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 格式:ppt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28
110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1 年第35 卷第2 期jburmz/ Friemfs/iip //c«p&a/,2027 Apr,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金子鸿 '张国强*(1.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730;2.中曰友好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29)中图分类号:R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025(2021)02-0110-03d o i:10.3969/j.issn,1001-0025.2021.02.014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病因导致 胰腺自身组织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以及坏死等炎性 损伤,伴或不伴其它器官功能损害的疾病。
A P是一种潜在 威胁生命的胰腺急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高,重症病死率可高达30%以上'因此尽早确定其病因对于这一潜在致命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A P最常见的病因是胆石病和酒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脂血症引起的A P发病率越来越高。
高脂血症急性胰 腺炎(hyperlip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LAP)是指由严重的高甘油三酯(high triglyceride,HTG)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所以又称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
HTG-A P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原发性(遗传性,如Fredrickson分类丨、IV和V型)或者继发性(包括肥胖、糖 尿病、妊娠、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终未期肾病、药物等)脂蛋白代谢紊乱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流行病学近年来HLAP的发病率越来越高,HTG已超越酒精成 为引起A P的第2大病因,且每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有研 究发现HLAP的发病率上升至14%,已经超越酒精性引起 的AP,并且HLAP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AP®。
与无HTG或轻度HTG的患者相比,中度或重度HTG的患者明显更年轻,男性明显更多,且常伴有糖尿病、脂肪 肝、血脂亲乱等[3]。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摘要】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并发症多。
目前高脂血症诱发和加重急性胰腺炎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因此,对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医务工作者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率,加强合理的综合治疗。
【关键词】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q4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0-0013-04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并发症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病率上升,已占到急性胰腺炎病因的第三位,有研究表明:高脂血症占急性胰腺炎病因学的19.7%[1]。
现将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1病因近年来高脂血症与胰腺炎的相关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已有的临床资料也证明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危险因素之一,是继胆源性、酒精性之后ap的常见病因,急性胰腺炎与高脂血症的并存率约为12%-38%,且常常在病程中导致或者加重. 过去在我国ap的发病原因中,以胆道疾病为主,占50%以上. 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与ap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国外大样本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性ap占ap病例1.3%-3.8%. 我国台湾地区的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认为,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升高,且其中hl占急性胰腺炎全部病因的12.3%.高脂血症通常是指血浆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含量的增高. 血中tg主要以乳糜微粒(cm)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形式存在. 血浆tg有内、外源性两条生成途径,正常情况下外源性途径是tg的主要来源. 即食物中的tg在胃肠道水解、吸收,形成富含tg的乳糜微粒(cm),经过淋巴管进入静脉系统. 内源性tg来自肝脏合成分泌的vldl. 乳糜微粒、vldl与载脂蛋白c-ⅱ结合后在脂蛋白脂酶(lpl)的参与下进行脂质代谢. 乳糜微粒通常在餐后1-3 h出现,8 h后被清除,当血浆tg水平达到1000 mg/dl时则可持续存在。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断与治疗50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与影像学手段检查结果,入院后均给予常规HP治疗,重症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等,并计算其治疗有效率,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并观察其复发情况。
结果:50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48例,痊愈率为96.0%,其中6例经常规HP治疗和血液灌流治疗无效改行手术治疗。
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到两年的随访,复发6例,复发率为12.0%。
结论:结合常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体征检查与临床症状观察,早期诊断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治疗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
由于急性胰腺炎的起病急且进展快,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对急性胰腺炎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比例也越来越高,而高脂血症也是造成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也会因机体代谢异常造成血脂相关指标升高的情况,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调查数据显示,12%-38%[1]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有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情况。
二者互相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使得病情加重。
相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其特殊性[2]。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5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并探讨其治疗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的关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
高甘油三酯血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文/ 刘光辉(上海市同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治医师)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血液中主要的脂
类物质,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
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
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越来越引起
人们的关注,高甘油三酯血症已成为继胆
源性、酒精性之后第三位常见的导致急性
胰腺炎的病因,其与急性胰腺炎的并存率
约为12%~38%。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急性重。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较常见的极为严重的急腹症,约占急腹症的1.5%~2.3%,仅次于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和溃疡性穿孔,居第5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但其临床特点与普通胰腺炎又有不同之处,已引起许多临床医生的重视。
本文就HLAP36例与同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HLAP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HLAP患者36例(HLAP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21~64岁,平均34.5岁。
所有患者血脂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10例,脂肪肝30例,有高脂血症史14例。
ABP患者40例(ABP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5~75岁,平均50.3岁。
其中合并脂肪肝14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10例,有胆管结石手术史3例,黄疸5例。
彩超或CT证实单纯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29例,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5例,胆管感染3例。
所有患者均经生化检验、彩超或CT证实。
入组病例均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标准[1]。
AP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血清淀粉酶(AMY)活性增高大于或等于正常值上限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改变,排除其他疾病者。
可有或无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少数患者血清淀粉酶活性正常或轻度增高。
HLAP除具有AP症状外,还需具备发病后血清三酰甘油(TG)≥11.3mmol/L 或为5.65~11.3mmol/L,伴血清乳糜样改变,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
高脂饮食习惯,警惕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找上门!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针对高脂血症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做出总结和分析发现,高脂血症患者大多数在饮食方面都有共同特点即:高糖高热、暴饮暴食,热衷油炸食品,大量的摄入脂肪。
众所周知,当脂肪摄入过高时会导致肥胖,从而引发肝脏疾病。
但是,对于过度饮食高脂肪食物能够引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了解微乎其微,本文针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做出具体分析,以提醒读者合理饮食、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含义胰腺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消化,在消化系统中排名第二。
其中,胰蛋白酶起到主要作用,胰蛋白酶主要是胰腺分泌出来的,其并非自身活性可以使体内物质被消化,而是当胆汁等对其产生刺激后,激活胰蛋白酶。
高脂血症胰腺炎顾名思义,是由于血脂升高,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通常也被称为高血脂病。
在医学上,高脂血症,通常是指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甘油三酯升高,当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大于11.3mmol/L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较容易发病。
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发病原因和机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需要足够的胰蛋白酶对体内过高的甘油三酯进行消化,然而,因为胆管结石或是其他原因,使胆汁不能及时排出,胆汁在极大的胆管压力下,被迫流到胰管内,使胰蛋白酶被激活,胰腺组织开始了自行消化,进而引发炎症。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就目前相关统计看来暂且可总结为:第一,血液增稠,阻碍胰腺微循环,导致胰腺内部缺氧;第二,脂质颗粒将栓塞胰腺血管;第三,随着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升高,存在于胰腺、毛细血管和细胞间质中的大量脂肪酶作用于甘油三酯后,使游离脂肪酸被释放,其毒性不但会使血管轻微栓塞还会破坏毛细血管。
三、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临床表现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在胰腺炎类型中属于轻型,一旦发病容易反复,腹痛的发病症状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症状相同,而且和胃痛症状极其相似。
因此,当出现急性胰腺炎腹痛时,很多人会当做胃肠道疾病进行治疗,致使急性胰腺炎不能得到最及时的治疗,而被延误治疗时机。
脂源性胰腺炎几种治疗方法?脂源性胰腺炎也被称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主要是由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所导致的,但该病症与血清胆固醇无关。
现阶段临床上多认为这一症状的发生与胰腺微循环障碍、游离脂肪酸异常及细胞内钙离子升高等因素有关。
在脂源性胰腺炎病发后,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数值一般>11.3 mmol/L,或尽管甘油三酯数值仍处于范围在5.65-11.30 mmol/L,但患者血清呈现乳白色,且可排除其他病症病因的情况下,则可诊断为脂源性胰腺炎。
那么都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脂源性胰腺炎发生呢?病症发生后又该如何治疗呢?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该病症发生的原因主要包含胆源性(胆总管结石,占比约为60%)、高脂血症及酗酒、暴饮暴食等,其中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生几率不断提高,为人们的身体及精神均造成了严重的痛苦。
一般来说,在高脂血症发生后,由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过高,则会导致其在机体血管内的肝脏组织中堆积起来,继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冠心病等疾病,而一旦甘油三酯在胰腺中堆积并导致胰腺中的胰酶被激活,则会导致甘油三酯分解为大量游离脂肪酸,其中结合白蛋白的游离脂肪酸则会呈现出极强的毒性,最终导致胰腺受到损伤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在脂源性胰腺炎病发后,病人一般会表现出如下症状:(1)腹痛:急性胰腺炎一般为突然病发,以剧烈的上腹痛为主要表现,且疼痛可放射向肩背部,病人自觉腰背部及上腹部出现“束带感”。
腹痛位置一般与病变位置有关,若为严重胰头病变,则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向右肩放射;若为胰尾病变则会表现为左上腹严重疼痛,向左肩放射。
疼痛程度与病变程度一般是一致的。
(2)恶心呕吐:在病发初期便会有恶心呕吐感,且呕吐后腹痛仍不会缓解。
呕吐频率与病变严重程度存在一致性,病情越严重恶心呕吐的程度也越严重。
(3)全身症状:除了腹痛与恶心呕吐外,病人还会出现黄疸、发热等症状。
发热的程度也与病变严重程度一致,随着病情的加重,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需及时予以治疗。
高脂血症引起性急性胰腺炎56例临床特征分析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56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56例经过治疗,其中轻型5~7天后复查血tg降至5.65mmol/l以下,住院时间9~24天,平均13.5天。
重症halp于14~22天后复查血tg降至5.65mmol/l以下,住院时间24~55天,平均37.2天。
结论:目前胆源性与酒精性仍为我国急性胰腺炎发病的主要因素,但高脂血症在急性胰腺炎的致病及严重程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得到重视。
关键词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甘油三酯淀粉酶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alp)是指由高脂血症引起的胰腺炎,又称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目前,高脂血症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预后的影响引起了临床医务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
现将近年来收治的56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23~61岁,平均38.3岁,均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标准:发病72小时内除有ap临床表现外,血清甘油三酯(tg)值≥11.30mmol/l,若血清tg值在5.65~11.30mmol/l,但血清呈乳状者,并排除高脂血症外的任何病因。
其中轻症胰腺炎44例,重症胰腺炎12例。
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上腹部压痛78例次,有返跳痛22例次,呕吐70例次,黄疸26例次,呼吸困难14例次,存在饮食诱因70例次。
急性胰腺炎2次发作22例,4次发作12例,6次发作14例,8次发作8例,共发作120次,平均发作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