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十大专业排行1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3
盘点公考最容易被录取的四大专业,各个单位都抢着要!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句话不止放在高考上,放在公务员考试中,依旧是一个“真理”,大学专业选得好,以后工作就好找。
那在公务员报考过程中,有哪些专业是热门专业呢?很多部门中都会招录这种专业的人,让我们来看看,这四大热门专业是什么?1.计算机类专业目前,各个行政单位,公务员的办公越来越趋向于信息化,同时也需要大量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负责设备维护、系统优化等工作,以保证各部门工作的有序进行。
另外,对于信息化的时代,不会计算机的人,注定被淘汰,现在10岁小孩玩电脑玩得都很溜,何况你一个20、30岁正当年的成年人呢?电脑用得好,懂得多,无论是在公务员行业,还是在社会各行各业,都是非常抢手的。
所以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可以放心的报考公务员岗位,大多单位每次出公告,都会包含计算机专业人才。
2.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可谓是“最强的万金油”专业,没有一个政府机关不需要发表文章,出台政策。
就算是很小的通知,也是需要措辞严谨,但凡被别人看到用词不当,理解不当的情况,那可是很大的一个事故。
所以说,几乎所有的政府机关,都需要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功底、应用文写作以及撰稿能力的“笔杆子”。
因此,汉语言文学是考公务员的最标配专业。
3.法学专业法学类专业,主要包括我们熟知的法学,也包括知识产权、监狱学等专业。
其中,法学在各级各类公务员招考中,绝对是招考大户,也是考试大户。
对于招考部门为公安系统、检察院系统、法院系统的,除以上两种专业外,也只能是法学专业才能报考,或者优先录取考虑。
另外,能通过司法考试的人,也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人了,所以被录取进公务员的概率会更高些。
4.工商管理类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审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这几个专业。
其中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是公务员招考的热门专业当之无愧。
以上三种专业,都是以技术过硬,文笔过硬考进公务员的,但是对于管理类专业的人,被录取后就可以走管理岗路线,这无疑是整个公务员体系中,晋升路最好的路线。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合格人数为1415138人。
国家公务员网对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录的专业报名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列出了一个公务员考试招录热门专业排行榜:第一名:财会类及相关专业财会类及相关专业:主要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税收、理财学、审计学、财务会计、工业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财经管理、注册会计师(专门化)等专业。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人数为2253个,合格人数为189727,竞争比例约为1:84。
其招录的职位主要是进行财务管理、税收征管等财务工作和审计业务等审计工作,招考的部门包括:民航管理局、国税局、出入境检疫局、审计署等。
第二名:经济类专业经济类专业包括:经济学、金融学、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海洋经济学等等。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人数为1602个,合格人数为141021,竞争比例为1:88。
其招录的职位主要是进行统计及数据分析工作。
招考的部门包括:国家邮政局、审计署、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海事局、民航管理局、国税局等等。
第三名: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计算机与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信息与多媒体技术、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自动化等专业。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人数为1071个,合格人数为135824,竞争比例为1:126.8。
其招录的职位主要是从事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建设与维护、信息网络管理等工作。
招考的部门包括:出入境边防站、海事局、民航局等。
第四名:法律专业法律专业主要包括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等等专业。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人数为1324个,合格人数为109544,竞争比例为1: 82.73。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类别对照表01 哲学0101 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010107 宗教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2 经济学0201 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03 法学0301 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0302 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0303 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民族学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04 教育学0401 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2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201 基础心理学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 体育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05 文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 新闻传播学050301 新闻学050302 传播学0504 艺术学050401 艺术学050402 音乐学050403 美术学050404 设计艺术学050405 戏剧戏曲学050406 电影学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050408 舞蹈学06 历史学0601 历史学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3 历史地理学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060105 专门史060106 中国古代史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060108 世界史07 理学0701 数学070101 基础数学070102 计算数学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 应用数学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0702 物理学070201 理论物理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070205 凝聚态物理070206 声学070207 光学070208 无线电物理0703 化学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4 天文学070401 天体物理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5 地理学070501 自然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6 大气科学070601 气象学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7 海洋科学070701 物理海洋学070702 海洋化学070703 海洋生物学070704 海洋地质0708 地球物理学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2 空间物理学0709 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2 地球化学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070904 构造地质学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0710 生物学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4 水生生物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1 生物物理学071012 生态学0711 系统科学071101 系统理论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0712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 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 工学0801 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080102 固体力学080103 流体力学080104 工程力学0802 机械工程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4 车辆工程0803 光学工程注: 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 材料学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0806 冶金工程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080602 钢铁冶金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1 工程热物理080702 热能工程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0808 电气工程080801 电机与电器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3 建筑学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0814 土木工程081401 岩土工程081402 结构工程081403 市政工程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0815 水利工程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1 化学工程081702 化学工艺081703 生物化工081704 应用化学081705 工业催化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3 地质工程0819 矿业工程081901 采矿工程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01 油气井工程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082101 纺织工程08210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082103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82104 服装设计与工程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082202 制糖工程082203 发酵工程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0823 交通运输工程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82403 水声工程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1 飞行器设计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082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0827 核科学与技术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082702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0828 农业工程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901 森林工程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3001 环境科学083002 环境工程0831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083201 食品科学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9 农学0901 作物学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0902 园艺学090201 果树学090202 蔬菜学090203 茶学0903 农业资源利用090301 土壤学090302 植物营养学0904 植物保护090401 植物病理学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3 农药学(可授农学、理学学位) 0905 畜牧学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3 草业科学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 0906 兽医学090601 基础兽医学090602 预防兽医学090603 临床兽医学0907 林学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090702 森林培育090703 森林保护学090704 森林经理学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8 水产090801 水产养殖090802 捕捞学090803 渔业资源10 医学1001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0102 免疫学100103 病原生物学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5 法医学100106 放射医学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1002 临床医学100201 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100202 儿科学100203 老年医学100204 神经病学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9 护理学100210 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0211 妇产科学100212 眼科学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100214 肿瘤学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6 运动医学100217 麻醉学100218 急诊医学1003 口腔医学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5 卫生毒理学100406 军事预防医学1005 中医学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100504 方剂学100505 中医诊断学100506 中医内科学100507 中医外科学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100509 中医妇科学100510 中医儿科学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100512 针灸推拿学100513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 1006 中西医结合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1007 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701 药物化学100702 药剂学100703 生药学100704 药物分析学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6 药理学1008 中药学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 11 军事学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10101 军事思想110102 军事历史1102 战略学110201 军事战略学110202 战争动员学1103 战役学110301 联合战役学110302 军种战役学(含:第二炮兵战役学) 1104 战术学110401 合同战术学110402 兵种战术学1105 军队指挥学110501 作战指挥学110502 军事运筹学110503 军事通信学110504 军事情报学110505 密码学110506 军事教育训练学(含:军事体育学)1106 军制学110601 军事组织编制学110602 军队管理学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110801 军事后勤学110802 后方专业勤务110803 军事装备学12 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202 工商管理120201 会计学120202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0203 旅游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1204 公共管理120401 行政管理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120404 社会保障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01 图书馆学120502 情报学120503 档案学本帖内容转载于:浙江公务员考试论坛,原文地址:/read-htm-tid-2979.html。
大学什么专业比较好考公务员大学什么专业比较好考公务员呢?有同学认真思考过吗,没有的话,快来小编这里瞧瞧。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什么专业比较好考公务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什么专业比较好考公务员一、经济学门类经济学门类下的经济学、税收法、财政学、金融学。
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个专业,比较近似,都是偏理论性的专业,距离实操层面比较远,通常深造考研的比较多。
经济学以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尝试解读现象背后的规律,金融学以资金为研究对象,尝试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财政学和税收学这两个专业,距离考公是比较近的,他们的专业所学应用在公务员体系内比较适合,比如税务局、财政局等等。
相对前者所学的范围较广。
二、工学门类工学门类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绝对是考公大户。
每年公务员招考,都会有大量计算机对应的专业,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大热门,门槛也绝对不低,成绩低想成功入职,相对比较难。
此外还有,对应的计算机相关岗位,很多与操作相关,而体制内的很多系统,相对于纯为市场打造的系统而言,BUG多多,问题也层出不穷。
三、文学门类文学门类下的汉语言、汉语言文学、秘书学都是考公大户。
这三个专业的共同特点,是大学期间课业不算紧张,空闲时间比较多。
三个专业的不同点是,汉语言专业更注重语言本身,汉语言文学聚焦文学,秘书学学习很多实用技能。
四、管理学管理学门类下有好几个专业都是考公大户: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工商管理。
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在本科的课程设置上,重合度是非常高的,前者更倾向于实际操作、做账,后者更倾向于管理、投融资。
审计学与会计学的课程也有相似的地方,都属于偏应用和实操的专业。
工商管理因为所学内容十分广泛,所以经常被人诟病是“泛而不精”的专业,从人力资源、经济金融、会计财管、法学心理都有涉猎。
五、法学法学专业从来都是考公大户,这是由他的专业所学和就业倾向所决定的。
学习法学所需要的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关联能力都是从事公务员相关工作需要的能力。
适合考公的6大专业在选择考取公务员的专业时,很多人会考虑到专业的热门程度、相关职位的需求情况等因素。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适合考公的6大专业。
1. 法学专业考取公务员中法学专业的人数一直居多。
法学专业毕业生具有法律知识和法规意识,适合从事司法、纪检监察等工作。
同时,法学专业的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2. 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适合从事政府机构内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等工作。
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应用也是考取公务员的重要素质。
3. 政治学专业政治学专业毕业生对政治制度、政治理论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具备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
在参与政府管理和决策过程时,政治学专业的背景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擅长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方面的工作,适合从事政府机构内的人事管理工作。
在公务员考试中,与人事相关的考试科目也是很重要的。
5. 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社会服务、管理和协调等方面的能力,适合从事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工作。
在政府机构内,社会工作者的职位需求也较大。
6. 统计学专业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具有数据分析、处理和统计方法应用的能力,适合从事政府机构内的数据分析、政策评估等工作。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统计学专业的背景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以上6大专业都具有适合考取公务员的基础。
在选择专业的同时,还应结合自身兴趣和擅长领域来进行合理选择,提高考试的通过率和工作的效率。
希望以上内容对考公人士有所帮助。
公务员热门专业分析在当今社会,公务员职业因其稳定性、较好的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地位等因素,成为众多求职者心仪的选择。
而不同的专业背景在公务员招录中也有着不同的优势和机会。
接下来,咱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公务员招录中的热门专业。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在公务员招录中一直备受青睐。
这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都需要依法依规进行,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始终较大。
从立法工作到执法监督,从司法审判到法律咨询,各个环节都需要具备扎实法学知识的专业人才。
拥有法学背景的考生,在报考公务员时往往有更多的岗位选择,比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司法机关,以及政府部门中的法制办、执法大队等。
再来说说会计学专业。
财务工作是政府机构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在公务员队伍中也相当受欢迎。
各级政府部门都需要财务人员来进行预算编制、财务核算、审计监督等工作。
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等都是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热门报考方向。
而且,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在处理政府部门的财务工作时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学专业也是公务员招录中的“香饽饽”。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是政府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够为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分析。
他们可以在发改部门、商务部门、统计部门等从事经济分析、政策研究、规划制定等工作。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都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为政府的经济管理工作出谋划策。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公务员招录中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离不开文字处理和信息传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公文写作、文案策划、宣传报道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无论是起草政府文件、撰写工作报告,还是进行宣传推广、与公众沟通,都需要有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
因此,这个专业的考生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办公室、宣传部门、文化部门等都能找到合适的岗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近年来越来越热门的选择。
最容易考公务员的专业 公务员考试是我国重要的招录考试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应聘者。对于考生而言,选择一个容易考公务员的专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介绍几个相对容易考公务员的专业。请注意,本文所提及的专业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成绩来选择。 首先是法学专业。法学是公务员考试的传统热门专业之一。这个专业的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常常能展现出良好的分析与逻辑能力。法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与公务员考试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相关,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国家法律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因此,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较为有优势。 其次是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学科。社会学专业涉及广泛,包括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社会心理学等等。公务员工作与社会广泛接触,需要具备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因此,学习社会学的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也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管理学专业也是容易考公务员的专业之一。管理学涉及到组织、计划、决策、指导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与公务员的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学习管理学的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也容易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相对容易考公务员的专业,并不代表其他专业就不能成功考取公务员。无论选择哪个专业,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兴趣,并且努力学习。只要有足够的准备和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考取公务员。 总之,法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专业都是相对容易考取公务员的专业。当然,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且付诸努力和准备。希望以上信息对考生们选择专业和备考公务员考试有所帮助。 【第二篇】 在中国,公务员考试被认为是一条稳定就业的道路,因此吸引了大量的考生。在选择一个容易考公务员的专业方面,以下是几个相对较为容易的专业供参考。 首先是经济学专业。经济学涉及到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公务员工作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了解经济法规、财政税务政策和经济管理知识,对于公务员考试中的经济问题有一定的优势。 其次是外语专业。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增加,外语专业的需求在不断扩大。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对于从事公务员工作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公务员工作中常需要进行涉外交流,理解和运用外国文化和知识。因此,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的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会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新闻学和传媒学专业也是容易考公务员的专业之一。这两个专业涉及到广泛的新闻知识和传媒技巧,与公务员的工作密切相关。新闻学和传媒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对于了解社会动态和处理信息具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相对容易考公务员的专业,在选择专业时应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和能力。不同的专业可能适合不同的人,关键是要对所学的专业有充分的了解和兴趣,并做好充分的备考准备。 总之,经济学、外语专业以及新闻学和传媒学等专业都是相对容易考取公务员的专业。考生们在选择专业时应充分了解专业的知识、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并在备考过程中付出努力和准备,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考取公务员。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考生们选择专业和备考公务员考试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都能够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国家公务员最吃香的4种专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参加公务员这条路,毕竟现在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了。
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存在“千里挑一”或者更夸张的“万里挑一”的热门职业。
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对报考公务员岗位是很有优势的,那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4种最吃香的专业。
1.财经类专业具统计,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中,财会类专业最火热,其次为经济类,法律类,计算机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财经类专业对应的岗位往往是财政局、社保局、医保局等,主要是进行财务管理、税收征管等财务工作和审计业务的单位。
纯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还有可能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及人力资源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根据近几年国家领导人学历背景看,很多都出身于经济专业。
不过此类岗位对学历要求比较严格,想有个不错的发展,最好读个研究生。
2.法学类专业现如今无论社会怎么发展,都脱离不了法制,所以公务员岗位就很多需要法学专业的人才。
我们的国家正在努力建设法制社会,更是需要一批懂法、护法的新鲜血液来补充政府部门,因此每年公务员招考,都对法律专业的学生“情有独钟”。
公安局、司法、检察院、法院等,相关单位也是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中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重要部门,同时党政机关的一些部门也会招录具有法律专业的人员。
这些部门不仅有实权,而且社会地位非常高。
3.计算机类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也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行政机关采取数字化办公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因此政府单位的数据办公系统和网络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来维护。
而这份工作会比私企的轻松很多。
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建设与维护、信息网络管理,各种业务软件开发以及市局省厅等非基层的信息化部门,计算机部门需要会大数据知识的人才,很多核心东西不会让外包的人写,所以每年公务员招收中此专业的需求人数也在逐年增多。
4.文学类专业公务员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公务文件和办公事务,这就需要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功底、应用文写作以及撰稿能力的人才。
报考公务员,学什么专业比较好?虽然,近几年公务员热有所降温,但仍有不少毕业生会选择国考或省考,争取进入铁饭碗机关。
那么,哪些专业在公务员考试中比较有优势呢?详情请咨询点击查看法学类:以法学专业、法律专业为主。
此大类下还包含各类知识产权法诉讼法,国际法,刑事司法,涉外法律,经济法律事务,经济法学等细分专业。
各省市县法院、检察院、人社厅司法厅、税务局、工信厅、公安局、政府办、省委、市委等很多单位都招法学类专业。
其中部分岗位,尤其是法检系统要求有法律职业资格证。
经济学类:以经济学、统计学、审计为主。
此大类下还包含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管理,统计与概算,会计统计经济信息管理,政治经济学,资产评估,经济统计与分析,应用统计等细分专业。
发改委、统计局、党校、人社厅局税务局、工商局、商务局、财政局.各地政府办等招录此类专业,不愁没职位。
但是部分要求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中文类:主要招录汉语言文学,中文专业。
此外还有对外汉语,文学,中国文学,文秘,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细分专业。
各市县政府办公室、宣传部、组织部、省委办、市委办、各单位的宣传岗位等招录。
工商管理类:以会计学、审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为主。
此外还有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财务会计,理财学,企业财务管理等细分专业。
但不如会计学、审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录的人数多。
林业局、国土局、社保局、党校,民政局,税务局,工商局,财政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街道办等很多部门招录。
新闻学类:新闻学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传播学类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出版,编辑出版学等。
此大类下的专业可以报考很多岗位,但新闻学更为热门如人社厅、工商局、法院、检察院县委、市委办公室、地方志办公室城管局、海关等的宣传岗位。
宣传性质的岗位,一般要求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和党员。
无论自身报考条件如何,想要成功“上岸”,都离不开自身的不懈努力。
2008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十大专业排行(一)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各机构的招考职位对以下几个专业所设的职位数量和招考人数是较多的:法律、法学、经济、计算机、中文、会计、财政、新闻等。
(表一)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经济专业”职位及职数统计
类别职位数招考人数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569949
其他单位44
中央党群3795
中央国家机关146202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317948
总计10732198(表二)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会计专业”职位及职数统计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227531
其他单位4653
中央党群1010
中央国家机关3458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5631539
总计8802191(表三)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计算机专业”职位及职数统计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261389
其他单位4357
中央党群1213
中央国家机关3246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6031341
总计9511846(表四)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法律专业”职位及职数统计
类别职位数招考人数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92153
其他单位11
中央党群4892中央国家机关7489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5481476
总计7631811(表五)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文专业”职位及职数统计
类别职位数招考人数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6480
其他单位33
中央党群50102中央国家机关4148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3761032
总计5341265(表六)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财政专业”职位及职数统计
类别职位数招考人数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1013中央国家机关2230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293968
总计3251011(表七)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新闻专业”职位及职数统计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99
其他单位5062
中央党群2345中央国家机关89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106593
总计196718(表八)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法学专业”职位及职数统计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2333
其他单位6080
中央党群1238中央国家机关2231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147443
总计264625
(表九)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行政管理专业”职位及职数统计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1717
其他单位2940
中央党群1019中央国家机关1921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37436
总计112533(表十)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文秘专业”职位及职数统计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3438
其他单位33
中央党群88中央国家机关89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99441
总计152499
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