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群控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电梯群控系统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城市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现代城市中,电梯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中。
然而,电梯的群控系统在高峰时段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减少乘客等待时间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利用模糊控制技术来改进电梯群控系统。
模糊控制技术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它可以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考虑进来,从而使系统更具鲁棒性和适应性。
在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电梯群控系统中,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适当的模糊控制器。
这个控制器的输入变量包括当前电梯的状态信息(如位置、速度等)以及外部环境的信息(如乘客流量、楼层需求等)。
通过对这些输入变量进行模糊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模糊集合。
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知识库,将模糊集合映射到输出变量,即电梯的动作指令。
在电梯群控系统中,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变量通常包括电梯的运行状态(如上升、下降、停止等)以及目标楼层。
通过对这些输出变量进行去模糊化处理,将其转化为确定的数值,从而实现对电梯的控制。
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电梯群控系统可以根据当前的乘客需求和电梯的运行状态,智能地决策最佳的电梯分配方案。
例如,在高峰时段,当某一电梯运行到一定楼层时,可以根据当前的乘客需求和电梯运行状态,决定是否停靠该楼层,从而减少电梯的等待时间和乘客的拥挤感。
通过实际的仿真实验和实地调试,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电梯群控系统在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和乘客满意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尽管如此,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应对不同建筑物和乘客流量的变化。
总之,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电梯群控系统是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和乘客满意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相信这一方法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城市交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
群控电梯控制方法研究与开发摘要以三菱FX2N可编程序控制器为基础,阐述三菱PLCN:N网络的具体构建方法。
对群控电梯系统的硬件方案和软件方案做详细的介绍。
PLC建立的N:N 网络控制的实物对象是三台电梯并联运行系统。
通过PLC编程和组网,使各电梯有多种运行模式如并联运行模式、单梯运行模式、检修模式、锁梯模式和屏蔽特定楼层外呼模式。
同时以响应外呼所需运行楼层数最少为原则,决定主副电梯响应此外呼,从而使三台电梯并联运行系统具有较高的智能性。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梯群控;N:N网络电梯作为高层智能大厦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电梯系统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对建筑的有效利用和性能发挥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电梯的控制技术由单台电梯的独立控制发展到多台电梯的协调控制,即电梯群控。
电梯群控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电梯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建筑节约了可用空间。
现代化的群控大厦中多部电梯运行系统是群控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对大厦内的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电梯运行要有极高的可靠性而且要更节能省时。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在现代电梯运行中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PLC是一种为了适应工业控制要求,针对非计算机专业人员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因其具备了可靠性高、运行效率高等特点,又因为它可以联网,所以广泛的应用于自动控制的各种领域,其在自动控制中的地位已毋庸置疑。
该电梯群控系统主要由三台四层电梯组成,每台电梯都分别由一台三菱FX2N-48MR型PLC控制,并在此基础上配备FX2N-485-BD通信模块,组成PLC N:N网络实现三台电梯间的通信。
主要涉及电梯的群控技术,包括电梯的PLC控制、群控电梯PLC N:N网络的构建、三台电梯PLC之间的网络通信、群控电梯算法的设计和实现等,群控电梯的系统结构如图1。
1单部电梯运行的实现以三菱FX2N-48MR型PLC为核心,分别单独构建三台单控电梯系统,并设置群控/单控切换开关,电梯检修开关,电梯司机模式切换开关,方便电梯在群控/单控两种运行方式下切换。
(电梯英才网的分享)
在电梯控制上,电梯梯群智能控制方式是最佳运行控制方式,是电脑技术在电梯控制上的应用。
由电脑根据客流情况,对梯群进行智能控制。
所谓智能控制,它能根据厅门召唤,给机群中每部电梯作试探性的分配。
其分配调度原则如下:
1、通常情况下,以等候时间最短为原则。
2、以心理性等候时间为基准,综合考虑各层的待机时间,以综合效果为原则。
3、避免超过60秒的长时间等候。
4、避免将召唤信号分配给满载性较大的电梯,以免给乘客造成焦虑失望感。
5、提高预告准确性,以达最佳服务。
将梯群中每部电梯的试探结果(心理性等候时间)进行评估,以确定指定的电梯。
应用电脑技术后,使平均待机时间减少15——20%。
长时间等候(指超过60秒)降低50%。
预告准确率达99%。
更多电梯行业专业资料尽在电梯英才网_一览文库。
现代电梯群控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摘要]在当前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现代电梯群控制系统中,人工智能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文就现代电梯群控制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现代;电梯群;控制系统;人工智能化一、前言在电梯群中使用人工智能化技术对电梯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了电梯的运行速率,为人们的快捷出行提供了方便,通过智能控制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
二、电梯去控制的含义所谓电梯群控,就是将原先的多部电梯独立控制改为一个系统统筹协调控制,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行效率、增强了用户体验。
假如某用户在五楼请求上楼,他面前有两部电梯,一部正在从二楼向上运行,另一部正在从八楼向下运行,如果他先看到的是后一部,并且按下上楼键,之后发现另一部正在上楼且快要到五楼了,这时他又在这部电梯按下上楼键,随后乘该电梯上楼,若干分钟后最初的那部电梯来到五楼响应之前的上楼请求,但是实际上五楼可能已经不再有上楼请求了,那么这就是资源的浪费,造成了该电梯效率的降低;如果该用户只看到了后一部电梯并且只按下该电梯的上楼键,那么他要等该电梯先执行完下楼任务再回来送他上楼,而另一部电梯可能已经从他面前上去,这对该用户来说浪费了时间,对电梯来说浪费了资源,多执行了一次任务。
由此可见电梯群控系统的设计研发是很有意义的,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电梯运行效率,而且在服务质量、用户体验度上也得到了提升。
人工智能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新技术。
它研究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
人工智能技术自然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大力支持,大部分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是以计算机编程为基础实现的。
人工智能其实也就是采取一定的计算机编程来做到模仿人的目的,其主要的模仿对象有信息的收集、人的判断能力、数字图像的识别和一些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的反应等,以这种人工智能技术来代替人类的智慧,就目前来说,主要的人工智能领域包括图像语言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以及一些较为简单的专家系统等。
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作者:王小燕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16期【摘要】我国现行的电梯群控技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
因此,相关人员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这项技术,并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推动电梯群控技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电梯群控技术;现状;发展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济水平在不断的增强。
而电梯也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化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现代建筑中,几乎所有的高层建筑都带有电梯这一设备。
1、电梯的发展史及趋势电梯的起源和发展要追溯到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希腊,古希腊的伟人阿基米德在当时设计出了一个可以使用人力的电梯。
从那以后,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人力升降机来进行劳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电梯的发展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且社会中对于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为了满足社会中对于电梯的需求,又制造出了一些风格不同、形式不同以及类型不同的使用电梯,例如说: 自动扶梯、货梯、无机房电梯、人行道梯、客梯、病床梯等等,这些电梯都有他们自己使用的意义。
2、电梯群控技术起源及其发展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壮大,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刷新,这些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
同时,对于电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梯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率也在不断增强。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梯的服务效率以及服务质量,电梯的控制系统也做了改进,逐渐的由单台控制发展到多台控制,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梯的群控系统。
电梯的群控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电梯行业的服务效率以及服务质量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加节约了我国建筑的使用空间。
3、电梯群控的技术现状3.1 专家控制技术在一些楼层较低,构造相对简略的建筑物中,电梯群控体系首要采纳专家操控的算法。
专家操控技术能够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运用各种数学办法得出最好的运行计划,对电梯的作业状况进行调度。
专家操控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处理数学模型处理不了的电梯调度疑问,能够经过科学的计算办法得出电梯运行的最好计划,还能经过与以往状况的比照总结出建筑物内部的人员活动规矩,到达电梯运行功率最大化。
基于PLC的群控电梯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各种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电梯控制系统中,PLC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群控电梯的设计中,PLC更是成为实现高效楼层控制的关键组件。
群控电梯是一种通过对多个电梯进行集中控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电梯系统。
这种电梯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根据楼层的呼叫需求,自动分配电梯前往相应的楼层。
PLC在群控电梯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负责采集、处理和传输各种信号,以及执行相应的动作。
PLC作为一种可编程的工业控制器,通过输入模块采集电梯系统的各种信号,例如呼叫按钮、楼层传感器等。
这些信号经过PLC内部的处理后,通过输出模块驱动相应的接触器、指示灯等设备,实现对电梯的控制。
在PLC的控制下,群控电梯能够实现多种复杂的控制逻辑。
例如,当多个楼层同时发出呼叫时,PLC可以通过优化算法,自动选择最优的电梯分配方案。
PLC还可以实现故障自动诊断、紧急救援等功能,提高电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基于PLC的群控电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在硬件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PLC型号、输入输出模块、接触器等设备,以满足电梯系统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接线方式,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在软件方面,需要采用高效的编程语言编写控制程序。
常见的PLC编程语言包括Ladder Diagram(梯形图)、Structured Text(结构化文本)等。
在编写程序时,需要充分利用PLC的各种功能模块和算法,实现精准的控制。
某大型购物中心安装了基于PLC的群控电梯系统,显著提升了运行效率和乘客舒适度。
在PLC的控制下,群控电梯能够根据实时呼叫需求自动分配电梯,减少了乘客等待时间。
同时,PLC的控制程序还实现了故障自动诊断和紧急救援功能,确保了乘客的安全。
与传统电梯控制系统相比,基于PLC的群控电梯系统在运行成本、节能减排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优化算法,该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梯的空驶率,从而降低能耗。
电梯群智能控制方法研究电梯群智能控制方法研究,说白了,就是怎么让一群电梯像一帮聪明的小伙伴,互相配合,巧妙地完成运送乘客的任务。
你试过早晨高峰期坐电梯吗?那时候你可能会看到电梯在楼层间“飞来飞去”,有时还空空如也,有时却忙得不可开交。
谁不希望这些电梯能够像“大厨切菜”一样,井井有条地运转?要实现这个目标,电梯群智能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说这电梯群控制,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像玩儿麻将一样,要精细配合,还得有点“心机”才行。
想象一下,电梯群智能控制的目的是让每一部电梯都能精准地响应乘客的需求,而不是像个“无头苍蝇”四处乱撞。
比方说,在一个大楼里,假设你在1楼等电梯,另外一部电梯却停在8楼,而这个时候,8楼没什么人等电梯。
此时,这两部电梯的“协调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如果能通过智能控制系统,预测到谁应该先到达哪个楼层,那电梯们岂不是更高效、更省时?说到电梯群控制,咱不能忽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每部电梯的行动都应该根据其他电梯的行动来决定。
这就好比咱们打篮球,不能各自为战,得有团队意识。
你要是自己老想着怎么进攻,结果队友没有配合,最后球根本进不去。
电梯们也是一样,它们得“心有灵犀”,一部电梯上升的同时,另一部可能就在准备下降,这样就能最大化利用每部电梯的运行效率。
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就得靠一套高效的调度算法。
这就进入了一个技术难题:怎么让这些电梯“听话”?不只是看电梯的个别运行状态,还要实时地监控大楼内外的需求状况,这样才能做到精准控制。
比如有的楼层有很多人要上楼,而另一些楼层只有少数人。
这时,电梯系统需要知道哪些楼层的需求较高,哪些楼层的需求较低,进而作出相应的判断,灵活调度。
这种智能调度系统必须能够实时学习和调整,尤其是在高峰期,几部电梯可能都得赶在同一时刻上升或下降。
否则,电梯们可能会“各自为战”,你到10楼的时间比你想象的要长得多。
电梯群的智能控制听上去是不是就有点“高级”?不过也别觉得这事儿很难,很多时候,电梯群智能控制其实就像是调皮的小孩,学会了如何用手中的玩具(也就是电梯)去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和谐”。
---------------------------------------------------------------最新资料推荐------------------------------------------------------电梯群控系统简介第一章电梯群控系统简介柏纳电梯群控系统由群控板(BN3000-GCB)和分布于各台电梯的主控器(BN3000-ST)组成。
群控板通过 CAN 通信实时采集各台电梯的呼梯、内选及状态信息,经群控板智能化处理后,将调配命令分配给各台电梯,实现 8 台 64 层以下电梯的群控控制。
柏纳电梯群控系统可实现以下四种运行模式:1. 1 上高峰模式在设置的时间内,全部电梯按基站层上呼优先权最大来提供呼梯服务 1. 2 下高峰模式在设置的时间内,一台电梯优先提供上呼服务,其余电梯分区优先提供下呼梯服务,最大限度地使下呼梯得到及时响应。
1. 3 均衡模式对电梯呼梯进行寻优分配,按照呼梯最短时间原则,进行呼梯指令的响应。
1. 4 空闲模式在均衡模式下在 3 分钟内无外呼内选,电梯将均匀分布于各区域的首层待命,以便一旦有呼梯时能尽快响应。
电梯处于故障、司机、检修、驻停、消防、专用状态时该台电梯将被排除群控控制。
2第二章电梯群控系统使用说明 2.1 键操作说明液晶显示器下面有六个键,六个键的排列及定义如下:各按键作用如下说明:Menu 按该键则无条件返回主界面。
1 / 7Enter 进入下一级菜单、修改数据后的确定键。
Esc 返回上一级菜单、取消键。
>光标键(循环右移),在主菜单时按该键进入通讯状态及群控状态界面。
上翻页键、设置参数时加一键或选择参数时 Yes(ON)键。
下翻页键、设置参数时减一键或选择参数时 NO(OFF)键。
群控板 QKB1 利用显示器及键盘设置群控系统的运行模式,上下呼梯及内选权重,系统时间,上下班高峰时间,同时可以观察各电梯的运行状态。
A B C D E F GH-1 2 3 4 2 * 19 *EscM enuEnter运行方向梯号楼层号脱离群控通讯 32.2 显示及设置流程图 A B C D E FG H-1 2 4 15 * * * *Balace m odeS ys: ok群控工作模式及通信状态EscElevator S tate Enter各电梯状态EnterEscE levator S tate A-E nterA梯状态 Elevator S tate H -EnterH 梯状态Logic S tate Enter群控板内部状态EscEscInput password0000校验密码EnterEscG eneral para Enter 基本参数S aveP ara Enter 保存参数N ew passw ord Enter输入新密码G roup able set Enter设置各梯---------------------------------------------------------------最新资料推荐------------------------------------------------------群控使能S .X .N quotietyK1: 2 K2: 2 K3: 2设置上呼下呼内选权重M ode select Enter群控模式选择Tim e set03-06-30 10:20系统时间设置S S tart Tim e 08:20上班高峰开始时间上班高峰开始时间S S tart Tim e 08:20S S tart Tim e 08:20上班高峰开始时间上班高峰结束时间S S top Tim e 08:20S S tart Tim e 08:20上班高峰开始时间下班高峰开始时间X S tart Tim e 08:20S S tart Tim e 08:20上班高峰开始时间下班高峰结束时间X S top Tim e 08:20EnterEscEscEscEscEscEscEscEsc 4 2.3 主界面说明 A、 B、 C、 D、 E、 F、 G、 H 表示八台群控梯号;箭头表示该梯的运行方向;梯号下面的数字或符号表示该梯当所在楼层;如梯号下面显示(*)号表示该梯与群控板通信不正常或该梯群控使能设置为 NO(该梯主控板群控使能设置为 NO 或群控板设置该梯群控使能为NO)。
群控电梯控制方案设计和优化研究小组:030710107 周扬、030710125潘天亮、030710113 于启炟二OO九年十一月八日【课题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筑的高速发展,楼宇需要配置多台电梯以提高交通服务质量和可靠性。
然而,仅使电梯数量的增加不仅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楼宇的多种要求,还会带来诸如环境污染、能源损耗、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
电梯群控系统所要解决的是一个复杂的、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多目标随机决策问题。
因此,现代建筑多采用电梯群控技术来调度电梯群的运行,在提高系统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
i【电梯群控系统的多目标性】实现电梯的多功能优化,找到时间最优和路程最优的最佳契合点。
从而达到节省时间和能耗的效果。
(1) 平均候梯时间要求短候梯时间是指从乘客按下层站呼梯按钮直到所派电梯到达此层乘客进入轿厢所经过的时间。
在群控电梯控制中,传统的概念集中于解决“减少候梯时间”这一指标。
平均候梯时间是所有候梯时间的平均值,它是评价电梯群控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2)电梯能耗电梯系统的能耗越少,其服务成本就越低。
电梯的运行距离与能耗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很多情况下能耗评价指标并未被列入考虑之列。
【实验过程】(1)分配二个同学到图书馆和网络上查找相应的文件介绍并整理出有用的文件资料,到南航一号楼采集必要的数据并调查电梯的运行情况是否良好。
(2)整理所查找到的文件资料,探讨初期实验模型,确定算法,并编写群控电梯的仿真程序,并输入数据得到目标函数值。
(3)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比较目标函数值,在基础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出优化模型。
(4)总结试验,撰写实验报告。
【初步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某大楼共有十层楼,设有载客电梯一部,以南航一号楼6号电梯为例。
设计一算法以实现乘客平均侯梯时间最短、耗能最少。
二、模型简化1、电梯可到达各层。
2、仿真开始前,电梯静止为空梯,且停靠楼层为任意的。
3、仿真开始后,有若干人在不同楼层开始乘梯活动,且所在楼层和目标楼层都是随机输入的。
电梯群控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技术摘要:电梯群控智能系统作为电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关键地位不言而喻。
本课题的研究将更好地完善智能电梯群控系统的分析和控制,通过合理的措施和途径,进一步优化智能电梯群控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梯群控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梯群控;智能系统;智能控制技术1、前言为了提高电梯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电梯群控系统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梯群控系统中存在着不确定性、随机性和非线性,传统的控制算法控制目标单一,不能满足现代乘客的需求。
因此,将智能控制系统中的模糊系统、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最有效地应用于电梯控制中。
使电梯群控系统更加成熟,进而服务于全人类。
2、电梯群控智能系统20世纪70年代中期,群控系统开始使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的应用使人们可以利用各种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电梯交通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高层建筑物内交通系统的垂直运输效率,充分发挥智能化大楼的综合功能。
高层建筑更加依赖于电梯系统的高质量和高容量的服务。
高质量的服务是指候梯时间短和乘梯时间短,高容量的服务是指运载容量大。
1970年,日立公司使用计算机开发出一种能学习的电梯系统。
1973年,日立公司在统计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推出了预测控制系统,以解决下行高峰时乘客等待时间问题。
同时推出的CIP/IC系统可提供文字信号,应答在电梯厅层候梯的乘客的呼梯信号。
计算机群控系统使用等待时间预报控制,电梯到达各个楼层的时间预报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但其使用的等周期运行方式不能令人满意,长时间候梯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976年,三菱公司推出了OS′75系统,使用呼叫分配方法解决等周期运行中遇到的问题,缩短了平均候梯时间。
1979年,东芝公司推出了C-800系统,可以随着住户的人数变化而改变控制策略。
同期,日立公司也推出了CIP-系列,利用实时候梯时间的直接预报进行厅层呼叫分配。
带有计算机的群控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功能,能更准确地预报电梯的运行状态,降低长时间等待的几率。
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作者:邵科军张如林李莹吴冉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7期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程。
当前高层建筑的不断变多,电梯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因为电梯中还存在了许多的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此应当对电梯的群控系统进行讲解,增强到对电梯系统的优化。
文章多对当前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进行了讲解,同时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梯;群控技术;现状1、前言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使得了电梯行业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电梯的安全质量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电梯群控的系统能实现到对多台电梯的优化控制,且通过群控系统能够实现到电梯的自动运行,为此增强到对电梯的统一管理能有效提高到电梯的安全性能。
2、电梯群控技术的相关分析2.1、电梯的模糊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是电梯群控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
电梯的服务系统通常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这就导致其系统存在很多缺点。
这就使得电梯群控系统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精确,这样的问题,需要经验丰富的电梯专家,结合相应的实际情况进行解决。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模糊控制技术进行合理地使用,这就能够便于电梯群控系统中各种问题的有效解决。
使用模糊控制技术,能够与专家的知识控制之间进行有效转换,这样就能够实现对电梯的自动控制,以及加强对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控制,这种控制方式较之常规的控制方式存在显著的优势。
2.2、电梯的人工神经网络电梯群控系统中,还会加强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这种技术主要属于智能方法的范畴。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性相对比较好,能够对整个电梯群控系统进行有效的辨识,并能够针对其完成建模,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
针对这样的情况,在电梯群控系统中,专家知识就会变得更加抽象,电梯群控系统能够结合外界输入的情况,对相应规则进行对应,进而产生相对比较好的输出。
电梯群控系统能够应对相应的变化,一旦电梯的运行情况出现变化,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完成群控系统的自主学习,进而完成电梯的自我调整,提高电梯群控系统的稳定性。
基于模糊算法的智能小区电梯群控制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数量也随着不断地增多,智能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快。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建筑物内客流电梯的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成为了越来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电梯的运输能力、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在一栋大楼内,往往需要同时安装多台电梯。
如何同时提高多台电梯的运输能力、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于是,一个新的概念—电梯群控,就孕育而生。
由于电梯交通客流的随机性以及电梯群控系统的不确定性、多目标性、扰动性、非线性和信息的不完备性等因素,无法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无法很好地采用传统控制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这势必采用智能控制技术。
作为智能控制技术之一的模糊控制技术,在解决非线性、不确定性等问题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它不需要建立所求解问题的精确数学模型,而是根据已知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计算,最后得出事情的最终结果。
所以,模糊控制技术可以很好地用来解决电梯群控中所出现的问题。
论文简要介绍了电梯以及电梯的种类,电梯群控系统的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重点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包括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模糊控制技术的原理;分析了智能小区交通流的构成和特征,分析了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到电梯群控调度算法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构建了电梯调度目标的综合评价函数,将平均候梯时间少、平均乘梯时间少、能耗少三个重要目标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评价函数,并根据不同的交通模式调整加权系数,实现不同交通模式下电梯群的优化控制;最后,论文简单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构成,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梯语言编写了整个电梯群控程序,并采用组态软件,实现了整个电梯群控系统的监控。
结果证明,同传统的集选控制系统相比,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电梯群控系统的平均候梯时间、平均乘梯时间以及系统能耗都有了明显的降低,充分说明了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群控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电梯群控;模糊控制;交通模式识别;评价函数;模糊派梯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and the continuous increasing of our life’s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faster and faster. The problem follows it is that, how to increase the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and the service qualities of the elevators that are in the building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ly. Several elevators are installed in a build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the service qualities an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How to improve the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the service qualities an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ve to the people.So, a new concept—EGCS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is born. Because of the random city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many characters of the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such as the uncertainty, many-targets, the disarrangement, the no linearity and short of maturity in information,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us to establish an accurate model of controlled object and we cannot solve these problems with traditional techniques, so it is required to use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iques. Fuzzy control technique, as one of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iques,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resolving the no linearity, indetermination problems and so on. It does not need to establish an accurate model for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but biased former knowledge to analyze, ratiocinate and calculate, and to form the last results. So we can use the Fuzzy control technique to solve the problems, which are in the EGCS, every well.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elevator and the kinds,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the EGCS, the aim and the meanings of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fuzzy control technique particularly,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fuzzy control technique; analyzed the elements and the characters of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district, the paper also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applying the fuzzy control technique to the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built up a more reasonable new evaluation function, the weight averag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ree evaluation targets, including the low average waiting time, the low riding-power consume, the low average riding time act as the evaluation function, biased different transportation models to adjust the coefficients, to reach the best control; in the end,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hardware and the software elements of the system briefly,and used the T language to compile the whole program of the EGCS, and use th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to realize the monitor and the control of the whole system.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centralizing-select control system, the fuzzy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shows evident decrease on the average waiting time, the riding-power consume and the average riding time, it shows great superior and feasibility for fuzzy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Keywords:Elevator Group Control; Fuzzy Control; Identification the Mode of Traffic; Evaluation Function; Fuzzy Appointing Elevator目录第一章研究背景与现状 (5)1.1研究背景 (5)1.2研究现状 (5)第二章模糊算法介绍 (6)2.1 模糊算法基本概念 (6)2.2模糊控制 (7)2.2.2模糊推理 (7)2.2.3清晰化 (7)第三章群控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 (8)3.1群控系统算法整体分析 (8)3.2电梯群交通流参数分析 (8)3.3智能小区的交通模式识别 (9)3.4模糊派梯算法设计 (10)3.4.1评价函数的建立 (10)3.4.2群控器输入量的确定和计算 (11)3.4.3输入量模糊化 (12)3.4.4模糊推理 (13)3.4.5清晰化 (15)第四章总结 (16)参考文献 (17)第一章研究背景与现状1.1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其功能也变地越来越复杂和强大,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居民小区也是如此,智能小区随之诞生。
基于PLC的电梯群控系统设计与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电梯作为垂直运输的重要设备,在各类高层建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电梯控制系统往往存在效率低下、能耗大、响应速度慢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对于电梯运行的高效、安全和舒适的需求。
因此,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电梯群控系统应运而生,其通过先进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实现对多台电梯的协同控制和优化调度,从而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基于PLC的电梯群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章将概述电梯群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架构,阐述PLC在电梯控制中的核心作用。
文章将详细介绍电梯群控系统的关键设计要素,包括电梯状态监测、乘客请求处理、电梯调度算法等,并分析这些要素如何共同影响电梯的运行性能。
接着,文章将探讨电梯群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通信延迟、控制精度、安全可靠性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文章将总结电梯群控系统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电梯群控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推动电梯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为现代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PLC技术概述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
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诞生以来,PLC技术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PLC以其高度的可靠性、灵活性和易于编程的特性,成为了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
PLC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源和编程器等。
中央处理单元负责执行用户程序,进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和数据处理等操作;存储器则用于存储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和数据等信息;输入输出接口则负责实现PLC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号转换和传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电梯群控技术
作者:季伟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5期
摘要:在现代社会当中,密布雄伟的高楼大厦已经成为了城市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象征。
用于寓居和作业的高层建筑不断增加,许多城市居民都寓居或许作业在各种高楼里。因为现代
的建筑动辄十几层二十几层,市民不能再像以往经过楼梯在建筑物内部移动,这就使得电梯的
运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建筑内部的人员众多,一部电梯很可能满足不了高层建筑内部的交通需
要,所以建筑物内通常装置多部电梯,协调人员的活动。为了能够提高电梯的运用效率,减少
市民等候电梯的时间,就需要电梯群控技术来进行调控。
关键词:电梯;群控技术;发展趋势
1、电梯群控的技术现状
1.1专家控制技术
在一些楼层较低,构造相对简略的建筑物中,电梯群控体系首要采纳专家操控的算法。专
家操控技术能够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运用各种数学办法得出最好的运行计划,对电梯的
作业状况进行调度。专家操控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处理数学模型处理不了的电梯调度疑问,能够
经过科学的计算办法得出电梯运行的最好计划,还能经过与以往状况的比照总结出建筑物内部
的人员活动规矩,到达电梯运行功率最大化。缺点是因为体系的运算能力有限,在一些十几层
二十几层的高层建筑显得构造杂乱、并不适用于过高的建筑层。
1.2模糊逻辑技术
1965年,一位美国人在研讨统计数据的区别时,提出了用从属函数联系来表示数据的区
别状况及设想。模糊逻辑算法即是树立在这种数学思想的基础上。模糊逻辑算法的作业原理是
运用含糊逻辑的概念,对电梯的交通办法进行分类,依据种类的不一样对电梯拟定操控的战
略。经过这种办法,能够充分发挥有关专业人士的办理经验,也能够参照专家的理论办理常识
对作业进行调整。摸糊逻辑算法不需要构建数学模型,十分契合东方人的思想特征和逻辑办
法,因此在韩国、日本等国都有十分广泛的运用。该技术还能与神经网络技术相联系,进一步
发展为主动生成函数、主动获取疑问的自适应体系。
1.3遗传算法技术
遗传算法技术的最大优点即是操作简略,能够同时进行并能运行多项任务。遗传算法是数
学中一种寻觅最优计划的计算办法,经过模仿自然界的物种遗传过程来得出最好答案。将一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疑问的众多候选答案作为一个种群,在一代一代的进化更迭中不断筛选,最终得出一个最优答
案,运用到电梯群控就表现为遗传算法技术。该技术能够直接对电梯进行实时调度,经过各项
参数的运算对电梯的调度进行协调,采纳最好的调集战略。遗传算法技术不仅仅能够满足单一
环境下的电梯群控,还能够依据环境的改变,对电梯群控战略作出调整,具有很强适应周围环
境的能力。
2、电梯群控调度策略
电梯群控调度策略即利用专家系统的方法和模糊理论处理高峰时间交通状况,根据专家规
则确定当前占主导地位的交通模式,产生与该模式相应的控制策略。模糊逻辑和模糊规则的使
用在20世纪90年代电梯群控系统调度中变得非常流行,模糊逻辑用于描述交通模式,模糊规
则包含在专家系统中用来实施更具有弹性的推理机制。
3、智能控制技术在现代电梯群控系统中的应用
3.1应用于电梯群控系统中的专家系统
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部分,也是诸多方法和观念的成
熟,部分已被引入控制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包括数据库、知识库、知识获取、推理机、
解释部分组成。知识获取是在这一领域获得大量的科学知识和专家经验。知识的表达可以很清
楚地表达专家的知识和思维,从而有用的规则被知识库所吸收。一些数据库用户目前使用的专
家系统的结果,其中,例如:每一个乘客在电梯的数量和位置信号,估计电梯的工作时间和估
计乘客的等待时间和其他一些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专家系统中的应用,专家把大量的一般推
理和判断工作经验,最后得出最合理的技术方案,从而消除了许多以前难以解决的困难,并使
控制系统更加完善,用专家系统来解决这类问题。它是一种用来处理和处理智能系统的知识和
经验,也就是完成一个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工作。
3.2电梯群控系统的大脑——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的研究历史悠久,数学家Pitts和心理学家McCulloch首先提出了简单的神经网
络模型,在未来的几十年里,BP神经网络算法,Hopfield经历坎坷,毫无疑问,已经广泛应
用于各个行业,尤其是有很多的注意电梯群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神经网络在电梯群控系统中的
应用,因为它具有非线性、随机性和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特点,精度高。同时,神经网络学习
具有通过调整网络连接权值来获得最优输入输出映射的优点。即使电梯群控系统的随机性是一
个主要特点,但与建筑物相比,神经网络是一个工作循环,但同时在不同的时期可能有类似的
工作条件,采样周期信息控制系统。如果周期足够小,将有足够的学习过程数据。
4、电梯群控的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专家操控技术、含糊逻辑技术、神经网络技术、遗传算法技术,是电梯群控体系中最常用
的四种技术类型。他们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缺点。比如神经网络技术进行运算的时间很
长;专家操控体系的运用环境太狭窄,只适合构造简略、楼层较低的建筑;含糊逻辑的成果不
够精确等。在将来的电梯群控中,需要将这几种技术联系起来运用,吸收每种智能技术的优
点,补偿各种智能技术的缺点。对于不一样的运用状况时,采纳不一样的智能技术模块进行操
控,能够完成电梯群控的智能化。这才是将来电梯操控技术的首要发展方向。
5、结论
我国目前在电梯群控技术上的水平还很低,运用的电梯群控体系也首要从国外引入。目前
我国电梯制作企业制作的电梯产品运行速度很低,不超越每秒三米。制作技术的水平低下和对
国外群控技术的依赖,让我国的电梯职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约束。对此,我国电梯职业应当竭
力研制自个的核心技术,对电梯群控技术进行开发,罗致国外的先进经验,完成将来电梯群控
体系的智能化,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杨祯山,邵诚.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控制与决策,2005,12:1321-1331.
[2]李东,王伟,邵诚.电梯群控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技术[J].控制与决策,2001,05:513-
517.
[3]马福军.电梯群控技术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
[4]李增昌.群控电梯智能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