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考研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考研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考研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考研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考研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研究方向:课程教学理论、历史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地理教学论、计算机教学论、社会学科教学论、英语教学论、科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论。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

(一)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11学分)

政治理论3学分

第一外语5学分

专业外语1学分

计算机应用2学分

2.学位基础课(9分)

课程与教学论3学分

教育心理学2学分

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教育学术前沿理论讲座2学分

3.学位专业课(6分)

A组(一般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开发与设计2学分

课堂教学策略与技术2学分

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研究2学分

B组(语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2学分

语文教材研究2学分

语文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

C组(外国语)

语用学与外语教学2学分

二语习得理论2学分

外国语课程与教学研究2学分

D组(历史)

历史教育心理研究2学分

历史教育学2学分

历史教学专题研究2学分

F组(地理)

地理课程研究2学分

地理学习理论2学分

地理教学刊物编辑理论与实践2学分G组(数学)

数学学习研究2学分

数学教学典型案例研究2学分

数学教育专题研究2学分

H组(物理)

物理教学论2学分

物理教材分析与研究2学分

物理选题实验2学分

I组(化学)

化学教学论研究2学分

化学教材比较研究2学分

现代化学进展与中学化学教育2学分

J组(生物)

生物教育学2学分

生物学教学心理研究2学分

现代生命科学进展与中学生物教育2学分K组(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教育应用2学分

信息处理技术2学分

信息素养论2学分

L组(政治)

政治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

政治课教学案例分析2学分

政治课学生心理研究2学分

M组(科学)

科学课程与教学研究2学分

中外科学教材比较2学分

当代科学发展与学校科学教育2学分

N组(社会)

社会科课程与教学研究2学分

中外社会科教材比较2学分

当代社会学发展与学校社会科教育2学分O组(体育)

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2学分

体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2学分

当代体育学发展与学校体育教育2学分

P组(艺术)

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2学分

艺术课堂教学技术分析2学分

当代艺术发展与学校艺术教育2学分(二)选修课程

1.专业选修课(4学分)

课程开发研究2学分

教育名著选读2学分

课堂教学技术分析2学分

现代学科的新进展2学分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2学分

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开发2学分

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2.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至少选一门)2学分

3.学术讲座1学分

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30次

(三)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2学分)

1.教育实习或社会实践或参与课题研究,累计不少于40学时;

2.教育类期刊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算1学分。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着作(了解) 《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 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 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 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 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 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 中国《学记》 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 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 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 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 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 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 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 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一)复试条件: 根据文件规定,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本次考试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总分和单科成绩达到分数线以及专业研究方向的要求。 2.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参加复试。未参加者,视为放弃。 3.凭准考证进行体检,按照考生序位号的先后顺序安排。体检不合者,不予录取。 4.复试采取专业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考生最后成绩采取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进行加权的记分办法。 5.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名。 (二)报考事项: 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各相关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的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进行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根据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 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大学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 1.要点内容考生贯彻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因此整个阶段应该以真题为主,以精读的方式对考试的章节相关要点,对课本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对课后题必须要掌握,很多知识点题都出自课后。完成基础知识、该专业关注的研究方向。较为系统的了解都要以记忆为基础一定要做到对书的大体框架有全面的把握,把整个原理的前后概念贯穿起来。 2.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做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要根据专业课的真题都会出什么题型,总结其考察重点是什么是哪一章节。把握这些之后安排,一定要必须的题目都整理出来行理解背诵。根据科目的先后顺序,因为通常前几年出现的题目会出现,根据政策方向考核对照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正确的安排答题技巧针对有限的知识来最好地回答。专业课的难度绝不亚于英语,对掌握的侧重点范围解题思

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没有 想象的那么难 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凯程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一、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人数74人(不包括推免生),总体来说,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招生量较大,考研难度不大,专业课复习很容易,考试题目难度不高。据统计,华东师范大学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据凯程从华东师范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教育硕士考研考试科目里,333教育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师范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怎么样?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就业渠道广阔,就业机会多。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硕士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 就业方向:全国高校、高职、中职、高专、中专里做教师、行政、辅导员;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室里做研究人员;编辑部、报社、期刊社、杂志社做编辑;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人事考试院做工作人员或研究人员;中小学里做管理人员或教师;公司里做项目工作;培训机构做相关培训等。 三、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及学费介绍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总额为2万元,学制两年。 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及初试科目如下: 学科教育(语文)招收12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12语文课程与教学或919语文教学论 学科教育(数学)招收6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20数学教学论 学科教育(物理)招收2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17普通物理 学科教育(化学)招收2人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方法类 1、【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手册》(第八版),华夏出版社,2004年。 2、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美】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博格、乔伊斯·P·高尔著,许庆豫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思想类 1、【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 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 4、【法】埃米尔·涂尔干著,《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 5、李亦园著:《文化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教育类 1、【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2、【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4、【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6、胡德海著:《教育学院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 课程与教学论类 1、【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2、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3、【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吴康宁校:《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4、Thomas L.Good and Jere E,Brophy 著,陶志琼、王凤、邓晓芳等译:《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5、【日】佐藤学著,忠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6、【前苏联】赞科夫著,俞翔辉、杜殿坤译:《教学论与生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7、【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8、【英】丹尼尔·劳顿著,张渭城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9、【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0、【美】埃金、考切克、哈德著,王维城等译:《课堂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 11、【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长春出版社,2003年。 12、【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四年制普通本科) ■说明部分 1、课程得性质、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就是教育系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初等教育专业普通本科所开设得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也就是师范类普通本科得公共必修课。本课程任务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得基本知识,了解课程编制与教学得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与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得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得分析与运用。 2。教学得基本目标 学生具备必要得教育学通论与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得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得概念、历史发展过程、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得功能、本质、教学目得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得师生关系、教材得使用、教学模式方法、教学基本技能、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相关内容、 3.适应专业与学时数 本课程大纲适合教育系教育学、共事业管理(教育)、初等教育专业以及师范类普通本科各专业。教学时数42学时、 4。与其她课程关系 本课程就是教育学知识谱系里专门对课程与教学问题作系统得介绍与研究,与教育学通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有密切得联系、 5.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期末成绩构成为:平时出勤、课堂讨论、作业占等占35%,期末闭卷笔试占65%。 6.推荐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课程理论》,施良方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原理》,[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盛群力等编译、《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 7.主要教学方法与设备要求

华东师范大学历年研究生录取情况

华东师范大学历年研究生录取情况 学科教学(英语)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简介 (外语学院) 专业概况: 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学科学识修养和扎实的外语教学理论知识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主要课程: 《外语课程标准与教材设计》、《外语测试与评估》、《外语教学研究方法论》、《语言统计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教育心理学》等 毕业生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中小学、中等专业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也可在其他事业单位、出版社等工作。 学位 论文: 历年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信息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简介 (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 专业概况: 本学科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和英语专业的学科优势,形成了英语教育的研究特色。学科团队广泛联系中小学英语教育实际,致力于提高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质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参与研制我国英语学科课程和教材,修订学科教学大纲,为国家基础教育英语学科课程政策和课程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我校英语教育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研究,切实推进我国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学科研究目前已居于国内前列。本专业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以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较高的思想政治品德,具有较高的英语教学实践技能和研究能力的中小学校英语骨干教师为主要目标,学习期限二年 主要课程: 1、英语教育专题研究 2、英语教材开发研究 3、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4、英语课堂案例研究 毕业生去向: 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中小学、市区教研室、培训机构及出版社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学位 论文: 历年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信息 初试 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招生院 系(所)代码招生院系 (所) 专 业 代 码 专业名 称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 招 生 人 数 备注 109外语学院04 51 08 学科教 学(英 语) 00 不区分研 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 一③333教育综合④913综合英 语(A) 10 教育硕 士,专业 学位。 113教育科学 学院课程 与教学系 04 51 08 学科教 学(英 语) 00 不区分研 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 一③333教育综合④921综合英 语(B) 12 教育硕 士,专业 学位。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贴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贴 这是我考研前一晚在酒店复习的时候拍的,那时我依旧在背书背英语模板,还特意订了一个安静的房间,很有纪念意义。 我本科双非,是一所普通师范院校。从小怀有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抱负。大三上学期开始有了考研的想法,本科是英语专业,但是由于自己一直以来都对教育更感兴趣,同时希望英语成为自己的优势,所以选择了课程与教学论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很火,不好考,特别对我这样跨考的学生来说,其实难度挺大的。后来偶然的机会吧,我考研的决心就订下来了。华师离家里近,也是211院校,地理位置也比较优越,就这样,我的学校,专业就确定了。 3、报班备考: 有很多人可能都会纠结要不要报班,毕竟在经济上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在各类辅导机构丛生的今天,许多人也害怕被骗。我也有过这样的担忧。我报了高分VIP-A班,费用不小,跟父母说的时候,爸妈也担心这是不是骗人的。但是老师让我感觉很放心,他也主动联系了我爸爸,还给出了一些勤思工作的图片,也就消除了我们一些疑虑。再加上网上也搜集了一些资料,了解到勤思有很多年的教育学辅导经验,最后决定报班。 在这里得说明一下,有些同学会问,报班是不是就是走后门,会有一些内部资料?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报班其实就跟你交学费学习是一样的,只不过他是一种额外的辅导。但是走后门,有内幕这种绝对是无稽之谈。任何事情得得靠自己的努力,辅导班是很好的学习渠道,但是不是保障。如果你能利用好,报班就会让你受益颇多;如果你只想着交钱就能成功,那是不太可能的。 4、考研经历和复习经验: 一.初试 1. 公共课: A. 英语:由于我本科是英语专业,所以我对英语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我今年新题型10分全错了,大家这一题还是要多训练,毕竟这种题目错一个就是错一堆啊,下面是我的一些英语复习安排: 早上7点-8点记单词 下午2点-5点做英语真题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课程与教学论English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of English 课程编码:M1010079 总学时/总学分:32/2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 24/1.5 实践学时/实践学分:8/0.5 适用专业:英语教育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英语教育研究生专业学科选修课。 2.课程目的:本课程主要介绍语言与语言教师、语言学习理论与学习者、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英语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备课与课程管理、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等七个方面,重点向学生介绍其主要理论依据、主要内容以及评述,旨在帮助、引导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环境、特定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需求以及语言教学的规律,对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选择和再创造,为他们以后在教学和科研上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英语教学的最新理论和主要方法。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分为七个单元,每单元整合两个专题,采取导文、导文提示、文献阅读、观察与思考(课堂实录)以及任务活动等新颖的形式,把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其目的是确定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共核,帮助英语教师从其中一点出发,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教师(4学时) 1. How do we learn languages? 2. What are the common views on language? 3. What are the common views on language learning? 4. What are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5. How can one become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第二章语言学习理论与学习者(6学时) 1. What are the theories in language learning? 2. What are the teaching approaches in language teaching? 3.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fluency or accuracy? 4. What’s the enlightenment of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第三章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4学时)

2016年春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几乎就是知识点的罗列,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脱离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教学。 答:错。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呈现主要是依赖罗列教学要点的指令方式,并不对内容目标的实施和操作提供具体指导、安排具体机会。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意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三者同时构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教育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失去“家园”的弃儿,“走出城墙但不应放弃城里的家”,教师教育全面拓展必须是建立在自己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师范教育”的“城墙”曾经割断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但也起到了遮风蔽雨的“保护伞”作用,今天可以走出城墙的代价是失去保护伞,“师范”的城墙不应成为今天教师教育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羁绊。教师教育院校的核心战略应当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拓展生存空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泰勒对课程的基本主张。 答:(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2、简述杜威思维五阶段及教学过程。 答:这五个阶段是:(1)问题的感觉,即暗示:困惑、挫折或意识到困难的状态;(2)问题的界定,即理智化:确定疑难究竟在什么地方,包括不太具体地指出所追求的目的,需要填补的缺口或要达到的目标;(3)问题解决的假设: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4)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如有必要,连续检验这些假设,并对问题重新加以阐述;(5)用行动检验这些假设:进行验证,证实、驳斥或改正假设。 教学过程是:(1)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学生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2)在教学过程中儿童认识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431金融学综合考题(回忆版) 选择题 20分 名词解释(24分,共6题):流动性陷阱、菲利普斯曲线、修正内涵报酬率、破产成本、布雷顿森林体系、有效汇率 简答题(48分,共6题):简述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简述“股利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结论;简述中央银行如何通过负债业务调整基础货币;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的主要内容;简述人民币升值的利弊;简述资本结构信号理论的主要内容。 计算题(30分,共3题) 1、给出债券的表面价格,息票率,市场报酬率以及债券的期限,求一段时间后债券的价格以及到期收益率; 2、购买一个设备,要求比较是直接购买合算还是通过租赁合算,其中给出了设备使用若干年后的残值,并且给出了一个所得税率,估计这个税率是用来计算残值现值的时候用的。 3、计算存货的经济批量,这个坑爹了,虽然题目不是很难,但关于短期经营这一部分考纲上没有,只能凭着依稀的记忆做题。而且题目中给了个资本化率,也不知道干嘛用的,估计这题毁了。 计算题应该不是很难,但最坑爹的是不能用计算器,而那些题目数据又不是很简单的,所以特别恶心。 论述(28分,共2题) 1、举例论述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过程。 2、试评论欧债危机(起因、影响以及对策)。 总体来说,卷子考得内容应该不是很难(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至于我答的情况,这不好说。)另外,卷子有点无视考纲,上面的题目大家也看到了,考到了很多诸如股利政策,短期经营,还有部分宏观经济的问题,这些都是考纲上没有的。在考试之前学院网站上给出了黄达的《金融学》以及荆新的《财务管理学》两本参考教材,感觉考试主要还是考这上面的内容,所以给未来考生们的建议就是,如果学校给出了参考教材,那就无视考纲,把整本教材都吃透,这样才能从容应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参考书目

课程与教学原理硕士生参考书目 简要说明:对课程与教学原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我还思考不深,仅从自己 的学习体会来说,首先需要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最好学习一些西方哲学 著作或教育哲学课程。其次要有教育史的基础,及比较教育的眼光。最后需要 结合某个具体学科方向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来参照、思考。下面的书目仅就自己 熟悉的做罗列,供参考。 一 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尔》,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雅斯贝 尔斯《什么是教育》,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皮亚杰 教育论著选》,文德尔班或罗素《西方哲学史》,卡西尔《人论》,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马丁?布伯《我与你》,以及我国的《学记》,《进学解》等等,如还能接触康德哲学就更好。 二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张楚廷,《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石中英等,《教育的哲学基础》,轻工业出版社,2006.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或修订本《给教师的教 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孙喜亭,《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陈桂生先生是研究教育学的著名学者,他的书值得学习。) (日)筑波大学教育学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李政涛,《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李政涛,《教育常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三 [美]拉尔夫.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美]拉尔夫.泰勒,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汉对照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美]约翰.富兰克林.博比特,刘幸译,《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施良方, 《课程理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张华,《经验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靳玉乐、于泽元,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141109B 中文名称:课程与教学论 英文名称:Theory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总学时:45 总学分:3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 二、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立足于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在学习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考察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与教学教学功能、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课程论和教学论这两大主线,注意联系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和新要求,注意联系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从而形成从事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和课程研制、教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打下相应的基础。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养成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从事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和课程研制、教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应用基础理论学科,与教育学其它分支学科关系密切。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主要与《心理学》、《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简史》、《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等课程关系密切,开设之前应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科研方法的相关课程。 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共3学分。教学计划规定上课为15周,共45学时,理论学

华东师范大学翻硕考研难度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翻硕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华东师大翻译硕士考研难度,华东师大翻译硕士就业,华东师大翻译硕士考研辅导,华东师大翻译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 一、华东师大翻译硕士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近些年翻译硕士很火,尤其是像华东师大这样的著名学校。总体来说,华东师大翻译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有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根据凯程从华东师大研究生院内部的统计数据得知,华东师大翻译硕士的考生中92%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翻译硕士考试科目里,百科,翻译及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翻译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华东师大翻译硕士就业怎么样? 对于翻译硕士专业,大家最关心一点就是今后就业的方向问题,翻译硕士的就业方向不仅广泛而且专业性质都很明确,可选择的余地很多,现在国内紧缺的专业翻译人才五大方向为会议口译(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领域),法庭口译(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高级口译人才几乎是空白),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企业、政府机构都有大量的外事接待事务,联络陪同口译的任务就是在接待、旅游等事务中担任口译工作),文书翻译(企业、出版社、翻译公司等机构都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文本翻译人才,这一领域的人才缺口更大)。除了上述几类行业之外,如果翻译硕士毕业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口笔译经验,有自己的客户群体,那么,做自由职业翻译也是一种选择。 当前,国内专业翻译人员较少,而且小语种众多,一般来讲每人可精通仅一两种。加之各个行业专业术语繁多,造成能够胜任中译外的高质量工作人才明显不足。所以翻译硕士可以说是当前较为稳定的热门专业之一。华东师大硕士的含金量很大,现在经济贸易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翻译的需求也是很大的,这种专业性人才是非常有市场的,只要能力够就业很轻松,工资也很高。 三、华东师大翻译硕士各细分专业考试科目介绍 华东师大翻译硕士的专业考试科目如下: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动态更新) 序号专业考生编号姓名 政或联 综 外语成 绩 业务课 一成绩 业 务 课 二 成 绩 政策 加分 总 分 备注 1 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05 陈瑞瑞77 74 134 116 0 401 2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15 张钊70 71 97 129 0 367 3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20 杨天74 50 130 113 0 367 4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10 王诗妮70 62 119 103 0 354 5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11 舒敏彦69 52 122 109 0 352 6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21 凡姚申56 70 112 113 0 351 7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16 周甜甜55 64 108 109 0 336 8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01 李懿淼66 61 78 114 0 319 9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14 亓水莲69 55 74 118 0 316 10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04 楚利芳56 57 96 101 0 310 11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23 肖锐57 54 88 107 0 306 12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22 马骏强70 54 68 108 0 300 13自然地理学10269421**** 017 李文策65 47 73 114 0 299 1 课程与教学论10269421*** *010 冯萍71 59 205 0 0 335 2课程与教学论10269421*** *027 贺子怡81 55 198 0 0 334 3课程与教学论10269421*** *005 吴亚楠71 64 189 0 0 324 4课程与教学论10269421*** *024 王静茹78 60 186 0 0 324

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考研预测题

课程与教学论预测题 一、名词解释 第一至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合称,是研究课程与教学的一般原理价值和策略问题的学科 课程:指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显性课程: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又称“正式课程”。 隐性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对学生的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又称“潜在课程”。 第三至四章 课程目标: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开发:使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的要求,进而持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课程。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活动。在我国,它特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给学校预留出来的10%-25%的课程开发

第五至七章 教学: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 现代教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教学形态,是以理论为指导,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模式: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理论的演绎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第八至九章 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 研究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告诉学生现成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其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并探究,然后获得结论的方法 讲授法: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教学手段现代化:在现代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使教学手段向教学活动优化的方向发生变革的过程 第十章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根据

2022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简章

根据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关于选拔普通高校优秀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提出如下要求。 一、报考事项安排 1.每年报考我校的考生很多,要早复习,早准备。按照考试范围复习。 2.我校考生,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3.每年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考试重点范围,不知道考试大纲要求,盲目复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复习效果很差,影响考试。 4.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及讲解答案都是错误的,具有误导性,不利于复习。 5.学校为考生正确复习,印刷内部试卷。 6.内部试卷:包含考试范围、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7.专业课,学校出题。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8.内部试卷联系QQ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安排邮寄,具体事项联系张老师。 二、选拔对象条件 1.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专业计划 1.招生要求和专业,详见《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招生及专业总表》。 2.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部分专业将另设计划用于接收调剂生,具体事项及拟招生人数将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四、报名资格审核 1.报考考生按照《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以下简称《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选择报考专业,并填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年月) 一、专业概况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旨在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着力塑造服务于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实践,以及课程与教学研究和管理的专门人才。该专业于年创建。 本专业依托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学科群体优势、学术研究氛围,融合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力量,统整式、前瞻式地培养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新型人才。 本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有张红霞教授、汪霞教授、吕林海副教授和汪学立教授、王海啸教授、吕浩雪教授等。 授予学位:教育学硕士。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强的科研、教学和为课程与教学实践服务的能力。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知识和能力,并具有在本学科前沿进行科学研究的潜力。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技术;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的态度和能力。 、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诚朴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 、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关注国外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和最新动态,并能够在本学科使用一门外语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 三、研究方向 1.大学课程与教学 2.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 .科学教育 四、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本科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大专毕业生。考生须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和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复试为课程与教学论笔试和综合素质考察两部分。

五、学习年限 1.学历教育:学制一般为年。 2.非学历教育: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年,折合全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年。 六、课程设置 本专业准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修满总学分学分。非本学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学分。其中:类课程即公共基础课学分;类课程即专业基础课学分;类课程即 专业课程学分;类课程即选修课程学分,其中-学分为跨一级学科选修课程。 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分)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学分) 英语(学分) 类: 教育学导论(学分) 高等教育管理(学分)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学分) 类: 课程与教学:理论和实践(学分) 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学分) 教育科学的定量研究(学分) 教育研究的质性方法 (学分) 类: ※课程·教师·学生专题研究 (学分) 另可选修本院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学、高等教育学专业或其他院系地相关课程。 七、培养方式 .教师集体培养和导师制相结合,集体制定培养方案和承担课程教学;论文阶段由专门的导师指导,并实行学生和导师互选制。 .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要求研究生参加教师的有关课题研究工作,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协作,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服务能力。 .专业课教学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自学、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提倡研究生广泛研读专业领域和相关专业的重要著作,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年沈阳师范大学复试《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045115小学教育【专业学位】 I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课程与教学的理念。 2.理解课程、教学、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理念来分析和解决课程与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Ⅱ考核内容 一、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对象和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是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古代课程与教学思想(中国儒家教学与课程思想,古希腊、古罗马、14世纪以后西方课程与教学思想);教学论学科形成的两个代表人物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的标志性著作和主要思想;教学论学科形成过程中,众多教育家的观点;20世纪以来中西方各学派课程与教学论学者、著作、思想和理论;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几个阶段和特色过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课程概念 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知识、课程即经验、课程即计划或方案的性质;国内外学者关于课程的类型分析;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科、科目、知识、经验、计划或方案。 (二)课程的表现形式 课程的文本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课程的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三)课程的历史发展 世界上早期的课程、学校课程的诞生;我国古代学校课程内容和作者,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主导课程的原因和存在条件;西方古代学校课程。 现代课程形成、现代课程发展

当代各种课程类型(课程类型):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外部因素:社会、儿童、知识 内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规律 三、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一)课程目标的含义、取向、确定的依据和基本环节 课程目标: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教育宗旨、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逻辑关系。 课程目标的三种价值取向和三种形式取向。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3.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4.运用“需求评估模式”。 (二)课程内容的含义、取向、组织要素及原则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合。 课程内容的取向:1.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2.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3.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注重基础性;2.贴近生活;3.尊重学生经验;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是课程组织的基本线索或脉络,简称组织要素。关于课程组织的要素有不同层次的看法。 小学教育课程的基本科目,各个学科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参考各个学科2011年版课程标准内容) 四、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 (一)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 泰勒原理:1.课程目标的选择和界说;2.选择和建立适当的经验;3.组织学习经验;4.评价课程。 (二)课程开发的概念、模式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考研_课程与教学论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955] 考试科目名称:课程与教学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知识部分:60分; 能力部分:45分; 应用部分:45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目标: 1、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运用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课程教学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

一、概论 (一)课程与教学的内涵 课程与教学的内涵;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二)课程与教学的价值 课程的价值;教学的价值。 (三)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结构与功能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结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普遍性趋向;行为性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取向。 (三)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特点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全面与具体的统一;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显性和隐性的统一。 三、课程与教学主体 (一)课程与教学主体的特征 同时性;社会性;客观性;平等性;差异性。 (二)课程与教学主体的作用 教师主体的作用;学生主体的作用。 (三)课程与教学主体与主体性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主体的主体性;主体性教学及其实现。 四、课程与教学内容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组成要素 知识、技能、科目、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结构与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