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他们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德育和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安全教育则旨在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在幼儿园和日常生活中的人身安全。
本文将从德育和安全教育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幼儿园德育教育1. 德育教育的意义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人格、良好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有助于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 德育教育的内容(1)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培养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让他们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孩子们对人民的尊重,关心他人的困难,乐于助人;培养孩子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培养孩子们诚实守信的品质,让他们学会诚实面对自己,不欺骗他人;培养孩子们尊老爱幼的情怀,关心长辈,关爱幼小;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
(3)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培养孩子们勤奋好学的精神,让他们热爱学习,勇于探索;培养孩子们自强不息的品质,让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培养孩子们积极进取的态度,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3. 德育教育的实施(1)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们,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通过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亲子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德育,提高德育素养。
(3)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培养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与幼儿园保持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三、幼儿园安全教育1. 安全教育的意义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他们在幼儿园和日常生活中的人身安全。
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幼儿园德育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对于幼儿园德育教育来说,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从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角度来谈谈幼儿园德育教育。
幼儿园德育教育应重视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幼儿正处于感受世界的阶段,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他们会逐渐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关注。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比如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福利院、探访社区老人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幼儿园也可以引导幼儿对待他人的态度,例如培养幼儿主动关心他人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会和别人分享。
幼儿园德育教育还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幼儿对班级、幼儿园的环境和规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适时地给幼儿一些小任务,例如帮忙整理玩具、清扫教室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教师还应该在日常的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让幼儿学会和别人共同合作和分享成果。
幼儿园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律性。
幼儿正处于自尊心形成的关键期,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和鼓励。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关注和赞美,让他们相信自己是被支持和重视的。
我们也要教导幼儿学会自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幼儿们自觉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学会独立自理等。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责任感、自信心和自律性,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现代社会,道德素养不仅仅是孩子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的开端,德育教育在这个阶段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德育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和观点。
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幼儿园是孩子最初接受教育的地方,孩子在这个阶段接受的德育教育,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
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应当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幼儿园德育教育应该如何进行?要注重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幼儿时期是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幼儿园德育教育应该在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性。
德育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包括游戏活动、生活习惯培养、情感教育等方方面面。
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
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这样才能使德育教育取得实际的效果。
幼儿园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在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友爱互助、团结合作等美好品德。
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正确的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物欲横流、功利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幼儿园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孩子的基本素养,幼儿园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礼貌、动作规范等方面的行为习惯。
针对幼儿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要注重对幼儿园教师德育素质的培养。
教师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体,良好的师德是保障幼儿园德育教育有效进行的前提。
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培训和教育,并加强教师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培训,提高教师德育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浅谈幼儿的德育教育
幼儿的德育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道德良好品质的培养和教育,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
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
幼儿期是人的道德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对其
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
幼儿的家庭是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第一课堂。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倡导和教育幼儿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诚
实守信的人。
家长还应该给予幼儿适当的关怀和约束,教育他们学会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幼儿园是进行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游戏
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如合
作游戏、互动表演等,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观察自
然等方式,引导幼儿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道德认识。
社会环境也对幼儿的德育教育起到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中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的道德发展。
社会应该加强对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为幼
儿提供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家庭和幼儿园的引导和监督,确保他们能
够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幼儿的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应该共同努力,为幼
儿提供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为幼
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浅谈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策略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培养幼儿基本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几种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策略。
建立德育教育目标。
幼儿园应该制定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如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等。
这些目标可以通过编写德育教育教材和制定教学计划来实现。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应该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环境。
这包括提供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和活动,例如故事书、游戏和角色扮演等。
园方还应该高度重视教师的道德榜样作用,鼓励教师以身作则,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念。
注重德育课程的设计。
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合适的德育课程。
这些课程应该包括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
第四,加强家园合作。
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对幼儿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家庭德育教育讲座、召开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道德发展。
第五,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教育。
每个幼儿的道德发展都存在差异,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的个性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教育。
这可以通过定期观察和评估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其道德发展的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
第六,注重评价和反馈。
幼儿园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幼儿的道德发展情况,评估德育教育效果。
这个过程中,应该注重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动力。
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策略包括制定明确的目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注重课程设计、加强家园合作、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只有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培养幼儿思想道德素质、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
幼儿园的德育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等方面的能力,
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觉遵守公共规则、自主探究和尊重他人。
首先,孩子的情感教育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论点。
情感教育是培养幼儿固定信念、价值观、在应付生活中柔韧地处理情感方面的能力。
要有意识地利用日常生活教育方法,
引导幼儿自觉表达感受、发泄情感,也要引导幼儿学会自我宽容、自我掌控,培养他们良
好的情感品质和智慧。
在幼儿园的情感教育中,应注重营造温馨的情感氛围,使幼儿身心
得到充分的滋养。
其次,德育教育要讲究方法。
德育指导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和认知特点,以评价观
念培养、道德标准建设为主题,以游戏教育、情境教育、互动式教育为基本形式。
使幼儿
在游戏中学知识、学道德,学到知识,同时品德修养也得到良好的塑造。
最后,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家园共育,才能拓宽教育的有效范畴,增强教育者与幼儿家
庭的沟通交流。
要尊重家长,发挥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引导作用,以共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共同落实德育教育目标。
总之,幼儿园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幼儿健康人格、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道德情感,
提高幼儿的品质、情感素养、行为规范和思想认识!。
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阶段,德育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期是个体品德和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德育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幼儿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基础。
幼儿期是人格、道德和情感发展的敏感期,是形成学生基本品德和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德育教育能够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尊重、友爱、合作等良好行为习惯。
德育教育是幼儿园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们是在家庭生活的基础上,初步接触社会生活。
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社会适应观念,学会与他人相处、交往、合作,形成积极向上的交往态度和行为方式。
德育教育是塑造幼儿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德育教育中,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对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良好行为规范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
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诚实、守信、友爱、奉献等道德品质,通过生活情境教育、故事情境教育等形式,引导幼儿感悟道德,懂得在生活中如何去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二是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规范。
幼儿园要对幼儿进行规范教育,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如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等。
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三是培养幼儿的心理素质。
幼儿园在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素质和意志品质,引导幼儿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信心,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应变能力。
浅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德育工作德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还有助于其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德育工作进行探讨。
一、德育目标的设定德育工作的核心在于明确德育目标。
幼儿阶段的德育目标应以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为导向,注重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合作意识、责任感等。
同时,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科学确定。
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创造丰富的德育资源,如内容丰富的绘本、道德故事、德育活动等,提供幼儿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同时,教师和家长还应积极搭建和谐的家园共育平台,共同关注幼儿的德育成长。
三、德育教学策略在德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在思考和交流中体验德育教育的乐趣。
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德育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四、家校合作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家校合作对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家长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此外,教师还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反馈幼儿的表现和需要,共同为孩子的德育成长努力。
五、德育活动的开展德育活动是幼儿园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
幼儿园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节日庆祝、德育主题日、助人为乐活动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德育的意义,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典型案例的引导幼儿园可以通过引导典型案例来开展德育工作。
教师可以选取优秀的幼儿作为典型榜样,向其他幼儿展示他们的行为和品德,鼓励其他幼儿向这些榜样学习。
同时,在幼儿日常生活中,也要及时关注和表扬幼儿的良好行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幼儿园德育工作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还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谈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第一次教育的地方,对于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注重细节、持之以恒,让孩子们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下面笔者将从幼儿园德育工作的目标与要求、开展方式和方法、实施过程中的需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幼儿园德育工作的目标与要求1. 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
幼儿园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具备明辨是非、懂得感恩等品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行为规范。
幼儿园德育工作要求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人原则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养成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的好习惯。
3. 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园德育工作要求培养孩子们具备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让他们能够融入集体生活、良好与他人合作、和睦相处。
二、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式和方法1. 以身作则。
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榜样,教师要言传身教,做一个品德高尚、言传身教的人,引领孩子们明辨是非、树立良好的榜样。
2. 贴近生活。
通过生活中的点滴,让孩子们明白做人的道理,例如在生活中讲述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道理,让孩子们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
3. 游戏教育。
通过游戏教育,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接受德育教育,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尊敬他人、遵守规则,明辨是非等。
比如在晨间会议上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做人的道理。
三、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个别关爱。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德育工作。
对于遇到问题的孩子,要坚持耐心、细心、恒心的原则进行关爱与教育。
2. 家园合作。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合作,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让家校合力,共同助力孩子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3. 职责明确。
浅谈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策略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德育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广大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
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于幼儿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其在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幼儿园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活动组织等方式,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正确的价值观,如友善、勤劳、诚实等。
幼儿园可以选取适合幼儿的故事书和电视节目,让他们接触到具有正能量的角色和故事情节,进一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注重幼儿的品德培养。
品德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幼儿园可以通过制定品德教育的目标和标准,明确幼儿应具备的品德素养,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和活动中。
在日常生活和玩耍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遵守规则和纪律等。
幼儿园也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道德行为,如整洁、礼貌、守时等。
这些习惯和行为会对幼儿的个人素质和社交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幼儿园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在愉快和安全的环境中学习。
教师应该注重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情感需求的关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能够感受到爱和关怀。
幼儿园还可以设置一些适当的德育教育活动,如每周一次的品德教育主题活动,定期的品德评比等,以激发幼儿对品德教育的兴趣和参与。
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
家长是幼儿德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应该定期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制定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方案和策略。
与此学校也应该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向家长传授德育教育知识和技巧,使家长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幼儿的德育教育中。
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包括学校、教师、家长等。
通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幼儿的品德培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合作,可以有效地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效果,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院部专业学前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年级班级2011级学前教育班姓名学号张晓玮11000401060 指导老师魏玥玥完成日期201X年XX月XX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答辩学生姓名:论文题目:指导教师评价项目序号评定标准评价比例实际得分论文内容1 立题有新意,观点新颖10分2目的明确,中心突出,选题有理论意义或对实践有参考价值15分3 设计合理,调查或检验方法正确,选用资料恰当10分4 数据详实,图表简明,运用恰当10分论文写作5 论文观点正确,方案完整具体、资料充分、有创新性10分6 立论正确,论据充分,论述清晰5分7 文体规范,符合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5分8 中(英)文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5分9 能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运用规范5分10 文理通畅,文字简练,语句通顺5分论文答辩11 论文介绍流畅,表达意思清晰5分12 能合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辅助手段5分13 能准确回答与论文有关问题10分总分100分评阅人评定成绩:评阅人签名:年月日答辩委员会意见:委员签名:、、、年月日系分管主任签名(盖章)年月日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摘要]:“德”即是指人道德品质行为的一种表现。
幼儿德育就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征,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的一种教育活动。
它是通过幼儿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社会与环境所需的品德、行为的教育。
我们可以从幼儿园、家庭两方面入手,通过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培养,让幼儿成人后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新世纪的接班人。
[关键词]:幼儿德育思想讲文明懂礼貌ABSTRACT:DE" is refers to a kind of moral behavior. Children moral education is the age of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 according to young childrenPoint and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purposeful, planned, systematic thoughts on children, ethic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ability of behavior of a kind of education activities. It is through the children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make its forming has a certain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moral character and behavior. We can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kindergartens, families, and by teachers, parents of precep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osmosis, make children adults speak civilization, polite, the successor of the new century.KEY WORD:Preschool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Speak civilization polite前言明礼仪教育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一项重要活动,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儿德育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
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及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的成功。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文明礼仪则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要想成为新世纪的人才,成为国之栋梁,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高超与人交流的技能,但是,这些美德在相当数量的孩子们身上正在淡化。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他们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一)德育教育的目标《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
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幼儿在思想、行为、品德等方面受到教育和影响,培养幼儿基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其建构和提升自己的价值理解、情感体验和品德行为,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品质与行为习惯。
(二):德育教育的内容广义的德育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德育教育的总目标,我们可以把幼儿德育教育的内容概括为:1、在思想上: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人民、爱父母等情感;培养幼儿关心集体并服从集体的集体意识,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具有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的人格特征。
2、在品德上:教育幼儿要讲文明、懂礼貌;培养幼儿诚实守信、好学好问、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等良好品质。
3、在行为上: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卫生习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遵守社会公德及法律法规、爱护公物、爱护动植物,具有基本的环保意识(三):德育教育的方法(一)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法就是通过例举事实、讲解道理,使幼儿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即利用一些故事或真实的事例,通过讲解、交谈、讨论等方式向幼儿阐述简单、深刻道理的教育方法。
运用此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分辨是非好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情操,使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就是给幼儿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教育、影响幼儿的一种方法。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以利用榜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对幼儿进行激励和感染的教育活动。
例如:教师通过确立“好榜样”、“你真棒”的评选活动,为幼儿树立榜样,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培养幼儿的进取意识。
(三)行为练习法就是教师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按照正确的行为准则去反复进行实践的方法。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是德育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
能否使幼儿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是品德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因而,导行是德育过程的重中之重。
我们认为,使导行环节充分发挥作用,使知与行真正统一起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幼儿德育教育工作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途径。
即应当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让幼儿走出校园,参加适合相应年龄段社会实践活动。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接受、认同、内化德育教育的内容。
总之,在全面事实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德育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全力关心,教育者积极努力。
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
用“妇女节”、“重阳节”对幼儿进行尊敬长辈、、“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让幼儿在了解我国文化历史的同时热爱我们的民族。
利用“植树节”、“地球日”、“无烟日”等环境日的宣传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环境法环境熏陶是指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幼儿的道德品质,培养、促进幼儿品德行为形成的方法。
教育环境包括: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环境。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师在环境的创设中,应充分利用空间、活动材料等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如:教师利用教室或走廊的空间或墙体,布置、设计“祖国山河”、“家乡风光”、“美丽家园”等主题环境墙。
通过图片的收集与展览,不仅使幼儿对祖国的伟大、家乡的美丽、家庭的幸福、班级体的温暖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同时还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情感的启蒙教育。
另外,教师还可利用活动室的“图书角”、“娃娃家”、自然角”等区域,让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自主体验、自主表演形式,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人格成长的第一环境。
做好德育教育,就必须要家园合力,将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延伸到家庭。
因此,教师与家长要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掌握幼儿在家的发展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宣传幼儿园德育工作的主张和要求,使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如:利用“家园联系”、“育儿之窗”、“家长会”等形式,及时交流并传递信息,帮助家长树立“以德育儿”的观念。
社会是幼儿的第三课堂,要培养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就必须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充分利用社区中的人力资源、物质环境拓展幼儿学习、成长的空间。
如:带领幼儿走进“孤儿院”或“敬老院”,让幼儿从家中带上好吃的食品或玩具,给老人及孤儿们表演节目。
如“汶川地震”组织幼儿开展“向灾区献爱心”的募捐活动,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与仁爱心。
事实证明,有意义的社区活动能让幼儿在关注社会的同时融入社会,有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教师在为幼儿创设教育环境时,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舒适而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共同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德育教育的现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同样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幼儿德育教育工作进一步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但是,现阶段幼儿园德育教育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从小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孩子总是处在众星捧月的地位;二是家长存在重智轻德的教育现象,使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理”等不良意识和行为;三是存在重说教轻实践教育现象,使得孩子分不清是非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