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木聚糖Microsoft Word 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L-阿拉伯糖的综述摘要:1、L-阿拉伯糖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其甜味是蔗糖的50%2、L-阿拉伯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之功效,而且效果明显,被日本国用做糖尿病和高血脂病人的保健食品;3、L-阿拉伯糖还可以作为无糖的甜味剂,安全无副作用,比木糖醇强,在蔗糖中添加3.5%L-阿拉伯糖,能有效地阻止糖的吸收;4、结论:L-阿拉伯糖是无糖劲酒的最佳选择,比木糖醇有更多的优点,也是降脂、降糖保健品的功效成分;缺点是价格每公斤比木糖醇贵4-5倍。
一、基本信息L-阿拉伯糖广泛存在于粮食、水果等皮壳里,几千年来人们都食用L-阿拉伯糖,但是现代社会由于农药、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抛弃了粮食、水果的皮壳,导致了日常饮食中几乎摄入不到L-阿拉伯糖等功能性无热量糖,也就产生了大量的“三高一超”的富贵病。
人类食用的糖类,如日常生活中各种食品饮料所含糖类,大部份均是d-型,如 d-葡萄糖,d-果糖。
因为人体的酶系只能代谢d-型糖类,即使是摄人 d-型和 L-型混合的糖类,人体亦只消化吸收其d-型部分,而 L-型部分,则成为无能量物质被排泄掉。
之所以提出研究 L-型糖,是为适应社会上摄人热量过高,产生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特殊人群的需要。
近年来,科学家和营养学家就L-阿拉伯糖在肠道内对糖类代谢的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临床试验表明L-阿拉伯糖对蔗糖的代谢转化有阻断作用,使得其在减肥、控制糖尿病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看好。
二、结构与功能(一)结构L-阿拉伯糖,原是一种从阿拉伯树分泌的胶体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和物理方法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右旋单糖,它广泛的存在于植物中,但是很少以游离的形式存在,通常与其他单糖结合,以杂多糖的形式存在于胶体、半纤维素、多糖及某些糖苷中。
L-阿拉伯糖含量较高的植物组织有玉米皮、玉米棒芯、稻子、麦子等谷类以及甜菜、苹果等植物细胞壁的办纤维素和果胶质中。
L-阿拉伯糖为白色晶体性粉末,无气味,有甜味(甜度为蔗糖的50%左右),熔点为159-160℃,溶于水和甘油,而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L-阿拉伯糖可在甲醇和乙醇中得到结晶,对热和酸的稳定性高。
L-阿拉伯糖解酒功能及机制王成福;杜瑞锋;李林;朱道辰;刘杏荣【摘要】To study the sobering effect of L-arabinose on drunk mice, and to explore the optimal amount of daily L-arabinose intake for sober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 level of mice liver, adult mic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assigned into five groups. One-time liquor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all mice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15 mL/kg (56 %vol Hongxing Erguotou/mice body weight). Then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L-arabinose of four dosages (low, medium, medium-high, and high) was performed before, at the same time of, and after liquor administration. The righting reflex disappearing time and recovering time, drunk rate, and sober rate were used as the evaluating indexes. In addition, ALDHof liver was observed by ELISA Ki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oral intake of L-arabinose (6 g/kg) could significantly prevent drunk of mice, and improve sober rate of mice. Besides, L-arabinose could improve the secretion of 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in mice liv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Larabinose could effectively prevent drunkenness and relieve alcoholism symptoms especially before drinking.%考察L-阿拉伯糖对小鼠醉酒模型的解酒作用和机制, L-阿拉伯糖对饮酒后小鼠的肝脏中乙醛含量的变化的影响等生物功能学作用, 为其在缓解酒精对肝脏和肠胃的损伤, 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按照15mL/kg 体重以56 %vol 红星二锅头酒一次性灌喂法建立小鼠醉酒模型, 采用L-阿拉伯糖低、中、中高、高4种剂量进行酒前、同时、酒后3种方式灌喂干预, 以翻正反应消失时间、翻正反应消失持续时间和醉酒率、醒酒率作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 与模型组比较, 口服中剂量以上的L-阿拉伯糖可显著减少小鼠醉酒率和醒酒率.此外, 通过检测乙醛脱氢酶在肝脏中的浓度变化, 发现服用L-阿拉伯糖能够促进乙醛脱氢酶的分泌.L-阿拉伯糖具有显著的解酒醒酒的功能, 尤其酒前服用能够有效改善酒精中毒的症状.【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5页(P138-142)【关键词】L-阿拉伯糖;乙醛脱氢酶;解酒;醉酒模型;小鼠【作者】王成福;杜瑞锋;李林;朱道辰;刘杏荣【作者单位】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 山东禹城 251200;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 山东禹城 251200;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 山东禹城 251200;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 江苏镇江 212013;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 江苏镇江 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R333L-阿拉伯糖又称为L(+)-树胶醛糖、L(+)-阿戊糖,是一种以阿拉伯聚糖、木聚糖等形式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五碳醛糖(CH2OH(CHOH)3CHO)。
加酶可提高向日葵籽的营养价值——阿拉伯聚糖酶、果胶酶
和木聚糖酶的新作用
王永军;Preben Sorensen
【期刊名称】《国外畜牧学:饲料》
【年(卷),期】1997(0)4
【摘要】营养学家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在不降低家禽饲料饲喂价值和消化率的前提下、使家禽饲料配方达到成本最优化。
这就要求,对新的营养技术以及与提高饲料饲喂价值有关的特殊产品开发和应用,进行不断探索。
【总页数】3页(P18-20)
【关键词】向日葵;向日葵籽;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
【作者】王永军;Preben Sorensen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5
【相关文献】
1.环状芽孢杆菌A6产生的果胶酶和木聚糖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J], 李立恒;谢达平;兰时乐
2.加酶可提高向日葵籽的营养价值——阿拉伯聚糖聚,果胶酶和木聚糖酶… [J], Soren.,P;王永军
3.木聚糖酶和果胶酶对小麦-玉米-豆粕型日粮的体外酶解研究 [J], 马文锋;毛培;刘
芦鹏;王占彬;朱艳芝;张邦;郭亮
4.枯草芽孢杆菌B2中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J], 陈青
5.嗜碱细菌碱性果胶酶的研究——Ⅰ.菌种筛选、产酶条件和酶作用条件的研究 [J], 黄诗笺;卢振祖;陈漱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L-阿拉伯糖的生理功能及应用发展作者: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4年第10期食糖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之一,其中蔗糖是主要代表。
蔗糖的使用由来已久,尤其是儿童对蔗糖甜味的特有味感依赖性是难以替代的。
如何既保持人们熟悉的蔗糖味道,又能避免其给身体带来的负面作用,曾一度成为困扰食品行业的问题。
近年来科学家和营养学家就功能糖(醇)的低糖、营养等健康新概念展开了大量研究,其中针对L-阿拉伯糖(L-Arabinose)在肠道内对糖类代谢的作用也做了大量的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表明:L-阿拉伯糖对蔗糖的代谢转化具有阻断作用,使其在减肥、控制糖尿病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看好。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其列入食品添加剂目录,美国临床分泌协会批准其列入抗肥胖症治疗使用食品、营养制品和非处方产品目录,美国医疗协会将其列入抗肥胖剂的营养补充剂或非处方药;日本厚生省特定保健用食品清单中则将L-阿拉伯糖列入调节血糖专用特殊保健食品添加剂。
2008年,我国卫生部第12号公告批准L-阿拉伯糖为新资源食品,使用范围为各类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此外,L-阿拉伯糖还在生物试验、生物工程、香精香料等方面有较多应用。
定义及物理性质L-阿拉伯糖是一种戊醛糖,广泛存在于植物中,通常与其他单糖结合,以杂多糖的形式存在于胶、半纤维素、果胶酸、细菌多糖及某些糖苷中。
在许多松柏科(如红杉)树的心材中含有游离状态的L-阿拉伯糖。
L-阿拉伯糖为白色晶体,无气味,相对密度1.625,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不溶于醚、甲醇和丙酮。
L-阿拉伯糖有类似蔗糖的甜味,但甜度只有其一半左右,溶解度低于砂糖;酸、热稳定。
L-阿拉伯糖的质量标准见表1。
生产工艺及技术发展现状日本在L-阿拉伯糖工业生产领域的技术及应用研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这些工艺均受水解产物浓度低的影响,后续分离、纯化较为困难,产量受限,成本居高不下。
近几年,L-阿拉伯糖的生产技术进步较快,采用连续色谱分离床分离技术可以得到组分较高的L-阿拉伯糖,但是若单一生产这一种产品,原料利用率仍然较低,环保压力较大,难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饲料学复习题(动物科学)第一章:1、有关概念:饲料、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作用,可租金动物生长或修补组织、调节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称之营养、食物所含的养分,生物从外界摄取养料滋补身体以维持其生命。
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饲料的化学组成与动物营养的学问营养物质(营养素)、能作植物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各种无机和有机物质。
等。
2、饲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饲料化学饲料营养价值评价饲料分类饲料原料饲料与人畜卫生饲料配合第二章:1、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类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所组成。
2、碳水化合物分为几类?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功能。
分为:单糖低聚糖多聚糖其他化合物(1)供给能量(2)构成细胞和组织(3)节省蛋白质(4)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5)抗酮体的生成(6)解毒7)加强肠道功能3、常见单糖有那些?答:丙丁戊己庚和衍生糖4、常见寡(聚)糖有那些?它们对动物有何作用?答:双三四五六糖。
5、动物体内的多糖。
答:动物体内多糖主要以糖原为主,作为营养性多糖。
除此之外还有结合糖。
6、何谓非淀粉多糖?它们为何被称为抗营养因子。
是植物的结构多糖的总称,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主要包括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α-半乳糖苷、果胶聚糖等,其中前两者占SNSP的30%。
单胃动物不能分解SNSP,所以它不具备营养作用。
而且因为SNSP本身能结合大量的水,使采食动物消化道的食糜体积增大,黏度增加,并形成凝胶,这会干扰消化酶的功能和吸收作用,影响食糜在小肠中的滞留时间,引起微生物异常繁殖,造成动物生长受阻,降低饲料消化率和代谢能,所以它不仅是一种非营养因子,还是一种抗营养因子。
7、粗蛋白质。
蛋白质转换系数6.23。
饲料中所有含氮物质统称为粗蛋白,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含氮物。
8、蛋白质分为几大类?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按生理功能:结构蛋白贮藏蛋白生物活性蛋白按分子形状: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化学组成:单纯蛋白质复合蛋白质和衍生蛋白质。
阿拉伯半乳聚糖分子式
阿拉伯半乳聚糖分子式是C5H8O4,它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常被用作食品添
加剂和工业原料。
阿拉伯半乳聚糖是由阿拉伯糖与半乳糖组成的线性聚合物,它们通过α-1,3-醛脱水缩合反应而形成。
阿拉伯半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增稠、稳定乳化和成膜的特性。
它常被用来制作果冻、糖果、奶昔、冻品等,以提高其质地和口感。
由于阿拉伯半乳聚糖对水有很强的吸附力,能够形成凝胶状物质,因此经常被用作食品的凝固剂。
此外,阿拉伯半乳聚糖还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得到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作缓释
药物,通过调节释放速率,延长药物效果。
在化妆品中,阿拉伯半乳聚糖可以增加产品的粘稠度和黏度,改善质感。
由于阿拉伯半乳聚糖具有天然、无毒、低过敏性等特点,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批
准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然而,对于部分人群可能存在过敏反应,故对于过敏体质者需谨慎使用。
总之,阿拉伯半乳聚糖分子式为C5H8O4,它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广泛应用
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为产品提供增稠、稳定乳化和凝固等作用。
l-阿拉伯糖醇阿拉伯糖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的食品添加剂,它是一种可溶性的多元醇物质,具有甜度高、低热量、不引起蛀牙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阿拉伯糖醇的定义、制备、应用以及其在健康方面的影响。
阿拉伯糖醇,也被称为甘露醇,是一种具有甜味的多元醇化合物。
它的化学名称是1,2,3,4,5,6-六羟基己烷,在天然界中普遍存在于很多水果和植物中。
阿拉伯糖醇是一种无色结晶,它的甜度约为蔗糖的一半,而其卡路里含量却只有蔗糖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低热量食品中。
阿拉伯糖醇的制备通常通过密封培养Gluconobacter oxydans等微生物在发酵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为阿拉伯糖醇。
这种制备方法低毒、高效、环保,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阿拉伯糖醇也可以通过氢化合成法在实验室中制备。
由于阿拉伯糖醇具有优异的甜味和低热量的特点,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目前,阿拉伯糖醇被用于生产糖果、巧克力、口香糖、饮料和口服药等多种食品和药品中。
相比于传统的糖类,阿拉伯糖醇不引起蛀牙,对于保持口腔健康非常有益。
此外,由于其低热量的特点,它也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食品中,成为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替代品。
然而,阿拉伯糖醇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
它的甜味相对于蔗糖较为独特,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耐受性。
在摄入大量的阿拉伯糖醇时,可能会产生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因此,在食用含有阿拉伯糖醇的产品时,应注意适量食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总结而言,阿拉伯糖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的食品添加剂,具有甜度高、低热量、不引起蛀牙等特点。
它享有广泛的适用性,并在糖尿病食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适量摄入阿拉伯糖醇以避免不良反应也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阿拉伯糖醇的潜力,以便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疗领域。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魏天儒1,张战峰2(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户县中心苗圃,陕西户县710307)摘要:本文综述了真菌多糖提取和纯化的方法、分子结构分析的方法、构效关系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真菌多糖的种类和生物学活性作了概述。
关键词:真菌多糖;构效关系;抗肿瘤作用中图分类号:Q5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117(2007)02-0042-03Research Progress of Fungi PolysaccharidesWEI Tian-ru1,ZHANG Zhan-feng2(1.Y angling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 angling712100,Shaanxi,China;2.Center Nursery of Hu County,Hu County710307,Shaanxi,China)Abstract:A summary about fungi polysaccharides in terms of its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molecular structural analysis method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weremade.Analysis of its bioactivity as well as its typologies was described.Key words:Fungi polysaccharides;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tumor resistance.真菌被作为药物,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清初汪昂的《本草备要》分别记载20多种真菌的药效[1~2]。
现已证明,各种食(药)用真菌的活性成分主要在于其中的真菌多糖。
复合多糖酶Viscozyme第23卷第9期2342007年9月农业工程TransactionsoftheCSAEV o1.23No.9Sep.2007复合多糖酶ViscozymeL在制备燕麦麸分离蛋白中的应用管骁,姚惠源(1.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200093;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无锡214036)摘要:以脱脂燕麦麸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工艺制备燕麦麸分离蛋白.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增加了复合多糖酶ViscozymeL预处理过程,并通过响应面回归分析方法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为:加酶量3.02FBG/g,pH4.6,温度44℃,预处理时间2.8h.与传统工艺相比,燕麦麸蛋白的提取率由6.6提高到56.2,分离蛋白制品纯度由72.9提高到81.7.关键词:燕麦麸分离蛋白;制备;ViscozymeL;响应面分析中图分类号:TS2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07)9-0234—05管骁,姚惠源.复合多糖酶ViscozymeL在制备燕麦麸分离蛋白中的应用EJ].农业工程,2007,23(9):234238.GuanXiao,Y aoHuiyuan.ApplicationofViscozymeLinpreparationofoatbra nproteinisolate[J].TransactionsoftheCSAE,2007,23(9):234—238.(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0引言燕麦蛋白是一种优质谷物蛋白,营养价值很高,它的必需氨基酸齐全且配比合理,接近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推荐的营养模式,特别是谷物限制性氨基酸一赖氨酸含量较高,约为大米和小麦粉的两倍;人体利用率高,平均蛋白质功效比(PER)达2.15,生物价(B)709/5~73,蛋白消化率(r,D)84~89[1--4~.因此燕麦蛋白被誉为是一种潜在的动物蛋白替代品.燕麦麸是燕麦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产量很大,并且蛋白质含量高(15~30),是一种宝贵的蛋白资源.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并没有对燕麦麸进行很好地蛋白开发利用,更多地只是用作畜牧饲粮,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燕麦蛋白的功能特性了解甚少,而且燕麦麸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高,造成了蛋白提取困难,产品纯度低等问题.目前应用于谷物分离蛋白规模制备的方法主要是碱溶酸沉法],但弱碱性条件下蛋白提取率很低,较高的碱浓度虽然有利于蛋白的溶出,但同时也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1)蛋白质易于发生胱赖反应,生成有毒物质并降低了蛋白的营养价值;2)蛋白的变性及水解;3)美拉德反应,影响产品的外观;4)增加了非蛋白成分的溶出,降低产品纯度_5].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避免使用过收稿日期:2006—03—07修订日期:2007—04—18作者简介:管骁(1979一),男,湖北蕲春人,博士,研究方向为粮食深加工与功能食品开发.上海市军工路516号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200093.Email:****************高的碱浓度.非淀粉糖酶能有效地降解细胞壁纤维组织,增加细胞内容物(如蛋白质)的释放_6].国外在制备米糠蛋白,大豆蛋白等过程中已有应用非淀粉糖酶进行辅助提取的报道_5],但未见其应用于燕麦麸蛋白制备,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复合多糖酶ViscozymeL是一种非淀粉复合糖酶,对纤维素,半纤维素,[}-葡聚糖,木聚糖,阿拉伯聚糖等多种成分均有降解作用.本研究采用燕麦麸为原料,考察了利用ViscozymeL进行预处理辅助提取燕麦麸蛋白的合适的工艺条件,以寻求在较温和的提取条件下增加蛋白质的提取率并提高产品纯度,为燕麦麸蛋白更好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燕麦麸(山西大同燕麦加工厂);ViscozymeL(丹麦哥本哈根Novozyme公司,ViscozymeL的酶活单位为FBG,1FBG相当于该酶在标准条件下(30.C,pH5.0时反应30min)降解大麦p一葡聚糖生成还原力等于1/~mol葡萄糖/min的还原糖所需的酶量);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1.2试验方法1.2.1燕麦麸分离蛋白(OBPI)的制备工艺脱脂燕麦麸(10g)+去离子水(100mL)一调节温度和pH值至预设值一加入一定量ViscozymeL预处理一段时间一立即调节温度至50C,pH值至9.0,搅拌30min一离心(6000r/min,30min)一取上清液一调pH值至4.0一离心(4000r/min,15min)一沉淀(水洗,调pH值至7.0)一冷冻干燥得淡黄色粉末(OBPI)第9期管骁等:复合多糖酶ViscozymeL在制备燕麦麸分离蛋白中的应用2351.2.2ViscozymeL预处理条件单因素试验考虑到酶用量,作用时间,pH值,温度4个因素对预处理效果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它们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确定各自合适的取值范围.1.2.3ViscozymeL预处理条件响应面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中心组合实验设的自变量及水平,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Responsesurfaceanalysis,RSA)方法进行数据的回归分析及显着性检验,以确定酶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每个试验点重复两次,结果取平均值.其中各自变量的水平按以下方程转换为无因次代码表示:一(X一)/AX式中一自变量的代码值;X——自变量的真实值;X一自变量中心水平处真实值;AX——步长.1.2.4蛋白质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蛋白质转换系数取5.83[9);蛋白质提取率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蛋白提取率()一蝗丝X100燕麦麸中总蛋白量2结果与分析2.1酶法预处理条件单因素试验2.1.1酶用量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pH4.0,45_C下利用ViscozymeL对燕麦麸进行预处理1.5h,考察了不同的酶用量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随着酶用量的增加,溶出的蛋白量也越来越大,当酶用量为24FBG时,蛋白提取率可达43.6%,继续增加酶的用量,蛋白溶出率趋于平稳.值得指出的是,在没有ViscozymeL预处理的情况下,蛋白提取率仅为6.60.6,可见酶法预处理对蛋白提取的改善作用是非常显着的.5040篓3020酾10************酶用量/FBG图1ViscozymeL用量对燕麦蛋白提取率的影响Fig.1EffectsofViscozymeLconcentration onproteinextractionratefromoatbran2.1.2酶处理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酶处理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了其降解燕麦麸中纤维成分的效果,从而影响了蛋白的提取率.图2所示为酶作用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固定pH4.0,45℃, 酶用量18FBG条件下,蛋白的提取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加.当时间超过1.5h后,蛋白提取率的增加趋势逐渐平缓.\瓣4O盛血3O酾005l_0l_52.02.53.0时间,h图2ViscozymeL处理时间对燕麦蛋白提取率的影响Fig.2EffectsofpretreatmenttimeofViscozymeL onproteinextractionratefromoatbran2.1.3酶作用pH值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固定温度45C,酶用量18FBG,作用时间1.5h,考察了pH值的改变对提取率的影响(图3).在pH3.0 ~5.0的范围内,蛋白的提取率先随着pH值的升高而显着升高,在pH值达到4.5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pH提取率反而降低.这是由于ViscozymeL水解燕麦麸中的纤维成分的最适pH值在4.5左右的缘故.6O50篓4030酾20102.53.03.54.04.55.05.5pH值图3酶作用pH值对燕麦蛋白提取率的影响Fig.3EffectsofpHvalueonprotein extractionratefromoatbran2.1.4酶作用温度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固定pH4.0,酶用量18FBG,作用时间1.5h,改变酶处理温度以观察其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40_C以下,蛋白提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45.C以后继续升高温度蛋白提取率逐步降低.由此可以确定较适的酶作用温度在40.C左右.2.2中心组合试验结果和回归方程的拟合参考以上单因素试验结果,对酶用量,作用时间,pH值,温度4个因素分别在5个水平上对试验进行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compositedesign,CCD),共有31个试验点,其中包括16个析因点,7个中心点和8个轴农业工程向点.轴向点代表了每个独立变量的极值水平,中心点代表中心水平,重复7次以估计实验误差.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1.60矾50瓣40墓30皿20嘲1030354045505560温度/.c图4酶作用温度对燕麦蛋白提取率的影响Fig.4Effectsofpretreatmenttemperature onproteinextractionratefromoatbran表1响应面分析实验设计与结果Table1ExperimentaldesignandresultsinRSA以燕麦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y),通过SAS8.0软件的RSREG(Responsesurfaceregression)程序对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回归分析,各因素经二次回归拟合后求得响应函数,即回归方程为:’y一45.74286+2.508333x1+1.643333x2+8.408333x3—2.6775x4—0.846131x;+0.66125x1z2—0.52875x1z3+0.45875x1z4—0.756131x;+0.65375x2z3—0.05125x2z4—3.65363lx;+0.65375x3z4—2.852381x;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用上述回归方程描述各因素和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时,其因变量和全体自变量的线性关系显着(R一0.93),方程的F一7.2482 >F...(14,16),所以该方程是高度显着的,同时也表明该方程对实验结果的拟合情况良好,因此可以用该回归方程对实验真实值进行分析和预测..另外,从回归方程各项的方差分析结果可知,pH值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极显着(P<0.01),温度和酶用量达显着水平(P<0.05),但酶处理时间及各项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实验结果无显着性影响.表2回归分析结果Table2Resultsofregressionanalysis注:**表示极显着水平;*表示显着水平.图5~10为各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响应面图,直观地反映出了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可以看出,燕麦蛋白提取率随酶用量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最后趋于平缓;而随pH值和温度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并出现极大值.为进一步求得各因素的最优条件,对回归方程进行数学处理,偏导求零,得出极值方程组,求解结果得到优化的酶预处理实验条件为:酶用量3O.2FBG,时间2.8h,pH4.6,温度44℃.在此条件下,燕麦麸蛋白的理论提取率可达55.69.第9期管骁等:复合多糖酶ViscozymeL在制备燕麦麸分离蛋白中的应用为检验RSA方法预测值的可靠性,进行了确证试验.按上述条件进行预处理,实验重复三次,得真实平均4845423936图5Y—f(X,X2)的响应面图Fig.5ResponsesurfaceofY—f(Xl,X2)48403224l6图8Y—f(X.,X.)的响应面图Fig.8ResponsesurfaceofY—f(X2,X3)48403224168值为56.21,与预测值的误差在1左右,说明采用RSA法优化得到的实验参数真实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图6Y—f(Xl,X.)的响应面图Fig.6ResponsesurfaceofY—f(X1,X3)444O322824图9Y—f(X.,X)的响应面图Fig.9ResponsesurfaceofY—f(X2,X4)2.3酶法预处理对燕麦麸蛋白的提取率及纯度的影响复合多糖酶ViscozymeL预处理对0BPI的制备的影响如表3所示.在没有进行酶法预处理的条件下, 燕麦蛋白提取率仅为6.6,如此低的提取率可能归结于:1)燕麦麸中的一葡聚糖含量较高(7.3),在提取过程中能导致体系产生很高的粘度,不利于蛋白传质过程的发生;2)燕麦麸中的蛋白较大程度上存在于组织细胞内,被细胞壁的纤维或半纤维素成分所包埋或束缚,导致其无法溶出.表3ViscozymeL预处理对燕麦分离蛋白的提取及纯度的影响Table3EffectsofViscozymeLpretreatmentonthe extractionandpurityofoatbranproteinisolate45403O2520X’图7Y—f(X,X)的响应面图Fig.7Responsesurfaceofy—f(X1,X)50403020l0O图1OY—f(X.,X)的响应面图Fig.10ResponsesurfaceofY:f(X3,X4)表3结果表明,通过酶法处理后,燕麦麸中蛋白的溶出大大增加,提取率达到56.2,比未经酶处理提高近5O,说明复合糖酶ViscozymeL能有效的辅助燕麦蛋白的提取.尽管目前还未见利用多糖酶进行辅助提取燕麦麸蛋白的报道,但在提取其他植物蛋白时国外已进行过类似的研究.Grossman等_1曾利用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荞麦蛋白;Wang等I5采用植酸酶和木聚糖酶联合处理米糠以提高其蛋白提取率,Tang等_11]也试验了淀粉酶,纤维素酶和复合糖酶各自对米糠蛋白的增溶情况,这些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所采用的ViscozymeL是一种含有多种糖酶水解活性的复合糖酶,可以有效地降解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多糖,如纤维素,木聚糖,一葡聚糖,阿拉伯聚糖等口,从而促进了胞内蛋白质的释放;同时实验过程中还发现,该酶对降低燕麦麸浸提液的粘度效果非常好,这就有利于浸提液的搅拌与离心,同时可以避免过多的黏性多糖与238农业工程2007钲蛋白质在等电点处发生共沉淀,因此蛋白质纯度也相应有所提高(提高约9).由此可见,通过采用复合多糖酶ViscozymeL对燕麦麸进行预处理对其分离蛋白的制备是非常有效的.3结论在传统的碱溶酸沉制备燕麦麸分离蛋白工艺中增加复合多糖酶ViscozymeL预处理过程,并运用响应面回归分析法优化了酶法预处理参数,确定在加酶量为3.02FBG/g,pH4.6,温度44℃条件下处理2.8h,可将燕麦蛋白提取率由6.6提高到56.2,蛋白纯度由72.99/5提高到81.7.Eli[2][3][4][5][参考文献]ZarkadasCG,Y uZ,BurrowsVD.Assessmentofthe proteinqualityoftwonewCanadian—developedoatculti—. varsbyaminoacidanalysis[J].JournalofAgricultureand FoodChemistry,1995,(43):422—428.Y oungsVL,PetersonDM,BrownCM.Oats[c]. AdvancedCerealScienceTechnology,1982,(5):49—105. LockhartHB,HurtHD.NutritionofoatsrA].Oats chemistryandtechnology[c].AmericanAssociationof CerelChinese:St.Paul,MN,1986:297—308. ForsbergRA,ReevesDL.Breedingoatcultivarsfor improvedgrainquality[A].OatScienceandTechnology [c].AgronomyMonograph33;AmericanSocietyof Agronomy:Madison,WI,1992:751~775.WangM,HettiarachchyNS,QiM,eta1.Preparationandfunctionalpropertiesofricebranproteinisolate[J]. JournalofAgricultureandFoodChemistry,1999,(47):41]一4]6.[6]Ansharullah,HouriganJA,ChestermanCF.Application ofcarbohydrasesinextractingproteinfromricebran[J]. JournaloftheScienceofFoodandAgriculture,1997, (74):141~146.[7]GhoseKC,HaldarDP.ApplicationofcellulaseⅡ. extractionofproteinfromsoybeanwithfungaleellulases [J].Journal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1969,(6): 205—2U.[8]CochranWG,CoxGM.Somemethodsforthestudyof responsesurfacesIN].InExperimentaldesigns,1992: 335—375.[9]郑铁松,龚院生.粮油食品生化实验[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O]GrossmanMV,RaoCS,DaSilvaRSF.Extractionof proteinsfrombuckwheatbran:Applicationofenzymes [J].JournalofFoodBiochemistry,1980,4:181—184. [11]TangS,HettiarachchyNS,EswaranandamS,eta1. Proteinextractionfromheat—stabilizeddefattedricebran: Ⅱ.Theroleofamylase,cellucJast,andviscozyme[J].FoodChemistryandToxicology,2003,68:471—475.[12]Anon.ProductsheetofViscozymeL.NovoNordiskA/S,Enzymesprocessdivision[M].Bagsvaerd,Denmark,1991.[13]JoglekarAM,MayA T.Productexcellencethroughdesign.ofexperiments[J].CerealFoodsWorld,1987,32:857—868.[14]HaberA,RunyonR.Generalstatistics(3rdReading,MA:Addison—Wesley,1977.ed.)IN][15]TangS,HettiarachchyNS,HoraxR,eta1.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andfunctionalityofricebranprotein hydrolyzatepreparedfromheat—stabilizeddefattedrice branwiththeaidofenzymes[J].FoodChemistryandToxicology,2003,68:152—157. ApplicationofViscozymeLinpreparationofoatbranproteinisolate GuanXiao.Y aoHuiyuan(1.SchoolofMedicalInstrumentsandFoodEngineering,UniversityofShang haifor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2.School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Souther nY angtzeUniversity,Wuxi214036,China)Abstract:Oatbranproteinisolatewaspreparedfromdefattedoatbranbyisoelectricprecipitationofdilutealkaliextract.TheenzymaticpretreatmentofoatbranusingViscozymeL,akindofm ulti—componentcarbohydrase, wasintroducedintotraditionalprocess,andthepretreatmentconditionswere optimizedbyresponsesurfaceanalysis(RSA).Theoptimumparametersofenzymaticpretreatmentareasfol lows:theamountofenzyme3.02FBG/g,pH4.6,incubationtemperature44C,p aredwithtraditionalprocess, theproteinextractionrateisincreasedfrom6.6to56.2.Meanwhile,thepurityo fproteinisincreasedfrom72.9to81.7.Keywords:oatbranproteinisolate;preparation;ViscozymeL;responsesurfa ceanalysis。
L-阿拉伯糖研究进展黄淳【摘要】L- arabinose is a new functional and low -caloric sugar. In nature, L -arabinose indwells in the corn bran, beetroot, arabic gum, etc. L- arabino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ulating of blood sugar and blood fat.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L - arabinose are summarized and the nature of L - arabinose areintrodured in this paper. The article also gives some outlook fo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 -arabinose.%L-阿拉伯糖是一种新兴的低热量功能性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玉米皮、甜菜根、阿拉伯胶等中。
L-阿拉伯糖在血糖、血脂的调节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本文综述了L-阿拉伯糖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L-阿拉伯糖的性质,展望了L-阿拉伯糖生产的发展趋势。
【期刊名称】《河南化工》【年(卷),期】2011(000)023【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L-阿拉伯糖;制备;提取;合成【作者】黄淳【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45L-阿拉伯糖,是从一种叫阿拉伯树分泌的胶体中经复杂的化学和物理方法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右旋单糖,分子式C5H10O5。
作为一种低热量的甜味剂,L-阿拉伯糖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和日本厚生省批准列入健康食品添加剂。
2008年5月,我国卫生部将L-阿拉伯糖批准为新资源食品。
自然界中,L-阿拉伯糖广泛存在于水果、稻子、麦子等粗粮皮壳、落叶松木、玉米皮、甜菜根、阿拉伯胶中。
总糖与可溶性糖测定的问题楼主提的问题很好,以前也困惑了我很久,根据看过的一些资料,整理回答如下,希望有更专业的虫友指正:首先,明确概念,总糖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它包括单糖,寡糖,多糖等等(其中有些单糖和二糖,由于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所以具有还原性,成为还原性糖,有一些专门的方法测定它们,如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法)。
能溶于水和乙醇的糖称为可溶性糖(有的地方笼统的成为可溶性固形物),一般单糖和二糖都是可溶性糖。
对于多糖,如纤维素,淀粉,几丁质之类是不可溶性糖,果胶等是可溶性糖。
接下来,考虑硫酸蒽酮法的原理。
蒽酮法本身,是利用蒽酮可以与游离的已糖或多糖中的已糖基、戊糖基及已糖醛酸起反应,反应后溶液呈蓝绿色,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来进行测定。
蒽酮法只可用于可溶性糖的测定。
而硫酸蒽酮法,在测定前,用硫酸使糖类脱水生成糠醛以进行测定,在这一过程中,淀粉、纤维素等不溶性多糖也在强酸下水解,形成单糖参加蒽酮反应。
因此,使用硫酸蒽酮法,在不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前提下,测定的结果可以认为是总糖。
感谢这位虫友,本虫豁然开朗啊!祝实验顺利。
再请教一下,硫酸苯酚法提取糖时,怎么加入的是盐酸呢?确定不是硫酸?苯酚硫酸法的原理实质仍然是依靠酸水解多糖为单糖,并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与苯酚反应进行测定。
根据最早原始文献报道,该方法并不会用到盐酸,直接硫酸水解脱水即可(见下文)。
在提取多糖过程中,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应该是后来的一种改进方案,我没有查到这种改进的来源,不过估计是利用盐酸给多糖提供一个水解环境,再进一步用硫酸脱水。
使用这样的两种酸,可能与苯酚反应的某些性质有关,楼主感兴趣可以进一步研究文献或到化学区去问问。
Colori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gars and Related SubstancesMichel. DuBois , K. A. Gilles , J. K. Hamilton , P. A. Rebers , Fred. SmithAnal. Chem., 1956, 28 (3), pp 350–356/urllink.php?id=128047116roysdooz6y1dvt4下文)。
阿拉伯糖结构式
阿拉伯糖是一种单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
它具有一定的甜味,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和饮料。
阿拉伯糖的结构式如下:
HOCH2OH
|
HOCH--CO--CH2OH
|
HOCH2OH
阿拉伯糖可以分为L-阿拉伯糖和D-阿拉伯糖,它们的分子结构虽然相同,但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不同。
阿拉伯糖具有以下特点:
1.甜度适中:阿拉伯糖在甜度上与蔗糖相似,具有一定的甜味,但相对来说甜度要逊色一些。
2.易于吸收:阿拉伯糖易于被人体吸收,在糖尿病等疾病患者中被广泛使用。
3.热稳定性好:阿拉伯糖的热稳定性强,可以用于制作烘焙食品。
4.抗氧化性好:阿拉伯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对于预防一些慢性疾病有一定作用。
5.味道清淡:阿拉伯糖的味道清淡,不会对食品原有的口感产生影响。
阿拉伯糖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
下面是几种主要的应用:
1.糖果:阿拉伯糖可以制作一些口感柔软、有嚼劲的糖果。
2.调味品:阿拉伯糖可以用于制作甜味调味品,如糖浆和酱料等。
3.果脯:阿拉伯糖可以用于制作各种果脯,如葡萄干、木瓜等。
4.饮料:阿拉伯糖可以用于制作饮料,如鸡尾酒、可乐等。
5.烘焙食品:阿拉伯糖可以用于制作蛋糕、饼干等烘焙食品。
总之,阿拉伯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的单糖,具有一定的甜味和多种特性。
阿拉伯木聚糖(AX)总论
1.AX的结构
AX是由β-D-吡喃木糖残基经β-(1-4)-糖苷键接连而成的木聚糖主链和α-L-呋喃
阿拉伯糖为侧链连接而成。β-D-木糖残基可在C-2和C-3位被 α-L-呋喃阿拉伯糖单独
取代,
也可在C-2和C-3位同时被α-L呋喃阿拉伯糖双取代。 α-L-呋喃阿拉伯糖侧链是以2个
或者2个以上的 α-L-呋喃阿拉伯糖单糖分子通过1-2,1-3,1-5键连接起来的,同时还
含有一定量的阿魏酸基团,通过酯化的形式与AX共价连接⋯ 。α-D-葡萄糖醛酸或4-甲
基醚衍生物取代基通常在C-2位置上,有时C-2和C-3位也会被乙酰基团所取代。另外,
木质素也可以通过酯键或醚键与AX的侧链相连。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下,多聚糖之间
以及木质素、阿魏酸基团与多聚糖之间彼此连接形成交联的网状结构。这种复杂的细胞
壁结构特点使其免遭酶的攻击作用。
2 .AX 的分类
根据AX在水中的溶解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atere-xtractable
arabinoxylan,WEAX,占总AX的25%~30%)和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
(Waterunextractable arabinoxylan,WUAX,占总AX的70%~75%)两大类。因为几乎
所有的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都可以溶于碱液(KOH,NaOH和Ba(OH)2),所以水不溶性阿
拉伯木聚糖又可称为碱可提取阿拉伯木聚糖[1_21。这2类阿拉伯木聚糖的组成、结构基
本相似,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取代程度(Ara/Xyl比值)、聚合度、阿魏酸含量及取
代方式等方面。研究者对这2类阿拉伯木聚糖的取代程度(Ara/Xyl比值)进行了大量研
究。
3.AX 的理化性质
3.1 相对分子质量
AX的分子量不仅与谷物品种有关,还与谷物的生长环境、分子链长、分子量的测定
方法等有关。不同测定方法所得AX分子量分布如表1所示。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得的Ax结
果往往偏高,这是由AX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造成的。面粉中水溶性AX的重均分子量较水
不溶性AX小,这是由于水不溶性AX分子链较长,分支化程度高。Dervilly等研究表明,
Ax大分子结构不能简单地由重均相对分子质量描述 。
3.2 粘度特性
粘性由溶液中多糖分子之间的物理作用引起,存在于溶液中的多糖以无规则卷曲的
形式存在,在布朗运动影响下,这些分子的形状随机波动。低浓度时,这些分子彼
此分离,独立运动;浓度上升时,分子间逐渐相互接触,以至相互重叠而缠结起来。因
而在低浓度情况下,多糖直接与水分子作用增加粘度;当浓度增加时,多糖本身会通过
分子间作用力相互缠结成一个网络,这个过程会导致粘度的大幅度上升。当多糖分子间
作用非常大的时候会形成凝胶。由于AX溶液的粘度较大,在实际面团体系中,尤其是当
能产生自由基的氧化剂存在时(氧化交联作用),AX的这种作用更明显,面团的内聚力随
之增强,弹性增加,延伸性下降。对于粉质较差的面粉,添加适量的水溶性AX能达到较
好的品质改良效果。
3.3 溶解性和持水性
AX的溶解度是由其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决定的 。天然的阿拉伯木聚糖在65
℃
天然的阿拉伯木聚糖在65℃的热水中通常有95%组分被溶解,而阿拉伯木聚糖粉末状成
品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的持水力比较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阿拉伯
木聚糖更强,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 20倍的水分。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极易溶于水,而
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却不易溶于水。这2类戊聚糖在水一乙醇混合液中表现出的溶解
性程度也不同。溶解程度强弱的影响因素可能有以下方面:①溶剂温度越高,戊聚糖的
溶解性越强。②戊聚糖分子量的大小以及分支程度,在分子量相同时,结构中的侧链越
多就越容易被溶解;分子量不同时,分子量越小就越易被溶解。③ 溶液极性的大小,
向水中加入体积分数80%的乙醇使其极性降低,戊聚糖则变为C的热水中通常有95%组
分被溶解,而阿拉伯木聚糖粉末状成品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的持水
力比较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阿拉伯木聚糖更强,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 20倍的水分。
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极易溶于水,而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却不易溶于水。这2类戊聚
糖在水一乙醇混合液中表现出的溶解性程度也不同。
持水性是指每单位重量的干纤维(AX)所能吸附并保持的水分的量。AX具有较强持水
性,可溶性AX通过分子内羟基、酯键或醚键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或通过分子间相互缠绕
形成胶体而携带大量的水,不溶性AX可以通过范德华力、离子键和极性键形成网络状结
构结合部分水分子 。AX在面粉中的含量虽然较低,但其吸水量却占到面团总吸水量的
20%一30%。发生氧化胶凝后,AX持水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AX高持水性使面制品在贮
藏过程中水分转移速度减慢,有利于食品保存。
3.4 氧化凝胶性质
AX氧化胶凝反应机理是在氧化剂存在下,相邻两AX中的阿魏酸相互连接,脱水形成
阿魏酸双聚体的结果。至今已鉴定出几种不同的阿魏酸双聚体,这些双聚体使AX的相对
分子质量增加,粘度也随之增加。常用的氧化剂是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物酶 。另外,其
他一些可以产生游离基的氧化剂也可以使AX发生氧化交联反应,如亚氯化铁、高碘酸钠、
亚油酸/脂肪氧化酶、漆酶等 。AX分子结构和分子中阿魏酸基团的含量影响氧化胶凝
性质,只有那些阿魏酸含量高、分子量高、有一定量未取代木聚糖主链的AX才能够产生
广泛的交联,形成良好的凝胶网络。AX发生氧化凝胶反应后,将提高小麦面制品面团的
吸水率,同时增强面团的弹性和延伸性,从而使面制品的品质得以改良。
4. AX 生理活性
4.1 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作用
米糠中提取的AX,降解后小分子AX不但抗营养作用消失,而且对动物机体还表现出
营
养免疫功效。日本研发的AX降解产品MGN-3,其中多糖含量是65%~80%,主要是小分
子AX,另外还有少量的鼠李糖,半乳糖及甘露醇,蛋白质含量为8%~15% 。该产品可
以作为免疫调节剂,能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T和B细胞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并且
抑制肿瘤生长,抗病毒等 。有研究表明,利用酶法从小麦麸皮中提取的AX具有明显的
抗肿瘤作用 。另外有研究证明,AX能够降低胆汁酸通过肠道的时间,减少胆汁酸与结
肠细胞的接触,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安的增殖,产生短链脂肪酸,尤其是较高浓度的丁
酸,同时降低作为结肠癌诱发因子的葡萄糖苷酶、葡萄糖醛酸酶和尿酶等微生物代谢酶
的活性,因此能够显著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周素梅等 研究表明,利用酶法从小麦麸皮
中提取的AX与临床用药—— 人参多糖的免疫增强活性相当。AX抗肿瘤活性也主要与其
增强宿主的免疫水平有关。
4.2 抗氧化作用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木聚糖酶水解小麦麸皮,所制备的AX酶解产物—— 阿魏酰低聚
木糖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能够抑制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AX的抗氧化活性主
要与其功能基团(阿魏酰)有关,碱提的AX这一活性基本消失。同时,适当的酶解有助于
活性的提高 。
4.3 降血脂、降血糖
AX能够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的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减小动脉硬化
指标,对小鼠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对于
II型糖尿病人,每天摄入15 g富含AX的膳食纤维能够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
4.4 减肥
动物试验显示,AX,尤其是碱可提取的AX能显著降低肥胖大鼠体重,使之达到正常
水平 。其减肥机理推测主要是AX的高持水性、高粘度在消化道中形成粘性物
质,容易产生饱腹感并阻碍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研究表明 ,肉鸡小肠食糜粘度与
肠腔中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 kDa)含量呈高度正相关,且明显降
低饲料利用率,影响肉鸡增重。
4.5 润肠通便
碱溶性AX具有较好润肠通便效果,可能是由于AX组分在大肠内很难或一定程度上被
微生物发酵,并且其还具有一定抗营养作用,可阻止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使其成
为粪便排出,增加粪便的排泄量及粪便的水分含量,同时Ax高吸水持水性可使肠内容物
膨胀,体积增大,刺激肠壁,从而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5 .小结与展望
在我国,玉米皮主要作为畜禽饲料、发酵培养基等,经济价值较低。因此,研究开
发利用玉米皮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玉米皮中的阿拉伯木聚糖
(Arabinoxylan,AX,又称戊聚糖)降低了饲料的表观代谢能,从而被视为抗营养因子。
同时AX拥有与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活性多糖相似的生理功能,使其具有润肠通便、降血脂、
免疫增强、抗肿瘤等作用,可作为一种或多种用途的功能性食品配料加以开发利用。在
以后的研究中优化结构和提高纯度,探索免疫活性机理,AX也可作为临床用药和保健品
加以开发和利用。因此,玉米皮中的AX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