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埸”与“疆场(场)”
- 格式:pdf
- 大小:242.28 KB
- 文档页数:3
附录一常见的别字黑体字是正确的字体,本表按正字的音序排列;括弧里的是别字。
A 一张一弛(驰)G 召之即(既)来和蔼(霭)可亲一筹(愁)莫展言简意赅(该)杯盘狼藉(籍)唉(哀)声叹气相形见绌(拙)英雄气概(慨)土地贫瘠(脊)安(按)装机器川(穿)流不息亘(互)古未有丰功伟绩(际)黯(暗)然销魂戳(戮)穿阴谋卑躬(恭)屈膝模范事迹(绩)意义深奥(粤)义不容辞(词)贡(供)献巨大不计(记)其数B 刺(刺)刺不休辜(姑)负好意绝代佳(隹)人飞扬跋(拔)扈出类拔萃(粹)一鼓(股)作气嘉(佳)宾满座纵横捭(俾)阖鞠躬尽瘁(粹)明知故(固)犯缄(箴)口不言稗(裨)官野史 D 灌(贯)输知识艰(坚)难困苦坂(板)上走丸披星戴(带)月羽扇纶(伦)巾草菅(管)人命以见一斑(般)以逸待(代)劳发扬光(广)大直截(接)了当班(搬)门弄斧殚(惮)精竭虑性格粗犷(旷)截(接)长补短洋泾浜(滨)肆无忌惮(弹)步入正轨(规)情不自禁(尽)英雄辈(倍)出虎视眈眈(耽)行踪诡(鬼)秘事过境(景)迁并行不悖(背)稍事耽(但)搁阴谋诡(鬼)计兢(竞)兢业业民生凋敝(蔽)管理档(挡)案H 不胫(颈)而走遮天蔽(避)日循规蹈(导)矩短小精悍(干)针灸(炙)疗法大有裨(稗)益中流砥(抵)柱随声附和(合)赳赳(纠)武夫原物璧(壁)还玷(沾)污清白和(合)盘托出前倨(踞)后恭刚愎(腹)自用掉(调)以轻心万事亨(享)通龙盘虎踞(据)明辨(辩)是非横渡(度)长江宽宏(洪)大量相距(矩)不远辩(辨)证法欢度(渡)春节声音洪(宏)亮规规矩矩(矩)脉搏(膊)微弱段()落分明哄(轰)堂大笑面面俱(具)到赤膊(博)上阵堕(坠)落腐化侯(候)门如海性格倔(崛)强按部(步)就班咄咄(拙)逼人青瓷茶壶(壼)绝(决)对服从部(布)署已定 F 精神涣(焕)散千钧(钓)一发令人恐怖(布)三番(翻)两次丢掉幻(幼)想工程竣(峻)工C 反(翻)复无常惨绝人寰(环)K惨(残)无人道翻(反)云覆雨荒(谎)谬绝伦热炕(坑)头残(惨)酷无情妨(防)碍交通病入膏肓(盲)不卑不亢(坑)酒中掺(渗)水冷不防(妨)富丽堂皇(黄)刻(克)苦耐劳为虎作伥(帐)浪费(废)金钱张皇(慌)失措颗(棵)粒归仓天崩地坼(折)发愤(奋)图强心灰(恢)意冷坑(吭)害好人清澈(彻)见底治丝益棼(纷)言谈诙(恢)谐空(恐)前绝后瞋(填)目叱之破釜(斧)沉舟风雨如晦(诲)脍(烩)炙人口称(趁)心如意原子辐(幅)射鱼鲜荤(晕)腥功亏一篑(匮)计日程(成)功入不敷(付)出浑(混)身是胆L驰骋(聘)疆场认识肤(浮)浅J 腊(蜡)肉故作矜持(恃)感人肺腑(府)迫不及(急)待味同嚼蜡(腊)鞭笞(苔)三白既(即)往不咎心狠手辣(棘)陈词滥(烂)调呕(沤)心沥血歃(杀)血为盟骁(饶)勇善战无耻谰(滥)言打架斗殴(欧)潸(潜)然泪下通宵(霄)不眠可做蓝(篮)本金瓯(欧)无缺赡(瞻)养父母直上云霄(宵)篮(兰)球健将无独有偶(隅)礼尚(上)往来报销(消)车费身体羸(赢)弱P 喜上眉梢(捎)胁(协)同不问大多雷(类)同翘首盼(盻)望稍(少)纵即逝歪风邪(斜)气利(厉)害得失坚如磐(盘)石海市蜃(唇)楼不屑(宵)一顾变本加厉(利)如法炮(泡)制有恃(持)无恐睡眼惺(醒)忪再接再厉(励)蓬(篷)荜生辉挑拨是(事)非学识修(休)养厉(励)行节约披(批)沙拣金手不释(失)卷休(修)养生息风声鹤唳(泪)嗜酒成癖(僻)首(手)屈一指气喘吁吁(嘘)史无前例(列)纰(批)漏百出授(受)予奖章申酉戌()亥火中取栗(粟)心怀叵(巨)测军事部署(暑)一切就绪(序)劳动锻炼(练)抔(杯)土未干不辨(菽)麦栩栩(诩)如生军事训练(炼)艰苦朴(扑)素肆(肄)无忌惮寒暄(宣)客套一枕黄粱(梁)前仆(扑)后继到处传诵(颂)徇(殉)私舞弊寥寥(廖)无几风尘仆仆(扑)毛骨悚(耸)然循(寻)序渐进书写潦(了)草Q 鬼鬼祟祟(崇)Y一一列(例)举星罗棋(旗)布T 揠(偃)苗助长浏(流)览一遍修葺(茸)一新蹚(淌)水过河雅(鸦)俗共赏惨遭屠戮(戳)感情融洽(恰)恬(括)不知耻偃(揠)旗息鼓戮(戳)力同心恰(洽)如其分义愤填(添)膺举行宴(晏)会优待俘虏(掳)乔(巧)装打扮铤(挺)而走险湮(淹)没不闻高官厚禄(录)一窍(窃)不通如火如荼(茶)此系赝()品庸庸碌碌(录)提纲挈(携)领W 敷衍(演)赛则语无伦(仑)次顷(倾)刻之间深为惋(婉)惜杳(沓)无音讯脉络(胳)分明罄(磬)竹难书枉(妄)费心机专程谒(竭)见M 卑躬屈(曲)膝萎(痿)靡不振异(一)口同声漫(满)山遍野怙恶不悛(俊)甘冒不韪(讳)演绎(译)归纳无理谩(漫)骂入场券(卷)惟(为)命是听不可思议(义)风靡(糜)一时尚待商榷(确)从中斡(干)旋苦心孤诣(旨)望风披靡(糜)却(缺)之不恭运筹帷幄(握)巍然屹()立甜言蜜(密)语R 戊(戌)戌政变一劳永逸(易)勉(免)强答应熙熙攘攘(让)定期会晤(悟)贻(遗)笑大方模(糢)糊不清当仁(人)不让X 大学肄(肆)业墨(默)守成规任(忍)劳任希(惜)世之珍绿树成阴(荫)(忍)怨观摩(磨)教学矫揉(柔)造作雨声淅(浙)沥一望无垠(银)碑帖临摹(摩)孺(儒)子可教天分缕析(拆)化学反应(映)N 耳濡(儒)目染瑕(暇)瑜互见反映(应)意见自寻烦恼(脑)含辛茹(如)苦自顾不暇(遐)式样新颖(颍)罪不及孥(奴)方枘(柄)圆凿声闻遐(暇)迩优(忧)柔寡断强弩(努)之末S 举止安详(祥)良莠(秀)不齐O 煞(杀)费苦心向(想)往光明记忆犹(尤)新怨天尤(由)人通货膨胀(涨)呱呱坠(堕)地手头宽裕(余)动辄(辙)得咎心劳日拙(绌)向隅(偶)而泣计划缜(慎)密真知灼(卓)见始终不渝(逾)举世震(振)惊擢(捉)发难数逾(渝)期作废阿谀()奉承元(原)气大伤世外桃源(园)断壁颓垣()缘(沿)木求鱼Z销赃(脏)灭迹口干舌燥(躁)鼓噪(躁)而进人言啧啧(责)读书札(扎)记不眨(贬)眼敲诈(榨)勒索压榨(诈)平民改弦更张(章)仗义执(直)言扺(抵)掌而谈出奇制(致)胜掷(抛)地有声幼稚(雅)可笑莫衷(中)一是接踵(踪)而来捉襟见肘(胄)满脸皱(绉)纹高瞻远瞩(属)孤注(柱)一掷土著(着)居民招摇撞(装)骗梳妆(装)打扮惴惴(揣)不安缀(掇)局成文恣(姿)意胡为故作姿(恣)态恶意诅(咀)咒编纂(篡)字典有所遵(尊)循附录二容易读错的字本表黑体字是容易读错的字。
2023六国论阅读答案2023六国论阅读答案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2023六国论阅读答案2六国论(选自宋·苏辙《栾城集》)【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
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被秦国战败。
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
山西:指崤山以西。
【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
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原文】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注释】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
古文中,将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作互文。
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作者: 陈春风
作者机构: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警察管理系,071000
出版物刊名: 汉字文化
页码: 61-62页
主题词: “疆场” 《汉语词典》 “场” 战场 并行 繁体 国语 语音
摘要:“疆场”一词,一般认为是由“疆埸”误写而来,因“场”的繁体“埸”与“埸”形近易误。
如《汉语词典》(原名《国语词典》)“疆埸”条云:“犹疆埸,‘埸’盖‘埸’之讹,每指战场言。
”徐传武《“疆埸”和“疆场”》谓:“指战场的‘疆埸’写成了‘疆场’”。
有人撰文从唐人诗文用韵角度论证了“场”和“埸”读音不同,认为“‘疆场’决
非‘疆埸’之讹”,“‘疆场’一词出现后,‘疆埸’并非遭废弃,两词并行不悖,沿用不绝”,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二者在古籍中并行不悖,除语音迥异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意义有别,语源亦不相涉。
现分疏如下:。
《吕相绝秦》文言文鉴赏|高中文言文大全必背《吕相绝秦》是一篇满有意义的文章。
文章粗看挺吓人,完完全全是晋国声讨秦国的战斗檄文。
在文中秦国的形象完全是个反复无常,见义忘利的“小人”,然而实际上,我们读者大可不必如此费神,秦晋本是亲家,国家利益使之在后来反目成仇,谁是谁非,无法分辨,就算是史学专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原文】《吕相绝秦》出处:《左传》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1),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2),申之以盟誓(3),重之以昏姻(4)。
天祸晋国(5),文公如齐,惠公如秦。
无禄(6),献公即世(7)。
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8)。
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9)。
亦悔于厥心(10),用集我文公(11)。
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12),跋履山川(13),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见而朝诸秦(14),则亦既报旧德矣(15)。
郑人怒君之疆埸(16),我文公帅诸候及秦围郑。
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17)。
诸候疾之(18),将致命于秦(19)。
文公恐惧,绥静诸侯(20),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21)。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22),蔑死我君,寡我襄公(25),迭我淆地(26),奸绝我好(27),代我保城(26)。
殄灭我费滑(27),散离我兄弟(28),挠乱我同盟(29),倾复我国家。
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
犹愿放罪于穆公(30),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31)。
天诱其衷(32),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33),康、灵即位(34)。
康公,我之自出(35),又欲阙翦我公室(36),倾覆我社稷,帅我螫贼(37),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
康犹不俊(38),入我河曲(39),伐我涑川(40),俘我王官(41),翦我羁马(42),我以是有河曲之战。
东道之不通(43),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44),我君景公引西望曰(45):‘庶抚我乎(46)!’君亦不惠称盟(47),利吾有狄难(48),入我河县(49),焚我箕、郜(50),芟夷我农功(51),虔刘我边垂(52),我以是有辅氏之聚(53)。
要寫《诗经鸟类意象浅析》之類文章,建议先读三遍《诗经》,再看看《草木鸟兽虫鱼疏》、《诗经名物新证》周振甫《诗经译注》校记周振甫《诗经译注》校记周氏之书由中华书局出版,流传甚广,而其中别字甚多,故校出以正其误。
只校正文,注释及注音中问题仍多,只待来日。
其中“覆”多写作“复”,“汎汎”与“泛泛”同在,“岩岩”与“(上山,下严)”共用。
版本亦无所适同。
有些从《十三经注疏》本,有些则从朱熹《诗集传》本。
只要其有所依据,则不指出。
作为普及读本,而用心如此,则斯文扫地可见一般!以下所记还请高人指正。
页13:《汉广》第二行:“不可休思”,思应为息。
页48:《匏有苦叶》第二段第一行:“有弥济盈”,弥应为“瀰”。
页50:《谷风》第二段第一行:“行行迟迟”,第二个“行”应为道。
页62:《二子乘舟》全诗“泛泛”应改为“汎汎”,以与前同,后同此。
此词全书不一,故都改为“汎汎”。
页82:《硕人》第一段最后一行“谭公继私”,继应为“维”。
页90:《河广》第一段最后一行“跂余望之”,余应为“予”。
页121:《山有扶苏》第二段第一行“山有乔松”,乔应为“桥”。
页152:《陟岵》第一段第五行“上填旃哉”,填应为“慎”。
页153:《十亩之间》第一段第三行“行与子逝兮”,逝应为“还”。
页155:《伐檀》第二段第二行“河水清且直兮”,兮应为“猗”。
页159:《蟋蟀》第二段第五行“无以大康”,以应为“已”。
页183:《黄鸟》第二段和第三段倒数第二行“如可赎矣”,矣应为“兮”。
页214:《七月》,此页最后少一句“我朱孔阳”,再接页215“为公子裳”。
页232:《四牡》第三段第三行“集于苍栩”,苍应为“苞”。
页246:《出车》“嘤嘤草虫”,嘤嘤应为“喓喓”。
页262:《菁菁者莪》中“泛泛”同上。
页264:《六月》“至于太原”,太应为“大”。
页308:《小旻》第二段倒数第一行“伊于何底”,何应为“胡”。
页310:第四行“莫知其他”,他应为“它”。
诸葛亮《出师表》和周瑜《疾困与吴主笺》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瑜以凡才,昔受讨逆①殊特之遇,委以腹心。
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
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
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
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
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方今曹公在北疆埸②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
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③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
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节选自周瑜《疾困与吴主笺》)注:①讨逆:指孙策,因其曾受封为“讨逆将军”。
①疆埸(yì):指边境。
①旰(gàn)食:晚食。
指事务忙碌不能按时吃饭。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至于斟酌..损益( )(3)但恨.微志未展( )(4)此朝士旰食之秋.(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B.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C.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D.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龙源期刊网 “疆场”原来是错别词语作者: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6年第10期“疆场”原是“疆埸”俗话说“喋血疆场”,疆场就是战场。
人们顺口就念出了这个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竟然被误用了数百年!“疆场”的“场”是个错别字,正确的字是“埸”,读作“yì”,右边从“易”,而不是繁体字的“場”。
“场”和“埸”的区别很大。
“场”的本义是平坦的空地,《说文解字》解释为:“祭神道也。
”祭神的时候,筑起的土堆叫“坛”,辟出的空地叫“场”。
而“埸”的本义是田界,孔颖达解释道:“以田之疆畔至此而易主,名之为易。
”“疆”和“埸”的区别是:大的田界叫“疆”,小的田界叫“埸”,因此只能“疆埸”连用,而不能连用作今天的“疆场”。
“疆埸”是一个同义连绵词,本义就是田界、田边。
《诗经》中的《信南山》一诗吟咏道:“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翼翼”是形容田界修理得很整饬的样子,“彧彧”是形容庄稼长得很茂盛的样子。
接着又吟咏道:“中田有芦,疆埸有瓜。
”中间的田里种的有萝卜,田地边上种的有瓜。
“疆埸”因为是田界,于是引申为两国的边境。
《左传》中屡屡出现这个称谓。
据《桓公十七年》载,齐国人侵略鲁国的边境,守卫边境的官吏告知鲁桓公,鲁桓公说:“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
”《成公十三年》载:“郑人怒君之疆埸。
”郑国人侵犯秦国的边境。
“疆埸”一词都是这样的用法。
从元代起“疆埸”被错用“疆埸”既为边境,当然容易发生战事,因此“疆埸”又引申为战场,直到元代之前,指代战场的从来就是“疆埸”一词,比如杜牧的上表:“陛下用仁义为干戈,以恩信为疆埸。
”王安石的书信中有:“将帅之臣,出乘疆埸,而有执敌捍患之材。
”大约从元代开始,出身市民阶层的作家们开始眼花,把“埸”字看成了“場”字,“疆埸”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疆场”,一直误用到了今天。
(摘自《渭南日报》)。
《新唐书纠谬》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新唐书纠谬》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考纠《新唐书》各种失误的著作。
《国学入门》练习题库一、选择题1、要迅速了解赤壁之战真实而完整的过程,最好优先参考(C)A、《资治通鉴》B、《三国志》C、《通鉴纪事本末》D、《三国演义》2、下列何种体裁的史书被称为“正史”(A )A、纪传体B、编年体C、纪事本末体D、典志体3、对《史记》不同体例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 )A、本纪、表、书、世家、列传B、本纪、世家、列传、书、表C、本纪、世家、表、书、列传D、本纪、世家、列传、表、书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B )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C )A、《春秋》B、《左传》C、《史记》D、《资治通鉴》6、以下关于史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A.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断代史。
B.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C.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采用了以事件为中心记述历史的“纪事本末体”。
D.刘知几的《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理论性著作。
7、关于《春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A.《春秋》的作者据说是左丘明。
B.《春秋》的主旨,乃在于“借事明义”。
C.《春秋》的“大义”主要包括复礼、正名和尊王。
D.“春秋三传”各有特色,从不同角度对《春秋》进行了阐释。
8、研究古代的职官制度,首先要参考的是(C )A、《春秋》B、《诗经》C、《周礼》D、《仪礼》9、与“韦编三绝”有关的一部经书是(B )A、《诗经》B、《易经》C、《论语》D、《孝经》10、关于《周易》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 )A.《周易》第六十三卦是“既济”,第六十四卦是“未济”,这种卦序安排,体现出周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B.“朝乾夕惕”这个成语,出自《周易》。
C.八卦中的六爻,“六”表示阳爻,“九”表示阴爻。
D.《周易》里就有“与时偕行”的思想,这说明,“与时俱进”的观念,由来已久。
11、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A、“周易”的“易”既有“变易”之义,又有“不易”之义,互相矛盾。