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聚糖酯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211.50 KB
- 文档页数:9
2023年木聚糖酶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木聚糖酶是一种能够降解植物纤维素的酶类产物,在生物能源、食品、纺织和纸浆等许多行业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木聚糖酶行业的市场进行研究,并提供一份1500字的市场研究报告。
1. 产业概述木聚糖酶是一种能够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酶类产物,主要用于植物纤维素的降解和转化。
木聚糖酶产业属于生物酶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木聚糖酶市场规模在近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木聚糖酶在生物能源产业中的应用将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3. 应用领域与需求情况木聚糖酶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质能源领域,木聚糖酶可以用于提高生物质的降解效率,提高发酵产气量;在纺织工业中,木聚糖酶可以用于纤维后处理,改善纤维柔软度;在食品工业中,木聚糖酶可以用于改善食品质地和口感。
由于不同领域对木聚糖酶的需求不同,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4. 市场竞争情况与主要企业木聚糖酶市场存在较高的竞争,国内外主要企业如Novozymes、DuPont、DSM、Genencor、AB Enzymes等都在该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研实力,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5. 市场发展前景随着生物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木聚糖酶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是全球木聚糖酶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未来几年内预计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综上所述,木聚糖酶行业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
随着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加剧和科技创新的推进,木聚糖酶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木聚糖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阮同琦1赵祥颖2刘建军1,2(1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济南250353)(2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济南250013)摘要木聚糖酶是半纤维素的主要一种,它是由β-D-吡喃型木糖单元通过1-4糖苷相连的直链高聚物。
分解木聚糖的最主要的酶为β-D-1,4内切木聚糖酶。
近十年来,木聚糖酶在饲料、食品、制浆造纸工业中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重点论述了木聚糖的结构、木聚糖酶的特性及其应用。
关键字木聚糖酶木聚糖半纤维素应用A b str act:X y l an is the p r inci p al t y pe of h em i cell u l o se.It is a li n ear p olym er o fβ-D-x ylop yran osyl u nit s l ink edb y β(1-4)gl y co si d i c b ond s.A n enzym at ic co m plex is r espo nsi ble f o r t he h yd r olysi s of xylan,but the m ai n enzym es i n vo l v edare end o-1,4-βxy l an ase andβ-xy l o sidase.R ecentl y,t h ere h as b eenm u chi n du str ial interest i nxy l anan d i ts hy drol y t ic enzym ati c co m p l ex,as a sup plem ent in an i m al f eed,f or the m an uf acture of bread,food and d r inks, tex t il es,bleach i n go f cel lu l o se p ulp,ethano l andx yli to l prod ucti o n.T his rev i ew descri b es so m e p r o pert ies o f xy lan an dxylan ase,as w ell as thei r co m m ercial ap pli cati o ns.K eyw or ds:xyl anase;xyl an;hem i cel l ul ose;paper pul p;ani m al f eed;appl i cat i on木聚糖酶是半纤维素的主要一种,是除纤维素之外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多糖,也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
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Beta-glucosidase, also known as beta-glucoside glucosidase, is a kind of widely present enzyme in organisms, which can specifically catalyze the hydrolysis of β-glucoside to release glucose contained in β-glucoside. It is widely present in plants, animals, and microorganism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andgenetic engineering, β-glucosidas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ood, medicine and other fields of biotechnology industry.β-glucosidase enzymes catalyze the hydro lysis of β-glucoside, releasing glucose molecules for many physiological and metabolic processes. As a result, it plays a key role in numerous important biochemical reactions and processes. Extracellular β-glucosidases have been used in biotechnological industries such as food, medicine, and fermentation due to their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high processivity and stability. Meanwhile, some β-glucosidases can also b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various medicines, such as glycoside antibiotics and flavonoids. Similarly, some β-glucosidases can also be used in various synthetic and fermentation processes, such as the synthesis of sugaralcohols and biosurfactant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crude enzyme products.In recent years, a variety of β-glucosidase enzymeshave been isolated and studied. In terms of specific enzymes, β-glucosidase from ganoderma lucidum, a kind of fungus, has been studied in depth and can be used for biomass degradation, cellulose and pectin degradation, and lignin degradation. Inaddition, β-glucosidase produced by anaerobic fungi has excellent activity and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addition, som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β-glucosidase can be used in some processes such as waste water treatment and sugar metabolism regulation.In summary, β-glucosidase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biotechnology industries such as food, medicine, fermentation, and crude enzyme production due toits high processivity and stability. In addi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many new β-glucosidases have been isolated and researched, which gives β-glucosidase a broader range of applications.。
国家自然基金阿拉伯木聚糖溶解机理及构效关系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是一个为了促进自然科学研究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而设立的专门基金。
它提供资金支持并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前沿性的研究。
其中一个研究课题是针对阿拉伯木聚糖的溶解机理及构效关系。
阿拉伯木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由于阿拉伯木聚糖的复杂结构和特殊性质,其溶解机理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研究阿拉伯木聚糖的溶解机理可以揭示其在生物过程中的功能和应用价值,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
阿拉伯木聚糖的结构由D-木糖单元组成,这些单元通过α-1,3-键和α-1,6-键连接在一起。
这种连接方式使得阿拉伯木聚糖在水中难以溶解。
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发现了一些能够改善阿拉伯木聚糖溶解性的方法,其中包括化学修饰、超声波处理、酶解等。
化学修饰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引入化学官能团改变阿拉伯木聚糖的物化性质。
例如,研究者用酸解和碱解的方法将阿拉伯木聚糖进行改性,引入羧基、醛基或亲水基团,使其溶解性得到改善。
此外,还有磺化、酯化、醚化等方法可以进一步改善阿拉伯木聚糖的溶解性。
超声波处理是一种物理方法,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可以破坏阿拉伯木聚糖的结构,提高其溶解性。
超声波处理可以使阿拉伯木聚糖的分子链发生扭曲、拉伸和切割,从而破坏其晶体结构,增加其与溶剂的接触面积,提高其溶解性。
酶解是一种生物方法,利用酶的作用可以使阿拉伯木聚糖发生水解降解,减小分子量,提高其溶解性。
酶解的方法包括酸性水解、碱性水解和酶酶解等。
通过酶解反应,可以将阿拉伯木聚糖水解为较低分子量的寡糖或单糖,从而使其溶解性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阿拉伯木聚糖的构效关系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构效关系研究可以揭示阿拉伯木聚糖不同结构单元和官能团对其溶解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以指导其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研究者通过合成和分离不同结构的阿拉伯木聚糖衍生物,并对其进行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的评价,揭示了阿拉伯木聚糖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半纤维素的提取、化学改性及表征林产化学加工工程2011102012012 汪欢欢摘要半纤维素是生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综合利用潜力大,可以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多元化的产品。
对近十年半纤维素的化学改性如:醚化改性、酯化改性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多相反应和均相反应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说明,最后提出了半纤维素改性的前景。
关键词半纤维素改性表征引言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世界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以农作物秸秆为代表的非木材纤维原料成为人们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热点。
全世界每年生产大量的秸秆,主要为麦草、稻草、甘蔗和玉米秸秆等。
半纤维素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化学品可广泛应用于化学、食品、造纸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但目前半纤维素的价值仍然没有被人们充分利用。
研究半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对合理利用半纤维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充分认识半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才有可能开发出更合理的利用途径,所以对半纤维素的分离及表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半纤维素提取传统化学法制浆一般是直接处理原料,原料中的生物质尤其是半纤维素大部分进入制浆废液而被浪费掉,忽略了半纤维素作为生物质资源的潜在价值。
例如:半纤维素可以通过水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也可以用作造纸助剂等。
因此,可以考虑在制浆工段之前采用条件比较温和的预处理方法分离出纤维原料中的一部分半纤维素,然后将此半纤维素水解发酵制得乙醇或直接提取乙酸等化学品。
尽管人们研究了多种预处理的方法,如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等,但是预处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为现在的预处理方法成本缺乏优势,与化工燃料相比,优势不明显1.1 高温液态水预处理提取半纤维素热抽提半纤维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微波辐射法和水蒸汽法。
Alexandra[33等人研究了从大麦壳中抽提水溶性的半纤维素,研究表明,相对其他抽提方法而言,水蒸气抽提更具有潜力,因为水蒸气抽提工艺条件温和,使用化学品减少,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相比碱法而言,这种抽提方法的优势在于,半纤维素的破坏程度小,无论是低聚阿拉伯基木聚糖,还是多聚阿拉伯基木聚糖,其乙酰基团没有受到破坏,从而保证了半纤维素的多种用途,比如通过化学改性,增加半纤维素的疏水性,开发新材料。
专利名称:一种蔗渣木聚糖五倍子酸均苯三甲酸双酯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和平,武晋雄,耿恺,张海燕,柴建啟,张俊,龚俊,张淑芬
申请号:CN201811225987.1
申请日:20181021
公开号:CN109320632A
公开日:
201902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蔗渣木聚糖五倍子酸均苯三甲酸双酯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以蔗渣木聚糖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催化剂,首先与三乙酰五倍子酰氯进行催化酯化反应合成蔗渣木聚糖五倍子酸酯;再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脱水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存在下,经环烷酸钴催化与均苯三甲酸进行第二步催化酯化反应,合成蔗渣木聚糖五倍子酸均苯三甲酸双酯化衍生物。
该蔗渣木聚糖双酯化衍生物兼具蔗渣木聚糖五倍子酸酯和蔗渣木聚糖均苯三甲酸酯的双重活性。
经过化学修饰的双活性蔗渣木聚糖衍生物在抗HIV活性、抗凝血活性及抗血小板凝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医药、食品和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申请人:桂林理工大学
地址: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建干路12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功能性木聚糖醚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一、引言A.研究背景与意义B.木聚糖醚化衍生物的定义C.目的和主要内容二、木聚糖醚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A.化学合成法B.酶法合成C.微生物发酵合成三、木聚糖醚化衍生物的性质和应用A.水溶性和热稳定性B.生物降解性C.应用领域四、木聚糖醚化衍生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A. 医用胶原蛋白、基质锁定剂等的替代品B.药物缓释系统的开发C.口腔领域中的应用五、未来发展前景和挑战A.功能性木聚糖醚化衍生物的应用前景B.现有问题和挑战C.未来发展方向和展望六、结论A.总结B.展望未来研究工作C.致谢七、参考文献一、引言A.研究背景与意义木聚糖是一种常见的生物高分子多糖,它以二糖为结构单元,由不同数量的葡萄糖单元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由于其在天然状态下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水解性能,在食品、医药、纺织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各种应用方面,木聚糖都需要改性后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性能,其中木聚糖醚化衍生物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改性材料。
木聚糖醚化衍生物在许多领域的应用探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常常被用于替代传统的化学合成材料,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物安全性、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特性。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木聚糖醚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性质特性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其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B.木聚糖醚化衍生物的定义木聚糖醚化是指在木聚糖的分子中引入醚基(-OR)以改变分子结构、物理化学特性、水溶性和可加工性等,从而实现其更好地应用。
作为木聚糖的衍生物,木聚糖醚化衍生物的产生就是通过以上方法引入不同种类的醚基,从而形成醚化的木聚糖材料。
这些醚化的木聚糖衍生物有着较强的生物活性、良好的可溶性、热稳定性等特性,因此在医药、食品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C.目的和主要内容本文旨在介绍目前功能性木聚糖醚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首先,我们将着重介绍木聚糖醚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酶法合成和微生物发酵合成等;其次,我们将整理木聚糖醚化衍生物的性质和应用特点,并简要介绍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最后,我们将探讨未来发展前景和挑战,期望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参考价值。
5-木糖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增香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木糖酯类是一类常见的天然香气化合物,具有清新、芳香、甜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香精、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随着对天然香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开发新型木糖酯类化合物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近年来,研究者尝试利用有机合成手段合成木糖酯类衍生物,来扩大木糖酯类的化学空间,提高其增香效应。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有机合成手段合成各类木糖酯类衍生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增香效应的测试。
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如下:1. 合成工艺设计:选择适合的原料和反应条件,设计合成方案。
2. 合成反应:按照合成方案进行反应。
3. 结构表征:通过各种分析手段如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
4. 增香效应测试:利用人工鼻腔对合成产物进行感官评价,测试其增香效应,并与天然木糖酯比较。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索合成木糖酯类衍生物的工艺,并测试其增香效应,为木糖酯类新型香气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有利于开发更具活力的香气品种,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四、进度计划第一年:研究文献查阅、合成方案设计、实验室试验。
第二年:反应条件优化、合成反应批量化、结构表征和增香效应测试。
第三年:合成工艺优化、合成产物结构表征和增香效应评估。
五、参考文献1. K. K. Sahu, S. Panda, S. K. Mishra, G. N. Sastry, D. P. Jena. P. K. Padhy. Synthesis of Aroma Esters from α-glucosidase Inhibiting β-D-Glucopyranosyl Oxime. Synthetic Communication, 2019, 49(22), 3217-3227.2. P. Wang, M. Ding, D. Na, J. Ma, X. Li.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Ferrocenyl Glycoside and Its Self-assembly Behaviors. Synthetic Communication, 2020, 50(5), 729-737.3. J. Yin, D. Sun, S. Wang, M. Qiu, L. Luo. One-pot Synthesis of Aroma Ester by Glycerol Carbonate as a Novel and Efficient Solvent. Synthetic Communication, 2020, 50(19), 2989-2994.。
木聚糖及多硫酸化木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张佳;姬胜利;王凤山
【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年(卷),期】2011(32)2
【摘要】木聚糖是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半纤维素成分,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多硫酸化木聚糖是木聚糖羟在基硫酸酯化物,其结构和性质均类似糖胺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对木聚糖及多硫酸化木聚糖的生物活性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3页(P162-164)
【作者】张佳;姬胜利;王凤山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药学院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药学院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药学院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Q539
【相关文献】
1.乙酰木聚糖酯酶协同木聚糖酶降解木聚糖的研究 [J], 朱天地;何瑶;杨标;刘加驰;邬敏辰
2.响应面法优化木聚糖酶和α-葡萄糖醛酸酶联合水解桦木木聚糖工艺 [J], 董媛媛;李亚贤;沈艺红;薛业敏
3.木聚糖酶降解蔗渣木聚糖最优条件研究 [J], 何亮亮;陆登俊
4.Aspergillus niger NL-1来源的木聚糖酶的耐热性能改造及其在水解木聚糖中的应用 [J], 李琦;蒋雯怡;孙雨薇;吴涛;赵林果
5.一个木聚糖降解菌群的分离及木聚糖酶酶学性质分析 [J], 姚健; 毕文慧; 桂伦; 马吉平; 沈爱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物木聚糖降解酶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怀文辉;何秀萍;郭文洁;张博润【期刊名称】《微生物学通报》【年(卷),期】2000(027)002【摘要】@@木聚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它是除纤维素外,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多糖.木聚糖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β-1.4或β-1.3糖苷键连接的多聚木糖链,在D-木糖的第二位氧上连接有D-葡萄糖醛酸或4-O-甲基葡萄糖醛酸或在第三位氧上连接有L-阿拉伯呋喃糖.有些木聚糖还在第二或第三位氧上发生乙酰化.不同来源的木聚糖在结构上有一定差异.木聚糖酶是一类木聚糖降解酶系(表1),对降解自然界大量存在的半纤维素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但可以降解木聚糖生成木糖,而且能以农作物残渣中的半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产品.由于木聚糖酶可以部分取代造纸工业中使用的漂白剂一二氧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已受到广泛关注[1,2].本文简要综述了微生物木聚糖降解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总页数】3页(P137-139)【作者】怀文辉;何秀萍;郭文洁;张博润【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 100080;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 100080;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 100080;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093【相关文献】1.一株具木聚糖酶活链霉菌的鉴定及其木聚糖降解酶系分析 [J], 彭汀汀;董宏平;彭惠;裴建军;邵蔚蓝2.微生物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J], 温博婷;孙丽超;王凤忠;辛凤姣3.海洋微生物多糖降解酶的研究进展 [J], 文霞;周少璐;杨秀茳;孙廷丽;谢小保4.海洋微生物来源木聚糖酶研究进展 [J], 田艳杰;徐佳;贾腾飞;马苗苗;张慧姗;王燕;周晨妍5.微生物木聚糖降解酶系统 [J], 薛业敏;邵蔚蓝;毛忠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林理工大学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题目:木聚糖酯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姓名:孙彦学号: 1020143862015 年 5 月 22 日木聚糖酯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孙彦1,2李和平*1,2(1广西电磁化学功能物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木聚糖酯化衍生物的合成途径,包括羧酸酯化、硫酸酯化和芳香酯化等。
分析了木聚糖酯化衍生物的性能以及应用,同时讨论了木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对木聚糖酯化改性及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木聚糖衍生物;合成;酯化;性能;应用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xylan ester derivativesSUN Yan1,2LI He-ping*1,2(1.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chemical and Magneto-chemical Functional Materials,Guilin5410042.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Abstract: Xylan synthesis of ester derivatives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 including carboxylic acid ester, acid esterification and aromatic ester, etc.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of xylan esterification derivatives, at the same time discusses the xylan sulfate ester derivativ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xylan esterification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were briefly review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Xylan derivatives; Synthesis; The esterification; Performance; application0 前言木聚糖是许多植物如玉米芯、棉籽壳、木屑、甘蔗渣和桦木等细胞壁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
是一种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性植物资源。
木聚糖在植物资源中含量较高,如玉米芯中木聚糖含量占35%~40%,蔗渣中木聚糖含量占24%~28%,棉籽壳中木聚糖含量占25%~28%,稻壳中木聚糖含量占24%~32%,麦秆中木聚糖含量占14%~15%,油茶壳和桦木中木聚糖含量占24%~32%。
植物资源中这种相对高的木聚糖含量使它们可以作为工业聚合物的新型原料来取代对环境有害的石化产品。
木聚糖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如分枝、无定形组成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单糖(杂多糖)和不同类型的官能团(例如羟基、乙酰基、羧基、甲氧基)等。
木聚糖是由β-1,4木糖苷键连接D-木糖残基为主链的复杂分子多聚糖,主链连有各种取代基,侧链主要由乙酰基、阿魏酸(FA,4-羟基-3-甲氧基苯丙烯酸,亲水性强,在细胞壁中与多糖和蛋白质结合,中药药材之一,)、香豆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抗氧化性和抗菌性良好,能诱导神经胶质瘤细胞摄取钙元素,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基木聚糖(GAX)、α-L-呋喃阿拉伯糖基团构成,约有1500~5000个残基[1]分子中含有许多葡萄糖醛酸、乙酰基、阿拉伯糖、阿魏酸、香豆酸等。
这些结构单元在构成木聚糖时,一般不是由一种结构单元构成一种均一的聚糖,而是由2~4种结构单元构成的不均一聚糖。
木聚糖的种类可大致分为线性均一木聚糖、阿拉伯木聚糖(AX)、葡糖醛酸木聚糖(GX)以及葡糖醛酸阿拉伯木聚糖(GAX)。
多数木聚糖具有很强的氢键,在水中是不溶的。
分子结构决定了木聚糖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2]。
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和木材价格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木聚糖等农林废弃物资源的改性产生浓厚兴趣,对木聚糖的分离[3-7]、改性[8-9]及应用[10-11]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
随着化石能源危机的到来,国内外学者对木聚糖的改性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木聚糖硫酸酯化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化工、食品、生物和医药等众多领域的关注[12]。
木聚糖经过酯化修饰后,不仅改善了水溶性[13-14]、阳电性[15]、热塑性和表面活性[16]等,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特定的生物学活性,如抗凝血活性、抗病毒活性和抗HIV活性[17-21]等,这在生物学和医药学领域是重大的突破,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针对木聚糖的结构特点,主要介绍木聚糖酯化改性的途径和改性产物的性能及应用领域,并提出了木聚糖酯化改性及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1 木聚糖的酯化反应路线木聚糖主链的木糖重复单元上的糖组成、糖苷键及糖基侧链结构的多变性及两个反应性羟基为木聚糖的化学和酶法改性提供了各种可能的机会。
木聚糖的羟基可与许多化合物发生酯化反应,如硫酸化试剂、酰氯、酸酐、异氰酸苯酯等(如图1)。
图1 木聚糖的酯化[22]2 木聚糖的羧酸酯化2.1 木聚糖羧酸酯化衍生物的合成木聚糖的羧酸酯化改性是多糖羧酸酯化改性中的典型,即活化的羧酸衍生物分别在不同条件下与聚合物发生反应。
通常,这类反应可在多相介质或均相介质中完成,生成相应不同取代度的产物。
乙酰基比羟基更加疏水,因此乙酰化是一种改善聚合物疏水性能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木聚糖的乙酰化反应一般采用酸酐或酰基氯在叔胺(如吡啶和4-二甲氨基吡啶)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
Fang等[23]认为,木聚糖的均相乙酰化反应大多是在DMF/LiCl均相体系中进行的。
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白杨木木聚糖(MGX)和小麦木聚糖(AGX)[24]的乙酰化产物的取代度在0.18到1.71之间。
DMF/LiCl溶剂也用于从小麦和白杨中分离乙酰化木聚糖片段[25-26]。
SEC检测表明聚合物降解温度低于反应温度,低于80℃。
各种催化剂被用于加快小麦麦秆和甘蔗木聚糖的乙酰化、琥珀酰化和油酰化[27-28]。
如Tom kinson J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氯化锂均相体系中,以N-溴丁二酰亚胺(NBS)为催化剂对从蔗渣中分离的木聚糖进行了乙酰化,发现N-溴丁二酰亚胺(NBS)不仅是一种快速高效的乙酰化催化剂,可在接近中性的温和反应条件下催化反应,而且NBS还具有价格便宜、容易获得等优点。
通过热分析,发现乙酰化的木聚糖随着取代度DS的增加,热稳定性也增加;还发现使用NBS做催化剂得到的木聚糖乙酸酯取代度较低,一般在0.41~0.82[29]范围内。
以甲磺酸为催化剂,木聚糖与乙酸酐、丙酸酐和丁二酸酐等反应制备玉米纤维阿拉伯木聚糖酯,所得衍生物分子量高,不溶于水。
其玻璃态转化温度由取代度DS和取代方式确定,在61℃至138℃之间不等。
产物在200℃以下热稳定性良好,200℃以上稳定性迅速下降。
小麦秆木聚糖和甘蔗木聚糖与琥珀酰酐在碱溶液中反应生成含酰基的衍生物,取代度DS<0.26;Thiebaud 等研究发现,橡木木屑和小麦麸木聚糖与过量辛酰氯可在无溶剂条件下发生非均相酯化反应;Liu等[30]发现木糖可以与马来酸酐在吡啶中发生马来酰化反应,反应前后显示出的热稳定性均为200℃。
反应温度高于90℃时不利于反应的进行。
2.2 木聚糖羧酸酯化衍生物的活性及应用用乙酸酐对木聚糖进行乙酰化反应,能够增强其抗水性能;木聚糖也可与长链酰氯类酯化剂反应,以赋予其抗水性能。
相反,木聚糖与丁二酸反应可赋予木聚糖亲水性能。
另外,木聚糖侧链高密度的羧基能够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如金属螯合作用等[31-32]。
木聚糖羟基基团的羧酸酯化作用,可以增加木聚糖的疏水性,减少木聚糖形成强氢键结合网络的倾向,提高木聚糖膜的柔韧性,赋予木聚糖羧酸酯化衍生物适当的表面活性、热塑性和生物降解性,进而提高羧酸酯化木聚糖在塑料生产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用于生产食品工业中的生物降解塑料、环境降解塑料、树脂、薄膜和涂料等,还可以作为金属螯合剂和除油剂等应用于工业生产中[33]。
3 木聚糖的硫酸酯化3.1 木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合成木聚糖的硫酸酯化指的是磺酸基团与木聚糖羟基发生酯化脱水的反应过程。
木聚糖硫酸化的方法有氯磺酸-吡啶法、Nagasawa法、浓硫酸法、三氧化硫-吡啶(SO3-Py)法、氯磺酸-二甲基甲酰胺法(DMF)[34]等。
Yoshida等[35]将木聚糖与哌啶-N-磺酸盐在DMSO中反应,制备出了取代度在0.2~1.6之间的哌啶-N-磺酸基木聚糖,并对产物的抗凝血活性和抗HIV活性做了详尽的研究。
韩亮用氯磺酸-吡啶法对玉米芯木聚糖进行了硫酸酯化,经正交试验以及单因素分析得到最佳酯化条件为:氯磺酸和吡啶的摩尔比为1∶2,酯化温度80℃,反应时间6h。
经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得到了取代度为1.62,分子量为100000左右的水溶性好的白色絮状固形物。
对此木聚糖硫酸酯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在1259和813cm-1处分别有S=O和C—O—S键的特征吸收峰。
通过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P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TT(凝血酶时间测定)实验发现此木聚糖硫酸酯具有抗凝血活性,还可以抑制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的转化过程。
反应方程式如下:3.2 木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及应用木聚糖经过硫酸化修饰后,除了能获得抗病毒活性外,还可产生其它生物学活性,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氧化、抗HIV等,它们通过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信号传导、细胞生长与分化等,用途非常广。
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关于硫酸酯化木聚糖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凝血和抗HIV病毒几个方面[36]。
Kollar L等[37]对山毛榉葡萄糖醛酸木糖进行衍生化,生成的戊聚糖多硫酸盐(PPS)近30年来一直被作为抗凝血剂,其抗凝血能力可比得上肝素。
另外PPS的生物学行为非常广泛,目前文献中对其应用方面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与肝素钠对比,PPS能延迟皮肤过敏反应,能够降低患有结石的老鼠体内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水平[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