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菌酯与吡唑醚菌酯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吡唑醚菌酯的降解代谢及毒理研究进展
罗跃;吴小毛;胡贤锋;姚小龙;刘旭东;韩磊
【期刊名称】《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2022(39)4
【摘 要】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新型广谱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控农作物上
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兼具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等
特点。吡唑醚菌酯上市至今已有近20年,在全球多种作物上登记使用,使用总量大、
应用范围广,在土壤和水生态系统中蓄积污染,对环境和动植物存在较高的潜在风险。
本文总结了吡唑醚菌酯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及应用概况,对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及
在动植物体内的代谢、毒理、检测方法、残留限量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吡唑醚菌酯
的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降解代谢机理研究、环境污染修复、残留限量标准制
定和科学施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13页(P651-663)
【作 者】罗跃;吴小毛;胡贤锋;姚小龙;刘旭东;韩磊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作物保护研究所;贵州省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X171.5;X592
【相关文献】
1.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在黄瓜中的残留降解行为及安全使用技术2.QuEChERS-液
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土壤和柑橘中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物多
菌灵的残留3.吡唑醚菌酯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及竹炭对其影响4.山东省辣
椒上尖孢炭疽复合种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及吡唑醚菌酯增效配方筛选5.闽南
地区薏米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吡唑醚菌酯的盆栽防治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最全杀菌剂用药指南!看完都明白了!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用药指南代森锰锌:防治霜霉病、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白锈病、黑斑病等;注意不建议与铜制剂混用。
代森锌:霜霉病、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白锈病、黑斑病、炭疽病等。
不可与铜制剂和碱性药剂混用代森联:霜霉病、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白锈病、黑斑病、褐斑病等。
不建议与碱性药剂混用松脂酸铜:细菌性角斑病、斑点病、叶枯病、霜霉病、软腐病、溃疡病、白腐病、黑斑病、白粉病等。
不能与强酸、碱性农药和化肥混用。
对铜离子敏感作物要慎用。
硫酸铜钙:褐斑病、黑星病、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黄斑病、霜霉病、锈病、轮纹病、叶斑病等。
可与大多数杀虫剂、杀螨剂混合使用,但不能与含有其它金属离子的药剂和微肥混用,也不宜与强碱性或强酸性物质混用,对铜离子敏感作物要慎用。
77%氢氧化铜:柑橘溃疡病、疮痂病、树脂病,葡萄黑痘病、霜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香蕉叶斑病、黑星病等。
不能与碱性农药、强酸性农药、三乙膦酸铝、多硫化钙及怕铜农药混用。
喹啉铜:柑橘溃疡病,葡萄霜霉病,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番茄晚疫病,葡萄轮纹病等。
对作物亲和力强,耐雨水冲刷,缓释控制,药效持久稳定。
70%丙森锌:立枯病、炭疽病、霜霉病、疫病、早疫病、晚疫病、等。
不可与铜制剂和碱性药剂混用;若喷了铜制剂或碱性药剂,需1周后再使用安泰生。
百菌清:疫病、黑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立枯病、白粉病、猝倒病、早疫病、晚疫病等。
耐雨水冲刷,残效期一般7~10天。
福美双: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疫病、霜霉病等。
不能与铜、汞及碱性农药混用或前后紧连使用。
甲基硫菌灵: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等。
不能与碱性及无机铜制剂混用;长期单一使用易产生抗性,注意与其他药剂(除了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等)轮用。
吡唑醚菌酯:疫病、霜霉病、立枯病、猝倒病、白粉病等。
不仅是杀菌剂,更是作物的保健品。
嘧菌酯:白粉病、锈病、炭疽病、早疫病、晚疫病、蔓枯病等。
热点产品——吡唑醚菌酯综述(下)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农药》
【年(卷),期】2016(012)012
【摘要】吡唑醚菌酯是当前全球销量第二的杀菌剂品种,其上升趋势之快,大有超越嘧菌酯销量的趋势。
自2015年吡唑醚菌酯在国内的专利到期以来,已成为企业申请登记的热点产品。
华乃震老师查阅大量资料,编撰此文,文章涵盖了吡唑醚菌酯的开发过程、性能、市场和剂型情况,为读者详细展示了该品种的全貌。
本文章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刊登于第11、12期《中国农药》。
【总页数】8页(P43-49,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50.7
【相关文献】
1.喷墨需求持续萎缩商用产品已成热点——2008年上半年打印机零售市场综述[J], 张卫
2.1997年电子产品市场分析和若干热点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预测(下) [J],
3.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六大产品以绝对优势统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市场(一) [J], ;
4.热点产品——吡唑醚菌酯综述(上) [J], 华乃震
5.葫芦岛凌云集团拟投建呋虫胺、噻虫嗪、吡唑醚菌酯产品项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吡唑醚菌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摘要:综述了吡唑醚菌酯的理化性质、作用方式、毒理学、环境归趋与残留分析,介绍了该杀菌剂的合成化学、应用研究及其开发进展。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杀菌剂;综述Abstract: A review on pyraclostrobin summarized its physical & chemical properties, mode of action, toxicology andenvironmental fate, and introduced its synthetic chemistr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gress.Key words: pyraclostrobin; fungicide; review前言吡唑醚菌酯是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1993年由德国巴斯夫公司继肟菌酯后又开发的此类杀菌剂,农药登记名称及商品名: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
2001年登记并上市,目前已用于100 多种作物上[1]。
2009年,其销售额达到7.35 亿美元,仅次于嘧菌酯,成为全球第二大杀菌剂[2]。
吡唑醚菌酯广谱、高效、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是strobilurin 类杀菌剂中市场前景较好、专利即将过期的重要产品。
1理化性质吡唑醚菌酯的分子式Ci9Hi8ClN304,分子量387.1。
化学名称为N- (2- (1- (4-氯苯基)-IH-吡唾-3-基氧甲基〕苯基} (N-甲氧基)氨基酸甲酯。
纯品为白色或灰白色体,熔点为(63.7?65.2)°C;蒸汽压2.6*10Pa (201)、6.4*10Pa (25°C); Henry常数25.3*10Pam3/mol (20°C);分配系数logP=3.99(22C);水中溶解度为1.9nig/L(2(rC),甲醇溶解度为lOOg/L;异丙醇中溶解度是37g/L;正辛醇(24g/L)【2】。
h—今a t;专家论坛九大类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汇总及评析王苹s吴佳文2,张海波2,唐玮3,陈永明4(1.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植保植检站;2.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江苏省建湖县植保植检站;4.江苏省盐城市植物保护站)^7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由禾 谷镰刀菌、亚洲镰刀菌、雪腐镰刀菌、梨孢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燕麦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多种镰刀 菌引起。
病菌侵染后主要引起茎基腐、苗枯、秆腐 和穗腐。
其中,以穗腐影响最严重。
该病为害不 仅造成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病原菌还会产生毒 性较强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中国是小麦赤霉病发生频率最高、受其影响 最大的国家之一。
发病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 游麦区、华南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
近年来有逐 渐北扩西移的趋势。
选育种植抗病品种是预防赤 霉病的有效措施,但由于抗性基因贫乏,且多为 数量性状遗传,至今在生产中尚无高抗品种。
生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产品^登记或上市产品的相关信息杀虫剂Summit Agro两款含有环漠虫酰胺的杀虫剂Harvanta和Verdepryn在加州获得登记杀虫剂Avgust的Senpai (高氰戊菊酯)在俄罗斯获得标签扩作,用于玉米,葵花,大豆和葡萄杀菌剂(15个)杀菌剂先正达的玉米种子处理剂Vayantis (四唑吡氨酯)在美国获得批准杀菌剂先正达的Amistar Max在德国获得紧急许可用于防治大麦柱隔孢叶斑病(Ramularia collo-cygni)杀菌剂先正达在巴西推出两款大豆杀菌剂:Mitron (苯并烯氟菌唑+丙硫菌唑)和Alade (苯并烯氟菌唑+苯醚甲环唑)杀菌剂巴斯夫的Cevya (氯氟醚菌唑)在美国获得登记扩作,包括浆果、瓜类、果实和根类蔬菜杀菌剂先正达在加拿大市场拓展Miravis产品供应范围:包括Miravis Bold (氟挫菌酰轻胺),以及Miravis Duo (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和Miravis Prime (氟唑菌酰羟胺+咯菌腈)的标签扩作杀菌剂润丰在巴拉圭推出两款大豆杀菌剂Picpro (啶氧菌酯+丙硫菌唑)和Mixx (肟菌酯+环丙唑醇+百菌清)杀菌剂联合磷化的种子处理杀菌剂Rancona Trio (种菌唑+甲霜灵+萎锈灵)在加拿大获批,用于豆类作物杀菌剂安道麦的Mastercop (五水硫酸铜)取得扩作,用于应季苹果火疫病防控杀菌剂巴斯夫的生物杀菌剂Serifel (解淀粉芽孢杆菌MBI600菌株)在加拿大获得标签扩作,现在可以用于 包括苹果在内的水果、叶菜、根菜和瓜菜作物杀菌剂澳宝拟推出杀菌剂MiCrop (嘧菌酯+丙环唑),用于玉米、大豆、谷类和水稻作物杀菌剂Avgust公司的Claymore (咯菌腈)在俄罗斯获得登记,用于苹果和葡萄杀菌剂STK Bio-a g的生物杀菌剂Timorex Act (互生白千层)在墨西哥获得登记杀菌剂三井农化在日本推出Monceren FL (戊菌隆)防控水稻枯萎病杀菌剂世科姆农化在美国推出Karma (霜霉威),用于草坪杀菌剂龙灯在巴西推出Kypros (铜)杀虫杀菌剂(1个)水為r联合磷化的Tepera Plus HD (联苯菊酯+氟嘧菌酯)在美国登记获批植物生长调节剂(1个)植物生长调节剂住友化学在巴西推出植物生长调节剂F y s i u m U-甲基环丙烯),用于苹果采后处理2021.3专家论坛物农药应用前景广阔且符合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的方向。
吡唑醚菌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摘要:综述了吡唑醚菌酯的理化性质、作用方式、毒理学、环境归趋与残留分析,介绍了该杀菌剂的合成化学、应用研究及其开发进展。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杀菌剂;综述Abstract: A review on pyraclostrobin summarized its physical & chemical properties, mode of action, toxicology andenvironmental fate, and introduced its synthetic chemistr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gress.Key words: pyraclostrobin; fungicide; review前言吡唑醚菌酯是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1993年由德国巴斯夫公司继肟菌酯后又开发的此类杀菌剂,农药登记名称及商品名: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
2001年登记并上市,目前已用于 100 多种作物上[1]。
2009年,其销售额达到 7.35 亿美元,仅次于嘧菌酯,成为全球第二大杀菌剂[2]。
吡唑醚菌酯广谱、高效、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是strobilurin 类杀菌剂中市场前景较好、专利即将过期的重要产品。
1理化性质吡唑醚菌酯的分子式Ci9Hi8ClN304,分子量387.1。
化学名称为N- (2- (1- (4-氯苯基)-IH-吡唾-3-基氧甲基〕苯基} (N-甲氧基)氨基酸甲酯。
纯品为白色或灰白色体,熔点为(63.7?65.2)°C;蒸汽压 2.6*10Pa (201)、6.4*10Pa (25°C); Henry常数25.3*10Pam3/mol (20°C);分配系数logP=3.99(22C);水中溶解度为 1.9nig/L(2(rC),甲醇溶解度为lOOg/L;异丙醇中溶解度是37g/L;正辛醇(24g/L)【2】。
吡唑醚菌酯防治慈菇黑粉病的效果李阿根;陈长洪;汪爱娟;张舟娜;冯敏芳【摘要】进行吡唑醚菌酯对慈菇黑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用药后14 d,25%吡唑醚菌酯200 mL· hm-2对慈菇黑粉病具有显著的防效,病叶率为31.49%,病情指数为6.29,校正防效达到90.57%.【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57)006【总页数】2页(P871-872)【关键词】慈菇;黑粉病;吡唑醚菌酯【作者】李阿根;陈长洪;汪爱娟;张舟娜;冯敏芳【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管理总站,浙江杭州 311100;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农业科,浙江杭州311121;杭州市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管理总站,浙江杭州 311100;杭州市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管理总站,浙江杭州311100;杭州市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管理总站,浙江杭州 31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文献著录格式:李阿根,陈长洪,汪爱娟,等.吡唑醚菌酯防治慈菇黑粉病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6): 871-872.慈菇(Sagittaria trifolia Linn.)是沼生草本蔬菜,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区域、日本广泛种植,具有较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
然而,受夏秋季节连阴雨天气影响,慈菇黑粉病(又称慈菇泡泡病)一直困扰慈菇的生产,该病不仅侵染叶片,甚至在叶基部和叶柄上危害,造成整片叶片枯死,对慈菇的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2]。
传统上,农户使用三唑酮、多菌灵等药剂防治慈菇黑粉病,但这些药剂的防效并不理想。
吡唑醚菌酯是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甲氧基胺基甲酸酯类广谱杀菌剂,主要作用于真菌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物III细胞色素bc1(Qo)[3],在中国被登记用于防治蔬菜白粉病、霜霉病,以及茶树、香蕉炭疽病等病害,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能够抑制叶片内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4],吡唑醚菌酯也因此成为目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谱杀菌剂。
1~2年之内国内市场会有10几个“双草”产品推出。
目前国内市场中取得登记的5个“双草”产品都是在非耕地杂草上,含量比例大部分为5:1。
国内灭生性除草剂几乎都是登记在非耕地杂草上。
据统计,我国田园杂草有1450种,耕地主要杂草有31种,其余大部分都长在非耕地。
目前取得登记的5个“双草”产品在登记作物上都是非耕地。
根据2014年发起的联合试验的结果,草甘膦和草铵膦含量比例在3:1、4:1、5:1时,对多种杂草(如马唐、千金子等)都有相加作用。
目前取得登记的5个“双草”产品在含量上也差别不大,除了山东浩德的产品含量是3:1(草甘膦30%,草铵膦10%)外,其他4个产品量相同,都是5:1(草甘膦30%,草铵膦6%)。
预期未来国内作物领域的“双草”产品登记有望增加。
据ISAAA数据,全球范围内,2015、2016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中国台湾、日本、哥伦比亚、欧盟、南非、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巴拉圭、菲律宾、越南等地区均有新增的耐“双草”转基因作物获批。
我们预期未来中国将有相应的“双草”除草剂产品登记问世。
按照2016年全球草甘膦折百用量71万吨,假设草甘膦与草铵膦复配的施用面积占草甘膦总施用面积的5%,复配比例10:1,则未来“双草”复配带来的草铵膦需求增量约3500吨。
未来随着草甘膦抗性问题的日趋扩大化,草甘膦复配将提升草铵膦的需求。
5.百草枯退出,草甘膦增量空间达10%以上。
由于百草枯对人畜的毒性,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对百草枯的禁产令和禁售令。
中国于2014 年停止百草枯水剂登记,2016 年7 月起全面禁止在中国销售百草枯水剂。
另外,根据2017 年3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3326 号建议的答复,截至目前,市场上仅有1 家浙江永龙具备百草枯生产资质(登记证号PD20131912),也将于2018 年9 月25 日到期。
2020年9月以后中国市场上不再有百草枯产品销售。
百草枯退出市场后,从生产成本和价格的角度来看,最有竞争力的依然是草甘膦。
3.4 啶氧菌酯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商品名Acanto)由先正达2001年上市,主要用于大麦、苹果以及嘧菌酯不够奏效的小市场等。
据报道,啶氧菌酯是内吸性最好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其主要优点是,对黄锈病具有治疗活性,对壳针孢菌(Septoria spp.)引起的病害以及大麦上的网斑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先正达在绝大多数欧洲市场登记了啶氧菌酯,不过,由于嘧菌酯影响了其市场定位,所以其市场潜能受到了限制。
2006年,先正达将啶氧菌酯转让给杜邦,自此其市场潜能得到了更充分的开发。
杜邦通过新增登记以及开发复配产品等来提升啶氧菌酯的销售业绩,尤其是开发了与环丙唑醇的复配产品,用于防治大豆上的亚洲大豆锈病。
杜邦还从先正达获得了一项授权,将先正达的苯并烯氟菌唑与啶氧菌酯复配,用于巴西大豆和其他作物。
杜邦持续获得啶氧菌酯的更多登记,尤其是2012年在美国登记了Aproach,用于玉米、大豆、小麦;2011年,在阿根廷和巴西登记了啶氧菌酯与环丙唑醇的复配产品,2012年在加拿大登记了这一产品。
啶氧菌酯也已在欧盟获得登记。
2017年,杜邦在巴西上市了Vessarya(啶氧菌酯+苯并烯氟菌唑),用于谷物。
2017年,因为陶氏化学和杜邦合并的需要,为了打消欧委会对水稻稻瘟病杀菌剂产品竞争性下降的顾虑,杜邦将啶氧菌酯在欧共体水稻上应用的独家销售权授予给了富美实。
2016年,啶氧菌酯的全球销售额为3.20亿美元,同比2015年的3.30亿美元下降了3.0%;与2014年3.50亿美元的销售额相比,两年下降了8.6%。
2011~201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9%。
啶氧菌酯现主要用于大豆、谷物、玉米、油菜、棉花、水稻、向日葵、甜菜、甘蔗、葡萄等作物。
大豆是啶氧菌酯最重要的作物,2016年的销售额为1.36亿美元,占总市场的42.4%。
谷物位居次席,其销售额为3,945万美元,占总市场的12.3%。
啶氧菌酯在水稻上的销售额仅为111万美元,仅占全球市场的0.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一、发现过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开始的研究开始于1969年,捷克科学家Musilek等人在一种蘑菇(oudemansiella mucida)中首次发现了strobilurin A ,并将这种物质用于治疗人类的皮肤病。
Oudemansin A是继Strobilurin A之后从腐朽的松木长出的蘑菇中分离出来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抗生素。
O Ostrobilurin AOO O oudemansin A随着越来越多具有杀菌活性的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天然抗生素的相继发现,有关其生物活性、结构确证、作用机理和全合成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从而也引起了农药公司和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
1982年,英国捷利康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最早展开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
捷利康公司人员研究人员在Strobilurin A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打破其共轭三烯结构,合成了大量的以β—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为先导的杀菌剂,但仍未达到田间试用的要求。
生测表明含(E)—β—甲氧基丙烯酸酯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而含(Z)-式的则没有活性。
1986年获得含天然(E)-β-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基团的strobilurins合成物的专利权,1992年成功开发出了嘧菌酯(azoxystrobin),并于1996年成功上市.2000年又公布了啶氧菌酯,并于2002年上市。
捷利康公司这类最早专利的发布阻碍了巴斯夫公司对该天然毒性基团的研究工作,但是巴斯夫公司发现了(E)—β-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的电子等排体,即(E)—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基团。
与合适骨架连接后也能提供活性, 并最终实现了醚菌酯(kresoxim-methyl),在1996年上市。
巴斯夫继1996年向市场推出醚菌酯以来,于2002年、2004年和2007年又成功上市了吡唑菌酯、醚菌胺和肟醚菌胺, 其中吡唑菌酯是目前活性最高的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拜耳1998年公布了肟菌酯,1999年该产品推向市场。
Pyraclostrobin一. 概况Pyraclostrobin ,吡唑醚菌酯,又名唑菌胺酯,是BASF 于1993年发现的一种甲氧丙烯酸甲酯类广谱杀菌剂。
2002年上市,目前已是第二大杀菌剂,仅次于嘧菌酯。
它的适用作物广(谷物、大豆、水果、蔬菜、草坪等)、抗菌谱广;同时它又是一种激素型杀菌剂,能使作物吸收更多的氮,有助于增产(10%)。
市场开发方面,BASF 在美国和巴西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目前已在50多个国家登记了100多种作物。
二. 专利化合物专利2015年6月21日到期; 主要工艺专利2015年-2018年到期;2000年以后,BASF 又对原药晶型、提纯方法及新合成工艺申请了专利,这些专利将在2023年-2030年到期。
(备注:以上均为BASF 专利)三.登记在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均有登记。
登记剂型有:EC 、WG 、SC 、NNClO CH 3O2CH 3FS等。
在美国,畅销的商品名为Headline,用于大豆、玉米杀菌;在巴西,畅销的商品名为Standak Top,用于大豆种子处理。
主要的复配成分有:Boscalid、Dimethomorph、Metconazole、Thiophanate-methyl、Triticonazole、Fluxapyoxad 和Fipronil。
四.市场用量4.1 美国另据AGROPAGES(2011-6-1)报告,2010年美国,吡唑醚菌酯于玉米的施用面积为:种植面积的5%。
通过FAO的作物收获面积和制剂的平均施用量,粗略计算得出,美国玉米的吡唑醚菌酯使用量大约为350吨原药。
2005年美国,吡唑醚菌酯于大豆的施用面积为:种植面积的1%。
估算得美国大豆的吡唑醚菌酯使用量为67吨。
4.2 阿根廷2010全年,共计218吨原药,其中:进口266千升(吨)单剂25% EC;折98%原药约68吨。
进口1305千升复配剂型:113克+50克EPOXICONAZOLE EC,折原药约1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