计算:补液量=(血钠测定值-142)mmol/L kg 常数(男4,女3,婴儿5) ?低渗性脱水须补钠,钠盐需要量(mmol)=(142-血钠测定值) kg 0.6(女性为0.5)(氯化钠1g相当于Na+17mmol)。
?另外,烧伤补液量=(Ⅱ+Ⅲ) kg 1.5。
③额外丢失量:额外丢失量(继续损失量,又叫日失量):指前一日因呕吐、胃肠吸引、体腔引流、气管切开(1000ml)、大量出汗(湿透衬衣裤时约1000ml,体温38℃以上,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3~5ml/kg)、腹腔暴露: 增加 0.5L/2-3h等额外丢失的体液量。
可通过查护理记录出入量表得知。
④当尿量40ml/h以上时可补钾3~6g。
⑵补什么:原则上缺什么补什么。
高渗性脱水首选5%GS,等渗性脱水首选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低渗性脱水应补充高渗盐水3~5%NaCI…常用制剂:表见课本⑶怎样补:原则“三先三后,两早一防”。
具体是: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胶,交替输注,纠酸补碱,尿畅补钾,酌情调整,早期碱化,早期利尿,预防并发症。
⑷补得怎样(疗效观察)a记录液体出入量b保持输液通畅c 观察治疗反应: ?精神状态好转 ?脱水征象纠正 ?生命体征平稳 ?辅助检查正常:尿量尿比重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心电图CVP心肺监测输液反应。
举例一男性病人,30岁,体重50kg。
因腹痛、呕吐3天,诊断为急机械性肠梗阻入院。
体检:精神萎靡,眼眶轻度下陷,口唇干燥,皮肤弹性稍差,双颊潮红,呼吸深快。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5.5 1012/L,HCO3ˉ12mmol/L,尿呈酸性。
入院后胃肠吸引抽出消化液1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