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补液原则 ppt
- 格式:ppt
- 大小:270.00 KB
- 文档页数:8
儿科补液三部曲之一ﻫ小儿补液是儿科医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基层医院,腹泻的小儿特别多,更是要熟练掌握.补液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
这里,我根据现有的补液资料,及其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补液三部曲。
ﻫ一、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水程度,以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补液计划.ﻫ1、程度性脱水判断:ﻫ轻度脱水: 由于身体内水分减少,患儿会稍感到口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
(轻度脱水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尿排出,一般情况可,哭时有泪)中度脱水: 患儿的出烦躁,易激惹;口渴想喝水,婴儿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网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慢.(中度脱水主要的判断标准:开始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ﻫﻫ重度脱水: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
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
(重度脱水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至昏睡。
皮肤相当的干燥,甚至出现了花纹,哭时无泪,无尿排出。
)ﻫ2、渗透性的判断:ﻫ低渗:血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口渴症状,但是极易发生脑水肿)ﻫ等渗:血清钠130-150mmol/L;高渗:血清钠>150mmol/L。
(口渴症状相当的明显,高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小儿补液三部曲之二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小儿脱水的基本判断方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
一、补什么、补多少ﻫ1、补液总量:轻度失水:90—120ml/kg*d中度失水:120-150 ml/kg*d ﻫ重度失水:150-180ml/kg*d补液总量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小儿补液原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小儿液体疗法”,具体涉及第三节“小儿补液原则”。
详细内容包括: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常见脱水类型及程度、补液原则及方法、液体选择和输液速度调整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儿体液平衡特点,明确补液的重要性。
2. 掌握小儿补液的四大原则,学会根据患儿病情调整液体种类和输液速度。
3. 能够运用补液原则,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儿补液原则的运用及液体选择、输液速度的调整。
重点:小儿体液平衡特点、补液原则、临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挂图、实例病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临床实例,引导学员思考小儿补液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20分钟):讲解小儿体液平衡特点、脱水类型及程度、补液原则。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具体病例,讲解补液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员分组讨论,针对给定病例,制定补液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2. 常见脱水类型及程度3. 补液原则a. 早期、快速、足量b. 平衡、个体化c. 观察病情,调整液体种类和输液速度d. 遵循“先盐后糖、先浓后稀”的原则七、作业设计病例:2岁男孩,因腹泻、呕吐3天入院。
体重10kg,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血钠130mmol/L。
a. 脱水程度:中度等渗性脱水b. 补液量:1015ml/kg/h,总量10001500mlc. 液体选择:1/2张含钠液d. 输液速度:20滴/分钟2. 作业要求:学员独立完成,课后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掌握了小儿补液原则,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2. 拓展延伸:了解小儿液体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2. 补液原则的实际应用3. 液体选择和输液速度的调整4.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儿体液平衡特点1. 小儿体液总量相对较大,水分占体重比例较高,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