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案资料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案资料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案资料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案资料

路基路面工程 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徐平 学院:能源学院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交通06-2 姓名:尹富勇 学号:310602030225 交通管理与控制 课 程 设 计

指导老师: 学 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河南理工大学校园交通调查与分析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国民中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理所当然教师中拥有小汽车的人数也在快速的增加,然而学校原先规划的停车位就显得十分紧张,所以在校园中路边停车的现象是很常见的;与此同时,我们学校也在一直扩招,导致学校人数也在剧增,这使得原先已经略显拥挤的道路在高峰时刻就更加的堵。为了缓解学校道路拥堵尤其是高峰时段的拥堵现象,我对学校个别经常发生拥堵的路段、路口进行了机动车车速、人流量、车流量的调查、分析,最终得到了比较好的交通组织优化方案。

关键词:汽车、高峰、拥堵、校园、车速

引言

校园传承这社会文明,也播种着美好的希望,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和的不断增多,大学校教师及部分学生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多,园路面变得拥挤(汽车、自行车和行人一起)、行人增多(扩招以后大学校园人口膨胀)、交通速度变快(尤其是赶着上课的那一部分人)。一直以来,学校的教育管理重视的是学生的学风管理,很多时候,我们的道路交通意识重视严重不足。为了实现学校高峰时段道路畅通的目标,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建设和谐校园、畅通校园,针对校园交通状况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新特点及道路交叉口的特殊情况,本文通过某些路段和某些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交通拥堵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加大对校园道路交通网络的组织优化和加大校园内学生的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校道路通畅的水平。

校园交通现状

纵观整个学校,除了主干道春秋大道、滨湖路以及南门进口处的路面比较宽之外,其余的大多数路段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窄的,学校的大多数院楼都集中在西门和南门那一块儿,而学生寝室楼绝大多数都在春秋大道以北,新体育场以西,农行以东的那片区域,这两大区域正是人流集中的地方,而连接着以两大区域的路段在高峰时段的拥堵也就成为了必然。在这次调查中,我是对菜市场以西滨河路以东的路段进行了粗略的调查,特别是对滨河花园对面的那个连接着教室公寓和学校教学区的铁门处丁字路口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这条道路基本上属于双车道道路,道路宽度还可以,但由于其特殊位置,这里的交通量是相当大的,其交通流主要是在东西方向。由于这一路段的南北两侧均为教师公寓,南侧的有专门的停车位而北侧的位于教学区的那栋教师公寓无专门的车位,所以常有教师将车停于道路边上,这种情况对道路的影响非常的大,也就使得高峰时段的道路更加的拥堵,早上上课(班),中午放学(下班)以及下午上课(班),有时此路段都走不动。

数据处理

学校道路不同于城市道路,高峰时刻大不一样,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在早上7:00~8:00(早高峰),8:00~9:00(平峰)以及下午2:00~3:00(午高峰),3:00~4:00(平峰)

注:由于现在已经是第十八周,每个专业都已经结课,下午2:00~3:00的时天气非常的热,很多学生这个时候都在寝室午休,因此午高峰时间基本上向后推移了一个小时,记录上午高峰依旧为2:00~3:00.

数据如下:

上午7:00~9:00

地点菜市场西侧教学区与教师公寓交叉口东进口路口形式T 形路口时间2013年7月1日星期一天气晴

地点菜市场西侧教学区与教师公寓交叉口西进口路口形式T 形路口时间2013年7月1日星期一天气晴

地点菜市场西侧教学区与教师公寓交叉口北进口路口形式T 形路口时间2013年7月1日星期一天气晴

8:20~8:2542 38 2 5 8:25~8:3038 31 5 4 8:30~8:3541 32 2 7 8:35~8:4034 35 4 6 8:40~8:4527 22 2 4 8:45~8:5021 24 3 1 8:50~8:5520 18 0 4 8:55~9:0025 23 5 5 合计1008 900 133 123

经简单处理得:

(注:前三列代表直行,后两列代表右转)

由上可见,通过柱状图,我们知道在学校的交通流以行人为主,步行出行者数量庞大,骑自行车和电动车的人也不算少,调查发现,骑自行车的多为教师家属,学生数量不多;通过饼形图我们知道,无论在高峰还是平峰,直行的占绝大多数,都是去西边各教学楼以及院楼还有从西门离开学校的,右转的主要是教师及教师家属,其右转对道路影响不大。

(注:前三列代表直行,后两列代表右转)

由上可见,无论是在高峰还是在平峰时段,直行的自行车和电动车与行人的数量相差不多,这主要是由于此时段的返回交通流比较大;通过饼形图可以发现西进口的交通流几乎全部都是直行的,这缘于这个时段进入教师公寓的人流数量极少,老师都是在这个时段出行上班或者忙其他工作的,此时学生成为道路上的主力。

(注:前两列代表直行,后两列代表右转)

通过以上柱状图和饼形图我们知道,高峰时段左转自行车的数量大约为行人的2倍,而平峰时段自行车和行人相差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段,教师家属骑车去水房的人数较多,以及老师上班大都采用自行车和电动车,由于离教学楼较远步行的很少,平峰时段,数量相当,交通流趋于平稳;通过饼形图我们可以发现,左转的交通量占绝大多数,这主要是因为打水、卖菜以及老师上课多位于3教及东边的院楼的缘故。

下午2:00~3:00

地点菜市场西侧教学区与教师公寓交叉口东进口路口形式T 形路口时间2013年7月1日星期一天气晴

时段

直行右转

自行车(电动车)小汽车行人自行车行人

14:00~14:05 171211312 14:05~14:1021020915 14:10~14:1520025159 14:15~14:20152373010 14:20~14:25311662113 14:25~14:3032274339 14:30~14:35261583712 14:35~14:40292842717 14:40~14:45463682912 14:45~14:5049081358 14:50~14:55370794118 14:55~15:00390752914 15:00~15:05421682516 15:05~15:1041187278 15:10~15:1544289189 15:15~15:20481921914

地点菜市场西侧教学区与教师公寓交叉口西进口路口形式T 形路口时间2013年7月1日星期一天气晴

地点菜市场西侧教学区与教师公寓交叉口北进口路口形式T 形路口时间2013年7月1日星期一天气晴

时段

左转右转

自行车(电动车)行人自行车(电动车)行人

14:00~14:05 273175 14:05~14:10343837 14:10~14:15372662 14:15~14:20362989 14:20~14:2539381012 14:25~14:3042421513 14:30~14:354744125 14:35~14:405748914 14:40~14:45625848 14:45~14:50686164 14:50~14:557567312 14:55~15:007957811 15:00~15:0581461718 15:05~15:106258127 15:10~15:15596594 15:15~15:2069361015 15:20~15:257137138 15:25~15:305646163 15:30~15:355332172 15:35~15:404927106 15:40~15:45512358 15:45~15:50383189 15:50~15:55382992 15:55~16:00282521合计1258994219185

《交通管理与控制》重点

1.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是一种静态管理。 2.交通控制:是依靠交通警察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它是一种动态的管理。 3.交通管控的目的:保障交通安全,疏导交通、提高现有设施的通车效率。更着重于采取各种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交通总量,缓解交通拥挤,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并降低汽车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影响。 4.交通管控的原则:分离原则,限速原则,疏导原则,节源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通行权:在平面分离上,车辆、行人按规定在各自的道路上有通行的权利;在时间分离上,车辆、行人按交通信号、标志或交通警察指挥指定在其通行的时间内有通行的权利。 6.先行权:各种车辆或行人在指定平面和时间内共同有通行权的前提下,对车辆、行人在通行先后次序上确定优先通行的权利。 7.问:为什么要进行交通管理?答:交通管理能整合现有的道路资源,在不投资建设新道路的情况下,挖掘道路资源的潜力,在节省投资的同时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进而保证道路畅通。 8.交通所带来的问题:安全问题,能源问题,土地问题,环境问题。 9.TSM:Transportation System Management交通系统管理 10.TDM: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交通需求管理 11.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1.交通治理五阶段:传统交通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智能化交通管理,可持续交通发展阶段 2.交通管理分类:交通行政管理,交通执法管理,交通运行管理。 3.交通管理规划内容:城市交通管理现状问题与需求分析,制订城市交通管理发展目标和策略,建立交通管理长效发展机制,近期交通系统管理改善方案制定,智能交通与高新技术发展应用规划,拟定交通管理规划实施行动计划。 4.交通规划编制原则:保持与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相一致原则。体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应遵循远期讲战略、中期粗、近期细与标本兼治的原则。可实施性和滚动原则。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技术标准规范所赋予和规定的交通管理职权和事权,是国家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施行交通管理权力的主要依据。 2.全局性管制:在全国或某地区范围内,在较长的时间内有效的那些措施。 3.局部性管理:仅在局部范围内,在较短时间内才有效的一些措施。 4.交通法规的层次:交通法规按其有效性的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全国性法规。(全国性法规应具有全局意义,是一种必须在全国统一执行的一些规定。全国性法规是制订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应是当地具有全局性含义的管理措施。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及交通特点,在全国性法规为依据的前提下,制订当地必须统一执行的一些补充规定。地方性法规是对全国性法规作的一些不矛盾的补充。)局部性管理措施。(可认为是交通法规的补充和外延。) 5.交通法规的内容:对人的管理,对路的管理,对车的管理,对环境的管理。 1.交通行政管理的内容:交通行政管理是最高层次的交通管理,它的内容涉及交通管理的职能、体制、手段等多个方面。在宏观层面上,……在围观层面上…… 2.车辆驾驶人的管理主要包括:驾驶证管理、驾驶人教育管理、驾驶人驾车管理等。 3.对驾驶员的日常安全教育:技术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4.车辆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使车辆经常保持良好的行驶性能,保证交通安全。

《交通管理与控制》教学大纲

《交通管理与控制》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交通管理与控制 英文名称: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学时与学分:48 /3 先行课:道路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工程学,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课程学科类别:工学交通运输类 对象:交通工程专业 教材:《交通管理与控制》,吴兵等,人民交通出版社 参考书目:杨佩昆,《交通管理与控制》,人民交通出版社; 段里仁,交通工程学,北京出版社 考核方式:书面考试+平时作业+课程设计及答辩评分+考勤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课,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课程教学40学时,实验8学时。 本课程的目的是探讨对现有的道路交通设施,如何科学地采取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的各种交通治理措施来提高其交通效益与交通安全。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介绍交通管理的内容、设施、交通控制的原理、技术及设备,使学生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基本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法,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信号设计方法。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课程的主要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交通管理概论;交通管理法规;交通行政管理;交通秩序管理;交通运行管理;优先通行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特殊事件交通管理;交通信号控制概论;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控制;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快速道路交通控制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概论。

基本要求: (1)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2)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基本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熟悉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法,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信号设计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交通管理与控制领域的理论知识; (2)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调研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3)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部分:交通秩序管理;交通运行管理;优先通行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特殊事件交通管理;交通信号控制概论;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控制。 难点部分: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控制。 四、实验安排 本课程安排实验教学8学时,每次实验2学时。见实验教学大纲。 五、教学目的 就是要服务于我国交通事业发展需要,以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交通为主,突出西部区域交通特色,加强国际化进程,与世界交通技术发展同步。 六、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行管理、交叉口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规划、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影响分析等交通管理思想与方法;理解和掌握交通控制思想、车流运动机理、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感应信号控制、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等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学习运用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交通管理与控制领域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其调研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并通过

交通管理与控制复习上课讲义

交通管理与控制复习

名词解释 1.局部性管理指仅在局部范围内,在较短时间内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 2.变向交通、潮汐交通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交通。变向交通又称“潮汐交通” 3.全无控制交叉口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重要地位,从而具有同等通行权的两条相交道路,因其流量较小,在交叉口上不采取任何管理手段的交叉口。 4.冲突指当一辆车到达停止线时,如果在交叉口内有别的车辆正在行驶,致使该到达停止线的车辆减速等待,不能正常通过交叉口,这便是一个冲突。 5.临界车道: 6.绿信比是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一般用λ表示。 7.感应控制感应控制是在交叉口进口道上设置车辆检测器,信号灯配时方案由计算机或智能化信号控制机计算,可随检测器检测到的车流信息而随时改变的一种控制方式。 8.相位差绝对时差:是指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的时间之差。 相对时差:是指相邻两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之间的时间之差。相对时差等于两个信号绝对时差之差。 9.通行能力指的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10.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者是服务质量。 11.有效红灯时间显示红灯时间加上黄灯末期时间

12.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 13.交通需求管理通过影响出行者的行为,而达到减少或重新分配出行对空间和时间需求的目的。 14.禁行管理为了调节道路上的交通流,或将一部分交通流量均分到其他负荷较低的道路上去,或满足某些特殊的通行要求,根据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实行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某种限制通行的管理。 15.集中匝道控制: 16.会车视距指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相遇及时制动并停车所必须的安全视距。 17.相位每一种控制状态(一种通行权),即对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 简答 1.试分析可逆式单向交通与变向交通的区别与联系?(p61 62) 区别:可逆式单向交通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在一部分时间内按一个方向行驶,而在另一部分时间内按相反方向行驶的交通。变向交通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交通。 联系:均充分提高道路的利用率,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单向交通可用于解决潮汐交通。 2.对于一两单向道路(只有一条车道)相交的交叉口和两条双向两车道道路相交的交叉口,画图分析这两种交叉口的复杂程度。(p63) 3. 为确保行人安全,在哪些地方不宜设置人行横道?路外停车场对道路交通影响最大的是出入口,为降低对道路的影响,停车场出入口设置应考虑哪几点?P69

(完整版)交通管理与控制

名词解释 1.交通需求管理(TDM):交通需求管理是引导人们采取科学的交通行为,理智地使用道路交通设施的有限资源。简言之,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管理的是:人们理性地使用汽车,而不是人们是否拥有汽车。 2.视距三角形:为了提高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它通过绘制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保证在交叉口前,驾驶员对横向道路两侧的可通视范围,它是全无控交叉口设计和设置的基本依据,必须注意,“视距线”应画在最易发生冲突的车道上。在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行人道的车道上;而对于从右侧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最靠近路中线的车道。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高于1.2米妨碍视线的物体。 3.绝对时差:绝对时差是指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终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终点的时间之差。 4.绿信比:绿信比是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一般用λ= Ge/C表示。 5.通过带:在时-距图上,各个信号交叉口绿灯时间始端连线与终端连线中最窄的一组平行斜线所标定的时间范围称为通过带。 6.交通系统管理(TSM):交通系统管理是把汽车、公共交通、出租汽车、行人和自行车等看成为一个整体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运营、管理和服务政策来协调这些个别的组成部分,使这个系统在整体上取得最大交通效益。 7.路边存车: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路边存车管理的目的是使道路在“行车”及“存车”两方面能够得到最佳的使用。 8.相对时差:相对时差是指相邻两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者终点之间的时间之差。相对时差等于两信号绝对时差之差。 9.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把区域内的全部交通信号的监控,作为一个指挥控制中心管理下的一套整体的控制系统,是单点信号、干线信号系统和网络信号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 10.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11.全无控制交叉口:是指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重要地位,从而具有同等通行权的两条相交道路,因其流量娇小,在交叉口上不采取任何管理手段的交叉口。 12.交通信号:在道路上用来传送具有法定意义指挥交通流通行或停止的光、声、手势等。道路交通常用的信号有手势信号和灯光信号。 13.饱和流量:在一次连续的绿灯信号时间内,进口道上一列连续车队能通过进口道停车线的最大流量,单位是Pcu/绿灯小时。 判断题 1.路宽小于10m时,一般认为道路两侧1m为非机动车道,其余为机动车道。(错) 2.最高行驶车速的限制是指对各种机动车辆在有限速标志路段上行驶时的最高形式车速的规定。(错) 3. 单向交通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对) 4.变向交通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交通。(错) 5.路边存车是指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对) 6.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觉性要素有形状、颜色和文字。(错) 7.警告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边、黑图案。(错) 8.在正常的周期时长范围内,周期时长越长,通行能力越大,但车辆延误及油耗等也随之增长。(对)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成的加速,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叉口成为了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西南路与黄河路的交叉口提出解决方案,优化路口的通行能力。 西南路与黄河路相交,其中西南路直行已经通过高架桥与黄河路实现了空间上的分离,但是西南路南进口道的左转的交通量仍然很大,通过信号配时的方案很难解决西南路南进口道的左转车量的2次排队问题,在高峰时期每个周期只能通过7—8量车,其余车辆不得不2次排队。另外黄河路的左转交通量也十分大,他沟通沙河口区南北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车辆也十分有限,为了提供更加方便的公共交通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该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通过使用编写的配时软件可以方便的计算配时结果,通过https://www.doczj.com/doc/ac5795311.html,进行计算,得出配时优化结果。 关键词:信号配时、2次排队、解决方案、韦伯斯特、相位

目录 一交通数据调查 (1) 1交叉口线性 (1) 2交通量调查 (2) 3交叉口几何外形图 (4) 二交通现状分析 (4) 1信号配时分析 (4) 2交叉口左转交通现状分析 (5) 三解决方案 (6) 1下穿式立体交叉的特点 (6) 2下穿式交叉口设计 (7) 四计算调整后的信号配时 (9) 1根据韦伯斯特计算调整后的信号配时 (10) 2信号配时软件简介 (12) 3使用程序计算运行配时 (13) 五调整前后的数据比较 (16) 六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附表 (29)

一交通数据调查 1交叉口线性 黄河路为大连市内东西走向主干路之一,交通量非常大。该道路路段为双向六车道,在与西南路相交的交叉口处有进口道路拓宽东西进口道均为四车道,其中进口拓宽的长度约为70米。黄河路东西进口道均设有左转专用车道并且设有左转待转区。公交车数量很大有一条公交专用车道,但非机动车数量极少;黄河路中央设有宽度为3米的绿化分隔带。 西南路为南北走向的4车道道路,其中直行通过高架桥以于黄河路实现了空间上的分离,其中西南路南进口道有一条左转专用车道和一条右转车道。但考虑道左转车辆很多高峰小时约为300辆,并且左转车的车辆经常占用右转车的车道,影响了右转车辆的正常行驶。

交通管理与控制 (第四版)全书知识点重点部分总结

《交通管理与控制 (第四版)》全书重点部分标记绪论 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能够整合现有道路资源,在不投资建设新的道路情况下挖掘道路资源潜力,在节省投资的同时增加道路的性能力,保证道路畅通。 2.现代交通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什么? 现代交通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通过采用“交通需求管理”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交通量的需求。 3.本课程讨论的交通管理是指哪两个层面?侧重的是哪一层面? 本课程中所讨论的交通管理按其是否具有法律意义,在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具有法律意义且必须强制执行的管理措施,是指在交通法规中制定的,为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所必需的基本交通规则。2。用来改善交通状况的工程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本身不具有法律意义,但要使这些措施能得以有效实施,还需依靠具有法律意义的管理措施来强制执行,或依靠经济手段来诱导执行。在本书中对两者都分别作了必要的探讨,但主要探讨的重点是后者。 第一章交通管理概论 (必看)1.交通管理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管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交通管理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交通管理:建新路、配以提高老路通车效率措施的交通管理来满足汽车交通需求的增长。

第二阶段:交通系统管理:以提高现有道路交通效率为主。 第三阶段:交通需求管理:对交通需求加以管理、降低其需求量以适应现有道路交通设施能够容纳的程度 第四阶段: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应用到交通管理中。 3.什么是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就是以保障城市交通安全、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有效管理交通需求为目的,根据社会经济与交通发展对交通管理的要求,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用地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城市交通运行现状调查,应用交通工程、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制定城市交通管理的目标与策略,对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组织、城市交通管理设施、城市交通安全管理以及城市交通管理科技应用与发展进行系统规划。 第二章交通管理法规 1.交通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技术标准规范所赋予和规定的交通管理职权和事权,是交通管理的主要依据。交通法律或法令由国家制定并颁布执行;交通规则、条例属于政令,由主管机关根据国家的交通法规、法令制定并颁布执行。主要分为对“人”的管理、对“路”的管理、对“车”的管理、对“环境”的管理。 2.在交通管理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为什么? 交通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道路交通的使用者是人,是一切交通活动的主体,只有通过对人的合理管理才能取得好的交通管理效果。 3.在执行交通法规时要注意如何分层次?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十字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 计十字交叉口信号配时
优化设计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
---------十字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
姓名: xxxxxx 专业: 交通工程 班级: 08 级交通 2 班 学号: 08xxxxxxxx

1 基础资料收集 道路几何条件调查
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 绿化带宽度 非机动车道宽度 人行道宽度
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
绿化带宽度
每条非机动车宽度
人行道宽度
绿化道宽度
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宽度
非机动车道宽度
人行道宽度
绿化带宽度
说明: 1. 本图为学院北路与滏河大 街交叉口平面图 2. 比例
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 每条非机动车宽度 人行道宽度 绿化道宽度
学院北路与滏河大街交叉口平面图 交叉口现状图
图例 车行道 入口引道 绿化带 中央分隔带 机非分隔带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现状信号配时图
项目
单位
道路等级 断面形式 设计车速 路幅宽度 车道数 单车道宽
Km/h m
车道功能划 分
非机动车道 宽
m
人行道宽
m
交通条件调查
(1)交通量调查
平峰小时流量表 进口
交叉口几何条件调查表
东 进出 口口 次干道 一块板
35 25 12
进出口方向
西

进出进出
口口口口
次干道 主干道
三块板 一块板
35
50
35
45
2244
北 进出 口口 主干道 三块板
50 50 44
直 左 右
1个 直 行
直 左 直 右
2个 直 行
直 行 直 右 左
3个 直 行
直 行 直 左 直 右
3个 直 行
2
3
3
机动车
自行车
行人

交通管理与控制

交通管理与控制 得原则与方法:分离原则、限速原则、疏导原则、节源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交通管理得演变与发展:传统交通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智能化交通管理。 事故黑点:某一时期内,发生事故数量或特征比其她地方明显突出得位置。 道路交通标志:用图形符号、颜色与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交通管理信息得一种交通管理措施。标志板+支架标志板得支托部分,柱式、悬壁式、门式、附着式) 单向交通单行线):道路上得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得交通。 优点: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通行能力;提高路段通行能力;降低交通事故;提高行车速度;有利于实施各交叉口间交通信号得协调联动控制;有助于解决停车问题。 缺点:增加车辆绕道行驶得距离,增加附近路段上得交通量;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不便,增加步行距离;容易导致迷路,特别就是对不熟悉情况得外地驾驶员;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得道路公用设施。 实施条件:具有相同起终点得两条平行道路,她们之间得距离在350~400以内;具有明显潮汐特性得街道,其宽度不足3车道得可实行可逆性单向车道;复杂得多路交叉口,某些方向得交通可另有出路得,才可将相应得进口道改为单向交通。 变相交通:不同得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得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得交通。 优点:合理使用道路,充分提高道路得利用率,提高了道路得通行能力;对解决交通流方向与各种类型得交通在时间分布上不均匀性得矛盾都有较好得效果。

缺点:增加了交通管制得工作量与相应得设施,且要求驾驶人有较好得素质,注意力集中,特别就是在过渡地段。 不宜设置人行道得地方:弯道、纵坡路段等视距不足得地方;信号交叉口附近;瓶颈路段;车辆进出口得附近。 停车诱导系统:通过交通信息显示板、无线通讯设备等方式向驾驶人提供停车场得位置、使用状况、诱导路线、停车场周边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状况得服务系统。 功能:提高停车者得使用方便性;促进交通顺畅、确保交通安全;提高停车场得使用效率;增加商业区域得经济活力。 组成: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发布。 交叉口交通管制得原则:减少冲突点;控制相对速度;重交通车流与公共交通优先;分离冲突点与减少冲突区;选区最佳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 交通组织优化:在有限得道路空间上,科学地分配通行时间、空间,合理地限制车种、流向得交通管理方案。 原则:分离冲突点、改变冲突性质; 时间分离法:在信号周期内拿出专有相位放行非机动车; 空间分离法:只设置机动车信号灯,让非机动车按照机动车相位走; 时空分离法:在路口中间划定一块面积卫非机动车禁驶区,左转非机动车在区外二次停车等待,让直行机动车先行通过,通过拉长左转非机动车得通过距离,避免左转弯非机动车对直行机动车得冲突。 常规公共交通优先通用管理:公交车专用车道;公交车专用街、公交车专用道路;公交车专用进口车道;公交车自行车专用道路;交通信号得公交车优先控制;公交车优先转弯;车站设置与换乘衔接优化;公交车辆运营智能管理。

交通管理与控制-试题复习

交通管理与控制试题复习 1、在城市路网的一信号控制交叉口,若采用两相位信号控制,各入口渠化 为两车道,各方向车辆到达率为:北方向700辆/小时,南方向850辆/小时,东方向800辆/小时,西方向1250辆/小时,l =6.2s, 3s,0,每车道饱和流量1950辆/小时。试计算该路口信号控制的有关配时参数,并作出信号配时图。(15分)

简答题 1. 简要分析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五个主要原则。答: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五个主要原则有: 1) 减少冲突点――单行线、禁止左转弯、在交通拥挤的交叉口排除左右转弯等方法;2) 控制相对速度――严格控制车辆进入交叉口的速度;3) 重交通流和公共交通优先;4) 分离冲突点和减小冲突区; 5) 选取最佳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 2. 简述单向交通的优点。 答: 单向交通在路段上减少了与对向行车的可能冲突,在交叉口上大量减少了冲突点。故单向交通在改善交通方面具有以下较为突出的优点:1) 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通行能力;2) 提高路段通行能力;3) 降低交通事故;4) 提高行车速度; 5) 有利于实施各交叉口间交通信号的协调联动控制。3. 简要说明优先发展策略的内容和意义。

4.答: 优先发展策略的内容是: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 污染低的交通出行方式, 并实施优先通行策略,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例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策略的意义是:确立各种交通方式在交通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合理选择交通出行方式,优化城市的交通方式组成与结构。 4. 比较说明区域集中式控制结构和分层式控制结构的原理和特点。 答: 集中式控制结构的原理是:将网络内所以信号联结起来,用一台中、小型计算机或多台微机联网对整个系统进行集中控制。特点:全部控制设备只位于一个中心,操作方便,且维护和维修都比较容易;但通信系统庞大,数据存储和计算量巨大,控制实时性较差,范围受限。 分层式控制结构的原理是:把整个控制系统分成上层与下层控制,上层接受从全系统战略目标出发修改下层的决策,执行战略控制任务;下层根据修改后的决案作必要调整,执行交叉口合理配时的战术控制任务。特点:可以避免集中结构的缺点,且可有降级控制的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但需增加设备,投资提高。 6.请作图说明一个双向交通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三角

交通管理与控制 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调查区域的概况 (2) 第一节小西门区域的基础状况 (2) 第二节小西门区域交通现状及问题 (2) 第三章调查区域的交通量状况 (5) 第一节交通量的调查 (5) 第二节机动车辆数据 (9) 第三节非机动车数据 (11) 第四节行人数据分析 (12) 第五节调查区域高峰期间交通量 (12) 第四章数据处理方法 (14) 第五章数据调查结果分析 (15) 第一节机动车辆数据分析及汇总 (15) 第二节非机动车辆数据分析及汇总 (15) 第三节行人数据分析 (16) 第六章优化方案 (16) 第七章总述及体会 (17)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私家车的数量呈井喷式的增加,导致道路交通量也日渐增大,而由于各种早期规划的原因及现实条件,道路设施不能够随着交通量的增大而满足其需求,久而久之就导致了道路日益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的现实状况。特别是那些城市中高档住宅聚集区域与其连接道路网连接的部分,更是因为在特定时段人多、车多更易引发一些事故,就比如我们学校出小西门到迎宾路上的T形区域(具体指迎宾路与韩公路相交部分)。 这些区域往往因其面积较小、交通组成较复杂而无法形成有序的交通通行秩序,从而导致该区域交通通行困难,事故频发。因而,对这些区域进行交通现况调查、交通方式优化,以改善其交通量通行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解决方案,由于设备等的限制,我们进行人工数车调查,得到特定时刻(高峰小时——早高峰、晚高峰)交通量,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该区域的交通现状,并根据所获结论分析其优势、劣势,然后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改进优化方案,已达到改进该区域交通状况的目的。 个人希望能通过此次的交通实地调查分析及设计,更深入的理解本课程,通过自己的想法改善调查区的交通状况,尽量实现人、车、路的和谐、有序运行,实现即给机动车顺畅通行提供条件,也能使行人、公交车乘客及非机动车辆过街安全、便捷。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交通管理与控制 题目:平顶山建设路-凌云路交叉口定时信号配时设 计 专业: 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李鹏举 学号: 071413220 指导教师: 刘丽华、张蕾 设计教室: 10#B609、302 开始时间: 2016 年 01 月 04 日 完成时间:2016 年 01 月 08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交通调查 (1) 1.1 调查主要内容 (1) 1.2 本人负责调查部分数据处理及分析 (1) 2 设计交通量确定 (3) 2.1 最高10分钟流率统计 (4) 2.2 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 (4) 3车道渠化及信号相位方案设计 (5) 3.1 渠化方案设计 (5) 3.2 相位方案设计 (5) 4 饱和流率估算 (6) 4.1 复杂情况下饱和流率计算 (6) 4.2 饱和流率汇总及对比 (11) 5 各项配时参数计算 (12) 5.1 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流程 (12) 5.2 确定关键车流和流率比 (13) 5.3 计算各个相位黄灯时间、全红时间、绿灯间隔时间 (13) 5.4 计算总损失时间 (14) 5.5 计算最佳周期时间 (14) 5.6 计算各项配时参数 (14) 6 约束条件检验 (15) 6.1 周期时长检验 (15) 6.2 行人过街时间检验 (15) 7 延误与服务水平确定 (16) 7.1 交叉口各车道组通行能力 (16) 7.2 交叉口各车道组饱和度 (17) 7.3 交叉口各车道组均衡延误 (18) 7.4 交叉口各车道组随机附加延误 (18) 7.5 交叉口各进口车道的的延误 (19) 7.6 各进口道平均信控延误 (19) 7.7 整个交叉口的平均信控延误 (20) 参考文献 (21)

交通管理与控制

交通管理与控制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1、车速管理的概念:车速管理是指运用交通管制的手段,强制性地要求机动车按照规定的速度范围在道路上运行,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2、85%V (85%位地点车速):地点车速累计频率分布曲线中,对应累计频率为85%的地点车速,记为85%V ,表示观测路段有85%的行驶车辆,其地点车速小于等于85%V 。 3、减速让行标志定义,停车让行标志定义。 停车让行标志控制也称停车控制:指的是进入交叉口的次路车辆必须在停止线以外停车观察,确认安全后,才准许通行。、 减速让行标志控制:是指进入交叉口的次路车辆,不一定需要停车等候,但必须放慢车速瞭望观察,让主路优先通行,寻找可穿越或汇入主路车流的安全“空当”机会通过交叉口。 4、交通组织优化基本概念。 是指在有限的道路空间上,综合运用交通工程规划,交通限制和管理等措施,科学合理地分时、分路、分车种、分流向使用道路,使道路交通始终处于有序、高效运行状态。 5、饱和流量的概念 在一次连续的绿灯信号时间内,进口道上一列连续车队能通过进口道停止线的最大流量。 6、冲突的概念:是指当一辆车到达停止线时,如果在交叉口内有别的车辆正在行驶,致使该到达停止线的车辆减速等待,不能正常通过交叉口,这便是一个冲突。 7、停车诱导系统:又称停车引导系统,是通过信息显示板、无线通信设备等方式向驾驶人提供停车场的位置、使用状况、诱导线路、停车场周边交通管制和交通拥堵状况的服务系统。 8、绝对相位差和相对相位差的基本概念 绝对时差:是指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的时间之差。 相对时差:是指相邻两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之间的时间之差。 9、交通信号的概念:是在道路空间上无法实现分离原则的地方,主要是在平面交叉口上,用来在时间上给交流分配通行权的一种交通指挥措施。 10、绿波系统的概念:把干道上若干连续交叉口的交通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同时对各个交叉口设计一种相互协调的配时方案,各交叉口的信号灯按此协调方案联合运行,使车辆通过这些交叉口时,不至经常遇上红灯,称绿波信号控制。 11、交通控制的本质?:是依靠交通警察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12、单向交通的种类:固定是单向交通、定时式单向交通、可逆性单向交通、车种性单向交通。 13、车速控制方法哪三种:法规控制、心理控制、工程控制。 14、主路优先控制定义:给主路车辆以优先通行权,次路车辆必须让主路车辆先行的控制方式的交叉口。 15、感应信号单位延长时间概念?P176(一句话) 单位绿灯延长时间(go):是初期绿灯时间结束后,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测得有后续车辆到达时所延长的绿灯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没有测得来车,即被判为交通中断而可结束绿灯。因此。单位绿灯延长时间也是判断车流是否中断的一个参数。单位绿灯延长时间对于感应信号控制的效率起决定性的作用。 16、数解法的本质?:通过寻找使得系统中各实际信号距离理想信号的最大挪移量最小。 17、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概念? 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

交通管理与控制简答题答案

1.什么是交通秩序管理?交通秩序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1)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其管理目的主要通过交谈执法的手段实现。交通秩序管理对确保交通安全、通畅、有序,维护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治安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2)通行秩序管理,道路使用管理,道路交通违法与事故处理,交通秩序管理设施以及高速公路通行秩序管理。 2.如何实施道路使用管理?答:(1)交通活动道路使用管理:交通方式通行空间划分,交通空间均衡管理,停车占用道路管理;(2)非交通活动道路使用管理:清除任意占用道路,清理道路上有碍交通的设施,道路施工和开挖埋管的管理。 3.什么是道路交通违法?答:道路使用者在通行中所必须遵守的法律,法令,规则和条令的统称。 4.如何进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答:交通事故分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通事故处理程序,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道路交通事故档案记录,道路交通事故黑点鉴别与治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如何分类的?各有何作用和特点?答:(1)道路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主标志又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标志。(2)道路交通标线按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指示标线,指示标线主要用于划分路;禁止标线,禁止标线的作用主要是管制交通;警告标线,警告标线的作用主要是提醒驾驶员和行人注意危险。按其标线设置方式,可分为纵向标线、横向标线和其他标线三类。 5.设置交通标志要注意什么问题?答:根据客观需要设置,统一性和连续性相结合,设在易见位置,昼夜性作用标志的照明或反光性,交通标志照明方式。 6.什么是交通运行管理?其包括哪些内容?答:通过交通管理技术来解决通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内容:行车管理,步行管理,停车管理,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快速道路交通管理和交通组织优化。 7.车速限制的作用有哪些?答:为了降低随着行车速度增加时驾驶人视野减小,视点前移,形成隧洞式的现象的影响,在交通管理和控制上采取限速措施,确保车辆安全和畅通。 8.什么情况下考虑单向交通?答:两条平行道路,间距在350到400米内;有明显的潮汐式交通特征;复杂的多路交叉口。 9.什么是公共交通优先?如何实施公交优先政策?答:1.公共交通优先是指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充分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发展和运营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城市道路中优先考虑公交的运行而不是优先考虑小汽车的行驶。2.(1)外部政策上:财政,税收扶持,

交通管理控制复习重点

绪论 1 .为什么要进行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能够整合现有道路资源,在不投资建设新的道路情况下挖掘道路资源潜力,在节省投资的同时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保证道路畅通。 2 .现代交通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什么? 现代交通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通过采用“交通需求管理”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交通量的需求。 3. 本课程讨论的交通管理是指哪两个层面?侧重的是哪一层面? 本课程中所讨论的交通管理按其是否具有法律意义,在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具有法律意义且必须强制执行的管理措施,是指在交通法规中制定的,为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所必需的基本交通规则。2。用来改善交通状况的工程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本身不具有法律意义,但要使这些措施能得以有效实施,还需依靠具有法律意义的管理措施来强制执行,或依靠经济手段来诱导执行。在本书中对两者都分别作了必要的探讨,但主要探讨的重点是后者。 第一章交通管理概论 1 .交通管理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管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交通管理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交通管理:建新路、配以提高老路通车效率措施的交通管理来满足汽车交通需求的增长。 第二阶段:交通管理系统:以提高现有道路交通效率为主 第三阶段:交通需求管理:对交通需求加以管理、降低其需求量以适应现有道路交通设施能够容纳的程度 第四阶段: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应用到交通管理中 3 .什么是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就是以保障城市交通安全、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有效管理交通需求为目的,根据社会经济与交通发展对交通管理的要求,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用地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城市交通运行现状调查,应用交通工程、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制定城市交通管理的目标与策略,对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组织、城市交通管理设施、城市交通安全管理以及城市交通管理科技应用与发展进行系统规划。 第二章交通管理法规 1 .交通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技术标准规范所赋予和规定的交通管理职权和事权,使交通管理的主要依据。交通法律或法令由国家制定并颁布执行;交通规则、条例属于政令,由主管机关根据国家的交通法规、法令制定并颁布执行。主要分为对“人”的管理、对“路”的管理、对“车”的管理、对“环境”的管理。 2 .在交通管理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为什么? 交通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道路交通的使用者是人,是一切交通活动的主体,只有通过对人的合理管理才能取得好的交通管理效果。 3 .在执行交通法规时要注意如何分层次? 交通法规按其有效性的范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全国性法规,具有全局性意义,是一种必须在全国统一执行的一些规定,是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依据。二是地方性法规,使当地具有全局性含义的管理措施,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及交通特点,在全国性法规为依据的前提下,制定当地必须统一执行的一些补充规定。三是局部性管理措施,是对交通法规的

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 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交通管理:是指用交通法规、交通工程措施、交通安全教育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及道路使 用进行执法管理和交通治理的统称。交通控制:是采用交通信号,使道路交通系统中,交通流进行控制,从而畅通有序的运行。区别和联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均是为了改善交通运行状况,解决交通拥堵、事故及污染等问题而对道路和道路上人和车辆进行管理,但是管理依据和采取的手段不同,交通管理的依据是交通法规,采取的手段是交通工程措施和交警;交通控制的依据是交通规律,采取的手段是交通信号和ITS技术。 2.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分离原则(方法:空间、时间上的分离)、限速原则、开流原则、节源原则。 3.通行权:在平面分离上,行人和车辆在各自的道路上有通行的权利 4.先行权:各种车辆与行人在指定平面和时间内拥有通行权的前提下,对车辆、行人在通行先后次序 上有优先通行的权利。 第二章道路交通管理概论 1.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目的:都是改善交通运行状况,对象也是人、车、路和交通环境,但依据交通 管理是交通法规,而交通控制是交通规律,它们的手段交通管理是交通工程措施和交警,而交通控制是交通信号和ITS技术。两者的对象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人。 2.交通法规的执行(交通工程师与交通法规):交通工程师必须认清自己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神圣职责。 在日常工作中,应经常巡查并从现场管理人员处获取管辖范围内道路交通的现状,并掌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清除足以引起交通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 3.交通立法的目的:维护基本的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和交通畅通,同时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以此判 断事故责任。 4.行车视距:汽车行驶中,发现障碍物能及时采取措施的最小距离。 5.驾驶人视野随车速的增加反而降低 6.85%位地点车速(最大限制车速)15%位地点车速(最低车速)50%(中位车速) 7.控制行驶车速的方法:法规控制(措施:交通信号、标志、标示等)心理控制、工程控制(措施: 设置障碍迫使降低车速) 8.单向交通:该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控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分类:固定性单向交通、可逆性单向交通、 时间性单向交通、车种性单向交通。 9.变向交通:不同的时间上变换某些道路上的行驶方向和行车种类的交通。分类:方向性变向交通、 非方向性变向交通。 10.禁行管理的种类:时段禁行、错日禁行、车种禁行、转弯禁行、质量禁行。 11.停车需求分为:社会停车需求(车辆使用引起)、基本停车需求(车辆保有引起) 12.停车配件的制定原则:前瞻性原则、弹性原则、生态性原则。 13.路边存车是指:道路沿侧石行车道上的机动车停存、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 14.路外停车场出入口布置:1.出入口远离交叉路口、2.出入口不应面向交通性干道,最好设置在次路或 干路上。3.出入口分开。4.最好“右进右出”。 15.停车需求管理:在适度的停车设施规模下,控制停车需求总量,通过减少分散需求,使供给与需求 达到相对平均的状态,将停车需求增长控制在社会能接受的范围下。 16.停车需求管理处理三方面矛盾:1.有限的停车设施与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之间的矛盾。2.有限的城市 空间与不同类型的停车设施之间的矛盾。3.停车需求的有限刚度和无限弹性的矛盾。 17.人行横道应设置于驾驶员容易看清,且尽量靠近交叉口。 18.交通需求管理的基本措施:1.控制车辆拥有。2.控制车辆使用。3.合理城市规划。 第三章路口与路段交通管理 1.视距三角形:从最不利的情况考虑的,它是以最靠近道路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 靠中间的直行车道的轴线和交点为顶点,以停车视距为边长所构成的三角形。 2.全无控制交叉口,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重要地位,且具有相同的通行权的两道路相交,由于车流 较少,从而不设管理手段的交叉口。 3.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次路必须停车或减速让行的一种交叉口。 4.平面交叉口管理原则:1.减少冲突点。2.控制相对速度。3.重交通车流和公共交通优先。4.分离冲突 点和减少冲突区。5.选取最佳周期。 5.停车让行标志与减速让行的区别在于:停车让性具有强制性。

最新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课后题资料

1、道路交通管理:是交通法规、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和交通安全教育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以及道路和交通治理的统称。 2、道路交通控制:是指采用交通信号,对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进行控制,使之畅通有序地运行。 3、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区别与联系 二、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的原则1、分离原则①空间分离原则②时间分离原则2、限速原则 三、交通管理的主要模式1、按管理范围划分①全局性管理模式②局部性管理模式2、按管理内容划分①行车管理模式②停车管理模式③交叉口管理模式④路面标志标线管理模式四、交通控制的主要模式1、按控制区域划分①单个交叉路口的控制(点控制)②信号协调控制2、按控制原理划分①多段定时控制②感应控制③脱机优化控制④自适应控制3、按控制思想划分①被动式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②主动式控制——交通自动化路径诱导系统。 五、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发展趋势1、车辆、道路和交通管理系统一体化2、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化3、在城市交通管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4、信息采集和信息提供技术更加先进和多样化 5、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具有多种新功能 1、车速管理:是指运用交通管理的手段,强制性地要求机动车按照规定的速度范围在道路上运行,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二、车道管理 1、单向交通1)单向交通的种类①固定式单向交通②可逆性单向交通③时间性单向交通④车种性单向交通2)单向交通的优点(1)①提高通行能力②减少交通事故③提高行车速度④有助于解决停车问题⑤其他优点(2)单向交通的缺点①增加了车辆绕道行驶的距离,增加了附近道路上的交通量②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不便,增加步行距离③容易导致迷路,特别是对不熟悉情况的外地驾驶人④增加了行人过街的难度⑤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的道路公用设施。 三、禁行管道1、时段禁行2、错日禁行3、车种禁行4、转弯禁行5、质量禁行 四、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是对高速公路上的渠化交通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引导、疏通、控制,并大量运用各种现代技术实施交通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从而保障高速公路的快速、安全、舒适、经济和通畅。1、特点①指导性②协调性③较强技术性④强制性⑤教育性⑥协作性 1、停车的种类:路边停车、路外存车、临时停车 2、停车划分的标准:(1)路边存车:是指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2)路外存车:是指在道路用地范围之外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内的存车(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