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修复科:全口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20.40 MB
- 文档页数:98
《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有关的基础知识全口义齿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
由基托和人工牙两部分组成。
它是黏膜支持式义齿。
发展史:早期的全口义齿可追溯到17世纪,人们曾用兽骨,木头,和象牙等材料制作义齿。
一、无牙颌的解剖标志1.概念:区分牙列缺失上下牙列无天然牙存在。
牙列缺损:上下颌牙列内的不不同部位有不同数目的牙齿缺失,牙列内同时有不同数目的天然牙存在。
牙体缺损: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它常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
2.解剖标志(1)牙槽嵴是自然牙列赖以生存的基础。
牙列缺失后牙槽突逐渐吸收形成牙槽嵴。
上下颌的牙槽嵴将整个口腔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口腔前庭和口腔本部。
(2)口腔前庭是一潜在的间隙。
A.唇系带位于口腔前庭内相当于原中切牙近中交界线的延长线上,通常其末段离开牙槽嵴顶约4-5mm.B.颊系带位于双尖牙压根部,是提口角肌的附丽处,颊系带将口腔前庭分为前弓区和后弓区。
唇颊系带之间为前弓区,颊系带之后为后区C.颧突:位于后弓区内相当于左右两侧上颌第一磨牙根部的骨突。
颧突将咀嚼压力分散到两个部分,眶外缘和颧弓。
若在此区延长基托――扩大支持范围――稳定,排牙时希望将上颌第一磨牙排在此区域内,此区应做缓冲。
D.上颌结节固位的重要区域。
上颌义齿的颊侧翼缘区应充满此区域。
上颌结节基托应完全覆盖此区。
E.颊侧翼缘区又称颊棚区。
外界是下颌骨外缘,内侧是牙槽嵴的颊侧斜坡。
前缘是颊系带,后缘是磨牙后垫F.远中颊角区位于下颌骨嚼肌前缘颊侧翼缘区的后方。
(3)口腔本部G.切牙乳突是上颌重要的,稳定的标志。
人类有牙齿以来保留下来的最明显的恒定的标志。
两个上颌中切牙的交界线应以切牙乳突为准;上颌中切牙唇面置于切牙乳突中点连线前8-10mm;上颌两侧尖牙牙尖顶的连线应通过切牙乳突中点前后1m m范围。
H.翼上颌切迹由上颌结节与蝶骨翼突愈合形成。
是上颌口腔前庭与口腔本部的交界处。
I.舌系带避让J.舌下腺可以随下颌舌骨肌的运动上升和下降。
口腔修复学讲稿
第七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第一节概述
1、导言,什么叫全口义齿,总义齿的发展历史
2、牙列缺失的病因及患病率
1)主要病因:龋病、牙周病
2)患病率: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无牙合患者的占65-74岁老人年组的6.8%。
3、牙列缺失的影响(掌握),重点阐述
1)牙列缺失对口腔功能的影响:咀嚼功能、吞咽功能、发音。
2)牙列缺失后组织改变:骨组织改变;软组织改变。
4、老年患者咀嚼器官的生理特点(掌握)
1)口腔黏膜:年龄和戴用义齿的影响;黏膜对适应义齿的作用;烧灼感/灼口综合征;味觉
2)唾液:正常非应激下的唾液流率是(0.38+—0.21)ml/min。
唾液分泌功能减退的原因;唾液分泌工能减退的后果。
3)神经肌肉系统:
4)颞下颌关节病。
全口义齿修复学全口义齿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牙列缺失的一门学科。
概论无牙颌(edentulous jaws):在人体上下颌骨上,因龋病、牙周病及老年退变等原因,逐渐失去所有天然牙,称无牙颌或无牙状态。
颌弓:牙列缺失的牙弓不再称牙弓,而称无牙颌弓。
单颌牙列缺失:指上颌或下颌的天然牙全部缺失,其对颌可能是完整的,也可能伴有牙列缺损。
双颌牙列缺失(edentulous):上下颌所有天然牙全部缺失。
覆盖全口义齿:由天然牙根支持的全口义齿为覆盖全口义齿。
种植全口义齿:由种植体支持的全口义齿为种植全口义齿。
无牙颌病人的病因、年龄与发病率病因:龋病、牙周病、老年生理性退变、肿瘤、外伤、畸形、不良修复等原因。
年龄:从青年到老年均可发生,60岁以上多见。
第一章牙列缺失的组织改变牙列缺失后,由于咀嚼功能遭受破坏,不仅口腔软硬组织会发生改变,而且相邻器官也会产生失调现象。
组织改变颌骨的改变软组织的改变颞颌关节的改变颌骨的改变:牙列缺失后,颌骨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牙槽骨的吸收。
牙槽骨逐渐变圆钝,随着吸收的不断进行,上下颌骨逐渐失去原有的形状和大小。
上下颌前牙区吸收速率快,后牙区、腭穹隆、上颌结节、下颌磨牙后垫的改变最少。
剩余牙槽嵴的吸收将终身持续,稳定在每年约0.5 mm的水平。
牙槽骨的吸收速度有关因素:缺牙原因缺牙时间骨质致密度全身健康情况是否修复及修复效果1·缺牙原因:牙周病所致牙列缺失,牙槽骨吸收的速度远比龋病、外伤等快。
2·缺牙时间:不同缺牙时间,牙槽骨吸收速度不一样。
两年半时间内牙槽骨体积变化为100%,各时期吸收累积比例为:拔牙1m:40 %。
牙后3m:60 %;拔牙后六个月:80 %;拔牙后一年:90 %;牙后两年半:100 % 3·骨致密度:骨致密度不同,吸收程度和速度不同,骨松质比骨密质吸收速度快。
所以不同部位吸收情况不同。
上颌骨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疏松,而下颌骨内侧骨板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