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观潮_清晰版
- 格式:ppt
- 大小:5.46 MB
- 文档页数:40
【文学常识】《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间。
作者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重点字词】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在略无:毫无。
阙:通“缺”,空缺。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5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虽:即使。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御:驾。
疾:快。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678、飞漱其间。
漱:冲荡。
9、清荣峻茂:清:水清荣:树荣峻:山高茂:草盛。
10、哀转久绝绝:消失11、属引凄异。
属(zhǔ)引:接连不断。
属,动词,连接。
引,延长。
12、巴东三峡巫峡长、三:表示概数【翻译】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翻译: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6、素湍绿潭,回清倒。
翻译: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7、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翻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9、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翻译:每当到了初晴的日子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10、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翻译: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1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翻译:空荡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理解探究】《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免费)一、课内阅读。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崛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句子,完成练习。
(1)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①这两句话连用两个感叹号,写出了魏校长____ 的神情。
选文中体现这一点的还有“______”一词。
②“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有志者”的意思是______,“效”的意思是_____,“此生”指_____。
“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位父亲的托举早上9时左右,北京地铁四号线,还是像往常一样人潮拥挤。
那天,来北京旅游的他带着6岁的女儿乘坐地铁四号线去动物园玩。
出了地铁,他牵着女儿上了扶梯。
正当他和女儿上到中间时,缓慢运行的电梯突然停了一下,然后猝不及防地往回倒。
不过是1秒钟的时间,改变了一切。
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电梯出事了!第二反应就是一定要保护好女儿!好多站不稳的人,一下子摔倒了。
摔倒的人,又砸在了下面的人身上。
他和女儿也倒在了电梯上,不过幸运的是,他紧紧抓着女儿的手。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从压在身上层层叠叠的人中,使劲把女儿拉过来,再用力把地高高举起来——这样,摔倒的人再也压不到她了。
几秒钟后,电终于停下来了。
那几秒钟,对他来说像过了一个世纪,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女儿一定没事,女儿一定没事”。
初中语文目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3.*生命,生命(杏林子)4.紫藤萝瀑布(宗璞)5.童趣(沈复)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第二单元6.理想(流水河)7.*短文两篇行道树(张晓风)第一次真好(周素珊)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10.《论语》十则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第三单元11.春(朱自清)12.济南的冬天(老舍)13.*山中访友(李汉荣)14.*秋天(何其芳)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第四单元16.化石吟(张锋)17.看云识天气18.*绿色蝈蝈(法布尔)19.*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20.*山市(蒲松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探索月球奥秘第五单元21.风筝(鲁迅)22.羚羊木雕(张之路)23.*散步(莫怀戚)24.*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纸船(冰心)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第六单元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7.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28.*女娲造人(袁珂)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30.*寓言四则赫耳墨斯与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追寻人类起源※篇目前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标有*的是略读课文。
课外古诗词: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名著导读:《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附录:硬笔书法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阅读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3.*丑小鸭(安徒生)4.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5.伤仲永(王安石)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第二单元6.*黄河颂(光未然)7.最后一课(都德)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10.木兰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第三单元11.邓稼先(杨振宁)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13.*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第四单元16.社戏(鲁迅)17.安塞腰鼓(刘成章)18.*竹影(丰子恺)19.*观舞记(冰心)20.口技(林嗣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第五单元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22.荒岛余生(笛福)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24.*真正的英雄(里根)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两小儿辩日《列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第六单元26.珍珠鸟(冯骥才)27.斑羚飞渡(沈石溪)28.*华南虎(牛汉)29.*马(布封)30.*狼(蒲松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名著导读:《童年》《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汉语词类表(实词)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阅读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2.芦花荡(孙犁)3.蜡烛(西蒙诺夫)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5.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芩)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第二单元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7.背影(朱自清)8.台阶(李森祥)9.老王(杨绛)10.信客(余秋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让世界充满爱第三单元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12.桥之美(吴冠中)13.苏州园林(叶圣陶)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15.说"屏"(陈从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第四单元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17.奇妙的克隆(谈家桢)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19.生物入侵者(梅涛)20.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走上辩论台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陶渊明)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核舟记(魏学洢)24.大道之行也(《礼记》)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第六单元26.三峡(郦道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8.观潮(周密)29.湖心亭看雪(张岱)30.诗四首归园田居(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游山西村(陆游)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怎样搜集资料课外古诗词:长歌行(少壮不努力)(汉乐府)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野望(王绩)送友人(李白)黄鹤楼(崔颢)秋词(刘禹锡)鲁山山行(梅尧臣)浣溪沙(苏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附录:欣赏王羲之书法汉语词类表(虚词)八年级下册课文目录阅读第一单元1.藤野先生(鲁迅)2.我的母亲(胡适)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第二单元6.雪(鲁迅)7.雷电颂(郭沫若)8.短文两篇(巴金)日月9.海燕(高尔基)10.组歌(节选)(纪伯伦)浪之歌之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寻觅春天的踪迹第三单元11.敬畏自然(严春友)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刚)13.旅鼠之谜(位梦华)14.大雁归来(利奥波德)15.喂--出来(星期一)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第四单元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1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18.吆喝(萧乾)19.春酒(琦君)20.俗世奇人(冯骥才)刷子李泥人张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到民间采风去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吴均)(骈文)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3.马说(韩愈)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5.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第六单元26.小石潭记(柳宗元)27.岳阳楼记(范仲淹)28.醉翁亭记(欧阳修)29.满井游记(袁宏道)30.诗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己亥杂诗(龚自珍)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背起行囊走四方课外古诗词:赠从弟(其二)(刘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无题(李商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登飞来峰(王安石)清平乐•村居(辛弃疾)名著导读:《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凡尔纳)《名人传》(罗曼•罗兰)附录:欣赏唐人狂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标点符号用法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阅读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毛泽东)2.雨说(郑愁予)3.星星变奏曲(江河)4.外国诗两首蛔蛔与蛐蛐夜(叶赛宁)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第二单元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7.《傅雷家书》两则8.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微笑着面对生活第三单元9.故乡(鲁迅)10.孤独之旅(曹文轩)11.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12.心声(黄蓓佳)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15.短文两篇《不求甚解》(邓拓)《谈读书》(培根)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第五单元17.智取生辰纲(施耐庵)18.杨修之死(罗冠中)19.范进中举(吴敬梓)20.香菱学诗(曹雪芹)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第六单元21.陈涉世家(司马迁)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23.隆中对(陈寿)24.出师表(诸葛亮)25.词五首望江南(温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渔家傲(范仲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武陵春(李清照)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课外古诗词:《观刈麦》(白居易)《月夜》(刘方平)《商山早行》(温庭筠)《卜算子咏梅》(陆游)《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名著导读:《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附录:1.怎样读诗2.怎样读小说3.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4.常用修辞格简表九年级下册课文目录阅读第一单元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2.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4.外国诗两首祖国(莱蒙托夫)黑人谈河流(休斯)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5.孔乙己(鲁迅)6.蒲柳人家(刘绍棠)7.变色龙(契诃夫)8.热爱生命(杰克•伦敦)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9.谈生命(冰心)10.那树(王鼎钧)11.地下森林狂想(张抗抗)12.人生(勃兰兑斯)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13.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14.变脸(节选)(魏明伦)15.枣儿(孙鸿)16.音乐学习(节选)(勒曼)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第五单元17.公输《墨子》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9.鱼我所欲也《孟子》20.《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左传》2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3.愚公移山《列子》24.《诗经》两首关睢蒹葭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外古诗文背诵《从军行》(杨炯)《月下独酌》(李白)《羌村三首》(之三)(杜甫)《登楼》(杜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望月有感》(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别云间》(夏完淳)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剌《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附录: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5篇)钱塘江大潮是三大涌潮之一,也是我国著名风景之一,你看过潮涌么?文章作者逼真地写出大潮到来的时候万马奔腾、山崩地裂的壮观景象,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同作者一起感受潮水的浩大。
下面,下面是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5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观潮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作者按照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的涌潮。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观:观看。
潮:指钱塘江大潮”。
:观赏钱塘江大潮。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
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
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
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
“裂”是裂开。
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裂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立刻。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
隐:藏起来,看不见。
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
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
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八年级(上)语文文学常识(人教版)1.《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选自《人民日报》。
(新闻也叫消息,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篇新闻不可少的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新闻表达方式应以叙述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议论)2.《芦花荡》作者孙犁,选自《孙犁文集》,著作有《芦花荡》《荷花淀》等。
(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小说故事情节过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小说的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神态、语言、动作、肖像描写)3.《蜡烛》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作家,本文为一篇通讯。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巧用“反语”)5.《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聂华苓,选自《人民日报》。
(巧用“矛盾”内涵深)6.《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鲁迅,选自《朝花夕拾》。
(欲扬先抑)7.《背影》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使人、学者,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朴实)8.《台阶》作者李森祥,选自小说集《台阶》。
(细节、线索清晰)9.《老王》作者杨绛,选自《杨绛散文》。
(以小见大;按逻辑顺序写)10.《信客》作者余秋雨,选自《秋雨散文》。
(质朴典雅,精辟畅达)11.《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
(说明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周密严谨)12.《桥之美》作者吴冠中,现代画家,本文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
(美学小品文;按逻辑顺序写;语言生动,优美含蓄)13.《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特征鲜明,结构清晰,善用说明方法)14.《故宫博物院》作者黄传惕(tì),选自《地理知识》。
(空间顺序,条理清晰;多种方法,说明准确)15.《说“屏”》选自《陈从周散文》,作者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精品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2分)一、选择题。
下面各小题均有 A、B、C、D 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 )”里。
(15分)1.下列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A. 鼎沸(dǐnɡ fèi) 地震(dì zhèn) 霎时(shà sh í)B.愚昧(yú mèi) 卵石(nuǎn shí) 芦苇(lú wěi)C.霸占(bà zhàn) 横贯(hénɡɡuàn) 屹立(yì lì)D.顿时(dùn shí) 浩荡(hào dànɡ) 民俗(mín sú)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闷雷滚动”中的“闷”ɡ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闷热 B.沉闷 C.闷头 D.闷声不响3.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振耳欲聋浩浩荡荡 B.鸦鹊无声响彻云宵C.人生鼎沸悄无声息 D.坑坑洼洼风平浪静4.“箪”是古代盛饭的圆竹器,下列与“箪”字读音相同的是 ( ) A.竹 B.单 C.甲 D.笔5.下面四个字中,最可能与“宝玉”有关的是( )A. B.诀 C.玦 D.抉6.你觉得“痒”应属于什么字?( )。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7.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A.虽然……但是…… B.不仅……而且……C.不是……而是…… D.因为……所以……(1) 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________看到了就要成熟的稻谷, ________看到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 )(2)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的_____一簇蒲公英,_____一穗剪秋罗。
( )(3)____在星星的怀抱中我感到宁静而舒服,___我很快就睡着了。
( )(4)__ ____大潮还没有来,________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2024年中考备考之朗读设计——重音停连语气语调节奏表情朗读符号一停连(一)什么叫停连?停连是指在有声语言的流动过程中声音的中断和连续。
语音上的间歇叫停顿;不中断的地方叫连接。
[停连]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标明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
(二)什么时候需要停连?停连有时是朗读者为调节气息的需要,有时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有时是朗读者为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有时为了满足听者思考、理解和接受也是需要停连的。
(1)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着,盼望设计理由:重读“盼望”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静静地等待春天来临;重读“来”和“近”是为了表现当春天真的来临时,作者内心的激动、惊喜。
在“来了”“近了”前面停顿,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春天来临是有一个过程的。
(2)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着,盼望设计理由:“东风来了”要连读,不应该停顿,这样更能体现出作者内心激动的心情。
(3)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
等到快日落的时..的∨山.的肌肤候,微黄..。
..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设计理由:“镶”“露”“穿”“斜射”等动词重读,增添了动感,透露出薄雪和小山的灵气;“白色”“暗黄”“微黄”“粉色”等词语渲染出一个暖色调的冬天,重读这些词语,将语词间透露出的作者的愉悦心情表达出来;“花衣”“肌肤”是作者巧妙的联想,表达了对济南发自内心的热爱,重读这些词,要带有欣赏和喜爱的语气。
提示:重音和停连的设计可以有所不同,设计是建立在读者对文本的情感把握之上。
浜烘暀,鐗?鍏勾绾?涓婂唽,璇枃,鏂囪█鏂?缈昏瘧,鍙?鍏勾绾т笂鍐屾枃瑷€鏂囩炕璇戝強璇惧鍙よ瘲璇嶈儗璇碉紙2013-9锛?绗?1璇韭?聽妗冭姳婧愯1锛庝笢鏅嬪お鍏冨勾闂达紝鏈変竴涓闄典汉浠ユ崟楸间綔涓鸿亴涓氥€傛湁涓€澶╀粬娌跨潃婧按鍒掕埞锛屽繕璁颁簡璺▼鐨勮繙杩戙€傚拷鐒堕亣鍒颁竴鐗囨鑺辨灄锛岀敓闀垮湪婧祦鐨勪袱宀革紝闀胯揪鍑犵櫨姝ワ紝涓棿娌℃湁鍒殑鏍戯紝鑺辫崏閬嶅湴锛岄矞鑹宠€岀編涓斤紝钀借嫳绾风悍銆傛笖浜哄杩欑缇庢櫙鎰熷埌闈炲父璇у紓銆傚啀寰€鍓嶈蛋锛屾兂璧板埌鏋楀瓙鐨勫敖澶淬€?2.鏋楀瓙鐨勫敖澶村氨鏄邯姘村彂婧愮殑鍦版柟锛屼究鍑虹幇涓€搴у北锛屽北涓婃湁涓皬娲炲彛锛屾礊閲岄殣闅愮害绾︽湁鐐瑰厜浜€傛笖浜哄氨涓笅灏忚埞锛屼粠娲炲彛杩涘幓銆傝捣鍒濓紝娲炲彛寰堢嫮绐勶紝鍒氬ソ瀹逛竴涓汉閫氳繃銆傚張璧颁簡鍑犲崄璧帮紝绐佺劧鍙樺緱寮€闃旀暈浜簡銆傦紙鍛堢幇鍦ㄤ粬鐪煎墠鐨勬槸锛変竴鐗囧钩鍧﹀紑闃旂殑鍦熷湴锛屼竴鎺掓帓鏁撮綈鐨勬埧鑸嶏紝鏈夎偉娌冪殑鐢板湴锛岀編涓界殑姹犳布銆佹鏍戙€佺鏋椾箣绫汇€傜敯闂村皬璺氦閿欑浉閫氾紝鍥涢€氬叓杈撅紝鏉戣惤闂撮浮楦g嫍鍙箣澹伴兘澶勫鍙互鍚埌銆備汉浠湪鐢伴噹闂存潵鏉ュ線寰€锛岃€曠鍔充綔锛岀敺濂崇殑绌挎埓璺熸鑺辨簮澶栭潰鐨勪汉瀹屽叏涓€鏍枫€傝€佷汉鍜屽瀛愪滑涓釜閮藉畨闂插揩涔愩€?3.锛堟婧愪腑浜猴級鐪嬭浜嗘笖浜猴紝鎰熷埌闈炲父鎯婂锛岄棶娓斾汉浠庡摢鍎挎潵鐨勩€傛笖浜鸿灏戒綔浜嗗洖绛斻€傦紙鏈変汉锛夊氨閭€璇锋笖浜哄埌鑷繁瀹堕噷鍘伙紝鎽嗕簡閰掞紝鍙堟潃楦″仛楗紙鏉ユ寰呬粬锛夈€傛潙瀛愰噷鐨勪汉鍚鏈夎繖涔堜竴涓汉锛屽氨閮芥潵鎵撳惉娑堟伅銆備粬浠嚜宸辫浠栦滑鐨勭鍏堜负浜嗚翰閬跨Е鏃剁殑鎴樹贡锛岄鐫€濡诲瓙鍎垮コ鍜屼埂閭讳滑鏉ュ埌杩欎釜璺熶汉涓栭殧缁濈殑鍦版柟锛屼笉鍐嶅嚭鍘伙紝鍥犺€岃窡澶栭潰鐨勪汉鏂粷浜嗘潵寰€銆備粬浠棶鐜板湪鏄粈涔堟湞浠o紝绔熺劧涓嶇煡閬撴湁杩囨眽鏈濓紝鏇翠笉蹇呰榄忔檵浜嗐€傝繖娓斾汉鎶婅嚜宸卞惉鍒扮殑浜嬩竴涓€璇︾粏鍦板憡璇変簡浠栦滑锛岄偅浜涗汉鍚舰閮芥劅鍙硅捣鏉ャ€傚叾浣欑殑浜哄悇鑷妸娓斾汉閭€璇峰埌鑷繁瀹朵腑锛岄兘鎷垮嚭閰掗キ鏉ユ寰呬粬銆傛笖浜洪€楃暀浜嗗嚑澶╁悗锛屽悜鏉戦噷浜哄憡杈炪€傝繖閲岀殑浜哄憡璇変粬璇达細鈥滄垜浠繖涓湴鏂逛笉鍊煎緱瀵瑰杈圭殑浜鸿鍟娿€傗€?4.娓斾汉鍑烘潵浠ュ悗锛屾壘鍒颁簡浠栫殑鑸癸紝灏遍『鐫€鏉ユ椂鐨勮矾鍒掑洖鍘伙紝澶勫浣滀簡鏍囪銆傚埌浜嗛儭鍩庯紝鍘绘嫓瑙佸お瀹堬紝鎶ュ憡浜嗚繖鐣粡鍘嗐€傚お瀹堢珛鍗虫淳浜鸿窡鐫€浠栧墠鍘伙紝瀵绘壘鍏堝墠鎵€鍋氱殑鏍囪锛岀珶鐒惰糠澶变簡鏂瑰悜锛屽啀涔熸壘涓嶅埌閫氬線妗冩簮鐨勮矾浜嗐€?5.鍗楅槼鍒樺瓙楠ユ槸涓織鍚戦珮娲佺殑闅愬+锛屽惉鍒拌繖浠朵簨鍚庯紝楂橀珮鍏村叴鍦版墦绠楀墠寰€锛屼絾鏈兘瀹炵幇銆備笉涔咃紝浠栧洜鐥呭幓涓栥€傛鍚庡氨鍐嶄篃娌℃湁浜烘帰璁挎鑺辨簮浜嗐€?绗?2璇?鐭枃涓ょ瘒锛?锛夐檵瀹ら摥灞变笉涓€瀹氳楂橈紝鏈変粰浜猴紙灞呬綇锛夊氨鏈夊悕锛涙按涓嶄竴瀹氳娣憋紝鏈夐緳锛堝眳浣忥級灏辨湁鐏垫皵浜嗐€傝繖闂寸畝闄嬬殑鎴垮瓙锛屽ソ灏卞ソ鍦ㄤ富浜烘湁缇庡ソ鐨勫痉琛屻€傝嫈鐥曠ⅶ缁匡紝闀垮埌闃朵笂锛涜崏鑹查潚钁憋紝鏄犲叆甯橀噷銆傝皥璋堢瑧绗戠殑鏄闂笂鍗氳€咃紝鏉ユ潵寰€寰€鐨勬病鏈夌矖閯欑殑浜恒€傚彲浠ュ脊濂忕礌鏈寸殑鍙ょ惔锛屾祻瑙堢弽璐电殑浣涚粡銆傛病鏈夛紙鍢堟潅鐨勶級闊充箰鎵颁贡鑰虫湹锛屾病鏈夋垚鍫嗙殑鍏枃鍔崇疮韬績銆傦紙瀹冨ソ姣旓級鍗楅槼璇歌憶浜殑鑽夊簮锛岃タ铚€鎵泟鐨勭巹浜€傚瓟瀛愯锛氭湁浠€涔堢畝闄嬬殑鍛紵锛?锛夌埍鑾茶1.姘翠笂銆佸湴涓婂悇绉嶈崏鏈ㄧ殑鑺憋紝鍙埍鐨勫緢澶氥€傛檵鏈濈殑闄舵笂鏄庡敮鐙枩鐖辫強鑺便€傝嚜浠庡攼鏈濅互鏉ワ紝涓栦汉澶у寰堝枩鐖辩墶涓广€傛垜鍒欏敮鐙枩鐖辫幉鈥斺€旇幉浠庢筏娉ヤ腑鐢熼暱鍑烘潵锛屽嵈涓嶅彈娉ョ殑娌炬煋锛屽畠缁忚繃娓呮按娲楁钉鍗村苟涓嶆樉寰楀鑹筹紝瀹冪殑鑼庝腑绌哄鐩达紝娌℃湁缂犵粫鐨勮敁锛屼篃娌℃湁鏃侀€哥殑鏋濓紝棣欐皵杩滄挱锛屾洿鏄惧緱娓呰姮锛屽畠绗旂洿鍦版磥鍑€鍦扮珛鍦ㄦ按涓紝鍙彲浠ヤ粠杩滃瑙傝祻锛屽嵈涓嶈兘璐磋繎鍘荤帺寮勫晩銆?2.鎴戣涓猴紝鑿婃槸鑺变腑鐨勯殣澹紱鐗′腹锛屾槸鑺变腑鐨勫瘜璐佃€咃紱鑾叉槸鑺变腑鍚涘瓙銆傚攭锛佸浜庤強鑺辩殑鐖卞ソ锛岄櫠娓婃槑浠ュ悗寰堝皯鏈夊惉鍒颁簡銆傚浜庤幉鐨勭埍濂斤紝鍍忔垜涓€鏍风殑杩樻湁璋佸憿锛熷浜庣墶涓圭殑鐖卞ソ锛岄偅褰撶劧鏄湁寰堝鐨勪汉浜嗐€?绗?3璇韭?鏍歌垷璁?1.鏄庢湞鏈変釜鎵嬭壓鐗瑰埆绮惧阀鐨勪汉锛屽悕瀛楀彨鍋氱帇鍙旇繙锛屼粬鑳藉鐢ㄧ洿寰勪竴瀵哥殑鏈ㄥご锛岄洉鍒诲嚭瀹銆佸櫒鍏枫€佷汉鐗╋紝浠ュ強椋為笩銆佽蛋鍏姐€佹爲鏈ㄣ€佺煶澶达紝娌℃湁涓€浠朵笉椤虹潃鏈ㄥご鍘熸潵鐨勬牱瀛愭ā鎷熸煇浜涗笢瑗跨殑褰㈢姸鐨勶紝鍚勬湁鍚勭殑绁炴儏濮挎€併€備粬鏇剧粡閫佺粰鎴戜竴涓敤鏋滄牳闆曟垚鐨勫皬鑸癸紝鍘熸潵鍒荤殑鏄嫃涓滃潯娉涜垷浜庤丹澹佷箣涓嬨€?2.灏忚埞浠庤埞澶村埌鑸瑰熬闀垮害澶х害鍏垎澶氱偣鍎匡紝楂樺ぇ绾︿袱绮掗粛瀛愬乏鍙炽€備腑闂撮珮璧疯€屽鏁炵殑鏄埞鑸憋紝鍒荤潃鐢ㄧ鍙跺仛鎴愮殑鑸圭瑕嗙洊鐫€瀹冦€傝埞鑸辨梺杈硅緹鏈夊皬绐楋紝宸﹀彸鍚勫洓鎵囷紝涓€鍏卞叓鎵囥€傛帹寮€绐楁埛鏉ョ湅锛岄洉鍒荤潃鑺辩汗鐨勬爮鏉嗗乏鍙崇浉瀵广€傚叧涓婄獥鎴凤紝灏辫鍙宠竟鍒荤潃鈥滃北楂樻湀灏忥紝姘磋惤鐭冲嚭鈥濓紝宸﹁竟鍒荤潃鈥滄竻椋庡緪鏉ワ紝姘存尝涓嶅叴鈥濓紝鐢ㄧ煶闈掓秱鍦ㄥ埢瀛楃殑鍑瑰銆?3.鑸瑰ご鍧愮潃涓変釜浜猴紝涓棿鎴寸潃楂橀珮鐨勫附瀛愬苟涓旈暱鐫€娴撳瘑鑳″瓙鐨勪汉鏄嫃涓滃潯锛屼經鍗板潗鍦ㄥ彸杈癸紝椴佺洿鍧愬湪宸﹁竟銆傝嫃涓滃潯銆侀粍椴佺洿鍏卞悓鐪嬬潃涓€杞村瓧鐢绘墜鍗枫€備笢鍧$敤鐨勫彸鎵嬫嬁鐫€鎵嬬敾鐨勫墠绔紝宸︽墜鎵剁潃椴佺洿鐨勮剨鑳屻€傞瞾鐩村乏鎵嬫嬁鐫€鎵嬪嵎鐨勬湯绔紝鍙虫墜鎸囩潃鎵嬪嵎锛屽ソ鍍忓湪璇翠粈涔堛€備笢鍧¢湶鍑哄彸鑴氾紝椴佺洿闇插嚭宸﹁剼锛屽悇鑷暐寰晶鐫€韬瓙锛屼粬浠揣闈犵潃鐨勪袱鑶濓紝閮介殣钄藉湪鎵嬪嵎涓嬮潰鐨勮。
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原文+预习+知识点+图文解读+课件知识点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我会写:潮cháo(热潮、观潮、心潮澎湃)据jù(据守、据说、据为己有)堤dī(河堤、大堤、千里之堤)阔(广阔、宽阔、高谈阔论)盼pàn(期盼、盼望、左顾右盼)滚gǔn(翻滚、滚动、滚瓜烂熟)顿dùn(顿悟、顿时、茅塞顿开)逐zhú(追逐、逐渐、随波逐流)渐jiàn(渐渐、渐变、循序渐进)堵dǔ(堵塞、堵车、堵截、围堵)犹yóu(犹豫、犹如、虽死犹生)崩bēng(崩溃、崩盘、土崩瓦解)震zhèn(地震、震动、震耳欲聋)霎shà(霎时、一霎、片霎、半霎、霎时间)余yú(剩余、余波、高兴之余)多音字:笼:lónɡ(鸡笼、蒸笼)lǒnɡ(笼罩、笼络)闷:mēn(闷热、闷声不响) mèn(烦闷、闷闷不乐)号:háo(号叫、风号浪吼)hào(号令、括号)隆:lōnɡ(轰隆、黑咕隆咚) lónɡ(隆隆、兴隆)观:ɡuān(观看、奇观)ɡuàn(道观、白云观)薄bó (薄弱、单薄、薄雾) bò (薄荷)近义词:顿时——立刻奔腾——奔驰依旧——依然屹立——矗立犹如——如同宽阔——宽广反义词:宽阔——狭窄平静——喧闹人声鼎沸——鸦雀无声风号浪吼——风平浪静理解词语:霎时:形容时间极短。
余波:指事件结束以后留下的影响。
课文中指潮头过去以后留下的水浪。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